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诗词 >汪中诗词
中国古代诗人大全,汉程国学收集诗人包括唐代诗人、宋代诗人、现代诗人等不同朝代诗人,游吟诗人、边塞诗人、田园诗人、山水诗人等不同类别诗人。

汪中诗词

嘉树挺秀色,深山交冱阴。朔风一以至,琤琤传远音。

岂畏岁时晚,幽独委空林。但恐春华发,无复霜雪心。

羁贫心易悲,世故多所虞。大人能博爱,善气时以濡。

慰恤及私隐,始愿恒见逾。宠积不自异,势去乃日孤。

亲爱已忠竭,他人焉足图。穷居念恩遇,始觉平生殊。

谋身争一发,造命在斯须。已尽生人苦,反惜不肖躯。

江湖向南望,思心与涕俱。

白华秀岩谷,孝子心苦悲。幸逮百年养,食贫常阻饥。

浃辰被淋雨,道路人迹稀。子无一金产,何以自支持。

立身苟不愧,贵贱同所归。有才不用世,天意安可知。

吾生方多忧,相见未有期。爱子千金躯,令名无已时。

十五卢家女,深居酒市傍。曲成能教弟,绣罢只依娘。

过门听步屧,隔幕想飘香。宁知难一见,爱惜为王昌。

泽宫既穆卜,东徙得轩敞。衮衣肃天表,夏屋封吉壤。

太牢缺命祀,有司亡簿掌。百年荫乔木,地灵见滋长。

牛羊不敢践,风雨蔽尘坱。师儒坐胶序,秀士列州党。

岂念鲁城北,习礼时一上。先生秉至教,正学距群枉。

来嗣临川席,犹见杏坛丈。出游过佛寺,瞻拜心怆恍。

束脩解橐中,官物惜公帑。尚行夫子志,马鬣存规仿。

筑墙封四周,贞石立高榜。远山霭青翠,秋气浮沆砀。

竹树交城阿,风日共骀荡。释奠羞牲鱼,昔酒荐尊盎。

乐备八佾舞,礼简罢尸象。斯文当在兹,庶几精意享。

圣人不可作,威仪感梦想。法由图画变,事非释老攘。

诏书始元丰,郡国尽塑像。迁庙礼既成,夹室藏可仿。

鲁人观礼器,墓祭自畴曩。檀弓言物始,斯道固宜广。

贤者在人国,举措为世仰。一事预名教,竭力务培养。

况复神所依,祀典通肸蚃。肃对在天灵,森然动精爽。

忍见陵谷移,呜呼委榛莽。中也陪执事,于心劳向往。

车服展遗物,金石聆幽响。具观典礼盛,忠敬非外强。

作歌告后世,用配两庑飨。

三代法物今尚存,太学石鼓焦山鼎。四周刻作云雷形,光泽照人清耿耿。

其上有耳下有足,古尺既亡不可省。古文款识九十三,下视孔悝非其等。

王曰世惠惟女贤,锡女器服由史端。世惠作鼎享列祖,煌煌策命载天府。

同时若有吉甫诵,岂异韩侯召公虎。千年神物化不尽,遂使元英陈大吕。

朱霞照水日西落,闪映丹砂色喷薄。土花隐起晕青翠,石壁云岚静交气。

清江月出光满堂,掣电惊蛟见铭字。汾阴泗水各有畤,宝玉大弓为盗资。

当年铸此象百物,神奸恨不图分宜。焦山百里限风水,深岩幽怪藏瑰奇。

浮云金景望不见,为君作此宝鼎诗。

我昔孟冬南渡江,江潮始落呈崖棱。

舍人开箧示我诗,入手但觉云霞蒸。中流叩舷诵石鼓,力与水势争吰噌。

暮投山店四肢惰,山阁凭空见星火。绝壁云阴脚下生,彻夜江声枕上过。

月落闻马嘶,门外风色寒。霜清万木秀,霁景明林端。

纡回七十里,下见漕河乾。练湖草动北风起,白塔朱楼照湖水。

黄沙扑面人却行,车轮格格官路平。寒天日落四山紫,疲马向城时一鸣。

江阴古寺遇人寡,双柏婆娑雪沾洒。天风振柯龙自吟,佛殿阴阴夜飘瓦。

兴来著屐君山巅,侧身四望心茫然。日光海气伏不动,时见空中生紫烟。

当时相乐自如此,别来踪迹东西水。故人身直承明庐,石室三年读秘书。

岂是文章贵敏疾,高文典册用相如。吾兄今诗伯,长歌动光彩。

鼓柁东南征,所见足吁駴。胸中五岳起未平,更赋高邱望远海。

北固巉岩势如削,怒搏沧江危欲落。洪波触山飞雨来,山根昼夜鸣风雷。

孤亭直上万木杪,清江白日无氛埃。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飞鸢跕跕不到地,侧身缥缈心为摧。长风浩浩奔扶桑,浮天海气青茫茫。

鱼龙物怪那可测,阴阳百变分光芒。霸图龙战安在哉,登高远望使人哀。

今人还踏古人地,古人白骨生青苔。苏公米芾不可见,后世何人知我来。

倦游情未极,改辙方遵麓。涓涓石濑溅,袅袅梯径曲。

松声杂鱼梵,暝色归樵牧。空翠缘目生,孤云共人宿。

山月翳寒树,风泉静脩竹。旅梦恋宵镫,羁心向晨旭。

天清光始霁,岩深气犹肃。叠岭雾霏霏,高林风穆穆。

往返迹未淹,栖寻日苦促。徒抱忧生嗟,斯焉愿投足。

同生非有属,因势遂相役。百年讵自免,念此罕苛责。

贫居累人事,早作暮未息。天寒井爨苦,一饱愧安食。

贵贱各有谋,相争尽智力。叹彼劳心人,无营觉尔适。

汪中

汪中

(1744—1794)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