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与药不可分家,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与社会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同时与历代的医疗活动亦密切相关。这里我们重点谈谈中药学理论与古代主要本草著作。
(1)四气五味说
《商书·说命》谓:“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是说如果服药之后,没有异常反映,那么病就治不好。说明很早人们就认识到治病必须利用药物的偏性。后来把药物的各种偏性进行归纳,上升为理论,就称之为“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之说源于《黄帝内经》。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与病证的寒、热是相对应的。寒性或凉性的药物可以治疗热证,如石膏、黄连、黄芩等;热性或温性的药物可以治疗寒证,如附子、干姜、吴茱萸〔zhuyu朱于〕等。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作用。热与温、寒与凉仅是程度上的差别。
五味就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淡味附于甘。五味分阴阳,作用也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结合历代医家的用药经验,一般认为味辛的药能散、能行,常用于表证或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