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孟子·离娄上》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全集·已亥杂诗》枸木必将待檃(yǐn)栝烝(zhēng)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lóng)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荀子·性恶》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孟子·离娄上》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梦得文集·天论上》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礼记·檀弓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莫能与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颜氏家训·涉务》展布四体,通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
——《陈亮集》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
——《新书·修正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