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六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六

清朝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瞿镛 著

子部四
○谱录类
△重修考古图十卷(明刊本)
宋吕大临撰。元大德间茶陵陈翼采诸家辨证附其下刻之,故曰“重修”。此明郑宏经重刻本,有大临自记,陈才子序,及陈翼、郑宏经序。原书《目》前列所藏姓氏除秘阁太常内藏外,有三十七家,皆北宋时收藏名家也。述古堂钱氏有影宋钞本,与此不同,惜未之见。
△啸堂集古录一卷(影钞宋本)
宋王球撰。有李邴序,曾机後序,集古器款识并及汉官私印,後来印谱,实滥觞於此。若《宣和印史》及後人伪作也。是本出乡先辈陈鸿文先生手写。先生名煌图,工篆隶书,故影摹精善。(卷首末钤“海虞陈氏永宝图书”、“陈鸿文图书记”朱记。)
△宣和博古图二十三卷(元刊残本)
宋王黼撰。是书原本三十卷,今缺卷六至七、卷廿一至廿二、卷廿四至廿六。晁氏《读书志》作王楚撰。案:蔡绦《铁围山丛谈》,宣和殿,徽宗藏古器书画之所,大观初作《博古图》一书,钱遵王谓成於宣和年者,考之未审耳。此至大中刊本,款式悉仍宋本,而削去王黼姓氏。凡所列诸品,俱注明“依原样制”,“减小样制”。明刻本概为减小,失其真矣。
△文房四谱五卷(旧钞本)
宋苏易简撰。徐铉序,易简有後序。是书旧本多脱讹,黄丈琴六假得鹤梦山房旧钞本、振绮堂汪氏本合校一过,补卷一《笔》之《杂说》脱文四十二条,卷二《笔》之《词赋》一条,卷三《砚》之《叙事》九条,其阙文讹字,补正二百八十馀字,遂为完书。
△砚史一卷(旧钞本)
宋米芾撰。汲古毛氏有刻本,此其原钞本也。书字甚精。卷首襄阳自题,亦似其笔法,当从旧本摹出著。(卷首末有“西河居士”及“毛氏藏”二朱记。)
△砚笺四卷(旧钞本)
宋高似孙撰并序。所采古书甚夥,如,鱼豢《典略》、《开元文字》、伍辑之《北征记》、刘澄之《永初山川记》,皆足以补遗佚。旧藏邑中赵韫煇家。
△新纂香谱二卷(旧钞本)
宋陈敬撰。原书四卷,此存卷一、卷二,为《香品》、《香异》、《修制》、《印篆》、《凝和》诸类。旧为文瑞楼藏本。从小玲珑山馆马氏假得传钞者,当时已非全帙矣。是书所采,有沈立之、洪驹父《香谱》,《武冈公库香谱》,张子敬《续香谱》,潜斋《香谱拾遗》,颜持约《香史》,叶庭珪《香录》、《是斋售用录》、温氏《杂记》各种,今皆不传。存一书以存众书,则是本足贵也。有熊朋来序,洪氏《香谱序》,颜氏《香史序》,叶氏《香谱序》。(卷首有“文瑞楼藏书记”朱记。)
△雲林石谱三卷(旧钞本)
宋杜绾撰。此明万历甲戌岁梦觉子从杨五川藏本所录。案:杨升菴《卮言》跋此书,谓石凡一百十有七品,此本祗有九十三品,岂一品中有连缀数品,升菴并数而得之耶?毛氏山居小玩刻本有讹脱处,孔传原序亦未刻。(卷末有“毛寿君”朱记。)
○右器物
△酒经三卷(宋刊本)
题:“大隐翁撰。”案:宋李保《续酒经自叙》,大隐翁为宋朱翼中别号。《宋史艺文志》作一卷,误。《说郛》本,但刻《总论》一卷,此则足本也。板刻甚精,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後有跋云:“《酒经》一册,乃绛雲未焚之书,五车四部,尽为六丁下取,独留此经,天殆纵余终老醉乡,以此转授遵王,令勿远求罗浮铁桥下耶?余已得‘脩罗采花法’,酿仙家烛夜酒,视此经又如馀杭老媪家油囊俗谱耳。辛丑初夏蒙翁戏书。”(卷首有“雁里草堂”、“诚德堂”、“季振宜印”、“沧苇”、“乾学徐健菴”诸印。卷末有“雁里子柄”、“传是楼印记”、“徐氏珍玩”诸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续古逸丛书》影印本。徐乃昌随盦《徐氏丛书续编》覆刊本。
△茶录一卷(旧钞本)
宋蔡襄撰。分上、下二篇。自撰前、後序。皇祐中进御,治平中刻于石。此书与《茶具图赞》、《蔬食谱》,皆为钱遵王钞本,楮墨精绝,疑从宋刻摹写也。钱氏又附以《觞政》、《段食良方》、《烛夜仙酒法》,以类相次,合为一册。每卷末一纸,栏外左角有“钱遵王述古堂藏书”八字。
△茶具图赞一卷(旧钞本)
不著撰人。《目录》後一行题“咸淳己巳五月夏至後五日审安老人书”。以茶具十二各为图赞,假以职官名氏。明胡文焕刻入《格致丛书》者,乃明茅一相作,别一书也。
△蔬食谱一卷(旧钞本)
《百川书志》云,本心翁门人清漳陈达善编。今考是书题“陈达叟编”,不作“达善”,且其《自序》云,本心翁斋居晏坐,客从方外来,问食谱,口授二十品与之。是本心翁者,达叟自号,非其师也。《百川书志》误。
△饮膳正要三卷(明刊本)
元忽思慧撰。延祐中,忽思慧官饮膳太医时选进,详列补益气血、汤膏煎造之法,禽鱼草木之类,并系以图。此明景泰中内府重刊本,有虞集序及明英宗御制序。
○右食谱
△洛阳花木记一卷(旧钞本)
宋周师厚撰。据自序,为鄞江人,元丰中,官於洛阳所作。列牡丹百馀品,芍药四十馀品,杂花三百六十馀品。其叙牡丹名品尤详,末及栽接之法。意以诸家之谱未备,因即闻见所及增补之。旧为邑中孙氏藏本。(卷首有“孙从添印”、“庆增”二朱记。)
△桐谱二卷(旧钞本)
宋陈翥撰并序。翥,字子翔,自署铜陵逸民,又号咸聱子。《绎书》中载自作植桐诗文,盖庆历间人未仕而隐者,借桐以见志也。分十类,上卷曰《叙原》,曰《类属》,曰《种植》,曰《所宜》,曰《所出》;下卷曰《采斫》,曰《器用》,曰《杂说》,曰《纪志》,曰《诗赋》。是书惟见陈氏《书氏》,馀皆不载。厉樊榭辑《宋诗纪事》,搜罗甚广,亦未载其诗。旧为邑中鱼氏钞藏本。(卷首有“鱼元傅印”、“虞岩”二朱记。)
△金章兰谱一卷(旧钞本)
宋赵时庚撰。案:自序作於绍定癸巳岁,详论兰之容质,品第高下,兼及封培爱养之法,意以续《牡丹》、《荔枝》诸谱。此与《洛阳花木记》均出明人所钞,合装一册。
△蟹略四卷(旧钞本)
宋高似孙撰并序。嘉靖十年始苏柳佥录本。(卷首有“黄氏如珽之印”、“臣存恕”、“勿之”诸朱记。)
○右草木蟲鱼
○杂家类
△墨子十五卷(明刊本)
题:“周墨翟撰。”此南昌唐尧臣於吴兴陆氏得内府本以刻,较明监本为胜。旧为洞庭叶氏藏书。(卷首有“叶树廉印”、“石君”二朱记。
△鹖冠子三卷(明刊本)
旧谓楚人,不著姓氏。宋陆佃解并序。旧本脱讹,陆氏为之勘正。诠解亦简质。此明初覆刻宋本。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元刊本)
题:“秦吕不韦撰。”高氏训解。此元至正间嘉兴路总管刘贞得东牟王氏校本所刊。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序》後,有“嘉兴路儒学教授陈泰校,吴兴谢盛之刊”一行。有郑元祐序。
△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校宋本)
此顾涧薲氏校定善本。先以《道藏》本校过,後於汪阆原家假得宋本详校。近刻之讹字及注中脱文与文注混淆处俱一一改正,并注明行款、叶数。宋本每半叶十二行,行廿二字,注每行廿五字。不题高诱注,题太尉祭酒臣许慎记上,盖宋时相传为许注也。其下方墨笔,则松崖先生所校,亦涧薲氏从朱文游族子借得惠校本迻录者也。
△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明刊本)
此明茅氏刻本。文多脱讹,注皆删节,郡人江叔沄氏以《道藏》本校改完善,间加订语,考正不苟。(卷首有“江声叔沄”、“江沅”诸朱记。
△人物志三卷(明刊本)
题:“魏散骑常侍刘劭撰,凉儒林祭酒刘昺注。”前有阮逸序,不署名。此明隆庆间揭阳郑氏刻於归德郡庠。卷第行款,犹仍古本,较《程氏丛书》本自胜。《四库全书》所收,乃万历甲申河间刘用霖所刊,即出自此本。(卷首有“冯子元家藏印”、“植盦”二朱记。)
△刘子新论十卷(明刊本)
此书旧皆题梁勰撰,袁孝政注,惟晁氏《读书志》、《直斋书录》据袁孝政序,作北齐刘昼。此明人覆刻宋本,亦题刘勰。旧为士礼居藏书。(卷首有“士礼居藏”、“黄丕烈”、“荛夫”诸朱记。)
△颜氏家训二卷(明刊本)
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明蜀荣昌後学冷宗元校。”前後无序跋。旧藏邑中冯氏。卷首有朱笔“海虞冯武敬读”六字。书中朱笔点勘处,皆其笔也。(卷首有“冯彦渊收藏”朱记。)
△续颜氏家训三卷(宋刊残本)
此书撰人,晁氏《读书志》题“董正功”,《直斋书录》、焦氏《经籍志》题“李正公”。是本卷首已阙,未详孰是。向藏邑中张氏,即述古堂藏本之半,所云宋椠绝佳者也。原书八卷,今存卷六至卷八,有《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六篇,而《养生篇》首二叶已阙。全书体例,以颜氏书列於前,而续者系每篇之後,徵引典博,堪与原书相辅而行。其颜书中《书证篇》末,较今本多一条,其文云:“《礼乐志》云,给太官桐马酒。李奇注,以马乳为酒也,揰挏乃成。二字并从手,‘揰’(都统反。‘挏’达孔反。)此谓撞捣挺挏之,今为酩酒亦然。向学士又以为种桐时,太官酿马酒乃熟,极孤陋之甚也。“按:此已见《勉学篇》,或後人因其复出而删之。然义各有当,文亦微异,正宜并存为是耳。”桐马“疑”挏马“之误,”酩酒“疑”酪酒“之误。当日遵王所藏,尚有影钞宋本合成七卷,仅阙其一,今已不可见矣。
△长短经九卷(旧钞本)
题:“梓州郪县长平山安昌岩草莽臣赵蕤撰。”前有自序。原书六十四篇,凡十卷,末一卷已佚。此书载晁氏《读书志》,谓末卷《阴谋》本已阙,是不传久矣。书中小注间杂以“议曰”云云,乃是论断之语,而本文大字亦有“论曰”云云。原书虽出旧钞,然多讹夺,假得周香严藏本,与之相同。又小注中间有“说曰”、“论曰”云云,其体例不尽可晓。疑古书相传,大小字有溷入也。校勘一过,差为完善。香严本後有洪武丁巳沈新民跋,与《四库》所收之传是楼本合。
△化书六卷(明刊本)
是书撰人,晁氏《读书志》题南唐宋齐邱,此本题紫霄真人谭景昇,依宋碧虚子陈景元跋也。明天顺间,代府刊板。弘治时方士郑常清重刻之。首有抱犊山人李绅序。景昇,名峭,道家。尊崇其先师,故不系其名而系其号焉。
△鸣道集说一卷(旧钞本)
金李纯甫撰。案,刘祁《归潜志》:纯甫,字之纯,号屏山,再入翰林,连知贡举,好接引士流,一时才士皆趋向之。善属文,为金朝一代作家。终京兆府判。或作名之纯者,误。其书列濂溪、涑水、横渠、二程、上蔡、元城、龟山之说,及江民表《心性说》、崇安《圣传论》、横浦《日新论》而辨之,其说多出入二氏。尝曰:“自庄周後,惟王绩、元结、郑厚与吾同。”其学可知。所著又有《老子庄子解》、《中庸集解》诸书。(卷首有“何焯之印”、“屺瞻”二朱记。)
△習学记言五十卷(旧钞本)
宋叶適撰。其书即经、史、诸子及吕氏《文鉴》论述之,多纵横博辨之言。昔欧阳公不信《系辞》,水心以《彖象》为孔子亲笔,而《系辞》、《说卦》、《序卦》诸传非圣人所作。当时多谓其说异先儒,义理未纯而文词有可取处。宋嘉定间,弟子孙之宏嘱越帅江某刻於郡斋。此明人所钞。旧藏毗陵赵氏。(卷首有“怀玉私印”、“亿孙”二朱记。)
○右杂学
△白虎通二卷(元刊本)
此书不题名。《目录》前有小序云:“《白虎通德论》者,後汉孝章帝炟於白虎殿会群儒讲论五经同异所作也。後汉玄武司马班固,字孟坚,奉诏纂其事。奏御凡十卷,今作上、中、下卷云。其细目上作圆围者凡十,犹仍十卷之旧。上卷以《爵》、《号》、《谥》为首,《崩薨》、《丧服》、《绋冕》次之,《五祀》、《社稷》、《礼乐》次之,《封公侯》、《京师》、《五行》次之,《三军》至《耕桑》,凡八篇,及《封禅》、《巡狩》、《考黜》次之。下卷以《王者》、《不臣》至《商贾》凡五篇为首,《文质》至《三纲六纪》凡四篇次之,《情性》至《五经》凡十篇次之,以《嫁聚》终焉。“三正”作“三政”,《三纲六纪》分作六条,与大字本同。惟《目录》上卷《封禅》下脱《巡狩考黜》两条。此世所传为宋刊小字本,即吴槎客所藏、卢抱经所见之本。核其板刻字体,实元时重刊本也。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三字,“匡”字、“戌”字有缺笔。旧为汲古阁藏书。末有黄荛圃跋,谓得之太仓故家。(卷首有“毛晋”朱记。)
△白虎通德论十卷(元刊本)
题:“臣班固纂集。”陈氏《书录》作十卷,此大德九年刘平父刻本,卷数与陈氏合。以《爵》、《号》、《谥》为首,《五祀》、《社稷》、《礼乐》次之,《封公侯》、《京师》、《五行》次之,《三军》、《诛伐》、《谏诤》、《乡射》、《致仕》、《辟雍》、《灾变》、《耕桑》次之,《封禅》、《巡守》、《考黜》次之,《王者》、《不臣》、《蓍龟》、《圣人》、《八风》、《商贾》次之,《文质》、《三政》、《三教》、《三纲六纪》次之,《情性》、《寿命》、《宗族》、《姓名》、《天地》、《日月》、《四时》、《衣裳》、《五刑》、《五经》次之,《嫁娶》次之,《绋冕》、《丧服》、《崩薨》终焉。每半叶九行,行十七字。明嘉靖元年辽阳傅钥刻於太平者,云依此本,而卷分上、下。近庄氏、卢氏校刻本作四卷。迨各分上、下,刻成始见十卷之本,不及追改矣。书中每多古字通用,如“由”“犹”、“如”“而”、“中”“忠”、“方”“旁”、“观”“馆”、“采”“菜”、“必”“毕”之类。而“召伯”作“邵伯”,与《公羊解诂》同。“有邰”作“有台”,与《诗考》所引合。犹存古本之真焉。有严度、张楷序。
按:徐乃昌随盦《徐氏丛书续编》覆刊本。
△独断二卷(明刊本)
题:“汉左中郎将陈留蔡邕撰。”嘉祐中,俞择中尝校正舛错,释以己说,今已不传。此弘治间安成刘氏以旧本覆刻。末仍旧跋二行,其文云:“右蔡氏《独断》一编,古之制度文为於此乎?考录本多舛,今稍是正而刻之。舒頖(泮)。淳熙庚子六月初吉江都吕宗孟书。“《百川学海》本亦出自吕刻,抱经卢氏谓异於时刻者,祗在纲与目分合之间耳。(卷首有”叶树廉石君“、”归来草堂“、”孙从添印“、”庆增“诸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
△古今注三卷(旧钞本)
晋崔豹撰。宋嘉定间刻本。有李某序,丁黻跋。此即据以传录。卷末有“正德二年丁卯九月十日录”一行,不著姓氏。卷首朱笔一行云:“己亥三月卢弓父校正。”旧藏稽瑞楼。(卷首有“武林卢文弨手校”朱记。)
△中华古今注三卷(旧钞本)
题:“国子监太学博士马缟集。”有自序。此书见陈氏《书录》,惟核与崔氏书不同者仅数条,与自序“添注以释其义”之语不合。世皆疑为後人依讬。
△近事会元五卷(旧钞本)
题:“赞皇李上交撰并序。”其书纪唐武德而下尽周显德以前朝野掌故凡五百事,可补《唐书》、《五代史》之阙。《两京新纪之佚》中纪,後唐明宗长兴三年二月中书奏乞依“石经”文字刊九经书印版,从之。又,汉隐帝乾佑二年五月,于国子监置雕印《仪礼周礼公》、《穀》二《传》,书有印板,自此始也。此本卷三中,依目录《复旧茶法》後脱去《改正茶税法》、《社仓义仓贷》、《义仓支用》、《赊粜常平法》、《税屋间架》五条,盖旧阙也。旧为万历壬午夏五《玄素斋》录本。冯默菴传录,有手跋曰:“太岁乙酉,避乱於洋荡之村居,是年闰六月,忧闷无聊,遂手书此本,二十日而毕。是书是秦季公所载,余从孙岷自借钞之。七月初六日。孱守老人记。”
△东观馀论二卷(旧钞本)
宋黄伯思撰。此本为万历间酉阳山人顾飞卿氏校定。後附跋语云:“从景阳秦君假钞目录,浃旬而毕。”旧藏张超然家。超然名远,闽人,来寓於虞,卷中朱笔皆其所校。(卷首有“张远字超然”朱记。)
△续谈助五卷(影钞宋本)
宋晁伯宇撰。伯宇,字琐庭,中进士第。黄山谷尝荐於苏东坡,谓其诗才奇丽。卒官封邱丞。著有《封邱集》。见王崇庆《开州志》。又晁氏《读书志》载《封邱集》,谓其世父所作。此书惟见《宋艺文志》及《文渊阁书目》,所采诸书,自《十洲记》至《膳夫经》,凡二十种。每种後皆系以跋语,述得书之由。今原书多佚而不传矣。宋时有刻本。明皇象山人姚氏咨假以手录,叶心有“茶梦斋钞”四字。皇象山人手跋云:“《续谈助》五卷,宋刻本,为故友秀水令江阴徐君子寅家藏。子寅殁後,其家人售於秦汝立氏,汝立乃余门人汝操之弟,储蓄甚富,假而手录,阅三逾月始讫事,藏之茶梦阁以俟善本云。嘉靖壬戌秋八月姚咨识。”迄今三百馀年,流转藏书家,完好如新,可宝也。又有黄荛圃、孙子潇二跋。(卷首有“朱彝尊印”、“钱曾”、“虞山钱遵王藏书”、“汪绎别字东山”、“小琅环福地秘笈”诸朱记。卷末有“舜咨”、“茶梦主人收藏”二朱记。)
△容斋续笔十六卷(宋刊本)
宋洪迈撰。首行题书名,次行自序。序後接本文。每卷标若干则。《总目》後有“凡二百四十九则”一条。每半叶十行,行廿一字。书中“贞元”、“贞观”、“贞定”、“贞惠”并作“正”,“桓公”作“威公”,“魏徵”作“魏证”,“殷武”作“商武”,“颛顼”作“颛帝”,“慎戒”作“谨戒”,“完颜亮”作“元颜亮”,至“匡”、“朗”、“勖”、“树”、“让”则缺笔。字体端严,纸质坚致,当为宋时印本。明嘉靖刻本亦清整可观,核之,讹处甚多。如卷一《汉郡国诸官》条,“郡县各有司局斡之”,“局”误“居”;卷二《存殁绝句》条,“玉局他年无限笑”,“限”误“恨”;卷四《卜箧不同》条,“泥而不通”,“通”误“道”;《日者》条,“其色有黑者、白者”,“黑”误“墨”;《柳子厚党叔文》条,“吕温、李景俭、柳宗元以为信然”,“俭”误“险”;《宣和冗官》条,“令遵守成法”,“令”误“今”;卷五《杜诗用字》条,“此以共字、独字对相字也”,“也”字脱;《后妃命数》条,“宣帝令皇后择後宫家人子五人”,“家”误“冢”;《公为尊称》条,“古之人通谓年之长老曰公”,“老”误“者”;《台城少城》条,“晋益州刺史治太城”,“太”误“大”;卷六《文字润笔》条,“大官卒,其门如市”,“大”误“天”;卷七《俗语算数》条,“皆俗语算数”,“皆”误“然”;卷九《儿宽张安世》条,“见谓忠谨”,“谓”误“其”;《萧何先见》条,“何为泗水卒史事第一”,“史”误“吏”;《史汉书法》条,“受诏别降楼烦以北六县”,“北”误“此”;卷十《汉官名》条,“太中大夫”,“太”误“大”;《汉唐辅相》条,“薛宣翟方进有材具”,“具”误“其”;《唐诸生束脩》条,“唐世士人多工书”,“工”误“攻”;卷十一《古錞于》条,“《志林》记始兴王鉴”,“王”误“玉”;《昭宗相朱朴》条,“仪者,偓之兄”,“者”误“之”;《杨国忠诸使》条,“权知太府卿事两京太府”,“太”俱误“本”;《祖宗朝宰辅》条,“犹多除六曹尚书”,“除”误“馀”;《东坡自引所为文》条,“正以公为法也”,“公”字脱;卷十二《妇人英烈》条,“此而可卖”,“而”误“兒”:“献其姬妾”,“妾”误“妻”;《唐制举科目》条,“皆出畿甸”,“甸”误“内”;卷十三《下第再试》条,“而以湛文采遒丽”,“而”误“面”;卷十四《尹文子》条“此至治之术也”,“至”误“正”:“盖晋宋时细人所作”,“细”误“衲”;卷十六《计然意林》条,“如伊尹不以一衣与人,亦不取一衣於人之类”,“衣”皆误“介”。赖有是本,可以订正,惜《五笔》仅存是种矣。(卷首有“旧学史氏复隐书印”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明活字本)
宋洪迈撰。宋时刻本不一,今皆不传。此明锡山华氏以活字摆印,板心上方有“弘治岁在旃蒙单阏”八字,下方有“会通馆活字铜版印”八字。每半叶十八行,行十七字。有迈自序及何异序,华燧印书序。
△考古编十卷(旧钞本)
宋程大昌撰。旧有千顷堂藏本,杭堇坡氏据曝书亭藏本校正。此本依之传录。黄丈琴六复加校勘,用墨笔为别。
△程氏续考古编十卷(旧钞本)
题:“新安程大昌”。此书惟见陈氏《书录》,卷数亦合。其考据精确,与前书相同,而尤详於史事。卷端有王惕甫芑孙《跋》,谓追述当时职志缘起,足为後据,欧公所谓勿浪书者是也。旧为何义门藏书。(卷首有“何焯之印”、“惕甫借观”二朱记。)
△程氏演繁露十六卷续演繁露六卷(明刊本)
题:“宋新安程大昌著,明建武邓渼校。”前有淳熙庚子自序及《本传》,万历丁巳邓渼《刻板序》,後有嘉定庚辰男覃跋,淳熙辛丑陈应行、俞成二跋,又嘉靖辛亥族孙煦跋。
△困学记闻二十卷(元刊本)
宋王应麟撰。宋本传,宋亡,厚斋年五十四,杜门不出,朝夕坐堂上,取经史讲解论辨,所撰诸书,当俱成於是时。是书自题有“晚遇艰屯”,可证也。殁於元元贞二年,年七十有四。此泰定二年弟子袁清容序而刻於庆元路学,距殁时三十年,为是书初刻本,有牟应龙、陆晋之序,目後有“伯厚父”、“深宁居士”墨图记二方。卷末有“孙厚孙、宁孙校正,庆元路儒学学正胡禾监刊”二行。旧藏太仓陆氏。(卷首有“陆时化印”、“润之所藏”二朱记。)
△日损斋笔记一卷(旧钞本)
元黄溍撰。凡辨经六则,辨史十六则,杂辨十三则。前有门人宋濂序。
○右杂考
△论衡三十卷(宋刊本)
汉王充撰。是书即宋庆历中杨文昌刊本,号为完善。岁月既久,文字漫灭。元至元间绍兴路总管宋文瓒重为补刊。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间有弘治、正德间修板,目录後有墨图记二行,其文云,“正德辛巳四月吉旦南京国子监补刊完”。通津草堂所刻,即出是本。《程氏丛书》出自通津,转辗传刻,讹字益多。程本脱去第一卷七下一叶,无安阳韩性序,此皆具存。黄荛圃跋云:“余聚书四十馀年,所见《论衡》,无逾此本。盖此本宋刻元修,明又增补,故中间每叶行款、字形各异。至文字之胜於他本者特多,断推此为第一矣。”(卷末有“汲古阁毛氏收藏子孙永保”朱记。)
△论衡三十卷(校元本)
此明程荣《汉魏丛书》本。吴心葵氏借陈子准校本传录。陈所校者,有两元本:其直书行间而不言何本者大字本也;简端书元本某作某者小字本也。其云卢校者,即小字本原校,因篇首有抱经堂印,知为学士笔也。据陈跋:元小字本十五卷,每两卷合为一卷,每半叶十二行,行廿四字。前後有洪景伯跋。既归爱日精庐张氏,今不知何往矣。大字本即余所藏者,实为宋刊,间有元、明修版耳。
△论衡三十卷(校本)
此明钱震泷本。王君振声以吴临陈子准校本传录。又借黄丈琴六校大字本互勘,两家所校,各有讹脱。以吴临补黄校所脱者一百有七条,以黄校补吴临所脱者一百三十三条,吴、黄互异者十五条,又以通津草堂本改正二百八十一条。盖陈校即用通津本,故凡通津本不异元刻,而程荣本异者,都未之及。黄依通津本校改,即依元刻也。其後又得孙潜夫临赵灵均宋本,有与元本异者,录於下方。灵均,寒山赵凡夫子;潜夫,吾邑人。其自跋云:“己亥六月用赵灵均校定本对读。”又云:“赵本今藏叶林宗处,兵燹洊经,不知又复何如耳。潜夫志。”
△风俗通义十卷(元刊本)
题:“汉太山太守应劭。”此大德丁未刻本,与《白虎通》同刻於无锡学中,行款悉同。明程氏、胡氏本皆作四卷,胡本尤多脱误,此犹古本。旧第“三皇”至“六国”为首,“乐正后夔一足”至“彭城相袁元服”次之,“九江太守武陵威”至“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次之,“长沙太守汝南郅恽”至“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次之,“太尉沛国刘矩叔”至“蜀郡太守颍川刘胜”次之,“商角宫徵羽”至“菰荻”次之,“孔子”至“太傅汝南陈蕃”次之,“先农”至“司命”次之,“世间多有见怪”至“世间多有见赤白光”次之,“五岳”至“沟洫”终焉。有劭自序及李果、谢居仁序,丁黻跋。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本。徐乃昌随盦《徐氏丛书续编》覆刊本。
△春明退朝录三卷(校宋本)
宋宋敏求撰。邑人柏沄手录本。仁和胡心耘以宋本校勘一过,改正脱讹不少。宋本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卷首有“柏沄”朱记。)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明刊本)
宋沈括撰并序。此明人覆刻乾道扬州本,中有脱讹,黄荛圃以元刻本校正。(卷首有“士礼居”朱记。)
△东坡志林十二卷(旧钞本)
宋苏轼撰。《直斋书录》载《东坡手泽》三卷,即此书也。是本不著何人编辑,较赵氏、毛氏刻本为多,编次亦异。曾氏《类说》中有东坡《仇池笔记》一种,亦并入焉。但字句异同,往往而有。旧为昆山张石川氏藏书,叶白泉主政得之,校勘数过。白泉名国华,文庄後人也。後有跋云:“此石川先生所藏书也,题签犹其手迹,偶从肆中得之,书以识岁月。丙辰冬日菉竹堂。”又云:“昔人读书,有谬误者必乙之。陆鲁望云,得一书详点,然後寘於方册,值本即较,不以再三为限。予心窃慕之,以懒废业。《志林》二册,为张石川先生旧藏,谬误不少,再三较完,故识之简端。”又有跋云:“此本与虞山赵氏刻於南中者颇多异同,盖後人各取先生语为之耳。丙戌秋,再较过,书此。白泉老人。”(卷首末有“叶氏藏书”、“叶德荣甫世藏”二朱记。)
△东坡志林五卷(明刊本)
此邑中赵氏所刻,乃汤雲孙录本,分类编辑,并附《仇池笔记》二卷,《渔樵閒话》一卷。绿君亭本即从此出。有赵用贤序,赵开美跋。
△珩璜新论一卷(旧钞本)
宋孔平仲撰。其书考证旧闻,语多精核,旧为杨五川氏钞藏本。板心有“嘉靖乙未七桧山房”八字。末题云:“借周连阳本,嘉靖三十七年八月钞始完,中秋後一日已刻手校毕。五川子记。”又云:“此书最该博,所恨但详於史而经典独少,毅父读史时笔也。”後归松江莫氏,邑中毛氏,昆山徐氏,中有黏签手校字,据黄复翁跋,立斋相国手笔也。复翁又跋云:“去冬复收秀野草堂本,与此本同,无‘平善’一条,而词句亦间有可采,遂著其异者於上方。甲申上元後三日雨窗老荛记。”今卷中墨笔皆是。(卷首有“毛晋私印”、“毛扆之印”、“玉关山人”诸朱记。)
△曲洧旧闻十卷(旧钞本)
宋朱弁撰。书中多述北宋遗事,足资史家考证。此本凡涉宋帝皆提行,盖依宋刻也。前有万历乙巳八月丙午孙钅广记。(卷首尾有“钱曾遵王”、“述古堂图书记”、“鱼东川藏书”、“海虞听竹斋孙氏珍藏”诸朱记。)
△曲洧旧闻十卷(明刊本)
此嘉靖间义兴沈氏刻本,板心有“楚山书屋”四字,题“宋朱弁少张撰”。案:《仁和县志》:朱弁,字少章,则名与字合,“张”字疑讹。但钱遵王《读书记》及各家书目,均仍作“张”,因识之,以俟善本订正焉。
△元城语录解三卷附行录解一卷(明刊本)
宋马永卿编其师刘元城之语。王崇庆为之解。元城,名安世,司马温公弟子,其学出入二氏,解中有驳正语。曾刻於绍兴五年。此明人覆刻本也。有张九成、马永卿序。
△懒真子录五卷(旧钞本)
宋马永卿撰。中多考证经史之语。他本无“录”字。此出明人手钞。(卷首有“周铭之印”、“勒山”二朱记。)
△岩下放言三卷(旧钞本)
题:“石林翁。”邑中鱼氏虞岩藏本,得袁氏旧本,以藏者中多讹脱不可读。仁和胡心耘尝携叶君调生所得汉阳叶氏家藏本以示,校正为多。调生云,郑景望《蒙斋笔谈》,即此书中、下二卷。今案:是书引《论语》“助我”,避父讳而作“佐我”,益可证为公作,而非郑氏之书也。书中有张舜民《送叶魏公归吴中》诗,今鲍刻《画墁集》遗之。其第七条“豫之义不在豫文也”句下,尚有“《尔雅》:犹如麂而善登木,避人,已去,犹疑而再登,则有犹义。左氏谓为可以已之辞,是矣。而犹之义,不在犹文也。”四十二字。别本都脱,惟汉阳本为全。後有嘉靖戊申八月汝南袁表题识两行。又一行云,万历癸卯年春三月若渝跋。
△寓简十卷(旧钞本)
题:“寓山沈作喆明远纂。”前有自序及嘉靖丁巳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南都陈凤序。明远为叶石林弟子,学有原本,所著有《寓山集》、《南北国语》,惜皆不传。此本旧为晋安谢氏藏书。板心有“小草斋钞本”五字。又藏周栎园处。卷末又有顾若霖朱书题记云:“康熙辛丑孟冬日照家藏旧钞本校阅一过。”(卷首有“晋安谢氏家藏图书”、“周元亮家藏书”、“胡氏茨村藏本”诸朱记。)
△丞相魏公谭训十卷(旧钞本)
宋苏象先撰并序。是书追述其祖魏公遗训。魏公名颂,字子容,翰林学士绅之子。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庆历二年进士,仕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领集禧观使。卒於建中靖国元年,赠司空魏国公,事迹详《宋史》。此书作於公殁後四十年,追忆遗训,分类辑成,以备观省。上而治国宜家,下而饮食起居,钜细不遗,动静悉载,皆足为後人法守。书中述公年七十馀,梦先太师训诲之严,惊惧而觉,谓心之思慕,虽梦寐,终老亦未尝忘。足徵苏氏家法之善,宜其五世登科,冠於宋代也。绍熙间有刻本。此爱日精庐张氏假得旧钞本传录。後有周泌跋。
△履斋示兒编二十三卷(旧钞本)
宋孙奕撰并序。是书原本廿四卷,为前、後集。其乡人胡秸重订为廿三卷,不分前、後集。明潘方凯刻本不录胡跋,读者致疑与赵希弁《读书附志》所载不同矣。此本旧为吴方山藏书,文句有与潘本不同者。胡跋亦存。他卷皆标庐陵乡先生孙奕撰。此第十四、十五、二十卷犹标“庐陵礼津孙奕季昭撰”,犹旧题也。礼津,当是履斋所居之地。(卷首有“吴岫”朱记。)
△游宦记闻十卷(校宋本)
宋张世南撰。此明陈汝元刻本,旧藏汲古毛氏。子晋诸孙文奎以影钞宋本校正,补录世南自序一首并记。宋本每半叶九行,行十八字。书中述黄长睿云,兴元关表诸郡,食肆所货姜豉,用“僵”字最为有理。案:《说文》:{艹彊},从草,彊声。此作“僵”字,不解何理也。
△放翁家世旧闻二卷(旧钞本)
宋陆游撰。原书出六俊袁氏所藏。义门何氏所得,系从放翁初稿本传录,後或采之入笔记,故较今刊本附集後者不同。
△老学菴笔记十卷(校宋本)
宋陆游撰。毛氏刻本有脱讹处,刊成後,子晋子奏叔借得萧瑶彩藏旧钞本校正,已不及追改矣。卷末录旧跋数行云:“《老学菴笔记》,先太史淳熙绍熙间所著也。绍定戊子刻之桐江郡庠,幼子奉议郎权知严州军事兼管内劝农事借紫子遹谨书。”
△愧剡录十五卷(宋刊本)
题:“相台岳珂。”有自序及後序。每半叶九行,行十七字。知不足斋鲍氏刊本即从之出。中有空白十叶,亦同。旧为杨氏万卷楼藏书。(卷首尾有“杨梦羽氏”、“华阴世家”、“宏道”、“天官冢宰”、“天水赵氏珍藏”、“杨仪梦羽收藏图书之记”诸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鹤林玉露十六卷(明刊本)
宋罗大经撰并序。此明初覆刻宋本,失去自序。邑人许濬钞补,间加校订。(卷首有“夏父魏氏”、“仲子私记”二朱记。)
△藏一话腴二卷(旧钞本)
宋陈郁撰,岳珂序题。《甲集》卷上、《乙集》卷下,旧为汲古毛氏钞藏,楮叶心有“毛氏正本汲古阁藏”八字。(卷首有“致爽阁”、“虞山钱曾遵王藏书”二朱记。
△佩韦斋辑闻四卷(旧钞本)
宋俞德邻撰。此本题“太玉山人”,或作“太迂山人”。首有自序。旧为爱日精庐藏书。
△书斋夜话四卷(旧钞本)
宋俞琰撰。按:琰字石磵,吴郡人,著述甚富,尤嫺音律,故书中论乐皆精覈。子桢,字贞木,亦工诗文。是本旧为石田翁家故物,後归鱼虞岩閒止楼。卷端有乾隆壬申王大椿跋,後有乾隆丙戌鱼元傅跋,并附录玉吾轶事两条於後。(卷首有“启南”、“石田”二朱记。)
△志雅堂杂钞一卷(旧钞本)
宋周密撰。旧为茶梦主人姚咨藏本。又有《雲烟过眼录》一卷,亦弁阳老人撰,冯巳苍藏本,核其语,与杂钞大致相同,而详略稍殊。杂钞,乃初稿也。末有姚咨跋云:“此册,先年,友人石东居士唐子言诗偶得旧钞本,命华氏馆童钞之以贻余者也。近又得吴方山家藏本,雨窗无事,试一勘校,复正数十字。嘉靖甲子秋九月七十翁姚咨识。”
△困学斋杂录一卷(旧钞本)
元鲜于枢撰。明无垢道人传录本。卷末有跋云:“弘治十五年五月望日在竹庄陆宗美先生第,会俞宽甫,假归录之。”又一行云:“嘉靖戊申五月既望汝南袁表命工徐堂录於陶斋。”
△庶斋老学丛谈三卷(旧钞本)
元盛如梓撰。案:如梓尝仕於宋,结衔称崇明州判官,犹宋制也。书乃入元以後所作。旧藏太仓金氏,後有鹿原、林佶两跋。(卷首有“文瑞楼藏书”朱记。)
△閒居录一卷(元钞本)
元吾邱衍撰。案,吾贞白有《学古编》,专论篆印,考覈精详;此其杂记考辨之语。旧出华亭孙明叔手钞。明叔,名道明,乃同时友人,亲见其手稿录之,书法古雅,图记重重,可贵也。卷末题识云:“至正十八年戊戌之秋七月旦日,钞於泗北村居之映雪斋。”余家又别藏一本为汲古阁所钞,即出自是本。(卷首末有“映雪孙明叔印”、“仇仁近氏”、“辛夷馆”、“季振宜印”、“沧苇”、“虞山钱曾遵王藏书”诸朱记。)
○右杂说
△雲烟过眼录一卷(旧钞本)
宋周密撰。钱遵王《读书敏求记》载元至正间夏颐钞本,此本即从之传录。卷尾一行云:“隆庆三年秋八月周曰东重书一过。”首尾不分卷,与世所行四卷者异。其中序次、文字亦互有详略,殆为後人增损与?旧藏邑中冯氏。每叶栏外左角“冯氏藏本”四字。(卷首有“长乐”、“冯舒之印”二朱记。)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十卷(元刊本)
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载居家日用事宜,以十干分集:甲,《为学》;乙,《家法》;丙,《仕宦》;丁,《宅舍》;戊,《农桑》;己,《食饮》;庚,《食类》;辛,《夷学》;壬,《卫生》;癸,《谨身》。每集又分子目。所录子史杂说,简而有要。皆有益於生人日用。纪文达以《辛集》中大德五年吴郡徐元瑞序《習吏幼学指南》一书“圣朝”二字提行,故定为元时所刻。其书当亦元人所编。钱氏《补元史艺文志》曰,或云熊宗立撰。
○右杂品
△意林五卷(明刊本)
唐马总编。此书嘉靖间刻本,有王大化序,多脱讹。黄丈琴六以徐元太校刻《道藏》本参校,补脱并加订正。《道藏》本有戴叔伦、柳伯存、徐元太序。
△绀珠集十三卷(明刊本)
不著撰人。晁氏《读书志》、陈氏《书录解题》以为宋朱胜非撰。案:王宗哲与胜非同时,何以作序时谓不知起自何代。晁氏藏书甚富,考据精覈,亦不当有讹,疑莫能明也。书凡纂录说部一百三十有七种,体例与曾氏《类说》相同,宋时有刻本。此明天顺间贺氏荣重刻本也。(卷首有“内翰金坛蒋超藏书印”朱记。)
△类说一卷(宋刊残本)
原本不分卷数,惟存《仇池笔记》、《隐斋閒览》、《东轩杂录》三种。书名用大字,本文双行细字,板刻甚精。每半叶十行,行十六字。旧为汲古藏本。(卷首有“毛晋”朱记。)
△重校类说五十卷(旧钞本)
宋曾慥编并序。凡纂录《说部》自《穆天子传》至《酒谱》二百六十一种,原书今有不传者,犹得存其略。书成於绍兴六年,刊於庚申,重刊於窦庆甲戌。有叶峕序。明人刊本多所删节,此犹存宝庆本之旧云。旧藏太仓王氏。(卷首有“弇山堂藏书”朱记。)
△皇宋事实类苑六十三卷(旧钞本)
题:“左朝请大夫权发遣吉州军州事江少虞撰。”有绍兴十五年自序又後跋。案《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俱作二十六卷,与今本不合,岂卷数有讹耶?抑後人重析卷第耶?渔洋山人所见,仅有四十卷。此本钞自文瑞楼藏本,旧为师林山房王延世所藏者。乾隆癸丑李北苑以所有《说部》本书校过。後藏周香岩家,阙佚太半,假得胡心耘本补全,始复为完帙矣。
△自警编五卷(宋刊本)
宋赵善璙编并序。此书他刻本作九卷,为类八,每类中分子目。此本刻於嘉定甲申,共分甲、乙、丙、丁、戊五卷,乃原本也。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
○右杂纂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