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古代中国 >古代医学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是传统中医中的十大经典著作,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素问》与《灵枢》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黄帝内经》是中医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
 

中医古籍之《素问》
 

  《素问》的医学价值

  一、《素问》所论内容十分丰富,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突出阐发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

  二、《素问》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上古医籍的部分学术。

  三、历代名医未有不遵《内经》经旨,不精研《内经》者。张仲景写《伤寒卒病论》就曾撰用《素问》;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张洁古等人无不熟背,信手拈来;徐灵胎之《宗传》篇,认为此书“明受病之源,及治病之法,千变万化,无能出其范围”;王孟英著《温热经纬》,集其中热病文与后世论温热病条文于一身,乃能集温热病之大成。凡所有中医名著,未有不本于《内经》而著书者。

  四、《素问》是中医界公认的中医源头,凡学医必有传授,有的传授自师傅,有的自学成才,凡自学成一代名家者,无不精通《内经》。《内经》学术源自黄帝与其为臣医者,如歧伯,雷公等人,故名《黄帝内经》。因其学术之价值之高,无可替代,学医者若不学之,医术决难提高,故入中医之门者,皆为岐黄之门徒。故不学《内经》,不为中医。何谓中医,此之谓也。

  五、要学中医,必背《素问》。《素问》集常见疾病于一书,临证必本于《内经》,此时则可信手拈来,万不可不遵经旨而乱来。《内经》即先秦以前医家之经验,后人不读,以为《内经》光讲阴阳五行,空洞哲学,实际上此书全篇皆是临床经验,实为中医最翔实的临床实验数据。后世若能有此一半严谨态度,则中医可兴矣!

  《素问》中的重要思想理论

  《素问》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其学术渊源是与古人的认识有着继承关系的。张仲景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张仲景的这种认识也源于古人的有关学说。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外感病的发病学说。张仲景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把外因与内因结合起来考虑,尤其突出了内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即使是外邪入里,也是“为内所因”。“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此与《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完全一致。

  总之,《素问》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几千年来在传统中医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是后世所有医书所不能取代的。它是中医的源头,是所有学医者都不能绕过去的一座桥,是通向中医的成功之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