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大学 >第四章

《大学》·第四章

春秋战国 曾子 著
shīyúnbāngqiānwéimínsuǒzhǐshīyúnmínmánhuángniǎozhǐqiūyuēzhǐzhīsuǒzhǐrénérniǎoshīyúnwénwángjìngzhǐwéirénjūnzhǐrénwéirénchénzhǐjìngwéirénzhǐxiàowéirénzhǐguórénjiāozhǐxìnshīyúnzhānzhúyǒufěijūnqiēcuōzhuóxiànxuānyǒufěijūnzhōngxuānqiēcuōzhědàoxuézhuózhěxiūxiànzhěxúnxuānzhěwēiyǒufěijūnzizhōngxuānzhědàoshèngzhìshànmínzhīnéngwàngshīyúnqiánwángwàngjūnxiánxiánérqīnqīnxiǎorénérshìwàng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ī),都城及 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注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 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 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 “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玉》。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 (wū),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

4《诗》云: 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ù) 水边。斐,文采。瑟兮僩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 耀盛大的样子。諠,《诗经》原文作“(讠爰)”,遗忘。

(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栗,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 文》。於戏(wū hū):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 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1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1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1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评析

此段引用了多处《诗经》的内容,以阐述儒家思想中人的行为应当有所止、有所节制的观念。文章从邦国的治理、鸟兽的栖息、人的行为规范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表达了人应当在行为上有所依归和节制的思想。

首先,《诗经》中提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暗示了一个国家的范围虽广,但是民众的居所和行为都应当有所规范。这种规范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理解和尊重。接着通过“缗蛮黄鸟,止于丘隅”的比喻,进一步说明连鸟兽都知道寻找合适的栖息之所,人更应该明白自己行为的界限和归宿。

孔子在引用《诗经》后提出“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的反问,强调了人应当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欲望的界限。这也是儒家思想中“中庸”的一个重要体现,即人的行为应当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不足。

接着文章列举了五种人际关系中的行为规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些规范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重视,也表达了儒家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和谐。

然后文章再次引用《诗经》,通过描述一位君子的形象和行为,进一步阐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要求。这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词语,既表达了对于做学问和修身的严谨态度,也暗示了这种修养和行为规范的内化和自觉。

最后文章以前代君王为例,说明了这些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些君王因为能够遵循这些规范,尊重贤人、亲近亲族、让百姓享受安乐和获得利益,所以虽然他们已经去世,但人们仍然怀念他们,这也是对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的一种最高赞扬。

总的来说,此段文言文通过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言论,深入阐述了儒家思想中人的行为应当有所止、有所节制的观念。文章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哲学内涵,又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这些观念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