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杨波

儒家学说自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至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程朱理学的提出,更是将儒学奠定为国学的主流。《论语》作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必读的《四书》之一,其影响更是深远。《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更是国学中的经典之经典,值得年轻的学俊们研读,以下是笔者在研究《论语》时,自己的所知所识,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    而

《学而》是《论语》二十篇之首篇,共十六章,反映了孔子当年授与学的目的、态度、宗旨及方法等,是儒家道学的入门,成儒家道德之基础。读者读《论语》,要把孔子诸弟子之所问当作自己之所问,把孔子对诸弟子之所答当作对自己之所答,这样读起来,方趣味无穷,枯燥无味便荡然无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讲,学习是讲求效果的。学习有先后,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是有先后的。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运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说文解字?习部》中对习字这样解释“习,数飞也”。孔老夫子是说,学习的态度,就象鸟初飞一样,不停地温习。因为时时习之,那么所学的东西烂熟于心,道理也就明白了。道理明白了,自然内心喜悦。“说”,通假字,同“悦”。“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学习中,遇到了不可释惑的难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你答疑解惑,应该感到高兴。“君”,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指得是有德之人。“愠”,是含怒的样子。学习不学习,在自己,懂得不懂得道理,也在自己,了解不了解自己,是个人的事。一个有德之人不应该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心生怨恨,愤怒不已。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名若,字子有,小孔子三十三岁,生于公元前518年,鲁国人。据说《论语》成书于有子、曾子这两个孔门弟子的门人,所以在《论语》中只有有子和曾子,以“子”称呼。善于侍奉父母的行为称之为“孝”,对兄长诚敬有加者称之为“弟”,“鲜”是少的意思,“作乱”是忤逆争斗。孝弟是作人的根本,能够孝弟之人,就做不出乱人伦毁纲常的事。“务”是专心致力。这里的“本”,是孔子提倡的“仁”。君子行仁德,就能产生“礼”,也就是“仁道”,但要说孝弟是仁,那是不全面的,孝弟只是仁的一种。这里主要是对做为“君子”为“仁”的目的,提出了看法,即主要是仁爱于天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喜好、爱好。“令”,善于变化之意。孔子在这里所讲的这一种或者说这一类人,在现实社会中,多的真是不胜枚举。如果孔老夫子讲得是处世哲学的话,我们都应该引以为戒。如果说是为领导者提出用人之道话,的确应该对这一种或者说这一类人,慎之又慎。因为这种爱好夸张,就是说喜欢吹牛,又能观人色变之人,是靠不住的人。同他们讲天地良心,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理学开端之人程子说:“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是孔子的弟子,名参,字子舆,曾皙之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是孔子的孙子“述圣”子思的老师,后世尊曾子为“宗圣”。曾子是个守约之人,所以每日以“忠”、“信”、“习”来反省自己。曾子以这三者反省自己,目的就是,如果在这三方面做得不好,就要改正。如果没有缺遗,那么就要勉励自己做得更好,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人就应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做到言而有信。尽管这样做,经常还有缺失,所以应该三省吾身。不仅如此,还应该以“忠”、“信”做为教人的根本,应该传承这种精神或者作法。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是治理的意思。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道德沦丧、诚信缺失、诸侯混战、人民流离失所的时代。孔子讲这番话,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形所做的感慨,也是对当政者的建言。“乘”是个计量单位,古代是以战车、壮丁、赋税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春秋时期的国,是诸侯国,有大、小之分,即所谓的百乘或千乘之国。这里的“千乘之国”是指能出兵车千乘的诸侯国。作为统治者,上不敬而下慢,上不信则下疑,下疑而上慢,故孔子提出只有上敬而下才能信。统治者奢侈糜费导致的后果,就是劳民伤财。《易经》中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所以孔子说爱民就要做到节用。孔子最后说“使民以时”,就是提醒统治者,役使人民更要把握好时间,当然稼穑之时,使民服劳、服兵、服役就是违时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和“弟”前面已讲过。“谨”是谨慎的意思。“泛”是广大普遍。“余力”是闲暇文时。“文”指得是孔子提倡的读书六艺。孔子在这里对自己的学生,提出了怎样学习和修身的方法。他说,做为一个学生,在家里,要善于侍奉父母,是个孝子。在家里,对兄长要诚敬有加。出了门,对朋友,对社会所有的人也要友爱,要将自己的仁爱之心,广泛普遍地施于天下。谨慎,但不拘束,对人要讲诚信,要与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做朋友。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闲暇,就要学习诗书及六艺,只有这样,才能识事理、修文质、孝圣贤、广施仁爱。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生于公元前507年,小孔子四十四岁。做为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这里对于“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子夏提出,学问不是书本上的,是经验,是做人做事。并指出,做学问的目的,就是应用。子夏说,一个人要善于观察,并且要学习圣贤哲人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在家孝顺父母要竭尽全力,因为孝顺父母是尽人伦之情。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这是做人的根本之一。侍奉君主,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忠心。当然,在现代社会而言,也可以将这句话理解为,与朋友交往,也要全心全意。子夏说,做到了以上几点,尽管没有读过一天的书,我一定认为,这个人有学问。子夏讲这个话,是善意的,但有废学之流弊。所以读这段话,要与上章孔老夫子的话结合起来。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重”,厚重、稳重、自重。“威”,威严。孔子说,要做君子,就必须稳重、自重,这样做,才能令人尊重,显示出你的威严,否则你的学问,就不牢靠、不稳固了。所谓: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人为恶易,为善难。出入无时,不知所向。这些都是为人所不耻的,所以,为人要忠信。“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认为任何人都不如自己。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如果隐藏自己的错误,则最终成不了有德之人。所谓: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己。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治丧,要尽人伦之礼,是慎终。因为丧祭之时,人们往往会忽视仪礼,而显不诚。为什么要追远?因为人们对父母之情,往往记不起来,忘掉了。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得话,道德容易沦丧。只要都谦诚追思尽礼,民风就能归于淳朴、厚重。当然,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为了追求一个善终即好的结果,人们每做一件事,都要认真审思、察问事情的缘由。即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即做好了开头,就成功了一半。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姓陈,名亢,陈国人,字子禽。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要打听人家的政治,是想做官呀!还是想为人家出谋划策提建议。子禽问这话,可能是他在孔子周游列国中或者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后。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孔子的学生,学习的效果或者说理解事物能力就不一样。所以听了子禽的话,子贡答道,我们的老师用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和作法,打听人家的政治,老师的这种做法,和别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流弊、民不聊生,有能耐的人,每做一件事情,总是为名而去,为利而来,没有白干的。而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去宣传自己的仁爱主张,纯粹是为了改良整个社会风气,追求三代治下的王道乐土。他的治国主张,虽然没有得到列国诸侯的采纳,却得到了他们的尊敬。为什么?因为孔子用温、良、恭、俭、让的盛德光辉,感染了诸侯国君。所以他们愿意听听这位圣人的主张,也愿意向他做些请教。尽管结果不理想或者说没有达到,但他们所追求的形式,的确与他人不一样。子禽未有领会到,而子贡却非常清楚证明他们之间是有差距的。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讲这句话,是从人伦出发的。父亲在,做为儿子来讲,不能自行主张。但虽然不能自专,志向却是应该有的。人如果没有志向或者说没有理想,那么浑浑噩噩,形同于行尸走肉。父亲不在了,要看这个人的行为或者说行动。光有志向也不行,还要实践,否则那就是空想。所以,通过观察这个人的行为,就足以知道,他的善与恶及有德与无德。父亲死后,三年没有改变父亲做人做事的方法与主张,这样的人是孝。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父之道,乃正道,如果经历三年之久,没有改变父之道,证明他的理想与实践是正确的。当然,如果父之道,是非道的,不用三年,立即改正,也是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读书做人,都要从正道来,否则真是为人所不叱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是什么?“礼”是人伦之常,行为之规范,治国所用的制度。“和”乃从容不迫之意,也可以理解为和气、谦和。先王之道,是孔子所推崇的尧、舜、禹、夏、商、周的王道。在日常中,礼的运用,应该以谦和为主,要达到从容不迫。先王之道,之所以美,是因为大小事情,均是以礼进行。但光知道谦和也不行,如果一昧地谦和,处事而不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就有失中和。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同样也不能称之为美。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守约。“义”,合乎事物之发展,恰到好处之意。“复”实践、兑现的意思。“恭”,恭敬,内心对待事情要庄重认真。“因”,是依照,也就是做事的动机。“宗”,是信仰、尊从。有子说,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所谓:一诺千金。讲了的话,必须付诸于实践,必须予以兑现。做事要庄重认真,庄重是表面现象,内心里,要象尊祟礼一样认真。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耻辱。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关键要看你做事的动机是什么?你循得礼是什么?象这样做事,也可以遵从,也就是说你这样做就可以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习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要注重现实社会中的为人处世。君子,在艰难困苦中,不要追求过多的奢侈,要安贫乐道,不要追求过多的安逸。该做的事,一定要勤奋努力去做。在做事的过程中,要谨慎认真,要少说多做。这就是做学问的道理,可称之为好学。所谓:君子之学,能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之所共由者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名赐,孔子的弟子,是个经商的高手。子贡问孔老夫子,人在贫困之时,不奉承巴结别人,人在富有之时,不骄傲自满,这样的人怎么样?子贡问这句话时,有点自负的感觉,认为他的老师,会充分肯定的。想不到他的老师说,差不多吧,但不如人在困境时,仍然快快乐乐,心胸开阔。有钱的时侯追求礼仪,仍然积极向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来自《诗经》《卫风》《淇澳》篇,如切如磋,是在制作骨质器物时的一种工艺,如琢如磨,是制作玉器时使用的一种工艺。子贡说,是不是就象《诗经》里,加工骨头玉器一样切磋琢磨,才可以呢?孔子就及时地表扬了子贡,说赐呀,我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以后事,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子贡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很强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的这句话,是《学而》的宗旨,也就是学习《学而》的目的所在。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已,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孔子指出的,也是平人易犯的通病。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