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脉诀刊误 >第二部分

《脉诀刊误》·第二部分

元朝 脉诀刊误 戴启宗 著

但止即为病。根据数而止。期以岁死。不根据数而止。则为结促代三病脉矣。

指下〔弦〕(浮)急洪〔紧〕(数)时。便是有风兼热极。忽然匿匿慢沉细。冷疾缠身〔无他事〕(兼患气)。

贼脉频来问五行。屋漏雀啄终不治。

卷上

左手寸口心脉歌

左手头指〔火〕(木之子)。〔四十五动〕(五十动脉)无他事。

左手者。病患之手。头指者。医者按脉。初下第一部之指。下准此。心火为木之子。

三十一动忽然沉。顿饭忽来还复此。春中候得夏须忧。夏若得之秋绝体。秋脉如斯又准前。

冬若候之春必死。

脉沉顿饭之久然后来。乃绝止之脉。见于三十一动之间。三十动一止。应在三年死。今云在三月一时之后。是以月为年也。此下六歌之非皆然。当以在后生死候歌为正。

卷上

左手关部肝脉歌

左手中指木相连。脉候还须〔来一息〕(足五十)。二十六动沉却来。〔肝脏有风兼热极〕(克在二年为死日)。

曰沉却来。即是止脉。不可为风热之诊。此歌盖传误。大抵止脉。皆不吉之兆。诸家穿凿以求符合。

皆非。今直据诊生死候歌断之。二十动一止。二岁死。下仿此。不再论。

三十九动涩匿匿。木脏及筋终绝塞。一十九动便沉沉。肝绝未曾人救得。

卷上

左手尺部肾脉歌

左手肾脉指第三。〔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疾咎。指下急急动〔弦〕(数)时。便是热风之脉候。

忽然来往慢慢极。肾脏败时须且救。此病多从冷变来。疗之开破千金口。二十五动沉却来。肾绝医人无好手。努力黄泉在眼前。纵在也应终不久。

卷上

右手寸口肺脉歌

右手头指肺相连。〔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忧虑。极急明知是中风。更看二十余七度。忽然指下来往慢。肺冷莫言无大故。一朝肺绝脉沉沉。染病卧床思此语。十二动而又不来。咳嗽唾浓兼难补。

〔发直如麻只片时〕(毛折皮枯喘不休。)扁鹊也应难救护。

发直如麻。小肠绝也。改作毛折皮枯。以合难经手太阴脉绝之证。仲景云。若汗发润。喘不休者。

肺先绝。

卷上

右手关上脾脉歌

右手第二指连脾。〔四十五动〕(五十动足)无诸疑。急动名为脾热极。食不能消定若斯。欲知病患多为冷。指下寻之慢极迟。吐逆不定经旬日。胃气冲心得几时。

卷上

右手尺部〔命门〕(肾)脉歌

右手〔命〕(肾)脉三指下。五十动足不须怕。一十九动默然沉。有死无生命绝也。指下急急动如弦。肾脏有风犹且治。七动沉沉更不来。努力今朝应是死。

卷上

七表

〔一〕浮者阳也。指下〔寻〕(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如太过〕(脉在肉上行)曰浮。

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

脉诀曰。如太过曰浮。既曰举之有余矣。如何而太过。曰太过。则浮洪浮紧浮弦之脉。如何诊之。

脉经并无如太过之文。又寻与按不同。按者重手于肌肉筋骨部也。寻则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随脉部以寻之。浮脉按之不足。非寻之不足也。

按之不足举之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脏中积冷荣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寸浮中风头热痛。关浮腹胀胃虚空。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二〕芤者阳也。〔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举之。浮大而软。按之。两边实。中间虚。)

曰芤。〔主淋沥气入小肠〕(主失血。)

芤、草名。其叶类葱。中心虚空。故以指按芤草叶。喻失血之脉。芤之名不见于内经。又曰安卧脉盛。谓之脱血。至仲景伤寒论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

此名为革。亦未尝以芤为定名。但附见于革。至王叔和始立芤脉。脉经曰。芤脉。其象两边似有。

中间全无。今脉诀乃曰。两头则有。中间全无。则误矣。夫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口下不至关为阳绝。

若两头似有。中间全无。则是阴阳绝脉也。安得为芤脉乎。经曰。营行脉中。是血在脉中行。脉以血为形。血盛则脉盛。血虚则脉虚。故芤脉中空者。血之脱也。芤脉。先举指时浮大而软。因按而中空。

今脉诀首言指下寻之。非也。仲景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其人本虚。若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是皆于按上以见芤脉。寻者在浮举沉按之间耳。下仿此。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尿血)兼疼痛。大作汤丸必自除。

诸家论芤皆为失血之诊。今曰邪风入小肠而淋沥。非其证也。盖是尿血之证矣。

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三〕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珠相似。应指圆滑。又曰漉漉如欲脱。)曰滑。主肢体困弊。脚手酸痛。小便赤涩。

脉经曰。轻手得之为浮滑。重手得之为沉滑。其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若珠之隐指。今脉诀曰。

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则是有浮滑而无沉滑也。经曰。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是沉中亦有滑也。故王裳言脉诀论表不及里也。且脉有独见于一部者。有通三部见者。今曰三关如珠动。非也。按之即伏。

不进不退。则是脉不往来而定。岂所谓滑乎。今取脉经所载。而去其浮中而有力之语。盖此语只言浮滑。

亦一偏之言。夫血多则脉滑。滑之本体也。若气血和顺。其动不涩不急不缓。和滑之脉。为不病。

妇人为妊子。今若曰滑为阳为病热为实。则此滑字。当带数及小实言之。大抵此脉诀言脉之形状。

往往未当。今据经改正之。而脉下所主之证。多与本脉不类。改之则不胜改。姑置之可也。

滑脉如珠动曰阳。腰中生气透前肠。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滑脉寸居多呕逆。关滑胃〔寒〕(热)不下食。尺部见之〔脐似冰〕(热下焦。)〔饮水下焦声沥沥〕(月信不通尿血涩。)

前脾脏歌云。单滑脾家热。今云胃寒不下食。何也。脉经曰。关滑。胃中有热。又云中实逆滑为热实。故不欲食。食即吐逆。可明为热。池氏谬言肝木克脾土。致寒弦为肝脉。滑岂肝脉乎。

脉经曰。尺滑下利少气。脉赋解义云。男子尺滑。主膀胱冷气。小腹急胀。便漩利数。又云尺滑。

主胞络极冷。月经不调。直以滑脉为阴。主冷。不当。不若脉经所谓尺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

男子尿血为得。今脉诀云。脐似冰。则滑为阴证。又曰饮水。则滑为阳热。又曰沥沥作声。则滑为停水之证。既言冷又言热。不知何谓。今正之。

〔四〕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浮中沉三候皆有力)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

肢体劳倦。柳氏曰。实者气结不通。欠疏快意。上部实。则气壅。下部实。则气胀。中部实。中脘不快。

素问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此表里虚实之诊也。今脉实而曰脾虚。未敢信。

实脉〔寻之举〕(浮沉皆)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举有余。止言浮实。故改之。

实脉关前胸热甚。当关切痛中焦恁。尺部〔如绳应指来〕(当为下痢疼。)腹胀小便〔都〕(淋)不〔禁〕(忍)。

如绳。非实脉之比。乃紧脉也。故改之。脉经曰。尺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又云小便难。少腹牢痛。盖气来实强者。太过之脉。与淋沥相应。若云小便不禁。则膀胱不固。水泉不止。为下焦剧寒之证矣。脉经用当归汤加大黄。盖因热而用也。小便不禁。必传写之误。后云小便难者是也。洁古于此。一用姜附。一用承气。为两可之辞。将以为寒乎。以为热乎。

愚按洁古药注脉诀及难经。皆他人托之洁古。必非此翁之书。

〔五〕弦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状若筝弦时时带数〕(端直以长。如弦隐指。)曰弦。

主劳风乏力。盗汗多出。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指下左右皆无。从前中后直过。挺然于指下。曰弦。此血气收敛不舒之候。脉诀以弦为阳。伤寒论以弦为阴。脉赋解义亦云弦滑虽属七表。皆主于阴。活人书云。若弦而洪数者为阳。弦疾而沉且微细者为阴。主拘急。以愚观之。经曰阴中之阳肝也。当为半阴半阳之脉。脉诀曰。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则是有浮弦而无沉弦也。经曰。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是沉中亦有弦。又曰时时带数。则是弦数二脉相兼。非单弦脉也。素问曰。气来弱。轻虚以滑。端直以长。曰弦。今不取轻虚以滑。恐有弦数弦迟兼他脉之诊。故止以弦本状。端直以长为弦。然有弦而细。有弦而粗。看在何部。弦而其病轻。

弦而硬其病重。大率弦脉急强。血气不和之所生也。又有偏弦双弦之诊。

〔弦脉为阳〕(端直以长)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三度〔解〕(温)劳风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弦浮数大四者皆劳也。大者易治。脉气未衰。可敛而正也。弦者难治。血气已耗而难补。双弦则贼邪侵脾。尤为难治。加数则殆矣。内经曰。劳者温之。不可用解。

〔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寸弦头痛胸中痛。左关癖痛挛拘。右关有饮寒留胃。尺弦腹痛腰脚拘。)

既歌弦脉。又言脉紧。非也。此歌脉证未是未尽。今改作。脉经曰。寸弦。心下。微头痛。

心下有水气。一云。胸中拘急。关弦胃寒。心下厥逆。一云心下拘急。此胃气虚故尔。尺弦。小便痛。

小腹及脚中拘急。一云脐下拘急。

〔六〕紧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指甚数状如洪弦〕(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既如转索。又如切绳。)

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

内经、难经。未言紧也。内经曰急不曰紧。曰来而左右弹人手。有紧脉之状。未有紧脉之名。至仲景曰紧者如转索无常。又曰紧脉从何而来。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假令咳者。坐饮冷水。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皆因寒而脉紧。故脉急为寒。诸紧为寒至。王叔和脉经。则又增如切绳状。故愚合三书所论以形容之。左右弹人手者。紧脉来之状。左右弹人手也。转索无常者。索之转动。不常在一处。或紧转在左。或紧转在右。此举指而得紧脉之状也。切绳状者。绳以两股三股纠合为徽缠。又以物切之。其展转之紧。得之于按指而见。以指按脉。犹如切绳。合此三者论之。方备。脉经曰。重手得之为沉紧。

轻手得之为浮紧。故咳嗽之脉沉紧则死。中恶之脉浮紧则死。今脉诀曰。状若洪弦。此误也。紧为寒为痛。

弦为寒为饮。洪为气为热。主疾既殊。治之亦异。一概言之为害甚矣。且弦小于紧。数大于弦。洪则不然。

举按盛大。非与二脉同也。又紧而迟为寒。紧而数为热。若曰按有余。举甚数。则又类实脉。若紧迟紧细。

又何以诊。又总曰三关。不曰三部。又昧于尺寸之名。今悉改之。论此紧脉者。或曰在筋肉之间通度。

或曰按之实数。是有三部之通紧。而无各部之独紧。有按之紧。而无浮之紧。皆一偏之辞。仲景曰。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为其紧急不软。无胃气也。转索一也。有死生之分。宜详辨之。

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元。忽然强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前言状若洪弦。今曰数又弦。是见之不明。而频移其说以迁就也。前云主风气伏阳。化为狂。今去伏阳独言风。仲景及脉经。皆曰诸紧为寒。非可以为风狂伏阳之诊。难经曰。重阳者狂。岂紧脉为重阳乎。

重阳者、谓阳部更有洪大滑长数等脉见耳。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薄疾者、极虚而急数。并、谓盛实。亦非紧脉也。

紧脉关前头里痛。到关切痛无能动。〔隐指寥寥〕(转索无常)入尺来。〔缴结〕(疼痛)绕脐长手捧。

脉紧如转索。非隐指寥寥之状。缴结非痛之状。今改之。李氏曰阳脉至阴部。自然隐伏指下。寥寥入来。

若在寸部。则不寥寥。以愚视之。脉随病而见。不随部而改。小腹痛必寒气固结。攻击于下焦。所以脉紧。

安有因在尺部。而脉变形乎。

〔七〕洪者阳也。〔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极大在指下。来大去长而满指。)曰洪。主头痛。

四肢洪热。大肠不通。燥热。粪结。口干。遍身疼痛。

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是浮沉皆大之象。有类实脉矣。脉经曰。极大在指下。不言举按。可以见洪之本状。诊者自当随其见于浮沉以参求尔。极大在指下者。指下前后左右四旁。脉来皆盛大满指。是言本体之形大也。来大去长。言其来去之形大也。

洪脉根元本是阳。遇其〔季夏〕(夏月)自然昌。若逢秋〔季〕(月)及冬〔季〕(月)。发汗通肠始得凉。

仲景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为应时之脉。今曰季夏。池氏迁就以为季夏心火渐退。得脾土偃之。

其热病自退。若然。则秋冬只在九月十二月。得洪脉。方可发汗通肠乎。今季字皆改为月字。

洪脉关前热在胸。当关翻胃〔几千重〕(热来冲)。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卷上

八里

〔一〕微者阴也。〔指下寻之极微再再〕寻之若有若无。(欲绝非绝。又曰按之如欲尽。)曰微。

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

若有若无。欲绝非绝。所以形容微之不可见。按之如欲尽。谓必轻手诊则可见。重手按则欲尽而无也。微与濡弱相类。极软而浮细曰濡。极软而沉细曰弱。极细而软。无浮沉之别者。微脉也。微与涩细何以分。细而又短于微来往蹇滞曰涩。细而稍大常有曰细。细而稍长似有似无曰微。合五脉相类者详分之。则微脉可知矣。阳微恶寒。阴弱发热。微浮虽甚不成病。不可劳。脉经曰。脉者气血之候。

气血既微。则脉亦微矣。沉微则补阴。浮微则补阳。调补之道。以此为准。凡得是脉。必羸弱气虚为宜。

故风劳气虚之病。多得是脉。柳氏曰。脉分四时。春夏发生长旺。畏见此脉。秋冬见尚庶几。又曰人禀气以生。若微脉太过。阳亏气乏。何足以生。

指下寻之有若无。漩之败血小肠虚。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多时骨亦枯。微脉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气排心。尺下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微在尺为阴盛阳虚。故为身寒。不可饮水。若饮水。则两寒相搏。痛而呻吟也。通真子曰多声。池氏曰身寒饮水。李氏曰好饮冷水。皆非也。

〔二〕沉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状如烂绵〕(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乃得。

有肌肉之下。)曰沉。主气胀两胁。手足时冷。

轻指于皮肤间不可得。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沉与浮相反。

与伏相近。沉脉。重按乃得于筋骨下部。若伏脉。则虽重按至筋骨下部亦不见。必用指推开筋方可见脉。难经曰伏者脉行筋下也。内经曰推而内之。推而外之。皆是用指推筋脉以求之。非一定其指。于病患臂上。俟其脉之自见也。此持脉口诀也。脉经曰沉者阴脉之始也。其象。按之至筋骨得之者。是也。其体沉潜。深居诸脉之下。有地之气焉。凡诸脉即沉而见。则知其在阴而里受之。

今脉诀曰按之似有。状如烂绵。曰沉。如此则沉弱沉微沉细之脉。又当何如而诊之。甚失脉经之意矣。

经曰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岂有按之似有状若烂绵之不及也。

按之〔似〕(即)有举还无。气满三焦脏腑虚。冷气不调三部壅。通肠健胃始能除。

按之似有。是沉微脉。非独沉也。今改云按之即有。沉为阴。通肠宜温药利之。

寸脉沉兮胸有痰。当关气〔短〕(痞)痛难堪。

气短者。气不能相续。似喘而实非。气上冲。似呻吟而无痛。乃气急而短促也。今曰痛难堪。则非气短。脉经曰。关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则痛者气痞不通而痛也。

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三〕缓者阴也。指下寻之。往来迟缓。〔小于迟脉〕(去来亦迟。小于迟。又曰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曰缓。〔主四肢烦闷气促不安〕缓者二义。去来亦迟。小于迟。每居中部或下部间。柔软而慢。但小于沉脉。兼之缓软。此有邪之诊。为不及之缓。阴阳气和。阳寸阴尺。上下同等。同浮大而软。无有偏胜。此无邪之诊。为阴阳和缓之缓。缓与迟二脉相类。缓脉大而慢。迟脉小而衰。缓者卫有余而营不足。迟者阴气盛而阳气衰。

二诊不同。迟脉一息三至。缓脉一息四至。脉经曰。缓脉小于迟。今脉诀反云小于迟脉。误矣。

四肢烦闷。气促不安。皆非缓脉之证。

来往寻之状若迟。肾间生气耳鸣时。邪风积气来冲背。脑后三针痛即移。

缓脉关前搐项筋。当关气结腹难伸。尺上若逢冷结。夜间常梦鬼随人。

〔四〕涩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前虚后实无复次序〕(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又曰短而止。)曰涩。主腹痛。女子有孕。胎痛。无孕。败血为痛。

脉来蹇涩。细而迟。不能流利圆滑。涩者涩也。与滑相反。如刀刮竹。竹皮涩。又有节。刀刮而行涩。

遇节则倒退。有涩脉往来难之意。如雨沾沙。沙者不聚之物。雨虽沾之。其体亦细而散。有涩脉往来散之意。或一止复来。是因涩不流利之止。与结促代之止不同。玉函经曰。切脉定知生死路。但向止代涩中取。看取涩脉与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概。涩脉与外有形证。未可断他殂大命。若是形证与代同。尺部见之皆死定。黎氏曰代者止也。一脏绝。他脏代至。为真死脉。不分三部。随应皆是。涩者。三五不调。

如雨沾沙。为精血不足之候。与代相似。然三秋诊得涩而有胃气为平脉。右手寸口。浮短而涩。为肺正脉。

二者皆非死脉。若尺寸俱浮紧而涩。外证必发热恶寒。项强腰痛。牵连百节俱痛。乃太阳经伤寒。汗之愈。举此数端。以见涩脉与代脉不可例观。尺脉者人之根本。涩为精血不足之候。若独于尺中见涩。则死候也。

脉经曰。涩脉之象。往来蹇滞。行而多碍。夫脉者资血气而行。血气损伤。营卫行涩。故脉亦涩。

脉诀曰。按之似有。举之全无。是有沉涩无浮涩。经曰一阴一阳。谓脉来浮而涩也。则是浮中亦有涩。

岂独沉有涩乎。盖浮而涩者营卫伤。沉而涩者精血损。表里之证不同。故脉亦异。岂独有里而无表乎。

难经曰。前小后大。前大后小。其前后以尺寸论也。今云前虚后实。涩为少血。其形蹇滞。细短且散。

安能后实。若后实则非涩矣。其曰无复次序。即内经所谓参伍不调。上下如参舂之脉。是脉之乱。脉乱则死矣。今以脉经改之。

涩脉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号伤精。妇人有孕胎中痛。无孕还须败血成。

涩脉关前胃气并。当关血散不能停。尺部如斯逢逆冷。体寒脐下作雷鸣。

〔五〕迟者阴也。〔指下寻之重手乃得隐隐〕(一息三至。去来极迟。)曰迟。主肾虚不安。

中风口。脉浮而迟则生。今脉诀于迟脉曰重手乃得。是无浮迟之脉乎。立脉之名曰迟。以其比平人一息四至。减去一至。故也。今曰隐隐。果何所似。且如蛛丝曰气衰。如风吹毛曰肺死。微甚欲绝。伏甚不出。则庶可隐隐形容之。三至为迟。何隐隐乎。

〔迟脉人逢状且难〕(三至为迟一息间。)

迟脉一息三至。以至数之。至为易见。

遇其季夏不能痊。神工诊着知时候。〔道是脾来水必干〕(或者脾虚或肾寒。)

通真子曰。迟脉属肾。肾水忧在土。土季夏旺。洁古云迟本土也。当仿此一脉为时胜故长。

夏胜冬。土克水。池氏曰。季夏现迟。季夏土正旺。胜其肾水。水必枯。病不痊。抑脾土。滋肾水。

方为良工。以愚考之。内经曰脉迟者为脏病。难经曰迟者阴也。迟为在脏。非脾旺脉。亦非属肾之脉。假使季夏土旺。脾能克肾。不缘脉迟。阿阿和大而缓。是脾之正脉。是因季夏时而旺。不病之脉。若素有肾虚之病。则忧之。若曰因时旺脉。能克所胜。则是春肝脉旺。必克脾土。四时旺脉。

因序而见。人人四时皆病矣。今此脉诀之意。盖以夏月万物盛大。阳旺之时。而得迟脉为失时反证。

阴气大盛。脾者阴中之至阴也。迟在脾则脾冷。肾者亦阴也。迟在肾则肾冷。内经曰未有藏形。

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今迟脉在夏。亦逆四时也。

寸口迟脉心上寒。当关腹痛饮浆难。流入尺中腰脚重。浓衣重覆也嫌单。

〔六〕伏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呼吸定息全无再再寻之不离三关〕(极重按之。着骨乃得。

又曰关上沉不出。又曰脉行筋下。)曰伏。主毒瓦斯闭藏三关。四肢沉重。手足时冷。

伏脉者。初下指轻按。不见。次寻之中部。又不见。次重手极按。又无其象。直待以手推其筋于外而诊。乃见。盖脉行筋下也。若如常诊。不推筋以求。则无所见。昧者以为脉绝矣。沉脉因按而知。伏脉因推而得。

伏与沉相似。沉者重按乃得。伏者重按亦不得。必推筋乃见也。若重按不得。推筋着骨全无。则脉绝无而死矣。脉诀曰。指下寻之似有。则非伏也。呼吸定息全无。则脉绝也。再再寻之不离三关。三关。三部一寸九分之位也。岂他脉之诊乃离舍三关乎。此脉诀言伏脉之状最谬。

阴毒伏气切三焦。不动营家气不调。不问春秋与冬夏。徐徐〔发汗〕(调理)始能消。

伏为积聚。有物为积。有营积。有卫积。有藏积。随所积而施治。可也。今曰不动营家气不调。

是先治营血而气自调也。必也治营积而见伏脉者方可。若夫气积。及食物积。藏积。又当各治其本。

且气为是动。血为所生者。难经曰。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血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故先为是动。

后为所生病。以此论之。当先调气而血自顺。亦有血先病而气后病者。随病施治可也。难乎执一。其因物聚者。又必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亦不专于先动营也。通真子曰。伏脉不可发汗。更宜消息。诚哉是言。内经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仲景曰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

又曰表有病。脉当浮。今伏脉乃在里之病。岂宜发汗。虽曰徐徐。其动表一也。非其治也。洁古又引阳盛阴虚。汗之则愈。以升麻汤、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为治。亦非也。难经所云。仲景所述。曰阳盛阴虚者。谓伤寒之邪。在表为阳。在里为阴。邪入皮肤。恶寒发热。是表虚而受邪曰阳虚。未传入里。里未受邪。曰阴盛。故云汗之则愈。非论伏脉为阴盛也。假使阴毒为病。正当随浅深。用温药祛逐。

其可发汗邪。

积气胸中寸脉伏。当关肠癖常暝目。尺部见之食不消。〔坐卧不安〕(瘕攻痛)还破腹。

〔七〕濡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按之根据前却去〕(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任寻按。)曰濡。

主少气。五心烦热。脑痛耳鸣。下元冷极。

有余于上曰浮。既浮而细曰软。浮而软细曰濡。按之无有。举之则浮细而极软。必轻手乃可得。

脉经曰如帛衣在水中。帛漫在水。虚浮见于水面。若用指按之。则随手而软散。不与手应。此濡脉之状也。

濡与迟弱相近。一息三至。随浮沉而见曰迟。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能沉。曰濡。轻软而沉细。

按之乃得。重按欲绝。指下不能起伏。不能浮。曰弱。濡弱迟微之脉。皆气血之不足者也。大病后。

或产妇。喜见此等脉。平人强人忌见之。更随时随病消息之。脉诀曰指下寻之似有。与言伏脉同。何是何非耶。且诸脉之应。皆一来一去。如曰来疾去迟。曰来盛去不盛。以别钩脉。外实内虚之诊。

今曰按之根据前却去。其状果何如耶。内经曰软。脉经曰濡。同一脉也。难经曰春脉弦。濡弱而长。按之濡。举之来实者。肾也。沉濡而滑曰石。是皆兼他脉。以濡在中和为胃气之本。为平脉。旺脉。

若濡脉独见。则病脉也。内经曰心脉散。当消环自已。肝散。病溢饮。胃散。病食痹。脾散。

色不泽。足肿。肾散。病少血。其言散脉。与搏坚而长对。言病也。故难经亦以气来虚微。

来实强。对言之。非所谓濡与虚弱之诊也。

〔按之似有举之无〕(举全无力按如无。)

脉诀。此句全非濡诊。活人书曰。按之似无。举之全无力。曰濡。今从之。髓海丹田定已枯。

四体骨蒸劳热甚。脏腑终传命必殂。濡脉关前〔人足汗〕(虚自汗。)

脉诀足字本为充足之足。昧者误以手足之足训之。今改为自汗。庶无误也。

当关少气精神散。尺部绵绵却恶寒。骨与肉疏都不管。

〔八〕弱者阴也。指下寻之如烂绵相似。〔轻手乃得重手乃无怏怏不能前〕(极软而沉细。按之如绝指下。)曰弱。〔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

弱者扶持不起之状。不能起伏。不任寻按。大体与濡相类。濡脉细软而浮。弱脉则细软而沉。以此别之。病后见此脉为顺。强人平人见之。为损为危。独见一部或二部犹庶几。

三部六部皆见之。甚矣。脉经论弱云。按之乃得。举之无有。今脉诀云轻手乃得。重手乃无。与脉经相反。今改之。又弱为虚候。气血损减。今云气居于表。果何证乎。表病脉必因浮而见。今弱脉沉细在下。何以诊表。素问曰。而肿曰风。不拘于产后也。弱脉亦难以验风。

〔三关〕(脉行)怏怏不能前。〔只为风邪与气连〕(软细而沉似烂绵。)少年得此须忧重。老弱逢之病却痊。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虚热胃虚疏。一作气多粗尤非)

脉经曰。关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作病。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矣。池氏曰。关乃阴阳分处。脉弱则阴阳隔绝。主气喘。李范因之。今按气喘者脉必实。

脉弱则气乏。不足以息。今根据脉经改之。柳氏曰气虚羸弱。弱脉乃见。寸弱为阳气虚。尺弱为阴气虚。关弱为胃虚。仲景曰诸弱发热。乃弱为阳虚。虚而发热。非实热也。大抵阳少阴多。皆为不足之候。脉经曰弱为虚为悸。内经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同一弱也。以滑涩相兼而易诊。

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主皮肤〕(阳气少。骨烦发热痛难居。)

脉经曰。尺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又云少血。脉经曰骨烦者。肾主骨髓也。脉诀作皮肤。

乃肺之合。非肾所主。今改之。

卷上

九道

通真子曰。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外有九种脉相通而见者。经所谓脉来浮滑而长。沉涩而短。

浮大而牢之类。是也。以愚观之。脉无正不正之定名也。为邪为病而见。则二十四字皆不正之脉。

因时而旺。随脏而应。则皆正脉也。脉合阴阳。难以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难经曰浮滑长皆阳脉。

沉涩短皆阴脉。非别以长短为阴阳正脉之外也。是长短与浮沉滑涩。同为阴阳也。又曰外有九种脉相通而见。故曰九道。且脉之相通。乃众脉参互为一。以示证也。二十四字。除浮沉结促代伏。

居于上下。止于缓急。不能相通。其他皆相通。难经曰一阳一阴。谓浮而涩。是八里通乎七表也。

一阴一阳。谓沉而滑。是七表通乎八里也。内经所载。仲景所论。多通众脉而言病。脉经二十四字。

有散数。无短长。脉诀去散数。增长短。亦以足二十四字。脉经论。二十四字通为一处。亦无次序之定。盖脉随变而见。但宜以阳脉从阳类。阴脉从阴类。不可以一浮二芤为定序。且三至为迟。

六至为数。迟阴在脏。数阳在腑。经文皆对言也。今取迟去数。其可乎。是知脉不可以二十四字为定数也。亦不可立表里道之异名也。陈氏沈氏并用散数为九道。用脉诀九道之名数。而不取短长。亦非也。今增散数二脉于后。以足脉经之所论。而不去长短者。

脉之所当述者也。既不拘于表里道二十四字之数。则脉之以一字立名。皆详论可也。或曰子既辨表里道之非。不删而述其旧文何也。曰此朱文公作孝经刊误。程子述大学亲民之例也。不删者存其旧也。用墨圈者当删者也。辨其下者。使人皆知其非。不复为旧文所惑。不删之删也。

〔一〕长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部)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曰长。主浑身壮热。坐卧不安。

从尺至关。连寸口。直过如横竿之状。此三部之长脉。过于本位。谓或尺或关或寸。过于一指之外。

此各部之长脉。欲知其病。则必于浮沉迟数大小之间求之。若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则气自治而无病。经曰。长则气治是也。大概平人病患。脉长为吉。深且长。寿脉也。尺脉长。根深蒂固。

心脉长。神气有余。内经心脉搏坚而长。病舌卷不能言。至肾脉搏坚而长。病折腰。此六脉者非以长为病。

以搏坚相合而病也。春肝脉。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肝脉。如循长竿末梢曰平。如循长竿曰病。

有余而过。故也。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来时又却还。

通真子曰。此云来时又却还者。似一阴三阳之脉。愚曰非也。来而还。只可谓脉之来去。然诸脉皆如是。若不能自还。则代而死矣。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是四脉共见也。

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洁古曰。此阳明脉。尺寸俱长。当汗。阳化气也。今按假使是阳明证。亦难专于发汗。正阳阳明当下。

太阳阳明当汗。少阳阳明随证解利。当根据表里分汗下。

〔二〕短者阴也。指下寻之。不及本位曰短。主体虚恶寒。腹中冷气。(作生气非)宿食不消。

寸口尺中皆退促。附近关中见一半。如龟缩头曳尾之状。以其阴阳不及本位。故曰短。若关中短。

上、为寸脉。下不至关。下、为尺脉。上不至关。是阴阳绝脉。此皆不治决死。故关中不以短脉为诊。

脉经曰。短脉之象。应指而回。不能满部。浮而短者荣卫不行。沉而短者脏腑痞塞。短与长对。知长则知短矣。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通真子曰。脉诀以一阳三阴。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乃云有伏阳耳。今按脉诀单论短。为阴中伏阳。盖以短为阴。脉短为气病。气不得舒畅。则阳气郁伏于内。非论沉涩短浮四脉共见也。内经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今曰大泻通肠。亦当随病浅深用药可也。

〔三〕虚者阴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曰虚。

主少力多惊。

虚脉。因按而知其虚。其诊法与芤同。皆以按而见。浮大而软。按之中无旁有为芤。迟大而软。

按之隐指。豁豁然空为虚。内经曰脉虚血虚二脉。皆因血而见。失血则中无。血虚则中空。脉诀言寻之不足。

举指亦然。乃微濡之脉。非所以形容虚也。虚与实对。实于中为实。故浮中沉皆有力。内不足为虚。故按之豁豁然空。

恍惚心中多愕惊。〔三关定息脉难成〕(按之无力脉虚轻。)血〔生〕(虚)脏腑生〔寒热〕(烦热。)

补益三焦便得宁。

〔四〕促者阳也。指下寻之。极数。并居寸口。(又曰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曰促。渐加则死。渐退则生。

促脉。尺微关细。寸口独实而滑数。并居于上。或来去数。时一止复来。黎氏曰促脉虽盛疾。必时一止复来者。如趋之蹶也。故徐疾不常。

促脉前来已出关。并居寸口〔血成斑〕(证危难。)

血成斑非促脉证。

忽然渐退人生也。若或加时命在天。

〔五〕结者阴也。指下寻之。〔或来或去聚而却还〕(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无常数。又曰脉来动而中止。

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曰结。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

迟而小驶为缓。应指暂歇为止。缓而止为结。通真子曰据经谓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为结。其言是也。此云或来或往。聚而却还。与之稍异。来去者脉之常也。聚而还。何以见脉之结。今根据仲景所论改之。

脉经只云来缓。时一止。难经又云无常数。今根据难经增之。盖止而复来。数至。间或三两至。或又一止。无常数。

若有常数。如五动一止。又五动一止。根据数而止。则为死脉。可根据止数。克死期矣。详见下代脉辨。仲景曰。蔼蔼如车盖。曰阳结。乃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累累如循长竿。曰阴结。乃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又曰脉浮数。能食。不大便。此为实。曰阳结。脉沉迟。不能食。身体重。

大便反硬。曰阴结。亦以阴阳气偏结。因兼证而分之。不以脉止为结也。内经曰结阳者肿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结阴者便血。阴主血也。二阳结谓之消。谓大肠胃热。三阳结谓之隔。谓小肠膀胱热。

三阴结谓之水。谓脾肺寒。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谓心主三焦热。是亦分阴阳之结也。王氏脉经盖因仲景之文。于脉缓止却为结阳。数止却为结阴。误甚。详述在代脉下。其实脉诀之结脉为阴。与促脉为阳相对。非若内经与仲景所言。有阴阳之分也。若必论阴阳。结则缓而止为结阴。数而止为结阳。方允当。

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卒难当。渐宜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六〕代者阴也。指下寻之。〔动而复起冉冉不能自还〕(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

代者。此脉已绝。他脉代其至之义。一脏气绝。而他脏之气代而至也。代与止异者。止者按之。

觉于指下而中止。代者忽还尺中。停久方来。则是歇至。数动。止而复来。因其呼吸阴阳相引乃复动也。

今脉诀曰动而复起。则不代矣。是不明动而中止为代也。冉冉不能自还之下。却不言因而复动。是不能自还之后。脉绝不来矣。今以仲景原文改之。内经曰代则气衰。脾脉代。注云弱也。仲景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皆不以代为死脉也。王氏脉经始曰脉结者生。代者死。仲景言结代脉曰。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

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王氏脉经述之。而与仲景本文有差。仲景两明结脉。总曰阴也。脉经分前一论来缓。时一止。名曰结阳。多添一阳字于后。一论中有还者反动。改作不能自还。举之则动。却根据本文曰结阴也。以前为结阳。则脉缓非阳也。(此盖脉诀所谓结脉)以后为结阴。则脉数乃阳也。(此盖脉诀所谓促脉)且不能自还与代脉同。何以为结脉。且结代同。而中止皆同。自还为结。不能自还为代。正以分二脉之异。今混而同之不可也。

代则血气衰虚不能相续。因其呼吸相引复动。此所以代为难治。活人书云。阴盛则结。主胸满烦躁。

阳盛则促。主积聚气痞。忧思所成。大抵结促二脉。虽时一止。为病脉。非死脉也。代则真死矣。

或曰死脉必代。而代脉未必皆死者。何也。人见其脉动摇来往。略有一止。便以为代。便以为死。鲜有不失者。盖代脉固以其有止。而有止者未可便以为代。何也。诸脉有止者四。涩促结代也。脉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者。为涩。脉来数。时一止者为促。脉来缓。时一止者为结。凡此三者均谓之止。

而其所以止者迥然不同。为病亦异。而皆非死脉也。甄别于此。毫发不爽。见其所谓止者。不过于涩促结中之止。则随脉主病。真见其止如代中之止。然后断之为死。则不失矣。代脉之止。其止有常数而不忒。如十动一止。则数十止皆见于十动之后。如二十动一止。则数十止皆见于二十动之后。及加进亦如是。方为代脉。王氏脉经于代脉根据仲景。却改脉来作来数。则又混促脉之止。必全根据仲景本文方是。

〔代脉时时动若来〕(动而中止不能还。)〔再而复动似还无〕(复动因为代脉看。)三元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拘〕(升沉旦夕间。)

曰动若来。则不止也。一作动若浮。尤悖理。洁古亦随缪解之。何也。曰似还无。于脉状何似。故改之。

〔七〕牢者阴也。指下〔寻之则无按之则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曰牢。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寻之则无。按之则有。则沉脉也。可以言牢脉所见之位。而失言牢脉之本状。似沉似伏者。牢脉所居之位也。实大而长微弦者。牢脉之形也。脉经曰有似沉伏。沈氏分言似沉似伏。尤为明着。又曰低而不浮曰沉。按之极下曰伏。隐指逼逼曰实。满指洪盛曰大。过于本位曰长。紧而直曰弦。兼是数者为牢脉。黎氏曰牢者坚也。固围之象。气之郁结故如此。柳氏曰牢实不转移。主有积聚。主疼痛不移其处。得此一脉。病邪牢坚。其病难愈。沈氏曰。阴阳革否其气沉伏在下。固结不移。其气欲上出而不得。故曰革也。今按古今多以革与牢混论。素问云浑浑革至如涌泉。绵绵其去如弦绝。死。曰革至如涌泉。流出之甚也。绵绵其去。流而不返义。如弦绝者。若弓弦琴瑟。弦断绝不可再续。故云死。

王贶曰革脉浑浑如涌泉。谓出而不返也。为阴气隔阳。又为溢脉。溢脉。盖自尺而出。上于鱼际。离经无根本。又有覆脉。自寸口下退。过而入尺。皆必死。此等脉见于两手或一手。难以逐部求。或曰牢脉即黄帝之所谓革脉。千金翼亦以革为牢。是以革牢同一义。然内经浑浑革至如涌泉。则此革不与脉经沉伏之革同矣。然则牢革两义也。难经曰牢而长者肝也。牢阴长阳。因沉而得。为肝之平脉。又曰脉之虚实。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以邪气之盛为实也。此牢也。仲景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此革也。(机按。牢主邪气实。革主精血虚。)

或又曰如挠鼓皮。鼓皮可以言革。而于实大弦长。难以取象。脉经曰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兼病以断也。难经曰病若吐血。复鼽衄血者。脉当沉细。反得浮大而牢者死。脉病相违也。

仲景曰寒则牢坚。脉书往往以牢革为一。有牢则无革。有革则无牢。究而言之。诸书所谓牢者坚也。

紧牢为实。仲景所谓革者。虚寒相搏也。脉形脉理。二者不同。不可混也。因牢论革及此。若内经浑浑革至云者。又别作一样看可也。

〔脉入皮肤辨息难〕(实大弦长沉伏间。)

牢脉居沉伏之位。非入皮肤之浮部也。牢以脉形固结。郁而在下。不与迟数辨息多少以立名。故改之。时时气促在胸前。只缘水火相刑克。若待痊除更问天。

牢脉亦难以为水火相刑之象。五行各有相刑。皆有死症。

〔八〕动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还无再再寻之不离其处不往不来〕(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曰动。主体弱虚劳。崩中血痢。

四库全书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