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国人就非常重视“礼仪”文化,这也是中国一直被称作“礼仪之邦”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有浓厚的祖先情结,逢年过节都会行祭拜之礼。因此,从古代便有了祭祀文化,并一直沿袭到今天。
我们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华夏文明其实是从黄帝时期开始的。据史料记载,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奠定中华文明,以德治国,教养百姓,创造了文字、历法、音乐、医学等等,被后人公认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去世以后,其衣冠冢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即“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如今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陵,也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典”,以此来纪念黄帝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
中国古代重视祭祖并制订一系列的礼仪,其实更多的是出于伦理教化的需要,从而巩固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社会安定。从人文角度来看,这是值得肯定的。祭祀的人文精神表达也一直是古代主流的祭祀观,时至今日也依然适用。大家祭拜先祖,寻求血脉和情感上的共鸣,不失为一种宗族体系的亲密联系。
从道家学派来看,古代的祭祀礼仪形式在很多时候并没有遵从道家所追求的自然规律,不符合道家主张的“清静无为”、“顺应天道”等思想。因此,老子和庄子对繁琐的礼仪形式一直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其违反人类的天性,与天道规律背道而驰。因此希望可以让人们摆脱礼仪的束缚,恢复到从前的朴素本性。《庄子》一书也提出了“应时而生、顺命而行”的观念,即强调人出生是顺应时运而生,死去也是遵从命数而去,因此不必要悲伤,这只是自然规律而已。也正是由于老子、庄子等人的影响,让中国祭祀礼仪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很多理性因素。
而儒家则非常重视“礼仪”。《礼记》被尊为儒家“五经”之一,主要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就非常重视礼仪文化。孔子以为“仁”是人类最普世的价值观,他认为“礼”离不开“仁”。《论语·泰伯章》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子强调,人们在举行各种礼仪活动时,必须以“仁”爱为基础,最根本的是要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而不仅仅是流于礼品、供品、仪式等表面形式,这才是礼仪最重要的核心。例如子女赡养父母,这虽然是一种“礼”,但如果没有浓厚的情感,发自内心的孝顺,而仅仅是提供父母生存的基本需要,这又和饲养动物有什么不同呢?孟子对这种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延伸,把“仁爱”理解成更深一层次的“本心”。与其说人们用礼仪的形式来体现仁爱,不如说是为了遵从本心。从古至今,死者都必须用棺材装殓,而不能曝尸荒野,这是对死者的尊重。孟子说,这样的方式与其说是为了给死去的人一个体面,倒不如解释为后人为了遵从本心,表达对死者最终的祝愿和思念。这也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毕竟人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感情”二字。“礼仪要尽于人心”,这是后人祭祀祖先的初衷,也是礼仪的最终目的。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祭祀文化一直都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种礼仪形式。我们祭祀黄帝,祭祀先祖,并不是出于祭祀鬼神或盲目崇拜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表面上的形式。而是既有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之情,也有对他们造福子孙后代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这也是人类生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现今的祭祀礼仪更不能本末倒置,在模式上不能是神化的、迷信的,应该更多表达的是情感的共鸣,并借助具有人文形式的祭祀礼仪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尽一份力量。(作者:汉程网 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