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全汉诗 >《全汉诗》上卷·卷三

《全汉诗》《全汉诗》上卷·卷三

全汉诗 丁绍仪 著

【杂歌谣辞】

【歌辞】

【平城歌】

〖《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精兵三十馀万。围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后用陈平秘计得免。白登在平城东南。去平城十馀里。〗

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论注引前《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三。《御览》三百四十八引《史记》。《诗纪》八。又懒真子四引不能控弩四字。)

【画一歌】〖《诗纪》云。一作百姓歌。〗

〖《汉书》曰:惠帝时。曹参代萧何为相国。初。高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及参守职。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之约束。於是百姓歌之。〗

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史记》作一。《后汉书》王充传论注、《类聚》、《文选》注、《御览》、《文选》补遗、《诗纪》并同。全唐文作谧。○《史记》曹相国世家。《汉书》曹参传。《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注。《类聚》十九。《文选》西都赋注。《御览》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四。《文选》补遗三十五。全唐文八百二十一程晏萧何求继论。《诗纪》八。又《后汉书》班固传注及《白帖》二十一并引一、失二韵。)

【民为淮南厉王歌】

〖《汉书》曰:淮南厉王长废法不轨。文帝不忍置於法。乃载以辎车。处蜀严道邛邮。遣其子母从居。长不食而死。后民有作歌歌淮南王。帝闻之。乃追尊淮南王为厉王。置园如诸侯仪。〗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史记》淮南厉王传。《汉书》淮南厉王传。淮南鸿烈解叙。《世说》新语方正篇注。秘府略八百六十四。《类聚》八十五。《白帖》二六。《御览》八百二十、八百四十。《乐府诗集》八十四作淮南一王歌。旧《唐书》萧至忠传。《文选》补遗三十五及《诗纪》八作淮南民歌。)

【天下为卫子夫歌】〖乐府作卫皇后歌。《诗纪》同。〗

〖《汉书》曰:卫子夫为皇后。弟青贵震天下。天下歌之。〗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史记》外戚世家褚先生跋。《类聚》十九、五十一。《御览》百九十九、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八。又《御览》四百七十引无霸天下三字。)

【郑白渠歌】

〖《史记》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溉泽滷之地四万馀顷。因命曰郑国渠。《汉书》曰: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

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如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忆万之口。(○汉纪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三。续古文苑四。《诗纪》八。又《汉书》沟洫志。风俗通山泽篇。《御览》六十二、四百六十五。《文选》补遗三十五并引口、后、雨、斗、黍、口六韵。又《后汉书》班固传注、《文选》二西京赋注、《初学记》六并云出《史记》。引口、后、雨、斗、黍、口六韵。又《书钞》三十九、《类聚》六十五、《御览》八百二十一并引口、后、雨、斗、黍五韵。又《白帖》二、《白帖》二十三并引口、后、雨、斗四韵。又《书钞》百五十六引口、后、云、黍四韵。○逯案。《诗纪》此歌据沟洫志。今依汉纪补足之。又今本《史记》不载此歌。而《后汉书》及《文选》注皆云出《史记》。其所据本或异也。)

【颍川儿歌】

〖《汉书》曰:灌夫不好文学。喜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有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颍川。颍川儿歌之曰:〗

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史记》灌夫传。《汉书》灌夫传。《白帖》七。《御览》六十三。环宇记七。《诗纪》八作颍川歌。)

【牢石歌】

〖《汉书》曰:元帝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与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言其兼官据势也。〗

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汉书》佞幸传。《御览》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四。《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印绶歌。《诗纪》八。)

【上郡吏民为冯氏兄弟歌】

〖《汉书》曰:成帝时。冯野王为上郡太守。其后。弟立亦自五原太守徙西河上郡。立居职公廉。治行略与野王相似。而多智有恩贷。好为条教。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

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汉书》冯野王传。《书钞》七十四。《类聚》十九。《御览》二百六十、三百九十六、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作上郡歌。广告补遗三十五作冯君歌。《诗纪》八作上郡歌。又《白帖》二十一引君、循、均三韵。)

【长安为尹赏歌】

〖《汉书》曰: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永始、元延间。上怠於政。贵戚骄恣。交通轻侠。藏匿亡命。长安中奸猾浸多。群辈杀吏。受赇报仇。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收捕轻薄少年恶子。得数百人。内穴中。覆以大石。百日后。令死者家自发取。亲属号哭。道路歔欷。长安歌之曰:〗

安所求之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汉书》尹赏传。匡谬正俗五。《诗纪》八作尹赏歌。○逯案。死与尸通。)

【长安百姓为王氏五侯歌】

〖《汉书》曰:成帝河平二年。悉封舅大将军王凤庶弟谭为平阿侯。商为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时五侯群弟。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罗钟磬。舞郑女。作优倡。狗马逐驰。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百姓歌之。言其奢侈如此。案。高都、外杜皆长安里名。〗

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连竟外杜。土山渐台西白虎。(○《汉书》元皇后传。水经渭水注。《文选》十四征赋注。《御览》六十二、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作五侯歌。○此歌末句西字上。水经、《文选》注及《御览》并有象字。案《汉书》。曲阳侯第土山渐台类白虎殿云云。似原有象字。今本《汉书》盖脱。当据补。)

【闾里为楼护歌】

〖《汉书》曰:楼护字君卿。为京兆吏数年。甚得名誉。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母死。送葬者致车二三千两。闾里歌之曰:〗

五侯治丧楼君卿。(○《汉书》楼护传。《诗纪》八作楼护歌。)

【刘圣公宾客醉歌】

〖续《汉书》曰:时圣公聚客。家有酒。请游徼饮。宾客醉歌言云云。游徼大怒。缚捶数百。〗

朝亨两都尉。游徼后来用调羹味。(○《后汉书》刘玄传注。《御览》八百四十六。)

【匈奴歌】

〖西河旧事曰:焉支山。东西百馀里。南北二十里。亦有松柏五木。其水草美茂宜畜牧。与祁连山同。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歌曰:〗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乐府息、色二韵颠倒。《诗纪》同。○《御览》五十、七百十九。环宇记百五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四。云麓漫钞一。《尔雅》翼三。《诗纪》八。○逯案。《诗纪》原题注为十道志。今改从环宇记所引之西河旧事。)

【谣辞】

【长沙人石虎谣】

〖环宇记曰:长沙县石虎在县东四里。每食他廪。当吴芮为王之时。仓廪废耗。芮以生肉祭之。后截其头截其身。由是长沙人谣曰:〗

石虎头截。仓廪不阙。(○环宇记一百十四。)

【元帝时童谣】

〖《汉书》曰:元帝时童谣云云。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宫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井水。阴也。灶烟。阳也。玉堂、金门。至尊之居。象阴盛而灭阳。〗窍有宫室之应也。王莽生於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为三公辅政。因以篡位。

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汉书》五行志。《初学记》二十五。《御览》百八十九、八百七十一。《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八。)

【长安谣】

〖《汉书》曰:成帝初。丞相御史条奏石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病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皆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长安谣云。〗

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实无贾。(乐府作价。○《汉书》佞幸传石显传。《御览》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八。)

【成帝时童谣】

〖《汉书》曰:成帝时童谣云云。后帝为微行出游。常与富平侯张方俱称富平侯家人。过阳阿主作乐。见舞者赵飞燕而幸之。故曰燕燕尾涏々。美好貌也。张公子。谓富平侯也。木门仓琅根。为宫门铜鍰。言将尊贵也。后遂立为皇后。弟昭仪贼害后宫皇子。卒绵伏辜。所谓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者也。〗

燕燕尾涏々。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汉书》五行志。《汉书》外戚传。开元占经百十三。《乐府诗集》八十八作成帝时燕燕童谣。《文选》补遗三十五作西汉童谣。锦绣万花谷三十九。《诗纪》八。又玉台新咏九引殿、见、根、孙四韵。)

【成帝时歌谣】

〖《汉书》曰:成帝时歌谣又曰云云。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汉书》五行志。开元占经百十三作成帝时童谣。《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作西汉童谣。事类赋雀赋作古诗。风雅翼补遗下作成帝时黄雀谣。《诗纪》八。又玉台新咏九引人、颠二韵。《御览》九百二十二作古诗。引颠一韵。)

【汝南鸿隙陂童谣】

〖《汉书》曰: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翟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时有童谣云云。子威。方进字。〗

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葵。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汉书》翟方进传。《白帖》二。《御览》七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作王莽时汝南童谣。《文选》补遗三十五。《诗纪》八作鸿隙陂童谣。又《后汉书》许杨传引威、魁、复三韵。水经淮水注引威、复二韵。《类聚》八十七引威、葵二韵。《御览》九百七十五引威、魁二韵。○逯案。此歌《后汉书》引作歌谣。是也。又《后汉书》引文较原歌为略。惟饭我豆食句。《后汉书》竟作饴我大豆。亨我芋魁。此可异者。逯谓歌中我字皆虚声。因记录有详略。故有小异。实则此三言之歌也。)

【王莽末天水童谣】

〖续《汉书》曰:王莽末。天水童谣曰云云。时隗嚣初起兵於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嚣少病蹇。吴门。冀郭门名也。缇群。山名也。〗

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后汉书》注作人。○续《汉书》五行志。《后汉书》隗嚣传注。《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天水童谣。《诗纪》八。)

【更始时南阳童谣】

〖续《汉书》曰:更始时南阳有童谣曰云云。是时更始在长安。世祖为大司马。平定河北。更始大臣并谮专权。故谣妖作也。后更始遂为赤眉所杀。是更始之不谐。在赤眉也。世祖自河北兴。〗

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续《汉书》五行志。《后汉书》光武纪注。《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南阳童谣。《诗纪》八。)

【谚语】

【曹邱生引楚人谚】

〖《史记》曰:楚人曹邱生。辩士。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勿与通。曹邱生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勿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邱。曹邱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云云。足下何以得此声於梁、楚间哉。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邱扬之也。〗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及《汉书》季布传。《白帖》二。《御览》四百三十、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八百九。《诗纪》九作楚人谚。)

【汉人引鄙语】

〖《韩诗外传》曰: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鄙语曰:〗

不知为吏。视已成事。(○《韩诗外传》五。大戴记保傅篇。《汉书》贾谊传。贾子新书保傅篇。《御览》四百九十六。)

【韩安国引语】

〖《汉书》曰:韩安国云。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语曰:〗

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不为狼。(○《史记》韩安国传。《汉书》韩安国传。)

【桓宽引语】

〖盐铁论曰: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者。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

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馁人。(○盐铁论园池篇。)

【桓宽引鄙语】

〖盐铁论曰:大夫曰:鄙语曰云云。以世俗言之。乡曲有桀人尚辟之。今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是以县官厉武。以讨不义。设机械以备不仁。〗

贤者容不辱。(○盐铁论备胡篇。)

【《淮南子》引谚】

〖《淮南子》曰:乱世之法。高为量而罪不及。重为任而罚不胜。危为禁而诛不敢。民困於三责。则饰智而诈上。犯邪而干免。故谚曰:〗

鸟穷则噣。兽穷则{角牛}。人穷则诈。(○《淮南子》齐俗训。)

【邹阳引谚】

〖《史记》曰:邹阳狱中上《书》曰: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谚曰云云。何则。知与不知也。〗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史主及《汉书》邹阳传。《文选》三十九。)

【司马相如引谚】

〖《史记》曰: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鄙谚曰云云。言虽小可以喻大。愿陛下幸察。〗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史记》司马相如传。《汉书》事马相如传。《御览》四百九十五。○逯案。《史记》袁盎传云。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汉书》盎传载此无坐字。《白帖》八引《汉书》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又《御览》三百九十三引《汉书》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三国志》薛综传谚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似此谚原为四言四句。相如所引既不全。且似已加删改也。而今本《汉书》作七言。恐亦经后人删落。)

【贡禹引俗语】

〖《汉书》曰:禹又言。郡国择便巧史书习於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於世。欺谩而善书者尊於朝。誖逆而勇猛者贵於官。故俗皆曰:〗

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汉书》贡禹传。○逯案。故俗皆曰云云。皆假为谐。亦通。)

【司马迁引谚】

〖《史记》曰: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谚曰云云。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汉书》李广传。《御览》四百九十五、九百六十八。)

【司马迁引谚】

〖《史记》曰: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谚曰云云。此非空言也。〗

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史记》货殖传。《御览》四百九十五。)

【司马迁引谚】

〖《史记》曰:谚曰云云。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仕宦亦有之。〗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传。)

【司马迁引鄙语】

〖《史记》曰:鄙语云云云。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圽身。彼各有所短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白起王翦传赞。)

【褚先生引谚】

〖《史记》曰:褚先生曰:尹夫人自请武帝。愿望见邢夫人。乃诏使邢夫人衣故衣。独身来前。尹夫人乃低头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谚曰:〗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史记》外戚世家。《御览》百四十四、三百八十。)

【褚先生引谚】

〖《史记》曰:褚先生曰: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道中人笑之。及其拜二千石。立名当世。所谓衣褐怀宝者也。谚曰:〗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穷。(○《史记》滑稽列传。)

【路温舒引俗语】

〖《汉书》曰:温舒上《书》曰: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偷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贼也。故俗语曰:〗

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舒传。《书钞》七十七。《诗纪》九作谚。)

【刘向引谚】

〖《说苑》曰: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谚曰:〗

诫无垢。思无辱。(○《说苑》敬慎篇。)

【薛宣引鄙语】

〖《汉书》曰:宣上疏曰:政教烦碎。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以求吏民过失。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至众庶。鄙语曰云云。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

苟改不亲。烦苦伤恩。(○《汉书》薛宣传。)

【刘辅引里语】

〖《汉书》曰:成帝欲立赵婕妤为皇后。先下诏封婕妤父临为列侯。辅上书言。妙选有德之世。考卜窈窕之女。以承宗庙。犹恐晚暮。今乃触情纵欲。倾於卑贱之女。欲以母天下。不畏于天。不愧于人。惑莫大焉。里语曰:〗

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汉书》刘辅传。《御览》一百八十七、二百二十三、四百九十五。)

【王嘉引里谚】

〖《汉书》曰:是时侍中董贤爱幸於上。遂下诏封贤等。下丞相御史。益封贤二千户。嘉封还诏书。因奏封事谏曰:高安侯贤。佞幸之臣。陛下倾爵位以贵之。单货财以富之。损至尊以宠之。主威已黜。府藏已竭。唯恐不足。财皆民力所为。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里谚曰云云。臣常为之寒心。〗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全唐文二百七十七柳泽上睿宗书。)

【泛胜之引谚】

〖泛胜之《书》曰:麦生黄色。伤於太稠。稠者锄而稀之。秋锄以棘柴褛之以壅麦根。故谚曰:〗

子欲富。黄金覆。○(齐民要术二。)

【泛胜之引古语】

土长冒撅。陈根可拔。耕者急发。(○礼记月令注。)

【马廖引长安语】〖《乐府诗集》作城中谣。《诗纪》同。〗

〖《后汉书》曰:明德皇后既立。躬履节俭。事从简约。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百姓不足。起於世尚奢靡。长安语曰:〗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玉台新咏一作汉时童谣歌。《类聚》四十三。《御览》四百九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七。《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长安谣。《诗纪》八。又《御览》三百六十四引额一韵。八百十八引帛一韵。)

【汉人为黄公语】

〖奚囊橘柚曰:汉高帝时。有黄公。不事生产。日牵一黄斑虎乞食於道。饮食稍不腆。辄解其缚虎。便咆哮作噬人状。人人震慑。多畀钱米。始谢去。人有语曰云云。入山遇猛虎。辄畏之曰黄公来。猛兽无不垂头掉尾而去。人又语曰云云。〗

虎莫凶。有黄公。(○古谣谚七十。)

猛兽回。黄公来。(○同上○逯按。此殆后人假托。姑附於此。)

【时人为应曜语】

〖广韵曰:汉有应曜。隐於淮阳山中。与四皓俱徵。曜独不至。时人语之曰:〗

南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广韵十六蒸。)

【关东为甯成号】

〖《史记》曰:甯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甯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馀。关东吏录郡国出入关者。号曰:〗

宁见乳虎。无值甯成之怒。(○《史记》酷吏传义纵传。《汉书》义纵传。《书钞》四十一。)

【长安为韩嫣语】

〖西京杂记曰:韩嫣好弹。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馀。长安为之语云云。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所落。便拾取焉。〗

苦饥寒。逐弹丸。(○西京杂记四。《白帖》十四。《御览》四百九十六、七百五十五、八百十一。《诗纪》九作逐弹丸。)

【诸儒为朱云语】

〖《汉书》曰: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与诸易家论。充宗辨口。诸儒莫能抗。有荐朱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故诸儒为之语曰:〗

五鹿狱狱。朱云折其角。(○《汉书》朱云传。《类聚》五十五。《白帖》二十六。《御览》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五。《诗纪》九作五鹿。)

【长安为王吉语】

〖《汉书》曰:王吉少时。居长安。其东家有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以啖吉。吉知而去妇。东家闻。欲伐其树。邻里止之。因请吉还妇。里中为之语曰:〗

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汉书》王吉传。《类聚》八十七。《御览》四百九十五、五百二十一、九百六十五。《诗纪》九作东家枣。)

【世称王贡语】

〖《汉书·王吉传》曰:吉与贡禹为友。世称云云。言其取舍同也。〗

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汉书》王吉传。后《汉书》王丹传注。《白帖》十二。)

【长安为萧朱王贡语】

〖《汉书》曰:萧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云云。言共相荐达也。〗

萧朱结绶。王贡弹冠。(○《汉书》萧育传。风俗通穷通篇。《类聚》二十一。《初学记》十八。《白帖》十。《御览》四百十、四百九十五。)

【吏民为赵张三王语】

〖《汉书》曰:王吉子骏。成帝欲大用之。出骏为京兆尹。试以政事。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

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赞。又王吉传。《书钞》三十九。《类聚》六。《白帖》二十一。《文选》十潘安仁《西征赋》注。《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五作三王。)

【邹鲁谚】

〖《汉书》曰:韦贤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类聚》八十三。《白帖》二十六。《御览》四百九十五、五百十八、六百十三、七百六十四、八百九。《诗纪》九。○逯案。《类聚》、《白帖》所引有教子二字。於义较胜。可据补。)

【诸儒为匡衡语】

〖《汉书》曰:衡好学。家贫佣作。以供资用。尢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汉书》匡鼎传。西京杂记二。计纪八作匡衡歌。)

【京师为诸葛丰语】

〖《汉书》曰:诸葛丰。元帝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

间何阔。逢诸葛。(○《汉书》诸葛丰传。《书钞》三十六、三十七。《白帖》十三。《御览》二百五十、四百二十七、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诸葛丰。)

【诸儒为张禹语】

〖《汉书》曰:成帝即位。张禹为《论语》章句献之。诸儒为之语曰:〗

不欲为论。念张文。(○《汉书》张禹传。西京杂记二。《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张文。)

【长安为谷永楼护号】

〖《汉书》曰:楼护。字君卿。精辩论议。常依名节。听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

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喉舌。(○《汉书》楼护传。《书钞》百三、百四。《类聚》三十三、五十八。《御览》四百六十三、四百九十五、五百九十五、六百六。《诗纪》九作谷楼。)

【时人为甄丰语】

〖《后汉书》曰:王莽为宰衡时。甄丰旦夕入谋议。时人语曰:〗

夜半客。甄长伯。(○《后汉书》彭宠传。)

【长安为张竦语】

〖《汉书》曰:安众侯刘崇与相张绍进攻宛。不得入而败。竦与崇族父刘嘉诣阙自归。王莽赦弗罪。竦为崇作奏。莽大说。后又封竦为淑德侯。长安为之语曰:〗

欲求封。过张柏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汉书》王莽传。)

【时人为王莽语】

〖蔡邕独断曰:古帻无巾。王莽头秃。乃始施巾。故语曰:〗

莽头秃。帻施屋。(○续《汉书》舆服志。独断下。《御览》四百九十六、六百八十七、七百四十。《诗纪》九作帻如屋。)

【东方为王匡廉丹语】

〖《汉书》曰:地皇三年四月。王莽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太师、更始合将锐士十馀万人。所过放纵。东方为之语曰:〗

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汉书》王莽传。)

【时人为蒋诩谚】

〖嵇康《高士传》曰:蒋诩。字元卿。杜陵人。为兖州刺史。王莽为宰衡。诩奏事到灞上。称病不进。归杜陵。荆棘塞门。舍中三径。终身不出。时人谚曰:〗

楚国二龚。不如杜陵蒋翁。(○《御览》五百十。《诗纪》九作杜陵蒋翁。)

【京师为杨雄语】

〖《汉书》曰:王莽篡位后。复上符命者。莽尽诛之。时扬雄校书天禄阁。使者欲收雄。雄恐。乃从阁自投。几死。京师为之语曰:〗

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汉书》师古注。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於阁。爰清爰静。无作符命。妄增之。○《汉书》扬雄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又《白帖》三、十。《文选》三十齐中读书诗注、《御览》一百八十四并引阁一韵。《诗纪》九作投阁。)

【时人为扬雄桓谭语】

〖广舆记曰:汉桓谭字君山。宿州人。博学有文章名。光武欲以谶决疑。桓谭谏。出为六安丞。著新论。藏书甚多。时人语曰:〗

玩扬子云之篇。乐於居千乘之官。挟桓君之书。富於积猗顿之财。(广舆记无之财二字。○广舆记二。潜确类书八十。)

【更始时长安中语】

〖东观《汉记》曰:更始在长安。所授官爵皆群小贾人。或膳夫庖人。长安为之语曰:〗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汉书》刘玄传。《类聚》四十五。《白帖》十二。《御览》九十、二百三、四百九十五、九百二。又《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长安谣。《诗纪》九作灶下养。)

【时人为戴遵语】

〖《后汉书》曰:遵字子高。王莽篡位。称疾归乡里。家富。好给施。尚侠气。食客尝三四百人。时人为之语曰:〗

关东大豪戴子高。(○《后汉书》戴良传。)

【三辅为张氏何氏语】

〖三辅决录注曰:张氏得钩。何氏得算。故三辅旧语曰:〗

何氏算。张氏钩。何氏肥。张氏瘦。(○《御览》三百七十八。《太平广记》三百九十一。)

【时人为张氏谚】

〖文士传曰:留侯七世孙张赞。字子卿。初居吴县相人里。时人谚曰:〗

相里张。多贤良。积善应。子孙昌。(○《御览》四百九十六。)

【桓谭引谚论巧习】

〖新论曰: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

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意林三。)

【桓谭引关东鄙语】

〖新论曰:关东鄙语曰:〗

人间长安乐。出门西向笑。知肉味美。对屠门而大嚼。(《御览》或误屑。○《书钞》百四十五。《类聚》七十二。《初学记》二十六。《文选》四十二与吴季重书注。《白帖》五。《御览》四百九十六、八百二十八、八百六十三。)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