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病之痰
伤风咳嗽吐痰是也。方用:半夏(一钱)陈皮(一钱)花粉(一钱)茯苓(一钱)苏子(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二剂而痰可消矣。此方去上焦之痰,上焦之痰,原在胃中,而不在肺;去其胃中之痰,而肺
已病之痰
必观其色之白与黄而辨之:黄者火已退也,白者火正炽也。正炽者用寒凉之品,将退者用祛白术(三钱)白芥子(三钱)茯苓(五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枳壳(五有火加栀子,无火不必加。此方健脾去湿,治痰之在中焦者也。
又治已病之痰。〔方用〕白术(五钱)茯苓(五钱)薏仁(五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二钱)益智仁(三分)人参有火加黄芩一钱,无火加干姜一钱、甘草二分。此方健脾去湿而不耗气,二剂而痰自消也。
久病之痰
久病之痰,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之。盖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肾水亏损者也;非肾水泛上为痰熟地(五钱)薏仁(五钱)芡实(五钱)山药(三钱)山萸(三钱)北五味(一此治水泛为痰之圣药也。若火沸为痰,加肉桂一钱,补肾去湿而化痰。水入肾宫,自变化为又治久病之痰,方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实有奇功。无火加附子、肉桂可耳。
〔老痰〕
痰在胸膈而不化者,为老痰也。方宜用:白芍(三钱)茯苓(三钱)柴胡(一钱)甘草(一钱)陈皮(三分)白芥子(五〔此方〕妙在白芥子为君,薏仁、白芍为臣,柴胡、花粉为佐,使老痰无处可藏,用八、九
〔顽痰〕
又痰成而塞咽喉者,为顽痰也。方用:贝母(三钱)半夏(三钱)茯苓(三钱)白术(三钱)神曲(三钱)紫菀(二钱)桔梗(三钱)白矾(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半夏、贝母同用,一燥一湿,使痰无处逃避。又有白矾消块,〔桔〕梗、〔紫〕菀去邪,甘草调中,有不奏功者乎?
泻火汤总方
栀子(三钱)白芍(五钱)丹皮(三钱)元参(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服心火加黄连一钱,胃火加石膏三钱,肾火加黄柏、知母各一钱,肺火加黄芩一钱,大肠火加治火何独治肝经也?盖肝属木,木易生火。肝火散而诸经之火俱散,但散火必须加下泄之药
初病治法
如人病初起之时,用药原易奏功。无如〔世〕人看不清〔症〕,用药错乱,往往变症蜂起。苟看病真,用药当,又何有变症耶?如伤风之症,必然头痛身疼,咳嗽痰多,鼻流清水,切防风(一钱)柴胡(一钱)黄芩(一钱)半夏(一钱)荆芥(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止,不必再剂也。
〔伤寒〕
伤寒初起,鼻塞目痛,项强头痛,切其脉必浮紧,此伤寒也。方用:桂枝(一钱)甘草(一钱)陈皮(一钱)干葛(一钱)水煎服一剂而愈。
〔伤食〕
如伤食〔必〕心中饱闷,见食则恶,食之转痛也。方用:白术(一钱)茯苓(一钱)枳壳(一钱)山楂(二十粒)谷芽(二钱)麦芽(二剂愈。
〔伤暑〕
如伤暑,必然头晕口渴恶热,甚则痰多身热气喘是也。方用:青蒿(一两)香薷(三钱)白术(五钱)陈皮(一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有人参加一钱,无亦可。一剂愈。
〔伤湿〕
如伤湿,必然恶湿,身重足肿,小便短赤。又方用:泽泻(三钱)猪苓(三钱)肉桂(五分)茯苓(五钱)白术(五钱)车前子(一钱)柴胡(一
〔燥症〕
燥病初起,咽干口燥,不吐痰,干咳嗽不已,面目红,不畏风吹是也。方用:麦冬(五钱)元参(五钱)桔梗(三钱)甘草(一钱)花粉(一钱)陈皮(三分)百部(八
〔火症〕
火症初起,必大渴引饮,身有斑点,或身热如焚,或发狂乱语。方用:石膏(三钱)元参(一两)麦冬(一两)甘草(三钱)升麻(三钱)知母(三钱)半夏(三一、二剂可止可安,〔三剂愈〕,不必四剂也。
发汗奇法
邪居腠理之间,必用汗药以泄之。方用:荆芥(一钱)桔梗(一钱)防风(一钱)甘草(一钱)苏叶(一钱)白术(五钱)茯苓(此方妙在〔以〕白术为君。盖人之脾胃健,而后皮毛、腠理始得开阖自如。白术健脾去湿,
痨病症
劳病既成,最难治者。盖必有虫生之,以食人之气血也。若徒补其气血,而不入杀虫之品,则饮食入胃,只荫虫而不生气血矣。〔若〕但只杀虫而不补气血,则五脏尽伤,又何有生理哉?惟于大补之中,加入杀虫之品,则元气既全,真阳未散,虫死而身安矣。方用:人参(三两)熟地(八两)地栗粉(八两)鳖甲(一斤,醋炙)神曲(五两)麦冬(五上共为末,将山药末打成糊,〔和〕为丸。每日滚白水送下五钱,半年而虫从大便出〔矣〕。
〔未成痨而将成痨病〕
未成痨病,而将成痨病者,方用:熟地(一两)地骨皮(五钱)人参(五钱)麦冬(五钱)白术(一钱)山药(三钱)白芥子
阳虚下陷方
人因饥饱劳役,内伤正气,以致气乃下行,脾胃不能克化,饮食不能运动,往往变成痨瘵。
若疑饮食不进,为脾胃之火,肉黍之积,轻则砂仁、枳壳、山楂、麦芽之品,重则芒硝、大于此?方用:人参(一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黄(三钱)当归(三钱)白术(三钱)升麻(三分)水煎服凡人右手寸脉,大于左手寸脉,即内伤之症;不论左右关、尺脉何如,以此方投之,最神效
阴虚下陷方
如人阴虚脾泄,岁久不止;或食而不化;或化而溏泄,方用:熟地(五钱)山萸(五钱)白术(一两)山药(三钱)北五味(一钱)肉桂(一此方纯是补阴之药,惟升麻以提阴中之气;又有温湿之品,以暖命门而健脾土,又何至再溏
阴虚火动夜热昼寒方
如肾水虚兼感寒者,或肾水亏竭,夜热昼寒,此等症若认作阳症〔治之〕,则口渴而热益炽足而熟地(一两)北五味(五钱)地骨皮(三钱)白芥子(三钱)车前子(一钱)山萸(五叶(七片)水煎服此治阴虚火动者神效。
阴虚火动夜热昼寒方
又方
治阴寒无火,〔方〕用:肉桂(一钱)附子(一钱)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白术(三钱)人参(三二方治阴之中,即有以治阳;而治阳之中,即藏于补阴也。
过劳方
凡人过劳,脉必浮大不伦。若不安闲作息,必有吐血之症,当用(宜)滋补,方用:人参(三两)白术(五两)茯苓(三两)熟地(五两)山茱萸(四两)当归(八两)白芍(味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五钱。
日重夜轻方
病重于日间,而发寒发热,较夜尤重,此等症必须从天未明而先截之。方用:柴胡(三钱)当归(三钱)黄(五钱)人参(一钱)陈皮(一钱)半夏(一钱)青皮(一服
日重夜轻方
又方
更易。〔方用〕人参(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白术(五钱)柴胡(二钱)白芥子(一钱)熟地(
夜重日轻方
病重于夜间,而发寒发热,或寒少而热多,或热少而寒多,一到天明〔便〕觉清爽,一到黄熟地(一两)山萸(四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何首乌(三钱生用)柴胡(三钱)麦五此方妙在用鳖甲,乃主阴之物,逢阴则入,遇阳则转;生何首乌,直入阴经,亦攻邪气;以(白)芥子祛痰,又不耗其真阴之气;有不奏功者乎?必须黄昏〔时〕服,以此药则阴气固而
〔阴邪兼阳邪〕
然亦有阴邪而兼阳邪,亦发于夜间,其病亦发寒发热,无异纯阴邪气之症,但少少烦躁耳,方用:熟地(一两)山萸(四钱)当归(三钱)鳖甲(五钱)白芥子(三钱)柴胡(二钱)陈皮(术(三钱)何首乌(三钱
气治法
气虚气实,不可不平之也。气实者,非气实乃正气虚而邪气实也。方(法当)用补正之药,而人参(一钱)白术(一钱)甘草(一钱)麻黄(一钱)半夏(一钱)柴胡(三钱)白芍(三钱)水煎服推而广之,治气非一条也:气陷,补中益气汤可用;气衰,六君子汤可采;气寒,人参白术用独总之,气虚则羸弱,气实则壮盛。虚者用前方;实者另一方,即用:枳壳(五分)白术(一钱)陈皮(五分)茯苓(三钱)白芍(二钱)山楂(十个)柴胡(一钱)栀子(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血治法
血不归经,或上或下,或四肢毛窍,各处出血。循行经络,外行于皮毛,中行于脏腑,内行处妄二便当归(三钱)白芍(三钱)麦冬(三钱)熟地(五钱)生地(五钱)茜草根(一此方即四物汤加减,妙在用茜草根,引血归经。服一二剂后,用六味地黄汤,补肾以滋肝木
〔三黑神奇饮〕
熟地(五钱)山萸(五钱)山药(二钱)丹皮(二钱)泽泻(二钱)北五味(一血症最宜用此方,久服三年不吐血。
肺脾双治汤
如人咳嗽不已、吐泻不已,此肺脾之伤。人以为:咳嗽宜治肺,吐泻宜治脾。殊不知,咳嗽上吐人参(一钱)麦冬(二钱)茯苓(二钱)柴胡(一钱)车前子(一钱)神曲(五分)薏仁此治肺治脾之药,合而用之,咳嗽之病、吐泻之症各愈,所谓一方而两用之也。
肾肝同补汤
肾水〔亏〕不能滋肝木,则肝木抑郁而不舒,必有两胁饱闷之症。肝木不能生肾中之火,则熟地(一两)山萸(五钱)白芍(五钱)当归(五钱)柴胡(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此方熟地、山萸补肾之药,而〔当〕归、〔白〕芍、柴〔胡〕、〔肉〕桂补肝之品。既去(肾为
心肾同源汤
肾,水藏(脏)也。心,火藏(脏)也。是心肾二经为仇敌〔矣〕,似不宜牵连而一(合)治之。
肾必我以熟地(五两)山萸(三两)山药(三钱)白术(五两)人参(三两)芡实(五钱)茯神(三两)菖蒲(一两)炒枣仁(三两)远志(一两)五味子(一两)麦冬(三两)柏子仁(三两)蜜丸每早晚温水送下五钱。
此方之妙,治肾之药少于治心之味,盖心君宁静,肾气自安,何至心动,此治肾正所以治心,治心即所以治肾也,所谓心肾相根据。
寒热真假辨
真热症口干极而呼水,舌燥极而开裂生刺,喉痛日夜不已,大热烙手而无汗也。真寒症手足寒虽干而不燥,即燥而无芒刺纹烈也。假寒症手足冰冷而有时温和,厥逆身战亦未太甚,而有时而安,有时而搐是也。
寒热真假辨
〔真热症方用〕
麻黄(三钱)当归(五钱)黄连(三钱)黄芩(三钱)石膏(三钱)知母(三钱)半夏(三钱)枳壳(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愈。
寒热真假辨
〔真寒症方用〕
附子(三钱)肉桂(一钱)干姜(一钱)白术(五钱)人参(一两)水煎服,急救之。此乃真中寒邪,肾火避出躯壳之外而阳邪之气直犯心宫,心君不守,肝气多加?盖元气飞越,只一线之气未绝,纯用桂附干姜一派辛辣之药,邪虽外逐而正气垂绝,若不多加参术,何以反正气于若存若亡之际哉?
假寒方
如人手足冰冷,或发厥逆,或身战畏寒,人以为寒,而非寒也,内真热而外假寒耳。方用:附子(一钱)肉桂(一钱)人参(三钱)白术(五钱)猪胆汁(半个)苦菜汁(三匙)先将水二碗煎药,熟后以药并器,放水中激凉,〔再〕入胆汁,菜汁调匀,一气服之。
方中全是热药,倘服不如法,必然虚火上冲,尽行呕出。必热药凉服,已足而顺其性,而(况)下行又有二汁之苦,以骗其假道之防也哉。
上热下寒方
上焦火势之盛,吐痰如涌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盖衣,而下体冰凉,此上假热而下真寒也附子(一个)熟地(半斤)山萸(四两)麦冬(一两)北五味(一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丹皮(三两)肉桂(一两)水十碗,煎〔至〕四〔三〕碗,探凉与病患服之。〔渣再用水三碗,煎至一碗,一气服之〕,二剂四碗服尽,立刻安静。此上病治下之一法也,最效。
乍寒乍热辨
病有洒淅恶寒,而后发热者也。盖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何谓阳不足阳气凡治寒热:用柴胡升阳气,使不下陷阴中,则不热也;用黄芩降阴气,使不升入阳中,则不
病在上而求诸下
头痛、目痛、耳红、腮肿痛……一切上焦等症,除清凉发散正治外,人即束手无策,而不知如大便结,脉沉实者,用酒蒸大黄三钱微下之,此名釜底抽薪之法。
如大便泻,脉沉足冷者,宜六味地黄丸加牛膝、车前〔子〕、肉桂;足冷甚者,加熟地、附大便如常,脉无力者,用牛膝、车前〔子〕引下之,此名引火归源之法〔也〕。
病在下而求诸上
凡治下焦病,用本病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如足痛足肿,无力虚软,膝疮红肿,用木瓜、升提之。
如足软,不能行而能食,名曰痿症。宜清肺热。
如治泄泻,用实脾利水之剂不效,亦用升提,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炮姜、苍术;脉迟如尿血,用凉血利水药不效,宜清心莲子饮。若清心不止,再加升〔麻〕、柴〔胡〕。
如治便血,用止涩之药不效,或兼泄泻,须察其脉:如右关微细,或数大无力,是脾虚不摄〔是〕实热在肺,宜清肺,〔用〕麦冬、花粉、元参、枯芩、桔梗、五味子、枳壳等药。
真热假寒方
如人身外冰冷,身内火炽,发寒发热,战栗不已,此真热反现假寒之象以欺人也。自〔法〕当用三黄汤加石膏、生姜,乘热饮之。用井水以扑其心,至二、三十次,内热自止,而外之战栗亦若失〔矣〕。后用元参、麦冬、白芍各二两,煎汤与服,任其恣饮,后不再甚矣。
真寒假热方
如人下部冰冷,上部大热,渴欲饮水,下喉即吐,此真寒反现假热之象以欺人也。自(法)当用八味汤大剂,探冷与服。再令一人强而有力者,以手擦其足心,如火之热,不热不已,以大热为度。后用吴茱萸一两、附子一钱、麝香三分,以少许白面入之,打糊作膏,贴在足心之中。少顷必熟睡,醒来,下部身热,而上部之火息矣。
气虚胃虚方
凡人病气虚者,乃身体羸弱,饮食不进,或大便溏泄、小便艰涩。方用:人参(一两)茯苓(三钱)白术(五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车前子(一钱)泽泻(此方用人参为君者,开其胃气。胃为肾之关,关门不开,则上之饮食不能进,下之糟粕不能化。必用人参以养胃土,茯苓、车前以分消水谷也。
或服此而未愈。兼服八味丸,最能实大肠而利膀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