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砖是中国古代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的一种表面有图像的建筑用砖。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且取得很高的成就。画像砖因题材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水平,是考察、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
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画像砖的形制大致有大型空心砖和较小的实心砖两种。前者最早出现于秦代,据其特征又分为整体模印图砖与组合模印图砖两类,流行至汉代,出土于秦宫殿遗址者,是用于铺砌宫殿踏步的建筑材料,画像内容主要是装饰性的图案;出土于墓葬者,用作墓壁装饰。后者则流行于汉代,尤其在东汉以后的墓葬中大量出现,主要用于墓壁装饰,其内容以表现现实生活,神话故事以及自然物象为主,题材非常广泛,制作工艺摈弃了用程式化的小印模临时拼组的手法,多见整模印制故事情节化的画像。
画像砖大量用于墓壁装饰,源于战国末期出现的“雕墙”壁画艺术,是在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下,将壁画以画像砖的形式施于墓葬装饰的一种表现。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画像砖,是出土于陕西咸阳等地的秦代遗物。到西汉画像砖略有发展,以长安、洛阳两地发现者为代表。至东汉,画像砖开始在一些地区(如四川)大量出现,并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才走向衰落。北宋以后,在原先模印画像砖的基础上,又兴起以雕刻为手段的砖雕艺术,其构图以人物故事及装饰性图案为主,仍具有图像的意味,且也用来装饰墓葬,是画像砖的一种变化形式。
画像砖大多数是考古发掘品,传世者也都是早年偶然出土于地下。其为人所注意始于清代末年,时有画像砖出于四川。民国以后,随着画像砖数量增多,开始有人收藏图砖及其拓片。一些商人也有伪造画像砖欺世者。其办法是在画像砖侧面伪刻年号,欺世骗钱;另外是将画像砖凿为汉砖砚出售,凿为砖砚的画像砖多是当时被毁弃的无名画砖。
狩猎 魏晋 36.5X17·5厘米
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7号墓。魏背时期的绘画艺术正处于我国绘画史上最繁荣的阶段,但遗存下来的很少,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的出土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此砖的狩猎图虽寥寥数笔,反映却很深刻、很准确。用粗线条画人物服装的皱折,增加了衣服的凝重感;用细线条画马的下腹部使人感到马腹部的柔软和弹性,这是民族绘画传统的具体发展的运用,对后代人物画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贵妇出游图画像砖 南北朝 38.19X6.3厘米
此砖是墓室内装饰图像,描绘了贵族妇女盛装出游的情景。与东晋著名画家顾凯之传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与其他内容画像砖不同的是,"贵妇出游"砖的画面强调利用匀整而流畅的线条夹表现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妇女,并着力突出前面两位贵妇的雍容华贵和龄持的表情。
盘古开天辟地画像砖
黄帝战蚩尤画像砖
日神羽人画像砖
月神羽人画像砖
后羽射日图
完壁归赵拓片
射士画像拓片
车马出行图 西晋
射士画像拓片
骑马武士画像砖
重装甲马图 三国
宰牛图 西晋 高17厘米、宽36厘米
嘉峪关市6号墓
华盖车
墓室画像砖 东晋
两晋士族的墓葬多为砖室墓,墓砖上盛行刻上纪念文字几纹饰。这方画像砖纹饰华丽多彩,是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映。
井饮图 东晋
马具装墓志画像砖
持戈骑兵画像砖 唐
持戈骑兵画像砖 唐
重装甲马图 三国
砖刻浮雕 社会生活 南北朝 河南邓县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