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孟子 >第三节

《孟子》·第三节

春秋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 著
  • mèngyuējiǎrénzhěyǒuguóxìngrénzhěwàngwàngdàitāngshíwénwàngbǎirénzhěfēixīnshànrénzhězhōngxīnyuèérchéngshízhīkǒngshīyún西dōngnánběizhīwèi

注释

(1)赡:《孟子·梁惠王上》:“此惟救死而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晋书·羊祜传》:“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这里用为供养、供给之意。

(2)七十子:七十个弟子,这里是说孔子的弟子有七十多人。

(3)思:《易·临·象》:“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诗·大雅·文王之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郑玄注:“思次若今市亭也……郑司农云:思,辞也;次,市中候楼也……玄谓思当为司字,声之误也。”《礼记·中庸》:“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释名·释言语》:“思,司也。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思,假借为司。”这里用为司法之意。

(4)假:借,凭借。

(5)待:等待,引申为依靠。

译文

孟子说:“凭着自己的实力,假借仁义之名者,可以称霸于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家实力的雄厚强大。依靠道德的力量,推行仁政者,可以称王天下,称王天下不一定要求国家强大;商汤凭借七十里国土,周文王凭借百里国土就使人心归服。用暴力压服别人,人家不是真心信服,而是力量不足以对抗。以德服人的,人家从内心欢愉而真心实意地信服,就像七十多个弟子诚心诚意归服孔子那样。《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上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不心悦诚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评析

这段文言文取自《孟子·尽心上》,孟子在此以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对霸与王的区别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将霸和王的区别归结为“以力假仁”和“以德行仁”,并以汤、文王为例,证明“王不待大”。这段文字既有历史人物的具体例证,又有普遍性的道理阐述,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辩证思维和深沉的理论功底。

首先,孟子以历史人物作为论据,具体描绘出霸与王的不同。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这两个例子在历史上都是以小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但是他们的统治方式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汤以武力征服,文王以德治天下,两者的对比形象生动,同时也体现出孟子的历史观和人性观。

其次,孟子对“以力服人”和“以德服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这里的“赡”字,意为持久,孟子在这里表达的是,以武力征服的势力,只能暂时震慑人心,维持不了长久。相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认为,以德服人的统治者能够赢得人心,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拥护,就像孔子的七十个弟子对他的敬仰一样。

孟子引《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这是对“以德服人”的最好诠释,只有以德行仁的统治者,才能得到四方百姓的真心归附。

孟子的这段论述,表现了他对于“仁”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以及他对于“王”的理想追求。他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历史,深度剖析了统治者的品性对于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这种深度和广度,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特点。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既具有历史的深度,又富有哲学的智慧,充分展现了孟子的高尚品格和深邃思想。这段文字也是我们今天理解和实践“以德治国”的重要参考,对于我们理解和实践“人治”和“德治”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