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脉诀刊误 >第三部分

《脉诀刊误》·第三部分

元朝 脉诀刊误 戴启宗 著

仲景云。动脉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王氏脉经根据仲景文。而去若数脉及上下五字。止云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夫动必因数而后见。此五字不可除也。脉诀并不遵根据。却自云寻之似有。举之还无。乃微弱沉之状。动脉厥厥动摇。出于众脉。岂举之还无乎。不离其处。果何处也。动见于关。不能如众脉通三部而见。内经曰脉不往来者死。若不往不来。则脉定而死矣。众书以动为阳。脉诀以动为阴。此脉居关上。阴阳相搏为动。当以阳动为阳。阴动为阴。方当。内经曰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谓手少阴俞。神门穴中脉动甚。为有妊之兆。非言动脉之状。言动脉始于仲景。曰阴阳柑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寒恶冷。此三焦伤也。成无己曰。

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虚则阳动。故汗出。阴虚则阴动。故发热。如不发热汗出。而反形冷恶寒。为三焦伤。阳气不通。庞安常曰。关位占六分。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若当阳。连寸口动。而阴静。法当有汗而解。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若当阴。连尺动。而阳静。则发热。素问曰尺粗为热中。若大汗后。形冷恶寒者。三焦伤。此是死证。动脉只在关上见。惟庞说分明。成氏又曰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

厥厥动摇者。自为动摇。不与三部混也。如人在众中。不与众合。名之厥厥。沈氏曰。阳动者。阳不能卫于肤腠。故汗出也。阴动者。阴不能荣于肌肉。故发热。又仲景云。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

是也。

动脉〔根源气主阴〕(阴阳相搏形。)〔三关指下碍沉沉〕(关中如豆动摇频。)

动脉见关上。不见于三关。厥厥动摇。不沉沉碍指下也。池氏承讹谬解。故改之。

血出一倒经年月。〔智士名医不可寻〕(为痛为惊载脉经。)

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不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血流下。此动脉为血崩者。即仲景所谓阴动也。

阴虚内损。动数见焉。岂阳搏乎。

〔九〕细者阴也。指下寻之。细细如线。〔来往极微〕(小大于微。常有且细。)曰细。主足胫髓冷。乏力少气。

脉经曰。细者阴也。直细而软。若丝线之应指。主血少气衰。有此症则顺。非此而得之为逆。故吐衄血。得沉细则生。盖血行脉中。血既减少。脉所以细也。然虽血少。未至于失血。故脉止于细。

未至于无。血失脉亦失。故芤主失血。是知芤为失血。细为血少。今脉诀言细脉。乃云来往极微。

则微之又微。非细矣。今改之。

乏力无精胫里酸。形容憔悴发毛干。如逢冬季经霜月。不疗其疾必自痊。

冬季后阳气生。或可复其生理耳。亦不可言不疗自痊。今增散数二脉。以足脉经之本旨。

数者阳也。一息六至。又曰去来促急为数。

经曰数则为热。必审其浮沉。知其热在表里。察其大小。知其热之盛衰。亦有如数之脉。经曰脉至如数。令人暴惊。宜细详之。沈氏曰以阴阳言。数为阳脉。以脏腑言。数为腑病。论邪则为热。论病则为虚。若夫微数之脉。伤寒则谨不可汗。无病则谨不可劳。此先贤之格言。内经曰数为烦心。惟小儿之脉。一呼吸间八至。而细数者。为平耳。

散者。大而散者是也。气失血虚。有表无里。故脉散也。

沈氏曰散者不聚之名。仲景曰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也。若脉有邪气。风也。难经曰浮而大散者心也。最畏散脉独见。独见则危矣。柳氏曰是散漫无统纪无拘束之义。指下见得来动。一二至中又至一至。更不曾来往整齐。或动来即动去。或来至多去至少。或去至多来至少。是解散不收聚。

精血走。作根本脱离。不佳之兆。若产妇得之则生子。孕妇得之为堕伤。寻常心脉及夏月。最不宜独见此脉。

卷下

分合偶比类说

经曰知者一言而终。不知者流散无穷。脉之为说。前已论辨于各脉之下。今又以分合偶比类五字。

以经纶错综之。庶无惑矣。

分有脉之形。分谓脉各有形状。当先明辨。便了然不疑。大小浮沉滑涩。可以指别。迥然各异。

辨之于毫厘之间。使其形不相混。如举有按无为浮。按有举无为沉之类。

有脉之证。分。谓脉之一字独见为证。如寸浮。中风头痛之类。不杂他脉。独为证。今脉诀歌在各脉之后者。是也。或独见一部。或通见三部。或两手俱现。

合有合众脉之形为一脉者。谓如似沉似伏。实大长弦之合。为牢。极软浮细之合。为濡。之类。

有合众脉之形为一证者。谓浮缓为不仁。浮滑为饮。浮洪大而长为风眩癫疾。有二脉合者。有三四脉合者。大抵脉独见为证者鲜。参合众脉为证者多。今脉诀独取平三关一脉论证。而遗其合众脉以论证者。

今各补注于后。以全其脉证。(此条补注节抄不及备录)且一脉虽独见。而为证亦不一。如浮。为风。

又为虚。又为气。各不同。此又一脉之证合也。必备论之。以证相参。而考脉。则思过半矣。洁古张元素医学启源云。右寸大肠。肺脉之所出也。先以轻手得之。是大肠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肺属里。

肺合皮毛。肺脉寻皮毛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脉道缩入关中。上半指不动。下半指微动。为短。此乃浮涩而短。肺不病之脉也。肺脉本部。在于皮毛之上。

见于肤表。是其浮也。入于皮毛之下。见于血脉肌肉之分。是其沉也。六部仿此。此诊之定法。可以合众脉之形矣。

偶脉合阴阳。必有偶对。经曰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

浮沉者。脉之升降也。浮升在上。沉降在下。为诸脉之根本。为阴阳之定位。为表里之定诊。

浮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沉法地。有重浊在下之象。浮为风为虚。体高而气浮也。沉为中坚。为内蕴。

体聚而不散也。论诸脉者。必先此二脉。

迟数者。脉之紧慢也。脉以四五至为平。减一至为三至曰迟。增一至为六至曰数。难经曰。迟阴为在脏。数阳为在腑。迟则为寒。数则为热。亦偶言之也。中藏经曰。数在上。阳中之阳。在下。阴中之阳。

迟在上。阳中之阴。在下。阴中之阴。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助。热用寒助。本乎阴阳也。虚实者。脉之刚柔也。按之浮中沉。皆有力。为实。迟大而软。按之豁豁然空。为虚。虚实之由。

皆以有余不足占之。故以按而知。经曰其气来实强。为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为不及。病在内。

血实脉实。血虚脉虚。亦皆偶而言之。论表里虚实。必以此二脉。中藏经曰。脉举之滑。按之微。看在何部。以断其脏。又按之沉小弱微短涩软濡。俱为脏虚。其脉举按皆盛者实也。又长浮数疾洪紧弦大。

俱曰脏实。其脉浮而实大者。腑实也。轻手按之滑。重手按之平者。腑虚也。左右寸口。沉结实大者。

上实也。左右寸弱而微者。上虚也。左右尺脉伏而涩者。下实也。尺中脉滑而濡者。下虚也。尺中微涩短小者。俱属下虚也。许叔微曰。浮缓为表虚。伤风解肌。浮紧涩有力为表实。伤寒发汗。脉沉无力为里虚。可温。沉而有力紧实为里实。可下。此论伤寒表里虚实。凡此皆非单论脉虚实之理。长短者。脉之盈缩也。脉盈过于本位曰长。脉缩不及本位曰短。长有见于尺寸。有通见于三部。短只见于尺寸。盖必质于中。而后知过于中为长。不及于中为短。经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脉有三阴三阳。而长短在其中。是亦偶而言之。又曰人长脉长。人短脉短。又因人形体而别。滑涩者。脉之通滞也。脉通则流利无碍曰滑。

脉滞则蹇涩不流曰涩。内经曰滑者阴气有余。涩者阳气有余。难经三阴三阳。滑涩对举。千金曰。

滑者多血少气。涩者多气少血。皆偶言也。以二义考之。阴气有余者血多也。血多则气少。脉者血之府也。营行脉中。今血多故流利圆滑。阳气有余者气多也。气多则血少。故艰涩而散。一止复来。

先明气血之多少。斯知滑涩之理。洪微者。脉之盛衰也。血热而盛。气随以溢。满指洪大。冲涌有余。

洪为脉之盛也。气虚而寒。血随而涩。应指微细。欲绝非绝。微为脉之衰也。紧缓者。脉之急慢也。

紧为伤寒。寒则伤营。营受寒邪。脉络激搏。若风起水涌。既如切绳。又如转索。缓为风结。皮肤不仁。

营血不流。卫气独行。不能疾速。血虚顽痹。脉为缓慢。营受寒邪则脉紧。营血蹇涩则脉缓。二脉由营而见。沉氏曰紧为阴。阴主寒。寒则物敛。而有拘变之象。又主痛。诸痛皆原于寒。又主宿食。

由胃虚挟寒。不能腐化故也。缓为阳热主血虚。血虚则脉体弱。又主气虚。气虚则脉体无力。又主风。

风者阳邪。主舒启纵弛故也。

动伏者。脉之出处也。出见于外。故数见关上。如豆大。出类而异于三部者动也。处藏于内。

不见其形。脉行筋下者伏也。二者犹人物之出处也。

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代则死脉也。促结为偶。而代无对。脉不可以偶对言者。不敢凿也。三因方尽为偶名。而以弦弱、芤微、濡革、散代、亦为偶。非一阴一阳也。因知其不可尽以偶言也。必一阴一阳而后可偶。

然又有脉偶而同见者。如大小缓急疾徐疏数之类。经曰前大后小。前小后大。来疾去徐。来徐去疾。

去不盛来反盛。去盛来不盛。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乍疏乍数。是二脉偶见也。亦有两手偶见者。

如左大右小。左小右大之类。

比比者所以明相类之脉。比其类而合之。因其疑也。辨其异而分之。

决其疑也。内经曰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似肾。此皆三者之所乱也。然从容得之。以知其比类也。注云以三脏相近。故脉象参差而相类。是以三惑乱为治之过失矣。必从容比类而得三脏之形状。故浮缓曰脾。浮短曰肺。浮而滑曰心。急紧而散曰肝。搏沉而滑曰肾。不能比类。则疑惑弥甚。

是以脉经立相类之脉。今立比字为纲。使从容比类。先明于未诊之先。免交疑于持脉之际。脉经曰浮与芤相类。一曰与洪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缓与迟。革与实。千金云牢与实。今细详之。有弦细。有芤虚。有濡芤。有洪散。

有牢伏。有数脉同类者。洪散俱大也。而散无力。濡弱同极软而细也。有浮沉之异。微细俱小也。

而微无力。芤类浮也。按之边有中无。濡类芤也。按之如无。沉伏牢同居下也。按有余曰沉。按实大长弦曰牢。按不见脉行筋下曰伏。弦细同直长之形。同收敛之义也。亦有大小之分。弦如弦之直。

细如线之细。迟缓同慢也。有三至四至之异。大慢小衰之别。涩微易识也。何疑乎相类。牢与实。

革与实。非相类也。脉赋云。洪与实形同仿佛。是相类也。洪实同有力而大也。洪分沉浮之异。

实合浮沉而皆有力。弦与紧之异。弦左右无。而中直如弦。紧左右弹。而有如转索。虽相类而甚相远也。又有数脉之相类。如涩促结代。同一止也。而全不同。他如濡弱迟。如芤虚。如微细濡弱涩。已辨于各脉条下。

类易曰方以类聚。又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内经曰脉合阴阳。

又曰察之有纪。从阴阳始。众脉阴阳。各以类从。知乎此。则七表八里九道之非。不胶固于先入之言矣。旨哉蔡西山之论也。曰凡平脉。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为胃气。其太过为大为长为实为坚为强为浮为芤为滑为洪为急为促者。皆阳也。

其不及为细为短为虚为软为沉为结为伏为涩为微者。皆阴也。阳搏阴为弦。阴搏阳为紧。阴阳相搏为动。寒虚相搏为革。阴阳分离为散。阴阳不续为代。

难经曰。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数则为热。迟则为寒。浮为表。沉为里。三因方云。博则二十四字。

不滥丝毫。约则浮沉迟数。总括纲纪。故知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

风湿寒热属外。虚实冷燥属内。内外既分。三因顿别。三点刘立之亦以浮沉迟数四字为纲。以教学人。浮风沉气。迟冷数热。分别三部为证。此诚初学入门。然必搏学反约。然后能知脉之妙。若遽以此自足。则今汝画矣。

故述此于分合比偶类五字之后。

卷下

诊杂病生死候歌

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脏绝。却后四年多没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应。十五一止一年殂。以下有止看暴病。

柳氏曰。以动数候脉。是吃紧语。候脉须候五十动。知五脏之气有无缺失。今人手指到病患腕臂。

便以为见了殊不知五十动见。岂弹指间事。相习成风。以疾速为神奇。庐山刘立之号曰三点。以手中指点人三部脉。生死吉凶多验。学徒相传亦用之。刘果三点之神耶。抑亦声色得之耶。色可传。脉不可传。古人以切脉为上工。如扁鹊。饮上池水。能洞见人脏腑间病。如华佗。刳骨剔胃。是岂切脉而得之欤。后世圣神之术不常。有所当学人。诊脉以知内。参以问证察言观色以知外。则可耳。脉经曰。

脉来五十投而不止者。五脏皆受气。即无病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却后四岁死。以至十投一止者。四脏无气脏中死。其言几脏无气。以分别几岁之死期。予窃疑之。内经曰肾绝六日死。肝绝八日死。心绝一日死。果此脏气绝。又安有待四岁三岁乎。大抵五十动者脉之大数。要必候五十动。不可不及五十动而遽不候也。或问候止脉何处数起。曰得止脉后。再从始至脉数起。看得几至而止。为数。

卷下

诊暴病歌

两动一止或三四。三动一至六七死。四动一止即八朝。以此推排但根据次。

此是十动内有止脉者。然难必谓暴病有此。久病亦有见此者。俣当以至数定死期。不必专于诊暴病也。

卷下

形脉相反歌

健人脉病号行尸。病患脉健〔亦如之〕(审言之。)短长肥瘦并如此。〔细心诊候有依稀〕(脉病相违亦若斯。)

内经曰。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仲景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

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今脉诀曰亦如之。

是与行尸同也。故改之。

仲景曰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故责之。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脉经曰当视其人大小长短。皆如其人之形性。则吉。反之则为逆。肥人脉细小如丝。身涩而脉来往滑。身滑而脉来往涩。皆死。前言形脉相反。又有脉病相反。不可不备举。难经所谓脉不应病。病不应脉者是也。

素问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难经曰。病若闭目不欲见人。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而反得肺脉浮涩而短者。死也。病若闭目而渴。

心下牢者。脉当得紧实而数。反得沉濡而微者。死。此类皆脉病相反。脉诀所缺。今改此歌末句以着之。

卷下

诊四时病五行相克歌

春得秋脉定知死。死在庚辛申酉里。夏得冬脉亦如然。还于壬癸为期尔。严冬诊得四季脉。

戊己辰戌还是厄。秋得夏脉亦同前。为缘丙丁相刑克。季月季夏得春脉。克在甲寅应病极。直逢乙卯亦非良。此是五行相鬼贼。

内经难经并以天干五行论克贼。脉诀又以地支并论。若用支干上下纯为鬼邪之日为死。必六十日方遇。若死期之近何以克之。不若以天干一旬为期。根据内经为断。不失之拘也。内经又曰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谓我所生者)至其所不胜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谓生我者)

自得其位而起。必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期。

卷下

决四时〔虚实〕(五邪)歌

一脏有五邪。今只取虚实微三邪作歌。及立名。又只取二邪而遗其一。今改作诊五邪歌。

春得冬脉只是虚。兼令补肾病自除。若是夏脉缘心实。还应泻子自无虞。〔夏秋冬月皆如是〕(所胜为微不胜贼。)在前为实后为虚。春中若得四季脉。不治多应病自除。(今添两句云。正邪自病通成五。

四时五脏仿斯图。)

难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当补母。人所共知。千金曰心劳甚者。补脾气以益之。脾旺则感于心矣。若乃劳则补其子。人所未闻。盖母生我者也。子继我而助我者也。方治其虚。则补其生我者。

与郭氏葬书。本骸得气。遗体受荫同义。方治其劳。则补其助我者。与荀子所谓未有子富而父贫同义。

此补虚与治劳之异也。

卷下

伤寒歌

伤寒热病同看脉。满手透关洪拍拍。出至风门遇太阳。一日之中见脱厄。过关微有慢腾腾。直至伏时重候觅。掌内迢迢散慢行。瘥轧HT疔多不的。大凡当日问途程。迟数洪微更消息。

热病须得脉浮洪。细小徒费用神功。汗后脉静当便差。喘热脉乱。命应终。

此歌未足以括伤寒之纲要也。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学人以仲景伤寒论为祖。成无己注及明理论。许叔微百证百问。薛宋二氏钤。则又发明仲景之旨奥。外此则兰台宝鉴。金匮要略。无求子百问。南阳百问。庞安常、王仲弓、卢昶、韩祗和、孙用和及诸家之书。遍览参考。守之以正条。

用之以活法。方为尽善。此歌其能尽乎。予又病世之医者。往往以活人书自足。不复祖之仲景之论。况南阳失仲景之旨者有之。不特宋氏所讥。况伤寒为大病。生死在五六日间。可不尽心乎。

卷下

阳毒阴毒歌

阳毒健乱四肢烦。面赤生花作点斑。狂言妄语如神鬼。下痢频多喉不安。汗出遍身应大差。鱼口开张命欲翻。有药不辜但与服。能过七日渐须安。阴毒伤寒身体重。背强眼痛不堪任。小腹急痛口青黑。毒瓦斯冲心转不禁。四肢厥冷惟思吐。咽喉不利脉细沉。若能速灸脐轮下。六日看过见喜深。

阴阳二毒。病有轻重。治有浅深。仲景略言于金匮要略。后世传述。备载诸书。亦难以二歌尽。

卷下

诊诸杂病生死脉候歌

病源各不一。今歌本诊生死之脉。故不论病源。只论脉之生死。

腹胀浮大是出厄。虚小命殂须努力。

此篇大抵以脉病相应不应言生死。然亦不可专执。临病参考可也。如中恶腹胀脉紧细者生。浮大者死之类。

下痢微小却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

下痢脉欲绝者不死。杂色恶痢脉微弱。暴冷伤阳。脉细欲绝。冷热不调者。洪大易治。微迟小细难治。

恍惚之病〔定颠〕(发为)狂。其脉实牢保安吉。寸关尺部沉细时。如此未闻人救得。

恍惚颠狂三病也。恍惚心不宁。阴颠而阳狂也。脉经曰。颠病脉虚可治。实则死。盖重阴为颠。谓阴部内见沉涩微短脉。是阳脉不见而阴独盛。故为颠疾。经曰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作颠疾。

则沉细脉。是脉病相应而不逆矣。

消渴脉数大者活。虚小病深厄难脱。

三消之证内消渴一证。沉小者生。实坚大者死。此外如少阴自利而渴。脉必沉。中暑渴脉虚。

产后渴脉多弱。难专以虚小为渴之凶。

水气浮大得延生。沉细应当是死别。

水病之证不一。脉亦不一。三因方曰。沉伏相搏名曰水。盖沉者乃水之病脉。但风水皮水脉浮。

石水脉沉。黄汗沉迟。当参病原病证为断。况水病。肌肉为水所胀。脉元多沉。若脉出必死。脉病相反也。今曰浮大延生。更宜参审。

霍乱之候脉微迟。气少不语大难医。三部浮洪必救得。古今课定更无疑。

病原曰脉伏及代而乱者。霍乱也。不乱犹可治。微细不可治。霍乱吐下。脉微迟。气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治。脉经所无。脉诀自创之例也。通真子曰清浊相干霍乱时。脉如微细是相宜。不言气劣微迟小。

此候神工亦莫医。通真子注脉诀。不遵之而自作歌。一曰浮洪可救。一曰微细相宜。何哉。盖病原不同。脉随而见。以病原参之。勿一例但曰霍乱而已也。

鼻衄吐血沉细宜。忽然浮大即倾危。

吐衄证中。有卒中恶吐血。脉沉数细者死。浮大疾快者生。又杂病衄责里热。伤寒衄责表热。表热者脉必浮。

咳而尿血羸瘦形。其脉疾大命难任。咳血之脉沉弱吉。忽若实大死来侵。金疮血〔盛〕(出)虚细活。急疾大数必危身。

此六句参错在后。今移于此。从失血类。

脉诀所论金疮。本于脉经、中藏经。皆论已出血之脉。若金疮未出血则又别。坠压内伤。坚强安。

小弱凶。顿仆内伤同。笞榜内有结血。实大生。虚小死。跌扑伤损。浮大易安谓血散外。沉细紧实多死。

谓恶血攻脏。

病患脉健不用治。健人脉病号行尸。

病患脉健。此云不用治者。是前形脉相反歌。何其谬也。

心腹痛脉沉细差。浮大弦长命必殂。

仲景曰。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浮而大。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细。今浮大。

故知愈也。病原曰若其人不即愈者必当死。以脉病相反也。然心痛与腹痛各异。凡痛五脏相干。而心痛脉各异见。惟真心痛不问脉。旦占夕死。夕占旦死。腹痛病原亦不一。虚寒、紧弦。积寒、沉紧而实。肝肾弦大为寒痛。故知弦长亦难以死断。

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必易除。

脉诀此言。只可断风痰头痛一证而已。头痛具八经。又有伏暑、积聚、痰厥、伏痰、肾痰、产后失血、风寒在脑、邪热上攻、气虚气攻、诸证不同。随证诊脉。断生死可也。

中风口噤迟浮吉。急实大数三魂孤。鱼口气粗难得瘥。面赤如妆不久居。中风发直口吐沫。喷药闷乱起复苏。咽喉曳锯水鸡响。摇头上窜气长嘘。病患头面青黑暗。汗透毛端恰似珠。眼小目瞪不须治。

喘汗如油不可苏。

中风口噤至此皆言中风之死候。简易方云风邪中人。其状奄忽。故六脉多沉伏。亦有脉随气奔。

指下洪盛者。当此之际脉亦难辨。但以证参为是。中风。目闭口开。手撒遗尿。声如鼾睡者。必难疗。

内实腹胀痛满盈。心下牢强干呕频。手足烦热脉沉细。大小便涩死多真。

素问曰。五实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自汗得后利则实者活。今脉诀增干呕。去闷瞀。又以脉沉细与病反。决以为死。此条宜参之内经。

外实内热吐相连。下清注谷转难安。忽然诊得脉洪大。莫费神功定不痊。

协热下利。胃热呕吐。脉亦洪大。不可遽以死断。

内外俱虚身冷寒。汗出如珠微呕烦。忽然手足脉厥逆。体不安宁必死拚。

素问曰。五虚死。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若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

今脉诀内外俱虚。与内经多异。全本脉经。

上气浮肿肩息频。浮滑之脉即相成。忽然微细应难救。神功用尽也无生。

脉经曰。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可治。加利甚者必死。今脉诀以微细为难救。似与脉经相悖。

上气喘急候何宁。手足温暖净滑生。反得寒涩脉厥逆。必知归死命须倾。

通真子改差无因作命须倾。贵协韵也。

中恶腹胀紧细生。若得浮大命逡巡。

脉经曰。卒中恶。吐血数升。脉沉数者死。浮大疾快者生。卒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

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亦生。然中恶之候。脉亦不等。鬼疰。脉滑。或紧长过寸。或尺寸有脉。

关中绝不至。或乍大乍小。乍长乍短。遁尸。三部紧急。或沉重不至寸。客忤三部皆滑洪大。

凡脉尺寸紧数形。又似钗直吐转增。此患蛊毒急须救。〔速求神药命难停〕(脉逢数软命延生。)

此文根据脉经换末句。

中毒洪大脉应生。细微之脉必危倾。吐血但出不能止。命应难返没痊平。

他证吐血。皆以沉细为生。惟中毒吐血。以洪大为生。

大凡要看生死门。太冲脉在即为凭。若动应神魂魄在。止便干休命不停。

铜人经太冲二穴土也。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或云一寸半)动脉陷中。凡诊太冲脉。可决男子病死生。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俞。灵枢曰。胃之清气上注于肺。故气之过于寸口也。动而不止。其悍气上冲头者。合阳明。并下人迎。故阴阳俱动俱静。若引绳。相倾者病。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冲。循阴股内廉。邪入骨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

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趾间。此脉之常动者也。经脉十二。而寸口人迎太冲独动不休。

故以此三处诊百病。决生死。灵枢作并足少阴之动脉。铜人作足厥阴之俞穴。皆冲脉之所合并而经过者。

其实以候冲脉也。仲景谓当时之人。握手不及足。故立趺阳太溪。以候胃肾之病。李范引活人书所列冲阳穴。以解太冲。失其穴矣。仲景以趺阳专诊足阳明。太溪专诊足少阴。

卷下

察色观病患生死候歌

欲愈之病目黄。

仲景曰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黄者。此为欲解。必当根据仲景以脉参之。

眼胞忽陷定知亡。耳目口鼻黑色起。入口十死〔七〕(实)难当。赤白黑黄色〔起〕(入)目。更〔兼〕(穿)口鼻有灾殃。

耳目口鼻有黑色起。入于口者必死。病患及健人。黑色若白色起。入目及鼻口。死在二日中。脉经同。

扁鹊曰。按明堂察色入门户为凶。不得为吉。所谓门户者。阙庭、肺门户。目、肝门户。耳、肾门户。口、心脾门户。若有色气入者皆死。白色见冲眉上。肺有病。入阙庭。夏死。黄色见鼻上者。脾有病。入口者。春夏死。青色见人中者。肝有病。入目者。秋死。黑色见颧上者。肾有病。入耳者。

六月死。赤色见颐者。心有病。入口者。冬死。盖以五脏五色。各入本脏门户。至被克之时为死期。脉诀四句分作二处。本论一理。今移相附。添赤去起以备五色脉。改兼为穿。以明色入门户为殃。李范及洁古不知扁鹊所论。随各脏色入门户定死期。为脉诀所述之源。故以意误解。

面色忽然望之青。近之如黑卒难当。

此二句移在此。从气色类。

面赤目白忧息气。待过十日定存亡。面青目黄中时死。余候须看两日强。面黄目青众恶扬。荣卫不通立须亡。(面青目白亦须亡。)

据脉经改添此句。内经曰。凡面色见黄为有胃气。皆不死。

面黄目青酒乱频。邪气在胃丧其身。面黑目白命门败。困极八日死来侵。

此四句并上面赤目白定存亡二句。刊误本无。据刊本添之在此。

面无精光如土色。不能食时四日亡。目无精光齿牙黑。面白目黑亦灾殃。口如鱼口不能闭。气出不返命飞扬。肩息直视及唇焦。面肿苍黑也难逃。妄语错乱及不语。

脉经曰。病患不能语者。不治。热病者可治。又有风喑不语。而卒不死者。有妊娠胞脉绝不语。俟产后自能言者。

尸臭元知寿不高。人中尽满兼唇青。(俗本作背青非)三日须知命必倾。〔两颊〕(庭黑)颧赤人〔病久〕(必死。)

灵枢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庭者、首面也。颧者、眼直下高骨处也。灵枢、千金翼。皆以庭黑颧赤对言。今脉诀取颧赤而舍庭黑。又两颊为赘词。故改为庭黑。以备经旨。此必死之兆。难以病久为文。

口张气直命难停。足趺趾肿膝如斗。十日须知难保守。项筋舒展定知殂。掌内无文也不久。唇青体冷又遗尿。背面饮食四日期。手足爪甲〔皆〕(白)青黑。许过八日定难医。

脉经有爪甲白者不治之文。脉诀遗之。今改添。

脊疼腰重反复难。此是骨绝五日看。体重尿赤时不止。肉绝六日总高KT。

体重溺赤。未可便以为肉绝。内经曰。大肉陷下。大骨枯槁。脱肉破。难经曰唇反方可为肉绝。更宜参审。

手足爪青呼骂多。筋绝九日定难过。发直如麻〔半日〕(应是)死。

中藏经曰。肠绝发直。汗出不止。不得屈伸者。六日死。发眉俱冲起者死。发如麻喜怒不调者死。

发直者十五日死。今脉诀作半日死。与本文不协。盖有六日十五日之异。今改曰应是死。脉诀只歌骨肉筋肠四绝。除心肝绝在前。又有肾绝。小便赤涩、下血不止、耳干、脚浮、舌肿、六日死。足肿九日死。脾绝。载脾脏歌中。肝绝。汗出如水、恐惧不安、伏卧、目直面青。八日死。胃绝。齿落面黄。

七日或十日死。今附注于此。庶具载不遗。肉绝中藏经元无。而脉诀自增。故碍理。

寻衣〔语死〕(妄)〔十知么〕(寿无多。)

脉经曰寻衣缝语者不可治。阴阳俱绝。寻衣撮空妄言者死。

卷下

论五脏察色候歌

面肿苍黑舌卷青。四肢乏力眼如盲。泣出不止是肝绝。〔八日应当〕(日遇庚辛)命必倾。

此云八日从甲数至庚为八日。此言则胶柱矣。从直改为庚辛。

面黧肩息直视看。又兼掌肿没文斑。狂言乱语心闷热。一日之内到冥间。脐趺肿满面浮黄。

泄利不觉污衣裳。肌肉粗涩兼唇反。一十二日内灾殃。

口鼻气出不复回。唇反无文〔黑〕(鼻)似煤。皮毛焦干爪枯折。途程二日定知灾。

面黑齿痛目如盲。自汗如水腰折频。皮肉濡〔结〕(却)发无泽。四日应当命不存。

改结为却。本难经。

卷下

诊妇人有妊歌

(旧文不伦。今移从各类。)

肝为血兮肺为气。血为营兮气为卫。阴阳配偶不参差。两脏通和皆类例。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应有体。

四库全书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