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雨城

论语讲读之文质彬彬的本义

论语讲读之文质彬彬的本义

一、孟之反不自伐故有功

孟之反不伐,孟之反是人名,不伐的伐不是讨伐的意思,而是矜夸、骄傲,这里是说孟之反不骄傲,很谦逊,为什么呢?奔而殿,这三个字就概括了孟之反是一员猛将,古时征战,在进攻时,勇将是冲锋陷阵,而到撤退时,一般是殿后,做最危险的活计,才堪称猛将。

孟之反就是如此,奔而殿,但是他很谦虚,也很诚实,在他撤回城门时,策其马曰,不是我敢于殿后,而是我的马跑不快,这里孔子盛赞了孟之反的德行。

孟之反是代表鲁国作战,鲁国虽然战败,但是孟之反能够掩护军队撤退,减少伤亡,而且能够不伐,也就是不居功,这个是为真的有功,老子道德经说“不自伐故有功”,孟之反做到了不自伐。

《金刚经》里也常说,无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孟之反那时,佛家的教育法还未传到东土,然而孟之反的不自我矜夸,也冥合了不住相布施的道理,孟之反在掩护军队撤退时,无我相,完全出于一名将领本能的反应,事后也不居功,而他的品质,被孔子看在眼里,作为对弟子们的一则教学案例,其意义可谓远也。

《论语》成书虽然距今两千多年,然而个中道理是一直适用的,像南怀瑾等国学大师一直推崇论语的精神,对于现在公司企业的文化治理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论语等国学经典,应该作为一则辅助经济发展的良药,维系社会和平的教材,纳入教育体系中,作为重要的德育课程之一,社会的和谐稳定,当是经济发展、国家昌盛之重要基础。

原文如下: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文中引用的其他经典原文如下: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二、孔子的慨叹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的奸佞,或者宋朝的美色,那么难免于今之世,这个是孔子对当时世事的鞭挞,惟佞色是尚,而忠正之人,难容其身。

祝鮀是卫国的大夫,善于巧言而博得卫国国君的信任,就是专说国君爱听的话,不忤国君之意。而宋朝则是宋国的公子,是个美男子,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有染,也受到卫灵公的宠信。

原文如下: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三、任何事都有一定之规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字面的意思是,谁能不从门出去,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行道之本。

当然经典字字句句的含义是无量的,蕅益大师批注道:道不可须臾离,信然信然。何故世人习而不察,日用不知。大师将夫子的话提升到“道”的高度,行住坐卧、运水搬柴,无不是道,道无处不在,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杜顺和尚的《漩澓偈》说道:情与非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原文如下: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四、文质彬彬的君子

文质彬彬的成语大家都知道,是说这个人很有礼貌、很有修养,这个成语就出于《论语·雍也》,原文是这样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人的本质,文则是文彩。如果人的本质胜过修养,那么就会显得很粗野,就像下里巴人,反过来,如果修养过度,胜过了人的本质,那么就会失去人的本真,没有了活泼的气质。

最好的状态,则是文质彬彬,文与质相当,言行文雅而又真实,这个要求比较高,也合于孔子的中庸之道,这样才称得上君子。

《朱子集注》里讲道: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文质彬彬的中庸状态,不易达到,学问不到家、半吊子,容易变成文绉绉的,而学问太少,则容易粗野,相对而言,与其史也,宁野,你看那小娃娃,大字不识一个,却淳朴可爱,大众欢喜。

原文如下: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