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北史 >于烈传

《北史》·于烈传

唐朝 北史 李大师、李延寿 著

于洛拔的长子于烈,精于箭术,不爱说话,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年轻时任羽林中郎,屡升至侍中、殿中尚书。当时孝文帝年幼,文明皇后临朝听政,于烈和元丕、陆睿又、李冲等都被赐予金策,答应他们有罪也免死。晋爵洛阳侯,转卫尉卿。

  当迁都洛阳时,人们留恋本土,许多人有不同看法。皇帝询问于烈,他说:“陛下雄才大略,思虑深远,不是愚臣可以揣测的。凭心而论,乐于迁徙和留恋故土,一半对一半错!”皇帝说:“你不表示可否,我深感不说的好处了。”命令他镇守代都。留在京都,凡日常事务,全部参与处置。后来皇帝重新回代郡时,握着于烈的手说:“宗庙是特别重要的,护卫任务不轻。你应当恭奉灵驾,按时送往洛阳。”于烈和高阳王雍便奉送神主到洛阳,升为光禄卿。

  太和十九年(495),大选百官,于烈的儿子于登依例求职。于烈上表说自己一向没有好好教育训导,请求将于登名字去掉。皇帝说:“这是有见识的言论,想不到于烈能够这样做!”于是召见于登,对他说:“我如今创建新礼和都邑,明告于天下,你的父亲上表谦让,确有正直之士的风范,所以委派你当太子翊军校尉。”又加封于烈为散骑常侍,聊城县子爵。

  当穆泰、陆睿又在旧京谋反时,皇帝前往代都,将穆泰等依法处死。又赐于烈和李冲亲笔诏书,重述金策中的意思。当时代都的旧士族里和穆泰同罪的人很多,只有于烈宗族里没有一人参与。皇帝更加敬重,感叹说:“元俨善于决断用威还是给予恩赏,已经不错了,但尽忠报国,勇猛果断,比不过于烈。当日要是于烈留在代都,必定立刻斩了几个首犯了。于烈的志节气概,不比金日石单差。”下诏任命于烈为领军将军。以本官跟从征讨荆沔地区,加赐给一部鼓吹。

  太和二十三年(499),齐将陈显达入侵到马圈,皇帝带病征讨。他拉住于烈的手,将守护京城责任托付给于烈。皇帝在行宫去世,彭城王元勰秘而不宣,回军途中宣称有诏召宣武帝到鲁阳会面。因为于烈是留守京城的重臣,秘密地把凶信告诉了他。于烈安排去留人员,神色不变。

  宣武帝即位,宠信如前。咸阳王元禧当宰相,权势重于当时,他曾经派家僮传话给于烈,要羽林武贲出入所用的旧仪仗。于烈不给。元禧派人对于烈说:“我是天子的儿子,天子的叔叔。首相的命令,和天子的诏书有什么区别?”于烈神情严肃地说“:我向来没有说王爷不是天子的儿子和叔叔。如果是诏书,就应当派官员前来。如果私派奴仆来索取皇家羽林仪仗,于烈人头可以拿去,羽林仪仗是拿不到的!”元禧恼恨于烈刚直的性格,派他出任恒州刺史。于烈不愿意到地方任职,便对彭城王元勰说:“殿下忘了先帝在南阳写的诏书了吗?竟然这样逼迫老夫!”于是便以有病为由辞职。

  宣武帝因元禧等人专权擅作主张,暗地策划废掉他。景明二年(501)正月,举行礻勺祭,三公到太庙斋戒。皇帝在夜间召见于烈的儿子于忠,对他说:“让你的父亲明天早些入宫。”天亮时,于烈来到。皇帝下诏说:“几位叔父傲慢怠惰,现在让您带兵士把他们召来,您能办得到吗?”于烈说“:老臣过去侍奉几个朝代的先帝,颇以办事干练勇武受赏识。今日的事情,决不敢推辞。”于是,他便带领直..以下将士六十多人,宣旨召请咸阳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武装护卫送到皇帝面前。几个人都跪拜叩头,归政于皇帝。于是任命于烈为领军,晋爵位为侯,从此长期在宫中值日,参预处置各种机密大事。

  咸阳王禧谋反时,宣武帝的随从们在野外打猎,左右侍从分散,仓猝之间,不知怎么办好。于是便命令于烈的儿子于忠飞驰回城观看虚实。于烈当时留守京中,已经有了防备的安排,他让于忠回奏说:“老臣虽然年迈老朽,心力尚可。元禧等虽然猖狂,不足忧虑。请皇上安心从容地返回,以安定人心。”皇帝很感到安慰。车驾回宫后,元禧已经出逃,诏令于烈追捕,抓住了他。

  立了顺皇后于氏之后,于烈是皇后的伯父,更受到皇帝的敬重。当他去世时,宣武帝在朝堂为他举行哀礼,赐给东园生产的最好的棺木,赠为太尉,封巨鹿郡公。他的儿子于祚袭封。

四库全书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