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四书管窥 >查看详情
  • 目录

    作品目录(1章)

    书签

    没有书签
  • 手机
    手机扫一扫即可阅读
  • 书架
  • 书页
  • 顶部

《四书管窥》·四书管窥

四书管窥 佚名 著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四书管窥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四书管窥八卷元史伯璿撰伯璿字文玑温州平阳人据所作管窥外篇成于至元丁未即元亡之年计其人当已入明然始末不可考矣是编见于秘阁书目者五册杨士奇东里集则称有四册刻板在永嘉郡学永嘉叶琮知黄州府又刋置府学是明初印行已有二本然刋板皆散佚不传故朱尊经义考注云未见此本乃毛晋汲古阁旧抄大学中庸孟子尚全惟论语阙先进篇以下盖传写有所佚脱然量其篇页厘而析之已成八卷经义考乃作五卷或误以五册为五卷欤其书引赵顺孙四书纂疏呉真子四书集成胡炳文四书通许谦四书丛说陈栎四书明及饶氏张氏诸说取其与集注异同者各加论辨于下诸说之自相矛盾者亦为条列而厘订之凡三十年而后成于朱子之学颇有所阐考朱子著述最多辨说亦最伙其间有偶然问答未及审核者有后来考正未及追改者亦有门人各自记録润色増减或失其本真者故文集语録之内异同矛盾不一而足即四书章句集注与或问亦时有抵牾原书具在可一一覆按也当时门人编次既不敢有所别择后来门户既成主持弥力读朱子书者遂一字一句奉为经典不复究其传述之真伪与年月之先后但执所见一条即据以诋排众论纷纭四出而朱子之本旨转为尊信者所淆矣夫载寳而朝论南宫者有故越境乃免惜赵盾者原诬述孔子之言者尚不免于舛异况于朱门弟子断不及七十二贤又安能据其所传漫无厘正伯璿此书大防与刘因四书集义精要同而因但稍为刋除伯璿更加以别白昔朱子尝憾孔门诸子留家语作病痛如伯璿者可不谓深得朱子之心欤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四书管窥卷一

  元 史伯璿 撰

  大学

  章句序曰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通谓朱子四书释仁义礼智兼体用独智字未有明释愚尝欲窃取朱子之义以补之曰智者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沈氏曰智者涵天理动静之机具人事是非之鉴辑释亦引此説

  通补智字之训如此盖本朱子大学或问论知字之义而言也然智是体知是用智是知之理知是智之事知之扵智犹爱之于仁也今以论知字之言为智字之训则似乎详于用而略于体者恐有未安但以朱子释仁义礼之义者较之可见况其语句又非训释字义之体沈氏之説亦然若以为论智字之用则可若以为训智字之义则似未当又按饶双峰尝补智字之训曰智者知之理心之别程勿斋字训于智亦曰别具之理为心之觉无己则于二説择取其一乎但朱子唯训仁字为心之徳爱之理于义于礼已不如此下语矣假如朱子自训智字又未知果如双峰勿斋之语句否当兼存之以候知道者之折衷焉【愚见冩在外编】

  人生八嵗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通引齐氏谓上三者言节下三者言文文者名物之谓非其事也 通自谓洒扫应对以节言者小学不惟当习其事事之中有品节存焉是小学当行之事也礼乐射御书数以文言者小学未能习其事姑习其文义而已是小学当知之事也 辑释亦引齐氏説

  以文为名物文义之文主知而言岂非以博文学文之文亦皆主知而言耶窃恐未然盖此以文对节而言便是天理节文之节文分而言之亦对举以互见耳非谓言节者不可言文言文者不可言节也朱子曰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之事之所以又曰古文如礼乐射御书数大纲都从小学中学了大来都不费力详此则谓以文言者未能习其事姑习其文义是小学当知之事者未必然也饶氏亦曰内则十年学书计即六书九数也成童学射御即五射五御也十年学防仪礼之小者也十三以上学乐诵诗舞勺舞象即六乐也详此则齐氏非其事也与通未能习其事之説其不然犹为易见若更以数之一端明之则六年尝教之数矣非使之习其名物文义而何至十年又使之学计计非使之以数而计其多少乎此即习九数之事可知读者其试思之

  饶氏辑讲论大学纲领其不同于章句者有三今举而辩之如左

  一谓至善是事物当然之则非指明徳新民造极之地而言也

  按此与章句事理当然之极尽夫天理之极之説不同盖饶氏之意亦以为至善之至是无过不及之意若以为至极之义则过乎中而不可以为训矣故如此説殊不思章句曰当然之极又曰天理之极当然对不当然而言天理对人欲而言极则尽乎十分之谓当然便是恰好之意即中之所在即无过不及之谓也天理岂外是哉当然而未至于极便是有不当然者杂于其中天理而未尽其极便是有人欲杂于其中当然善也九分当然有一分不当然善未得为至也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