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条龙,龙子龙孙龙天下。自此有“龙的子孙”之说。太昊伏羲氏的龙图腾是中华姓氏之根。
自从太昊伏羲氏一统天下部落万邦以后,历炎帝神农氏、轩辕黄帝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与帝舜有虞氏,龙的原始宗教崇拜绵延数千年盛传不衰,皆皆世袭,一条龙把中华古帝王的“姓”贯穿。
什么叫“图腾”?
不少人说,“图腾”(Totem),原本是美洲印第安语,出自鄂吉布瓦人,是印第安人的一个支系阿尔贡金部落的语言“奥图特曼”,原意是“他的亲族”。词根“奥特”表示出自同一个母亲,并表示禁止兄弟姊妹血缘通婚的关系。这个词于1791年,由英国商人译为“图腾”,后又派生为“图腾崇拜”,成为国际间的通用语言。最早把这个词介绍到中国来的是严复。他所翻释的英国甄克思著的《社会学通诠》中,方始“图腾”的出现。严复解释说:“图腾者,蛮夷之徵帜,用以自别其众于余众也。”关于“图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解释说:“相信人与某一图腾有亲缘关系;或者相一个群体或个人与某一个图腾有神秘关系的信仰,称为图腾崇拜。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他认为图腾崇拜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认为图腾是伴侣、亲人、保护者、祖先或帮手,有超人的能力;人们尊敬、崇拜乃至畏惧,遂为图腾。
二、有物殊的名称或徵号代表图腾。
三、崇拜者在一定程度上与图腾合而为一,或者用象征的方法,表与图腾同化。
四、规定不得屠宰、食用或接触图腾,甚至还规定迴避图腾。
五、举行图腾崇拜的特殊仪式。
图腾崇拜既然源于美洲印第安人,其与中国人与何关系?图腾崇拜,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各地都有。这是人类各民族普遍存在过的原始宗教信仰的表现,同时,也是不约而同的统一形式。这个“统一”是规律,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的。世界表面看来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其实,人类世界有惊人相似性。
摩尔根在一百多年前,就看到中国的姓氏起源于图腾的实质了。
摩尔根是世界民族学家与原始社会学家,他在《古代社会·亚洲大陆的氏族制》中曾经引录了一位叫罗伯特·哈特的英国人,于1860年从广州寄给他的信。其中,这样说道:“中国人称民众为百姓,意指‘一个百个家族的姓’,现在,在这个国度里约有四百个姓。我发现其中某些姓与动物、果实、金属、自然界事物有关,可以译为HORSE(马)、SHEEP(羊)、OX(牛)、FISH(鱼)、BIRD(鸟)、PHOENIX(凤)、PLUM(李)、FLOWER(花)、LEAF(叶)、RLCE(米)、FOREST(林)、RIVER(江)、HILL(丘)、WATER(水)、CLOUD(云)、GOLD(金)、HIDE(皮)、BRISTIES(毛)等等。在中国许多地方,遇到很大的村庄,全村只有一个姓。比方说,在一个地区见到三个村庄,每一个村庄住着两三千多人,第一个村庄全姓马,第二个村庄全姓羊,第三个村庄全姓牛。这正如北美洲印第安人夫妻不属于同一部落一样,中国人的夫妻也一样不属于同一个家族,即不同的姓。
摩尔根认为中国图腾与姓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也说就是说姓氏源于图腾。看来,图腾是世界性的了。但是,可惜摩尔根并不了解中国远古的所谓“图腾”史,更没来得及了解与论述中国人与美洲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就匆匆去了。
图腾崇拜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古民族宗教表现形式,我们中华民族当然也不例外。在中国的古史传说时代,那时候,生产力低下,人类处在野蛮时期的原始社会,人类对自身与氏族的起源并不了解,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清楚,人类对生物诸如牛、马、羊,对植物诸如花、竹、兰、草,对无生物诸如石头、大河、湖泊等,对自然现象诸如风雷雨电等,总认为与人类自身有着神秘的亲缘关系,并相信其中某一种“神物”就是他们的“保护神”,甚至像对他们祖先一样的崇拜,认为自己的氏族就是这个“保护神”孽生出来的。由此,每一个氏族都有自已的“保护神”,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并作本氏族供奉与氏族的标志。因此,在我国原始社会氏族社会末期,各部族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即图腾。
关于姓氏与图腾的关系,我国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
例如郭沫若在19世纪20年代写的《甲骨文字研究》中曾说:“卜辞中‘风’字作‘凤’,盖古代神话以太凤为大风神......古有凤姓之国,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凤姓。古云,伏羲氏之胤,其实乃以凤为图腾之古民族也。”
黄文山提出,“中国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如秦姓嬴,嬴,瑞兽之名。季札之姓狸,夏姓姒,为妊娠的药草,禹之姓嬗,乃云之古文。”(见《新社会科学季刊》1943年第一卷第一期)
周作云也说:中国古姓中保存了许多图腾的痕迹。如古风姓,即以凤凰为图腾,甲骨文‘风’字即‘凤’。又如殷人姓‘子’,.......即因其妣逖吞玄鸟子(卵)而生契。中国人以龙为最大的神物,龙即图腾化、神秘化的蛇。因此,中国的龙姓,无疑地出自蛇图腾。西北的羌族,在原始社会里以羊为图腾,其族名之羌,与族姓之姜,皆比源于羊图腾。
李玄伯在《中国古代社会新研》(1949年)也指出,古姓源于图腾,姓即图腾的结果,在文字内现在尚能看见种种遗迹。凤--风之图腾,羊--姜姓之图腾,鸟--扈姓之图腾。祝融八姓:蛇---(巳)姓这图腾,龙--董姓之图腾,桑葚--斟姓这图腾,鼓--彭姓之图腾,虫--云姓之图腾,枣--曹姓之图腾,羊--姜姓之图腾。
在姓氏与图腾的问题上,各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实,在此问题上,这正像规律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样,因为中国图腾既有世界图腾的共性,又有中国图腾的特色。
中国的姓氏源于图腾,更重要的是源于始祖,具体说源于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
关天太昊伏羲氏是“蛇身”、“龙形”、“号曰龙师”、“以龙纪官”,是龙的图腾崇拜,我们在第五章已经论述。
《遁甲开山图》记载:太昊伏羲氏之后中国第一位女皇女娲。“女娲氏殁,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伏牺之号。”在中国远古历史的传说时代,名号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氏族,有血缘关系的可以继承,没有血缘关系,只要承认这个名号,同样可以继承。古人对于这些大概并不太介意,所在意的是他的氏族出自某某英雄的部族。然而名号的世袭是图腾的世袭,不仅仅反映血缘关系,关键是反映图腾崇拜。这十五代,经历了多少年,倒说不清,然而,说得清的是他们都是龙的图腾,他们都是父系社会,都是男子当权。至于大庭也好,柏皇也好,中央也罢,这些都不是姓,而是名。他们连名号都是伏羲,当然是龙的图腾崇拜。
在太昊伏羲氏族的末期,人越来越多,人的吃物相对越来越少,简直发生了人类的饥饿大劫难。在这个时期,一个伟大的人物如赤日东天,从西北黄土高原崛起,他就是炎帝神农氏。他以“教民艺五谷”,得了不少氏族部落地归顺,势力越来越大。炎帝沿黄河南岸不断东侵,其势力范围不断的扩大。是炎帝神农氏开辟了中国远古的原始农业时代。
炎帝神农氏是什么图腾呢?
《三皇本记》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安登,有娇氏女,少典氏之妃,感神龙而生炎帝。”说的是有娇氏部落的女子安登,炎帝神农氏的妃子安登,在野外采集,遇到了狂风暴雨,天上乌云翻滚,雷鸣闪电,一条火龙突然出现在云天上,火龙九曲十八,“喀喳喳”,一声怒雷惊天动地的响声里,有娇氏女安登怀孕,后来生下了炎帝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感天”而生,这个天神是龙,而且又形象的说明是“火龙”。这也就是“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的“火”的来历。同时,也明白地告诉我们,炎帝神农氏是龙的图腾。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炎帝神农氏本来就是龙的图腾,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其证据有下列几条:
一、在地望上,太昊伏羲氏与炎帝神农氏同源于西北一带黄土高原。古成纪属于这个地理范畴,姜水也属于这个地理范畴。
二、太昊伏羲氏是龙的图腾崇拜,炎帝神农氏也是龙的图腾崇拜,二者同一个图腾。后者应是前者的继续。
三、炎帝从西北黄土高原东迁,“初都陈,后徙鲁”。不要说炎帝神农氏本来就是龙的图腾,几乎不是龙的图腾,为安抚人心,他们也祭祀先祖,祭祀始祖太昊伏羲氏。也需要龙的崇拜,需要以“神道设教”安天下。
四、在时间差上,太昊伏羲氏与炎帝神家氏分别代表两个时代,一个是原始畜牧时代,一个是原始农业时代。前者历经“凡十五代”,这十五代大概有千余年吧,因为在太昊伏羲氏的末期,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了,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五谷的发生与认可,五谷的播种与传承,从刀耕火种到稍大面积的耕作,这不是今人所能想象的速度,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历史进程。中国原始农业的兴旺时期,才是炎帝神农氏的历史时期。我们从作甲历上说,黄帝轩辕氏作甲历距太昊伏羲氏作甲历1800年。这在时间上基本吻合。
我们从中华大祖谱中可知,炎帝神农氏之后是黄帝轩辕氏,那么,黄帝轩辕氏是什么图腾崇拜呢?
《大戴礼》记载:“孔子弟子宰我问孔子,黄帝三百年。孔子曰:‘黄帝,少典氏之子,居有熊曰轩辕。”
《鲁语》注曰:“黄帝,少典氏之子。”
《晋语》记载:“黄帝,少典氏之子。少典娶有娇氏。”
《竹书纪年》记载:“黄帝轩辕氏,竹书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曰:“元年即位,居有熊。”
《国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些典籍都记载了黄帝出于“少典氏”。这里说的“少典氏”,是人吗?在《五帝本纪》集解中,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谥曰:“有熊,今年内河南新郑也。”索引曰:“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案:《国语》云:“少典氏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世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为天子乎?何其年长也!在这里十分明确地说明,炎黄二帝同出于少典氏族部落,并非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这个问题在前面已说过,远古时期的单位是氏族,而氏族的名字与人的名字常常混淆。因为每个氏族里面常常有一个“半神半人”的神通广大的人物,作为氏族的代表。他不唯活着可以代表,即使其死后,经过若干时期仍然可以代表。名字之初开始属于个人,如果这个人物势力很大,功劳很大,影响很大,特别显赫,他死后仍然可能作为这个氏族的名号。
既然炎黄都是有熊部落“国君”少典氏的“儿系”,其父是龙系,是龙的图腾崇拜,炎帝神农氏是龙的图腾崇拜,黄帝轩辕氏当然是龙的图腾崇拜了。究其实,二人的关系有没有血缘关系,这且不说,至少说,这二人同出于一个氏族部落,是一个宗族发展起来的两个氏族部落。这是毫无疑问的结论。
从史载上考究,不论炎帝神农氏,还是黄帝轩辕氏,二帝同出于西北一带黄土高原。既然二帝出源于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是龙的图腾崇拜,那么,黄帝轩辕氏也应当是龙的图腾崇拜。这是一。
二者,其兄是龙的图腾崇拜,其弟当然也是龙的图腾崇拜。
三者,炎帝神农氏是太昊伏羲氏族的后裔,那么,黄帝轩辕氏当然也应当是太昊伏羲氏族的后裔,是龙的图腾崇拜。
太昊伏羲氏都宛丘,炎帝神农氏也曾在这里建都,曰陈。黄帝一统了天下部落万邦,也曾在这里建都。《水经注》曰:“黄帝居陈,陈仓。”陈,即河南省淮阳也。至于陈地的“仓”在陈什么地方,无有所考(引许慎顺堪《中原远古文化》)。这说明,中国历史的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都曾在这里建都。在地望上说,这里一是气候温和,二是地势平坦,三是古黄河从这里流过,在大河两岸,水草丰满。有水则生草木,有草木则有野兽,不仅可以狩猎,而且又可以从平坦的大地上索取食物。从太昊伏羲氏以降,历炎帝神农氏,历黄帝轩辕氏,两千余年,只所以在同一地方建都,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与原因,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这些“人间上帝”是与天上的上帝相合的,而且也是不敢“得罪”。前王在这儿创造成了灿烂王业,这是上帝的旨意吧?只所以在这儿建都,自有在这儿建都的“天机”。他们认为陈地是圣灵之地,是龙的发祥圣地,这儿不仅是当时古中国的中心,同时,也是大地之心。这个观念非同小可。古人对祖先的祭祀特别注重,我们从《史记·封禅篇》可以看出,老祖宗不仅是归天的神祗,同时也能保佑他的后裔。古人在祭天的同时,也要祭祀祖宗。对于中国的远古帝王,六千余年,能够传承下来,他们“德治天下”,也就是说,这些半神半人的“始祖”,这些“文化英雄”,都是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像太昊伏羲氏所传王业,足够后人自豪的了,他们往往把这些人当作崇拜对象。一来对后世子孙是自豪光彩,二来作为当政的“天子”,也利于凝聚天下人心,利于自己的统治。
司马迁在《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轩辕氏没有提到一个“龙”字,说黄帝轩辕氏是“龙”的原始崇拜,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司马迁在本文的最后一段作了交待与“透底”: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蔫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闭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这是太史公的主导思想,这一段对于我们研究远古史很重要,因为不少人往往以史册未记载而拒绝某些意见。现在,我们把原文译成白话:
太史公说:学者大多说,五帝的年代太久远了。但是《尚书》只记载尧以来的事,而百家叙述黄帝,文字很不典雅,很不通顺,大人先生们也都说不清楚。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两篇,一般儒者以为非圣人孔子的话,因而也就不加以传授。我曾经西边到了崆峒,北边过了涿鹿,东边差不多抵达海上,南边泛舟于长江、淮河,所到之处,长老们往往所说黄帝、尧、舜的地方,风俗教化却不相同。大概说来,以不背于《尚书》比较真切。我阅读过《春秋》、《国语》,觉得能发明《五帝德》和《帝系姓》的地方,非常显著,只是通常都不去深刻地考求;从表层上所显示的看来,就一点也不虚假。《尚书》残缺,空隙的地方很多,它所遗失的却时常见于其它记载;要不是好学深思,心里能领悟事情的真相,固然是很难向浅见寡闻的人叙说的。我现在一并论列,选择了文字最为典雅的,因而作为本纪,全书的第一篇。
从太史公所说,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五帝,司马迁写此篇是作了“选择”,选择那些他认为“典雅”的记载,所谓不“典雅”、有失五帝“大雅”的就不记载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尚书》未记载,连最权威的《尚书》也是从尧记载起,而且这本书也多残缺。同时,司马迁也说,他读过《春秋》和《国语》,在《尚书》中没有记载的,常见于其它记载,从表层所显示的看来,就一点也不虚假。所以,太史公就拣“典雅”的说了。
太史公在《史记·天官书》记载:“轩辕,黄龙体。”
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官从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号,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号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其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黄帝轩辕氏祖居西北黄土高原,“以土德王”,土也是黄色,所以称黄帝轩辕氏为“黄龙”。这就是说,太史公也认为黄帝轩辕氏是“黄龙体”,连死时有龙垂下,迎黄帝轩辕氏飞天,也变成“黄龙”了。
既然黄帝轩辕氏是龙的图腾崇拜,由此,我们可以佐证,同出于一个氏族部落的炎帝神农氏及少典氏,也当然是龙的图腾崇拜了。
黄帝轩辕氏族沿渭河东下,渡过黄河,向东北方向发展,入主中原,战胜了炎帝神农氏,降服了势力强大的蚩尢,以龙为图腾,势力越来越大,地域面积越来越广阔,一统了龙天下。
炎黄二帝是龙的图腾,黄帝轩辕氏以降的古帝王是什么图腾呢?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嫘祖为黄帝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于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于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也。”
《华阳国志》与《十三州志》记载:“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谓之女枢”。
《河图》记载:“瑶光如虹贯月,正白,感女枢于幽房之宫,生颛顼,首戴干戈 ,有德文也”。
《竹书记年》记载,颛顼“有圣德,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临帝位”。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颛顼高阳氏是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其是龙的图腾没有问题。
在这里,司马迁提到了少昊,即少昊金天氏。此帝贪图玩乐,是个不争气的“天子”,司马迁提也没提。其实,他是黄帝轩辕氏的长子。
《大戴礼》曰:“嫘祖生昌意及玄嚣,玄嚣即青阳也”。
皇甫谧与宋衷都认为玄嚣青阳即是少昊。
《帝王世纪》曰:“少昊名挚,字青阳。姬姓也,师太昊之道,故曰少昊。”
《竹书纪年》记载:“挚少昊金天氏,母曰女节,见星如虹,下流华渚,而梦接急感生少昊。”
《易纬河图》记载:“女节生白帝。”白帝即少昊金天氏。
这里说的“青阳”“白帝”皆为少昊,即少昊金天氏。天才的颛顼十岁就佐少昊金天氏了。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说:“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娇极,娇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娇柔极皆不得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帝王世纪》记载:“帝喾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龆龇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纪官也。”
这位帝喾高辛氏不但生而神异,又有“年十五而佐颛顼”的天才。
《五帝本纪》又说:“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放勋是为帝尧。因帝尧居于陶唐,所以称帝尧陶唐氏。
《竹书纪年》记得这位古帝王更是神异:“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复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佑。眉八彩,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于而上。”
这位感生的帝尧高唐氏是黄帝轩辕氏的曾孙,帝喾高辛氏的儿子。真是龙生龙啊,连他母亲怀他的时候,都有龙跟随相卫。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说:“尧七十年而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
帝尧高唐氏之后是帝舜有虞氏,我们来考究一下帝尧高唐氏与其有何关系?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说:“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虫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如此一段叙述,说明了帝舜本是黄帝轩辕氏的第八世孙。
我们以大量的史实与论述,说明了下列问题:
一、太昊伏羲氏的原始崇拜,是龙的图腾崇拜。
二、炎帝神农氏的原始崇拜,是龙的图腾崇拜。
三、黄帝轩辕氏的原始崇拜,是龙的图腾崇拜。
四、黄帝轩辕氏以降,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与帝舜有虞氏,是黄帝轩辕氏的儿子、孙子与后裔。在至高无尚的原始宗教统治下,他们的这些龙图腾崇拜的后裔,没有理由不是龙的图腾崇拜。
在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图腾,本是原始宗教崇拜,源自于太昊伏羲氏。自从太昊伏羲一统天下部落万邦以后,历炎帝神农氏、轩辕黄帝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与帝舜有虞氏,龙的原始宗教崇拜,绵延后世数千年盛传不衰,皆皆世袭。天下一条龙,把古帝王的“姓”贯穿起来,龙子龙孙龙天下。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