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北朝后期起,佛殿建筑即日趋宫殿化,除少数寺沿旧传统仍以塔为中心(如隋之禅定寺)外,大部分均以殿为主体。当时的宫殿多以院落为单位,每院有正门、后门,更大规模的有东西门,连以回廊,形成矩形院落,主殿建在院落中心,有的还有后殿,主殿左右有廊,连通东西廊,形成“日”字形平面。大型宫殿在东西廊外附建若干小院,南北串连,有多至四、五院的。诸小院或在廊上开门进入,或在东西廊外辟南北街,街外建院。这种重要宫殿和贵邸的布局常用于佛寺,主佛殿所在的中院面积最大,四周廊庑环绕,南北面开门,殿庭内前为佛殿,后为讲堂,在东西廊外也多排列小院,一般称之为东廊第几院或西廊第几院。前举之大兴善寺主院两廊就建有若干小院,而其正殿竟和太庙大殿同一规模。此外,在主院周围还建有若干院,多以用途命名,如塔院、禅院、律院、净土院、菩提院、三阶院、库院、山亭院等等,一般称“别院”。这也和贵邸中主院外另建若干别院的布局相同。
唐代佛寺较为完整的久已不存,只能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看到其壮丽形象。唐武宗李炎在会昌年间(841~846年)颁布的灭法诏书中说当时寺庙“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指责它们和宫殿相同。参证壁画中所见形象,这说法确是合乎事实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