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战国时尸佼著《尸子》记载:”古者,陲(注:传说为黄帝或尧时人)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这相当于在公元前2500年前,已有”圆,方、平、直”等形的概念。
公元前21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已有了乘法表,其中使用着六十进位制的算法。
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已有基于十进制的记数法,将乘法简化为加法的算术、分数计算法。并已有三角形及圆的面积、正方角锥体、锥台体积的度量法等。
中国殷代甲骨文卜辞记录已有十进制记数,最大数字是三万。 公元前约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二个变数的一次和二次方程,已经知道”勾股定理”。 公元前6世纪,发展了初等几何学(古希腊 泰勒斯)。
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宇宙的组织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引起了所谓第一次数学危机。
公元前6世纪,印度人求出 =1.4142156。 公元前462年左右,意大利的埃利亚学派指出了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理(古希腊 巴门尼德、芝诺等)。
公元前5世纪,研究了以直线及圆弧形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指出相似弓形的面积与其弦的平方成正比(古希腊丘斯的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4世纪,把比例论推广到不可通约量上,发现了”穷竭法”(古希腊 欧多克斯)。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学派用”原子法”计算面积和体积,一个线段、一个面积或一个体积被设想为由很多不可分的”原子”所组成。
公元前4世纪,建立了亚里士多德学派,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等)。
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圆锥曲线,得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最古老的解法(古希腊 密内凯莫)。
公元前3世纪,《几何学原本》十三卷发表,把以前有的和他本人的发现系统化了,成为古希腊数学的代表作(古希腊 欧几里得)。
公元前3世纪,研究了曲线图形和曲面体所围成的面积、体积;研究了抛物面、双曲面、椭圆面,讨论了圆柱、圆锥和半球之关系,还研究了螺线(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3世纪,筹算是当时中国的主要计算方法。
公元前3至前2世纪,发表了八本《圆锥曲线学》,是一部最早的关于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论著(古希腊 阿波罗尼)。
约公元前1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发表。其中阐述了”盖天说”和四分历法,使用分数算法和开方法等。
公元前1世纪,《大戴礼》记载,中国古代有象征吉祥的河图洛书纵横图,即为”九宫算”,这被认为是现代”组合数学’最古老的发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