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道家,孔子,礼教,
[导读]近年来,“反智”一词屡见报端,很多案例被归到“反智”的范畴内:郭敬明的粉丝对余华《第七天》的“妄加评论”;寒门子弟在“读书无用论”的蛊惑下放弃上大学的可悲现实。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智倾向
1.中国自古就有蔑视知识的传统
“反智”的氛围一直弥漫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反智论”并非中国本土词汇,而是译自英文anti-intellectualism,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自古就存在。学者余英时在《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文中指出,“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或一套理论,而是在文化各个层面都有痕迹可寻的一种态度。传统中国的“反智论”与当前流行的草根文化、底层文化有明显的渊源,但也有基于时代背景的区别。
“反智论”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是对“智性”本身的憎恨和怀疑,认为智性以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有害而无益,抱有这种态度的人叫做反智性论者;另一方面是对代表智性的知识分子表现出轻蔑以至敌视,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被称为反知识分子。反知识分子与反智性论者只是概念上的区别,两者在实践中很难区分,为方便论述,学界常将两者合起来,叫做“反智论者”。中国很早就有“反智论”,代表便是法家与道家。
2.道家主张愚民术 法家公开“焚书”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反智传统”是较为复杂的历史现象。要理清其中的发展脉络,需从先秦诸子争鸣中寻找线索。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属于影响较大的流派,其中“儒道法”三家直接奠定了后世政治思想与社会文化的格局。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是典型的“主智论”,而道家思想则与儒家唱反调,主张“反智”,与道家较有渊源的法家更是将“反智”从理论落到实践。
道家老子与庄子的思想都有“反智”的成分,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老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民一旦有了充分的知识就无法控制了,所以他公开主张愚民。从老子思想中演化出来的黄老学派,与法家思想交融,深化了“反智”思想。老子的“反智”思想只是抽象的观念,而法家则将“反智”贯彻到现实政治中,“焚书”便是法家“反智”政治思想的归宿。法家对知识阶层的摧残与压制达到了极致。
3. 儒学法家化:读书人也自我贬低
秦朝灭亡后,法家建立的制度在汉朝得以延续。与法家交融的黄老学派左右西汉政局达六七十年,其主张的“一道”思想,为君主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汉武帝时期,儒学卷土重来,定为一尊。此时的儒学本身以及客观政治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余英时称之为“儒学的法家化”。汉初儒学的法家化最具特色的表现是君臣观念的根本改变。汉初儒家抛弃了孟子的“君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
儒学法家化的典型例子是,董仲舒写作了《春秋断狱》,将《春秋》完全化为一部法典。两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遭受的无数文字狱与汉儒“春秋断狱”分不开,是儒家法家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法家化使“反智主义”贯穿未来两千多年的历史。这种“反智”的传统在明清时代达到顶峰。如,龚自珍、郑板桥等知识阶层人士,在言论中排他性地抬高“农民”的地位,极度贬低“士人”的地位。
二、负心多是读书人 农夫才是第一等
1.“重农贬士”:韩非子、郑板桥都推崇农民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智论”有着深厚的传统与历史渊源,但为什么古代中国会出现“反智”的观念并流传至今?这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有关,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生产相对封闭,生产出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个体家庭的需要,这种生产模式在传统中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被历代王朝所宣扬和保护。
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农民作为生产主体,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也因此拥有法理意义上较高的政治地位。传统中国的“反智主义”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重农反智”的心态,即排他性地强调农民的地位,高度贬抑“士人”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