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雨城

盛夏时节,来到山东省亲,顺带游览一下曲阜,现在的曲阜是山东的一个县级市,是旧日辉煌的鲁国都城所在地,是济宁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在从火车站进城的路上,有一座鲁国故城的地基被发掘出来,虽然历经千余年的历史沧桑,当仍然留有些许往日的印记,有点像北京的颐和园,不过国家和地方并没有修复的计划,反倒是远处的乾隆行宫被纳入了修复计划,一个周公之子伯禽治下兴盛一时的古都就这样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一、古朴庄严的孔庙

你来到曲阜三孔景区,除去山东凌人的盛夏暑气之外,就只是一片低矮的建筑,在三孔景区远远望去,只有一座古朴的建筑耸立,这座最高的建筑就是孔庙的大成殿,高度也只在三十米不到。政府规定,附近其他建筑的高度不能高于大成殿,这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对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孔子的足够尊重!

在曲阜历史文化兴盛的背后,也蕴含着曲阜别具特色的城市建设,这里既有古城的沧桑,也有现代建筑的华美。让我们对曲阜、对孔子、对儒家文化,怀有无比的敬重,国家在对曲阜三孔的保护上,也确实下了决心,坚决不做大开发,而是修缮为主,一定保持原貌、保持原汁原味。

孔庙是孔子和其妻子生前居住的地方,后来孔子去世后,才被鲁国国君改建为庙宇,这个庙子是国内最大的文庙了,是儒家思想的祖庭!承传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沧桑变迁,这也是咱们文明古国地位最好的写照。

整座庙宇里古木参天,各种石碑林立,然而所有的石碑几乎都遭到过破坏,非常可惜。孔庙本身就是一座古代的园林,到处洋溢着文化与历史的气息。大成殿的前面是奎文阁,这座宫殿相传是鲁班祖师爷亲自搭建的,用的都是榫卯结构,历经千年而依然稳固。

  从奎文阁再往里走,就是大成殿,这座宫殿具备帝王的规制,在规格上仅次于北京故宫,里面供奉的是孔子,示现为帝王相,是雍正皇帝按照周天子的服饰塑造的。大殿正门是雍正亲题的匾额—生民未有,可见雍正,乃至清朝皇帝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这也是清朝以一个人口不多的民族,而能入主中原,并且延续二百七十多年国祚的重要原因吧。

大成殿的外面是雕龙石柱,整根巨大的柱子一体合成,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雕刻与运输这些巨大的石柱,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雕龙石柱的存在,也彰显了孔家的尊贵地位,背后反映的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文教的国家,现在父母们对子女教育抓的尤其紧,这个是有传统的。文化的紧密传承,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大成殿前面有一棵千年古柏,树龄长达两千一百年,是三孔景区树龄最长的一棵古树,是公元前栽种下的,大约相当于我国的汉代时期,可谓相当长寿了。在这棵长寿冠军侧面还有一棵古树,这棵树的特别之处,在于树皮遒劲卷曲,像一条游龙依附其上。

二、古色古香的孔府

孔庙的北面就是孔府,孔庙国内有不少,但是孔府仅此一家,是孔子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从宋朝开始确立孔子后代子孙衍圣公的称号,一直延续了八百多年,与周朝延续的时间相当。如果孔子地下有知,应该感到欣慰,无论中华朝代如何变迁,无论皇帝姓李,还是姓赵,哪怕是姓爱新觉罗,而孔子后人衍圣公的封号一直未变!

孔子生前做官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不过大司寇管理的职权更广,但也只相当于周天子的陪臣,连诸侯国的国君都没有做上,然而周朝几百个诸侯国的国君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子这么一位“小人物”却能够一直受人供奉,大吃冷猪肉,倍极尊荣,足可见中国历代对文化人物的崇敬!

孔府里居住着历代的衍圣公,直到民国时期,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被带到了中国台湾,这座府邸才人去楼空,成了一处观光旅游的所在,否则衍圣公还住在里面的话,普通人是没机会进去的。

孔府里各种奇花异草遍布,比较著名的是有一棵侧柏分成五株,中间有一棵鸟儿衔落的树籽,经过数百年的沧桑,竟然长成了一株大槐树!这个巧合,正好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古木参天的孔林

孔林又在孔府的北面,在进入孔林前,经过一座洙水桥,这座桥架在洙水河之上,本来孔林是没有这条河的,是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想断绝儒家的血脉,挖断孔家的传承而生生挖出来的一条河,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正因为这条河的存在,不仅没有挖断儒家文化的传承,反倒让儒家文化传承千年而不断,这条河俨然成了一条护卫孔林的“护城河”。

孔林距离孔庙和孔府比较远一些,是孔子及后人、弟子去世后的墓地。孔门弟子从全国各地带来珍贵的树种栽种,数量达到十万余株!虽然时值盛夏,可在孔林里,还能感受到阵阵凉意。孔林不乏千年古树,墓地面积很大,墓碑林立,要乘坐观光车才好游览,孔子墓在墓地的中心,墓碑两侧有两株枯木,形成天然的华表,附近是著名的子贡庐墓处,子贡是孔门十哲之一,以言语见长,擅长外交、经商,可谓鲁商之鼻祖。子贡与老师孔子感情至深,孔子去世后,其他弟子庐墓三年,而子贡独庐墓六年!

实际上孔子墓中并无孔子的遗体了,孔子的遗体到底在哪,也成为了不解之谜!然而无论孔子的遗骸是否在墓中,并不影响后代无数仰慕、学习儒家文化之学子的凭吊。

在滚滚红尘、物质为王的今天,西方文化一度甚嚣尘上,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国学宝库的深入挖掘,我们一定能够从国学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不仅是孔子仁道的思想,还有老子的道法自然、张仲景的中医思想等,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国学不仅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解决缠绕在心头的人生疑问,还包含着丰富的实用技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所说的: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我们作为国学爱好者,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