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9章 贱为贵本
xī昔zhī之dé得yī一zhě者;;tiān天dé得yī一yǐ以qīng清;;dì地dé得yī一yǐ以níng宁 ①;;shén神dé得yī一yǐ以líng灵;;gǔ谷dé得yī一yǐ以yíng盈;;wàn万wù物dé得yī一yǐ以shēng生 ②;;hóu侯wáng王dé得yī一yǐ以wéi为tiān天xià下zhēng正 ③。。qí其zhì致zhī之yě也,,tiān天wú无yǐ以qīng清jiāng将kǒng恐liè裂;;dì地wú无yǐ以níng宁jiāng将kǒng恐fèi废;;shén神wú无yǐ以líng灵jiāng将kǒng恐xiē歇 ④;;gǔ谷wú无yǐ以yíng盈jiāng将kǒng恐jié竭;;wàn万wù物wú无yǐ以shēng生jiāng将kǒng恐miè灭;;hóu侯wáng王wú无yǐ以zhēn正jiāng将kǒng恐jué蹶 ⑤。。gù故guì贵yǐ以jiàn贱wéi为běn本,,gāo高yǐ以xià下wéi为jī基。。shì是yǐ以hóu侯wáng王zì自chēng称gū孤 ⑥、、guǎ寡 ⑦、、bù不gǔ榖 ⑧。。cǐ此fēi非yǐ以jiàn贱wéi为běn本yé邪??fēi非hū乎??gù故zhì至yù誉wú无yù誉。。shì是gù故bú不yù欲lù碌lù碌rú如yù玉 ⑨,,luò珞luò珞rú如shí石 ⑩。。
注释
①一:这里的几个“一”,指的是“道”。
②以:因此。以下几个“以”都作“因此”解。
③正:首领。
④歇:灭亡的意思。
⑤蹶:跌倒。
⑥孤:孤独无助的人。
⑦寡:寡居之人。
⑧不榖:凶恶不善的人,与孤、寡均是贱称。
⑨碌碌:美而坚的样子,形容玉的华丽。
⑩珞珞:坚硬粗劣的样予,形容石块的坚实。
译文
从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晰明亮;地得到一而安宁稳定;神得到一而灵验有效;山谷得到一而充盈有生机;万物得到一而生长发育世世不绝;诸侯和君王得到一而使天下安定。推究其理,假若天不能保持清晰明亮,恐怕就会崩裂;如果地不能保持安宁稳定,恐怕就要塌陷;假若神不能保证灵验有效,恐怕就会消失;倘使山谷不能充盈有生机,恐怕就会枯竭;要是万物不能生长繁殖,恐怕就会灭绝;若是诸侯、君王无法保持清明恬静,恐怕就会被推翻。所以,尊贵是以卑贱为根本,高是以低下为基础的。因此,君王自称为“孤”、“寡”、“不毂”,这不正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是无须去夸赞称誉的。所以有道的人君不应追求美玉般的尊贵华丽,而应像石头那样朴质坚忍、不张扬。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道的应用。“一”就是道的意思。道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也是做任何事情,包括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致之一”即按道的法则去行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在本章中,老子重点强调了一的概念,并反复使用了一。究竟什么是一呢?从狭义上来看,一就是唯一、统一的意思;从广义上来看,一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它既指物质的唯一性,也指认识的统一性。老子认为,一是万物的最早起源,世间万物全都是由一慢慢衍生出来的。所以,这个一是万物所共有的一,任何事物都是从一开始的。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天、地、神、谷、万物、王侯,说天与道相合便会变得清明,地与道相合便会变得宁静,神与道相合便会灵验,川谷与道相合便会盈满,王侯与道相合便能使天下大治。老子通过以上所列举的事物,阐明了一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及万物始祖的道理。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既然一是万物的起源,是万物存在的基础,那么,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将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这段中。老子论述了世界在没有一的情况下将会出现的情形:如果上天不能与道相合,便会崩裂;如果大地不能与道结合,便会废止;如果神灵不能与道相合,便会消失;如果川谷不能与道相合,便会枯竭;如果万物不能与道相合,便会遭到毁灭;如果王侯不能与道相合,天下就会发生动乱。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一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一并不是一个实物的体,而是…个抽象的理,它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用语言来描,而只能为人们所感知。具体来说,一是统一性和规律性,它无形无状、无声无息、无色无味,它存在于万物萌发的开始,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的根源。
在本章中,老子说“贵以贱为本”,这句话顺承了“昔之得一者”一句,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想得到这个玄妙而伟大的一,就一定要摒弃私心杂念和分别之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何谓“物我两忘”呢?也就是外物与我没有分别,心巾也没有美丑、善恶和荣辱的界限。心中没有了这些概念,也就不会产生分别之心;没有了分别之心,也就不会有争夺的想法;没有了争夺的想法,也就不会因为没有达到目的而感到痛苦和烦恼。没有善恶、荣辱、美丑的概念,没有分别之心,没有争利的念头,没有痛苦和烦恼……这样,人生就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这就是个人与大道的和谐统一。
以上所说的,是如何摒弃私心杂念和分别之心。没有了私心杂念,就等于说这个人没有了妄想。只要我们做到了不妄想,也就不可能去妄为了,不妄为也就不会违背道德规范。如果违背道德规范,便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缺德行为。
我们知道,大道和大德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它们无欲无为,没有分别,万物都是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它们无所谓追求和索取,所以也就没有执着之心,,我们必须要抛弃私心杂念,因为它会制约我们对幸福感的认知。
人生一世,只有短短数十个春秋,如果我们把人生的意义仪仅定位在满足自己的贪欲上面,就会陷入痛苦的境地。那样,我们也许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来。一旦做出这种行为,就会伤害别人,还会使自己的幸福毁于一旦,这种结局必然是痛苦的。所以,人们只有保持心无杂念,才会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