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1988年召开的诺贝尔获得者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为世纪之交的人们解开许多心头的疑惑。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多以三言两语为章,它的行文风格成为我国散文最初的一种形态。其大量文句逐渐演变成为格言和典故,还有许多精彩的语言经过长期的凝练或沿用已成为今天常见的成语,如“三思而行”、“过犹不及”、“见贤思齐”等,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广为人们所熟知。

带着千年的烟尘,《论语》重又走进人们的视线,并且焕发出青春的风采。

孔子

人生苦其短,仁德永流传

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仁爱主张,他相信“仁”是所有品德中最珍贵的一种,因此他一直告诫学生要珍视仁爱。他曾给学生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商朝末年,有两个人,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国王的儿子。孤竹国国王宠爱小儿子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但是按照古代的规矩,王位一般是传给长子的。大儿子伯夷为了既不破坏礼制,又不让父亲为难,就主动离开了孤竹国。叔齐见哥哥为了自己背井离乡,便也放弃了王位,追随哥哥一起出走。

当时商纣王十分残暴,已经失去了民心,周武王决定兴兵伐纣。但是遵守礼制的伯夷和叔齐认为,作为臣子的周武王讨伐君主是无礼的,发动杀人的战争是不义的,于是他们就去劝谏武王,可是武王不听。伯夷、叔齐觉得政见和武王不合,就慨叹说:“唉,纣王虽然残暴,可是用残暴的方式去代替残暴,又有什么用呢?”就跑到首阳山隐居了起来。

后来,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和叔齐觉得自己是商朝的臣子,不愿意在新的朝代生活。他们拒绝一切与社会有关的活动,在山上采薇菜为生。但是后来又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薇菜现在也是周朝的了,就干脆连薇菜也不吃,最后饥饿而死。

伯夷和叔齐为了成就对方,甘愿放弃自己的王侯身份,隐居山林,这是对亲人的“仁”;他们虽然反对顺应民心的武王伐纣,但他们在后世仍然受到了尊敬,因为他们坚守了自己的立场——反对战争和流血,并且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用最苛刻的方式去实践了自己的主张,这是对世人的“仁”。后世的人虽然称颂武王伐纣,但却因战争中死伤太多,民不聊生,最终还是怀念起伯夷和叔齐的仁德来。

与他们相反,身为齐国的君主齐景公,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可是作为一国之君,当他去世的时候,老百姓像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毫无眷恋之情。因为齐景公的一生都没有仁德。

“仁”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只要有心培养,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有仁心的人。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都能做到仁吗?孔子说:“颜回的心,可以三个月不离开仁,其他的人也就是时不时能达到仁的标准,却不能持久。”孔子的弟子子路刚正直率,子贡能言善辩,子游、子夏知识渊博,可是孔子觉得他们都没有到达“仁”的境界,总是不断地教育他们,让他们进步。孔子的弟子颜回感叹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意思是说,孔子非常善于教导弟子,让他们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他们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渐渐走上仁德之路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也应该怀有一颗仁慈之心,以善良、宽厚为标准来行为处世,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越来越文明。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感觉到幸福。

其实,仁德并不是什么玄妙高深的道理,它蕴含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当四川发生地震的时候,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能够奔赴灾区的就去求助身处险境的灾民;不能够离开岗位的,就捐钱捐物、去医院献血;有的人在电视画面上看到别人的痛苦,自己的眼中也含满了泪水……这些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其实就是伯夷、叔齐倡导的“仁”。

无论我们是对待身边的人,还是对待素不相识的人,只要怀有一颗宽厚仁慈的人,学着为别人分担忧愁、替别人担心生死,我们就走进了“仁”的世界中。

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在孔子看来,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人如果对父母很孝顺、对兄长也很尊敬,这样的人却喜好犯上的,是很少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君子重视根本,根本的东西建立了,人生才会一帆风顺,而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为仁道的根本。

《论语》教导人们孝敬父母,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人们的诚意,真心地尊敬每一个人,用心地对待每一件事情。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家庭里,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怀抱着、哺育着,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是最深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从心底里感恩,发自肺腑地尊敬,那么还能谈别的事情吗?所以,古人经常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一个心存感恩的孝子,一定会成为一个仁者;一个尊敬师长的晚辈,一定会成为一个智者。拥有大仁大智的圣贤之师和普通人的差别,关键就是他们是否拥有出于心底的诚意、认真对待所有事物的“孝”心。

《论语》课上,教授说:“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于是一个学生问教授:“人如果能孝,那么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吗?”

一个银行的职员问教授:“人如果能孝,就可以做好工作吗?”

教授打开《论语》,说:“大家看,孔子是怎么讲孝的。”于是教授读道:“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教授解释说:“孔子这句话,意思是说,大家都说能养活父母就是孝,可是家里的狗啊、马啊,主人不都是在养活他们吗?如果心里不尊敬父母,那么养父母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沉思了一会,学生忽然说:“我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换成‘今之学生,是谓能读书,至于录音机,也能读书,不用心,何以区别乎?’”

银行职员也说:“我也明白了,这句话可以换成‘今之收银员,是谓能数钱,至于点钞机,也能数钱,不敬业,何以区别乎?’”

教授开心地笑了,说:“我加一句吧,这句话可以换成‘今之教授,是谓能传播知识,至于讲义纸,也能传播知识,不为人师表,何以区别乎?’”

下面的听众纷纷举手,说:“我也可以换……”

孔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孝呢?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关键是在尊敬父母,心里有这样一份诚意。所以富有的人轻而易举地给父母盖一栋房子,不如穷人的儿子怀着感激之情为父母做一碗热汤菜。孝心的可贵,就在于孩子的一片真心。拥有了这份发自肺腑的孝心,也就拥有了所有高尚品德的根基。

一个仁慈的人,不在于他施舍了多少钱财,而在于他怀有一颗济世度人的心灵;一个勇武的人,不在于他有多大的力气,而在于他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气魄。

一个学生,漫不经心地读一千遍书,其实录音机也能做到,而且可能会做得更好,关键是他有没有一颗上进的心,把书上的知识一字一句记入自己的脑海,化为自己的思想。

一个收银员,一天机械地收几千几万张钞票,其实点钞机也能做到,而且不出差错,关键是他有没有一种服务客户的意识,让每一个客户都能从他这里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一个教授,一天把讲义上的内容念几百遍,结果和学生自己看讲义没什么两样,没准学生自己看的效果更好,关键是他有没有一个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理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的课堂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以及老师高贵的人格。

热爱学习、热爱工作、敬业爱人,所有这些高尚的品格正是从“孝”这一个小小的点上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再去追求那些高尚的美德的时候,先看一看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孝,是否拥有一颗孝心吧。

对自己诚实,就是给自己机会

今天我们常说的“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就是来自孔子的《论语》。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诚信的品德,在孔子看来,诚信比学习要重要得多。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年轻人在家里家外要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说话要慎重,要讲信用,要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我们看到,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他的生命总能焕发出最令人惊叹的光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震惊全国。救灾人员从什邡市的一个工厂废墟救出一个叫刘德云的人,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这个时候,已经是16日下午6点半,离地震发生整整100小时。

刘德云被救援官兵抬出来时,看见了自己的女儿。随即,他看了看自己的左手腕,示意那上面有什么东西。女儿扑上去,发现父亲左手腕上,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我欠王老大3000元。”

经过紧急抢救,刘德云第二天就清醒了。他告诉女儿:“如果出不来,手腕上那句话就是留给你的遗嘱。”

原来,刘德云在外面有欠款,当他被埋在废墟下时,知道自己生还的希望不大了,于是就趁还有力气,掏出一支圆珠笔,在手腕上写下了这句话。

3000元算不上一笔巨款,但是刘德云觉得,如果就这样死去,他心里是不安的。生死关头,一句特殊的遗嘱,表现出刘德云平凡而高贵的灵魂,诚信使他全国闻名。

一个在死亡来临前都能保持诚信品格的人,在平时一定是值得信赖的。

按照孔子的说法,一个人在讲诚信的同时,说话一定要慎重,想清楚了再许诺。有很多的口头禅,比如“嗯”、“哦”、“好的”,看上去空洞平常,含义却十分丰富。比如,当听到你“嗯”的一声回应,妈妈就知道你今天是准点放学,她会按老时间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爸爸轻轻地“哦”一句,那就是表明下周开家长会的事,他已经确定放在了心上。除非保持沉默,否则说到就该努力做到。轻易许下承诺而又无法兑现,不但失信于人,勉强去做的话,又会使自己受到损失。所以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要反复考虑,才会答应一件事情。我们常说的“一诺千金”,就是形容这种诚信的分量。“一诺千金”原是说季布的。季布是秦汉之交的楚人,他为人重义气,有肝胆,非常受人推许,当时有句话说:“得到黄金百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

其实,诚信不但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

一天,孔子和弟子子贡在一起谈话,子贡问道:“请问老师,怎样才算是搞好一个国家的政事呢?”

孔子说:“让老百姓粮食充足,国家军队力量强大,老百姓信任政府。”

聪明的子贡问道:“如果一定要在这三项中去掉一项,该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军队。没有军队,只要有粮食,至少老百姓还饿不死。”

子贡又问了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在这两项中去掉一项,该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想了想说:“去掉粮食。不管怎么死,人终有一死,可是人民如果不信任政府,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青少年时期,正是给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的黄金时期,对人对己的诚信尤为重要。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能力差一点、言谈笨一点、进步慢一点,但是只要脚踏实地,一点点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相反,如果平时不用功学习,而只把心思放在考试作弊、抄袭别人上,用虚假的分数来蒙蔽自己和父母,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呢?对自己诚实,其实就等于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取得更大的提高。

竞争中也须礼让三分

古代儒生都要学习“六艺”,但是在那时,射箭不仅是一种习武健身的运动,更是一种教育弟子的方式。孔子就曾参加过射箭的活动,并且对射箭中的礼仪大为赞赏。

古代射箭,并不是简单地以胜负论英雄,不仅要比较箭法,更要讲究礼节。参加射箭的人,要穿上特制的礼服,射箭的时候旁边有人奏乐,射箭的动作要符合节拍,要尊重参加竞赛的对手,进场、就位都要互相行礼。比赛结束后,获胜一方要向负方行礼,让他们先登堂取酒,然后大家一起喝酒。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连竞争中也充满着翩翩的君子风度。可以想象,这种环境下,一个仅仅勇力过人,但是粗鲁莽撞的武夫是不能在这种比赛中取胜的。

古代射箭

中国古代的竞赛不仅要求参赛者技能过人,还要求参赛者有一颗高尚、平和、谦虚的内心,这正与当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更快、更高、更强”,实则追求的是一种体能与精神上的双重卓越。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希特勒要借世人瞩目的奥运会,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

当时田径赛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德国也有一位跳远项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要他击败黑人杰西·欧文斯,以证明自己的种族优越论。在纳粹的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顺利地进入了决赛。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只要跳得不比他最好成绩少过半米就可以进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他一次一次地试跑、迟疑,不敢投入最后的一跃。希特勒觉得胜券在握,起身离场。

在希特勒退场的同时,一个瘦削、有着雅利安人种湛蓝眼睛的德国运动员走近杰西·欧文斯,并用生硬的英语介绍自己。其实他不用自我介绍,没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语和露齿的笑容,松弛了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鲁兹·朗说他去年也曾遭遇同样的情形,只用了一个小诀窍就解决了困难。他取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数英寸处,从那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了。杰西·欧文斯照做,这一跳获得的成绩,几乎破了奥运纪录。

几天后决赛,鲁兹·朗率先破了世界纪录,但随后杰西·欧文斯以些微优势胜了他。黑人获胜了!这让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就在这时,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站的地方,把他拉到聚集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看台上经过一阵沉默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欧文斯感受到了友好的掌声,他也举起了鲁兹·朗的手,大声对观众呼喊:“鲁兹·朗!鲁兹·朗!鲁兹·朗!”人们的欢呼声更加热烈。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种族的歧视,没有金牌的得失,没有狭隘的嫉妒,选手和观众都沉浸在君子之争的感动之中。

人性的伟大,正是彰显于这一个个小小的瞬间。竞争让我们奋发向上励志图强,激励我们迈向一个又一个更高点,但竞争并不意味着胜负的结果,竞争的过程同样的重要,在竞争中感受到文明礼让、思想也因之升华,这一点更加可贵。所以竞争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礼”字当先,彬彬有礼,然后才是真君子。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有一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见贤思齐”是说见到好的榜样,就要想到让自己也向这些贤者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看到不好的作为,要以此来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不足,让自己吸取教训,不跟随别人堕落下去。这样一来,不管是怎样的人,我们都能从中学到东西了。

从思想上来鞭策自己,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自我反省,就是要不断改正不足之处,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将事情做得更圆满。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非常出色,他对自己有一个规定,那就是没有认真检查过的内容,绝不轻易地读给公众听。狄更斯每天把写好的内容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改正,直到六个月后自己满意,才向公众发表。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这里还有科学的方法:理想的反省时间是在一段重要时期结束之后,如周末、月末、年末。自我反省的时间越勤越有利。假如你一年反省一次,你一年才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一个月反省一次,一年就有了12次反省机会;一周反省一次,一年就有54次反省机会;一天反省一次,一年就有365次反省机会。反省的次数越多,改正的机会也就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少。

反省让以前的错误变得有价值,正如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所说:“我不是失败了一千次,而是知道了一千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如果我们在行事之前,总是抱着自我反省的心态,想想自己曾经犯过哪些错误,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再次发生,就会少走许多走弯路,让自己的修身和成功之路少一些曲折。中国古代正直的文人学者所崇尚的慎独修身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反省。《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一个“暮夜无知”的故事。

杨震被任命为东莱太守,赴任时路过昌邑,以前他举荐过一个叫王密的人,现在担任了昌邑县令。王密一听恩公到了,赶紧连夜来拜见,他带了十斤黄金,要送给杨震。杨震说:“唉,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吗?我的为人如何,你不清楚吗?你的金子我是不会收的。”王密说:“晚上没人知道,您就收下吧。”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听完杨震的话,王密惭愧地告辞了。

杨震的这种慎独,正是因为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告诫自己要像古人那样做到问心无愧,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无论我们是独处,还是和朋友、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谨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话做到表里如一,积极进取。坚持下去,我们的修为也会大大进步。

修身不仅要看自己,也要看朋友

孔子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但并不是说他只关注自己,不在乎周围的人的品行如何。一方面,孔子用自己的智慧见解去教导周围的学生,让他们向更高的境界迈进;另一方面,孔子也注重向比自己见多识广的人学习,并鼓励学生也要和优秀的人交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见孔子对朋友的重视和热情。

但是,孔子并不是随便交友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在讲到君子的时候,也说了“无友不如己者”,很多人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因为朋友是比老师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的人,也许你会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但是到了朋友面前就会无所顾忌,如果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会让自己学坏。

孔子对朋友有不同的定义,他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相互理解但不苛求一致的人之间,才是君子之交,维系这种友情的是道义,这样的朋友之间必然互相尊重;而为了追求利益才行动一致的人之间,毫无道义可言,一旦利益消失,友情也就会消失,因此只是小人之交。

由此可见,孔子对朋友之间的交情有很明显的区分。同样,孔子也对朋友有一个分类:“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同样,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朋友“合并同类项”,将“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区别开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为不牢固的友情而受到伤害,也可以让自己向优秀的人学习,有更大的进步。

同时,我们应该慎重地交友。有一位官员,因为渎职入狱,在狱中他讲述了自己的犯罪历程: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各种各样的人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攀附自己,素不相识的人都会想尽办法来巴结我。有人知道我喜欢收藏玉石,就投我所好,给我送了一些价格昂贵的玉石,当然,条件是让我用地位权力为他们帮忙。

一开始我对这些人还很反感,后来慢慢的,这些原本陌生的人却成了我的“老乡”、“朋友”、“弟兄”。在他们面前,我没有了身为领导的责任感,交往多了几乎就成了自家人,拿点用点也觉得很正常。在和别的施工单位打交道过程中不敢干的事情,我在他们这里就可以大胆地干了。

记得有一个小包工头,他想尽办法接近我后,成了我的“铁哥儿们”,我一有空就往他那儿跑,一起玩玩牌。这几年,经过我的帮忙,他那原本资质不高的建筑公司顺利地承接了一些重要的建设工程,他从中赚了上千万。事后,他以各种方式送给我的钱物加起来有近百万元,而我也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朋友往来。这样的“朋友”,我还有很多。现在想想,这些“朋友”实在交不得,我就是被这些所谓的朋友慢慢拉下水了……

这些话可以说是这个贪官对自己的责任的一种开脱之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交友不慎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如果贤者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就更容易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通过交往慢慢纠正自己的错误;反之,就会和上面的那个官员一样,慢慢受到“朋友”的不良影响,失去了自己的原则。

在交到了好朋友之后,如何维持彼此间的友情呢?我们现在经常说谁跟谁好得就像一个鼻孔出气,这是好朋友吗?好朋友就一定要打成一片吗?这个问题在孔子看来,是非常容易回答的。《论语》讲究中庸,“无过无不及”,如果好得黏在一起,就是“过犹不及”了。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有分寸的。这就是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所说的: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陪着君子说话容易出现三种过失:没有轮到自己说话时就先说了,这是急躁;该自己说话时却不说,这是隐瞒;不看看对方的脸色便开口说话,这就是睁眼瞎了。当你跟一个称得上“君子”的交朋友时,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要有尺度。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尺度的,没有分寸、没有尺度就会过犹不及。修身如果太看重自己,就会曲高和寡,太看重别人,就会迷失自我。只有和朋友相处得恰到好处,才不会失去自己我,也能够赢得友情。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