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道德经》:所有的行为,都能在心灵中找到投影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是这样评论《道德经》的,他说:“《道德经》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里面盛满了宝藏,只要你放下汲桶,就唾手可得。”近代国学大师胡适也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道德经》也叫《老子》,作者是春秋时期的老聃(又叫李耳),全文只有5000多字,但是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老子犹如一面晶莹剔透的折光镜,万事万物到了他这里,立即被分解为阴与阳、福与祸、正与反。他告诉我们,福不见得永远好,祸不见得永远坏,柔不见得就弱小,刚不见得就强大。通过《道德经》至简至纯的表述,我们能悟到世界上至大至博的真理。《道德经》蕴涵了人生处世的智慧。

老子铜像

如果心是静的,一切随之安宁

说起老子,我们会想起他骑着一头牛西出函谷关,最后不知踪迹,只给后世留下一个神秘背影的故事。在很多人心中,老子是一个神秘的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他写出了玄之又玄的《道德经》,还因为他独来独往、不为尘世所拖累的性格。

我们都向往内心安宁,却常常遇到无法释怀的事情。想一想当你没有评上“三好学生”;当老师看到你助人为乐却没有给予表扬;当你以1分之差而失去了第一名;当你心爱的衣服被朋友弄脏的时候,是不是总在心里暗自伤心,甚至还愤愤不平:“为什么会这样,这些本来都是属于我的!”

那么,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又是怎样一个情况呢?当时正是乱世纷争、诸侯征战不息,各种政客、辩士纷纷登场,竭力推销着自己的学说和策略,争名夺利蔚然成风。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闹市”中,老子却能够看穿尘世,捋着花白的胡须说:“致虚极,守静笃。”越是身处乱世,就越应该使自己的心灵做到虚静澄明,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

时间就像一个不断前进的车轮,当它把岁月的日历翻到今天,无数人在看过历史长河中的风霜雪雨后,蓦然回首,才会发现数千年前老子的话直达肺腑,震彻心灵。

世人在竞争中变得焦虑,在纷乱中变得急躁,在贫穷中变得卑微。外界环境总是在飞速变化,一个人无论脚步多么矫健,也走不出环境布下的局,那么,如何让自己的步伐从容,不为生活所迫呢?

一个现代学生和一个宋朝书生在梦中碰了面,宋朝书生问他:“你来自一千年后的中国,想必是十分快乐的了。”

现代学生说:“我并不快乐,因为我的生活有很多限制。”

宋朝书生问他:“此话怎讲?”

现代学生说:“我去市中心参加同学的生日晚宴,可是坐车得花两个小时;我想当‘三好学生’,可是同学们都不选我;周末我想和爸爸妈妈到风景区游玩,结果人多得像蚂蚁一样,让我寸步难行,你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有什么快乐?”

宋朝书生听完他的诉说,言道:“我不曾吃过什么宴会,每天吃点母亲做的饭菜,觉得很可口。我不争什么名誉,平时和朋友下下棋,输了喝几杯酒,也很快乐。我晚上点一盏灯,读几本书,睡觉了就把灯熄掉。我也不去什么风景区,我家周围的稻田、小桥就是很好的风景。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欲望。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你有再丰盛的晚宴、再美的风景区,总有吃腻看腻玩腻的时候,你的快乐无非是建立在吃喝、争斗之上,如果没有这些,你该怎么办呢?所以你不快乐的真正原因,不是外界的限制,而是你内心对外界的依赖。”

现代学生说:“可是别的同学都是这样,我不这样行吗?”

宋朝书生说:“那在你这个躯壳里的,是别人的心,还是你自己的心呢?”

现代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之所以不宁静,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平静不下来,真是‘致虚极,守静笃’啊……”

宋朝书生所说的,就是老子崇尚的清静无为、追求内心独立的精髓。老子告诉我们,所谓有才德的人、难得的财物、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都是外在的东西,都是容易引起欲望、让人们去依赖它们的东西。而一旦产生了依赖,就很难去除了。人们会想:有才德的人获得高位,那我们也去争夺;有人拥有金银财宝,那我们也去攫取;有人有田地、别墅、车马,那我们也去捞一笔。这样,外物取代了人的内心,成为人们的主宰。人们眼里不再认识自己,而只认识金银财宝、高位名望,这样,痛苦就逐渐产生了。

所以,当你没有评上“三好学生”的时候,当你与年级第一的称号失之交臂的时候,当你没有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一定要谨记老子告诉我们的真理:守住内心的安宁。我们不可以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我们不可以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展现动人的笑容;我们不能够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好好利用今天;我们不能够事事胜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当你明白这一切后就会发现,原来天一直都是那样的美丽湛蓝,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境。

亲近自然,便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亲近自然(陶渊明带月荷锄归)

老子不仅是道家学派的祖师,也被道教尊奉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从道家到道教,有一个一脉相承的思想,就是崇尚自然。

“自然”这个词,是老子首创的独特概念。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我们可以解释为:人和万物是相辅相生的,人离不开大自然,大地承载万物,替我们承担了一切,提供了一切,人体生命的生存,全赖大地来维持。

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就知道农民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从小生活在自然景色之中的孩子,很小就能叫得出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名称,知道它们的特性和用途。因为长期接触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谈到与自然相关的话题时,农村的孩子就会滔滔不绝,妙趣横生。可生活在城市高楼中的人则不同,他们每天的生活几乎被学习工作填满了,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也要被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代替,接触自然的时间少,对动物、植物缺乏了解和观察,也就对自然无话可说,缺少了很多乐趣。

其实不只是关于生活的乐趣,人类属于自然,亲近大自然,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人的心灵也会受到自然的抚慰和启迪。

当大自然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天空的高远、流水的清澈、小鸟的欢快歌声、山峰的绵延磅礴都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内心的愉悦。《蓝色多瑙河》、《月光奏鸣曲》、《沁园春·雪》等杰出的作品,无一不是在大自然的感触下创作而成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只有调动自己的情感,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风霜雪雨还是启迪孩子的好奇心的摇篮。看蚂蚁搬家,学会了相互协作;听到雷鸣风啸,向往了解自然、探寻科学……由这样一些小片段组织起来的品质,正是孩子在人生之路上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

但现在有很多孩子,不能辨别韭菜和麦子的区别,以为稻米是长在河里的,把卷心菜当成生菜……这是多么让人担忧的事情,我们竟然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生长的土地了!

在上古时代,人们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为盖地为炉”,捕获野兽,采摘果实。那个时候,人们和自然是相通的。但是到了后来,人们创造了城市,发明了工具,建立了各种制度,人们离自然就越来越远了。于是人们本来拥有的许多功能就都退化了。其实人类脱离的城市回到自然,并不是绝对的强者,我们既不能像羚羊那样长途奔跑,也不能像猿猴那样在树上跳跃,更不能像鱼那样在水中遨游,像鹰那样在天上飞翔。普通人如果没有辅助工具,便很难在野外生存。美国作家梭罗,曾经专门跑到野外生活了两年,毫无社会往来。但是他在那里认识了全新的自己,也因此,他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

亲近大自然,如同亲近我们最原始的心灵状态。当心灵如自然一般的纯粹有序时,我们也就能看到真实的自己。

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干大事的人要不拘小节”,这句话是很多人的座右铭。那么,何谓“小节”?很多人却无法回答。把眼前的事情当成“小节”来忽略,往往就印证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

老子就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道德经》中写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就是说,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而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那些注重细微之处的人。这个道理很简单,当我们盖一栋房子的时候,整天憧憬着房子盖好后是多么的美丽壮观,却不从一砖一瓦盖起,房子会在你的想象中拔地而起吗?

汉朝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住一个庭院,读书学习。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到屋里垃圾满地,很生气,就对陈蕃说:“小朋友,有客人来了,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接待客人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扫一间屋子有什么用呢?”薛勤暗自吃惊,知道陈蕃年纪虽小,却胸怀大志,但是因为年小,很多事理还没明白,就说道:“一间屋子都扫不了,还怎么扫天下?”陈蕃恍然大悟,连忙打扫房屋。从此他刻苦读书,勤勤恳恳,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情起步的,因为众多小事结合才构成大事。要指挥千军万马,先从处好身边人的关系做起;要成为博学的学者,先从手头第一本书读起;要拥有千金的财富,先从最简单的小生意做起。所以,老子还说: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由筑起每一堆泥土开始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就是老子著名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出处。

现在许多孩子梦想一举成名,幻想有一天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幻想自己考试时超常发挥,可是梦想毕竟是梦想,它再远大高尚,要是没有从小事做起的决心,它也只能停留在幻想的状态。

很多人认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看法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灾难。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件小事和小细节串联而成的,看上去每一件小事都不是很重要,但说不定哪件小事就会在关键时刻改变整个大局。

很多时候,1%的错误会造成100%的错误,这是人们忽视细节的代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毫米的误差,就会产生千里的差距。可见细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否完美地处理这些细节决定了一个人成功与否。

有一位智者曾经说过,避免一切小小的失误,就能减少巨大的意外挫折。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危机往往是一个人在不经意间造成的,成功也是由许多细节累积而成的。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成败就取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当细节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成就非凡的伟大精致的完美。

细节问题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很平凡,很多人因此不屑去做这些小事。但是很少有人想到,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了平凡的小事和细节,绝大多数细节就像我们每天新陈代谢的皮屑一样,落下便无影无踪了,但在关键场合,也许就是因为一点瑕疵而影响了你的整体印象所以,你要记住这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把十几本书放在手头,这本看一会,又换那一本看,结果一晚上过去,什么都看了,却什么都没有学会。这种心浮气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大忌。不如安安心心地从最简单的题目做起,从最容易看懂的书读起,一点点积累,这样看起来虽然慢,但是扎实稳健,不走冤枉路,实际的速度并不比那些求速成的人来得慢。这就是老子反复告诫我们“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

柔弱是另一种刚强

有一次,老子向自己的老师常枞问“道”:“请问老师什么是刚强,什么又是柔弱?”常枞半眯着眼慢悠悠地张开嘴,问老子:“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没有了。”

常枞又问老子:“那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呢?”

老子说:“还在。”

常枞说:“对啊,我年纪大了,牙齿都掉光了,可是舌头还在。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舌头柔软而牙齿刚强吗?刚强的东西,就容易毁坏;柔软的东西,就容易保存。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舌头和牙齿,对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啊。”

这就是著名的“齿以刚亡,舌以柔存”这句话的由来。很多人总以为“强”就是身强力壮,在同学面前横行霸道,让人望而生畏充满“敬”意;还有的人考试遇到难题就钻牛角尖:“不做出此题我誓不罢休!”这样的人遇事往往不知退让,只会一味地逞强。殊不知,真正的强者明白,柔能克刚,往往是充满智慧和理性,能够以一颗谦虚之心善待别人并懂得“避其锋芒”道理的人。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说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它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像这样的话老子还说了很多,比如“弱之胜强”,“守弱曰强”。生活中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就会发现,新生的婴儿身体娇嫩,可是他们却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饿了的时候,他们会用哇哇大哭来索取食物;要是把刚出生的婴儿放在水里,他们会条件反射地划动手脚来求生。这个世界总是这样,看似柔弱的东西,却是蕴含着最强大的力量。就像水,它是最柔弱的,它甚至柔弱到没有完整的形态,可是山洞里的水可以滴穿石头,将石头刻画成形态各异的钟乳;空气也是最柔弱的,柔弱到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空气可以形成大风,风力大时,甚至能够将高楼大厦撕成碎片,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柔性的力量是最大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身体强壮的同学总是能够欺负弱小的人呢?难道被欺负的同学也强大吗?”回答这种疑惑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一读下面的故事:

有一次,在一个考古发掘现场,一群考古队员挖出了一个古墓,古墓里有一口棺材。于是一位学生问带队的教授说:“请问先生,我记得老子说过柔弱胜刚强,那么请问,这座古墓里的人已经死了几百年了,可是挖开他的棺材看一看,舌头这种软的肌肉都烂光了,而牙齿、头骨这种坚硬的东西保存了下来,岂不是刚强胜过了柔弱吗?”

教授笑着说:“你只记得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却不记得他为什么说这话。”教授低头抬了抬自己的眼镜接着说:“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两句是最重要的。柔弱是一种有生命的力量,它可以无穷无尽地变化,而且永远不会消失。人死了,肌肉固然先腐烂,但是肌肉化进了泥土,又变成草木长出来,草木被动物吃掉,又变成有生命的东西。可是那些顽固不化的骨头,只好躺在棺材里待几百年,几千年。千万年来,无数生命生生死死,但是生命从来没有中断过,就是因为柔性的力量无孔不入,它们充斥于天地之间。它们今天在这里灭亡,又在别的地方长出来,这种力量还不够强大吗?”

学生们恍然大悟。

所以说,老子讲的柔弱,并不是教我们软弱无能,他让我们守住柔弱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强大起来。这就好像我们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怪题,如果一味赌气,非把它做出来,那很容易被题目限制了思维,最终还是不能解决。如果这时能放一放,或者请教一下别人,查一查资料,就能很轻松地找到答案。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发展,这就是柔的力量。

谦和不争,不争自胜

据说林肯竞选总统的时候,没什么钱,也没有专车,朋友给他准备了一辆耕田用的马车,大家看到这样的总统候选人,心里都有很亲切的感觉。

有一次,他站在破马车上对选民发表演讲,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说,我有一个妻子,还有一个儿子,这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一个办公室,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子里有很多书,值得每个人都看一看。我这个人,比较穷,也很瘦,脸蛋很大,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们,希望你们投我一票。”

结果人们被林肯的谦虚和诚恳所打动,纷纷站在了他的一边。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谦虚”这个词语似乎已经很遥远了。我们刚上一年级,父母就语重心长地说:“要永争第一。”长大了一点,老师又说:“我们要参加高考,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定要冲过这关。”久而久之,在我们的意识里,要想得到一样东西,就得拿出自己的全部本事去争去抢。可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大家为此心力交瘁、头破血流,最后没有真正的胜者,大家都付出了代价。

所以老子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当你不与人相争的时候,反而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段话乍看起来好像充满矛盾,其实是人生的真谛。这就好比拉弓射箭,要想把箭射出去,先要把弓向后拉;武术里挥拳打人,要想力度凶猛,就要先把拳头收回来;想往高处跳,先要弯曲双腿;煮粥的锅沸腾了把锅盖顶起,不能死死按住,而要把锅盖拿开。这些看起来像是让步的举动,其实都是为了进一步行动积蓄力量。

按照这个方法取得成功的人历史上大有人在。建立蜀汉的刘备,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平民。他为了请到诸葛亮做他的帮手,几次降低身份亲临隆中,三顾茅庐,终于请诸葛亮出山,为他谋划大业。还有林肯那种谦虚真诚的演讲方式,既不张扬,也不做作,不是故意装穷赢得大家的同情,而是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样的言谈,比起那些夸夸其谈的轻易许诺,声嘶力竭的豪言壮语不知要好多少倍。所以他成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谦虚的人,绝不会妄自尊大,四处逞强,他们在不骄不躁、不显不露间蓄积实力,悄然潜行。谦虚者往往能够于世事纷扰中开辟一片安宁境地,减少旁枝、潜心修养、集中力量、壮大自己。可以说,谦虚做人就是在社会上立身成事的绝好姿态,所以谦虚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品德,同时更是一种风度、一种胸襟、一种魄力。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够于红尘万丈中,始终保持一种高洁淡雅的志趣,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功利得失,励精图治,并且能宠辱不惊,贫贱不移。

毛泽东说过:“高明的拳师,在和人对阵的时候总要退让一步。”谦和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策略。因为只要发生了争斗,肯定会消耗力量,后退一步,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又让别人出招消耗他的实力,然后看准机会,迅速出击,就可以获得胜利。

所以说,谦虚永远是成大事者所具备的一种品质,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乱花渐欲迷人眼,我自有慧眼看风景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并不是反对享受,而是说,过分的眼、耳、鼻、舌、身的享受,过分的欲望,会使人失去本来的自我。由此推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有过多的欲望,要坚守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得到最本色的人生。

据说古代有个郑国人,想学就一门手艺,就去学做雨伞。三年之后,手艺学成了,师傅就送给他一套做伞的工具,让他出去自谋生计。可是这段时间,正好遇上全国大旱,几个月一滴雨也没有下,没有人来买伞,这个人一气之下,就把工具全扔掉了。

闹旱灾需要很多水车,用来把河里的水抽到高处,灌溉庄稼,所以,这时卖水车的生意很兴旺,于是郑人就改行去学做水车。三年后,手艺学成了,谁知又遇上连雨天,河水暴涨,不要说用水车了,平地就有很深的水,大家都忙着把水往外排。这下郑国人又傻了眼。

过了不久,郑国闹起了盗贼,家家都要打造刀剑防身,这个郑人就想去学铁匠。可是,他岁数太大了,抡不动大锤,打不了铁,只好唉声叹气了。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起初谁都希望自己有个完美的人生:读书能上理想的学校,让喜欢的老师来教,学喜欢的科目,以后考个理想的专业,然后拥有成功的事业……然而,我们绝大多数人经历的却是这样一条路: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学校,学了一个不算讨厌的科目,长大后干了一份糊口的工作,这与原来的设定难免会有巨大的差距。当自己的愿望和思想得不到满足,有的青年便丧失了本色的自己,看到别的同学上课看小说,禁不住诱惑自己也看了起来;看到其他同学考试作弊,为了得到好的名次,自己也偷偷地看了别人传过来的小纸条。这样发展下去,步入社会的时候,就更加难以在充满诱惑的世界把持住自己,内心渐渐迷惘,也就难以体会真正的快乐了。

人生在世,多姿多彩的世界让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便会在世俗的尘嚣中迷失了自我。没有自我的人生,无异于丧失了灵魂的人生。

所以当你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和无法满足的欲望时,请选择坚持自我。因为只有这样,拨开迷眼的繁花,看到整个春天的风景。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