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作为父母补偿的首选
富裕家庭的父母总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出于补偿心理,父母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这等于在感情上离弃了他们的孩子,鼓励孩子抛弃内在的成长,让他们依赖他人和有形的物质来找到自我。
2父母过度介入造成孩子不能快乐自我成长
由于外在饱受溺爱、呵护、压力,以及无微不至的管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内在成长的机会。当父母坚持要在孩子身上复制大人自己的兴趣、价值观,甚至职业时,就会徒劳无功并且阻碍孩子。
3拜金带给孩子错误价值观
拜金代表人们更容易选择简单的物质诱惑,而忘却复杂的人际关系。随着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并对他人的需要漠不关心,拜 金主义吸走了人生的目标和利他主义。拜 金主义把我们最宝贵的人际关系物化,传递给孩子错误的价值观。
4富裕家庭的通病
注意力过度集中在竞争上是许多富裕家庭的通病。有报告表明,拜金特质高的大学生,选择“超越别人”的可能性,远高过与朋友携手合作。倘若父母没有强调品德与成就之间的平衡,孩子在竞争时甚至可能欺骗他们最好的朋友。
5编后语
用物质补偿缺失的陪伴应该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忙碌的父母愧对孩子对亲情的需要,出手大方,用物质博得孩子的开心减轻自己的内疚心情。 久而久之,父母成了孩子满足物欲的提款机,而不是可以撒娇可以诉说心事的安全港湾。孩子越来越孤独、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