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不信之言,不诚之令,君子弗为也。臣言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新唐书·魏徵传》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杨泉《物理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儒行》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班固《答宾戏》》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八十一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朱子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