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康熙字典 >38

《康熙字典》·38

清朝 康熙字典 张玉书 著

。【註】峳音攸,本作峳。峳字从攴作。

峹 【寅集中】【山字部】 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說文】會稽山。一曰九江當嵞。古尚書本作嵞,从屾余聲。或省作峹。今文假借作塗。【書益稷】娶于塗山。【應劭曰】禹所娶塗山侯國峹山氏之女也。【左傳哀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杜預曰】□在今壽春界巢縣,卽漢地理志當塗。 【正字通】說文引書專屬會稽山,失考正,互詳土部塗字註。

帖 【寅集中】【巾字部】 帖 【唐韻】他叶切【集韻】【韻會】託協切【正韻】他協切,□音貼。【說文】帛書署也。【廣韻】券帖。 又【通俗文】題賦曰帖。 又唐制,帖試士曰試帖。舉人總括經文,以應帖試,曰帖括。【文獻通考】帖經,以其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閒開惟一行,裁紙爲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或得五,或得六,爲通。【唐書選舉志】楊綰疏言明經,但記帖括。 又【唐國史補】宰相判事有堂案,處分百司曰堂帖。 又【廣雅】帖,服也。 又【增韻】妥帖,定也。【王逸楚辭序】義多乖異,事不妥帖。【陸機文賦】或妥帖而易施。 又【廣韻】牀前帷也。【釋名】牀前帷曰帖。言帖帖而垂也。

嶠 【寅集中】【山字部】 嶠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廟切,音轎。【爾雅釋山】山銳而高嶠。 《集韻》一曰石絕水。 又山名。【列子湯問篇】渤海之東,其中有五山焉,二曰員嶠。 又【集韻】山逕也。【顏延之侍遊曲阿後湖詩】山祗蹕嶠路。 又【廣韻】巨嬌切【集韻】【類篇】【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徐鉉曰】古通用喬。【詩周頌】及河喬嶽。 【集韻】或作。考證:〔【爾雅釋山】山銳而高曰嶠。〕 謹照原文省曰字。〔又陵絕水曰嶠。〕 謹按爾雅無此文,照集韻原文改作:集韻一曰石絕水。

帏 【寅集中】【巾字部】 幃 〔古文〕□【唐韻】許歸切,音揮。囊也。【玉篇】香囊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爲幃兮,謂申椒其不芳。【註】幃謂之幐,卽香囊也。 又【廣韻】一曰單帳。【史記文帝紀】所幸愼夫人令幃帳不得文繡。 又【廣韻】雨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義同。

嶢 【寅集中】【山字部】 嶢 【唐韻】古僚切【廣韻】五聊切【集韻】【韻會】倪幺切,□音堯。【說文】嶕嶢,山高貌。【前漢揚雄傳】泰山之高嶕嶢。【註】高也。音樵堯。 又【集韻】亦作嶤。【何晏景福殿賦】岧嶤岑立。

巊 【寅集中】【山字部】 巊 【廣韻】煙涬切【集韻】於郢切,□音瀴。【集韻】巊,山貌。【左思吳都賦】其山巊溟鬱□。【註】山氣暗昧之狀。

嶈 【寅集中】【山字部】 嶈 【廣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槍。山高貌。 又山激聲。【班固西都賦】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嶽之嶈嶈。【註】嶈嶈,水激山聲。【崔琰述初賦】倚高艫以周盻,觀秦門之嶈嶈。 【正字通】古借將,音義同。

巋 【寅集中】【山字部】 巋 【廣韻】【集韻】丘追切【韻會】區韋切,□音蘬。【爾雅釋山】小而衆,巋。【疏】言小山而衆叢萃羅列者名巋。【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巋穹崇。【註】高大貌。 又上聲。【廣韻】丘誄切【集韻】【韻會】【正韻】苦軌切,□音樻。義同。 又去聲。【集韻】丘愧切,音喟。巋然,獨貌。【莊子天下篇】巋然有餘。

【寅集下】【广字部】 【海篇】音雖。屋邪。○按《說文》《玉篇》諸書無字,音義近,當是字之譌。

嶛 【寅集中】【山字部】 嶛 【集韻】同嶚。【張衡南都賦】其山嶛刺。【註】山高而相戾也。【左思魏都賦】劒閣雖嶛,憑之者蹶。

岑 【寅集中】【山字部】 岑 【廣韻】鋤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涔。【說文】山小而高。【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明登天姥岑。【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註】嶜岑,峻極貌。 又國名。【正字通】周文王封異母弟燿之子渠爲岑子,今梁國有岑亭。 又姓。望出南陽。【風俗通】古岑子國之後。後漢有岑彭,明岑義。 又【集韻】牛錦切,吟上聲。崖岸也。【莊子徐無鬼】未始離於岑。

崑 【寅集中】【山字部】 崑 【正字通】同崐。

狏 【巳集下】【犬字部】 狏 【集韻】唐何切,音駝。本作□,獸名。 又余支切,音移。本作□。或作□。詳□字註。

珴 【午集上】【玉字部】 珴 【集韻】牛何切,音莪。奉珪璋貌。○按《詩大雅》奉璋峩峩,从山不从玉。

巟 【寅集中】【巛字部】 巟 【唐韻】呼光切,音荒。【說文】水廣也。 又【玉篇】及也,至也。 又【說文】引《易》包巟。◎按今《泰卦》作荒,古通。

嶰 【寅集中】【山字部】 嶰 【廣韻】胡買切【集韻】下買切,□音蟹。山澗閒也。【左思吳都賦】嶰澗閴岡。【註】小山別大山曰嶰。 又谷名。【通鑑綱目】黃帝命伶倫取竹於嶰溪之谷。 又通作解。【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取竹之解谷。【註】孟康曰:解,脫也。谷,竹溝也。取竹之脫無鉤節者。一說昆侖之北谷名也。 又去聲。【集韻】居隘切,音懈。義同。 又叶虛里切,音喜。【馬融廣成頌】冒□柘搓□枳,窮浚谷底幽嶰。

嶾 【寅集中】【山字部】 嶾 【廣韻】於謹切【集韻】倚謹切,□音隱。嶾嶙,山峻貌。詳嶙字註。 【集韻】或从隱。亦作□。

【寅集上】【尸字部】 【集韻】尾本字。

庘 【寅集下】【广字部】 庘 【廣韻】烏甲切【集韻】乙甲切,□音鴨。【玉篇】庘,屋欲壞也。【集韻】壞屋謂之庘。 又庘□,隘也。 又【集韻】一曰豕屋。

帟 【寅集中】【巾字部】 帟 【唐韻】羊益切【集韻】夷益切,□音繹。【廣雅】帳也。【說文】在上曰帟。【釋名】小幕曰帟。張在人上,帟帟然也。【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帟主在幕,若幄中坐上承塵也。【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註】重帟,復帟也。鄭司農云:帟,平帳也。【後漢皇后紀】定策帷帟。考證:〔【周禮天官幕人】【註】帟主在幕,若握中坐上承塵也。〕 謹照原文握改幄。〔【又】朝日祀上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帟。〕 謹按朝日祀上帝乃掌次文,非幕人職也。謹照原文又字改掌次二字。上帝改五帝。

峇 【寅集中】【山字部】 峇 【集韻】渴合切,音溘。山形。【正字通】山窟也。一說同峆。

尻 【寅集上】【尸字部】 尻 【廣韻】【集韻】【韻會】□丘刀切,考平聲。【說文】脽也。从尸九聲。【玉篇】髖也。【增韻】脊。骨盡處。【禮內則】兔去尻。【莊子達生篇】加汝尻雕俎之上。【屈原天問】崑崙縣圃,其尻安在。【註】尻,脊骨盡處。以山至高,其下必有托根之所也。 【集韻】或作□。亦作□。【正字通】从尸从九,與凥別。改九从兀,非。

屨 【寅集上】【尸字部】 屨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正韻】居御切,□音句。【說文】履也。从履省,婁聲。又鞮也。【徐曰】鞮,革履也。【釋名】屨,拘也,所以拘足也。【周禮天官】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註】複下曰舄,禪下曰屨。【疏】複下謂重底,禪下謂禪底也。【儀禮士喪禮】夏葛屨,冬白屨。【禮曲禮】侍坐於長者,屨不上於堂。 又【增韻】同鞻。【周禮】有鞮鞻氏。考證:〔【儀禮士冠禮】夏葛屨,冬皮屨。〕 謹按士冠禮無此文,查係士喪禮云夏葛屨,冬白屨。謹將冠改喪。皮改白。

岺 【寅集中】【山字部】 岺 【集韻】同岭。

市 【寅集中】【巾字部】 市 【唐韻】時止切【正韻】上止切,□音恃。【說文】買賣所之也。【風俗通】市,恃也。養贍老小,恃以不匱也。【古史考】神農作市。【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禮地官】五十里有市。【又】大市,日昃而市,百旅爲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爲主。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註】市,雜聚之處。又【冬官考工記】面朝后市。【史記平準書註】師古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將貨物於井邊貨賣,曰市井。【漢宮闕疏】長安立九市。【張衡西都賦】廓辟九市,通闤帶闠。 又【廣韻】買也。【爾雅釋詁】貿賈,市也。【疏】謂市買賣物也。【論語】沽酒市脯。 又【管子侈靡篇】市也者,勸也。勸者,所以起本。 又天市,市樓,軍市,□星名。【史記天官書】房心東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市中六星曰市樓。【正義】天市二十二星,主國市聚交易之所。一曰天旗。【前漢天文志】軍市十三星,在參東南,天軍貿易之市。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新市縣,屬鉅鹿郡。 又司市,官名。【周禮地官司市】掌市之治敎政□,量度禁令。【註】市官之長。考證:〔【周禮地官】大市,日昃而市,百姓爲主。〕 謹照原文姓改旅。

嵳 【寅集中】【山字部】 嵳 【集韻】同嵯。

嵾 【寅集中】【山字部】 嵾 【廣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音參。嵾嵳,不齊貌。或作。【揚雄甘泉賦】增宮嵯。或通作參差。

嶨 【寅集中】【山字部】 嶨 【唐韻】胡角切【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轄覺切,□音學。【說文】山多大石也。从山,學省聲。【韓愈會合聯句】吟巴山犖嶨,說楚波堆壟。 【集韻】或作埆。

布 【寅集中】【巾字部】 布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又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註】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又【廣雅】布,施也。【莊子列禦宼】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又【玉篇】□列也。【書康王之誥】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乗黃朱。【傳】皆□四黃馬朱鬣,以爲庭實。【左傳昭十六年】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註】布,□也。 又【廣雅】布,散也。【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註】布路,分散。 又【爾雅釋天】祭星曰布。【註】布,散祭於地。 又【廣雅】布,班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註】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又藥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又金布,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又懸泉激流曰瀑布。【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又露布。【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又姓。【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又複姓。【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註】司馬彪曰:姑布,姓。 又與尃通。【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註】徐廣曰:尃,古布字。【漢書】作布。考證:〔【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師古曰,今布者,令篇名也。〕 謹照原文今布改金布。〔【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專結縷。〕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帜 【寅集中】【巾字部】 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志切,音熾。【說文】旌旗之屬。【廣韻】旗幟。【字詁】標也。【廣雅】旛也。【史記高祖紀】旗幟皆赤。【前漢淮隂侯傳】拔趙幟,樹漢赤幟。【註】索隱曰:幟帛長丈五,廣半幅。 又通作織。【前漢食貨志】治樓船十丈餘,加旗織於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又記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其裾爲幟。【註】幟,記也。 又【集韻】【韻會】□職吏切,音志。又【廣韻】【集韻】【韻會】□式吏切,音試。義□同。

【子集上】【丿字部】 【說文】古文五字。註詳二部二畫。

幋 【寅集中】【巾字部】 幋 【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槃。【說文】覆衣大巾也。或以爲首鞶。【廣雅】巾也。

【補遺】【丑集】【土字部】 【龍龕】渠追切,音逵。土也。

導 【寅集上】【寸字部】 導 〔古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盜。【說文】導,引也。从寸道聲。【徐曰】以寸引之也。【周語】□人爲導。【註】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孟子】君使人導之出疆。 又治也。【書禹貢】導岍及岐,至于荆山。【註】言治山通水也。 又通也。【周語】太子晉曰:川氣之導也,疏爲川谷,以導其氣。 又【增韻】啓迪也。通作道。【論語】道之以德。又【前漢文帝紀】道民之路在務本。 又簪導。【釋名】簪,兓也,以兓連冠於髮也。導,所以導櫟鬢髮,使入巾幘之裏也。南齊高祖性儉約,見主衣中有玉導,曰:留此是興長敝源。命擊碎之。

峄 【寅集中】【山字部】 嶧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从山睪聲。【書禹貢】嶧陽孤桐。【疏】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卽此山也。 又【爾雅釋山】屬者嶧。【註】言絡繹相連屬也。 又與繹通。【詩魯頌】保有鳧繹。【註】鳧繹,二山。通作嶧。○又邑名。【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註】繹,邾邑名。本在鄒縣。

币 【備考】【寅集】【巾字部】 币 【龍龕】同印。(幣)【唐韻】【集韻】【韻會】□毗祭切,音弊。【說文】幣帛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六曰幣帛之式。【註】幣帛,所以贈勞賔客者。 又【集韻】財也。【橫渠理窟】幣者,金玉齒革泉布之雜名。【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四曰幣貢。【註】幣貢,玉馬皮帛也。又【內府】凡四方之幣獻之,金玉齒革兵器,凡良貨賄入焉。【管子國蓄篇】以珠玉爲上幣,黃金爲中幣,刀布爲下幣。【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爲皮幣,直四十萬。【前漢武帝紀】有司以幣輕多姦,農傷而末衆,又禁兼幷之塗,故改幣以約之。【註】幣,錢也。更去半兩錢,行五銖錢,皮幣,以撿約姦邪。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義同。(幣)考證:〔【周禮天官大宰】【註】幣帛,所以贈答賔客者。〕 謹照原文答改勞。

嶓 【寅集中】【山字部】 嶓 【廣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補禾切,□音波。嶓冢,山名。【書禹貢】嶓冢導漾。【註】卽梁州之嶓山,形如冢,故名。【前漢地理志】山在隴西郡氐道縣,漢水出焉。 又【五音集韻】補過切,音播。義同。

帄 【補遺】【寅集】【巾字部】 帄 【字彙補】都汀切,音丁。補衣裳曰補帄。

嶏 【寅集中】【山字部】 嶏 【廣韻】【集韻】□滂佩切,音配。【說文】崩聲。【集韻】石隕聲。 又【玉篇】皮鄙切,音嚭。毀也。或作圮。 又【廣韻】敷勿切,音拂。義同。

帉 【寅集中】【巾字部】 帉 【唐韻】撫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玉篇】拭物巾也。【說文】楚謂大巾曰帉。 又通作紛。【禮內則】左佩紛帨。【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今齊人有言紛者。【周禮春官司几】莞筵紛純。【註】紛如綬,有文而狹。 又【集韻】符分切,音汾,義同。

崼 【寅集中】【山字部】 崼 【集韻】上紙切,音是。山也。

带 【寅集中】【巾字部】 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又【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佩也。【禮月令】帶以弓。 又【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又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又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又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又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考證:〔【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革大帶也。〕 謹照原文革改帶。〔【楚辭九歌】荷衣分蕙帶,鯈而來兮忽而逝。〕 謹照原文分改兮鯈改儵。

幃 【寅集中】【巾字部】 幃 〔古文〕□【唐韻】許歸切,音揮。囊也。【玉篇】香囊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爲幃兮,謂申椒其不芳。【註】幃謂之幐,卽香囊也。 又【廣韻】一曰單帳。【史記文帝紀】所幸愼夫人令幃帳不得文繡。 又【廣韻】雨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義同。

弝 【寅集下】【弓字部】 弝 【廣韻】【韻會】【正韻】□必駕切,音霸。【玉篇】弓弛也。【韻會】弛弣中手執處也。

帴 【寅集中】【巾字部】 帴 【唐韻】所八切【集韻】山戛切,□音設。【說文】帬也。一曰□也。一曰婦人脅衣。 又【廣韻】時干切【集韻】【類篇】財干切,□音殘。又【集韻】私箭切,音綫。義□同。 又【廣韻】則前切【集韻】將先切,□音箋。【廣韻】小兒藉也。 又【廣韻】卽淺切【集韻】【韻會】子淺切【正韻】子踐切,□音翦。【類篇】褓也。 又【廣韻】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若苟自急者先裂,則是以博爲帴也。【註】鄭司農云:帴讀爲翦,謂以廣爲狹也。【疏】讀帴爲翦,翦亦狹小之意。 又【集韻】在演切,音踐。義同。 又【廣韻】思旰切【集韻】先旰切,□音繖。【廣雅】褯也。帛二幅爲帴。 又【五音集韻】所戒切,音。被也。 又【類篇】燮玷切,纖去聲。帬幅也。 又與韉通。【晉書張方傳】軍人爭割流蘇武帳爲馬帴。

【丑集中】【土字部】 【廣韻】奴結切【集韻】乃結切,□音涅。塞也,下也。

嵺 【寅集中】【山字部】 嵺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山聳貌。 又廣遠也。【杜甫朝享太廟賦】元甲□嵺以岳峙。 一作嶚嶛。或作□。

嶁 【寅集中】【山字部】 嶁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縷。【博雅】岣嶁,衡山。衡州南嶽有岣嶁峰,上有神禹□。【廣輿記】禹祀衡山,夢蒼水使者,授金□玉牒於此。今禹□皆蝌蚪字。【韓愈岣嶁山詩】岣嶁山尖神禹□,字靑石赤形模奇。【宋方翥石鼓詩】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岣嶁神禹□。 又【廣韻】郞斗切【集韻】【韻會】郞口切,□音塿。義同。 又【文字音義】山巔也。 又【玉篇】力后切【集韻】【韻會】【正韻】郞豆切,□音漏。義同。 又【廣韻】【集韻】【類篇】□郞侯切,音婁。義同。 【集韻】或作。

幇 【寅集中】【巾字部】 幇 【六書故】同幫。

嶩 【寅集中】【山字部】 嶩 【玉篇】奴刀切。同峱。平嶩。山名,在齊地。

幁 【寅集中】【巾字部】 幁 【玉篇】思于切,音須。【五音集韻】頭幁也。

嵅 【寅集中】【山字部】 嵅 【玉篇】古南切【集韻】姑南切,□音甘。嵐嵅,山名。 又【集韻】古暗切,音陷。義同。

嵽 【寅集中】【山字部】 嵽 【廣韻】【集韻】□徒結切,音垤。嵽嵲,山突兀貌。【張衡西京賦】直嵽□以高居。【集韻】或作□□垤。 又【集韻】大計切,音遞。岹嵽,山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浮柱岹嵽以星懸。

峥 【寅集中】【山字部】 崢 【集韻】鋤耕切。同崝。【說文】崝嶸也。本作崝。或作崢。【韓愈城南聯句】高言軋霄崢。【註】山之切云者。【孟郊感興詩】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 【正字通】崝、崢古人詩賦皆互見,字雖別而意相通。

【辰集下】【毛字部】 【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音沙。與裟同。毛衣謂之袈裟。或从毛作。一曰毛長貌。 又叶桑何切,音梭。【韓愈月蝕詩】於菟蹲於西,旗旄衞毿。至此外內官,瑣細不足科。

【子集下】【厂字部】 【字彙補】之是切,音智。致也,均也,平也,聲也。【海篇】同厎。

嶄 【寅集中】【山字部】 嶄 【集韻】同嶃。

幱 【寅集中】【巾字部】 幱 【廣韻】落干切【韻會】郞干切,□音闌。【廣韻】幱衫,幱裙也。本作□。【類篇】裳與衣連曰□。【韻會】今省作幱。

幷 【寅集下】【干字部】 幷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盈切【正韻】補明切,□餅平聲。【說文】本作□。从二人,幵聲。一曰从持二干爲□。隷作幷。相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凡居材大與小無幷。【註】幷謂偏邪相就也。 又【廣韻】幷,合也。【謝靈運初去郡詩】廬園當巖栖,□位代躬耕。顧己雖自許,心跡猶未幷。 又【玉篇】幷,兼也。同也。 又州名。【書舜典】肇十有二州。【註】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廣韻】春秋時爲晉國,後屬趙,秦爲太原郡,魏復置幷州。【韻會】唐爲太原府。 又姓。【廣韻】出《姓苑》。【萬姓統譜】幷韶有文藻,吏部以幷姓無先賢,下其選格。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切【正韻】陂病切,□餅去聲。【廣韻】幷,專也。【禮檀弓】趙文子曰:陽處父行幷植於國。【註】幷,猶專也。謂剛而專己。【釋文】幷,必正反。 又與併同。【集韻】倂,或省作幷。【賈誼過秦論】幷吞八荒。【謝靈運擬鄴中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幷。 又【韻會】與偋通。【莊子天運篇】至貴國爵幷焉。【註】幷,棄除也。 又叶□陽切,音旁。【張籍祭韓愈詩】偶有賈秀士,來兹亦同幷。移船入南溪,東西縱篙桹。□字原作从下幵。又并。考證:〔【書舜典】肇有十二州。〕 謹照原文有十改十有。

庙 【寅集下】【广字部】 庙 【字彙】俗廟字。(廟)〔古文〕庿【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眉召切,苗去聲。【說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廟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釋名】先祖形貌所在也。【玉篇】宗廟也。【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曰廟。【註】夾室前堂。【疏】凡大室有東西廂夾室及前堂有序牆者曰廟。 又【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文中子禮學篇】山澤有廊廟之志。 又凡祠外神者亦曰廟。【史記封禪書】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於是作渭陽五帝廟。

巩 【寅集中】【工字部】 巩 【廣韻】與□同。(鞏)【唐韻】【正韻】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拱。【說文】以韋束也。【易革卦】鞏用黃牛之革。 又【爾雅釋詁】鞏,固也。【又】硈,鞏也。【註】硈然堅固。【詩大雅】藐藐昊天,無不克鞏。 又【揚子方言】鞏,火乾也。凡有汁而乾謂之煎,東齊謂之鞏。 又國名。【左傳昭十五年】闕鞏之甲,武所以克商也。【註】闕鞏國所出鎧。 又【廣韻】縣名。【左傳昭二十五年】尹文公涉於鞏。【註】於鞏縣涉洛水也。 又羌名。【前漢趙充國傳】煎鞏,黃羝之屬。【後漢順帝紀】討鞏唐羌。 又州名。【韻會】唐渭州,宋攺鞏州。 又姓。【左傳成二年】晉侯使鞏朔獻齊捷於周。

巃 【寅集中】【山字部】 巃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巃嵸,山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又【楚辭招隱士】嵐巃嵸兮石嵳峩。【註】巃嵸,雲氣滃鬱也。 又【玉篇】【廣韻】力董切【集韻】魯孔切,□音隴。義同。

巍 【寅集中】【山字部】 巍 【廣韻】【集韻】【韻會】□語韋切。音嵬。【說文】高也。从嵬委聲。【廣韻】高大貌。【論語】巍巍乎唯天爲大,唯堯則之。【傅□樂府】我皇敘羣材,洪烈何崔巍。 又通作魏。【莊子天下篇】魏然而已。【註】獨立貌。 【集韻】或作嵬。 【說文】牛威切。【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按《集韻》巍或作嵬,通作魏。《正韻》七灰,巍嵬魏□收,魏註引《莊子》魏然而已。七隊獨收魏,魏姓魏國不借巍。《吳元滿總要》附會《說文》魏音胃,以《周禮》象魏之魏,魏姓魏國皆作巍,非。巍字作从委从嵬。

巖 【寅集中】【山字部】 巖 【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咸切,□音嵒。【說文】岸也。从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 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又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又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又地名。【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又【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又【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通作礹嵒碞。○按巖與嵒同。《說文》嵒,五咸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非。嚴巖礹□从□作。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二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處。〕 謹照原文三十二年改三十三年。處改也。

嶋 【寅集中】【山字部】 嶋 【字彙補】與島同。【史記田橫傳】入居海嶋。 又【揚雄蜀都賦】彭門嶋。

巓 【寅集中】【山字部】 巓 【廣韻】都年切【集韻】【韻會】【正韻】多年切,□音顚。山頂也。【謝惠連西陵詩】縱轡萬尋巓。【李白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巓。 又叶典因切,音近敦。【詩唐風】采苓采苓,首陽之巓。叶下信,信音申。又【王褒洞蕭賦】孤雌寡鵠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羣嬉翱翔乎其巓。叶上根。 又【正字通】巓,古皆借顚。與嶺作領同。 【集韻】或省作□。

嵸 【寅集中】【山字部】 嵸 【正字通】同嵷。

幬 【寅集中】【巾字部】 幬 【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說文】襌帳也。【爾雅釋訓】幬謂之帳。【註】今江東亦謂帳爲幬。【宋玉神女賦】蹇余幬而請御,願盡心之惓惓。 又車帷也。【史記禮書】大路之素幬也。【註】索隱曰:謂車蓋以素帷。 又【類篇】幔轂之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欲其幬之廉也。 又【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廣雅】幬,覆也。【禮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又【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義同。 又【集韻】【韻會】□重株切,音廚。【丁□寡婦賦】靜閉門以却掃,魂孤以窮居。刷朱扉以白堊,易□帳以素幬。考證:〔【爾雅釋器】幬謂之帳。〕 謹照原書釋器改釋訓。

帤 【寅集中】【巾字部】 帤 【唐韻】女余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居切,□音袽。【說文】巾帤也。一曰幣巾。【揚子方言】帤,大巾也。嵩嶽之南,□穎之閒謂之帤。亦謂之幪。 又【廣韻】幡巾。【正韻】旛布。 又弓中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厚其帤,則木堅。薄其帤,則需。【註】帤,謂弓中裨。【疏】造弓之法,弓幹雖用堅木,仍於幹上裨之,乃得調適也。

爮 【巳集中】【爪字部】 爮 【字彙】蒲交切,音庖。爮刮。◎按爮字諸書皆不載,疑爲爮字之譌。然廣韻六豪搔註云:爮刮也。繹爮刮之義,當从爪,必因其爲俗用之字,故不載耳。

嵝 【寅集中】【山字部】 嶁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縷。【博雅】岣嶁,衡山。衡州南嶽有岣嶁峰,上有神禹□。【廣輿記】禹祀衡山,夢蒼水使者,授金□玉牒於此。今禹□皆蝌蚪字。【韓愈岣嶁山詩】岣嶁山尖神禹□,字靑石赤形模奇。【宋方翥石鼓詩】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岣嶁神禹□。 又【廣韻】郞斗切【集韻】【韻會】郞口切,□音塿。義同。 又【文字音義】山巔也。 又【玉篇】力后切【集韻】【韻會】【正韻】郞豆切,□音漏。義同。 又【廣韻】【集韻】【類篇】□郞侯切,音婁。義同。 【集韻】或作。

犐 【巳集下】【牛字部】 犐 【廣韻】【集韻】□苦禾切,音科。【博雅】郭犐,牛屬。【玉篇】無角牛。【廣韻】本作。【集韻】或作□。互詳字註。

【寅集上】【子字部】 【集韻】與孩同。

庀 【寅集下】【广字部】 庀 【廣韻】匹婢切【集韻】【正韻】普弭切,□音仳。【玉篇】具也。【左傳襄九年】官庀其司。 又【集韻】治也。【左傳襄二十五年】楚子木使庀賦。【疏】治之使具也。 又【集韻】通作庇。【周禮地官遂師】庀其委積。【釋文】庀,又作庇。 又【集韻】通作比。【周禮春官】大胥比樂官。【註】鄭大夫讀比爲庀,錄具樂官。 又【集韻】普鄙切,音嚭。又普米切,批上聲。義□同。

巂 【戌集中】【隹字部】 巂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音攜。【說文】周燕也。从隹从屮,象其冠也。冏聲。【通雅】爾雅本文,巂周,燕燕乙。陸璣云:巂周,子規也。燕燕則乙。說文失爾雅之句讀,誤以周燕釋巂。【玉篇】卽布穀。【集韻】或作□。 又【禮曲禮】立視五巂。【註】巂,猶規也。謂輪轉之度。巂,或爲橤。【釋文】巂,惠圭反,車輪轉一周爲巂。一周,一丈九尺八寸也。 又【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公追齊師至巂。【釋文】巂,戸圭反。○按左傳作酅。 又【集韻】均窺切,音規。【爾雅釋鳥】巂周。【釋文】巂音規。【集韻】本作□。或作鳺。 又【廣韻】【韻會】息委切【集韻】選委切,□音髓。郡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註】元鼎六年開。應劭曰:故邛都國有巂水,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師古曰:巂音先蘂反。【集韻】或作嶲。 又【集韻】粗兗切,音吮。地名。【公羊傳至嶲釋文】又似兗反。【集韻】或作□。

帅 【寅集中】【巾字部】 帥 〔古文〕【唐韻】所律切【集韻】【正韻】朔律切,□音蟀。【易師卦】長子帥師。【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于此。 又循也。【禮王制】命鄉□不帥敎者以告。【註】帥,循也。 又遵也。【前漢循吏傳】蕭曹以寬厚淸靜,爲天下帥。【註】帥,遵也。 又聚也。【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開。【註】晉灼曰:帥,聚也。 又【說文】佩巾也。【廣雅】巾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類切,率去聲。【廣韻】將帥也。【正韻】主也,率也,統也,領也。【周禮夏官】二千五百人爲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爲旅,旅帥皆下大夫。【左傳宣十二年】命爲軍帥。【疏】軍帥,軍之主帥。【前漢黃霸傳】置父老師帥。 又姓。【廣韻】本姓師,晉景帝諱,改爲帥氏。晉尚書郞帥昺。 又【五音集韻】舒芮切,音稅。同帨。亦佩巾也。考證:〔【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關。〕 謹照原文關改開。

州 【寅集中】【巛字部】 州 〔古文〕□□□□【唐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廣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雍。【周禮夏官】九州:揚、荆、豫、靑、兗、雍、幽、冀、幷。【爾雅釋地】冀、豫、雝、荆、揚、兗、徐、幽、營,九州。【疏】禹貢有靑徐梁,無幽幷營,是夏制。周禮有靑幷幽,無徐梁營,是周制。此有幽徐營而無靑梁幷,疑是殷制也。【史記孟子傳】騶衍言中國名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爲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又【周禮地官】五黨爲州。【註】州二千五百家。【論語】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又國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傳】淳于公如曹。【註】淳于,州國所都。城陽淳于縣也。【括地志】密州,安丘縣東三十里古州國,周武王封爲淳于國。 又邑名。【左傳昭三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晉侯,曰:子豐有勞於晉,余聞而弗忘,賜女州田。【註】州縣,今屬河內郡。又【春秋成七年】吳入州來。【註】楚邑,淮南下蔡縣。又【史記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註】南郡有州陵縣。 又姓。【左傳襄二十一年】州綽出奔齊。【註】晉大夫。 又【爾雅釋畜】白州驠。【註】州,竅。【疏】謂馬之白尻者也。 又與洲通。◎按《說文》引《詩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 又叶專於切,音朱。【易林】鸇鳩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電,霹我葺廬。考證:〔【左傳昭二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 謹照原文二年改三年。〔【襄二十二年】州綽出奔齊。〕 謹照原文二十二年改二十一年。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同灉。

嶫 【寅集中】【山字部】 嶫 【集韻】同嶪。

巙 【寅集中】【山字部】 巙 【集韻】渠龜切,音逵。人名。

崐 【寅集中】【山字部】 崐 【廣韻】古渾切【集韻】【韻會】【正韻】公渾切,□音昆。崐崘,山名。【水經注】山在西北,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高萬一千里,河水出其東北陬,屈从其東南,流入渤海。【前漢崑崙山註】山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隱蔽爲光明。【渤海十洲記】崑崙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干北辰,名閬風巔,其一正西,名元圃臺,其一正東,名崐崘宮,有五城十二樓。  又【爾雅釋丘】三成爲崑崙丘。【註】昆侖山三重,丘有三重,故以名亦作崑崙。義同。 又【山海經】海內崐崘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方八百里,高萬仞,面有九井,以玉爲檻,旁有九門,開明獸守之。【註】言海內者,明海外別有崑崙也。又張騫渡西海,至大秦烏遲國,復有西海,海濵有小崑崙,高萬仞。永平閒竇固出燉煌崑崙塞,擊破白水鹵於蒲類。海上博物志引河圖括地象曰:崑崙廣萬里,泉南流入中國曰河,八十城繞之,中國居一分,是也。 又國名。【書禹貢】織皮崑崙。【疏】崐崘,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內。◎按《前漢郊祀歌》《揚雄甘泉賦》崑崙俱作昆侖,文省義通。

幘 【寅集中】【巾字部】 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革切,音責。【說文】髮有巾曰幘。【玉篇】覆髻也。【急就篇註】幘者,韜髮之巾,所以整嫧髮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廣雅】承露幘,覆結也。【蔡邕獨斷】幘,古者□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額有壯髮,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羣臣皆隨焉。然尚無巾,至王莽內加巾,故言王莽禿幘施屋。【後漢輿服志】古者有冠無幘,秦加武將首飾爲絳袙,以表貴賤。其後稍稍作顏題。漢興,續其顏,却摞之,施巾連題。却覆之,今喪幘是其制也,名之曰幘。幘者,賾也,頭首嚴賾也。至孝文,乃高顏題,續之爲耳,崇其巾爲屋,合後施收上下,羣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未冠童子幘無屋。【隋書禮儀志】文者長耳,謂之介幘。武者短耳,謂之平上幘。 又與同。【集韻】齒相値。亦作幘。【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註】幘,齒上下相値也。

帠 【寅集中】【巾字部】 帠 【集韻】【韻會】□研計切,音詣。【集韻】法也。【莊子應帝王】女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焉。

庆 【卯集上】【心字部】 慶 〔古文〕□□【唐韻】丘竟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正切,□卿去聲。【說文】行賀人也。【周禮春官宗伯】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疏】謂侯國有喜可賀,王使大夫以物慶賀之也。又【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是也。 又善也。【書呂□】一人有慶。【正義】天子有善事也。【詩大雅】則篤其慶。【毛傳】善也。【正義】福慶爲善事,故爲善也。 又休也。【禮月令】行慶施惠。【註】慶謂休其善也。休,美也。 又福也。【易履卦】大有慶也。【詩小雅】孝孫有慶。 又賜也。【詩小雅】是以有慶矣。【箋】謂有慶賜之榮也。 又發語詞。【揚雄反離騷】慶天悴而喪榮。 又州名。隋立慶州。 又姓。【左傳】齊慶封,晉慶鄭。 又【集韻】【韻會】□丘京切,音卿。【易大畜五上兩爻傳】有慶也,道大行也。慶與行叶。又【睽卦四五兩爻傳】志行也,往有慶也。行與慶叶。【班固白雉詩】容潔朗兮於淳精,發皓羽兮奮翹英。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長兮膺天慶。慶與精英成叶,皆庚韻也。蓋慶乃卿字去聲,轉平聲卽卿也。故卿雲亦曰慶雲。近昆山顧氏未達音韻,乃曰易經慶字俱讀羌音,行字俱讀杭音,此偏論也,不知易自有叶羌字者。未可棄慶字本聲之卿音也。 又叶虛羊切,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叶下殃。【書伊訓】萬邦惟慶。叶上祥。【詩大雅】則篤其慶。叶下光又。【小雅】孝孫有慶。叶下彊。 从心从久。久者,行也。吉禮以鹿皮爲贄,从鹿省,會意。

底 【寅集下】【广字部】 底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邸。【說文】山居也。 又【說文】下也。又【玉篇】止也。【爾雅釋詁】底,待也。【註】止也。【疏】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 又【玉篇】滯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註】底,滯也。【晉語】戾久將底,底箸滯淫。 又【增韻】器臀也。【詩大雅】于橐于囊。【箋】無底曰橐。有底曰囊。 又文書槀曰底。【春明退朝錄】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祕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 又凡供役使者曰小底。【晉公談錄】皇城使劉承規,在太祖朝爲黃門小底。 又設疑之辭。【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爲底。此本言何等物,後省何,直云等物耳。應璩詩云:用等謂才學,言用何等才學也。去何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根本,乃作底字,非也。唐人詩多用底字。【杜甫寄王陶二少尹詩】文章差底病。【韓愈曲江寄白舍人詩】有底忙時不肯來。 又與厎通。【韻會】厎,通作底。【詩小雅】靡所底止。【傳】底,至也。 又與砥通。【前漢枚乗傳】磨礱底厲。【註】底,柔石也。 又叶都木切,音啄。【郭璞東海外大壑讚】寫溢洞穴,暵昏龍燭。爰有天壑,號爲無底。

廁 【寅集下】【广字部】 廁 【唐韻】【集韻】【韻會】初吏切【正韻】初寺切,□颸去聲。【說文】廁,淸也。【玉篇】圊溷也,雜也。【釋名】廁,言人雜在上,非一也。或曰溷,言溷濁也。或曰圊,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淸也。【史記項羽紀】沛公起如廁。 又牀邊側謂之廁。【前漢汲黯傳】衞靑侍中,上常踞廁視之。【註】應劭曰:牀邊側也。 又【韻會】高岸夾水曰廁。【前漢劉向傳】北臨廁。【註】服虔曰:廁側近水。 又【廣韻】閒也,次也。【史記樂毅傳】廁之賔客之中。 又【集韻】察色切,音測。側也。【莊子外物篇】廁足而墊之。

邤 【酉集下】【邑字部】 邤 【廣韻】【集韻】□許斤切,音欣。【玉篇】地名。 又【集韻】鄰也。 又【集韻】虛言切,音軒。義同。

師 【寅集中】【巾字部】 師 〔古文〕□□□□【唐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音獅。【爾雅釋詁】衆也。【釋言】人也。【郭註】謂人衆也。 又天子所居曰京師。【詩大雅】惠此京師。【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大衆也。 又【說文】二千五百人爲師。【周禮地官】五旅爲師。【註】二千五百人。【詩大雅】周王于邁,六師及之。【傳】天子六軍。【疏】春秋之時,雖累萬之衆,皆稱師。詩之六師,謂六軍之師。【易師卦註】多以軍爲名,次以師爲名,少以旅爲名。師者,舉中之言。 又【玉篇】範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書泰誓】作之師。【禮文王世子】出則有師。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又【玉篇】象他人也。【增韻】法也,效也。【書臯陶謨】百僚師師。【傳】師師,相師法。 又長也。【書益稷】州十有二師。【註】師,長也。 又神名。【周禮春官】以槱燎祀風師雨師。【註】風師,箕也。雨師,畢也。【屈原離騷】雷師告余以未具。【註】雷師,豐隆也。 又國名。【史記大宛傳】樓蘭姑師。【註】二國名。姑師,卽車師也。 又縣名。【後漢郡國志】河南尹有匽師。【註】帝嚳所都。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黃帝氏以雲紀,故爲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太皥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 又師得,宮名。【前漢揚雄傳】枝鵲露寒,棠黎師得。【註】師古曰:師得宮,在櫟陽界。 又獸名。與獅通。【前漢西域傳】烏弋山出師子。 又姓。【前漢師丹傳】丹,琅琊東武人,哀帝時爲大司空。又右師,左師,俱複姓。考證:〔【釋名】人也。【註】謂人衆爲師。〕 謹照原書釋名改釋言。下改郭註謂人衆也。〔【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衆大也。〕 謹照原文衆大改大衆。〔【書大禹謨】百僚師師。〕 謹照原書大禹謨改臯陶謨。〔【書益稷】州有十二師。〕 謹照原文有十改十有。〔【周禮春官】以槱燎祭風師雨師。〕 謹照原文祭改祀。〔【揚雄甘泉賦】枝鵲露寒,棠黎師得。〕 謹按此非甘泉賦中語,改前漢揚雄傳。

嶉 【寅集中】【山字部】 嶉 【集韻】【類篇】徂誄切【韻會】卽委切,□音觜。嵔嶉,山曲也。 又嶊嶉,林木叢積貌。詳下嶊字註。

崙 【寅集中】【山字部】 崙 【集韻】同崘。

嶃 【寅集中】【山字部】 嶃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士減切,音劖。山高峻貌。【丘遲漁浦潭詩】嶄絕峰殊狀。【劉峻始營山居詩】開軒望嶃□。 又【廣韻】【集韻】□鋤咸切。同巉。嶃巖,山尖銳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嶃岩嵾嵳。【集韻】亦作嶄。

幟 【寅集中】【巾字部】 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志切,音熾。【說文】旌旗之屬。【廣韻】旗幟。【字詁】標也。【廣雅】旛也。【史記高祖紀】旗幟皆赤。【前漢淮隂侯傳】拔趙幟,樹漢赤幟。【註】索隱曰:幟帛長丈五,廣半幅。 又通作織。【前漢食貨志】治樓船十丈餘,加旗織於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又記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其裾爲幟。【註】幟,記也。 又【集韻】【韻會】□職吏切,音志。又【廣韻】【集韻】【韻會】□式吏切,音試。義□同。

幍 【寅集中】【巾字部】 幍 【廣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韜。【類篇】巾袟也。 又【廣韻】同絛。編絲繩也。

祻 【午集下】【示字部】 祻 【五音集韻】古暮切,音固。祭也。

嶑 【寅集中】【山字部】 嶑 【集韻】似兩切,音想。山名。

【丑集上】【口字部】 【五音集韻】羽求切,音尤。【玉篇】犬吠也。

巒 【寅集中】【山字部】 巒 【唐韻】落官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官切,□音鑾。【說文】山小而銳。【六書故】圜峰也。【楚辭九章】登石巒以遠望兮。 又山紆回綿連曰巒。【徐悱登琅邪城詩】襟帶盡巖巒。 【正字通】又鹽韻,音廉。引蘇軾謝歐陽晦夫遺琴枕詩:我懷汝隂六一老,眉宇秀發如春巒。○按蘇軾俱入寒韻引用,譌。

帮 【寅集中】【巾字部】 幫 【廣韻】【正韻】博旁切【集韻】逋旁切,□音幇。【廣韻】幫衣,治絲履。【集韻】治履邊也。【六書故】幫,裨帖也。省作幇。凡事物旁取者皆曰幫。

师 【寅集中】【巾字部】 師 〔古文〕□□□□【唐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音獅。【爾雅釋詁】衆也。【釋言】人也。【郭註】謂人衆也。 又天子所居曰京師。【詩大雅】惠此京師。【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大衆也。 又【說文】二千五百人爲師。【周禮地官】五旅爲師。【註】二千五百人。【詩大雅】周王于邁,六師及之。【傳】天子六軍。【疏】春秋之時,雖累萬之衆,皆稱師。詩之六師,謂六軍之師。【易師卦註】多以軍爲名,次以師爲名,少以旅爲名。師者,舉中之言。 又【玉篇】範也。敎人以道者之稱也。【書泰誓】作之師。【禮文王世子】出則有師。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又【玉篇】象他人也。【增韻】法也,效也。【書臯陶謨】百僚師師。【傳】師師,相師法。 又長也。【書益稷】州十有二師。【註】師,長也。 又神名。【周禮春官】以槱燎祀風師雨師。【註】風師,箕也。雨師,畢也。【屈原離騷】雷師告余以未具。【註】雷師,豐隆也。 又國名。【史記大宛傳】樓蘭姑師。【註】二國名。姑師,卽車師也。 又縣名。【後漢郡國志】河南尹有匽師。【註】帝嚳所都。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黃帝氏以雲紀,故爲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太皥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爲鳥師,而鳥名。【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 又師得,宮名。【前漢揚雄傳】枝鵲露寒,棠黎師得。【註】師古曰:師得宮,在櫟陽界。 又獸名。與獅通。【前漢西域傳】烏弋山出師子。 又姓。【前漢師丹傳】丹,琅琊東武人,哀帝時爲大司空。又右師,左師,俱複姓。考證:〔【釋名】人也。【註】謂人衆爲師。〕 謹照原書釋名改釋言。下改郭註謂人衆也。〔【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衆大也。〕 謹照原文衆大改大衆。〔【書大禹謨】百僚師師。〕 謹照原書大禹謨改臯陶謨。〔【書益稷】州有十二師。〕 謹照原文有十改十有。〔【周禮春官】以槱燎祭風師雨師。〕 謹照原文祭改祀。〔【揚雄甘泉賦】枝鵲露寒,棠黎師得。〕 謹按此非甘泉賦中語,改前漢揚雄傳。

帷 【寅集中】【巾字部】 帷 〔古文〕□【唐韻】洧悲切【集韻】于龜切【正韻】于嬀切,□音爲。【玉篇】幕也,帳也。【集韻】幔也。【釋名】帷,圍也。所以自障圍也。【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在旁曰帷。三禮圖,四旁及上曰帷。【又】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張帷爲宮。 又帷裳。【論語】非帷裳,必殺之。【疏】在下之裳。其制,正幅如帷。名曰帷裳,則無殺縫。 又車帷。【詩衞風】漸車帷裳。【傳】帷裳,童容也。【疏】容謂襜車。山東謂之裳帷。又童容,以幃障車之傍,如裳以爲容飾,故或謂之幃裳,或謂之童容。

嶺 【寅集中】【山字部】 嶺 〔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 又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又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庪 【寅集下】【广字部】 庪 【廣韻】過委切【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詭。【說文】□本字。 又【爾雅釋天】祭山曰庪縣。【註】或庪或縣,置之于山。【疏】庪謂埋藏之。 又與攱通。【集韻】攱或作庪。

庬 【寅集下】【广字部】 庬 【集韻】母總切,音懵。【類篇】庬澒,未分之象。【孝經援神契】天度庬鴻孳萌。【張衡思□賦】踰庬鴻於宕冥兮。 又【玉篇】亡江切,音尨。豐也,厚也。【周語】敦庬純固。【前漢司馬相如傳】湛恩庬洪。 又雜也。【書周官】不和政庬。 又【玉篇】亡項切,尨上聲。【集韻】詩商頌爲下國駿庬。徐邈讀上聲。○按《詩》庬作厖,《玉篇》厖載厂部,遵用《說文》專訓石大,而庬字別見广部。至《廣韻》乃釋庬爲厚,故敦庬之庬亦書作厖,《韻會》云厖通庬者是也。

弥 【寅集下】【弓字部】 弥 【玉篇】同彌。(彌)〔古文〕□【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切,□音迷。【說文】弛弓也。 又【玉篇】徧也。【周禮春官大祝】彌祀社稷禱。【註】彌猶徧也。 又【類篇】終也。【詩大雅】誕彌厥月。【傳】彌,終也。 又【廣韻】益也。【論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又【廣韻】長也,久也。 又遠也。【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也。【註】彌遠也。 又祲也。【周禮春官□祲】掌十煇之法,七曰彌。【註】彌者,白虹彌天也。 又彌縫,補闕也。【易繫辭】彌綸天地之道。【疏】彌,謂彌逢補合。【左傳僖二十六年】彌縫其闕。 又彌彌,猶稍稍也。【前漢韋賢傳】彌彌其失。 又彌龍,車飾。【史記禮書】彌龍所以養威也。【註】索隱曰:謂金飾衡軛爲龍。 又扞彌,國名。【前漢西域傳】扞彌國,今名寧彌。 又姓。【廣韻】三輔決錄有新豐彌升。又羌複姓,後秦將軍彌姐婆觸。 又【類篇】綿批切,音迷。嫛彌,嬰兒也。【禮雜記】中路嬰兒失其母焉。【註】嬰,猶嫛彌也。 又【韻會】母婢切,彌上聲。【類篇】止也。【韻會】息也。【周禮春官小祝】彌災兵。【前漢李廣傳】彌節白檀。【註】彌節,少安之意。【韻會】通作弭。

廕 【寅集下】【广字部】 廕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禁切,陰去聲。【爾雅釋言】庇庥,廕也。【戰國策】趙席隴畝,而廕庇桑陰。 【玉篇】亦作蔭。

瑘 【午集上】【玉字部】 瑘 【廣韻】同琊。

【子集下】【又字部】 【唐韻】苦怪切【集韻】口漑切,□音蒯。【爾雅釋詁】,息也。【註】,氣息貌。又【集韻】丘媿切,同喟,太息也。

巛 【寅集中】【巛字部】 巛 【唐韻】川本字。【說文】巛,貫穿通流水也。虞書曰:濬□巜距巛。言深□巜之水會爲巛也○按《書舜典》今文□巜作畎澮,巛作川。文異義同。 又【字彙補】古文鬊字。註詳髟部九畫。

幮 【寅集中】【巾字部】 幮 【廣韻】直誅切【集韻】重株切,□音廚。【廣韻】帳也。似廚形。出【陸該字林】。

帶 【寅集中】【巾字部】 帶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又【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佩也。【禮月令】帶以弓。 又【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又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又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又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又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考證:〔【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革大帶也。〕 謹照原文革改帶。〔【楚辭九歌】荷衣分蕙帶,鯈而來兮忽而逝。〕 謹照原文分改兮鯈改儵。

巐 【寅集中】【山字部】 巐 【廣韻】【集韻】□丑小切,音趫。山貌。

【辰集下】【歹字部】 【玉篇】宜及切【廣韻】魚及切【集韻】逆及切,□音岌。危也。或作□。 又【集韻】落合切,音拉。朽折也。

砶 【備考】【午集】【石字部】 砶 【奚韻】同珀。

嵷 【寅集中】【山字部】 嵷 【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筍勇切,□音竦。嵱嵷,山峰貌,詳嵱字註。 亦作□。【杜甫西嶽賦】風御冉以嵱□。【註】與嵷同。 又通作嵸。巃嵸,山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巃嵸崔巍。【潘嶽西征賦】太乙巃嵸。 又【廣鈞】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騣。又【集韻】祖動切,音縱。義□同。

幵 【寅集下】【干字部】 幵 【唐韻】古賢切【集韻】【韻會】經天切,□音堅。【說文】平也。象二干對構上平也。 又【廣韻】幵,羌名。【前漢趙充國傳】先零幵。【註】師古曰:幵,羌之別種也。此下言遣幵豪雕庫宣天子至德,幵之屬,皆聞知明詔。其下又云:河南大幵,小幵,則羌,幵羌,姓族殊矣。而今之羌姓有幵者,總是幵之類,合而言之,因爲姓耳。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天水郡幵縣。【註】師古曰:本破幵之羌,處其人於此,因以名云。 又【集韻】倪堅切,音姸。義同。 又【集韻】【韻會】輕烟切【正韻】苦堅切,□音牽。義同。又姓。【正字通】宋有四川漕使幵度。

幰 【寅集中】【巾字部】 幰 【唐韻】虛偃切【集韻】【韻會】許偃切,□音□。【說文】車幔也。【玉篇】車幰也。【倉頡篇】帛張車上爲幰。【廣雅】幨謂之幰。【釋名】幰,憲也,禦熱也。

嶯 【寅集中】【山字部】 嶯 【集韻】【類篇】□側立切,音戢。山名,在越。 又【集韻】側洽切,音眨。義同。 【正字通】蕺字之譌。詳艸部蕺字註。【字彙】从山,誤。

巷 【寅集中】【己字部】 巷 【唐韻】胡絳切【集韻】【正韻】戸降切,□學去聲。【說文】里中道。从邑,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廣韻】街巷也。【增韻】直曰街,曲曰巷。【詩鄭風】巷無居人。【註】里塗也。 又【增韻】宮中長廡相通,曰永巷。【列女傳】周宣姜后脫簪珥,待罪永巷。【三輔黃圖】永巷,宮中之長巷,幽閉宮女之有罪者。武帝時改爲掖庭,置獄焉。 又【增韻】永巷,天子公侯通稱。【唐書郭子儀傳】宅居親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 又巷伯,奄官。【詩小雅巷伯箋】巷伯,奄官。掌王后之命,於宮中爲近,故謂之巷伯。 又與衖通。【玉篇】衖亦作巷。【韻會】三蒼云:街,交道也。衖,宮中別道也。【屈原離騷】五子用失乎家衖。 又【韻會】一作閧。【揚子學行篇】一閧之市。 又叶胡貢切,紅去聲。【詩鄭風】俟我乎巷兮,侮予不送兮。

嶼 【寅集中】【山字部】 嶼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胥上聲。【說文】島也。【廣韻】海中洲。【六書故】平地小山,在水爲島,在陸爲嶼。【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孤嶼媚中川。【郭璞江賦】石帆蒙蘢以蓋嶼。 【集韻】一作□。

嶪 【寅集中】【山字部】 嶪 【廣韻】【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韻會】疑輒切,□音業。岌嶪,山高貌。【張衡西京賦】狀嵬峩以岌嶪。【註】岌嶪,高壯貌。【杜甫九成宮詩】岌嶪土囊口。 【集韻】或作礏。亦作嶫。【何晏景福殿賦】峨峨嶫嶫。

幻 【寅集下】【幺字部】 幻 〔古文〕【集韻】胡慣切,音患。【說文】从反予,相詐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又【廣韻】化也。【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又【增韻】幻,妖術也。或作眩。【前漢張騫傳】犛靬眩人。【註】眩,讀與幻同。卽今吞刀吐火,植瓜種樹,屠人截馬之類皆是也。 又【唐韻】【集韻】□胡辨切,音莧。義同。 又叶熒絹切,音院。【陸機刻漏賦】來像神造,去猶鬼幻。因勢相引,來靈自薦。

廖 【寅集下】【广字部】 廖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音聊。【廣韻】人名。【左傳莊二十七年】王使召伯廖賜齊侯命。又【集韻】丑鳩切,音抽。【類篇】人名。春秋周有瑕廖。 又【集韻】力求切,音留。義同。 又【集韻】力弔切【韻會】力照切,□音料。【廣韻】廖,姓。周文王子伯廖之後。【前漢古今人表】有廖叔安。【後漢方術傳】廖扶,號北郭先生。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類篇】廖,國名。

【丑集上】【口字部】 【類篇】呼公切,音烘。與□同,大聲。【荀子解蔽篇】以爲□。【呂氏春秋】功之難立也,其必由□耶。故□之中,不可不味也。中主以之□也止善,賢主以之□也立功。 【集韻】或作哅。

崵 【寅集中】【山字部】 崵 【廣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音陽。【說文】崵山,在遼西。一曰嵎夷,崵穀也。 又首崵山,在洛陽。 又【廣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蕩。義同。 【集韻】或作蕩。通作碭。

帩 【寅集中】【巾字部】 帩 【廣韻】【集韻】□七肖切,音俏。【廣韻】縛也。

幯 【寅集中】【巾字部】 幯 【廣韻】【集韻】□子結切,音節。【玉篇】拭也。 又【集韻】子末切,音繓。義同。

巵 【寅集中】【己字部】 巵 【唐韻】【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圜器也。一名觛,所以節飮食。象人,卪在其下也。【玉篇】巵,酒器也。受四升。【史記高祖紀】奉玉巵,起爲太上皇壽。 又染草名。【史記貨殖傳】巴蜀亦沃野地饒巵。【註】巵,烟支,紫赤色也。 又【類篇】丘奇切,音欹。義同。◎按《正字通》此字下尚有□字,已入卩部,此復重出,今刪。

庂 【寅集下】【广字部】 庂 【篇韻】阻力切,音側。赤庂,漢錢名。【前漢食貨志】公卿請令京師鑄官,赤庂一當五。其後二歲,赤庂錢賤,民不便,又廢。【註】應劭曰:所謂子紺錢也。如淳曰:以赤銅爲其郭。今錢郭見有赤者,不知作法云何也。

庸 【寅集下】【广字部】 庸 〔古文〕□【唐韻】【廣韻】余封切【集韻】【類篇】【韻會】餘封切,□音容。【說文】庸,用也。【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傳】將登用之。【莊子齊物論】爲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又【爾雅釋詁】常也。【易乾卦】庸言之信,庸行之謹。【書臯陶謨】自我五禮有庸哉。【傳】用我五等之禮接之,使有常。 又【玉篇】功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傳】庸,功也。【晉語】無功庸者,不敢居高位。【註】國功曰功,民功曰庸。【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安有功者。又【地官大司徒】以庸制祿,則民興功。 又【爾雅釋詁】勞也。【疏】謂勞苦。又【釋訓】庸庸,勞也。【疏】有功庸者皆勞也。【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庸。【箋】庸,勞也。 又【廣韻】和也。【禮中庸疏】以其記中和之爲用也。 又【集韻】愚也。【史記周勃傳】才能不過凡庸。 又豈也。【左傳莊十四年】庸非貳乎。【前漢文帝紀賜尉佗書】雖王之國,庸獨利乎。 又租庸賦法。【唐書食貨志】用民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 又水庸。【禮郊特牲】祭坊與水庸事也。【註】水庸,溝也。【疏】坊者所以畜水,亦以鄣水。庸者所以受水,亦以泄水。 又國名。【左傳文十六年】楚滅庸。【註】庸,今上庸縣,屬楚之小國。 又庸浦,地名。【左傳襄十三年】戰于庸浦。 又姓。【姓譜】庸國子孫,以姓爲氏。【前漢儒林傳】膠東庸生。 又與鄘通。【前漢地理志】遷邶庸之民於□邑,故邶庸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按《毛詩》作鄘。 又與墉通。【詩大雅】因是謝人,以作爾庸。【註】庸,城也。【禮王制】附于諸侯曰附庸。【註】附庸,小城也。 又與傭通。【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於齊。【註】師古曰:謂庸作受顧也。【司馬相如傳】與庸保雜作。【註】師古曰庸即謂賃作者保謂庸之可信任者也。 又與鏞通。【詩商頌】庸鼓有斁。【傳】大鐘曰庸。 又叶于方切,音央。【□琳車渠椀賦】廉而不劌,婉而成章。德兼聖哲,行應中庸。考證:〔又與鄘通。【前漢地理志】遷邶鄘之名於□邑,故邶鄘衞三國之詩,相與同風。〕 謹照原文兩鄘字□改庸。名改民。〔【前漢欒布傳】窮困賣庸與齊。〕 謹照原文與改於。

庐 【寅集下】【广字部】 廬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 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又□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徙有庌也。 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 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 又邑名。【楚語】以王如廬。【註】廬,楚邑。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 又山名。【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 又【正韻】龍都切,音盧。【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之器。 又與籚同。【集韻】籚或作廬。考證:〔【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正曰廬。〕 謹據照原書所正改所止。

廧 【寅集下】【广字部】 廧 〔古文〕□【韻會】【正韻】□慈良切,音檣。【春秋成三年】晉郤克,衞孫良夫,伐廧咎如。【集韻】赤狄別種。 又【玉篇】同牆。【戰國策】趙皆以荻蒿苫楚廧之。【前漢鄒陽傳】牽帷廧之制。 又與嗇通。【戰國策】廧夫空。【註】廧,小臣也。空其名。 【集韻】或省作□。

弻 【寅集下】【弓字部】 弻 【類篇】同弼。

康 【寅集下】【广字部】 康 〔古文〕□【唐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音穅。【爾雅釋詁】樂也。【詩唐風】無巳大康。又【周頌】迄用康年。 又【爾雅釋詁】康,安也。【書益稷】庶事康哉。又【洪範】五福,三曰康寧。 又【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疏】孫炎曰:康,樂也,交會樂道也。【釋名】五達曰康。康,昌也,昌盛也,車步倂列並用之,言充盛也。【列子仲尼篇】堯遊於康衢。【史記騶衍傳】爲列第康莊之衢。 又【易晉卦】康侯用錫馬蕃庶。【註】康,美之名也。 又【禮祭統】康周公。【註】康,猶褒大也。 又【諡法】淵源流通曰康,溫柔好樂曰康,令民安樂曰康。 又國名。【書康誥疏】命康叔之誥。管蔡郕霍皆國名,則康亦國名,在圻內。又【前漢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康州,析端州之端溪置。 又姓。【廣韻】衞康叔之後。 又【爾雅釋器】康瓠謂之甈。【註】瓠,壺也。【賈誼弔屈原賦】寶康瓠。 又與穅通。【說文】穅或省作康。 又與漮通。【爾雅釋詁】漮,虛也。【詩小雅】酌彼康爵。【箋】康,空也。漮康音義同。 又【集韻】苦浪切,音抗。【禮明堂位】崇坫康圭。【註】康讀爲亢。【疏】亢,舉也。考證:〔【前漢西域傳】康居國,東與烏戈山離,西與條支接。〕 謹照原文改爲: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接。〔【賈誼懷沙賦】〕 謹照原文懷沙賦改弔屈原賦。

廗 【寅集下】【广字部】 廗 【集韻】【韻會】□當蓋切,音帶。【玉篇】邪廗也。【集韻】屋邪。 又水名。【魏志宕昌國傳】其地,自仇池以西,東西千里,廗水以南,南北八百里。

嵻 【寅集中】【山字部】 嵻 【集韻】丘剛切,音康。嵻,山名,在西羌。【通雅】今武岡新寧有□崀山。

嶟 【寅集中】【山字部】 嶟 【廣韻】【集韻】□祖昆切,音尊。山高貌。【揚雄甘泉賦】洪臺崛其獨出兮,北極之嶟嶟。【註】嶟嶟,峻秀貌。又【廣韻】將倫切【集韻】七倫切,□音僎。又【集韻】徂本切,尊上聲。義□同。

【寅集上】【宀字部】 【字彙補】古居字。註見尸部五畫。【說文先訓】古文居處之居从宀。今之居乃倨也。

嶇 【寅集中】【山字部】 嶇 【廣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音區。【說文】□也。本作,从□區聲。今作嶇。【增韻】山路不平貌。一曰山峻也。【潘岳西征賦】軌崎嶇以低仰。 又通作□。【左思魏都賦】山阜偎積而踦□。偎字原从彳畏聲。

巶 【寅集中】【己字部】 巶 【集韻】本作佋。父爲佋,子爲穆。或作巶,今通作昭。

嵴 【寅集中】【山字部】 嵴 【集韻】資昔切,音脊。山脊也。

巠 【寅集中】【巛字部】 巠 〔古文〕□【唐韻】古靈切【集韻】堅靈切,□音經。【說文】水脈也。从巛在一下。一,地也。□省聲。【廣韻】直波爲巠。 又【玉篇】水冥巠也。 又【集韻】古頂切,經上聲。義同。 又【類篇】乎經切,婞平聲。地名。在趙。通作陘。 又【集韻】下頂切,音婞。義同。

怉 【卯集上】【心字部】 怉 【集韻】博巧切,音飽。悖也。 又薄皓切,音抱。懷也。

庞 【亥集下】【龍字部】 龐 【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皮江切,□音胮。【說文】高屋也。 又雜亂貌。【書周官】不和政龐。 又姓。周畢公高後,封於龐,因氏焉。 又【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集韻】充實也。【詩小雅】四牡龐龐。【前漢司馬相如傳】湛恩龐洪。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九眞郡都龐。 又【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龍。義同。 又【集韻】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廒 【寅集下】【广字部】 廒 【篇韻】五牢切,音敖。倉廒也,俗作厫。

庢 【寅集下】【广字部】 庢 【唐韻】【集韻】【韻會】□陟栗切,音窒。【說文】礙止也。【枚乗七發】發怒庢沓。【註】言初發怒,礙止而涌沸。 又【廣韻】縣名。在京兆。【寰宇記】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按《前漢地理志》作厔。考證:〔【寰宇記】山曲曰盭,水曲曰庢。〕 謹照原文盭改盩。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韻】古穴切,音決。獸走也。【類篇】獸名。 又【集韻】古邁切,音夬。【集韻】本作獪,或作狤。詳獪字註。 又【正韻】古壞切,音怪。亦作獪。

【辰集下】【欠字部】 【集韻】與同。

【子集下】【十字部】 【字彙補】同世。

巉 【寅集中】【山字部】 巉 【廣韻】【集韻】【韻會】鋤銜切【正韻】鉏咸切,□音讒。巉巖,高也。【正字通】山險絕如劖刻也。【宋玉高唐賦】登巉巖而下望兮。【宋炳登半石山詩】萬樹巉巖詭。 又【玉篇】【廣韻】士檻切【集韻】士減切,□音斬。與嶃嶄同。 又通作漸。【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註】漸,士銜反。高峻貌。 【集韻】或作□。俗作巉,非。宗炳《登半石山詩》。

幓 【寅集中】【巾字部】 幓 【集韻】疏簪切,音森。與襂同。襂纚,衣裳毛羽垂貌。【揚雄甘泉賦】蠖略蕤綏,灕雽幓纚。【註】師古曰:灕雽幓纚,車飾貌。 又【集韻】師炎切,音纖。旌旗正幅曰幓。 又師銜切,音衫。旌旗之斿也。【司馬相如大人賦】垂旬始以爲幓兮。【註】幓,所銜反,旒也。 又【集韻】【類篇】□所感切。同縿。義同。

帘 【寅集中】【巾字部】 帘 【廣韻】【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音廉。【廣韻】靑帘,酒家望子。【韻會】酒家幟。【韓非子外儲說】宋人有沽酒者,懸幟甚高。【註】幟,卽帘也。亦謂酒旗。 又【廣韻】士臻切【集韻】鋤臻切,□音蓁。【廣韻】幕也。 又【類篇】一叫切,音要。義同。(簾)【廣韻】【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音廉。編竹作幃簿也。【釋名】簾,廉也,自障蔽爲廉恥也。【禮緯】天子外屛,諸侯內屛,大夫以簾,士以帷。【前漢王貢傳序】嚴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閱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 又【韻會】籜名。

帝 【寅集中】【巾字部】 帝 〔古文〕□□【唐韻】都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計切,□音諦。【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 又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 又上帝,天也。【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又五帝,神名。【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爲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 又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衞遷于帝丘。【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墟,故曰帝丘。考證:〔【書堯典傳】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 謹按此係書序文。傳改序。〔【周禮春官小宗伯】【註】黑帝曰叶光紀。〕 謹照原文叶改汁。

幊 【寅集中】【巾字部】 幊 【玉篇】古紅切,音工。【五音集韻】衣巾也。

帹 【寅集中】【巾字部】 帹 【類篇】色甲切,音翣。【玉篇】帹,施面衣也。 又【類篇】七接切,音妾。幧頭。【廣雅】□謂之帹帞。

平 【寅集下】【干字部】 平 〔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 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 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 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 又治之也。【詩大雅】修之平之,其灌其栵。【疏】修理之平治之者,其爲灌木其爲栵木之處也。 又平服也。【詩大雅】四方旣平,王國庶定。【疏】四方旣已平服,王國之內幸應安定。 又【玉篇】平,齊等也。【增韻】平,均也。【易乾卦】雲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書君奭】天壽平格。【疏】正義曰:平謂政敎均平也。 又【廣雅】平,均賦。【史記平準書註】索隱曰: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者,以鈞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貴之。平賦以相準,輸賦於京都,故命曰平準。 又樂聲不相踰越也。【周語】樂從和,和從平。 又【爾雅釋詁】平,易也。【疏】易者,不難也。【後漢班超傳】任尚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又歲稔也。【前漢食貨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又【諡法】執事有制曰平,治而無眚曰平,布綱治紀曰平。 又【爾雅釋地】大野曰平。【疏】大野之澤。一名平。【韓愈城南聮句】沙篆印迴平。【註】洪慶善曰:華山有靑柯平、種藥平,因地之平處也。 又臘月曰嘉平。【史記秦始皇紀】更名臘曰嘉平。【註】茅盈內紀曰:盈曾祖父蒙於華山白日升天。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淸,時下□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因改臘曰嘉平。索隱曰:廣雅云,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亦曰臘,秦更曰嘉平。蓋因歌謠之詞而改從殷號也。 又華平,瑞木名。【宋書符瑞志】華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俯。【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註】天下平,其華則平。 又廷尉平,官名。【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天下之平也。【前漢百官表】宣帝地節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又平原,太平,平陸,□地名。【爾雅釋地】廣平曰原,高平曰陸。【疏】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曰原。漢以平原爲郡名。高平曰陸者,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又】東至日所出,爲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陸。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廣韻】古山戎孤竹,白狄□子二國之地,秦爲遼西郡,隋爲北平郡,唐爲平州。 又姓。【廣韻】齊相晏平仲之後。【前漢平當傳】當哀帝時爲丞相,子晏歷位大司徒。又複姓。【何氏姓苑】有平陵,平寧二氏。【姓譜】平陵氏,史記平陵老之後。 又【廣韻】房連切【集韻】【韻會】毗連切【正韻】蒲眠切,□音。【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 又【韻會】均也。 又【韻會】皮命切,音病。平物賈也。【周禮地官質劑註】市中平賈,今時月平是也。又【地官質人註】質平也。主平定物賈。【揚子方言】一鬨之市,必立之平。【後漢五行志】桓帝初,京都童謠曰:游平買印自有平,不避豪賢及大姓。 又古與便辯通。【史記五帝紀】便章百姓。【註】索隱曰:古文尚書作平,平旣訓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辯章。古文平字亦作便,便則訓辯,遂爲辯章。 又叶皮陽切,音龎。【張籍祭韓愈詩】北臺臨稻疇,茂野多隂涼。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巳平。 又【集韻】拼古作平。註詳手部八畫。

崩 【寅集中】【山字部】 崩 〔古文〕□【廣韻】北滕切【集韻】【韻會】悲朋切,□音繃。【說文】山壞也,从山朋聲。【玉篇】毀也。【禮曲禮註】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註】沙鹿,山名。 又殂落也。【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又姓。【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 【集韻】作□。亦作□。

巜 【寅集中】【巛字部】 巜 【唐韻】【集韻】□古外切,音儈。與澮同。【說文】水流澮澮也。方百里爲巜,廣二尋深二仞。 又【集韻】呼官切。音歡。濡也。

帎 【寅集中】【巾字部】 帎 【集韻】丁紺切,音馾。冠俯前也。

幦 【寅集中】【巾字部】 幦 【唐韻】【集韻】【正韻】□莫狄切,音覓。【廣韻】覆車笭也。【禮玉藻】君羔幦虎犆。【註】幦,覆笭也。犆,謂緣也。此君齊車之飾。 又與□通。【周禮春官】木車蒲蔽犬□。【註】犬□,以犬皮爲覆笭。 又【集韻】呼役切,音焱。又詰歷切,音喫。又呼狊切,音殈。義□同。

廑 【寅集下】【广字部】 廑 【唐韻】巨斤切【韻會】渠斤切,□音勤。【說文】少劣之居。【廣韻】小屋。 又【增韻】纔也。【前漢賈誼傳】其次廑得舍人。【註】師古曰:廑與僅同。劣也。言纔得舍人。 又與勤通。【前漢文帝紀】廑事從事。又【揚雄傳】其廑至矣。 又【增韻】廑,餘也,略能也。 又【集韻】奇靳切,勤去聲。義同。 又渠吝切,音覲。【博雅】廕也。 【集韻】或作。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鄔晃切,音。池不流也。

峊 【寅集中】【山字部】 峊 【集韻】扶缶切。同阜。【楚辭九思】山峊兮峉峉。

崦 【寅集中】【山字部】 崦 【廣韻】央炎切【集韻】【韻會】衣簾切【正韻】衣炎切,□音淹。崦嵫,山名。【山海經】鳥鼠同穴,山西南曰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處。【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註】勿使日入也。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於檢切,音揜。義同。 【正字通】本作崦。 【集韻】或作□。通作弇。

嵆 【寅集中】【山字部】 嵆 【廣韻】胡雞切【集韻】弦雞切,□音奚。山名,在今亳州,嵆康居於山側,因名。 又姓,出譙郡。 【字彙】从□,□音雞。俗从禾,誤。詳禾部稽字註。

巴 【寅集中】【己字部】 巴 【廣韻】伯加切【集韻】【正韻】邦加切,□音芭。【廣韻】巴蜀。【書牧誓疏】巴在蜀之東偏。【三巴記】閬苑白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故名三巴。 又【玉篇】國名。【左傳桓九年】巴子使韓服告于楚。【註】巴國,在巴郡江州縣。 又郡名。【前漢地理志】巴郡,秦置,屬益州。【譙周巴記】初平六年,趙穎分巴爲二郡,巴郡以墊江爲治,安漢以下爲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綽分巴,以永寧爲巴東郡,墊江爲巴西郡。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山南道有巴州。 又縣名。【唐書地理志】歸州有巴東,壁州有東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 又【說文】蟲也。或曰食象蛇。【山海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爲蛇,靑黃赤黑。一曰黑蛇靑首。【潯江記】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爲陵,世稱巴陵。 又巴蕉,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且。【註】且草,一名巴蕉。 又【正韻】尾也。 又姓。【後漢黨錮傳】巴肅,勃海高城人。

帽 【寅集中】【巾字部】 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釋名】冒也。【說文】本作冃。【徐鉉曰】今作帽。帽名猶冠。義取蒙覆其首,本纚也。古者冠無帽,冠下有纚,以繒爲之。後人因之帽於冠,或裁纚爲帽。自乗輿宴居,下至庶人無爵者,皆服之。江左時,野人已著帽,人士亦往往而見,但無頂圈矣,後乃高其屋云。【隋書禮儀志】帽,自天子下及庶人通冠之,以白紗者名高頂帽。又有繒皂雜紗爲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唐書車服志】烏紗帽者,視事及燕見賔客之服也。 又通作冒。【史記絳侯世家】薄太后以冒絮提文帝。【註】應劭曰:陌額絮也。晉灼曰:巴蜀異物志謂,頭上巾爲冒絮。

幜 【寅集中】【巾字部】 幜 【玉篇】居永切,扃上聲。帛也。【隋書禮儀志】後齊納后禮,皇后服大嚴,繡衣帶綬珮加幜,入昭陽殿,前至席位,姆去幜。 又通作景。【儀禮士昏禮】姆加景。【註】景之制,蓋如明衣,加之以爲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今文作幜。

嶒 【寅集中】【山字部】 嶒 【廣韻】疾陵切【集韻】慈陵切,□音層。崚嶒,山貌。【何遜渡連圻詩】懸崖抱奇崛,絕壁駕崚嶒。 又【集韻】鋤耕切。與崝崢同。

巳 【寅集中】【己字部】 巳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似。【說文】已也。四月陽氣已出,隂氣已藏,萬物皆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史記律書】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前漢律歷志】振美於辰,已盛於巳。【釋名】已也,如出有所爲,畢已復還而入也。【玉篇】嗣也,起也。【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又【韻會】上巳,節名。【韓詩章句】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執蘭招魂續魄,祓除不祥。【宋書禮志】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 又【韻補】古巳午之巳,亦讀如已矣之已。【增韻】陽氣生于子,終于巳。巳者,終巳也,象陽氣旣極回復之形,故又爲終巳字。今俗以有鉤挑者爲終已字,無鉤挑者爲辰巳字,是蓋未知其義也。

珚 【午集上】【玉字部】 珚 【集韻】因蓮切,音煙。玉名。【山海經】傅山谷,水出焉,其中多珚玉。【註】珚,玉名。水經注作珉玉。一統志引經作琱玉。

庨 【寅集下】【广字部】 庨 【廣韻】許交切【集韻】【韻會】虛交切,□音哮。【玉篇】庨豁,宮殿形狀。【集韻】宮室高貌。【柳宗元遊朝陽巖登西亭詩】反宇臨呀庨。 又【馬融長笛賦】庨窌巧老。【註】深空之貌。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義同。

悏 【卯集上】【心字部】 悏 同。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王問切,音運。同□。大□,山名。或省作。

【辰集下】【殳字部】 【玉篇】居藝切【廣韻】古詣切,□音計。□也。一曰係也,盡也。 又【類篇】丘蓋切,音磕。與同。【博雅】辱也。一曰擊也。字原从攵作。

崣 【寅集中】【山字部】 崣 【集韻】烏毀切,音委。嶊崣,山高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嶊崣崛起。 【集韻】亦作嵔。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嶊崣崛起。〕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嵢 【寅集中】【山字部】 嵢 【玉篇】千郞切,音倉。山勢。

嶅 【寅集中】【山字部】 嶅 【廣韻】五勞切【集韻】【正韻】牛刀切【韻會】牛交切,□音熬。【說文】山多小石也。 又嶅山,在魯地。 又通作磝。【集韻】山高貌。【韓愈別知賦】山磝磝而相軌。 又【玉篇】【集韻】【類篇】□魚到切,音傲。動搖貌。【揚雄河東賦】嘻嘻旭旭,天地稠嶅。 【集韻】亦作□。

畖 【午集上】【田字部】 畖 【集韻】烏瓜切,音窊。畖留,地名。在絳。

帛 【寅集中】【巾字部】 帛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薄陌切,□音白。【說文】繒也。【廣韻】幣帛。【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書堯典】五玉三帛。【傳】三帛,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元,附庸之君執黃。【周禮春官典命註】帛,如今璧色繒也。【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帛之冠。【註】大帛,厚繒。【後漢鄧后紀】必書功於竹帛。【註】帛謂縑素。 又執帛,官名【前漢曹參傳】乃封參爲執帛。【註】張晏曰:執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又草名。【爾雅釋草】帛似帛,華山有之。【疏】華山有草,葉似帛者,因以名云。 又姓。【神仙傳】吳有帛和。【水經注】瀍水西有帛仲理墓。 又叶僕各切,音薄。【禮禮運】以烹以炙,以爲醴酪。治其絲麻,以爲布帛。【又】疏布以羃,衣其澣帛。醴醆以獻,薦其燔炙。考證:〔【爾雅釋草】帛似帛,華山有之,【疏】華山有草,葉似帛者,因名帛草。〕 謹照原文因名帛草改因以名云。

帢 【寅集中】【巾字部】 帢 【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音恰。【埤蒼】帽也。【廣韻】弁缺四隅。【增韻】一曰按頭使下曰帢。【集韻】士服也。【魏志太祖紀註】漢末公卿多委王服,以幅巾爲雅,是以袁紹之徒雖爲將帥,皆著縑巾。魏太祖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爲帢,以色別其貴賤,可謂軍容,非國容也。 【類篇】或作□□。

帲 【寅集中】【巾字部】 帲 【集韻】必郢切,音餅。【廣雅】帲覆也。【註】福郢反。 又【類篇】旁經切,音瓶。義同。又屋蔽也。 又【韻會】悲萌切,音綳。幄也。【揚子法言】然後知夏屋之爲帲幪也。【註】在旁曰帲,在上曰幪。

犑 【巳集下】【牛字部】 犑 "【廣韻】古闃切【類篇】扃闃切,□音狊。【玉篇】牛屬。【爾雅釋畜】犑牛。【註】未詳。【釋文】古覔反。◎按犑从狊,與□異。玉篇廣韻集韻類篇俱有犑無□。篇海□犑□收,音義各異。字彙正字通收□刪犑,非。

考證:〔【類篇】局闃切,□音狊。〕 謹照原文局闃切改扃闃切。"

帑 【寅集中】【巾字部】 帑 【唐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音奴。與孥通。【詩小雅】樂爾妻帑。【傳】帑,子也。【左傳文十三年】秦人歸其帑。【註】帑,妻子也。 又鳥尾曰帑。【左傳襄二十八年】以害鳥帑。【註】鳥尾曰帑。【疏】帑,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帑,於鳥則鳥尾曰帑。妻子爲人之後,鳥尾爲鳥之後,故俱以帑爲言。 又【廣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音曭。【說文】金幣所藏也。【玉篇】金布所藏之府。【前漢匈奴傳】以爲虛費府帑。【後漢鄭弘傳】人食不足,而帑藏金幣。考證:〔【左傳文十三年】秦人送其帑。〕 謹照原文送改歸。

帪 【寅集中】【巾字部】 帪 【廣韻】側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之人切,□音眞。【玉篇】囊也,馬兜也。【揚子方言】帪,飤馬橐。自關而西謂之裺囊,或謂之篼。燕齊之閒謂之帪。 又【集韻】之刃切,音震。義同。

帱 【寅集中】【巾字部】 幬 【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說文】襌帳也。【爾雅釋訓】幬謂之帳。【註】今江東亦謂帳爲幬。【宋玉神女賦】蹇余幬而請御,願盡心之惓惓。 又車帷也。【史記禮書】大路之素幬也。【註】索隱曰:謂車蓋以素帷。 又【類篇】幔轂之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欲其幬之廉也。 又【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廣雅】幬,覆也。【禮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又【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義同。 又【集韻】【韻會】□重株切,音廚。【丁□寡婦賦】靜閉門以却掃,魂孤以窮居。刷朱扉以白堊,易□帳以素幬。考證:〔【爾雅釋器】幬謂之帳。〕 謹照原書釋器改釋訓。

嵁 【寅集中】【山字部】 嵁 【廣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龕。嵁巖,不平貌。【莊子在宥篇】大山嵁巖之下。 又【廣韻】苦咸切【集韻】丘咸切,□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類篇】□五感切,音坎。嵁崿,山形。【左思魏都賦】恆碣嵁崿于靑霄。或作碪。 又【廣韻】士減切【集韻】士檻切,□音嶃。嵁絕,山貌。

嶮 【寅集中】【山字部】 嶮 【廣韻】【集韻】□虛檢切,音險。【說文】阻難也。 又高峻貌。【嵆康琴賦】丹崖嶮巘,靑壁萬尋。【郭璞江賦】壯天地之嶮介。 又【集韻】【類篇】□魚窆切,音噞。嵰嶮,山貌。

嶱 【寅集中】【山字部】 嶱 【五音集韻】苦曷切【集韻】丘葛切,□音渴。嶱嵑,山貌。 又山石高峻貌。【張衡南都賦】其山則崆嶱嵑。【杜甫詠懷詩】樂動殷樛嶱。【正字通】或作膠轕。義同。○按《玉篇》嶱同嵑。而張賦嶱嵑字連用,又似非同音者。《正字通》改古曷切,音葛,與轕通用。似亦可从。考證:〔【張衡南都賦】其山則崆嶱嵑。又按玉篇,嶱同嵑。而揚賦嶱嵑字連用,又似非同音者。〕 謹按前註所引是張衡南都賦,此處揚賦應作張賦,揚改張。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同□,俗省。

嵏 【寅集中】【山字部】 嵏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騣。九嵏,山名,在馮翊谷口。【前漢地理志註】在醴泉界。【班固西都賦】前乘秦嶺,後越九嵏。 又【范雍詩】山奇號九嵏,見孝感縣志,亦名九宗山。郡國志作嵕。 又峰聚之山曰嵏。【揚雄校獵賦】虎路三嵏。【註】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今醴泉、屯留二縣,有三嵏山,言三峰聚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凌三嵏之危。 【正字通】俗譌作嵕。

帻 【寅集中】【巾字部】 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革切,音責。【說文】髮有巾曰幘。【玉篇】覆髻也。【急就篇註】幘者,韜髮之巾,所以整嫧髮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廣雅】承露幘,覆結也。【蔡邕獨斷】幘,古者□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額有壯髮,不欲使人見,始進幘服之,羣臣皆隨焉。然尚無巾,至王莽內加巾,故言王莽禿幘施屋。【後漢輿服志】古者有冠無幘,秦加武將首飾爲絳袙,以表貴賤。其後稍稍作顏題。漢興,續其顏,却摞之,施巾連題。却覆之,今喪幘是其制也,名之曰幘。幘者,賾也,頭首嚴賾也。至孝文,乃高顏題,續之爲耳,崇其巾爲屋,合後施收上下,羣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未冠童子幘無屋。【隋書禮儀志】文者長耳,謂之介幘。武者短耳,謂之平上幘。 又與同。【集韻】齒相値。亦作幘。【左傳定九年】晳幘而衣貍製。【註】幘,齒上下相値也。

幔 【寅集中】【巾字部】 幔 【唐韻】【集韻】【韻會】□莫半切,音縵。【說文】幕也。【廣雅】帳也。【釋名】幔,漫也,漫漫相連綴之言也。【拾遺記】周穆王有鸞章錦幔。【張協洛陽賦】朱幔虹舒,翠幙蜺連。 又【廣雅】幔,覆也。

庈 【寅集下】【广字部】 庈 【廣韻】巨今切【集韻】渠今切,□音琴。【玉篇】人名。【左傳隱二年】司空無駭入極,費庈父勝之。

幙 【寅集中】【巾字部】 幙 【字彙補】同幕。 又借作模。【漢郞中鄭固□】傳宣孔業,作世幙式。

幧 【寅集中】【巾字部】 幧 【廣韻】【集韻】七遙切【韻會】【正韻】此遙切,□音鍫。【說文】斂髮也。【廣韻】所以覆髻。【玉篇】幧頭也。【揚子方言】幧頭,自河以北,趙魏之閒曰幧頭。或謂之□,或謂之,或謂之帶,或謂之帶。【廣雅】絡頭,幧頭也。【古樂府陌上桑】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幧頭。 又【類篇】或作幓。【儀禮喪服註】以麻自項中而前交於額上,却繞紒如著幓頭焉。 又通作綃。【釋名】綃頭,綃,鈔也,鈔髮使上從也。或曰帞頭。齊人謂之。【後漢向詡傳】好被髮,著絳綃頭。【註】綃,當作幧。 又通作帩。【晉書五行志】太元中人,不復著帩頭。又【廣韻】七刀切【集韻】倉刀切,□音操。義同。 【類篇】或作。

幸 【寅集下】【干字部】 幸 〔古文〕□【唐韻】胡耿切【集韻】【韻會】【正韻】下耿切,□音倖。【說文】本作□。吉而免凶也。【前漢高帝紀】願大王以幸天下。【註】晉灼曰:臣民被其德,以爲徼倖也。師古曰:幸者,可慶倖也。故福善之事皆稱爲幸。 又【小爾雅】非分而得曰幸。【增韻】非所當得而得,與不可免而免曰幸。【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晉語】德不純,而福祿□至,謂之幸。【荀子富國篇】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又冀也。【禮檀弓】幸而至於旦。【註】幸,覬也。 又【玉篇】幸天子所至也。【蔡邕獨斷】天子車駕所至,見令長三老官屬,親臨軒作樂,賜以食帛,民爵有級,或賜田租,故謂之幸。 又【玉篇】幸,御所親愛也。【前漢佞幸傳】但以 媚貴幸。 又姓。【萬姓統譜】望出鴈門,晉有幸靈。唐有幸南容,貞元中進士。宋有幸元龍,嘉泰初進士。 又【韻補】古叶散。【易林】疾貧望幸,使伯行販。 【韻會】或作□。【篇海】或作□。□字原作夭下糸。

幡 【寅集中】【巾字部】 幡 【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翻。【說文】幡,書兒拭觚布也。【徐鉉曰】觚,八棱木,於上學書已,以布拭之。今俗呼幡布,內則所謂帉帨是也。 又【集韻】一曰幟也。【崔豹古今注】信幡,古之幑號也,所以題表官號以爲符信,故謂爲信幡也。【前漢鮑宣傳】宣坐大不敬下獄,博士弟子王咸舉幡太學下,曰:欲救鮑司隷者會此下。 又三幡。【孫綽遊天台賦】泯色空以合跡,忽卽有而得□。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註】三幡,色一也,色空二也,觀三也。言三幡雖殊,消令爲一,同歸于無也。郤敬輿與謝慶緒書論三幡義,曰:近論三幡諸人,猶多欲旣觀色空,別更觀識,同在一有而重假二觀。於理爲長。然敬輿之意,以色空及觀爲三幡,識空及觀亦爲三幡。 又與翻通。【詩小雅】幡幡瓠葉。【傳】幡幡,瓠葉貌。【孟子】旣而幡然改。【註】幡,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垂條扶疎,落英幡纚。【註】師古曰:幡纚,飛揚貌。 又【詩小雅】威儀幡幡,舍其坐遷。【傳】幡幡,失威儀貌。 又【集韻】符袁切,音煩。義同。

巈 【寅集中】【山字部】 巈 【廣韻】【集韻】□居六切,音菊。山高貌。

【寅集下】【广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鉏加切,音槎。【玉篇】屋欲壞也。【集韻】屋頹貌。【廣韻】淮南子云:屋之下,不可坐也。 又【集韻】莊加切,音樝。義同。

帼 【寅集中】【巾字部】 幗 【唐韻】【集韻】古獲切【韻會】郭獲切【正韻】古伯切,□音蟈。【說文】婦人首飾。【玉篇】□也,覆髮上也。【晉書宣帝紀】諸葛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 又【廣韻】婦人喪冠。 又【海篇】亦作蔮。【釋名】蔮恢也,恢郭,覆髮上也。魯人曰頍,齊人曰幌。【後漢輿服志】夫人紺繒蔮。 又【唐韻】【韻會】古對切【正韻】古外切,□音〈巾貴〉。義同。 【玉篇】或作簂。

幗 【寅集中】【巾字部】 幗 【唐韻】【集韻】古獲切【韻會】郭獲切【正韻】古伯切,□音蟈。【說文】婦人首飾。【玉篇】□也,覆髮上也。【晉書宣帝紀】諸葛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 又【廣韻】婦人喪冠。 又【海篇】亦作蔮。【釋名】蔮恢也,恢郭,覆髮上也。魯人曰頍,齊人曰幌。【後漢輿服志】夫人紺繒蔮。 又【唐韻】【韻會】古對切【正韻】古外切,□音〈巾貴〉。義同。 【玉篇】或作簂。

幺 【寅集下】【幺字部】 幺 【唐韻】【集韻】於堯切。【韻會】【正韻】伊堯切,□音邀。【說文】幺,小也。象子初生之形。【徐鉉曰】象纔有形質。【前漢食貨志】徑七分重三銖曰幺錢。【註】師古曰:幺,小也。【陸機文賦】猶弦幺而□急。【註】幺,小也。 又【通俗文】不長曰幺。細小曰麽。【班彪王命論】幺麽尚不及數子。 又【爾雅釋獸】幺幼。【註】豕最後生者,俗呼爲幺豚。 又幺鳳,小鳥名。【蘇軾梅花詞】倒掛綠毛幺鳳。 又六幺,曲名。【琵琶錄】綠腰,卽錄要也。本自樂工進曲,上令錄出要者,乃以爲名。後轉呼綠腰。又訛爲六幺也。【樂譜】琵琶曲有六幺。唐僧善本彈六幺曲,下撥一聲如雷發,妙絕入神。【白居易琵琶引】先爲霓裳後六幺。 又姓。【萬姓統譜】弘治中有幺謙,湯隂人,爲通州訓導。 俗作么。

幢 【寅集中】【巾字部】 幢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橦。【說文】旌旗之屬。【揚子方言】翿幢,翳也。楚曰翿,關西關東皆曰幢。【釋名】幢,童也,其貌童童也。【前漢韓延壽傳】建幢棨,植羽葆。【註】晉灼曰:幢,旌幢也。師古曰:幢,麾也。 又【廣韻】直降切【集韻】丈降切,□音。【廣韻】后妃車□。【釋名】幢,容也,施之車蓋童童然,以隱蔽形容也。 又【韻會】徒東切,音同。【張衡東京賦】設業設虡,宮縣金鏞。鼖鼓路鼗,樹羽幢幢。【註】幢幢,羽貌。 又通作潼。【集韻】潼容,車幨帷也。或从巾。

庣 【寅集下】【广字部】 庣 【廣韻】吐彫切【集韻】【正韻】他彫切,□音祧。【廣韻】不滿之貌。【前漢律歷志】旁有庣焉。【註】師古曰:庣,不滿之處也。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過也。【前漢律歷志註】鄭氏曰:庣,過也。

崴 【寅集中】【山字部】 崴 【廣韻】乙皆切【集韻】烏回切,□音碨。【埤蒼】崴,不平也。一曰山形。【楚辭九章】軫石崴嵬。蹇吾願兮。【註】崴嵬,高貌。 又【五音集韻】烏買切,音嵔。崴□,山谷不平貌。互見後字註。

嵤 【寅集中】【山字部】 嵤 【集韻】【韻會】互扃切【正韻】于平切,□音滎。嶺嵤,山深貌。 又【廣韻】戸萌切【集韻】乎萌切,□音宏。崢嵤,山峻也。 【說文】本作嶸。【集韻】或作巆峵□。

嶜 【寅集中】【山字部】 嶜 【廣韻】昨淫切【集韻】咨林切【類篇】才淫切,□音梣。嶜嵒,高銳貌。【揚雄羽獵賦】玉石嶜崟。【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夏含霜雪。【註】嶜岑,峻極貌。 又【集韻】集荏切,音坅。嶜碞,山貌。

忕 【卯集上】【心字部】 忕 【廣韻】【集韻】徒蓋切【韻會】【正韻】他蓋切,□音泰。侈也。【晉書何曾傳】劉毅劾曾侈忕無度。亦書作忲。

庖 【寅集下】【广字部】 庖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匏。【說文】廚也。【詩小雅】大庖不盈。【周禮天官】庖人。【註】庖之言苞也。裹肉曰苞苴。【疏】言苞者,今之廚。轉作苞者,欲取庖人主六獸六禽,有裹肉之意也。【史記三皇本紀】大皥庖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 又【集韻】通作包。【易垢卦】九二包有魚,无咎。【釋文】包,亦作庖。

廞 【寅集下】【广字部】 廞 【唐韻】許今切【集韻】【正韻】虛金切,□音歆。【說文】□輿服於庭也。【周禮天官司裘】廞裘飾皮車。 又【爾雅釋言】興也。【周禮春官】笙師廞其樂器。 又【集韻】【正韻】□祛音切,音欽。【廣韻】許錦切【集韻】羲錦切,□歆上聲。義□同。 又【集韻】牛錦切,音僸。義同。又怒貌。【揚子太□經】虎虓振廞。 又淤塞也。【唐書薛大鼎傳】滄州無棣渠久廞塞,大鼎浚治。 又【集韻】丘銜切,音嵌。嶔廞,山險也。 又與嵌通。【集韻】嵌,亦作廞。

【寅集下】【彡字部】 【唐韻】【集韻】□所鑑切,衫去聲。【廣韻】相接物也。又利也。出字譜。

帊 【寅集中】【巾字部】 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普駕切,音怕。【說文】帛二幅曰帊。【廣韻】幞也。【通俗文】帛三幅曰帊。帊,衣襆也。 又【廣雅】帳也。 又【集韻】披巴切,音葩。殘帛。

幀 【寅集中】【巾字部】 幀 【類篇】猪孟切,音倀。張畫繒也。一作。

幄 【寅集中】【巾字部】 幄 【廣韻】於角切【集韻】【韻會】【正韻】乙角切,□音渥。【玉篇】帳也。【類篇】幬也。【廣韻】大帷。【小爾雅】覆帳謂之幄。【釋名】幄,屋也。以帛衣板施之,形如屋也。【三禮圖】上下四旁悉周曰幄。【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四合象宮室曰幄,王所居之帳也。【前漢張良傳】運籌策帷幄中。 又軍中帳。【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註】幄幕,軍旅之帳。 又享神之帳。【前漢禮樂志】照紫幄珠熉黃。【註】如淳曰:紫幄,享神之帳也。

帆 【寅集中】【巾字部】 帆 〔古文〕□【廣韻】【集韻】□符炎切,音凡。【集韻】舟上幔以帆風。【馬融廣成頌】張雲帆施蜺幬。 又石帆,草名。【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註】劉逵曰:石帆生海嶼石上,草類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扶泛切,音梵。【廣韻】船使風。【釋名】帆,汎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汎汎然也。【韓愈除官赴闕詩】無因帆江水。【註】洪興祖曰:船使風也。 【玉篇】與□同。亦作颿。

巿 【寅集中】【巾字部】 巿 【唐韻】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說文】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侯赤巿,大夫蔥衡。从巾,象連帶之形。 又通作芾。【詩曹風】三百赤芾。【傳】大夫以上,赤芾乗軒。【疏】芾服,祭祀所用也。 又【玉篇】亦作韍。【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 又【集韻】普活切,音鏺。【說文】草木巿巿然,象形。【集韻】草木盛貌。 又【集韻】北末切,音潑,義同。 又【玉篇】甫味切,音沸。蔽巿,小貌。【詩召南】作蔽芾。【朱傳】盛貌。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草木貌。○按普活、北末、甫味、博蓋四切,□係□字音義,韻書譌作巿字,詳木部□字註。

帒 【寅集中】【巾字部】 帒 【唐韻】徒耐切【集韻】徒戴切,□音代。【說文】囊也。【廣韻】囊屬。

珡 【午集上】【玉字部】 珡 【字彙補】古琴字。【漢魯君□】珡書自娛。

嵄 【寅集中】【山字部】 嵄 【玉篇】眉否切,音美。山也。

廫 【寅集下】【广字部】 廫 【唐韻】洛蕭切【集韻】憐蕭切,□音聊。【說文】空虛也。 又【集韻】力交切,音髎。室中虛貌。 又【玉篇】一作廖。【韓愈華山女詩】座下廖落如明星。 【集韻】或作寥□。

彄 【寅集下】【弓字部】 彄 【唐韻】恪侯切【集韻】【韻會】墟侯切,□口平聲。【說文】弓弩端,弦所居也。 又環屬。【西京雜記】戚夫人以百鍊金爲彄環,照見指骨。 又【荆楚歲時記】歲前爲藏彄之戲。按周處風土記曰:竭恭敬於明祀,乃有藏彄。臘日之後,叟嫗各隨其儕,爲藏彄,分二曹,以較勝負。辛氏三秦記,以爲鉤弋夫人所起。 又姓。【韻會】魯公子彄之後。 【集韻】或作彀。

巆 【寅集中】【山字部】 巆 【集韻】呼宏切,音營。岭巆,山深貌。【揚雄甘泉賦】岭巆嶙峋。【註】岭巆,深邃貌。 又【宋玉高唐賦】礫碨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註】巆礚,皆石相摩之聲。 又【集韻】呼萌切,音橫。崢巆,山峻貌。◎按《集韻》嵤、巆、峵、□□同。《韻會》嵤載靑韻,巆載庚韻,分爲二。今从之。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本字。

迌 【酉集下】【辵字部】 迌 【玉篇】他沒切,音宊。詆貌。

幈 【補遺】【寅集】【巾字部】 幈 【字彙補】與屏同。【邵堯夫幈幛春吟詞】幈幛山下有家園,每歲家園過禁煙。

席 【寅集中】【巾字部】 席 〔古文〕□□【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 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 又【玉篇】安也。 又□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也。鋪□往古堯舜之善道,以待聘召。 又姓。【韻會】出安定,其先司周之典籍,因氏焉。後避項羽名,改爲席。 又叶祥龠切,音灼。【易林】重茵厚席,循臯采藿。

嶚 【寅集中】【山字部】 嶚 【廣韻】落蕭切【集韻】憐蕭切【韻會】【正韻】連條切,□音聊。【廣雅】嶚□,高也。 【集韻】或作嵺。亦作嶛。

巧 【寅集中】【工字部】 巧 〔古文〕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絞切,敲上聲。【說文】技也。【廣韻】能也,善也。【韻會】機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 又【增韻】拙之反。【韻會】黠慧也。【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 又【廣韻】好也。【詩衞風】巧笑倩兮。 又【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孟子】知譬則巧也。 又【廣韻】僞也。【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禮月令】毋或作淫巧。【註】淫巧,謂僞飾不如法也。 又【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敲去聲。義同。 又叶去九切,音糗。【前漢司馬遷傳】聖人不巧,時變是守。

巾 【寅集中】【巾字部】 巾 【集韻】【韻會】【正韻】□居銀切,音。【說文】佩巾也。【禮內則】盥卒授巾。【註】巾以帨手。 又【正韻】蒙首衣也。【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急就篇註】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敎也。 又【正韻】羃也。【周語】靜其巾羃。【註】巾羃,所以覆尊彝。 又被巾。【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註】婦人領巾也。 又【類篇】衣也。【周禮春官】巾車。【註】巾猶衣也。【疏】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故訓巾猶衣也。 又【正韻】帉也。【說文】楚謂大巾曰□。 又【揚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 又【急就篇註】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裒足布也。 又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註】巾車,車官之長。 又【五音集韻】姜螼切,音巹,飾也。 又【集韻】【類篇】□香靳切,音焮。義同。

嵣 【寅集中】【山字部】 嵣 【廣韻】【集韻】【類篇】□徒郞切,音唐。□嵣,山名。 又【玉篇】【廣韻】徒朗切【集韻】待朗切,□音蕩。嵣□,山貌。【張衡南都賦】嵣□嶚剌。【註】嵣□,山石廣大貌。嶚剌,石相戾也。 又【玉篇】【廣韻】徒浪切【集韻】大浪切,□音宕。義同。

川 【寅集中】【巛字部】 川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穿。【釋名】穿也。穿地而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閒,必有川焉。【爾雅釋水】湀闢流川。【註】通流。【疏】湀闢者,通流大川之別名也。【又】過辨回川。【註】旋流。【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蔡邕月令章句】衆流注海曰川。【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又【禹貢】奠高山大川。【傳】大川四瀆。【疏】川之大者,莫大於瀆。四瀆,謂江,河,淮,漢也。【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岳關中記】涇、渭、灞、滻、鄷、鎬、潦、潏,凡八川。【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 又三川,郡名。【史記秦始皇紀】滅二周,置三川郡。【前漢高祖紀】斬三川守李由。【註】應劭曰:今河南郡也。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又四川,省名。【韻會】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又口川。【周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朱子詩】口川失自防。 又川衡,官名。【周禮地官】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 又竅也。【山海經】倫山有獸如麋,其川在尾上。【註】川,竅也。 又叶樞倫切,音春。【詩大雅】旱旣大甚,滌滌山川。早魃爲虐,如惔如焚。【前漢敘傳】昔在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勢。〕 謹照原文勢改埶。"

嵋 【寅集中】【山字部】 嵋 【廣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謨杯切,□音眉。峨嵋,山名,在蜀嘉定府峨眉縣南百里,兩山相對如峨眉。【郭璞江賦】峨嵋爲衆陽之揭。通作眉。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音息。水也。一曰水貌。

幣 【寅集中】【巾字部】 幣 【唐韻】【集韻】【韻會】□毗祭切,音弊。【說文】幣帛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六曰幣帛之式。【註】幣帛,所以贈勞賔客者。 又【集韻】財也。【橫渠理窟】幣者,金玉齒革泉布之雜名。【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四曰幣貢。【註】幣貢,玉馬皮帛也。又【內府】凡四方之幣獻之,金玉齒革兵器,凡良貨賄入焉。【管子國蓄篇】以珠玉爲上幣,黃金爲中幣,刀布爲下幣。【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爲皮幣,直四十萬。【前漢武帝紀】有司以幣輕多姦,農傷而末衆,又禁兼幷之塗,故改幣以約之。【註】幣,錢也。更去半兩錢,行五銖錢,皮幣,以撿約姦邪。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義同。考證:〔【周禮天官大宰】【註】幣帛,所以贈答賔客者。〕 謹照原文答改勞。

店 【寅集下】【广字部】 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念切,音墊。【崔豹古今注】店,置也。所以置貨鬻物也。【徐勉誡子書】或欲創闢田園,或勸興立邸店。 又與坫通。【說文】店,反爵之處。或作坫。

庰 【寅集下】【广字部】 庰 【唐韻】【集韻】□必郢切,音餅。【玉篇】蔽也,薄也。【六書故】門閒屛蔽者,所謂塞門也。 又【廣雅】庰,藏也。 又【廣韻】防正切【集韻】毗正切,□音倂。【廣韻】庰,隱僻也。廁也。 又【廣韻】蒲徑切【集韻】步定切,□瓶去聲。義同。 【玉篇】或作帲屏。

廷 【寅集下】【廴字部】 廷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朝中也。【廣韻】朝廷也。【論語】其在宗廟朝廷。【疏】朝廷,布政之所。【釋文】廷,停也,人所集之處。 又【廣韻】正也。【韻會】直也。 又【廣韻】廷者,平也。 又廷尉,官名。【前漢百官表】廷尉,秦官。【註】廷,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爲號。 又【廣韻】【韻會】【正韻】□徒徑切,亭去聲。義同。

开 【戌集上】【門字部】 開 〔古文〕□□【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丘哀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又【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又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又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又【韻會】條□也。 又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又【集韻】州名。本漢朐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又【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又【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又【韻會】姓也。 又【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又【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考證:〔【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沂。〕 謹照原文沂改汧。

【寅集中】【山字部】 【廣韻】【集韻】□許月切,音。【玉篇】山也。【集韻】山貌。

帧 【寅集中】【巾字部】 幀 【類篇】猪孟切,音倀。張畫繒也。一作。

幌 【寅集中】【巾字部】 幌 【廣韻】胡廣切【集韻】【韻會】【正韻】戸廣切,□音晃。【玉篇】帷幔也。【廣韻】晉惠起居注,有雲母幌。 又【釋名】蔮恢也。恢郭覆髮上也。齊人曰:幌,飾形貌也。

幒 【寅集中】【巾字部】 幒 【說文】同□。

嵿 【寅集中】【山字部】 嵿 【集韻】【類篇】□都挺切,音頂。山名。

嵪 【寅集中】【山字部】 嵪 【類篇】丘交切。同墝。 又【集韻】丘刀切,音尻。嵪,山峻貌。 【字彙】與□同。

嶬 【寅集中】【山字部】 嶬 【玉篇】宜崎切【集韻】魚羈切,□音儀。【玉篇】山名。【集韻】山峰巉巖也。本作。或作嶬。【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崎嶬而重注。【註】崎嶬,高峻也。 又【廣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音蟻。岌,山高貌。 【集韻】亦作。

庉 【寅集下】【广字部】 庉 【唐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豚上聲。【說文】樓牆也。【玉篇】屯聚之處。【集韻】室中藏也。 又【廣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豚。【集韻】居也。 又【爾雅釋天】風與火爲庉。【註】庉庉,熾盛之貌。 又【集韻】徒困切,豚去聲。【博雅】舍也。

廪 【寅集下】【广字部】 廩 〔古文〕□【唐韻】力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力錦切,□音凜。【說文】本作。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而取之,故謂之。从入,回,象屋形中有戸牖。或从度从禾。【爾雅釋言】廩,廯也。【玉篇】倉廩也。【釋名】廩,矜也。實物可惜者,投之其中也。【詩周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註】庠序亦學也。魯謂之米廩,虞帝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周語】廩於藉東南,鍾而藏之。【註】廩,御廩。一名神倉,東南生長之處。鍾,聚也。爲廩以藏所藉田,以奉粢盛。【荀子富國篇】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註】穀藏曰倉,米藏曰廩。 又給也。【後漢章帝紀】恐人稍受廩,往來煩劇。【註】廩,給也。 又天廩,星名。【隋書天文志】天廩四星在昴南。【張衡周天大象賦】天廩備稷以祈歆。 又官名。【周禮地官】廩人掌九穀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後漢和帝紀】復置廩犧官。【註】漢官儀曰:廩犧令一人秩六百石。 又與懍通。【前漢食貨志】可以爲富安天下,而直爲此廩廩也。 又與□通。【集韻】□或作廩。考證:〔【荀子富國篇】桓窌倉廩者,財之末也。〕 謹照原文桓改垣。

异 【寅集下】【廾字部】 异 【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 又【集韻】發歎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又【廣韻】退也。 又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移去聲。【說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又不同也。【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是善,則不非毀之也。  又怪也。【釋名】異者,異於常也。【左傳昭二十六年】據有異焉。【註】異猶怪也。【史記屈賈傳】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又奇也。【周禮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註】珍異,四時食物。【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又違也。 又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又異,翹草名。【爾雅釋草】連異翹。 又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折傷。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怡。【詩邶風】洵美且異。叶下貽。 又叶弋質切,音逸。【詩小雅】亦祇以異。【朱註】逸織反。【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叶甘美酒食。(異)考證:〔【周禮地官質人】賞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 謹照原文賞改掌。

拰 【卯集中】【手字部】 拰 【唐韻】【集韻】□尼凜切,紝上聲。搦也。一曰拰搦,調弓貌。

弮 【寅集下】【弓字部】 弮 【廣韻】丘圓切【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棬。【集韻】連弩也。【前漢司馬遷傳】李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流涕,張空弮,冒白刃。【註】李奇曰:弮,弩弓也。師古曰:弮,讀者以爲拳掔之拳,大謬。拳則屈指,不當言張,陵時矢盡,故張弩之空弓,非是手拳也。 又【廣韻】縣名,在滎陽。 又【集韻】古倦切,音眷。義同。 又與卷通。【廣韻】書弮也。今作卷。 又與絭通。【集韻】弮通作絭。攘臂繩也。 又與□通。【集韻】□,摶飯也。或作弮。

巤 【寅集中】【巛字部】 巤 【唐韻】良涉切【集韻】力涉切,□音獵。【說文】毛巤也。象髮在卤上,及毛髮巤巤之形。【廣韻】本也。又鼠毛也。 【玉篇】亦作鬣。

帓 【寅集中】【巾字部】 帓 【五音集韻】莫撥切,音末。【玉篇】巾也。【正字通】幧頭也。亦作鞨。【列子湯問篇】北國之人,鞨巾而裘。 又【廣韻】帶也。 又【類篇】足衣也。 又【廣韻】莫鎋切【韻會】【正韻】莫轄切,□蠻入聲。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 【廣韻】許尤切【集韻】虛尤切,□音休。【玉篇】息下痢病也。 又【集韻】許救切,音齅。桼瘡。

【備考】【寅集】【彳字部】 【川篇】同佟。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曳。【集韻】與呭同。詳前呭字註。 又【集韻】私列切,音薛。義同。 又時制切,音誓。與詍同。語多也。或作。

幕 【寅集中】【巾字部】 幕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說文】帷在上曰幕。【廣雅】帳也。【釋名】幕,絡也,在表之稱也。【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伯州犂侍于王後,王曰:張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徹幕矣。曰:將發命也。 又【韻會】幕府。軍旅無常居,故以帳幕言之。通作莫。【史記李牧傳】市租皆輸入莫府。【註】索隱曰:古者出征爲將帥,軍還則罷,理無常處,以幕帟爲府署,故曰幕府。【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註】索隱曰:凡將軍謂之幕府者,蓋兵門合施帷帳,故稱幕府。古字通用,遂作莫耳。 又【周禮天官幕人註】幕或在地,展□於上也。【儀禮聘禮】館人布幕于寢門外,官□幣。【註】布幕以承幣。【疏】館人布幕於地,官□幣於其上。 又臂脛衣也。【釋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史記蘇秦傳】當戰,則斬堅甲鐵幕。【註】謂以鐵爲臂脛之衣。 又【類篇】覆食案亦曰幕。 又【廣雅】粗幕庵也。 又【廣雅】幕,覆也。【易井卦】上六井收勿幕。【註】幕猶覆也。【疏】不自掩覆,與衆共之。 又【爾雅釋言】幕,暮也。【註】幕然暮夜也。 又六幕。【前漢禮樂志】紛紜六幕浮大海。【註】猶言六合也。 又沙幕。【前漢武帝紀】衞靑將六將軍絕幕。【註】幕,沙幕。臣瓚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絕。師古曰:幕者,今之突厥中磧耳。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淸河郡繹幕縣,琅邪郡姑幕縣。 又【廣韻】姓也。【姓譜】舜祖幕之後。【史記□世家】自幕至於瞽瞍。【註】鄭衆曰:幕,舜之先也。 又【集韻】莫半切,音縵。平而無文曰幕。【前漢西域傳】罽賔國錢爲騎馬,幕爲人面。【註】韋昭曰:幕,錢背也。 又【韻補】蒙晡切,音模。【李陵別蘇武歌】經萬里兮度沙幕,爲君將兮奮匈奴。 又【正韻】莫狄切,音覓。【盧仝思君吟】我心爲風兮淅淅,君身爲雲兮幕幕。考證:〔【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伯州犂侍于王後,張幕矣。〕 謹照原文張字上增王曰二字。

幨 【寅集中】【巾字部】 幨 【廣韻】【集韻】處占切【韻會】【正韻】蚩占切,□音襜。【玉篇】帷也。【集韻】車襜。【韻會】以帷障車旁如裳,爲容飾,其上有蓋,四旁垂而下,謂之幨。【周禮春官】王后之五路,重翟厭翟安車,皆有容蓋。【註】容謂幨車,山東謂之裳幃,或曰潼容。 又【韻會】或作裧。【儀禮士昏禮】婦車有裧。【註】裧,車裳帷。 又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筋之所由,幨恆由此作。【註】幨謂絕起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昌豔切,音。【廣韻】披衣。【管子揆度篇】列大夫豹幨。【註】襟謂之幨。 【集韻】亦作□□。考證:〔【周禮春官】【註】客爲幨車。〕 謹照原文爲改謂。〔【管子侯度篇】列大夫豹幨。〕 謹照原文侯改揆。

幭 【寅集中】【巾字部】 幭 【唐韻】【集韻】□莫結切,音蔑。【說文】蓋幭也。 又【說文】一曰襌被。 又【玉篇】帊幞也。【揚子方言】襎裷謂之幭。【註】卽帊幞也。 又【類篇】勿發切,音帓。義同。 又與幦□同。【集韻】車覆也。【詩大雅】鞹鞃淺幭。【傳】淺,虎皮淺毛也。幭,覆式也。【疏】幭字,禮記作幦,周禮作□,字異而義同。襎字原从衤从否作。

建 【寅集下】【廴字部】 建 【唐韻】【集韻】【韻會】□居萬切,犍去聲。【說文】立朝律也。【書洪範】建用皇極。 又【玉篇】豎立也。【韻會】置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又【廣韻】木名。在弱水,直上百仞,無枝。 又星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旦建星中。【註】建星在斗上。【史記天官書】建星者,旗也。【註】建六星在斗北,臨黃道,天之都關也。 又州名。【韻會】本吳建安郡,唐立建州。 又姓。【廣韻】楚王子建之後。【前漢元后傳】有建公。 又【集韻】【韻會】□紀偃切,犍上聲。【集韻】覆也。【史記高帝紀】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註】居高屋而翻瓴水,言向下之勢易也。 又與鍵通。【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註】建,讀爲鍵。

庤 【寅集下】【广字部】 庤 【唐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音峙。【說文】庤,儲置屋下也。【玉篇】庤,儲也,具也。【詩周頌】命我衆人,庤乃錢鎛。 又通作峙。【書費誓】峙乃糗糧。 【玉篇】或作畤。【廣韻】亦作□。

廝 【寅集下】【广字部】 廝 【廣韻】息移切【集韻】【韻會】相支切【正韻】相咨切,□音斯。【玉篇】使也,賤也。【唐韻】養也。【集韻】析薪養馬者。【公羊傳宣十二年】厮役扈養。【註】艾草爲防者曰厮。【揚子方言】官婢,女厮,謂之娠。【註】女廝者,婦人給使,亦謂之娠。 又【韻會】亦作廝。【史記蘇秦傳】厮徒十萬。【張耳傳】厮養卒。 又【正韻】與釃通。【唐書高儉傳】附故渠厮引旁出。 又與撕通。【集韻】撕,亦作厮。 【玉篇】一作。

巎 【寅集中】【山字部】 巎 【玉篇】奴刀切。同峱。

工 【寅集中】【工字部】 工 〔古文〕□□【唐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音公。【說文】巧飾也,象人有榘也。【廣韻】巧也。【玉篇】善其事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傳】善其事曰工。【疏】工者巧於所能。 又【玉篇】官也。【書堯典】允釐百工。 又共工,官名。【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又【韻會】匠也。【禮曲禮】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周禮冬官考工記】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又【正韻】事任也。【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集傳】庶官所治,無非天事。 又射工,蟲名。【博物志】射工蟲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 又通作功。【魏志管輅傳註】輅弟辰曰:與輅辨人物,析臧否,說近義,彈曲直,拙而不功也。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審曲面勢。〕 謹照原文勢改埶。

帙 【寅集中】【巾字部】 帙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質切,音秩。【說文】書衣也。【廣韻】書帙。【梁昭明文選序】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又【玉篇】小囊也。 又【韻會】次序也,書卷編次。 又姓。【韻會】出纂文。 【說文】或作袠。

廅 【寅集下】【广字部】 廅 【廣韻】安盍切【集韻】乙盍切,□音鰪。【玉篇】山旁穴。 又【集韻】藏也。【揚子太□經】廅其缺。 又【集韻】轄臘切,音盍。義同。

廈 【寅集下】【广字部】 廈 【唐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音夏。【說文】屋也。【玉篇】今之門廡也。又【韻會】通作夏。【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今之門廡旁廣而□。 又【集韻】大屋。【唐太宗登三臺詩】所欣成大廈。考證:〔【玉篇】門之廡也。〕 謹照原文改今之門廡也。

【辰集下】【欠字部】 【字彙補】與嗤同。切笑也。【陸機文賦】雖濬發於巧心,或受於拙目。一本作嗤。

弈 【寅集下】【廾字部】 弈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圍棋也。从廾亦聲。【論語】不有博弈者乎。【左傳襄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註】弈,圍棋也。【疏】《方言》云:圍棋謂之弈。自關東齊魯之閒皆謂之弈,蓋此戲名之曰弈。故說文弈从廾,言竦兩手而執之。孟子言弈秋善弈,秋自以善弈而著名也。棋者,所執之子,以子圍而相殺,故謂之圍棋。沈氏云:圍棋稱弈,取落弈之義也。 又【廣韻】美貌。【廣雅】弈,容也。 又帳也。【汲冢周書】解墠上帳赤弈隂羽。◎按《說文》奕、弈二字音同義異。俗與奕通用,非。互詳大部奕字註。

戨 【卯集中】【戈字部】 戨 【韻會】居何切,音歌。杙也。本从弋,或从戈。

庥 【寅集下】【广字部】 庥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音休。【爾雅釋言】庇,庥也。【註】今俗呼樹爲庥。【疏】庥,依止也。 又叶匈于切,音虛。【韓愈鄆州谿堂詩】公在中流,右詩左書。無我斁遺,此邦是庥。 【集韻】或作茠。考證:〔【爾雅釋言】庥,庇也。〕 謹照原文庥庇改庇庥。

庶 【寅集下】【广字部】 庶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商署切【正韻】商豫切,□音恕。【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書堯典】庶績咸熙。 又【爾雅釋言】侈也。【註】衆多爲奢侈。 又【爾雅釋言】幸也。【註】庶幾僥倖。 又近辭。【論語】回也其庶乎。【集註】庶,近也。 又也。【詩小雅】爲豆孔庶。【傳】庶,也。【疏】謂於先爲豆實之時,必取肉物肥美者。 又支庶。【左傳宣三年】其庶子爲公行。【註】庶子,妾子也。 又庶子,周官名。【禮燕義】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註】庶子,諸子也。又庶長,秦爵。【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 又姓。【急就篇】庶霸遂。【註】庶,衞公族。禮記,子思母死於衞,庶氏女也。邾庶其來奔,後亦爲庶氏。 又【集韻】賞呂切,音暑。【周禮秋官】庶氏。【註】庶,讀如藥煑之煑,驅除毒蠱之言。【疏】取以藥煑,去病去蠱毒。 又【韻補】之石切,音隻。【釋名】摭也。拾摭之也,謂拾摭微陋以待遇之也。 又【集韻】章恕切,音翥。義同。 【說文】本作□。屋下衆也。从度从炗。炗,古文灮字。【徐鉉曰】灮亦衆盛也。

袻 【申集下】【衣字部】 袻 【集韻】人之切,音而。□也。 又字省文。【類篇】衣縫襵也。

忢 【卯集上】【心字部】 忢 【正字通】古文悟作□,省作忢。註詳七畫。

彫 【寅集下】【彡字部】 彫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音貂。【說文】琢文也。【廣雅】鏤也。【莊子天道篇】覆載天地,彫刻衆形,而不爲巧。【前漢張衡傳】器以彫飾爲好。【司馬相如子虛賦】乗彫玉之輿。【註】師古曰:以玉飾輿,而彫鏤之。 又【韻會】畫文也。【書五子之歌】峻宇彫牆。【註】彫,繪飾也。【荀子大略篇】天子彫弓。【註】彫畫爲文飾。【司馬相如子虛賦】左烏號之彫弓。【註】郭璞曰:彫,畫也。 又【正韻】傷瘁也。【魏志明帝紀】於時百姓彫弊。 又【正韻】殘也,零落也。【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又文飾也。【前漢司馬遷傳】今雖欲自彫琢曼辭以自解。【魏志□思王植傳】任性而行不自彫勵。 又彫蓬,彫胡,□草名。【爾雅釋草】齧彫蓬。【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蘠彫胡。【註】點涅其面,畫體爲采,卽鮫人也。 又【韻會】通作敦。【詩大雅】敦弓旣堅。 又【韻會】通作錭【荀子禮論】錭刻黼黻文章以塞其目。 【廣韻】亦作雕。【集韻】或作。通作琱。

影 【寅集下】【彡字部】 影 【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英上聲。【廣韻】形影。【集韻】物之隂影也。【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傳】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列子天道篇】形動不生形而生影。【顏氏家訓】《書大禹謨》曰:惟影響。《周禮地官大司徒》土圭測影,《孟子》曰圖影失形,《莊子齊物論》云罔兩問影,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凡隂景者,因光而生,故卽謂爲景。《淮南子天文訓》呼爲景柱。《廣雅》晷柱,挂景。□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矣。【六書正譌】影者,光景之類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今槩从影。 又漏影,刀名。【古今注】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 又躡影,馬名。【博物志】躡影,秦良馬。 又木名。【花木志】瀛州有木,日中視之,一葉百影。 又仄影,扇名。【事物紀原】周昭王時,脩塗國獻丹鶴,以翅爲扇。一曰條融。一曰仄影。 又叶倚兩切,音養。【道藏歌】解散七□祖,更法無中影。七化反自然,帝一同□響。 【集韻】或書作□。

忄 【卯集上】【心字部】 〈忄柬〉 【集韻】同懶。字頭字从忄从柬。

弯 【寅集下】【弓字部】 彎 【唐韻】【集韻】【韻會】烏關切【正韻】烏還切,□音灣。【說文】持弓關矢也。【玉篇】引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逢門子彎烏號。 又【集韻】通作關。【孟子】越人關弓而射之。 又【韻會】通作貫。【史記秦始皇本紀贊】士不敢貫弓而報怨。

【辰集下】【歹字部】 【字彙】昌兗切,音喘。殘也,盡也。又對臥也。 一說古布字。【六書略】商貨布字作。

帀 【寅集中】【巾字部】 帀 【廣韻】子答切【集韻】【韻會】【正韻】作答切,□音浹。【說文】周也。从反之而周也。【徐曰】日一日行一度,一歲往反而周帀也。【廣雅】徧也。【周禮春官典瑞】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註】五就,五帀也。一帀爲一就。【張衡西都賦】列卒周帀。 又【韻會】通作匝。【前漢高祖紀】圍宛城三匝。 【廣韻】一作迊。

廾 【寅集下】【廾字部】 廾 【唐韻】居悚切,音拱。【說文】竦手也。从从又。今變作廾。揚雄說,廾,从兩手。 又【廣韻】九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又【集韻】渠容切,音蛩。義□同。 【集韻】或作。【說文】廾本字。字頭从□从十作。又□,竦手也。从□从又。□,引也,从反廾。□,古攀字。

弩 【寅集下】【弓字部】 弩 【唐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怒上聲。【說文】弓有臂者。【釋名】弩,怒也,有勢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爲牙之規郭也。下曰懸刀,其形然也。合名之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戸樞機,開合有節也。【古史考】黃帝作弩。【太公六韜】强弩長兵者,所以踰水戰也。【史記孫吳傳】萬弩夾道而發。 又弩師,軍名。【後漢順帝紀】調五營弩師,令敎習戰射。 又弩父,卒名。【揚子方言】東海之門卒謂之弩父。【註】主擔幔弩導幨,因名。 又水弩,蟲名。【前漢五行志註】射工亦呼水弩。

嶝 【寅集中】【山字部】 嶝 【廣韻】都鄧切【集韻】丁鄧切,□登去聲。【說文】本作隥。仰也。或作嶝。【玉篇】小版也。【增韻】登陟之道。 【集韻】亦作磴。

幅 【寅集中】【巾字部】 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說文】布帛廣也。【玉篇】布帛廣狹。【廣韻】絹幅。【爾雅釋天】緇廣充幅,長尋曰旐。【疏】以黑色之帛,廣全幅長八尺,屬於杠,名旐。【急就篇註】四丈曰疋,兩邊具曰幅。【左傳襄二十八年】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爲之制度,使無遷也。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疏】言用正德以爲邊幅,使有度也。【前漢馬援傳】修飾邊幅。【註】若布帛,修飾其邊幅也。 又【廣雅】匡幅,滿也。 又【廣韻】姓也。 又【廣韻】彼側切【集韻】【韻會】筆力切,□音逼。【廣韻】行縢名。【左傳桓二年】帶裳幅舄。【註】幅若今行縢。【詩小雅】邪幅在下。【傳】幅,逼也,所以自偪束也。正義邪纏於足謂之邪偪。名曰偪者,所以自偪束也。 又【韻會】通作偪。【禮內則】偪屨著綦。考證:〔【禮內則】偪屨著綦。【註】鄭云,以幅帛邪纏於足,所以自偪束。逼卽縢約也。〕 謹按內則無此註,查係小雅疏,而又非原文。謹移於上文小雅傳所以自偪束也下,照原文爲正義邪纏於足謂之邪偪。名曰偪者,所以自偪束也。

府 【寅集下】【广字部】 府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文書藏也。【周禮天官】府六人。【註】治藏,史掌書者。【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 又【玉篇】府,聚也。藏,貨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穀爲六府。【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 又掌財幣之官皆曰府。【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前漢食貨志】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表】少府掌山海地澤之稅,以給共養。 又【廣韻】府,官府,公卿牧守道德之所聚也。【前漢趙禹傳】文深不可居大府。【蜀志諸葛亮傳】開府治事。 又【韻會】唐制,爲大州曰府。【唐書地理志】州府三百五十八。 又【韻會】州名。漢屬太原,魏置嵐州,後唐立府州。【前漢禮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 又姓。【風俗通】漢有司徒掾府悝。 又與腑通。【周禮天官疾醫疏】六府,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以其受盛,故謂之爲府。又【春官天府疏】在人身中,飮食所聚,謂之六府。 又與俯通。【列子周穆王篇】王府而視之。

帕 【寅集中】【巾字部】 帕 【廣韻】莫鎋切【正韻】莫轄切,□蠻去聲。【廣韻】額首飾。【正字通】紅綃抹額,軍容也。【韓愈元和聖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帕首。 又【集韻】普駕切,音怕。【釋名】帕腹,橫帕其腹也。 又【集韻】莫白切,音陌。義同。

弓 【寅集下】【弓字部】 弓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宮。【說文】弓,以近窮遠。象形。【釋名】弓,穹也。張之穹穹然也。【山海經】少皡生般,是始爲弓。【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旣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爲遠也,角也者以爲疾也,筋也者以爲深也,膠也者以爲和也,絲也者以爲固也,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 又車蓋橑。【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鑿廣四枚。【註】弓,蓋橑也。【疏】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 又射侯之數。【儀禮鄕射禮】侯道五十弓。【疏】六尺爲步,弓之古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周禮天官司裘註】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 又量地之數。【度地論】二尺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卽三百弓也。【西域記】鼓小者聞五百弓。【註】五百弓,二里半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有弓高縣。【史記韓王信傳】漢封頹當爲弓高侯。 又水名。【史記霍去病傳】濟弓閭。 又姓。【廣韻】魯大夫叔弓之後。【韻會】漢有光祿勳弓祉。 又與肱通。【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註】黑弓,二傳作黑肱。 又與穹通。【史記天官書】穹閭。【註】索隱曰:一作弓閭。弓音穹,蓋謂以氊爲閭,崇穹然。

得 【寅集下】【彳字部】 得 〔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 【集韻】或作。

【子集下】【刀字部】 〔古文〕□【集韻】同□。【說文】罰辠也,國之罰也。从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韻會】復古篇云:□从刀幵聲,剄也。从刀井,法也。今經史皆通作□。

庠 【寅集下】【广字部】 庠 【唐韻】似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祥。【說文】禮官養老處也。【禮王制】有虞氏養國老于上庠,養庶老于下庠。【註】上庠右學,大學也。下庠左學,小學也。又【學記】黨有庠。【疏】於黨中立學,敎閭中所升者也。【孟子】設爲庠序學校以敎之。庠者養也,校者敎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午集下】【禾字部】 【玉篇】力帝切【集韻】良計切,□音利。長禾也。

庳 【寅集下】【广字部】 庳 【唐韻】便俾切,脾上聲。【說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卑庳。 又【集韻】【韻會】賔彌切【正韻】逋眉切,□音卑。【廣韻】庳下也。【周語】陂唐汚庳,以鍾其美。【揚子法言】庳則儀秦。 又【玉篇】短也。【周禮地官】其民豐肉而庳。 又【集韻】毗至切,音。有庳,國名。【孟子】封之有庳。 又通作鼻。【後漢東平王蒼傳】昔象封有鼻。【註】有鼻,國名。在今永州營道縣北。 又【集韻】頻彌切,音陴。鶉牝名。【爾雅釋鳥】鵪鶉,其雄鵲牝庳。 又與毗通。【荀子宥坐篇】天子是庳。【註】庳讀曰毗。輔也。

強 【寅集下】【弓字部】 強 【唐韻】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渠良切,□音彊。【玉篇】米中蠹。【爾雅釋蟲】蛄,強。【註】今米榖中小黑蟲是也。建平人呼爲子。【揚子方言】蛄謂之強。江東人謂之□。 又【爾雅釋蟲】強蚚。【疏】強,蟲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蓋蠅類。【又】強醜捋。【註】以脚自摩捋。 又與彊通。【廣韻】剛強也,健也。【禮曲禮】四十曰強而仕。【疏】強有二義,一則四十不惑,是智慮強。二則氣力強也。【中庸】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又【集韻】勝也。【禮中庸註】南方以舒緩爲強,北方以剛猛爲強。 又【廣韻】暴也。【史記田延年傳】誅鉏豪強。 又算家以有餘爲強。【古木蘭詩】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又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丁曰強圉。 又姓。【左傳莊十六年】刖強鉏。【廣韻】後漢有強華奉赤伏符。 又【廣韻】【集韻】【正韻】□其兩切,彊上聲。【集韻】勉也。【爾雅釋詁】勤也。【禮中庸】或勉強而行之。 又【韻會】矯強。【左傳莊十九年】鬻拳強諫楚子。【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與強君曰橋君。【註】橋音矯。 又勸也。【周禮地官】正其行,而強之道藝。【註】強,猶勸也。【禮樂記】強而弗抑則易。【疏】師但勸強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則受者和易。 又姓。【廣韻】《前秦錄》有將軍強求。◎按《後漢》強華,《前秦》強求同姓,《廣韻》分二音,不知何據。 又【集韻】【韻會】【正韻】□其亮切,彊去聲。【韻會】木強,不和柔貌。【前漢周昌傳贊】周昌,木強人也。【註】言其強質如木石然。 又【正韻】自是也,也。【前漢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於此。【註】屈強,不柔服也。【史記】作屈彊。 又與襁通。【類篇】強,負兒衣。【史記魯周公世家】成王少在強葆之中。【註】索隱曰:強葆卽襁褓。正義曰:強闊八寸,長八尺,用約小兒於背而負行。考證:〔【周禮地官】止其行,而強之道藝。〕 謹照原文止改正。

彖 【寅集下】【彐字部】 彖 【唐韻】通貫切【集韻】【韻會】土玩切【正韻】吐玩切,□湍去聲。【說文】豕走也。 又【廣韻】易有彖象。【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易繫辭】彖者,言乎象者也。【註】彖總一卦之義也。【又】彖者,材也。【註】材,才德也。彖言成卦之材,以統卦義也。【周易正義】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所以名爲彖也。 又【類篇】賞氏切,音矢。豕屬。 又敞尒切,音侈。義同。

恓 【卯集上】【心字部】 恓 【張訢訂正篇海】先齊切,音西。恓惶,煩惱之貌。【韋應物□盧陟詩】恓惶戎旅下。 與栖通。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桑豆切【類篇】【集韻】先奏切,□音潄。小竹也。

廘 【寅集下】【广字部】 廘 【集韻】盧谷切,音鹿。【玉篇】庾也,倉也。

库 【寅集下】【广字部】 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苦去聲。【說文】兵車藏也。从車,在广下。【釋名】庫,舍也。物所在之舍也,故齊魯謂庫曰舍。【禮月令】審五庫之量。【蔡邕章句】一曰車庫,二曰兵庫,三曰祭庫,四曰樂庫,五曰宴庫。 又天庫,星名。【春秋文曜鉤】軫南四星曰天庫。天庫,五帝車舍也。 又門名。【禮郊特牲】庫門之內,戒百官也。【註】庫門,在雉門之外。 又姓。【風俗通】古守庫大夫之後,以官爲氏。

徝 【寅集下】【彳字部】 徝 【玉篇】竹志切,音智。施也。 又與陟同。【集韻】陟或作徝。

徖 【寅集下】【彳字部】 徖 【玉篇】祚紅切,音叢。安也。

弼 【寅集下】【弓字部】 弼 〔古文〕□□□□□【唐韻】房密切【集韻】【韻會】【正韻】薄密切,□頻入聲。【說文】本作□。,舌也。舌柔而弓剛,以柔从剛,輔弼之意。【韻會】所以輔正弓弩者。【正韻】正弓器也。 又【爾雅釋詁】俌也。【註】俌猶輔也。【書大禹謨】明于五□,以弼五敎。又【說命】夢帝賚予良弼。【越語】憎輔遠弼。【註】相道爲輔,矯過爲弼。 又戾也。【前漢五行志】君臣故弼,兹謂悖。【註】弼,猶相戾也。悖,惑也。 又【爾雅釋詁】重也。【註】弼輔,所以爲重疉也。 又【揚子方言】弼,高也。 又通作拂。【孟子】入則無法家拂士。 又叶平祕切,音備。【李嵩述志賦】赳赳干城,翼翼上弼。志馘奔鯨,截彼醜類。 【集韻】或作□。考證:〔【前漢□法志】君臣故弼,兹謂悖。〕 謹按所引係五行志文,非□法志文。據改五行志。

彙 【寅集下】【彐字部】 彙 【唐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說文】本作□,蟲似豪豬也。【廣韻】蟲也。似豪豬而小。【爾雅釋獸】彙毛刺。【註】與蝟同。今蝟狀如鼠。【疏】彙,卽蝟也。其毛如針。 又【玉篇】類也。【易泰卦】拔毛茹,以其彙征吉。 又與□同。【說文】□,草木□孛之貌。【類篇】今文書作彙。 【玉篇】一作□。【集韻】一作□。

悘 【卯集上】【心字部】 悘 【集韻】於其切,音醫。【博雅】審也。 又【五音集韻】壹計切,音翳。恭也,靜也。

弹 【寅集下】【弓字部】 彈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玉篇】行丸也。【吳越春秋】彈生於古之孝子。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李尤彈銘】昔之造彈,起意弦木。以彈爲矢,合竹爲樸。 又彈丸,喻小也。【史記虞卿傳】此彈丸之地。 又鬼彈。【水經注】永昌郡北山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廣韻】射也。【集韻】彈丸射也。【左傳宣二年】晉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 又擊也。【史記孟嘗君傳】馮驩彈其劒而歌。 又【韻會】鼓爪曰彈。【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史記五帝紀】舜彈五絃之琴。 又【廣韻】糾也。【增韻】劾也。【周禮地官里宰註】街彈之室。【疏】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後漢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 又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彈謂掉也。 又彈棊。【西京雜記】成帝好蹴踘,羣臣以爲勞。帝曰: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作彈棊以獻。 又叶徒沿切,音田。【陸機文賦】抱景者咸叩,懷響者必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以討源。又□字。

彇 【寅集下】【弓字部】 彇 【廣韻】蘇刁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蕭。【廣韻】弓弭。 又【集韻】通作簫。【禮曲禮】右手執簫。【註】簫弭頭也,謂之簫。簫,邪也。【疏】簫弓頭,頭稍剡差邪,似簫,故謂之簫。

廠 【寅集下】【广字部】 廠 【廣韻】【正韻】昌兩切【集韻】【韻會】齒兩切,□音敞。【廣韻】露舍也。【集韻】屋無壁也。 又【廣韻】【正韻】□尺亮切。音唱。義同。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許旣切,音戲。怒也。

【寅集中】【山字部】 【字彙補】與罔同。【後趙錄】邯鄲城西石子。【晉書】作堈。

廡 【寅集下】【广字部】 廡 【唐韻】文甫切【集韻】罔武切【韻會】罔甫切,□無上聲。【說文】堂下周屋。【釋名】大屋曰廡。廡,幠也。幠,覆也。幷冀人謂之庌。【前漢竇嬰傳】□賜金廊廡下。【註】廡,門屋也。 又【集韻】微夫切,音無。蕃廡,草木盛貌。【書洪範】庶草蕃廡。 又讀上聲。【晉語】詩曰黍不爲黍,不能蕃廡。【註】廡音武。 又與甒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註】古文甒作廡。考證:〔【士喪禮】甒禮在服。〕 謹按此出士冠禮。原文側尊一甒爲句,醴爲句,在服北爲句,非以甒禮在服爲句也。謹照原文改士冠禮側尊一甒。

廇 【寅集下】【广字部】 廇 【唐韻】【集韻】【正韻】□力救切,音溜。【說文】中庭也。【玉篇】屋廇也。【劉向九歎】刜讒賊於中廇兮。【註】中廇,室中央也。【玉篇】一作霤。 又【爾雅釋宮】杗廇謂之梁。【註】屋大梁也。【疏】大梁,一名杗廇。

引 【寅集下】【弓字部】 引 〔古文〕【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蚓。【說文】開弓也。【徐鉉曰】象引弓之形。【周禮冬官考工記】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又【廣雅】演也。【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爾雅釋詁】長也。【釋訓】子子孫孫引無極也。【書梓材】引養引恬。 又相牽曰引。【禮檀弓】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註】牽引進之,同于己子。【史記秦始皇紀】諸生轉相告引。 又【集韻】導也。【史記韓長孺傳】奉引墮車,蹇。【註】爲天子導引而墮車,跛。 又卻也。【禮玉藻】侍坐,則必退席。不退,則必引而去君之黨。【註】引,卻也。 又相薦達曰引。【史記魏其侯傳】兩人相爲引重。【註】相薦達爲聲勢。【後漢張皓王龔傳論】顯登者以貴塗易引。 又服氣法曰道引。【莊子刻意篇】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史記留侯世家】道引不食穀。 又治疾法有撟引。【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註】謂爲按摩之法,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又十丈爲引。【前漢律歷志】其法用竹爲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引者,信也。【註】信讀曰伸,言其長。 又【廣韻】【正韻】羊晉切【集韻】【韻會】羊進切,□蚓去聲。【集韻】牽牛綍也。【禮檀弓】弔於葬者,必執引。【疏】引,柩車索也。 又【集韻】一曰曲引。【蔡邕琴操】有思歸引。又引古作□。

【卯集下】【攴字部】 【集韻】典禮切,音底。【博雅】隱也。

当 【午集上】【田字部】 當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又【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 又【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又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又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 又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不左不右。【禮學記】當其可之謂時。【史記禮書】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又主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慶封當國。【註】當國,秉政。【儀禮喪服】童子唯當室緦。【註】當室者爲父,後承家事者爲家主。 又偶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及飮,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戸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註】師古曰:當謂對偶也。 又抵也。【史記屈賈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又【增韻】蔽也。【左傳昭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車薪以當門。【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又斷罪曰當,言使罪法相當也。【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註】當謂處其罪也。【路溫舒緩□書】奏當之成。 又【正韻】猶合也。理合如是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當事,則戸外南面。【註】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史記萬石君傳】內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里,里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註】固當者,反言之,以見其不當如是,責讓之甚也。 又過當。【史記霍去病傳】斬首捕鹵過當。【註】言不啻相等。 又勾當。【歐陽修歸田錄】曹彬平江南,詣閣門求見。其榜子云: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又【職官分紀】奏舉京朝官,知縣資序二人,充本司勾當。 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詔單于毋謁,其左右當戸之羣皆列觀。【註】左右當戸,匈奴官名。 又排當,宋宮中宴飮名。 又州名。【韻會】本羌地,唐置當州,蓋取燒當羌以名之。【後漢明帝紀】秋九月,燒當羌□隴西。 又縣名。【正字通】鳳州兩當縣。【後漢郡國志】南郡有當陽。又【劉隆傳】遣隆屯田武當。【註】武當,今均州縣也。 又馬當,武當,□山名。 又當康,獸名。【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註】牙豚也。 又當魱,魚名。【爾雅釋魚】鯦當魱。【註】海魚也。 又姓。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丁浪切,黨去聲。事理合宜也。【禮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韓詩外傳】君子行不貴苟難,惟當之爲貴。 又底也。【韓非子外儲說】堂谿公見韓昭侯曰:人主漏泄羣臣語,譬猶玉巵之無當。 又【正字通】凡出物質錢,俗謂之當。【後漢劉虞傳】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復抄奪之。【註】當,音丁浪反。

考證:〔【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 謹照原文當字下增雍字。〔【左傳襄二十六年】慶封當國。〕 謹照原文二十六年改二十七年。"

幼 【寅集下】【幺字部】 幼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伊謬切,憂去聲。【爾雅釋言】幼,穉也。【釋名】幼,少也。言生日少也。【禮曲禮】人生十年曰幼學。【疏】幼者,自始生至十九時。故檀弓云:幼名者,三月爲名稱幼。冠禮云:棄爾幼志,是十九以前爲幼。喪服傳云:子幼。鄭康成云:十五以下。今云:十年曰幼學,是十歲而就業也。 又慈幼也。【孟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註】幼,猶愛也。 又王莽錢名。【前漢食貨志】徑八分,重五銖曰幼錢,直二十。 又【集韻】乙六切,音郁。義同。 又【集韻】一笑切,音要。幼□,精微也。【前漢元帝紀贊】窮極幼□。【註】幼,讀曰要。【司馬相如長門賦】聲幼妙而復揚。 又與拗通。【集韻】袎或作幼。

珃 【午集上】【玉字部】 珃 【字彙】而琰切,音冉。玉也。

彽 【寅集下】【彳字部】 彽 【廣韻】直尼切【集韻】□尼切,□音墀。【玉篇】彽徊,猶徘徊也。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又徒回切,音頹。義□同。

徛 【寅集下】【彳字部】 徛 【唐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音崎。【說文】舉足以渡也。 又【廣韻】渠綺切,音技。立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義切,音寄。【爾雅釋宮】石杠謂之徛。【註】聚石水中,以爲步渡彴也。【廣雅】徛,步橋也。 【集韻】或作□。

弧 【寅集下】【弓字部】 弧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狐。【說文】木弓也。从弓,瓜聲。一曰往體寡來體多曰弧。【吳錄】揮觀弧星始制弧。【易繫辭】弦木爲弧。 又張旗弓也。【禮明堂位】乗大輅,載弧韣旂。【註】弧,旌旗所以張幅也。【疏】弧以竹爲之,其形爲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弧旌枉矢。【註】弧,以張縿之幅。【疏】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張縿幅,故曰弧旌也。 又星名。【禮月令】季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史記天官書】狼下四星曰弧。【註】弧九星在狼東南,天之弓也,以伐叛懷遠。又主備盜賊之知姦邪者。 又【後漢東夷傳】辰韓國,名弓爲弧。 又蝥弧,旗名。【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 又短弧,蟲名。【前漢五行志】蜮在水旁,能射人,南方謂之短弧。【註】卽射工也,亦呼水弩。 又【類篇】汪胡切,音汙。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揉輈,欲其遜而無弧深。【註】弧讀爲汙。考證:〔【史記天官書】狼下四星曰弧。【註】弧九星在狼東北,天之弓也。〕 謹照史記註原文東北改東南。〔【後漢東夷傳】辰韓國,名馬爲弧。〕 謹照原文馬改弓。

怟 【卯集上】【心字部】 怟 【集韻】丁計切,音諦。【玉篇】悶也。◎按怟从氐,與从氏者不同。忯,qí,敬愛。

彿 【寅集下】【彳字部】 彿 【廣韻】敷勿切,音拂。彷彿也。【說文】本作髴。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陟革切,音摘。無憚也。 又□,惡也。 又展賈切,音觰。□,行貌。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集韻】□敷救切,音副。【廣韻】小怒也。【集韻】恣也。本作□。亦作愊。 又【集韻】大透切,音豆。【玉篇】□也,誑也。 又【玉篇】【廣韻】□芳否切,音紑。小怒也。

廿 【寅集下】【廾字部】 廿 【唐韻】人汁切【集韻】【正韻】日執切,□音入。【玉篇】二十幷也。今直爲二十字。【顏之推稽聖賦】中山何夥,有子百廿。魏嫗何多,一孕四十。

愱 【卯集上】【心字部】 愱 【廣韻】秦悉切【集韻】昨悉切,□與嫉同。【廣韻】毒害也。 或作□。【集韻】作□。

嶧 【寅集中】【山字部】 嶧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从山睪聲。【書禹貢】嶧陽孤桐。【疏】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卽此山也。 又【爾雅釋山】屬者嶧。【註】言絡繹相連屬也。 又與繹通。【詩魯頌】保有鳧繹。【註】鳧繹,二山。通作嶧。○又邑名。【左傳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註】繹,邾邑名。本在鄒縣。

帾 【寅集中】【巾字部】 帾 【廣韻】當古切【集韻】董五切,□音覩。【玉篇】旛也。【廣韻】褾記物之處也。【荀子禮論篇】幠帾絲歶,縷翣其貌。

庄 【寅集下】【广字部】 "【五音集韻】薄庚切,音彭。平也。

(莊)〔古文〕□□□□□【唐韻】【集韻】□側羊切,音裝。草盛貌。【六書正譌】艸芽之壯也。 又嚴也。【論語】臨之以莊則敬。 又【韻會】盛飾也。 又【左傳襄二十八年】得慶父之木百車于莊。【註】莊,六軌之道。【爾雅釋宮】六達謂之莊。 又田舍也。【通鑑史炤釋文】唐置莊宅使。【胡三省註】蓋主莊田及外舍之事。 又【公羊傳定八年】矢著于莊門。【註】莊門,孟氏之門名。 又姓。【通志氏族略】楚莊王之後,以諡爲氏,楚有大儒曰莊周。 又【雲南通志】海貝一枚,土人謂之莊。 又【篇海】側亮切,音壯。恭也。【說文】作壯。【干祿字書】通作荘。俗作庄,非。

(莊)考證:〔【干祿字書】通作莊。〕 謹照原文莊改荘。"

床 【寅集下】【广字部】 床 【玉篇】俗牀字。

悂 【卯集上】【心字部】 悂 【廣韻】匹夷切【集韻】篇夷切,□音紕。錯謬也。【左思魏都賦】兼衆悂以繆。 又【集韻】邊迷切,音篦。意倂也。 又【集韻】普米切。愼也。 亦作□。

徕 【寅集下】【彳字部】 徠 【玉篇】古文來字。【楚辭九章】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前漢郊祀歌】天馬徠從西極。 又【韻會】徂徠,山名。【詩魯頌】徂來之松,作徂來。 又與勑同。【說文】勑或作徠。亦作來逨。詳力部勑字註。

【子集下】【儿字部】 【唐韻】居未切,音旣。【說文】食气屰不得息曰。从反欠。【註】隷變作旡。

弛 【寅集下】【弓字部】 弛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音豕。【說文】弓解也。【禮曲禮】弛弓尚角。【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弛弓。 又放也。【爾雅釋詁註】弛,放也。【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註】跅者,跅落無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註】弛,放也。 又【爾雅釋詁】易也。【註】相延易。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註】息繇役也。 又【廣韻】釋也。【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弛縣。【註】弛,釋下之。 又【廣韻】去離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又壞也。【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註】河道皆弛壞。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改易也。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又通作施。【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註】弛,讀爲施。

彎 【寅集下】【弓字部】 彎 【唐韻】【集韻】【韻會】烏關切【正韻】烏還切,□音灣。【說文】持弓關矢也。【玉篇】引也。【王褒聖主得賢臣頌】逢門子彎烏號。 又【集韻】通作關。【孟子】越人關弓而射之。 又【韻會】通作貫。【史記秦始皇本紀贊】士不敢貫弓而報怨。

【午集下】【示字部】 【集韻】□古作。註詳十畫。

【巳集中】【火字部】 【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音虞。【廣韻】拔器煑食。

弋 【寅集下】【弋字部】 弋 【唐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音翊。【玉篇】繳射也。【韻會】弋,繳射飛鳥也。【周禮夏官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諸弋射。【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庾之屬,利射侯與弋。【詩鄭風】弋鳧與鴈。【疏】弋謂以繩繫矢而射也。【列子湯問篇】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纖繳,乗風振之,連雙鶬於靑雲之際。【註】蒲且子,古善弋射者。 又左弋,官名。【前漢百官表】少府屬有左弋。太初元年,更名爲佽飛,掌弋射。 又【韻會】弋,取也。【書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註】弋,取也。【疏】弋,射也。射而取之,故弋爲取也。 又【玉篇】橛也。所以挂物也。【爾雅釋宫】雞棲於弋爲榤。【疏】弋,橜也。【玉篇】一作杙。又【釋宮】樴謂之杙。【註】橜也。 又黑色。【前漢文帝紀贊】身衣弋綈。【註】如淳曰:弋,皁也。師古曰:弋,黑色也。 又水名。【隋書地理志】鄱陽郡弋陽縣,舊曰葛陽,有弋水。 又縣名。【後漢郡國志】北地郡弋居縣。 又國名。【前漢□湯傳】南排,月氏,山離,烏弋。【註】山離,烏弋,去中國二萬里。【揚雄長楊賦】登南山瞰烏弋。又【後漢西域傳】栗弋,國屬康居,出名馬蒲萄酒,特有名焉。 又無弋,羌部名。【後漢西羌傳】羌無弋爰劒者,秦厲公時爲秦所拘執,以爲奴隸,後得亡歸。羌人以奴爲無弋,以爰劒嘗爲奴隸,故因名之。 又姓。【姓苑】出河東。今蒲州有弋氏。【詩鄘風】美孟弋矣。【註】弋,姓也。 又與通。【韻會】,婦官。通作弋。漢有鉤弋夫人。【前漢外戚傳】孝武鉤弋趙倢伃。武帝巡狩過河閒,使使召之。旣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卽時伸。號曰拳夫人,居鉤弋宮。

彊 【寅集下】【弓字部】 彊 【唐韻】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渠良切,□音强。【說文】弓有力也。【史記絳侯世家】材官引彊。【註】能引彊弓官,如今挽彊司馬也。 又【玉篇】堅也。【書臯陶謨】彊而義。【傳】彊無所屈撓也。 又【廣韻】健也。【易乾卦】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集韻】勝也。【爾雅釋詁】當也。【註】彊者,好與相當。【史記商君傳】自勝之謂彊。 又【增韻】壯盛也。【書洪範】身其康彊。 又力有餘也。【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彊力也。【箋】彊力有餘者。 又勢盛也。【左傳昭五年】羊舌四族皆彊家也。【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彊也。 又【爾雅釋言】暴也。【註】彊梁凌暴。【書洪範】彊弗友剛克。【傳】彊禦不順,以剛能治之。【詩大雅】曾是彊禦。【傳】彊梁禦善也。【疏】彊梁者,任威使氣之貌。 又禺彊,彊良,神名。【山海經】北方禺彊。【註】水神也。【又】北極天櫃有神,名曰彊良。 又【廣韻】其兩切【集韻】【正韻】巨兩切,□强上聲。【類篇】勉也。【孟子】彊爲善而已矣。【前漢董仲舒傳】彊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彊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 又抑之使然曰彊。【孟子】彊而後可。 又【正韻】牽彊,假合也。 又【類篇】其亮切,音弶。【史記絳侯世家】勃爲人木彊敦厚。 又屈強。【史記陸賈傳】廼欲以新集未造之越,屈彊於此。【前漢書】作屈強。◎按彊與強,平上去三聲經史□通用。互見強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亮切,音殭。【廣韻】彊屍勁硬。 又【類篇】居良切,音薑。【詩鄘風】鵲之彊彊。【箋】居有常匹,飛則相隨之貌。 又與疆通。【集韻】疆或作彊。【賈誼審微篇】昔衞侯朝於天子,周行人問其名,曰辟彊。行人還之曰啓彊。辟彊,天子之號也,諸侯弗敢用。衞侯更名燬。

帿 【寅集中】【巾字部】 帿 【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玉篇】射帿也。【類篇】春饗所射侯也。【說文】本作侯。

帬 【寅集中】【巾字部】 帬 【唐韻】【韻會】【正韻】渠云切【集韻】衢云切,□音羣。【說文】下裳也。【釋名】下帬也。連接裾幅也。又緣帬,帬施緣也。【急就篇註】帬,下裳也。一名帔,一名襬。 又【廣雅】繞袊,帔,帬也。【揚子方言】□魏之閒謂帬爲帔,繞袊謂之帬。 又【韻會】中帬,親身衣也。【前漢石奮傳】取親中帬厠牏,身自澣洒。【註】師古曰:中帬,若今中衣也。

彗 【寅集下】【彐字部】 彗 【唐韻】祥歲切,音篲。【說文】掃竹也。从又持甡。【廣韻】帚也。【禮曲禮】國中以策彗卹勿驅,塵不出軌。 又草名。【爾雅釋草】葥,王彗。【註】王帚也。似藜,其樹可以爲掃篲。又【廣韻】妖星。【爾雅釋天】彗星爲攙搶。【註】亦謂之孛。言其形孛孛如掃彗。【前漢文帝紀有長星出于東方註】文穎曰:孛彗長三星,其形象小異,孛星光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彗星光芒長,參參如埽篲。長星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三丈二丈,無常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徐醉切,音遂。又【集韻】雖遂切,音祟。義□同。 又【類篇】須銳切,音歲。日中暴明也。【太公兵法】日中不彗,是謂失時。 又【廣韻】于劌切,音衞。義同。 又與慧通。【史記淮南王安傳】淮南王有女陵,彗有口辨。

廲 【寅集下】【广字部】 廲 【廣韻】憐提切,音黎。廲廔,綺窻。 又【集韻】鄰支切,音離。義同。

弄 【寅集下】【廾字部】 弄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貢切,籠去聲。【爾雅釋言】玩也。【疏】謂玩好也。【詩小雅】載弄之璋。【前漢趙堯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 又戲也。【左傳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註】弄,戲也。【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註】師古曰:弄田,謂宴游之田。 又【韻會】侮也。【前漢東方朔傳】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無所爲屈。 又樂曲曰弄。【晉書桓伊傳】王徽之泊舟靑溪側,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爲我一奏。伊便下車,踞胡牀,爲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南史隱逸傳】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傳焉。【嵆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又【字彙】巷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同笶。○按笶旣俗書,此復因笶而誤。

归 【辰集下】【止字部】 歸 〔古文〕□【唐韻】舉韋切【集韻】居韋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又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又【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又【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又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又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又【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又【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又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又【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 又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又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又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又歸妹,卦名。 又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又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又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又【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又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又【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又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又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又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又姓。 又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又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又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又【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 籀省作。漢□作歸。考證:〔【周禮春官】大占掌三易之法。〕 謹照原文占改卜。法改灋。

彦 【寅集下】【彡字部】 彥 【唐韻】魚變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正韻】倪甸切,□音諺。【說文】美士有文,人所言也。【爾雅釋訓】美士爲彥。【註】人所彥詠。【疏】國有美士,爲人所言道。【書太甲】旁求俊彥。【詩鄭風】邦之彥兮。 又叶倪堅切,諺平聲。【陸雲陸公誄】和音嗣世,不替碩彥。明鑒在下。隆命上□。

庚 【寅集下】【广字部】 庚 【唐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賡。【集韻】庚,十干名也。【說文】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又】月在庚曰窒。【釋名】庚,剛也,堅强貌也。 又【玉篇】庚猶更也。【易巽卦】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本義】庚,更也。事之變也。先庚三日,丁也。後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又長庚,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出,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庚,續也。【詩緝】夾漈鄭氏曰:啓明金星,長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將出,則東見。水在日東,故日將沒,則西見。實二星也。【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註】長庚,卽太白星。 又【左傳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註】軍中不得出糧,故爲私隱。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又年齒亦曰庚。【墨客揮犀】文彥博居洛日,年七十八,與和昫司馬旦席,汝言爲同庚會,各賦詩一首。又【癸辛雜識】張神鑒瞽而慧,每談一命,則旁引同庚者數十,皆歷歷可聽。 又【前漢文帝紀】大橫庚庚。【註】師古曰:庚庚,橫貌也。 又【集韻】道也。【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左傳成十八年】塞夷庚。【註】吳晉往來之要道。 又【廣韻】償也。【禮檀弓】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詳以告曰:請庚之。 又【隋書律曆志】夷則一部二十七律。一曰和庚。 又姓。【唐韻】唐有太常博士庚季良。又庚桑,複姓。【莊子庚桑楚註】楚名。庚桑,姓也。 又六庚,天獸名。【太公隂謀】六庚爲白獸,在上爲客星,在下爲害氣。 又倉庚,鳥名。【爾雅釋鳥】倉庚,商庚。【註】卽鵹鳥也。【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又盜庚,草名。【爾雅釋草】蕧,盜庚。【註】旋蕧似菊。【本草】旋蕧一名盜庚。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

应 【卯集上】【心字部】 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 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又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子集中】【人字部】 【說文】古文信字。註詳七畫。

庱 【寅集下】【广字部】 庱 【唐韻】【集韻】【韻會】丑拯切【正韻】丑逞切,□僜上聲。【玉篇】亭名。【吳志孫權傳】親乗馬,射虎於庱亭。【元和郡國志】庱亭,在丹陽縣東四十七里。 又【廣韻】【集韻】【韻會】□丑升切,音僜。又【集韻】閭承切,音陵。義□同。

□ 【子集上】【一字部】 □ 【集韻】且古作□。註詳四畫。

弑 【寅集下】【弋字部】 弑 【唐韻】【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志切,□音試。【釋名】下殺上曰弑。弑,伺也,伺閒而後得施也。【類篇】弑,殺也。自外曰□,自內曰弑。 【集韻】或作煞、□。□字原从刍从弋作。

弱 【寅集下】【弓字部】 弱 【唐韻】而勺切【集韻】【韻會】日灼切,□音若。【玉篇】尫劣也。【釋名】委也。【增韻】懦也。【書洪範】六極,六曰弱。【傳】尫劣。【疏】尫劣□是弱事,爲筋力弱,亦爲志氣弱。鄭康成云:愚懦不毅曰弱,言其志氣弱也。【禮曲禮】二十曰弱冠。【疏】體猶未壯,故曰弱也。【釋名】二十曰弱,言柔弱也。 又孅弱,體柔貌。【司馬相如子虛賦】嫵媚孅弱。 又弱行。【左傳昭七年】孟縶之足,不良弱行。【註】跛也。 又水名。【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山海經】海內崑崙之墟,弱水出西南隅。【史記大宛傳】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嘗見。【註】索隱曰:魏略云弱水在大秦西。□中記云:天下之弱者,有崑崙之弱水,鴻毛不能載也。 又衰也。【左傳昭三年】姜族弱矣。而嬀將始昌。 又敗也。【釋名】衂也。【左傳襄二十六年】頡遇王子弱焉。【註】弱,敗也。言爲王子所得。 又喪也。【左傳昭三年】又弱一个焉。 又繁弱,弓名。亦作蕃弱。【左傳定四年】封父之繁弱。【註】繁弱,大弓名。【孔叢子公孫龍篇】楚王張繁弱之弓。【司馬相如子虛賦】彎蕃弱。【註】文穎曰:蕃弱,夏后氏之良弓名。 【說文】本作□。

嶘 【寅集中】【山字部】 嶘 【唐韻】士限切【集韻】阻限切,□音棧。【說文】尤高也。【元結閔嶺中樂府】大淵薀薀兮,絕嶘岌岌。 【集韻】或作。

己 【寅集中】【己字部】 己 〔古文〕□【唐韻】居擬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音紀。【廣韻】身也。【韻會】對物而言曰彼己。【書大禹謨】舍己從人。【禮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又【韻會】私也。【論語】克己復禮。 又【釋名】紀也。【詩小雅】式夷式己。【箋】爲政當用平正之人,用能紀理其事也。 又日名。【說文】己,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月在己曰則。【禮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己。【註】己之爲言起也。 又官名。【後漢西域傳】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於車師前王庭。【註】戊己中央,鎭覆四方。又開渠播種,以爲厭勝,故稱戊己焉。 又【集韻】口已切,音起。姓也。【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箋】顧昆吾,皆己姓也。

弫 【寅集下】【弓字部】 弫 【集韻】止忍切,音軫。【玉篇】弓强。

弭 【寅集下】【弓字部】 弭 〔古文〕□【唐韻】綿婢切【集韻】【韻會】母婢切【正韻】莫禮切,□音敉。【說文】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爾雅釋器】有緣者謂之弓,無緣者謂之弭。【註】今之角弓也。【疏】李巡曰:骨飾兩頭曰弓,不以骨飾兩頭曰弭。孫炎曰:緣謂繳束而漆之,弭謂不以繳束骨飾兩頭者也。【釋名】弓末謂之弭,以骨爲之,滑弭弭也。【詩小雅】象弭,魚服。【傳】象弭,弓反末也。【疏】弭者,弓弰之名,以象骨爲之,是弓之末弭,弛之則反曲,故云象弭爲弓反末也。 又【廣韻】息也。【玉篇】止也。【左傳襄二十五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 又【玉篇】忘也。【詩小雅】心之憂矣,不可弭忘。【箋】我念之憂,不能忘也。 又【玉篇】安也。【史記田完世家】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乎五音。 又【玉篇】滅也。【後漢趙壹傳】下則抗論當世,消弭時災。 又按也,低也。【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註】弭,按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弭節裴回。【註】司馬彪云:弭,猶低也。 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註】弭,鄭地。 又【釋名】納弭也。弭弭,兩致之言也。考證:〔【釋文】弓又謂之弭。〕 謹照原文又改末。

彺 【寅集下】【彳字部】 彺 【集韻】雨方切,音王。【玉篇】急行貌。

弅 【寅集下】【廾字部】 弅 【集韻】【韻會】□符分切,音焚。【集韻】丘高起貌。【莊子知北遊】登隱弅之丘。 又【廣韻】房吻切【集韻】父吻切,□焚上聲。義同。

彣 【寅集下】【彡字部】 彣 【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也。【廣韻】靑與赤雜。【集韻】古通文。

年 【午集下】【禾字部】 年 〔古文〕□【唐韻】【廣韻】奴顚切【集韻】【類篇】【韻會】寧顚切【正韻】寧田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又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又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又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又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又【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 【集韻】亦書作。唐武后作□。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

幹 【寅集下】【干字部】 幹 【唐韻】古案切【集韻】【韻會】居案切【正韻】古汗切,□干去聲。【類篇】幹,能事也。【易蠱卦】幹父之蠱。【註】幹父之事,能承先軌,堪其任者也。 又【玉篇】幹,體也。【易乾卦】貞者,事之幹也。 又草木莖曰幹。【詩詁】木旁生者爲枝,正出者爲幹。 又凡器之本曰幹。【禮月令】羽箭幹。【註】幹者,器之本也。【疏】器之材樸,總謂之幹。【周禮冬官考工記】荆之幹。【註】柘也,可以爲弓弩之幹。 又十干,本作幹。【廣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 又脅也。【公羊傳莊元年】搚幹而殺之。【爾雅釋畜】回毛在幹,茀方。【疏】旋毛在脅者,名茀方。 又奇幹,國名。【汲冢周書】奇幹善芳。【註】奇幹在北。善芳者,鳥名。 又【韻會】幹,脊骨。【左傳昭二十五年】唯是楄柎,所以藉幹。 又姓。【萬姓統譜】見《姓苑》。宋時西夏有幹道冲,其先從夏主遷興州,世掌夏國史。道冲通五經,爲蕃漢敎授,官至中書宰相。元有幹勒忠,習女直契丹字,通法律,官至同僉樞密院事。 又【集韻】【正韻】□河干切,音寒。【集韻】幹,井垣也。【韻會】幹,井上木欄也。其形四角,或八角。又謂之銀牀。【莊子秋水篇】吾跳樑乎井幹之上。 又樓名。【前漢郊祀志】武帝立井幹樓,高五十丈。【註】積木而高爲樓,若井幹之形也。【班固西京賦】攀井幹而未半,目眴轉而意迷。 又【韻會】與管通。【前漢劉向傳】石顯幹尚書。【註】師古曰:幹,與管同。【後漢竇憲傳】內幹機密。【註】幹,古與管通。 又叶九件切,音蹇。【揚子太□經】井無幹,水直衍。 又叶經電切,音見。【蘇轍墨君堂詩】中堂開素壁,蕭颯起霜幹。隨宜賦竹意,落筆皆蔥蒨。

庴 【寅集下】【广字部】 庴 【集韻】【韻會】□秦昔切,音籍。【玉篇】縣名。【前漢地理志】淸河郡有庴縣。 又【廣韻】【集韻】□資昔切,音積。又【集韻】七約切,音鵲。又七迹切,音磧。義□同。

【午集中】【疒字部】 【篇海】同。 又【廣韻】【集韻】□許九切,音朽。病也。

弰 【寅集下】【弓字部】 弰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音稍。【玉篇】弓使箭。 又弓末也。【廣韻】弓弰。【集韻】弓末。

待 【寅集下】【彳字部】 待 【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又【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 又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 又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又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 又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 又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爲期。【朱註】待,徒奇反。考證:〔【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世富,君子誠之,好以待。〕 謹照原文世改埶。

琷 【午集上】【玉字部】 琷 【字彙補】音闕。人名。【唐書南蠻傳】乾符四年,南詔遣陀西段琷寶詣邕州節度使辛讜,請修好。

巢 【寅集中】【巛字部】 巢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鋤交切,音鄛。【說文】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禮禮運】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檜巢。【古史考】許由夏常居巢,故號巢父。 又國名。【周書序】巢伯來朝。【傳】殷之諸侯。 又湖名。【括地志】廬州巢縣有巢湖。 又樂器。【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疏】巢,高也。言其聲高也。 又車名。【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註】巢車,車上爲櫓。 又姓。【廣韻】有巢氏之後。【史記三皇紀】有巢氏,有天下者之號。 又菜名。【陸龜蒙詩序】蜀疏有兩巢,大巢卽豌豆之不實者,小巢生稻畦中。一曰野蠶豆。 又【廣韻】士稍切,音。棧閣也。 又【集韻】莊交切,音□。大笙也。 又【韻會】子小切【正韻】子了切,□音勦。國名。 又叶牀魚切,音鋤。【崔駰反都賦】大漢之初,雍土是居。京平之世,鴝鵒來巢。 又叶鋤尤切,音愁。【宋玉高唐賦】王雎鸝黃,正冥楚鳩。姊歸思婦,垂雞高巢。【說文】巢本字。木上从□作。

廓 【寅集下】【广字部】 廓 〔古文〕□【廣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音鞹。【爾雅釋詁】大也。【詩大雅】上帝耆之,憎其式廓。【吳志周瑜傳】性度恢廓。 又【說文】空也。【前漢東方朔傳】今世之處士魁然無徒,廓然獨居。 又【集韻】開也。【揚子方言】張小使大,謂之廓。【荀子狄隘篇】荀子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後漢班勇傳】廓開朝廷之德。 又【集韻】或作郭。【韓愈徐偃王廟□】堅嶠之後,達夫郭之。 又劒削曰廓。【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東,或謂之廓,或謂之削。 又州名。【廣韻】廓州,漢西羌地,前涼湟河郡,周爲廓州。考證:〔【荀子狄隘篇】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謹照原文改荀子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

律 【寅集下】【彳字部】 律 【唐韻】呂戌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嵂。【玉篇】六律也。【廣韻】律呂也。【說文】均布也。十二律均布節氣,故有六律,六均。【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律管,所以分氣。【前漢律歷志】律有十二,陽六爲律,隂六爲呂,黃帝之所作也。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昆侖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爲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爲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爲律本。【後漢律曆志】殿中□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靈臺用竹律六十□日如其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又用玉。漢末以銅爲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禮王制】考時月,定日同律。 又【爾雅釋詁】法也。 又常也。【註】謂常法。【正韻】律呂萬法所出,故法令謂之律。【管子七臣七主篇】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釋名】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左傳桓二年】百官於是乎咸懼,而不敢易紀律。 又軍法曰律。【易師卦】師出以律。 又□書曰律。【前漢□法志】蕭何攟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晉書□法志】秦漢舊律起自李悝。悝著網捕二篇,雜律一篇。又以其律具其加減,是故所著六篇而已。 又爵命之等曰律。【禮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進律。【疏】律卽上公九命,繅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之等,是也。 又【爾雅釋言】述也。【禮中庸】上律天時。 又【爾雅釋言】銓也。所以銓量輕重。 又理髮曰律。【荀子禮論篇】不沐則濡櫛,三律而止。【註】律,理髮也。 又詩律。【杜甫遣悶詩】晚節漸於詩律細。 又戒律。【佛國記】法顯慨律藏殘缺,於是以弘始二年至天竺,尋求戒律。 又【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註】蜀人呼筆爲不律也。 又斛律,耶律,□複姓。【姓譜】斛律,代人,世爲部落統軍,號斛律部,因氏焉。耶律,遼之後。 又【韻補】與嵂通。【詩小雅】南山律律。【司馬相如大人賦】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考證:〔【左傳桓二年】百官於是乎畏懼,而不敢犯紀律。〕 謹照原文畏改咸。犯改易。〔【禮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進律。【疏】律卽上宮九命。〕 謹照原文宮改公。

廣 【寅集下】【广字部】 廣 【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 又【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 又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 又【玉篇】古曠切,光去聲。【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疏】馬融云:東西爲廣,南北爲輪。【釋文】廣,古曠反。 又車名。【周禮春官車僕】廣車之萃。【註】廣車,橫□之車也。【釋文】廣,古曠反。【左傳僖二十八年】西廣東宮。【疏】楚有左右廣,蓋兵車之名。【宣二年】分爲二廣。【註】十五乗爲一廣。 又【正字通】音曠。【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註】廣,開泰貌。 又與曠通。【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 又姑黃切,音光。【爾雅釋獸】回毛在背,闋廣。【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音義】廣,音光。 又【韻補】叶果五切,音古。【禮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弶 【寅集下】【弓字部】 弶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其亮切,强去聲。【玉篇】施罟於道也。【廣韻】張取獸也。【集韻】以弓□鳥獸。

徂 【寅集下】【彳字部】 徂 〔古文〕□□【廣韻】昨胡切【集韻】叢租切,□祚平聲。【爾雅釋詁】往也。【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詩豳風】我徂東山。 又【爾雅釋詁】存也。【註】以徂爲存,猶以亂爲治,以曩爲曏,以故爲今。反覆旁通,美惡不嫌同名。 又國名。【詩大雅】侵阮徂共。【箋】阮也,徂也,共也,三國犯周,而文王伐之。◎按朱傳云:以侵阮,而往至於共也。與箋說異。 又徂來,山名。【詩魯頌】徂來之松。

帨 【寅集中】【巾字部】 帨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稅。【玉篇】帨,巾也。【儀禮士昏禮】母施衿結帨。【註】帨,佩巾也。【禮內則】女子設帨于門右。【註】帨,事人之佩巾也。 又【集韻】此芮切,音毳。又須銳切,音歲。又【類篇】欲雪切,音悅。義□同。考證:〔【儀禮士昏禮】毋施衿結帨。〕 謹照原文毋改母。

廐 【寅集下】【广字部】 廐 【玉篇】俗廏字。

廏 【寅集下】【广字部】 廏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說文】馬舍也。【釋名】廏,勼也。勼,聚也。生馬之所聚也。【周禮夏官校人】三乗爲皁,三皁爲繫,六繫爲廏,六廏成挍。【註】自乗至廏,其數二百一十六匹。【詩小雅】乗馬在廏。又官名。【左傳襄十五年】養由基爲宮廏尹。【昭二十七年】左尹與中廏尹。【唐書百官志】典廏署令掌飼牛馬,給養雜畜。 又姓。【姓考】楚令尹子文曾孫弃疾爲廏尹,因氏。考證:〔【左傳襄十五年】養由基爲官廏。〕 謹照原文官改宮。廏下增尹字。

廔 【寅集下】【广字部】 廔 【唐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說文】屋麗廔也。【玉篇】屋蠡也,脊也。 又【說文】一曰種也。 又【集韻】龍珠切,音慺。窻也。【廣韻】廲廔綺窻。

嶔 【寅集中】【山字部】 嶔 【廣韻】去金切【集韻】虛金切【韻會】【正韻】祛音切,□音欽。【玉篇】嶔崟,山勢聳立貌。【釋名】嶔,欠也。開張其口嶔嶔然。【范曄洛遊應詔詩】隨山上嶇嶔。【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詩】安得輟兩足,藜杖出嶇嶔。 【集韻】或作廞。 又通作唫。【穀梁傳僖三十三年】巖唫之下。【釋文】音欽。 又【集韻】【類篇】□丘廉切,音□。義同。考證:〔【穀梁傳僖三十三年】巖唫之下。【註】唫音欽。〕 謹照原文註唫二字改釋文。

帔 【寅集中】【巾字部】 帔 【唐韻】【集韻】【韻會】□披義切,音被。【說文】弘農謂帬帔也。【揚子方言】帬,□魏之閒謂之帔。【廣雅】帬也。 又【玉篇】在肩背也。【釋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正字通】褙子也。省作背,以其覆肩背也。【南史任昉傳】昉子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 又【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音披。義同。 又【類篇】班縻切,音悲。同襬。關東人呼裙也。

【寅集上】【宀字部】 【正字通】同守。【六書故】守从又。

廳 【寅集下】【广字部】 廳 【廣韻】他丁切【集韻】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汀。【廣韻】廳,屋也。【集韻】古者治官處,謂之聽。事後語省,直曰聽,故加广。【增韻】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乃始加广。

彷 【寅集下】【彳字部】 彷 【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音旁。【玉篇】彷徨也。【莊子逍遙遊】彷徨乎無爲其側。 又蟲名。【莊子達生篇】野有彷徨。【音義】彷徨,狀如蛇,兩頭,五采文。 又【集韻】彷徉,徘徊也。【史記吳王濞傳】彷徉天下。 又【廣韻】妃兩切,音髣。彷彿也。【說文】彷彿,見不審也。【傅毅舞賦】彷彿神動。

弢 【寅集下】【弓字部】 弢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音叨。【說文】弓衣也。从弓,从□。□垂飾,與□同意。【左傳成十六年】鄢陵之戰,楚共王召養由基,使射呂錡,中項伏弢。【註】弢,弓衣也。 又旌囊也。【左傳成十六年】內旌於弢中。【疏】弢是盛旌之囊也。 又六弢,書名。與韜通。【莊子徐無鬼】從說之,則以金版六弢。【釋文】司馬崔云:金版六弢,皆周書篇名。或云祕識也。又作六韜。考證:〔【莊子徐無鬼】從說之,則以金版六弢。【註】司馬雀云,金版六弢,皆周書篇名。或云,祕截也。〕 謹照原文註改釋文。雀改崔。截改識。

彆 【寅集下】【弓字部】 彆 【廣韻】方結切【集韻】必結切,□音□。【廣韻】弓彆。【集韻】弓戾也。【詩小雅象弭魚服箋】弭,弓反末。彆者,以象骨爲之,以助御者解轡也。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義同。 【廣韻】或作□。亦作。

度 【寅集下】【广字部】 度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音渡。【說文】法制也。从又,□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考證:〔【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丈尺引也。〕 謹照原文丈尺改尺丈。〔【前漢西域傳】縣度者,石也。〕 謹照原文改縣度,石山也。

幩 【寅集中】【巾字部】 幩 【唐韻】【集韻】【正韻】□符分切,音汾。【說文】馬纏鑣扇汗也。【詩衞風】朱幩鑣鏕。【毛傳】幩,飾也。人君以朱纏鑣扇汗,且以爲飾。正義朱爲飾之物,故幩爲飾。 又【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或作□。 又分吻切,音憤。穀囊滿。◎按《字彙》附十二畫,非。今改正。考證:〔【詩衞風】朱幩鑣鏕。【傳】幩,飾也。人君以朱纏,且以爲飾。【釋文】馬銜外鐵也。一名扇汗。又曰排沫。〕 謹按馬銜以下乃鑣字註,非幩字註也。謹改爲毛傳幩,飾也。人君以朱纏鑣扇汗,且以爲飾。正義朱爲飾之物,故幩爲飾。

廨 【寅集下】【广字部】 廨 【廣韻】古隘切【韻會】居隘切,□音解。【說文】公廨也。

徸 【寅集下】【彳字部】 徸 【玉篇】昌容切,音衝。行貌。又與踵同。【集韻】踵或作徸。

詓 【酉集上】【言字部】 詓 【集韻】口舉切,去上聲。【類篇】聲也。【白虎通】古之民人,臥之詓詓,起之吁吁。

忞 【卯集上】【心字部】 忞 【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珉。【說文】彊也。【廣韻】自勉彊也。 又心所不了也。【揚子法言】傳千里之忞忞者,莫如書。或作暋。 又【集韻】武粉切,音吻。【博雅】忞忞,亂也。或作忟。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韻】覩動切,音董。石墜聲。

【辰集下】【欠字部】 【廣韻】相倫切【集韻】須倫切,□音荀。【玉篇】信也。一曰□,喜貌。一曰氣逆也。或从气作□。

彲 【寅集下】【彡字部】 彲 【廣韻】丑知切【集韻】【正韻】抽知切。□與螭同。【玉篇】獸名。【集韻】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一說無角螭。【史記齊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果得太公於渭之南。

帋 【寅集中】【巾字部】 帋 【廣韻】同紙。

幏 【寅集中】【巾字部】 幏 【唐韻】古訝切【集韻】居迓切【韻會】居訝切【正韻】居亞切,□音駕。【玉篇】蠻布也。【韻會】漢制名,賦蠻布爲幏,猶中國言稅也。【左思魏都賦】賨幏積墆,琛幣充牣。 又【廣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徎 【寅集下】【彳字部】 徎 【唐韻】【集韻】□丑郢切,音騁。【說文】徑行也。 又【廣韻】丈井切,音□。雨後徑也。 又【集韻】里郢切,音領。義同。 又他頂切,音珽。徑也。

弎 【寅集下】【弋字部】 弎 【說文】古文三字。註詳一部二畫。

彉 【寅集下】【弓字部】 彉 【廣韻】虛郭切【集韻】【正韻】忽郭切,□音霍。【說文】弩滿也。【釋名】張也。【孫子兵勢】勢如彉弩。 又【唐韻】苦郭切【正韻】苦穫切,□音廓。又【廣韻】【正韻】□博古切,音郭。義□同。 【類篇】或作彍。

彧 【寅集下】【彡字部】 彧 【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郁。【廣韻】有文章也。【廣雅】文也。 又【玉篇】彧彧,茂盛貌。 又叶越逼切,音役。【詩小雅】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爲酒食。 【玉篇】一作□。

弿 【寅集下】【弓字部】 弿 【集韻】紀偃切,音繭。弓强也。 又九件切,音蹇。【揚子方言】弿,展也。齊晉曰弿,山之東西,凡難貌曰展。荆吳之人,相難謂之展。若齊魯之言相彈矣。【註】弿音蹇。

彤 【寅集下】【彡字部】 彤 【唐韻】【集韻】【韻會】□徒冬切,音佟。【說文】丹飾也。从丹,从彡。彡,其畫也。【玉篇】赤色。【詩邶風】貽我彤管。【左傳定九年】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註】彤管,赤管筆,女史記事規誨之所執。【疏】必用赤者,示其以赤心正人也。【書文侯之命】彤弓一。【詩小雅彤弓傳】彤弓,朱弓也。 又姓。【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彤城氏。【註】索隱曰:周有彤伯,蓋彤城氏之後。【廣韻】彤伯爲成王宗枝。

幎 【寅集中】【巾字部】 幎 【唐韻】【集韻】□莫狄切,音覓。【說文】幔也。【玉篇】簾也。 又【玉篇】覆也。【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註】幎目,覆面者也。 又均致貌。【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而眂其輪,欲其幎爾而下迆也。【註】幎,均致貌。 又【集韻】【類篇】□民堅切,音眠。又【集韻】□經切,音冥。又【集韻】眠見切,音麪。義□同。

幾 【寅集下】【幺字部】 幾 〔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又【說文】殆也,从□,从戍。戍,兵守也。□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又【玉篇】期也。【詩小雅】卜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又【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又察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衆不同。又【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 又【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又巨依反。《韻會》云:□機祈二音,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爲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又【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機上聲。【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爲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 又【韻會】未多時曰無幾。又物無多,亦曰無幾。 又【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又【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爲君。【註】幾,謂望也。

【巳集下】【犬字部】 【篇海】同狳。【正字通】俗貐字。

【午集中】【矛字部】 【廣韻】尺容切【集韻】【韻會】昌容切,□音衝。【廣雅】短矛也。 【玉篇】或作□。

庋 【寅集下】【广字部】 庋 【廣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說文】本作庪。【玉篇】庋,閣也。【集韻】庋閣藏食物。【禮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註】閣以板爲之,庋食物也。【唐書牛仙客傳】前後賜予,緘庋不敢用。 又【廣韻】居綺切,音剞。義同。 又與攱通。【集韻】攱或作庋。

巫 【寅集中】【工字部】 巫 〔古文〕□□【唐韻】武夫切【集韻】【正韻】微夫切【韻會】馮無切,□音無。【說文】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世本】巫咸始作巫。【楚語】古者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肅中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神明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周禮春官神仕疏】男子陽有兩稱,曰巫,曰覡。女子隂不變,直名巫,無覡稱。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郡有巫縣。 又山名。【山海經】黑水之南有巫山。【左傳襄十八年】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註】在盧縣東北。【前漢地理志註】巫山在巫縣西南。 又官名。【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又【夏官】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 又巫咸,國名。【山海經】巫咸國,右手操靑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羣巫所從上下也。亦山名。【郭璞巫咸山序】巫咸者,實以鴻術爲帝堯醫,生爲上公,死爲明神。豈封斯山而因以名之乎。 又人名。【山海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註】皆神醫也。 又神名。【前漢郊祀志】晉巫祀巫社巫祠,秦巫祀巫保,荆巫祀巫先。【註】皆古巫之神也。巫先,巫之最先者。 又姓。【風俗通】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書君奭】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廣韻】漢有冀州刺史巫捷。又巫馬,複姓。【論語】巫馬期。

差 【寅集中】【工字部】 差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初牙切【正韻】初加切,□音杈。【說文】貳也,不相値也。【徐鍇曰】左于事,是不當値也。【廣韻】舛也。【韻會】差錯之義。【書呂□】察辭于差。【前漢東方朔傳】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又【爾雅釋詁】擇也。【釋文】差音。【詩小雅】旣差我馬。 又【廣韻】楚宜切【集韻】【韻會】叉宜切【正韻】叉茲切,□音縒。【廣韻】次也,不齊等也。【后漢荀爽傳】天子娶十二,諸侯以下各有等差。 又【玉篇】參差,不齊也。【韻會】參差,亂絲貌。參相參爲參,兩相參爲差。【詩周南】參差荇菜。【風俗通】舜作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其形參差,象鳳翼。 又【韻會】參差,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 又【韻會】差池,燕飛也。【詩邶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又【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正韻】初佳切,□音釵。【韻會】差使也。【唐宣宗詔】凡役事委令輪差。 又擇也。【廣韻】□也。【詩□風】穀旦于差。【釋文】差,鄭初佳反。王音嗟。徐七何反。 又【廣韻】差殊,亦不齊。【禮王制】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爲差。【釋文】差,初佳反。徐,初宜反。 又僭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同邦國。【註】同謂威其不協僭差者。【釋文】差,初佳反。 又【韻會】夫差,吳王名。 又差分,算法。【周禮地官九數註】有差分,今有重差。 又【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音磋。【集韻】淅也。【禮喪大記】御者差沐于堂上。【註】差,淅也。淅飯米取其潘爲沐也。 又【韻補】差,過也。【屈原離騷】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又【韻會】景差,楚人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楚懈切,釵去聲。【廣韻】病除也。【集韻】瘉也。【魏志張遼傳】疾小差。 又【韻會】差,較也。【左傳宣十二年註】拔旗投衡使不帆,風差輕。【釋文】差,初賣反。 又【集韻】楚嫁切,杈去聲。差異也。【韓愈瀧吏詩】颶風有時作,掀簸眞差事。 又與磋通。【韻會】磋或作差。 又【集韻】古與嗟通。註詳口部十畫。考證:〔【禮喪大記】御者差沐于堂上。【註】差,淅也。淅飯米取其瀋爲沐也。〕 謹照原文瀋改潘。〔【屈原離騷】湯禹儼而祗敬兮,同論道而莫差。〕 謹照原文同改周。

廟 【寅集下】【广字部】 廟 〔古文〕庿【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眉召切,苗去聲。【說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廟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釋名】先祖形貌所在也。【玉篇】宗廟也。【爾雅釋宮】室有東西廂曰廟。【註】夾室前堂。【疏】凡大室有東西廂夾室及前堂有序牆者曰廟。 又【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文中子禮學篇】山澤有廊廟之志。 又凡祠外神者亦曰廟。【史記封禪書】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於是作渭陽五帝廟。

彡 【寅集下】【彡字部】 彡 【唐韻】【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衫。【說文】彡,毛飾畫文也。象形。【徐鉉曰】毛髮繪飾之事。【集韻】飾謂之彡。 又【廣韻】毛長也。 又【廣韻】息廉切【集韻】思廉切,□音暹。義同。 又【集韻】纖琰切,僉上聲。羌姓。【後漢西羌傳】元帝時,彡姐等七種□隴西。 又魚名。【閩中海錯疏】黃彡,鱗細,黃赤色。

彴 【寅集下】【彳字部】 彴 【廣韻】之若切【集韻】【正韻】職略切,□音勺。【廣雅】獨梁也。【廣韻】橫木渡水也。【蘇軾游蔣山詩】略彴橫秋水。 又【集韻】亭歷切,音笛。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雹。【爾雅釋天】奔星爲彴約。【疏】奔星卽流星。一名彴約。

弣 【寅集下】【弓字部】 弣 【廣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音撫。【釋名】弓中央曰弣。弣,撫也。人所持撫也。【廣韻】弣,弓弝中也。【禮曲禮】左手承弣。

常 【寅集中】【巾字部】 常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考證:〔【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旂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太常。〕 謹照原文旂改旗太改大。

广 【寅集下】【广字部】 广 【唐韻】【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醃上聲。【說文】因广爲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鉉曰】因广爲屋,故但一邊下。【增韻】棟頭曰广。【韓愈遊湘西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屋广。 又【釋名】衾,广也。其下廣大,如广受人也。 又【廣韻】魚掩切,音隒。義同。(廣)【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 又【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 又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 又【玉篇】古曠切,光去聲。【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疏】馬融云:東西爲廣,南北爲輪。【釋文】廣,古曠反。 又車名。【周禮春官車僕】廣車之萃。【註】廣車,橫□之車也。【釋文】廣,古曠反。【左傳僖二十八年】西廣東宮。【疏】楚有左右廣,蓋兵車之名。【宣二年】分爲二廣。【註】十五乗爲一廣。 又【正字通】音曠。【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註】廣,開泰貌。 又與曠通。【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 又姑黃切,音光。【爾雅釋獸】回毛在背,闋廣。【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音義】廣,音光。 又【韻補】叶果五切,音古。【禮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庇 【寅集下】【广字部】 庇 【廣韻】【集韻】□必至切,比去聲。【爾雅釋言】庇庥,廕也。【疏】庇,蔽也。【禮表記】有庇民之大德。【左傳襄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又【集韻】通作芘。【莊子養生主】隱將芘其所籟。 又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長六尺謂之庇軹,五尺謂之庇輪,四尺謂之庇軫。【註】庇謂覆幹也。 又【揚子方言】寄也,齊衞宋魯□晉汝潁荆州江淮之閒曰庇,或曰寓。 又【集韻】兵媚切,音秘。義同。 又頻脂切,音琵。地名。

□ 【備考】【午集】【穴字部】 □ 【龍龕】同窟。

帚 【寅集中】【巾字部】 帚 【唐韻】支手切【集韻】止酉切【韻會】止酒切,□音。【說文】糞也。从又持巾,掃門內。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玉篇】掃除糞穢也。【禮曲禮】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于箕上。【註】弟子職曰:執箕膺擖,厥中有帚。【揚雄解嘲】或擁帚彗而先驅。 又草名。【爾雅釋草】荓,馬帚。【註】似蓍,可以爲掃彗。【又】葥,王蔧。【註】王帚也。似藜,其樹可以爲蔧。江東呼之曰落帚。考證:〔【爾雅釋草】茾,馬帚。〕 謹照原文茾改荓。

廙 【寅集下】【广字部】 廙 【唐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織切,□音弋。【說文】行屋也。【玉篇】行屋下聲。【集韻】或作□。 又【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玉篇】謹敬也。【廣韻】恭也,敬也。 又【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音肄。義同。

弲 【寅集下】【弓字部】 弲 【唐韻】許緣切【集韻】隳緣切,□音翾。【說文】角弓也。洛陽名弩曰弲。 又【廣韻】烏懸切【集韻】縈懸切,□音淵。【廣韻】弓勢。 又【集韻】火懸切,音鋗。【廣韻】彃弲,弦也。

幽 【寅集下】【幺字部】 幽 【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音呦。【說文】幽隱也。【易履卦】幽人貞吉。【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禮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註】謂六合幽隱之處也。 又【爾雅釋詁】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 又【玉篇】幽,深遠也。【易繫辭】无有遠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詩小雅】幽幽南山。【註】幽幽,深遠也。 又【玉篇】幽,不明。【正韻】幽,闇也。【書舜典】黜陟幽明。【註】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禮檀弓】望反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註】鬼神處幽闇。 又【正韻】幽,囚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紲。【楊惲報孫會宗書】身幽北闕。 又州名。【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爾雅釋地】燕曰幽州。【疏】燕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 又地名。【左傳莊十六年】同盟于幽。【註】幽,宋地。 又國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思幽之國,思士不妻,思女不夫。【註】言其人直思感而氣通,無配合而生子。 又姓。【廣韻】出《姓苑》。 又與黝通。【集韻】黝或作幽。【禮玉藻】一命縕紱幽衡,再命赤紱幽衡。【註】幽,讀爲黝黑之黝。 又叶於交切,音窔。【道藏歌】迴舞太空嶺,六氣運重幽。我際豈能窮,使爾終不彫。又【詩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旣見君子,德音孔膠。【傳】幽,黑色。考證:〔【禮檀弓】望及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 謹照原文及改反。

廜 【寅集下】【广字部】 廜 【廣韻】【集韻】□同都切,音徒。【廣雅】廜,庵也。 又【集韻】屋平曰廜。 【集韻】或作□。

廢 【寅集下】【广字部】 廢 【唐韻】方肺切【集韻】【韻會】放吠切,□音癈。【說文】屋頓也。 又【爾雅釋詁】止也。【註】止住也。【禮曲禮】凡祭有其廢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之,莫敢廢也。 又【爾雅釋詁】廢,舍也。【註】舍,放置。【周禮天官大宰】八柄,七曰廢,以馭其罪。【註】廢,猶放也。【又】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 又【爾雅釋詁】大也。【詩小雅】廢爲殘賦。【傳】廢,忲也。【釋文】一本作廢。大也。 又墮也。【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於牀,廢於爐炭。【註】廢,墮也。 又【轉註古音】音發。【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秋氣肅殺。含秀垂穎,續舊不廢。 又與癈通。【左傳昭十四年】司徒老祁慮癸僞癈疾。 又與撥通。【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撥爾而怒。【註】故書撥作廢。鄭司農云:廢讀爲撥。考證:〔【說文】屋傾也。〕 謹照原文傾改頓。〔【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撥而怒。〕 謹按原文文義,必字可省,爾字不可省。謹改撥爾而怒。

弊 【寅集下】【廾字部】 弊 【廣韻】【集韻】【韻會】□毗祭切,音幣。與□同。【廣韻】惡也。【前漢元帝紀】重以周秦之弊。 又【廣韻】困也。【後漢耿弇傳】軍士疲弊。 又【玉篇】壞也,敗也。【史記倉公傳】脈法曰:不平不鼓形弊。【揚雄逐貧賦】禮薄義弊。 又【玉篇】頓仆也。【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註于虞中。【註】弊,仆也。 又弊弊,經營貌。【莊子逍遙遊】弊弊然以天下爲事。 又【集韻】【韻會】□必袂切,音□。【集韻】斷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八曰官計,以弊邦治。【註】弊,斷也,所以斷羣吏之治。 又【韻補】筆別切,音鼈。【淮南子俶眞訓】不與物相弊摋。【註】弊摋,猶雜揉也。

忉 【卯集上】【心字部】 忉 【廣韻】都牢切【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音刀。憂心貌。【詩□風】心焉忉忉。 又【內典】忉利天,此天四方各八,中央帝釋,共三十三。

忌 【卯集上】【心字部】 忌 〔古文〕坖【唐韻】【集韻】【韻會】渠記切【正韻】奇寄切,□音惎。【說文】憎惡也。【增韻】嫉也。【詩周南小星箋】以色曰妒,以行曰忌。 又【廣韻】忌諱也。【周禮春官小史】詔王之忌諱。【疏】謂告王以先王之忌諱也。又【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註】不避其忌,則其方以爲苟于言語也。 又憚也。【左傳昭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于上。 又怨也。【晉語】小人忌而不思。【註】怨也。 又戒也。【書呂□】敬忌罔有擇言在身。【註】忌之言戒也。 又敬也。【左傳昭元年】非羇何忌。【註】言不敬羇客,當誰敬哉。 又忌日,親喪日也。【禮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 又姓。【風俗通】周公忌父之後,以王父字爲氏。 又龍忌,謂禁火日也。【後漢周舉傳】有龍忌之禁。 又【集韻】居利切【正韻】吉器切,□音懻。語助辭。【詩鄭風】叔善射忌。 又【五音集韻】巨己切,音芑,亦戒也。【詩大雅】維此聖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說文】己心爲忌。會意。

忶 【卯集上】【心字部】 忶 【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心悶也。 又【玉篇】【廣韻】【集韻】□王問切,音運。義同。

必 【卯集上】【心字部】 必 【唐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音畢。【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趙宧光箋】弋猶表識也,分極猶畺界也,故从八弋。 又定辭也。【詩齊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又專也。【揚子太□經】赤石不奪,節士之必。【註】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猶節士之必專也。 又期必也。【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 又審也。【後漢劉陶傳】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又果也。【後漢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又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羣輔錄】必育受稅俗。【註】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爲也。 又【字彙補】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見僧宗泐記。 又【古今字考】幷列切,音縪。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註】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墜。◎按周禮考工釋文,必卽組也,讀如縪者,俗讀之也。弓檠之从韋,正譌欲舉以駁《說文》,迂矣,當以《說文》爲正。又按必字不从心,《字彙》幷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檢閱爾。

忍 【卯集上】【心字部】 忍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又【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又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又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又姓。又【廣韻】【集韻】【韻會】□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釋文】忍音刃。【禮月令納材葦註】此時柔刃,□與韌靭忍同。

忦 【卯集上】【心字部】 忦 【集韻】牛戒切,音□。【說文】憂也。 又【集韻】苦怪切,音蒯,恨也。 又居拜切,音戒。憂懼也。 又【類篇】居太切,音蓋。義同。 又【玉篇】【廣韻】古黠切【集韻】訖黠切,□音戛。【玉篇】恨也。 【集韻】通作恝。

帣 【寅集中】【巾字部】 帣 【唐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音眷。【說文】囊也。今鹽官三斛爲一帣。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囊有底曰帣。 又【類篇】古轉切,音卷。斂衣褏也。【史記淳于髡傳】帣韝鞠□。【註】索隱曰:帣謂收袖也。

幖 【寅集中】【巾字部】 幖 【唐韻】【集韻】【正韻】□□遙切,音飇。【說文】幟也。【玉篇】幡也。【正韻】立木爲表,繫綵其上,謂之幖。 又【廣韻】頭上幟也。

幞 【寅集中】【巾字部】 幞 【唐韻】房玉切【集韻】【韻會】逢玉切,□音襆。【說文】帊也。【集韻】帕也。【玉篇】巾幞。【廣韻】幞頭,周武帝所製。裁幅巾,出四脚以幞頭,乃名焉。【唐書車服志】幞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二儀實錄】古以皂羅三尺裹頭,號頭巾,三代皆冠。列品黔首,以皁絹裹發。至周武帝,依古三尺裁爲幞頭,唐馬周交解爲之。【朱子語類】唐人幞頭,初止以紗爲之。後以紗軟,砍木作一山子,在前襯起。【筆談】梁高祖始布漆於紗,施鐵爲脚。【宋史輿服志】幞頭,一名折上巾,起自後周,然止以軟帛垂脚。隋始以桐木爲之,唐始以羅代繒,惟帝服則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乗輿或服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爲裏,紗爲表,而塗以漆,後惟以漆爲堅,去其藤裏,前爲一折,平施兩脚,以鐵爲之。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裳削幅謂之幞。或作襆。

弞 【寅集下】【弓字部】 弞 【唐韻】式忍切【集韻】矢忍切,□音矧。【說文】笑不壞顏曰弞。从欠,引省聲。【宋書王弘傳】孫叔未進,優孟見弞。展季在下,臧文貽譏。一作哂。 又木名。【山海經】丙山,其木多弞杻。 又【廣韻】余忍切【集韻】以忍切,□音引。義同。

弨 【寅集下】【弓字部】 弨 【唐韻】尺招切【集韻】【正韻】蚩招切,□音怊。【說文】弓反也。【揚子方言】翻起曰弨。【玉篇】弓弛貌。【詩小雅】彤弓弨兮。【傳】弨,弛貌。【疏】弨,弓反,謂弛之而體反也。 又【正韻】弓名。【韓愈寄崔二十六詩】大弨掛壁何由彎。 又【韻會】之遙切,音招。又【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怊上聲。義□同。 【集韻】一作□。

徒 【寅集下】【彳字部】 徒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塗。【說文】本作□。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 又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 又【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 又【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 又【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 又【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 又【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 又【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 又弟子曰徒。【論語】非吾徒也。【後漢鄭康成傳】扶風馬融,門徒四百餘人。 又【廣韻】徒隷也。【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疏】胥有才智爲什長,徒給使役,故一胥十徒。 又司徒,官名。【書舜典】汝作司徒。【周禮地官司徒疏】司徒,主衆徒也。 又丹徒,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有丹徒縣。【註】卽春秋云朱方也。【地志】秦望氣者言其地有王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鑿京峴山,以敗其勢,因名丹徒。 又罪名。【唐書□法志】用□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蓋奴辱之,量其罪之輕重,有年數而捨。 又申徒,登徒,司徒,□複姓。【風俗通】申屠氏,隨音改爲申徒氏,夏有申徒狄。【宋玉好色賦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註】登徒,姓也。【姓譜】舜嘗爲堯司徒,支孫氏焉。 又叶唐何切,音駝。【道藏歌】運役自然氣,於是息三徒。一暢萬劫感,慶賀西王那。

径 【寅集下】【彳字部】 徑 【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音徑。【說文】步道也。【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徑路。【疏】徯徑,細小狹路。【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註】徑容牛馬。【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禮月令】審端徑術。【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 又【廣雅】徑,袤也。【禮曲禮】送喪不由徑。【註】徑,邪路也。 又疾也,直也。【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註】如淳曰:徑,疾也。【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 又直波也。【爾雅釋水】直波爲徑。【註】言徑涏。 又【集韻】徑,直也。【禮檀弓】有直情而徑行者。 又猶行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晉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 又【集韻】堅靈切,音經。行過也。【史記高祖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又【韻會】通作俓。【史記司馬相如傳】俓峻赴險。 又與竟通。【史記淳于髡傳】不過一斗,徑醉矣。

强 【寅集下】【弓字部】 强 【說文徐註】同强。秦刻石文从口。同強。(強)【唐韻】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渠良切,□音彊。【玉篇】米中蠹。【爾雅釋蟲】蛄,強。【註】今米榖中小黑蟲是也。建平人呼爲子。【揚子方言】蛄謂之強。江東人謂之□。 又【爾雅釋蟲】強蚚。【疏】強,蟲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蓋蠅類。【又】強醜捋。【註】以脚自摩捋。 又與彊通。【廣韻】剛強也,健也。【禮曲禮】四十曰強而仕。【疏】強有二義,一則四十不惑,是智慮強。二則氣力強也。【中庸】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又【集韻】勝也。【禮中庸註】南方以舒緩爲強,北方以剛猛爲強。 又【廣韻】暴也。【史記田延年傳】誅鉏豪強。 又算家以有餘爲強。【古木蘭詩】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又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丁曰強圉。 又姓。【左傳莊十六年】刖強鉏。【廣韻】後漢有強華奉赤伏符。 又【廣韻】【集韻】【正韻】□其兩切,彊上聲。【集韻】勉也。【爾雅釋詁】勤也。【禮中庸】或勉強而行之。 又【韻會】矯強。【左傳莊十九年】鬻拳強諫楚子。【荀子臣道篇】率羣臣百吏,而相與強君曰橋君。【註】橋音矯。 又勸也。【周禮地官】正其行,而強之道藝。【註】強,猶勸也。【禮樂記】強而弗抑則易。【疏】師但勸強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則受者和易。 又姓。【廣韻】《前秦錄》有將軍強求。◎按《後漢》強華,《前秦》強求同姓,《廣韻》分二音,不知何據。 又【集韻】【韻會】【正韻】□其亮切,彊去聲。【韻會】木強,不和柔貌。【前漢周昌傳贊】周昌,木強人也。【註】言其強質如木石然。 又【正韻】自是也,也。【前漢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於此。【註】屈強,不柔服也。【史記】作屈彊。 又與襁通。【類篇】強,負兒衣。【史記魯周公世家】成王少在強葆之中。【註】索隱曰:強葆卽襁褓。正義曰:強闊八寸,長八尺,用約小兒於背而負行。(強)考證:〔【周禮地官】止其行,而強之道藝。〕 謹照原文止改正。

彰 【寅集下】【彡字部】 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諸良切,音樟。【說文】文彰也。【韻會】文章飾也。从章,从彡。毛髮貌。謂鳥獸羽毛之文。 又【集韻】通作章。【詩小雅】織文鳥章。 又【廣韻】明也。【正韻】著也。【書伊訓】嘉言孔彰。 又【正韻】著明之也。【書臯陶謨】彰厥有常。 又叶之戎切,音終。【薛綜騶虞頌】奮威揚德,豈弟之風。聖德極盛,騶虞乃彰。

帵 【寅集中】【巾字部】 帵 【廣韻】一丸切【集韻】烏丸切,□音剜。【廣韻】帵子,裁餘也。【正字通】今采帛舖謂剪截之餘曰帵子。 又【類篇】於袁切,音鴛。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薄紅切【集韻】蒲蒙切,□音蓬。與篷同。【廣韻】車軬。【揚子方言】車枸簍,南楚之外謂之篷,或省作□。【玉篇】亦船連帳也。 又【集韻】胡江切,音降。□,酒篘也。考證:〔【揚子方言】車簍,南楚之外謂之篷,或省作□。〕 謹照原文簍上增枸字。

□ 【午集下】【穴字部】 □ 【玉篇】而兗切。柔皮也,韋也。亦作耎。 又【篇海】子峻切,音俊。獵之韋袴。與同。

干 【寅集下】【干字部】 干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居寒切,□音竿。【說文】干,犯也。【左傳文四年】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晉書衞玠傳】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又【爾雅釋言】干,求也。【書大禹謨】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論語】子張學干祿。 又盾也。【揚子方言】盾,自關而東或謂之〈盾支〉,或謂之干,關西謂之盾。【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詩大雅】干戈戚揚。 又司干,官名。【周禮春官】司干掌舞器。 又【爾雅釋言】干,扞也。【註】相扞衞。【疏】孫炎曰:干盾,自蔽扞。【詩周南】公侯干城。【疏】干城者,言以武夫自固,爲扞蔽如盾,爲防守如誠然。 又也。【詩小雅】秩秩斯干。【傳】干,也。 又水涯也。【易漸卦】鴻漸干干。【註】干謂大水之旁,故停水處者。【詩魏風】寘之河之干兮。【傳】干,厓也。 又國郊曰干。【詩邶風】出宿于干。【傳】干言國郊也。 又【韻會】若干,數未定之辭,猶言幾許也。【禮曲禮】問天子之年。對曰:聞之始服衣若干尺矣。【前漢食貨志】或用輕錢百加若干。【註】師古曰:若干,且設數之言也。干猶箇也。謂當如此箇數耳。 又自甲至癸爲天干。【皇極經世】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皇極內篇】十爲干,十二爲支。十干者。五行有隂陽也。十二支者,六氣有剛柔也。 又闌干,橫斜貌。【古樂府善哉行】月沒參橫,北斗闌干。 又【韻會】闌楯閒曰闌干。【李白淸平調】沉香亭北倚闌干。 又【韻會】目眶謂之闌干。【正韻】闌干,淚流貌。【談藪】王元景使梁,劉孝綽送別,泣下。元景無淚謝曰:別後當闌干。【白居易詩】玉容寂寞淚闌干。 又蘭干,紵也。【後漢哀牢國傳】蘭干細布,織成文章如綾錦。【華陽國志】蘭干,獠言紵也。 又干將,劒名。【吳越春秋】干將者,吳人也。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劒,莫邪斷髮翦爪投于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劒。陽曰干將,隂曰莫邪。 又干遮,曲名。【司馬相如子虛賦】淮南干遮。【註】干遮,曲名也。 又射干,木名。【荀子勸學篇】西方有木,名曰射干。 又草名。【本草圖經】射干,花白莖長,如射人之執干。【後漢□寵傳】陽氣始萌,十一月有蘭,射干,芸荔之應。 又獸名。【司馬相如子虛賦】騰遠射干。【註】射干,似狐,能緣木。又野干,亦獸名。【法華經】野干,體瘦無目,爲諸童子摘擲,受諸苦痛。 又發干、蘭干、餘干,□縣名。【後漢郡國志】東郡有發干縣,漢陽郡有蘭干縣。【隋書地理志】鄱陽郡有餘干縣。 又長干,地名。【左思吳都賦】長干延屬。【註】建業南五里有山岡,其閒平地,吏民雜居。東長干中有大長干,小長干,皆相連。地有長短,故號大小長干。韓詩曰考盤在干。地下而黃曰干。 又姓。【左傳昭二十一年】宋有干犫。【劉向別錄】有干長,著天下忠臣九篇。又段干,干己,□複姓。【史記老子傳】老子之子名宗,爲魏將,封於段干。【註】段干,應是魏邑名,而魏世家有段干木,段干子。田完世家有段干朋。疑此三人是姓段干也,本蓋因邑爲姓。【何氏姓苑】漢有干已衍,爲京兆尹。 又【集韻】居案切,音盰。扞也。【詩周南】公侯干城。沈重讀。 又【篇韻】音寒。國名。【淮南子道應訓】荆有佽飛,得寶劒於干隊。【註】干國,在今臨淄,出寶劒。 又【韻會】通作奸。【前漢劉向傳】數奸死亡之誅。 又通作忓,干預也。【唐書萬壽公主傳】無忓時事。 又【韻會】通作竿。【後漢董卓傳】乗金華靑蓋,瓜畫兩轓,時人號竿摩車,言其服飾近天子也。【註】竿摩,謂相逼近也。今俗以事干人者謂之相竿摩。 又與矸通。【集韻】矸,石也。或省作干。 又與豻通。【類篇】豻或作干。【儀禮大射儀】量人量侯道干五十。【註】干讀豻。豻侯者,豻鵠豻飾也。 又古與乾通。【初月帖】淡悶干嘔。楊愼曰: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溼之干。今以談作痰,干作乾,非也。 又叶經天切,音堅。【黃庭經】回紫抱黃入丹田,漱嚥靈液災不干。考證:〔【韻會】闌板閒曰闌干。〕 謹照原文板改楯。

庽 【寅集下】【广字部】 庽 【廣韻】與寓同。

【丑集下】【女字部】 【正字通】俗孕字。

幫 【寅集中】【巾字部】 幫 【廣韻】【正韻】博旁切【集韻】逋旁切,□音幇。【廣韻】幫衣,治絲履。【集韻】治履邊也。【六書故】幫,裨帖也。省作幇。凡事物旁取者皆曰幫。

庵 【寅集下】【广字部】 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含切,音諳。【玉篇】舍也,□也。【廣韻】小草舍也。【集韻】圜屋爲庵。 又【集韻】或作菴。【後漢皇甫規傳】親入菴廬巡視。【通典】周武帝攻高齊,兵去之後,齊人謂栢菴爲帳幙,不疑兵退,是則結草木爲廬,皆曰菴。 又【廣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諳入聲。【廣韻】低也。 又【集韻】豕屋。

彋 【寅集下】【弓字部】 彋 【廣韻】戸萌切,音宏。【玉篇】弸彋,帷帳起貌。【揚雄甘泉賦】惟弸彋其拂汨兮。【註】弸彋,風吹帷帳之聲也。 又【集韻】弸彋,弓聲。 又【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又【類篇】洪孤切,音胡。義□同。

忐 【卯集上】【心字部】 忐 【五音集韻】吐敢切,音毯。忐忑,心虛也。 又【字彙補】口梗切,音懇。【道藏三元經】心心忐忑。

徐 【寅集下】【彳字部】 徐 【唐韻】似魚切【集韻】【韻會】祥余切【正韻】祥於切,□序平聲。【說文】安行也。【玉篇】威儀也。【爾雅釋訓】其虛其徐,威儀容止也。【註】雍容都雅之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音義】徐徐,安穩貌。 又通作邪。【詩鄘風】其虛其邪。【箋】邪,讀如徐。【疏】虛徐者,謙虛閑徐之義。 又【廣韻】緩也。【廣雅】遲也。【孟子】子謂之姑徐徐云爾。 又【廣韻】州名。【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爾雅釋地】濟東曰徐州。【疏】淮海閒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釋名】徐舒也。土氣舒緩也。 又國名。【左傳昭元年】周有徐奄。【註】二國皆嬴姓。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臨淮郡有徐縣。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又姓。【廣韻】自顓頊之後,春秋時,徐偃王假行仁義,爲楚文王所滅,其後氏焉,出東海,高平,東莞,琅邪,濮陽五望。

怰 【卯集上】【心字部】 怰 【玉篇】戸絹切,音衒。賣也。

弦 【寅集下】【弓字部】 弦 【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賢。【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又半月曰弦。【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 又國名。【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 又姓。【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哀四年】齊□乞弦施救范氏。【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又脈數曰弦。【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又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註】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鄕弦中谷。 又與絃通。【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廬 【寅集下】【广字部】 廬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 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又□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徙有庌也。 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 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 又邑名。【楚語】以王如廬。【註】廬,楚邑。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廬江郡,開皇初改爲廬州。 又山名。【廬山記】周威王時,有匡俗廬君,故山取其號。 又【正韻】龍都切,音盧。【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廬。【註】廬讀爲纑,謂矛戟柄竹攢柲。或曰摩之器。 又與籚同。【集韻】籚或作廬。考證:〔【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正曰廬。〕 謹據照原書所正改所止。

庛 【寅集下】【广字部】 庛 【廣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音刺。【玉篇】耕具也。【集韻】耒下岐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爲耒庛,長尺有一寸。【註】鄭司農云:庛耒下岐。康成謂:庛,耒下前曲接耜。【疏】庛者,耒之面,但耒狀若今之曲杴柄也,面長尺有一寸,古法耒下惟一金,不岐頭。先鄭云:耒下岐,據漢法而言也。康成謂:耒下前曲接耜者,耜謂耒頭金,故云下前曲接耜者也。 又【類篇】才支切,音疵。義同。 【集韻】或作□□。

廼 【酉集下】【辵字部】 廼 【玉篇】與乃同。語辭也。【詩大雅】廼立臯門,廼立應門。 又汝也。【前漢項籍傳】必欲烹廼翁。又【□餘傳】豈少廼女乎。 又始也。【前漢贾誼傳】太子廼生。【註】言始生也。

□ 【午集下】【穴字部】 □ 【類篇】常容切【等韻】蜀庸切,□音鰫。窳□,器病。

忖 【卯集上】【心字部】 忖 【唐韻】倉本切【集韻】【韻會】取本切【正韻】趨本切,□音刌。【說文】度也。从心寸聲。【廣韻】思也。【詩小雅】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又姓。 又與刌通。【禮玉藻瓜祭上環註】上環,頭忖也。【疏】忖,切也。 【說文》長箋】从寸心,會意。卽諧寸聲。或省作寸。

忑 【卯集上】【心字部】 忑 【五音集韻】他德切,音忒。義見上。 又【字彙補】端討切,音倒。道藏讀。

徲 【寅集下】【彳字部】 徲 【唐韻】杜兮切【集韻】□尼切,□音啼。【說文】久也。 又【博雅】徲徲,往來也。

忠 【卯集上】【心字部】 忠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說文】敬也。【玉篇】直也。【增韻】內盡其心,而不欺也。【周禮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謂言出于心,皆有忠實也。 又【六書精蘊】竭誠也。【書伊訓】爲下克忠。【傳】事上竭誠也。 又不貳也。【詩邶風北風箋】詩人事君無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 又【廣韻】無私也。【左傳成九年】無私,忠也。【後漢任延傳】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 又厚也。【周語】忠非親禮。【註】厚也。 又【諡法】危身奉上,險不辭難曰忠。 又州名。古巴東郡,唐置忠州。 又淵名。【山海經】忠極之淵。 又叶陟良切,音張。【漢溧陽長潘乾□】彬文烈武,扶弱抑强。龕刈骾雄,流惡顯忠。考證:〔【周禮地官】一曰六德,智,仁,聖,義,忠,和。【鄭疏】中心曰忠。〕 謹按疏非鄭氏所作,謹照原書地官改大司徒。省鄭字。

忥 【卯集上】【心字部】 忥 【唐韻】【集韻】□許旣切,欷去聲。【說文】癡貌。一曰靜也。又息也。 又【集韻】虛器切,音呬。【博雅】忥忥,喜也。

忷 【卯集上】【心字部】 忷 【集韻】與恟同。

虝 【申集中】【虍字部】 虝 【集韻】虎古作虝。註見部首。

徧 【寅集下】【彳字部】 徧 【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見切,□編去聲。【說文】帀也。【廣韻】周也。【書舜典】徧于羣神。【詩小雅】羣黎百姓,徧爲爾德。【左傳莊二十年】樂及徧舞。【疏】言樂之所有,舞悉周徧也。 又【廣韻】俗作遍。【魏志賈逵傳註】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又【集韻】或作辯。【禮曲禮】然後辯殽。【註】辯音徧,義同。 又【集韻】或作辨。【史記五帝紀】辨于羣神。【書舜典】作徧。 又與蹁通。【集韻】蹁或作徧。 又與偏通。【集韻】偏通作徧。

忯 【卯集上】【心字部】 忯 【唐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岐。【玉篇】敬也,愛也。 又【廣韻】是支切【集韻】【類篇】常支切,□音匙。忯,不憂事也。 又【集韻】盈之切,音飴。忯忯,和適也。 又【五音集韻】掌氏切,音紙。【爾雅釋言】恀怙,恃也。或从氏。 又上紙切,音是。恃事日恀。或从氏。 又待禮切,音弟。忯忯,愛也。

忾 【卯集上】【心字部】 忾 【廣韻】喜夷切【集韻】馨夷切,□音咦。【廣雅】喜貌。 又【字彙】與忔同。(愾)【唐韻】【集韻】□許旣切,音欷。【說文】太息也。【詩曹風】愾我寤歎。◎按陸德明音義本作苦愛反。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正韻】丘蓋切,□音磕。【博雅】滿也。【禮祭義】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太息之聲。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玉篇】怒也。【左傳文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註】愾,恨怒也。 又【集韻】許訖切。與迄同。【爾雅釋詁】至也。本作迄。或作愾。【禮哀公問】君行此五者,則愾乎天下矣。〇按《說文》从心从氣,氣亦聲,故許旣切最近。

【寅集中】【巾字部】 【廣韻】作曹切【集韻】臧曹切,□音糟。【說文】帴也。 又【玉篇】藉也。 又【廣韻】七刀切【集韻】倉刀切,□音操。義同。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韻】居尤切,音鳩。大牡謂之。【類篇】書作,非。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莫飽切,音卯。【博雅】好也。或作媌。

【午集上】【玉字部】 【玉篇】疎逸切,音瑟。玉器也。 又巨幼切,音舊。義同。

式 【寅集下】【弋字部】 式 【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識。【說文】法也。【韻會】爲法也。【書說命】百官承式。【微子之命】萬邦作式。【詩大雅】式是南邦。 又【韻會】取法也。【詩大雅】古訓是式。【後漢崔寔傳】師五帝而式三王。 又【廣韻】用也。【詩大雅】維此良人,作爲式穀。【箋】式,用也。賢者在位,則用其善道。 又【廣韻】度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註】式謂用財之節度。 又【增韻】制也。【前漢宣帝紀】樞機周密,品式備具。 又【增韻】也。 又車前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疏】式謂人所憑依而式敬,故名此木爲式也。 又【廣韻】敬也。【韻會】乗而俛首致恭曰式。義取憑式也。【書武成】式商容閭。【疏】式,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乗,有所敬,則俛而憑式,遂以式爲敬名。 又發語辭。【詩邶風】式微式微。【箋】式,發聲也。 又式道□,官名。【前漢百官表】式道左右中□。【註】應劭曰:式道凡三□,車駕出還,式道□持麾至宮門,門乃開,師古曰:式,表也。 又姓。【姓譜】見《姓苑》。 又與栻通。【史記日者傳】分策定卦,旋式正棊。【註】索隱曰:式卽栻也,旋轉也。 又【集韻】惕德切,音忒。惡也。 又【集韻】蓄力切,音敕。占文也。古者大出師,則太師主抱式。 又【韻補】叶式吏切,音試。【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後式。旣愆爾止,靡明靡晦。 又叶施灼切,音鑠。【蘇軾司馬溫公銘】二聖忘巳,惟公是式。公亦無我,惟民是度。

彼 【寅集下】【彳字部】 彼 【唐韻】補委切【集韻】補靡切,□□上聲。【說文】往有所加也。【玉篇】對此之稱。【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禮檀弓】爾之愛我也,不如彼。 又外之之詞。【論語】彼哉彼哉。【疏】言如彼人哉無足稱也。 又【廣韻】□也,邐也。

徊 【寅集下】【彳字部】 徊 【廣韻】戸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玉篇】徘徊,猶彷徨也。【集韻】徘徊,不進貌。【史記呂后紀】徘徊往來。【古詩】淸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張 【寅集下】【弓字部】 張 〔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 又【廣雅】大也。【詩大雅】孔修且張。【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 又【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 又【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 又【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 又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又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 又計物之數曰張。【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後漢明帝八王傳】寵有彊弩數千張。 又星名。【史記律書】西至于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天官書】張素爲廚,主觴客。【正義】張六星,六爲嗉,主天廚飮食,賞賚觴客。 又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又蹶張,以足張弩也。【前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註】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張之,故曰蹶張。師古曰: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 又乖張,相戾也。【司馬貞補史記序】其中遠近乖張。 又姓。【廣韻】本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云: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出淸河,南陽,吳郡,安定,燉煌,武威,范陽,犍爲,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詩小雅】張仲孝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廣韻】張施。【集韻】□設也。【周禮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張事。【前漢王尊傳】供張如法而辦。 又【韻會】自侈大也。【左傳桓六年】隨張必棄小國。【釋文】張,豬亮反。 又張絃之張,亦音帳。【嵆康琴賦】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亮。 又與脹通。【左傳成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厠。【註】張,脹滿也。 又與帳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 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疏】血旣動作,脈必張起,故言張脈也。【釋文】張,中亮反。 又雄張。【後漢班超傳】于寘王雄張南道。【註】雄張,猶熾盛也。張,丁亮反。

恲 【卯集上】【心字部】 恲 【廣韻】撫庚切【集韻】披耕切,□音怦。【玉篇】滿也。 又忼慨也。 或从朋。

座 【寅集下】【广字部】 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坐。【玉篇】牀座也。【集韻】坐具。【李嘺讓地官尚書表】八座樞機,五曹要劇。 又【韻會】通作坐。【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法坐,王聽朝處。【後漢孔融傳】坐上客常滿。

庲 【寅集下】【广字部】 庲 【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玉篇】舍也。【集韻】長庲,齊臺名。庲降,蜀地名。

徵 【寅集下】【彳字部】 徵 〔古文〕□□□□【唐韻】陟陵切【集韻】【韻會】知陵切,□陟平聲。【說文】召也。从微省。□爲徵,行於微而文達者,卽徵之。【周禮天官宰夫】掌百官府之徵令。【註】別異諸官,以備王之徵召。【周語】唯官是徵。 又【廣韻】證也,明也。【書洪範】念用庶徵。【左傳昭三十年】且徵過也。【註】徵,明也。 又【廣韻】成也。【儀禮士昏禮】納徵。【註】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 又問也。【左傳僖四年】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又斂也。【周禮地官】閭師以時徵其賦。【疏】閭師徵斂百里內之賦貢。 又求也。【史記貨殖傳】物賤之徵貴。【註】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又【爾雅釋詁】徵,虛也。 又姓。【廣韻】吳太子率更令河南徵崇。 又【集韻】持陵切,音懲。縣名。【左傳文十年】泰伯伐晉,取北徵。【音義】今徵縣。【史記河渠書】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前漢地理志】左馮翊有徵縣。【註】卽今之澄城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里切,知上聲。【玉篇】宮徵也。【爾雅釋樂】徵謂之迭。【樂書】聲出於心,而齒合吻開,爲之徵。徵,火也,其性烈而善燭。五音配夏。【禮月令】孟夏之月,其音徵。又【樂記】徵爲事。【疏】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以徵配事也。【風俗通】徵者,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五行爲火,五常爲禮,五事爲視。凡歸爲事。 又與懲通。【荀子正論篇】凡□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來也。 又與征通。【史記三王世家】非敎士不得從徵。 又叶陟隆切,音中。【班固靈臺詩】乃經靈臺,靈臺旣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徵。

徼 【寅集下】【彳字部】 徼 【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說文】循也。【前漢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註】師古曰:徼,遮繞也。 又【韻會】邏卒曰游徼。【後漢臧宮傳】少爲縣亭長游徼。【註】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姦盜也。 又【玉篇】邊徼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牱爲徼。【註】徼,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界。 又【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 又【韻會】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經】常有欲以觀其徼。 又【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叫平聲。【玉篇】要也,求也。【左傳昭三年】徼福於太公。【註】徼,要也。【禮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疏】徼求榮幸也。 又【廣韻】抄也。【論語】惡徼以爲知者。【註】徼,抄也。抄人之意,以爲已有。 又【集韻】伊消切,音邀。遮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徼□受詘。【註】司馬彪云:徼,遮也。□,倦也,謂遮其倦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蘇貫切,音算。器也。○按卽匴字之譌。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韻】普沒切,音。按物聲。

【午集下】【禾字部】 【廣韻】房密切【集韻】薄密切,□音弼。□,禾重生也。 又【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孛。稡,禾所秀不成藂向上貌。

【丑集中】【土字部】 【玉篇】古文垠字。註詳六畫。【淮南子俶眞訓】蘆苻之原,通于無。

彯 【寅集下】【彡字部】 彯 【廣韻】【集韻】【韻會】□匹妙切,音票。【玉篇】畫也。【集韻】畫飾也。 又【廣韻】撫招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招切,□票平聲。【廣韻】彯彯,長組之貌。 又與嫖通。【王融曲水詩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註】霍去病受詔,與壯士爲嫖姚校尉。

彭 【寅集下】【彡字部】 彭 【唐韻】【集韻】薄庚切【韻會】【正韻】蒲庚切,□音棚。【說文】鼓聲也。 又軍器。【釋名】彭排,軍器也。彭,旁也,在旁排禦敵攻也。 又水名。【左傳桓十二年】伐絞之役,楚師分涉於彭。【註】彭水,在新昌衞縣。 又國名。【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傳】盧彭,在西北。 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彭。【傳】衞之河上,鄭之郊也。【春秋文二年】晉侯及秦師戰于彭衙。【註】馮翊郃陽縣西北有彭衙城。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彭州,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又彭盛,縣名。【史記項羽本紀】項王都彭城。【正義】徐州縣。【後漢郡國志】彭城國,彭城縣,古大彭邑。 又彭亡,聚名。【後漢郡國志】武陽有彭亡聚。又【岑彭傳】彭至武陽,所營地名彭亡。 又彭蠡,湖名。【書禹貢】彭蠡旣豬。【前漢地理志】豫章郡彭澤縣,彭蠡澤在西。 又彭門,山名。【後漢郡國志】蜀郡湔氐道縣前有兩石,對如闕,號曰彭門。 又姓。【史記楚世家】陸終生六子,三曰彭祖。【註】虞翻曰:名剪,爲彭姓,封於大彭。【鄭語】彭姓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廣韻】左傳,楚有彭仲爽,漢有大司空彭宣。 又【韻會】逋旁切【正韻】博旁切,□榜平聲。【玉篇】多貌。【詩齊風】行人彭彭。【釋文】彭,必旁反。 又【玉篇】盛也。【韻會】壯也。【詩大雅】駟騵彭彭。【集韻】强盛貌。 又【廣韻】行也。【詩小雅】四牡彭彭。【傳】彭彭,不得息也。 又【廣韻】道也。 又【集韻】晡橫切,音閍。衆車聲也。 又【韻會】【正韻】□蒲光切,音旁。【韻會】近也。【正韻】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又【類篇】彭亨,驕滿貌。【韓愈城南聯句】苦開腹彭亨。 又【詩魯頌】有驪有黃,以車彭彭。【劉歆遂初賦】求仁得仁,固其常兮。守信保己,比老彭兮。 又與魴通。【公羊傳成十八年】晉侯使士彭來乞師。【註】二傳士彭作士魴。考證:〔【釋名】彭排,車器也。〕 謹按急就篇補註引釋名,車作軍。據改。

帥 【寅集中】【巾字部】 帥 〔古文〕【唐韻】所律切【集韻】【正韻】朔律切,□音蟀。【易師卦】長子帥師。【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于此。 又循也。【禮王制】命鄉□不帥敎者以告。【註】帥,循也。 又遵也。【前漢循吏傳】蕭曹以寬厚淸靜,爲天下帥。【註】帥,遵也。 又聚也。【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開。【註】晉灼曰:帥,聚也。 又【說文】佩巾也。【廣雅】巾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類切,率去聲。【廣韻】將帥也。【正韻】主也,率也,統也,領也。【周禮夏官】二千五百人爲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爲旅,旅帥皆下大夫。【左傳宣十二年】命爲軍帥。【疏】軍帥,軍之主帥。【前漢黃霸傳】置父老師帥。 又姓。【廣韻】本姓師,晉景帝諱,改爲帥氏。晉尚書郞帥昺。 又【五音集韻】舒芮切,音稅。同帨。亦佩巾也。考證:〔【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關。〕 謹照原文關改開。

废 【寅集下】【广字部】 廢 【唐韻】方肺切【集韻】【韻會】放吠切,□音癈。【說文】屋頓也。 又【爾雅釋詁】止也。【註】止住也。【禮曲禮】凡祭有其廢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之,莫敢廢也。 又【爾雅釋詁】廢,舍也。【註】舍,放置。【周禮天官大宰】八柄,七曰廢,以馭其罪。【註】廢,猶放也。【又】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 又【爾雅釋詁】大也。【詩小雅】廢爲殘賦。【傳】廢,忲也。【釋文】一本作廢。大也。 又墮也。【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於牀,廢於爐炭。【註】廢,墮也。 又【轉註古音】音發。【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秋氣肅殺。含秀垂穎,續舊不廢。 又與癈通。【左傳昭十四年】司徒老祁慮癸僞癈疾。 又與撥通。【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撥爾而怒。【註】故書撥作廢。鄭司農云:廢讀爲撥。考證:〔【說文】屋傾也。〕 謹照原文傾改頓。〔【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撥而怒。〕 謹按原文文義,必字可省,爾字不可省。謹改撥爾而怒。

德 【寅集下】【彳字部】 德 【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登入聲。【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又【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 又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謂善敎。 又感恩曰德。【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後漢樊曄傳】光武微時,曄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 又【韻會】四時旺氣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又【諡法】綏柔士民,諫爭不威,執義揚善,曰德。 又【說文】升也。 又【玉篇】福也。 又星名。【前漢郊祀志】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塡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註】德星,旣填星也。 又【韻會】亦作悳。【前漢賈誼傳】悳至渥也。 又州名。【廣韻】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郡。武德初爲德州,因德安縣以名之。 又叶都木切,音篤。【謝惠連雪賦】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隂德。 又叶得各切,當入聲。【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善入門,與君相索,使我有德。考證:〔【書大禹謨】九德,寬而栗。〕 謹照原書改臯陶謨。

徾 【補遺】【寅集】【彳字部】 徾 【字彙補】音未詳。【王逸九思】狐狸兮徾徾。見《楚辭章句》。

忟 【卯集上】【心字部】 忟 同忞。

忨 【卯集上】【心字部】 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換切,音玩。【說文】貪也。【玉篇】愛也。【左傳昭元年】忨歲而愒日。 又【玉篇】【廣韻】五丸切【集韻】【韻會】【正韻】五官切,□音岏。義同。 又通作翫。【左傳】忨歲,今本多作翫歲。◎按《左傳註疏》忨,愒,皆貪也。言貪翫歲日也。蓋貪生之意,而慢忽自在其中。《正字通》必欲訓慢,而駁《說文》《集韻》諸書,過矣。

徿 【寅集下】【彳字部】 徿 【玉篇】良用切,龍去聲。行不正也。 又【集韻】魯孔切,隆上聲。徿,言直行也。

忙 【卯集上】【心字部】 忙 【廣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音茫。心迫也。【增韻】悕也,宂也。【杜甫新婚別】暮婚晨告別,無乃太悤忙。 又姓。明有忙義,忙宗。 又與恾同。【廣韻】怖也。

忳 【卯集上】【心字部】 忳 【廣韻】【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音屯。【玉篇】悶也,亂也,憂也。【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朱註】忳,憂貌。 又【集韻】朱倫切,音肫。本作諄。或作忳。忳忳,誨人不倦也。 又【集韻】【正韻】□殊倫切,音純。本作憌。或作忳。人名。後漢有王忳。 又【集韻】【類篇】□杜本切,音盾。愚也。 又都困切,音頓。或作沌。【老子道德經】我愚人之心也哉,忳忳兮。 又【集韻】徒困切,音鈍。忳愻,意不樂也。◎按肫與忳通。凡字書所引,通義甚多,《正字通》所引亦多,而獨于忳肫二字不許其通,是自相矛盾也。凡正字通辨駁太過類此。

怢 【卯集上】【心字部】 怢 【集韻】他骨切【韻會】陁骨切,□音突。【集韻】忽忘也。【王褒四子講德論】美玉蘊于碔砆,凡人見之怢焉。【註】不分別貌。 又【集韻】他結切。與佚同。【類篇】佚蕩,□易也。或从心。 又【集韻】【類篇】吐內切【正韻】他內切,□音退。【博雅】緩也,忘也。一曰肆也。本作。

忸 【卯集上】【心字部】 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六切,音朒。慙也。【書五子之歌】顏厚有忸怩。 又【集韻】【韻會】【正韻】□女九切,音紐。習也。【荀子議兵篇】忸之以慶賞。【註】忸與狃同。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居怯切【集韻】訖業切,□音劫。【玉篇】急視也。【廣韻】視貌。

庫 【寅集下】【广字部】 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苦去聲。【說文】兵車藏也。从車,在广下。【釋名】庫,舍也。物所在之舍也,故齊魯謂庫曰舍。【禮月令】審五庫之量。【蔡邕章句】一曰車庫,二曰兵庫,三曰祭庫,四曰樂庫,五曰宴庫。 又天庫,星名。【春秋文曜鉤】軫南四星曰天庫。天庫,五帝車舍也。 又門名。【禮郊特牲】庫門之內,戒百官也。【註】庫門,在雉門之外。 又姓。【風俗通】古守庫大夫之後,以官爲氏。

庿 【寅集下】【广字部】 庿 【說文】古文廟字。【儀禮士冠禮】筮於庿門。餘詳十二畫註。

廥 【寅集下】【广字部】 廥 【廣韻】【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說文】芻藳之藏。【急就篇】墼壘廥廐庫東廂。【註】廥,芻藳所居也。 又廥積,星名。【史記天官書】胃爲天倉,其南衆星曰廥積。【隋書天文志】天廩四星在昴南。一曰天廥,主畜黍稷以供享祀。

忧 【卯集上】【心字部】 忧 【集韻】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从心从尤。似應玉篇爲是。(憂)〔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本作□。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詁】思也。【疏】憂者。愁思也。【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又疾也。【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註】憂或爲疾。 又幽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謂時當幽隱也。 又辱也。【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又居喪曰憂。【書說命】王宅憂。 又孕病曰憂。【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又人憂則頭低垂。【禮曲禮】下于帶則憂。【註】憂則低也。 又幽憂曰癙憂。【詩小雅】癙憂以痒。【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又姓。出【姓苑】。 又【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集韻】作。 又【集韻】【韻會】□於救切。【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又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又叶衣虛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遊遨無遺憂。 又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又叶一笑切,音要。【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又【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又叶於糾切,音黝。【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爲膏而,祇離咎也。 【集韻】本作□,或作懮。【說文】从心从頁。頁,首也。心憂則髮白。 又【字彙補】亦與□同。《說文》憂和之行也。引《詩》布政憂憂。後人以□愁之字从憂,遂以憂和之字从□,浸失六書之原矣。

徥 【寅集下】【彳字部】 徥 【唐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說文】徥徥,行貌。 又【廣韻】承紙切【集韻】上紙切,□匙上聲。【廣韻】行貌。朝鮮語也。 又【集韻】徒駭切,音。義同。 又【廣韻】池爾切【集韻】丈尒切,□音豸。【集韻】行衙衙謂之徥。 又【集韻】度皆切,音□。徍徥,行貌。 又【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貌,或曰徥。【註】言徥偕也。【釋文】徥,度皆反。

徨 【寅集下】【彳字部】 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玉篇】彷徨也。【正韻】彷徨,猶徘徊也。【鹽鐵論】嫫母飾姿而矜夸,西子彷徨而無家。 又徊徨。【梁武帝孝思賦】夕獨處而徊徨。 又【集韻】雨方切,音王。彷徨,往來。

忂 【寅集下】【彳字部】 忂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瞿。行貌。 又【集韻】俱遇切,音句。【玉篇】行也。 【集韻】一作躣。

怴 【卯集上】【心字部】 怴 【集韻】許月切,音。【字林】戇貌。一曰怒貌。◎按此字與字相似,字从心从戍,有休必,翾劣二切。此字从心从戉,止有許月一切,集韻分別甚明。近時字書混載,舉此棄彼,《正字通》遂謂一字兼有二義,□無兩字,亦屬臆斷也。

怎 【卯集上】【心字部】 怎 【五音集韻】子吽切。語辭也。五音篇中此字無切脚可稱,昌黎子定作枕字第一等呼之,可謂正矣,今此寢韻中,精母之下□立切脚,其吽字,曉母下安呼怎切,兩字遞相爲韻切之,豈不善哉。◎按此字,廣韻,集韻皆未收,唯韓孝彥五音集韻收之。今時揚州人讀爭上聲,吳人讀尊上聲,金陵人讀津上聲,河南人讀如樝。各從鄕音而分也。

怶 【卯集上】【心字部】 怶 【五音集韻】敷羈切【五音篇海】普皮切,□音披。怒也,憂也。 又【五音篇韻】彼義切,音賁,心怶憸也。

怘 【卯集上】【心字部】 怘 【集韻】固,古作怘。註詳囗部五畫。 又【玉篇】胡故切。護也,漏也,堅也,常也,安也。

廂 【寅集下】【广字部】 廂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箱。【說文】廊也。【玉篇】東西序也。【史記周昌傳】呂后側耳於東廂聽。【註】殿東堂也。索隱曰:正寢之東西室,皆號曰廂,言似箱篋之形。 又通作箱。【儀禮公食大夫禮】公揖退于箱。

【巳集下】【犬字部】 【篇海】五郢切,音脛。狩也。

【巳集中】【火字部】 【篇海】與□同。詳□字註。

【午集中】【皮字部】 【集韻】逋旁切,音。治履邊也。與幫鞤縍□同。

幠 【寅集中】【巾字部】 幠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呼。【說文】覆也。【禮喪大記】幠用斂衾。 又通作無。【荀子禮論篇】無帾。【註】無讀爲幠。 又【爾雅釋詁】大也。【疏】廣大之異名也。 又【爾雅釋詁】有也。 又慢也。【禮投壺】毋幠毋敖。【註】幠敖,慢也。 又【玉篇】長也。

徯 【寅集下】【彳字部】 徯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爾雅釋詁】待也。【廣韻】有所望也。【書仲虺之誥】徯予后。【玉篇】或作□。 又鳧徯,鳥名。【山海經】鹿臺之山有鳥,名曰鳧徯。 又【揚子方言】徯醯,危也。東齊槣物而危謂之徯醯。 又【廣韻】胡禮切【集韻】【韻會】戸禮切,□奚上聲。亦待也。 又與蹊通。【禮月令】塞徯徑。【疏】徯徑,細小狹路也。【前漢貨殖傳】矰弋不施於徯隧。

徱 【寅集下】【彳字部】 徱 【字彙】與僄同。輕迅也。【王延壽王孫賦】性徱以疾。【註】徱卽僄字。

忽 【卯集上】【心字部】 忽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骨切,音笏。【說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齊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又【廣韻】倏忽也。【爾雅釋詁】盡也。【註】忽然盡貌。【左傳文五年】臯陶庭堅,不祀忽諸。 又滅也。【詩大雅】是絕是忽。【傳】忽,滅也。 又【集韻】輕也。一蠶爲一忽,十忽爲一絲。【劉德曰】忽,蜘蛛網也。 又慢忽也。【後漢崔駰傳】公愛班固而忽崔駰。 又忽荒,空無著也。【賈誼服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又姓。明有忽忠,忽明。 又通作曶。【前漢揚雄傳】時人皆曶之。【註】與忽同。又仲忽,人名。【前漢古今人表】作中曶。 亦通作笏。【儀禮士喪禮】竹笏。【註】今文笏作忽。 亦通作芴。【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註】與忽同。無根本貌。 又叶火一切,音翕。【前漢班固敘傳】元元本,木數始於一,產氣黃鍾,造計杪忽。 又叶許月切,音血。【陸機雲賦】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于遷晷,邁崇朝而倏忽。 【說文】从心勿聲。【長箋】亦書作□。◎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說文》疏解,如忽字,借義通義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則衆義皆可廢矣。說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駁正經史借用處,則字義已明,不必過爲迂論臆斷也。凡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駁者,俱倣此。

恞 【卯集上】【心字部】 恞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爾雅釋言】悅也。【廣韻】悅樂也。 又通作夷。【詩小雅】旣夷旣懌。【註】夷,悅也。

廆 【寅集下】【广字部】 廆 【廣韻】胡罪切【集韻】【韻會】戸賄切,□音□。【玉篇】廦廆也。 又【集韻】五賄切,音頠。人名。【晉書載記】單于遼東郡公慕容廆。 又【集韻】【類篇】□姑回切,音瑰。【山海經】中山西有廆山,其隂多琈之玉。

廛 【寅集下】【广字部】 廛 【唐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正韻】呈延切,□音纏。【說文】一畝半,一家之居。【詩魏風】胡取禾三百廛兮。【傳】一夫之居曰廛。【周禮地官遂人】夫一廛田百畮。【註】廛,城邑之居。【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謂居曰廛。 又【玉篇】市邸也。【禮王制】市廛而不稅。【註】廛市物邸舍,稅其舍,不稅其物。【周禮地官廛人】掌斂廛布,而入于泉府。【註】廛布者,貨賄諸物邸舍之稅【疏】謂在行肆,官有邸舍,人有置物於中,使之出稅,故云廛布也。【班固西都賦】闐城溢郭,旁流百廛。 又【集韻】或作。【前漢揚雄傳】有田一。 又【集韻】亦作□鄽。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韻】奴困切,音嫩。【玉篇】熱也。 又【廣韻】乃本切【集韻】弩本切,□嫩上聲。【博雅】□煗也。

廯 【寅集下】【广字部】 廯 【唐韻】【集韻】【韻會】息淺切【正韻】蘇典切,□先上聲。【爾雅釋言】廩廯也。【疏】廩廯者,囷倉之別名。孫炎曰:廯,藏穀鮮潔也。舍人云:廩,少鮮也。 又【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義同。

廵 【備考】【寅集】【廴字部】 廵 【字彙補】巡字之譌。

弬 【寅集下】【弓字部】 弬 【五音集韻】弋技切,音移。弓名。

恁 【卯集上】【心字部】 恁 【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飪。【說文】下齎也。从心任聲。【徐鍇曰】心所齎□下也,俗言如此也。 又思也,念也。【班固典引】勤恁旅力。 又【集韻】如鴆切,音任。義同。 又【廣韻】【集韻】【類篇】□如林切,音壬。【博雅】思也。 又【集韻】尼心切,音紝。義同。 又弱也,信也。

怲 【卯集上】【心字部】 怲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說文】憂也。从心丙聲。 又【廣韻】陂病切【集韻】【類篇】彼病切,□音柄。義同。 又叶兵旺切,音謗。【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上。未見君子,憂心怲怲。

恊 【卯集上】【心字部】 恊 【正字通】同愶。詳愶字註。◎按此字从心,與協字从十者不同。

【午集上】【玉字部】 【廣韻】【集韻】□皮變切,音卞。【廣韻】玉名。 又【集韻】玉飾弁也。 【類篇】或作玣。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郞奚切【集韻】鄰知切,□音黎。【說文】多言也。又【集韻】憐題切,音黎。【揚子方言】忚,欺謾語也。又【集韻】郞計切,音麗。義同。 本作謧,或作□。

徰 【寅集下】【彳字部】 徰 【集韻】征古作徰。註詳五畫。

徽 【寅集下】【彳字部】 徽 〔古文〕□【唐韻】許歸切【集韻】【韻會】吁韋切,□音揮。【說文】衺幅也。 又【爾雅釋詁】善也。【疏】徽者,美善也。【書舜典】愼徽五典。【詩小雅】君子有徽猷。又太姒嗣徽音。 又【正字通】琴節曰徽。【前漢揚雄傳】高張急徽。【註】琴徽也,所以表發撫抑之處。【嵆康琴賦】徽以鍾山之玉。【註】以玉爲徽也。 又【說文】三糾繩也。【玉篇】徽,大索也。【易坎卦】繫用徽纆。【揚雄解嘲】折脅拉髂,免於徽索。 又徽嫿,奔馳貌。【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別騖分奔。 又州名。【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爲徽州。 又與幑通。幟也。【禮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號。【註】徽號,旌旗之屬也。【揚雄羽獵賦】徽車輕武。【註】徽車,有徽幟之車也。 又與褘通。【張衡思□賦】揚雜錯之袿徽。【註】爾雅曰:婦人之徽謂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纓也。◎按《爾雅釋器》本作褘。考證:〔【揚雄校獵賦】〕 謹照原書改羽獵賦。

忘 【卯集上】【心字部】 忘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說文】不識也。【增韻】忽也。又遺也。【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又【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又善忘,病也。【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又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又【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妄。【韻會】棄忘也。【增韻】遺忘也。【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又志不在也。【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註】志不在于歃血也。又【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 【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忲 【卯集上】【心字部】 忲 【集韻】與忕同。或作。【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註】志奢溢,體驕泰也。

忱 【卯集上】【心字部】 忱 【字彙】同諶。【詩大雅】天難忱斯。【傳】忱,信也。 又誠也。【書大誥】越天棐忱。【康誥】天畏棐忱。 【正字通】亦與愖通。別作訦。

徬 【寅集下】【彳字部】 徬 【唐韻】蒲浪切,旁去聲。【說文】附行也。【廣韻】附也。【周禮地官牛人】凡會同軍旅行役,共其兵車之牛與其牽徬,以載公任器。【註】牽徬,在轅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牽,居其旁曰徬。 又與傍通。【集韻】傍,或書作徬。 又與彷通。【集韻】彷,亦作徬。

徶 【寅集下】【彳字部】 徶 【集韻】蒲結切,音蹩。徶,衣服婆娑貌。

廋 【寅集下】【广字部】 廋 【廣韻】所鳩切【集韻】【韻會】【正韻】疎鳩切,□音搜。【揚子方言】廋,隱也。【註】謂隱匿也。【論語】人焉廋哉。 又【玉篇】隈也。 又求也,索也。【集韻】索室曰廋。【前漢趙廣漢傳】廋索私屠沽。 又廋人,官名。【周禮夏官】廋人掌十有二閑之政敎。 又【集韻】蘇后切,音叟。隱也。【晉語】有秦客廋辭於朝。【註】廋,隱也,謂以隱伏譎詭之言問於朝也。

弘 【寅集下】【弓字部】 弘 【廣韻】【集韻】【韻會】□胡肱切,或平聲。【說文】弓聲也。 又【爾雅釋詁】大也。【疏】弘者,含容之大也。【易坤彖】含弘光大。 又【正韻】大之也。【論語】人能弘道。 又叶胡公切,音洪。【陸機贈弟雲詩】懷襲瑰瑋,璠植淸風。非德莫動,非道莫弘。 又叶胡光切,音皇。【陸雲陸常侍誄】於穆皇源,時惟誕弘。權輿有嬀,爰帝曁王。

彐 【寅集下】【彐字部】 彐 【唐韻】【集韻】□居例切,音罽。【廣韻】彙頭也。

彘 【寅集下】【彐字部】 彘 【唐韻】【集韻】【韻會】□直例切,音滯。【說文】豕也。後蹄廢謂之彘。从

四库全书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