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明史 >卷一百

《明史》·卷一百

清朝 明史 张廷玉 著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年时就喜好读书,师从王宣、林福学习《易经》,得蔡清学术真传。又听说赵本学以《易经》的道理来探究军事学上战术运用的灵活变化,俞大猷就又上门学习。俞大猷曾经说兵法术数从五起,犹如人身有手、足、头五体一样,虽然领有百万之众,但可以使他们协调一致、合为一人之用。不久,又跟从李良钦学剑法。家里虽然屡告贫乏,但他却意气自如。父亲病逝后,俞大猷放弃学业,继承了百户的世袭职务。

嘉靖十四年(1535)武科会试,俞大猷中了武举,升千户职,负责保卫金门。这里的官军市民常无事取闹,告到公庭,难于治理。俞大猷采取教化的方法,诱导他们以礼让为先,诉讼为之停息。当时海寇之祸迭起,俞大猷上书提刑按察使司发表自己对此事的见解。按察使恼怒地说“:小军校怎配上书言事?”将俞大猷一顿乱杖,并剥夺了他千户的武职。尚书毛伯温出征安南,俞大猷又上书陈述作战方略,请求从军出战。毛伯温对俞大猷的军事见解颇感惊奇,可惜正值撤兵,未能立即起用。

嘉靖二十一年(1542),北方蒙古俺答部大举攻掠山西,皇帝下诏选举天下壮武勇士。俞大猷亲自到巡按御史面前自荐,御史将他的名字上报兵部。当时毛伯温仍为兵部尚书,他将俞大猷送到宣大总督翟鹏处。翟鹏召见俞大猷讨论军事方略,俞大猷每每以灼见折服翟鹏,翟鹏内疚地说“:我不该以对待武卒的态度接待你。”并离开自己的座位上前施礼致意,此举使全军震惊,然而翟鹏终究也未重用大猷。大猷告辞归去,毛伯温又起用他为汀州、漳州守备。俞大猷驻扎武平,建“读易轩”,与当地读书人一起举办文会,诗词唱和,每天还要教授武士击剑。他曾率兵连续攻破海盗康老部,俘虏、斩杀三百多人。因此,俞大猷被提升为署理都指挥佥事,隶属广东都司。新兴、恩平等山地民族以潭元清为首屡次背叛朝廷,总督欧阳必进将此事交俞大猷处理。俞大猷请百姓自卫,自己又亲率几位随从遍访各峒的造反者,跟他们阐明顺逆的利害,并教他们击剑之法,各峒的反叛者都惊恐地接受了俞大猷的劝告。有一个能力搏猛虎的名叫苏青蛇的人不太服气,俞大猷设计将他除掉,反叛者愈发惊恐。于是大猷又去何老猫峒,命令他们归还侵夺的民田,并招降反叛头目数人,新兴、恩平二县为之安宁。

嘉靖二十八年(1549),朱纨巡视福建,推荐俞大猷为备倭都指挥。这时正值安南人入侵,欧阳必进上奏留俞大猷效力。此前,安南都统使莫福海去世,儿子宏氵翼尚幼。大臣阮敬想拥立他的女婿莫敬典,另一大臣范子仪想拥立其党羽莫正中,二人相互仇杀。莫正中兵败,带百余人投靠明朝,范子仪收集残卒逃往海东。这时范子仪假称宏氵翼已死,来迎正中回安南即位。范子仪侵略钦、廉等州,使边境居民惶恐不安。欧阳必进传檄俞大猷进兵征讨,俞大猷部快速开到廉州。此时,敌人正在猛烈地攻击廉州城。俞大猷鉴于水军未到,难以歼敌,于是派遣骑兵数人前往劝降,并声称明朝大兵立即开到,敌人不知真情,果然解围而去。不多时,水军赶到,在冠头岭伏击敌人。敌人又进犯钦州,俞大猷拦截了敌人舟船,连续追战数天,生擒范子仪的弟弟范子流,杀死敌人一千二百多名,并乘胜追击到海东云屯,传檄宏氵翼,要他杀掉子仪,以首级献于军前,宏氵翼照办,安南兵事平息。严嵩为了抑制俞大猷,不为其报功,只以赠银五十两作罢。

同年,琼州五指山黎民那燕串通感恩、昌化黎民诸部共同反叛,欧阳必进又调俞大猷讨伐。当时朝廷议设崖州参将,以俞大猷担任此职,于是俞大猷会同广西副将沈希仪等官军进攻反叛者,共俘虏、杀死叛贼五千三百多人,招降三千七百人。俞大猷上书欧阳必进说“:黎民也是人呀,隔几年就反叛一次征讨一次,这难道符合上天怜恤生民的意旨?应该建立城池,设立市镇,用治理汉人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才能安民。”欧阳必进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俞大猷单人匹马进入山寨,与黎民确定共处的原则,海南遂告安静。

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大举侵扰浙东。皇帝诏令调任俞大猷为宁波、台州诸府参将。当时倭寇攻破了宁波昌国卫,俞大猷率兵击退敌人。倭寇又攻陷绍兴临山卫,转攻至松阳。知县罗拱辰奋力抵御海寇的进攻,俞大猷在海上阻截敌人,有较大的战果,但竟被朝廷以失事停俸。不久,又追杀海寇于海中,焚敌船五十余艘,因此撤销了停俸的处分。二年之后,海寇据守波普陀。俞大猷率领将士攻击,攻至半山,海寇突然出击,杀死武举人火斌等三百人,朝廷因此给他以戴罪剿寇的处分,不久在吴淞大败海寇,诏令取消上述处分,并赐银币。海寇从健跳所入侵,俞大猷北部接连破敌,很快取代汤克宽任苏松副总兵职务。当时俞大猷手下兵卒不超过三百人,调集的各路兵卒尚未到来,海寇趁机进犯金山,俞大猷作战失利。这时倭寇屯集在松江柘林的兵力有二万多人,总督张经督促俞大猷出战,俞大猷坚持不可轻举妄动。等到永顺、保靖兵卒陆续赶到时,才随张经大败倭寇于王江泾,但功劳被赵文华、胡宗宪所冒领,并因金山战败事,被朝廷贬谪为一般办事官员。

柘林倭寇虽然败北,但新增援的倭寇乘战船三十余艘突破青村所,与南沙、小乌口、浪港诸路贼人汇合,进犯苏州陆泾坝,直逼娄门,击败南京都督周于德所率部队。海寇又分为二路,北路攻掠浒墅,南路骚扰横塘,兵势蔓延到常熟、江阴、无锡等地,进退于太湖之中。俞大猷与副使任环大败海寇于陆泾坝,烧毁敌船三十余艘。又在三丈浦对向海外逃走的倭寇予以拦击,击沉敌船七艘,海寇退往三板沙停泊。不多时,另外一支倭寇进犯吴江,俞大猷与任环又在莺月豆湖处伏击,倭寇逃往嘉兴。三板沙倭寇掠夺民船作逃跑的打算,俞大猷追击到马迹山,擒获倭寇头目。金泾、许清、白茅港的倭寇见势不妙,都乘船出海,俞大猷追击到荣山,焚毁五艘敌船。倭寇逃到马迹山、三板沙,官军又追上,破坏了三艘敌船。江阴蔡港倭寇也企图逃走,官军在马迹山、马图、宝山分别与敌作战。正值飓风掀起,海盗船沉没不少。柘林的倭寇亦遭官军攻击,击沉船只二十余艘,其余的倭寇退到岸上。稍后,又乘船向海外逃窜。俞大猷与佥事董邦政分路攻击,俘获敌船九艘。在大风的袭击下,敌人又损失战船三艘,剩下的三百人回头登岸,逃到华亭陶宅镇驻守,屡次击败赵文华所率大部官军。入夜倭寇屯驻周浦永定寺,官军四面合围。此时柘林遭风暴袭击的九船倭寇屯集于川沙洼,并纠合其他失散倭寇船只共计四十余艘,兵势尚未止息。巡抚曹邦辅弹劾俞大猷放纵敌人,嘉靖帝恼怒,剥夺其世袭特权,并说他该当死罪,令俞大猷立功赎罪。由于官军对周浦倭寇围攻甚急,倭寇乘夜色掩护向东北逃窜,遭到游击曹克新的拦截,杀死敌人一百三十名,其余倭寇遂与川沙洼的倭人汇合。各路官军日夜攻击,川沙洼的倭寇烧掉营地乘船出海。俞大猷带副使王崇古入海追击,在老鹳嘴赶上敌人,焚毁倭寇大船八艘,杀伤无数。残余倭寇逃往上海浦东。

起初,因倭患严重,特地任命都督刘远为总兵官,兼职管辖苏、松诸郡,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毫无作为。廷臣争说俞大猷有将才。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遂将刘远罢免,任命俞大猷为总兵官。倭寇进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俞大猷偕同董邦政击败敌人,倭寇逃到陶山,皇帝为此诏令归还俞大猷世袭特权。倭人自黄浦向外逃遁,俞大猷追击挫伤敌人。这年冬天,因为参与讨平徐海的功劳,加职为都督佥事。徐海部众被讨平后,浙西的倭患止息。只有宁波舟山的倭寇依据险要,与官军抗衡,官军将其围困,而难以攻克。此时作战勇猛的狼兵、士兵都已遣散放归,而从四川、贵州调集的麻寮、大剌、镇溪、桑植六千名士兵刚到。俞大猷乘大雪天,四面攻击舟山倭寇,倭寇拼死作战,杀死了士官一名。各路官军愈益争先,冲上去焚毁了敌人栅栏,倭寇死亡甚多,逃出来的也被歼灭,舟山倭寇被官军扫平。

第二年,胡宗宪正以计谋取汪直,听从卢镗的建议与汪直通市贸易,俞大猷表示坚决的反对。后来汪直被诱捕下狱,汪直余党毛海峰等于是据守舟山,在岑港设寨阻挡官军。俞大猷围击,不时有一些小的胜利。然而仰攻不利,冲上去的将士多被敌人杀死。倭寇大批增援而来。朝廷急切地督促胡宗宪出战,胡宗宪以大话敷衍。朝中士大夫竞相诋毁胡宗宪,并弹劾俞大猷。于是撤销俞大猷及参将戚继光的职务,并以一月为期限,平定倭寇。俞大猷等感觉压力甚大,于是对倭寇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倭寇也更加死守。三十七年(1558)七月倭寇才自岑港移驻柯梅,造起一批战船后,泛舟逃去。俞大猷等在海上拦截,击沉倭船一艘,其余倭寇于是乘船向南,流动攻掠闽、广一带。俞大猷先后杀倭四五千人,几乎平定倭患。由于官军将倭寇围击一年而不能攻破,胡宗宪觉得倭寇出走更有利,于是暗地让敌人溜出,并不督兵邀击。等到御史李瑚就此事弹劾胡宗宪时,胡宗宪则将罪责推到俞大猷头上,嘉靖帝大怒,下令逮捕俞大猷,再次剥夺他的世袭荫庇的特权。

陆炳与俞大猷的私人关系很好,他暗地里用自己的家私向严世蕃行贿,俞大猷得以出狱,并命他去边塞立功赎罪。大同巡抚李文进了解俞大猷的才华,跟他一起筹划军事。于是俞大猷设计制造出抵御敌人骑兵的独轮车。他曾用百辆独轮车、三千骑兵,在安银堡大败敌人。李文进向朝廷推荐了俞大猷的这一战车御敌之法,朝廷因此设置了兵车营。京师营卫中有兵车营这一编制,从此时开始。李文进准备偷袭蒙古部落,就商于俞大猷,依计行事,果然大有战绩。朝廷因此赐还俞大猷世代荫庇子孙的特权,接着敌人攻掠广武,俞大猷又将其击退。此前在评定平息汪直倭患的功劳时,朝廷同意将俞大猷免罪录用。至此,镇..出现匪情,川湖总督黄光升向朝廷推荐了俞大猷,俞大猷即任命为镇..参将。

广东饶平贼人张琏,数次攻陷城邑,多年没有平定。嘉靖四十年(1561)七月,皇帝下诏调俞大猷去南赣,集合福建、广东兵力讨伐。这时胡宗宪兼管江西,他知道张琏远离巢穴,要俞大猷迅速追击。俞大猷说“:应以奇兵偷袭他的巢穴,攻击他必须救护的要害,怎么可以用数万人的部队跟着张琏一人到处流动呢?”于是迅速带一万五千人登上柏高岭,俯视盗贼营地。张琏果然回来救援,俞大猷连败张琏,斩敌一千二百余人。盗贼恐惧,守营不出。俞大猷用计诱张琏出战,派人从阵后将其擒获,还擒获另一头目萧雪峰。广东人将功据为己有,俞大猷亦不计较。俞大猷遣散张琏余部二万人,没有杀戮一个。俞大猷升为副总兵,协助驻守南、赣、汀、漳、惠、潮诸郡。又乘胜征讨程乡的盗贼,梁宁逃走,徐东洲被擒获。林朝曦约请黄积山谋求大举抗拒官军,官军攻破贼营,斩了黄积山,林朝曦逃去,但后来也被徐甫宰所击灭。不久俞大猷升为福建总兵官,与戚继光一道攻下兴化城,共同击败海上倭寇。事迹详载于戚继光传。由于戚继光率先破城,得到最高奖赏,俞大猷仅被赐给银币而已。

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月俞大猷调任南赣。四十三年改任广东。当时潮州倭寇二万人与大盗吴平相互支撑,而蓝松三、伍端、温七、叶丹楼等人则经常在惠州、潮州一带劫掠。福建则有程绍禄祸乱延平,梁道辉骚扰汀州。俞大猷以自己的威名震慑这些为非作歹者,他单骑闯入程绍禄驻地,督促程绍禄回到山寨,并要程绍禄将梁道辉赶回去。程、梁二人最后被另一支官军消灭,惠州参将谢敕与伍端、温七作战失利,谢以“俞家军”来了恐吓对方,伍端听说,赶忙带着一帮山寨的酋长回去了。不久,俞大猷果真来到惠州,擒获温七。伍端自己负荆请罪,请上阵杀倭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俞大猷以伍端部众为先锋,官军随后,在邹塘包围了倭寇,一昼夜连破三处倭寇巢穴,焚死、斩杀倭寇四百多人,又在海丰大败倭寇,倭寇全部逃到崎沙、甲子等处,抢夺渔民船只向大海方向逃去。倭寇船只在海中多遇风沉没。侥幸脱险的二千多人,退守海丰金锡都。俞大猷将其围困达两月之久,倭寇粮尽,意欲逃去。副将汤克宽设兵伏击,亲自杀死倭之悍将三人。参将王诏等人随后赶到,倭寇遂被击溃。于是移师潮州,依次降伏蓝松三、叶丹楼。并派人招降吴平,将吴平安置在梅岭。不久吴平又举兵反叛,建造战船数百艘,聚集部众一万多人,筑起三座城池固守,经常在滨海地区劫掠。福建总兵官戚继光攻击了吴平,吴平逃往南澳。四十四年(1565)秋天,吴平进入福建,把总朱玑等人在海上阵亡。俞大猷率水兵,戚继光领陆军夹击吴平于南澳,大败敌人,吴平侥幸留了一条性命率部脱逃,逃到了饶平凤凰山。戚继光留守南澳,俞大猷的部将汤克宽、李超等跟踪追击,却连续为敌人所败,吴平又掠夺民船流窜海上。闽、广的巡按御史纷纷上疏责难,俞大猷因此受到撤职的处分。吴平终为汤克宽追击远逃,再不敢上陆劫掠了。

河源、翁源贼人李亚元等活动猖獗,总督吴桂芳留俞大猷征讨,征兵十万,分五路进击。俞大猷用计亲捣贼巢,生擒李亚元,俘虏、斩杀敌人共计一万零四百人,救回被裹挟的男女八万余人。于是朝廷又恢复了俞大猷的职务,调任广西总兵官。按照旧例,用有功之臣总管两广官军,与总督同驻梧州,皇帝采用给事中欧阳一敬的建议,在广东、广西各置将帅,罢除勋臣总管兵事的办法。于是召恭顺侯吴继爵回京,代以俞大猷,并授予俞大猷平蛮将军印信。而用刘显镇守广东。两广同时设置大帅,从俞大猷及刘显开始。降将伍端死后,他的部属王世桥又起兵反叛,劫持了同知郭文通。俞大猷连续击败王世桥,王世桥的部下将他抓住献给了俞大猷,因此,俞大猷升为都督同知。

海寇曾一本,本来是吴平的同伙,后降于官军,至此又叛降,劫持澄海知县,击败官军,守备李茂才也中炮身亡。皇帝诏令俞大猷暂时督率广东兵协助讨伐。隆庆二年(1568),曾一本进攻广州,后又攻掠福建。俞大猷集合郭成、李锡部队剿灭了曾一本及其部众。俞大猷因功升为右都督。

广西古田僮人黄朝猛、韦银豹等,在嘉靖末年曾经两次劫掠省城官库,杀害参政黎民表。巡抚殷正茂征兵十四万,交俞大猷统属征讨。俞大猷分兵七路,连续攻破数十处贼人巢穴。贼人力保潮水寨,该寨建在高山的顶端,官兵攻十余日未能奏效。俞大猷假意分兵进攻马浪之敌,而密遣参将王世科率兵乘夜雨之机登山设下伏兵。天刚亮,大炮骤发,敌人大惊,各路部队乘机攀缘而上,敌人全军覆没。马浪等贼人巢穴相继被官军攻克,共计杀死、俘虏敌人八千四百多名,活捉了黄朝猛、韦银豹,百年来的贼寇之患一朝尽除,俞大猷因功享有世袭荫庇子孙的特权,升为指挥佥事。

俞大猷是一位廉洁的将帅,对部下颇有恩惠,数建奇功,名震南部疆土,而巡按李良臣以奸贪之罪弹劾他,兵部坚决为其辩诬,皇帝诏令大猷回原籍听候差遣。后来起用为南京右府佥书。未及赴任,后又以都督佥事出任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1573)秋天,海寇突袭闾峡澳,因战事失利俞大猷被剥夺职务,又以署理都督佥事起用为后府佥书,训练车营,三次上疏,请求退休,不久,去世,赠左都督衔,谥号为武襄。俞大猷负有奇节,以古代贤人豪士为自己的楷模。他用兵,先谋略而后征战,眼光远大,不贪近功。忠诚为国的精神老而弥笃,所到之处屡有大功。武平、崖州、饶平都为之立祠祭祀。谭纶曾给他写信说“:在节制部伍的精明上,您不如谭纶;在赏罚的分明上,您不如戚继光;在作战的勇猛快捷上,您不如刘显。然而这些都是小智,您则为大将之才。”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父亲戚景通,曾升迁为都指挥,署理大宁都司,后进京执掌神机营,颇有操行。戚继光幼时即风流潇洒、气宇不凡。家里较为贫寒,但戚继光喜好读书,并掌握了经史要义。嘉靖中继承武职,被人推荐为署理都指挥佥事,到山东防倭。后改任浙江都司,以参将职分掌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进犯东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救援不及,因为道路险阻的缘故朝廷没有降罪。不久会合俞大猷部,将汪直余部围困于岑港。由于久围不下,戚继光受到免除官职的处分,戴罪讨倭。不多时倭寇突围逃走,另一支倭寇又焚烧劫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没有战功,而且有勾结敌寇的嫌疑。有关部门正准备拿他是问,很快又因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官职,转任台州、金华、严州三郡太守。

戚继光初到浙江时,见卫所官军久不训练,战斗力低下,而金华、义乌民众一向剽悍,请求招募三千人,教授搏击阵法,长短兵器配合使用,因此,戚继光的部队尤其精悍。又鉴于南方多为水乡湖区,不利于长距离驰战,于是根据地形研制阵法,为了步战的方便,一切战船、火器、兵械进行精心的选择和调换。由此,“戚家军”名扬天下。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肆劫掠桃渚、圻头。戚继光迅速赶到宁海,扼守桃渚,在龙山击败倭寇,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走,并乘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斩杀倭寇头目,将倭寇残余人员逼进瓜陵江,全部溺死。在圻头的倭寇又赶往台州,戚继光在仙居中途伏击,倭寇无一脱逃。前后九战九胜,俘虏斩敌计一千多人,烧死、淹死的倭寇无法统计。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漫州大破倭寇。浙东倭患平息,戚继光加俸禄三级。福建、广东倭寇流窜至江西。总督胡宗宪调戚继光前往救援。戚继光攻破倭寇上坊的营地,倭寇逃向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

次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方向来的倭寇,会合福宁、连江的众倭寇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会合福清,长乐诸路倭寇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旧、古田、莆田等地。这时宁德屡次被倭寇攻破。距离宁德城十里处的横屿,四面皆为水路险隘,倭寇在此安下大营。官军不敢贸然攻击,相持一年有余。新近到来的倭寇屯聚在牛田,倭寇头目驻在兴化,东南相互呼应。福建因此连续告急,胡宗宪又调戚继光征讨。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倭寇。冲锋的士卒每人持一捆草,填平壕沟前进。大破敌营,杀死倭寇二千六百多人。乘胜追至福清,击败牛田倭寇,并捣毁其营地,倭寇余部逃到兴化。戚继光急速追赶,半夜时分抵达倭寇屯聚之地,连续攻破六十营,杀倭一千多人。黎明入城,兴化人才知道“戚家军”到,酒肉慰劳不断。戚继光于是回师。抵达福清时,正遇倭寇从东营澳登陆,击毙倭寇二百人。刘显也屡次击破倭寇,福建倭寇几乎灭绝。于是戚继光到福建举行祭饮之礼,刻石纪事于平远台而还。

等戚继光回到浙江后,新来的倭寇日益增多,并围困兴化城达一月之久。正碰上刘显派士卒八人携带文书入城,士卒衣服上刺有“天兵”二字。倭寇杀死这八名官兵,穿上他们的衣服,欺骗守将入城,夜晚破门迎接倭寇。副使翁时器、参将毕高逃走,通判奚世亭代理政事,被倭寇杀害,兴化城被焚烧抢劫一空。倭寇在此滞留两月,又攻破平海卫,并以此为据点。开始,兴化告急时,皇帝已任命俞大猷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总兵。兴化城失陷后,刘显士卒较少,守在城下而不敢攻击。俞大猷也不想进攻,想调兵合围困住敌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戚继光率浙江兵赶到。于是巡抚谭纶命令戚继光为中锋,刘显居左,俞大猷居右,合力攻击倭寇于平海。戚继光率先突破,左右军相继跟上,杀死倭寇二千二百人,放还被掠夺的百姓三千人。谭纶向朝廷报功,戚继光功居榜首,刘显、俞大猷次之。嘉靖帝为此在郊庙行告谢之礼,大张旗鼓地给功臣颁奖。戚继光先因平定横屿倭寇之功,升为署理都督佥事,至此又升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庇千户之职,于是取代俞大猷为总兵官。

次年二月,倭寇余党又纠集新来倭寇一万多人,围困仙游三日,戚继光在城下击败倭寇,又追击倭寇于王仓坪,斩杀倭寇数百名,倭寇多坠落峡谷而死,剩下的数千人逃奔到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分兵五路,身带短兵刃爬崖而上,俘虏、杀死倭寇几百人,倭寇残余于是掠夺渔舟船逃往海外。很久之后,倭寇从浙江进犯福宁,戚继光督率参将李超等击败倭寇,乘胜追歼永宁倭寇,杀倭三百多人。不久与大猷在南澳击败吴平,并征讨不肯降服的吴平余部。

戚继光统兵号令严肃,赏罚分明,言之有信,士卒莫不为其冲锋陷阵,他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虽不及俞大猷,但果敢刚毅超过俞大猷。大猷老成持重稳健,戚继光则如飙风闪电迅捷威猛,多次摧毁强倭,其名气更在俞大猷之上。

隆庆初年,因蓟州镇屡有边患,给事中吴时来请召俞大猷、戚继光专门训练边兵。兵部讨论结果是仅用戚继光,于是召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正逢谭纶在辽、蓟督兵,为此集步兵三万,征浙兵三千,请求委托戚继光训练。皇帝同意。隆庆二年(1568)五月,任命戚继光以都督同知职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宜,总兵官以下均受其节制。戚继光到蓟州后上疏:

“蓟门之兵,名义上众多而实际上不足,为何如此说呢?原因有七条:驻屯军人不习兵事,而好微末之技,壮健的兵卒为将帅役使差遣,只有老弱的兵卒在部队充数,这是第一;边寨曲折漫长,却极少设立通邮机构,使臣宾客来往不断,每天迎接不暇,参将、游击成为驿使,营房关垒变成了驿站,此为第二;敌寇来犯,而调遣无方,长途奔赴,人马两伤,为第三;防守边塞的士卒缺乏严明的约束,行伍不整,为第四;作战中骑兵不用马,反而徒步,这是第五;家兵气盛而军心离散,这是第六;树立边寨障碍而不选择轻重缓急,防备地点众多而使兵力分散,这是第七。这七条弊害不除,边备怎能完好。

“并且还有士卒不训练的六条过失,虽然训练但无益处的弊端又有四条。什么叫不训练?边寨所依赖的是兵卒,兵卒所依赖的是将帅;现今恩威号令不能让人心服,营规条例不能使其齐心协力,无论舒缓还是急促都难以驱使,这是第一;拥有火器而不知道使用,这是第二;对当地百姓放弃训练,这是第三;从各镇调来充实边防的兵卒,以自己非当地卫所统辖,漫无纪律,这是第四;偏师民兵超过四万人,且人各一心,这是第五;练兵的要务首先在于练将。眼下注意武举考试,多种途径的选择荐举与此类似,但这是选将,并非练将之道,这是第六。何谓虽练无益呢?现今一营兵卒,作为炮手的常有十人。不知兵法中各种兵器交互使用,应当以长卫短,短以救长,这是第一;三军的士卒各有擅长之技,战鼓军旗等,都应有所准备,现今都弃置不用,这是第二。拉弓射箭的功力不能比敌人更强,而想以此取胜,这是第三。教练之法,各有渊源系统。外表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当今训练全无实在内容,这是第四。

“臣又听说兵形如水,水随地而流动,用兵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而决定取胜的战法。蓟州的地形有三种,广阔的平原田野,是内地百里以南的地形。险阻平易参半,是内地靠近边塞的地形。山谷狭隘,树大林深,是边塞之外的地形。敌人进入平原,利于车战。在靠近边关的内地长于马战。在边关之外,宜于步战。三者交互使用,才可能获得战争胜利的主动权。现今边兵只练习骑马,不熟悉山战、林战、狭谷之战的阵法,这只有浙江兵能做得到。请还给我浙东杀手、炮手各三千名,再募西北壮士,配备充足的骑兵部队五支,步兵十支,听我专门训练,军中所需诸物,随时供应,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又说“:我的官职为初设,诸位将官视作多余的职位,我如何从容行事呢?”

戚继光的奏章下到兵部,皇上说蓟镇既然有总兵,又设总理,事务之权分割,诸位将官多作观望状,应召还总兵郭琥,专门任用戚继光。于是任命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而浙江兵停止北调。考录平定吴平的功劳,戚继光升任右都督。敌寇侵入青山口,官军击退了敌人。

自嘉靖以来,边墙虽然修复,但没有建立墩台。戚继光在塞上巡视,倡议建设敌台。大概意思是说:“蓟州边墙,绵延二千里,一处出了毛病,其他各处虽然坚固也均遭祸及。近年来,年年修建却年年崩塌,空费无益之钱。请跨墙建筑敌台,以..望四方。台高五丈,中间空虚,分上中下三层,每台安置百人,兵器铠甲干粮俱备。命令边兵画地计工,先建一千二百座。然而边卒质朴,强制施以军法恐怕他们受不了,请募集浙江人组成一军,以提倡勇敢精神。”总督、巡抚将戚继光的建议报告给皇上,批复。浙江兵三千人开到,列阵于郊外,适逢大雨,自早晨至午后,笔直站立不动。边军大为惊异,从此知道军令的严肃。隆庆五年(1571)秋,敌台修成,坚固雄壮,在二千里的边塞上声势联接。诏令赐予世代荫庇特权,并赏给银币。

戚继光建议设立车营,每一辆车用四人推拉,战时则结为方阵,马步军居中。又制作拒马器,这种兵器轻巧便利,可以阻遏敌人骑兵的冲击。敌寇来到,先放火器,接近则由步兵持拒马器排列向前,兼用长枪、..筅。敌寇逃跑,则以骑兵追杀。又将辎重营放在阵后,以南方兵为前锋,调来的援兵以策应为主,本镇兵卒专门戍守。节制精明,兵器锋利,蓟门军容风纪遂成为诸边之冠。

当此时,蒙古俺答部已往来朝贡,宣府、大同以西战火平熄。只有移居安插在汉地的小王子的后代土蛮,拥有部众十多万,常常侵扰蓟门。而朵颜董狐狸及兄长的儿子长昂与土蛮勾结,时而叛乱,时而归服。万历元年(1573)春天,朵颜董狐狸与长昂图谋进犯。他们奔驰到喜峰口,勒索封赏不成,就肆意杀掠,并在边塞附近围猎,以诱使官军出战。戚继光率兵出击,几乎生擒狐狸。这年夏天,朵颜董狐狸又进犯桃林,但未能遂其意愿而去。长昂亦来进犯界岭。官军俘虏杀伤了许多敌人,守边的明朝官吏婉言劝说敌人归降,朵颜董狐狸于是叩关请求通贡,朝廷讨论给以岁赏。第二年春天,长昂又窥视各边关塞口,但无计进入,就与狐狸共逼长秃使之入侵。戚继光率官军逐敌于塞外,并俘长秃而归。长秃,是狐狸的弟弟,长昂的叔父。于是狐狸、长昂二人率部落头目及亲族三百人,叩关请赦死罪,狐狸身穿白色的衣服叩头请求赦免长秃。戚继光与总督刘应节等商议,派遣副将史宸、罗端去喜峰口受降。狐狸等罗列而拜,献还所掠夺的边民,并聚刀盟誓再不入侵。明朝释放了长秃,允许通贡如前。由于戚继光在任,这二部敌人不敢进犯蓟门。

不久以守边之功,戚继光被提升为左都督。已而,增筑敌台,分所辖十二防区为三协,每协置副将一人,分别训练士卒兵马。炒蛮进犯,汤克宽战死,戚继光被弹劾,但没有治罪。很久以后,炒蛮又携妻大嬖只袭击剽掠明朝边卒,官军追逐击破炒蛮部。土蛮进犯辽东,继光与辽东官军一道击退敌人。戚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

自顺义王受封,朝廷以八项内容考核边臣:即积聚钱粮、修建关隘、训练兵马、整理器械、开辟屯田、理清盐法、收集塞马、解散叛党,每隔三年即遣大臣检阅巡视,考定等级。继光因此频受封赠。南北名将马芳、俞大猷先后离世,独戚继光与李成梁仍然健在。由于蓟门防守十分强固,敌人无从得入,于是尽数转攻辽东,因此李成梁颇得建功的机会。

自嘉靖庚戌年(1550)俺答进犯京师后,边防独重蓟门,增加兵卒,补充饷源,天下为之惊动。又设置昌平镇,委任大将,昌平与蓟门互为唇齿。边寇仍然不时蹂躏内地,总督王忄予、杨选因军事失利而遭杀身之祸。十七年间,调换大将十人,这些人均因罪去职。戚继光在边镇十六年,边关防务完备,蓟门安然。继任者,随其成法,数十年间太平无事。戚继光的功绩也有赖于当国大臣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先后倚重信任。尤其是张居正,诸事均与继光商量,有想与继光为难者,张居正总是将其调走。诸位督抚大臣如谭纶、刘应节、梁梦龙等人均与继光友善,从不牵制继光,所以戚继光能够更加自由发挥其长。

张居正死后半年,给事中张鼎思说戚继光不宜于守北,当朝大臣即将其改任广东。戚继光郁郁不得志,勉强赴任,一年后即告病请归。给事中张希皋等又弹劾他,戚继光竟因此罢职归乡。家居三年,御史傅光宅上疏推荐戚继光,反而遭到剥夺俸禄的处分。戚继光也抑郁而逝。

戚继光历任南北边防重任,声誉显著。在南方战功特盛,北方则专门致力于防守。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为兵家所看重。

张元勋,字世臣,浙江太平人。承袭世职任海门卫新河所百户。他深沉坚毅有计谋。时值有倭寇侵犯的消息,他隶属戚继光麾下。作战有功,晋升为千户。他随从戚继光攻破横屿诸贼,晋升为署都指挥佥事,充任福建游击将军。隆庆初期,攻破福安倭寇,改任南路参将。他随从李锡攻破曾一本,晋升副总兵。

五年(1571)春天,他被提升为署都督佥事,代郭成任总兵官,镇守广东。惠州河源敌贼唐亚六、广州从化敌贼万尚钦、韶州英德的敌贼张廷光劫抢郡县,不能控制。第二年,张元勋进剿他们。歼俘敌贼六百多人,唐亚六等人授首,余党均被平定。肇庆恩平十三村的敌贼陈金莺等人,与邻邑苔村三巢敌贼罗绍清、林翠兰、谭权伯,藤峒、九径十寨的敌贼黄飞莺、丘胜富、黄高晖、诸可行、黄朝富等人,相互煽动作乱。按惯例,两粤只有大征才能叙功,小规模的进剿是不叙功的,所以诸将不喜欢小规模的进剿。总督殷正茂与张元勋商议,小规模进击敌巢也记功,诸军争相奋战。殷正茂又秘密派遣副将梁守愚、游击王瑞等人屯兵恩平,像经常守戍在那里的人,乘敌贼不备,歼斩林翠兰等人,生擒罗绍清、谭权伯献给殷正茂。诸路剿击敌巢的人,获首功二千四百多人,放还被抢掠来的子女一千三百多人,生擒陈金莺,只有黄高晖等人逃跑了。张元勋向北到达藤峒,又生擒丘胜富、诸可行、黄朝富等八十八人。部将邓子龙等人抓获黄高晖、黄飞莺。三巢、十寨、十三村的所有敌贼全部被平定,其余的全部被安抚。

惠州、潮州两地相接处,山高险阻树木深茂。贼首蓝一清、赖元爵与同党马祖昌、黄民太、曾廷凤、黄鸣时、曾万璋、李仲山、卓子望、叶景清、曾仕龙等人各自占据险要结砦,控制方圆八百多里,同党有几万人。殷正茂提议对他们进行大规模征讨。正遇上陈金莺等人被消灭,诸贼恐惧。曾廷凤、曾万璋一起送子入学,马祖昌、叶景清也假意乞求投降。殷正茂知道他们使诈,征兵四万,下令由参将李诚立、沈思学、王诏,游击王瑞等人分别带领,张元勋在其中节制他们,监司陈奎、唐九德、顾养廉、吴一介监督这些军队,几路兵马齐头并进。敌贼被打败,他们还凭借险要进行固守。官军搜遍深林邃谷也找不到他们。而张元勋和唐九德,追击逃亡叛贼至南岭,一天一夜跑步赶到顾养廉的戍所,击破李坑,生擒卓子望等人。第二年击破乌禽嶂。曾仕龙被高山阻拦,张元勋假装饮酒庆祝,忽然进兵击破曾仕龙并生擒他。张元勋先后俘歼大贼头六十一人,次等贼头六百多人,击破大小敌巢七百多所,生擒斩杀敌贼一万二千多人。皇帝为他宣传捷功,告郊庙,晋升张元勋为署都督同知,世荫百户。张元勋又征讨斩杀敌人余党一千三百多人,安抚平定投降的人。倭寇都被平定。

潮州敌贼林道乾的同党诸良宝被安抚后又行反叛,袭杀官军,抢掠六百人带入大海。侵犯阳江,被打败后逃走。他盘据潮州的老巢穴,居住在高山顶上,不出来交战。官军扎营在淤泥之中。副将李诚立挑战,坠下马来跌伤脚,损失二百多人。敌贼出来抢掠而被打败,逃回巢穴固守。张元勋堆积草土和敌贼堡垒平,用火攻击敌贼,斩杀一千一百多敌人。这时是万历二年(1574)三月。捷报奏报朝廷,张元勋被增进世荫一级。敌贼遗孽魏朝等四巢也向官军投降。不久张元勋与胡宗仁共同平定诸良宝的同党林凤。惠州、潮州于是敌贼全无。这一年冬天,倭寇攻陷铜鼓石、双鱼城。张元勋在儒洞大破倭寇,俘歼八百多人。给予真正晋级。五年,张元勋随从总督凌云翼大规模征讨罗旁敌贼,斩杀敌贼一万六千多人。晋升为都督,改世荫锦衣卫官。不久因病辞职,死在家里。

张元勋出身小校,身经大小战斗百十次,威名震岭南。他与广西李锡并称良将。

四库全书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