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雨城

从古汉字古文谈汉文化的传承

摘要:本文主要从古汉字的造字六艺,古文断句,以及古文中对诚信交往、子女教育、环境保护和仪礼细节相关文句的解读,来阐释古汉字和古文的学习对汉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字:古汉字;文言文;汉文化

一、内涵丰富的古汉字

(田由申神鬼的来源)了解古汉字的朋友,会知道汉字的简化为文化知识的普及提供了极大便利。粗略来说,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不同于多数西方国家所用的字母文字,而造汉字的老祖宗仓颉讲究造字六艺,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因而赋予了古汉字丰富的内容。比如“田”字,就像一块农田,上面出头,就是“由”字,下面再出头,就是“申”字,上通天、下彻地,伸张正义、申明道理,而旁边加一个示字旁,“示”有“上天垂示”的意思,就成为了神灵的“神”,神而通之,具有通天彻地的本领,而“田”字上面加一短撇,下面加一堆复杂的笔画,就成为了“鬼”字,鬼是生活在地底下的。

(汉字书法的重要性)为传承中华文化、从小练就娃娃写一手漂亮字的能力,现代童蒙教育加入了书法课程,而中华书法文化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珣的《伯远帖》,乃至唐朝初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今人田蕴章教授的工楷等等,都用古汉字的书法形式,带给人强烈的书法美感。

(汉字简体字的由来)而很多简化字是古汉字的草书演变而来,比如应该的“应”就是繁体草字之楷化,繁体是写作“應”,而草书“應”字就是下面的三点一横,即“应”字。

正如前文所说,古汉字蕴含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比如头发的发,与出发的发,现在简化后是同一个字,但在古体字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字,写法是这样的:“頭髮”和“出發”,从含义细节上讲,两个“发”字应该要用不同的字来表达,盖文义之差别很大,若为同一字,则单从一个“发”字上,就无法看出字义之内涵,必须要结合组词才可明了。

(古文一字有多义)古代印刷技术不发达,写字很不方便,春秋战国时期的字是刻在竹简上的,所以才有孔子读《易》的“韦编三绝”,且古文大家们往往惜字如金,能用一字说清楚的,就不用两字,这种客观状况,也促成了古汉字形式多样、写法各异的状况。再比如一个现在不常用的汉字—“曩”字,就是“过去、从前”的意思,而现在表达“过去”这个概念,要用两个字,而古文用一个“曩”字即可。再比如古文里的“夐远”、“夐非如此”二词,分别是非常遥远、远非如此的意思,而今文要文辞俱佳的表达则不容易这么简洁而古雅了。再举一例,是“感”与“咸”字,二字虽无繁简的不同写法,但是在《周易》中,二字可以通假,在“泽山咸”卦中,咸即是感的意思,何以不用感,而用无心的咸呢,加“心”后,就带有了私欲,有了私欲则无法感通,因而用去掉“心”的咸字,来更准确地表达这种“感通”的境界,所谓“无心而感”。

(繁简并重)但是文字简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国文学习方面,由于古体字较复杂的体系,无论是古体字的认知,还是古义的理解上,对于学习、研究都是不小的门槛,而文字简化后,确实加快了文字掌握的过程,过去一年的学习内容,现在可能只要半年。但是如果纯一推广简体字,而不再重视古体字、古文的研究、学习,那么就会导致今人与炎黄子孙的根儿“失联”,成了无母之子,失去了母亲的护佑、古文化的给养,是很可怜的。

二、古文不同断句有不同含义

(古文断句的妙处)再说到古文表达方式,举老子《道德经》的例子,开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原典是未加标点的,后来的标点、断句,则是后人加上去的,原汁原味的古文真的是“文不加点”。原因是古代没有标点符号的概念,标点符号是舶来品,再者不加点有其好处,就是文气连贯、一气呵成。实际上,文不加点是“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那么加点后则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实则,古文不加点,因为在不同处断句,文义是有差别的。比如《道德经》开篇一句即有两种断句方式,即“道可道,非常道”与“道,可道非常”,还有更显著的,则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也可断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而且古文白化后,虽然易懂了,但是文章的意境也随之东流水了,阅读古文,不仅要懂得字面的意思,更要靠个人的悟性,还需要代入到古人当时的心境以及创作环境中。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古文的研读,不能简单将其作为一堆毫无生命的文字,而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每一篇古文的写就,都是饱蘸着作者的深厚情感的,我们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文气郁勃、叙事情节反覆曲折,时而慷慨啸歌、时而忧愁幽思,将史公写作《史记》的前前后后,以及在李陵之乱遭受极刑后的苦痛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品读,收获则很有限,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带着感情阅读,那么收获则会截然不同,所谓“感而遂通”,对这些文字能够有所感,就能有所应,进而能够通达文字的义理。

三、古文中所蕴含的独到见解

(春秋左传的智慧)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宋元明清,流传下来的文字都是用古文、文言文记录的,通过阅读能了解到许多古人的独到见解。比如古人不重形式,而重内涵的交往,在《左传·周郑交质》中“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引用君子的言辞,来讽刺周天子与诸侯国郑国交换人质,来换取信任的滑稽可笑,要章明信任,哪怕是溪涧里的水草、水里的海菜、日常五金器具、水潭里的水,这些随处可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祭祀,又需要什么人质呢。

(古人对溺爱的看法)现在所提倡的不可溺爱孩子,在《春秋·石碏谏宠州吁》中就早有记载,石碏是卫庄公的大夫,而州吁则是庄公的公子,庄公宠爱嬖妾所生的儿子州吁,对于州吁穷兵黩武不加阻拦,而听之任之,于是大夫石碏来劝谏庄公,提出“宠而不娇、骄而能降、降而不撼、撼而能眕”,来劝说庄公,不要过于宠爱孩子,上文的意思就是受到宠幸而能不骄纵,如果骄傲了能够降心,降心后能不生怨恨,即使怨恨但还能保持安重,这些义理,即使放在今天的育子上也很有借鉴意义。

(古文中提到的环境保护)再者是现代经常提到的环境保护、有规划的捕猎,实际上早在左丘明的《国语·鲁语上》中就有提到,“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䴠、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文字古奥,但翻译作白话,就很容易理解,就是上山不要砍伐刚生出的幼苗、不要割取水边的稚嫩的水草、捕鱼时要禁止捕杀小鱼苗,狩猎时不要猎杀小鹿和雏鸟,连蚂蚁卵和蝗虫卵也不要轻易地毁掉,这是为了让万物生发,是古训,现在来看,这些生态环保的观点都很有价值。

(古人对仪礼细节的重视)而说到注重细节,丝毫不违反仪礼的规定,则在《礼记·檀弓上·曾子易箦》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是记录了曾子去世时的一段事情,曾子病重,躺在一张华丽的席子上,而一旁站立的侍从不知怎么,说曾子的卧席真好看,应该是大夫用的吧,曾子本人并不是大夫,却躺在大夫的席子上,于礼不合,而说话人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曾子也在弥留之际,却非常重视这段话,执意要更换席子,并作了最后的一次开示,“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换上普通的睡席,曾子刚躺上去,就去世了。这段古文教导我们要注重工作、生活中的细节,要做到真正的爱人,而非姑息迁就、酿成错误。

(悲凉的古战场)中华文明的珍宝就保存在这些典籍中,而掌握古文、掌握古体字则是进入中华文化瑰宝的一把锁钥。近期正在各大影院上演的《九零后》,剧中杨振宁和邓稼先在西南联大时常诵读的“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暗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就出自《古文观止》的第116篇,作者是唐代的李华,文句所描写的就是古战场的凄凉,“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这些凄美的词句就在中华文明的宝库中。



[1] 雨城:高级经济师,国学研究者,对《论语》、《庄子》、《道德经》、《易经》以及中医学等传统文化均有涉猎,著有《论语百味:解析生活中的儒家思想》(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庄子著作论读》(北京中电电子出版社)等作品,从事国学研究10余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