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东溟奏稿 >自序

《东溟奏稿》·自序

清朝 东溟奏稿 姚莹 著

台湾郑氏之平也,提督施琅自海道驰奏,七日达京师。圣祖嘉之,封靖海侯。总督姚启圣得台湾报,乃奏,已迟旬日,故不得封。然启圣经营台湾二十年,黄梧、施琅皆郑氏故将,为启圣招降,本遣平台;琅功实启圣功也。乃琅封而启圣不封,当时大臣无有言者。启圣以此大恚。疽发背,卒。后数十年,鄞人全祖望乃摭其事,作第二碑,纪实也。
当日台湾有事,巡台御史径奏,不由总督。盖自有台湾,即为定制矣。乾隆中,罢御史巡台,乃令镇道径奏。而台湾总兵,初皆以提督之有功爵者为之,道职较小,故列衔其后。嗣是,总兵非功爵之提督,亦相沿而不改。迨林爽文乱,总兵柴大纪受诛,上怒台道不先奏劾,敕台道自尽;福文襄乃奏请台道加按察使衔,得专折自奏事,毋庸会总兵衔。盖台镇兵额为天下最,又专制海外,设有异谋,内地难制,故使台道奏事,弭患之意甚深远也。而总兵多武人,不能自为奏;未几,复由道主稿会奏,以示和衷,无复有知当时故事者矣。
近廷寄至台,竟使总兵传谕台道,而总兵每次称加提督衔,台道则屡去其加衔,盖军机亦不知台道加衔之所由来矣。
道光十九年,闽督某公怪台湾奏事不由督抚,吴公荣光为藩司,对曰:台湾奏事乃国制也。某公曰:制虽如此,镇道何得居之不疑。吴公贻书戒余,始知见忌。未几,某公移督云贵去,乃解。
余既得吴公书,倍益谨慎。故每奏,皆在台言台,无一语他涉。不宁惟是,总兵所与共事者也,而猜忌尤甚。一稿往复商改,至于三四。恐台道见长,或掩之也。余悉如其意。其设施自道不能牵及总兵者,则不以闻,乃悦。最后奏讯夷囚疏及嘉庆中松相国语,总兵见之,愕然曰:如此,是有道无镇矣。余曰:请易为「相国告君语」何如?总兵思之累日,乃曰:我未识松公,倘异日召问,其何以对!无已,则从实耳。嗟乎!一奏疏也,总督忌之、总兵忌之,虽谨慎让功而卒不得免。总督既以台湾奏事为不然,大臣复轩轾镇道太甚,向非天子圣明,安知其事变之所极哉!而高庙君臣所以维持海外、弭患无形之意,不可以不白于天下也。在台诸疏,皆已发抄,无所讳隐,乃叙列其始末于此,俾世之言故事者有所考焉。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