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资格与学习年限
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律学为18-25岁)。所学课程相同,程度相当,地位的高低是由学生的身份等级决定的。大体上说,“二馆”限于皇亲贵戚和高官、功臣子弟,等级最高,学额最少(共50人),而实际教学程度并不高。“六学”中以国子学地位最高,学生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300人。其次是太学,学生限于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500人。再次为四门学,学额1300人,其中500人招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另800人选八品以下官吏子弟乃至庶民中的优异之人,凡各州贡举进京省试落第的举人,也可进入四门学学习。书学、律学、算学是专科性质的学校,招生对象同四门学,但学额少,都在50人以下。中央和地方学校一般学习年限为九年,书学、律学学习年限为六年。
(二)束修制
中国古代自孔子开始,学生初入学拜见教师时总要带一些礼品作为见面礼,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这种行为叫做行“束修之礼”。从唐代开始,这种礼仪被朝廷明文规定下来,成为一种制度。交纳束修的多少,根据学校的等级不同而不同:国子学和太学学生每人送绢3匹,四门学学生每人送绢2匹,律学、算学学生每人送绢1匹,地方的州县学生亦送绢2匹。此外,还须赠送酒肉,数量不限。束修的分配原则是三分送给博士,二分送给助教。这样,束修就从原来只是见面礼而已,变质成官学教师的固定收入项目了。
(三)教学管理制度
1、教学计划
学校的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当时把儒经分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仪礼》;小经为《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学生可以按规定选择相应的儒经来学习,标准有“二经”(学一大经一小经或二中经)、“三经”(学大中小各一经)和“五经”(大经全学,其余各选一经)等层次。《孝经》、《论 语》则为公共必修科目。对各经还规定了修业年限:《孝经》《论语》共学1年;《公羊传》《谷梁传》各为1年半;《易》《诗》《周礼》《仪礼》各为2年;《礼记》《左传》各为3年。
书学除研究书法以外,每日习书法,学《石经三体》(3年),《国语》、《说文》(2年)、《字林》(1年)。算学学习《孙子》《五曹》《九章》《海岛》等。律学习律令。《论语》、《孝经》是书学、算学和律学的公共必修课。
2、教师的管理
中央官学的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博士分经进行讲授。助教佐博士、直讲佐助教。各学师生皆有定额,如国子学博士7人,助教、直讲各5人,学生300人,师生比是1:25。太学、四门学师生比例则分别为1:45和1:72。
博士、助教既是学校教师,又为朝廷有品级的官员。如国子学博士是正五品上,助教为从七品上,其它六学的教师等级和待遇依次减等。地方府、州学的教师品秩多在八品和九品。教师的待遇,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可相差近10倍。唐代对教师与国家其他官员一样还实行定期考核,主要考核其业务、品德及教学效果,根据考核的结果决定升迁、奖励,如由四门学助教升为太学助教等。
3、学生的管理
唐代官学已有考核、毕业及奖惩的明确规定。考试分三种:旬考、岁考、毕业考。旬考、岁考由博士主持。旬考考查学生十日之内所学习的课程,包括诵经1000字,讲经2000字,问大义1条,笔试贴经1道。获得3分为通晓,2分为及格,不及格的有罚。岁考是考一年以内所学习的课程,口问经义10条,通8条为上等、6条为中等、5条为下等,下等为不及格,须重习(即留级)。重习后岁试仍然为下等则罚补习9年,仍不及格,则令退学。官学的学生在学期间一律享受公费,包括衣服、膳食都由朝廷和地方政府支付。学生考试成绩不佳,有“停公膳”的处罚;学业、品行具佳者则给予奖励。凡六学学生操行过劣不堪教诲的,科考连续落第或九年在学无成的,违反假期规定不返校或作乐杂戏的,都令其退学。
毕业考试由博士出题,国子祭酒监考。考试及格即取得应科举省试资格,如欲继续求学,四门学的毕业生则补入太学,太学毕业生则补入国子学。不过这种升格法并未加深其学业程度,只表示提高其地位罢了。
官学还有放假制度,经常性的为“旬假”,在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季节性的为“田假”和“授衣假”,田假在阴历5月农忙时,授衣假在阴历9月预备换冬装时,每次各放假一个月,准许学生回家探亲。家距学校路程较远,或家有大事,还允许酌情延长假期。但已予延长而逾期过多,则令其退学。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