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庄子》:不要让外界的干扰蒙蔽心灵的自由

帕斯卡、卢梭、郭尔凯戈尔、梭罗、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劳伦斯、柏格森、奥修、福科、德里达,这些西方的大学者无不在自己的着作中承认:自己的学说,是受了东方两千年前哲学家庄周的影响。庄子对于他们,是一剂解决心灵迷惑的灵药。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的着作,庄子崇尚自由,崇尚个人心灵的无羁无绊,他笔下有扶摇直上九千里的大鹏,也有飘忽不定的梦中蝴蝶,还有躺在荒烟蔓草里的骷髅头骨。庄子绚烂多姿的文笔无非是想说:心灵是自由的,不要让外界的干扰蒙蔽了自己;人生本来就是幸福的,不要给它加上太多人为的枷锁。在人们越来越依靠科技、工具,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庄子》就越来越体现出返璞归真的纯洁光辉。

庄生梦蝶

真正的逍遥,不依赖于心外之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是我们中学就学过的一篇课文,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在这篇《逍遥游》里,庄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鹏自由自在驰骋的故事。当现在的孩子们天天面对做不完的功课、考不完的试,面对老师的责罚、父母的期望时,文章里大鹏那种逍遥的境界便让很多人为之羡慕,想:“要是我能像它那样就好了。”

关于庄子所谓的逍遥,历史有很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像大鹏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在,那是最逍遥的。可是还有人说,大鹏能够一飞九万里,真是逍遥到极点了,但大鹏能够飞翔,也是借助了风的力量,谈不上真正的逍遥。后来庄子又说,列子是个神人,但他也得御风而行,借助外物,所以神人、神兽都不算是逍遥。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呢?

大自然中,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些毛毛虫。它们从卵里孵化出来之后,就成群集结在一起生活。在外出觅食时,通常是一只队长带头,其他的毛毛虫便用头顶着前一只伙伴的屁股,一只贴一只排成一列或两列前进,这支队伍的最高纪录是600只。为预防自己不小心走岔路跟丢了,它们还一面爬一面吐丝,等到吃饱了,它们又排好队原路返回。法布尔先把队长拿走,但后边的一只迅速补上,继续前行;又把它们的丝路切断,虽然会暂时把它们分开,但后边的那队会到处闻,到处找,只要追上前边的队伍,马上就会合二为一。

法布尔所做的实验中,最有意思的是引诱毛毛虫走上一个花盆的边缘。毛毛虫一走上去就沿着边缘前进,一面走一面吐丝。令法布尔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筋疲力尽才停下来,其间曾经稍作休息,但是没吃也没喝,连续走了十多个小时。

第二天,守纪律的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在花盆边缘上转圈,没头没脑地跟着前边走。第三天、第四天……一直走了一个星期。所有的虫子几乎要累死、饿死了。第八天,有一只毛毛虫掉了下来,这一群虫子才重返家园。

虫子的盲从依赖是多么的可笑、可悲!其实,放眼世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起哄、跟风、随大流、亦步亦趋、凑热闹、依赖他人是许多孩子做人做事的习惯。看到别的同学买了“好记星”,也要让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一个;看到其他同学学钢琴,于是暑假也要让爸爸妈妈送自己去学,等学了一半,看现在同学们都去学画画了,于是又放下钢琴买画笔去了。也许这就是很多孩子不能成功的原因。他们遇事盲从、依赖他人、没有主见,就像墙头草,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自然与成功无缘。所以,真正的逍遥应该是独立,不依赖别人生活。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今日吾丧我。”这句话里的“吾”和“我”不都是“我”的意思吗?当然不是,吾在这里指这个人,而我在这里指这个人的内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便成了“丧我”,变成了一个行为意识完全依赖于他人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找到真正的自由。

谁在哪方面不独立,谁就在哪方面没有了自由。所以说,要想自由自在,首先就应该放弃事事依赖他人的念头,这样,我们才不会受限于人,更不会成为他人的傀儡和负担。

专注让生活游刃有余

如果对一件事倾注了一腔热血,结果却不能获得成功,我们难免会产生惋惜、悔恨之心。相信很多人有过“三分钟热度”的经历:兴致勃勃地去练下棋,下完棋了练跳舞,跳舞学了半个月又改成练书法,可是换来换去却总是不能成功,当看到别人精湛的棋艺和优美的书法时,又会怨天尤人:“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真的是老天偏爱那些成功的人吗?我们不妨来看看庄子是怎么看待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的。

庄子记载的能工巧匠特别多,这些人都具有高超的技艺和专注的精神,也往往能够让别人受到启发。下面我们就请出两位。第一个出场的是著名的“神刀手”庖丁。

庖丁是一个厨师,他最擅长的技艺是宰牛。他杀牛的时候,动作就像舞蹈一样,发出的声音符合音乐的节奏,一头整牛放在他手下,一眨眼的工夫就大卸八块,而他好像一点力气都不费一样。

梁惠王问他:“你的技艺为什么这么高超呢?”

庖丁说:“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就是一头牛;可是三年以后,我看到的已经不是整牛了,而是牛的身体部件。我眼睛里看到的是牛的骨头缝、肌肉的间隙,所以进刀的时候十分顺利。有的厨师用刀砍骨头,所以一个月换一把刀;有的厨师用刀割肌肉,所以一年换一把刀,可是我的刀只游走于缝隙之间,所以这把刀用了19年,杀了几千头牛了,刀刃还锋利得很。我杀牛没有别的经验,只是‘目无全牛’而已。”

如果没有专注的精神,很难想象庖丁能将分解牛的工作做得如此出神入化。

另外一个高手是一个老人。

这个老人没有别的本领,只会用粘杆去粘蝉。但是他粘蝉的本事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像用手去拾一样简单。

据说有一次刚好圣人孔子经过,见到老人粘蝉的样子感到很新奇,就问:“您粘蝉的本领是怎么学的呢?”老人说道:“我练习的时候,在竹竿头上放弹丸,从两个放到五个,让它们不掉下来,这样本领就练成了。我粘蝉的时候,身子静止不动,像石头一样,手臂拿着竿子,像枯枝一样。虽然万事万物那么多,我眼里只有蝉翼,我不因外物的变化而影响我对蝉的专注,怎么会粘不到呢?”

从这两个故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工作的时候全神贯注。虽然外界有各种事物,但是都不足以影响他们对目标的关注。庖丁眼里只有牛,老人眼里只有蝉。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技艺才出神入化,达到了别人所不能及的境界。

庄子在这里讲技艺,其实他借讲技艺,谈了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专注。学生学习不够专注,成绩就不会好,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具体做起来有的孩子却总是做不到,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外界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稍不注意就会分散精力,去做那些没有价值的事情。可是对于一个想要成功的青少年来说,没有专注精神,就等于在自己成功的路上堵上了一块大石头。

伯乐年老了,秦穆公要他推举一位继承人,他就推荐了九方皋。

秦穆公叫九方皋去找千里马,过了一段时间,九方皋来回报说:“马已经找到了,在沙丘。”

秦穆公说:“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啊?”

九方皋说:“是一匹黄毛的母马。”

秦穆公就叫使者去牵马。使者到了一看,却是一匹黑毛的公马,赶紧回报。秦穆公生气地对伯乐说:“你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公母都分不清,还怎么相马呢?”

伯乐说:“这就是他比我高明的原因啊。毛色、公母,对一匹马是不是千里马有什么影响呢?他看马,忽略了那些没用的东西,直接看到了马的本质。不信您把马牵来,看我说的对不对。”

马牵来了,果然是一匹千里马。

九方皋善于抓住本质,这正得益于他的专注。所以想要成功的孩子也一样,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这样看起来会暂时失去一些东西,但是要知道,只有专注地做事,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患得患失,就很难再稳操胜券

庄子是一个散淡的人,他在书中反复强调,任何事情,太放在心上,就容易把握不定。

我们知道夏朝的后羿是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据说远古时天上有10个太阳,后羿张弓搭箭射下了9个。各地还有很多长蛇、怪兽、怪鸟,后羿都一个个地把它们射杀了。所以夏王让后羿做了官。可是后面的故事,你却不一定知道。

有一天,夏王把后羿请去,说:“我听说你射箭的本领很高超,现在我想请你表演一下。”说着,就让人竖起一块一尺见方的兽皮和一个直径一寸的靶子。后羿弯弓搭箭刚要射,夏王说:“等等,我们来打个赌,你如果射中了,我就赏给你一万两黄金;如果射不中,我就削夺你一百里的封地。”

后羿听了,心里忐忑不安,勉强拿起弓,搭上箭,向兽皮射去,没有射中,又射了一箭,还是射不中。夏王就问其他人:“后羿一向是百发百中的,今天却连一下也射不中,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人回答说:“后羿之所以射不中,是因为他心里有了得失之心。他既要为射中得到一万两的黄金而喜,又要为射不中削夺一百里封地而忧。要是能免除这些外在的喜忧的话,那么天底下的人都能成为无愧于后羿的射手了!”

后羿之所以射不中,是因为他把黄金和封地看得太重了。庄子也讲过关于射箭的事情,他说: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只见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肘上,嗖地射出第一支箭,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肃穆,浑身一动也不动,就像铁打的一样。伯昏无人看了看,微微一笑,说:“你这只是有心射箭的射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看看在那个地方你还能不能射箭。”

于是伯昏无人登上高山,脚踏一块高高的石头,下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一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衣服都湿透了。

列御寇之所以不敢射,是因为他把身体看得太重了他心里充满顾虑,害怕失去性命,因而无法全力以赴。所以平常我们不是不能把事情做好,而是在做事的时候,让太多的东西分散了精力,患得患失。比如考试的时候,有的人会在做题的时候想:“要是这次没有考好,爸爸说给我买的电脑就泡汤了。”“要是不及格,妈妈一定会打我的。”就这样,瞻前顾后心绪不宁,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考试都快结束了。其实只要低下头来一门心思做好眼前的事,放下一颗得失之心,事情反而会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人心总是贪婪的,越是没有能力去拿的东西,越是拼命地想去拿。可是拿得起来,却又放不下,徒然增加心灵的负担。我们经常听说,很多中小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出走、自杀,正是因为无法面对一时的失败酿成的悲剧。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责怪孩子自己放不下考试的成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今天想让孩子考全班前十名,明天就想让孩子考全班第一……这样不断升级的要求,使孩子患得患失,反而难以发挥出好的水平。

河道越窄,水流越急,决堤的危险就越大;反之,拓宽河道,加深河床,河水就会自由地流淌,不再漫出堤坝;粗大的栋梁之材,一定生长在宽阔的林场;从小被绑缚成形的盆景,一定是弯弯曲曲、奇形怪状的,而这也正是人成长的道理,把自己放在开阔的环境中,不去考虑太多的得失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不苛求不等于不求,庄子教我们自然的道理,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把握好最关键的目标,斩除不必要的欲望,这样才能超乎众人之上。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习庄子,他心极热,而眼又极冷,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他总是目空一切,从容淡泊,用一种平和的心境去获取成功。

名利,幸福的画皮

庄子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拿着渔竿,在濮河边钓鱼,这时远处来了两个人,驾着华丽的马车,走过来对庄子说:“请问您是庄周先生吗?我们是楚国的大夫,国王派我们来,请您前去做官。希望您能随我们前往,到了那里,富贵荣华就不用提了。”

可是谁知道,庄子拿着渔竿,连头也不回地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把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早晚还向它朝拜。请问,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那两个人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于是两个官员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庄子是一个睿智的哲人,他看到,富贵给人带来的乐趣,远没有自己在自然中获得的乐趣大,自己置身山水之中、天地之内,自己做自己的国王,心灵控制自己的身体,何苦要放弃这个国王的位置,去做别人的奴仆呢?即使他真的做了世俗的国王,又怎能比自己天地中的国王自由呢?庄子一生,追求的是无限的自由,他歌颂本真,痛恨虚伪,在他那里,自然把世俗的名利看做浮云一般。

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呢?看一看自己的生活,年纪轻轻的我们也不免发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为了成绩和名次,我们已经不堪重负。

庄子知道,一旦用心谋取功名,就必然会失去自由。古时,地位最高的莫过于皇帝了,可是,即使做了皇帝,也不一定自由,反而是被束缚在深宫大院中,不得舒展。历史上的皇帝有几百个,生活养尊处优,可是长寿的不多,夭亡的倒不少。超过80岁的,只有包括清朝乾隆皇帝和唐朝武则天在内的五个人;相反,50岁以下就死去的倒有一半以上。与此现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上的书画家、文学家们,在他们的生活中,一本好书就是一杯清茶,名利在他们眼中就如同过眼云烟,所以他们反而能够不受名利的束缚,自得其乐。杜甫就曾写下“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诗句。这样看来,优裕的生活、显赫的地位与幸福的程度并不成正比。

人在追求名利和地位的时候,难免会说违心的话,做出违心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蒲松龄笔下的画皮的故事,一个不属于人类世界的鬼魂,披上人皮去赢得赞美和爱慕,最终还是要将这一切奉还。包裹在名利之中的幸福也是如此,看上去很美好,真正得到了,却不是原先所想的滋味。

对青少年来说,名利的滋味可能还很少感受,但是对名利的直观好感已经产生了:我们会羡慕舞台上的明星一呼百应,羡慕有显赫身世的同学,羡慕比尔·盖茨的富有,羡慕电影上那些开着自己的游艇畅游海洋的富人们。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光彩的一面,却没看到他们努力的一面,或者是孤独的一面。

很多人终其一生去寻找名利,在不久于人世的时候,才发现最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如何去爱别人,并得到别人的爱。青少年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放开功利的想法,踏踏实实地开始自己的生活。

拂去心上的尘埃,保留一颗童心

庄子在《马蹄》中写道:“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马这种动物,它的蹄子可用来践踏霜雪,毛可用以抵御风寒。它吃草饮水,翘着后腿跳,这些都是马的真情性。纵使有高大的台和殿,对于马而言并没什么用处。到了伯牙出现,他说:“我会管理马。”于是他用烙铁烫它,剪它的毛,削它的蹄,烙上烙印,络头绊脚把它拴起来,编入马槽中,马便死去十分之二三了。然后,他又饿它、渴它,让它驰骋、奔跑、训练、修饰。马有衔铁的拘束,又有皮鞭竹策的威胁,马就死掉大半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当看到伤心的画面,我们也会难过;看到弱小的动物受欺凌,我们也会忍不住帮它赶走凶猛的敌人。这是爱心的自然流露,是隐藏在我们心中的善良种子。可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甚至因为羞怯和犹豫而扼杀这种天性,爱心就会逐渐消失。

一个雨天的早晨,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一位年轻妇女带着她五六岁的儿子走进了一家快餐店,他们坐下点菜时又进来一个背微驼,穿着一件破烂的上衣的人。那人缓慢地走向一张狼藉的桌子,慢慢地检查每个盒子,寻找残羹剩饭。

当他拿起一块法式炸土豆条放到嘴边时,男孩对母亲窃窃私语道:

“妈,那人吃别人的东西!”

“他饿了,又没有钱。”母亲低声回答。

“我们能给他买一个汉堡包吗?”

“我想他只吃别人不要的东西。”

服务员很快拿来了他们要的两袋外卖食品。

就在他们快要走出店门的时候,男孩突然从他的袋里拿出一个汉堡包,轻轻咬了一小口,然后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这个乞丐很惊讶,他感激地看着男孩转身、消失在雨后湛蓝的天空下。

小男孩在新面包上轻轻地咬了一口,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施舍会被乞丐拒绝,连施舍都显得小心翼翼甚至卑微,这样一种心灵,还有谁不会为之感动呢?童心就是这样一种珍贵、纯净的东西,让人感到温暖。明朝的著名学者李贽提出了“童心”说,他认为心的最初状态,是“绝假纯真”的。人在幼年的时候,开始接受外界的事物,于是童心逐渐蒙上了尘土。长大后,知道名利是好的,就开始去追逐,追逐不到就伪装自己,做了坏事知道会受到惩罚,于是就撒谎掩盖。这样,一个人离纯洁的“童心”就越来越远了。几十年过去,一个人看似已经成熟,其实他的内心早已变质。如果心灵已经腐化,空有成熟的躯壳,又怎能快乐地生活呢?

青少年现在还怀藏着一颗若隐若现的童心,也许已经被一些经历改变,但只要愿意,我们还是可以放开过去的种种不愉快,抛开那些抱怨和误解,做一个纯粹的人。在内心深处保留一块净土,对美好的事物由衷地赞美,对优秀的人从心底发出赞扬之声,对丑恶的事物从心底里唾弃,能够识别是非真假,坦诚地做人。这样,自己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呵护生命,不仅需要呵护身体

庄子寿终于83岁,这个年纪在战国时期算是非常高寿的了。他一生不仕,过着贫困的生活,甚至以编草鞋来维持生计,但是从来没有因为清苦的生活而感到不满;相反,他是那个时代难得的“自娱自乐”之人。他的哲学思想和养生之道融为一体,给处于困境中的人指引了一条“康庄大道”。因此,《庄子》不仅是一本道家的经典、传统哲学的泉眼、浪漫文学的先锋,同时也是一本关于养生的书籍,而且庄子本人提出了传统养生的核心思想——养心。

养心就是要培养和呵护自己的心灵,在庄子看来,养心主要要做到平淡、寡欲和清静,这三个方面,其实是相互交融的。

平淡就是平易恬淡。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面神不亏。”与平淡相对的,就是刺激,大喜大悲,起起伏伏。而这也都是因人的欲望太强烈,内心得不到满足所致,因此也就要寡欲,控制自己的欲望,看破一切虚名,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

一个乐观的人往往精神焕发,朝气蓬勃,而一个悲观的人却往往委靡不振、形如病夫。那些带着厚厚的镜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如今已经越来越不被社会认可了,只有身心强健的人,才能够经受重重考验,经得起成败得失。对于我们来说,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同培养强健的体魄一样,都是对生命的呵护。

那么,我们怎样来呵护心灵呢?庄子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在《庄子·养生主》中,开篇就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前半段的表层意思是,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那就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难以自拔。这实质上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积极地追求身外之物,它不仅是难以如愿以偿,而且会摧残身心健康。因此,人们应当听从庄子的告诫:“缘督以为经。”意思是说,人们必须顺应自然的“中道”以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不要拼命追求外物。紧接着他所讲的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也含有顺应自然之意,要求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摸索事物的规律,以避开是非与矛盾的纠缠,因而“故事”的结尾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只要人们能顺应自然、不过分苛求,就可以找到养生的秘诀。

要呵护心灵,另外要学会的就是忘却情感。对心灵影响最大的就是情感的变化。时而喜极而泣,时而怒发冲冠,时而柔肠寸断,时而仰天长啸,这样的情感变化都是在给心灵施加压力,让欢喜悲痛一次胜过一次,这样就会有损身心。

庄子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老聃死后,“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他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聚在一起来哭丧呢?这是由于他们把生死看得太重,从而情不自禁地对死者哭诉起来。其实,生与死都是很自然的事,生是应时,死是偶然,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人们应当认识到,喜生悲死是违反常理的,只要安于天理和常分,顺应自然和变化,解脱生老病死的苦乐,那么哀伤或欢乐就不会进入人们的心怀了。

另外,不要为物累,不要因贪图外物而损害自己。一个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会获得健康而永葆青春。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也是保持心灵豁达的一条原则。

庄子自己就是以十分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的。他生活贫苦,衣衫褴褛,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向别人借米来下锅,但这些都不影响他的心情。庄子的妻子死后,朋友来悼念的时候,看见庄子不仅不哭,反而敲着瓦盆唱歌。朋友生气地问他为什么不哭,他说:“我开始也觉得很伤心,但是想想,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又是怎样离开这个世界的。人还因为气聚在一起,现在气散了,她回到了自然中,我应该高兴啊。”

庄子当时并不了解生命科学,因此用“气”来解释人的身形,虽然这在今天看来并不科学,但是这种看法给了当时的庄子心灵慰藉,让他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得以解脱。也正是这种乐观对待生死得失的态度,让庄子写出了后人评价的“天下第一才子书”《庄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