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帝尧时代,中国凿井取水,这是古人掌握地下水知识的传说。
在中国最早的编年史书《竹书纪年》中载有公元前1831年泰山的一次地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
据中国殷代(公元前1217年)甲骨文,已有说明天气现象 (雨、雪、雹、霾、雷、霓、雾等)和降水强弱的记载。
公元前6世纪,提出地球球形说(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中国战国时古代地理著作《山海经》十八卷,记录成文,其中已提到潮汐与月亮的关系。
公元前3世纪,《禹贡》问世,为中国古代重要地理著作,并记载了中国各地土壤的特征。
公元前3至前2世纪,《地理学》三卷是欧洲最早的通论地理专著,记有测算黄赤交角、地球大小和应用经纬网制地图(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
据《逸周书》,记有最早的中国战国时的物候,将全年分为七十二候,逐候记有气候变化和生物活动的特点。
公元前2至前1世纪,《史记》的《河渠书》为中国最早的水文地理著作,《朝鲜列传》、《大宛列传》为我国最早的涉及外国的地理著作(中国 司马迁)。
公元前138一前126年,中国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6世纪,逐步开辟从中国渭水出发的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即有名的丝路。
公元前2世纪,中国应用木炭重量变化和琴弦伸缩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