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裁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离娄上》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白虎通义·三教》自古未有不遵民心而得天下者。
——《读书录》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
——《新书·修正语上》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尚书·洪范》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全集·已亥杂诗》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
——《礼记·表记》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礼记.·乐记》枸木必将待檃(yǐn)栝烝(zhēng)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lóng)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荀子·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