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喉舌备要秘旨 >卷三

《喉舌备要秘旨》·卷三

喉舌备要秘旨 佚名 著

喉部喉科辨症

论分经治喉症药性

─泻心火用黄连;泻肺火用黄芩;脾火须用芍药;胃火定宜石膏;柴胡泻平肝火;知母泻平肾火;木通泻平小肠之火;黄柏泻膀胱火;大黄泻大肠火;屈抑之火,生栀为君;浮游之火,元参为妙。

─上焦有热,黄芩、赤芍;中焦有热,黄连、栀子;下焦有热,黄柏、知母。

─上焦有寒,麻黄、桂枝;中焦有寒,肉桂、干姜;下焦有寒,附子、沉香。

─栀子、黄连、麦冬、犀角,俱清心。黄芩、桑皮、羚羊,俱清肺。柴胡、白芍、胆草、青黛,俱平肝。知母、黄柏,泻肾火。白芍、石膏、黑栀、甘草,俱泻脾火。连翘、牛蒡能解毒。黄芩、花粉能解痰涎。防风、荆芥、薄荷、秦艽、羌活,俱祛风除湿,退潮热,化痰。

口苦用胆草,口渴葛根。提毒用升麻。去膜用蝉蜕。凉血须生地。血中伏火丹皮、泽泻。去口臭人中黄。痰盛牛黄。开关僵蚕、全蝎。载药上浮,能达气而下行者惟桔梗。止热嗽,黄芩、桑皮。止风咳,麻黄、杏仁。止痰嗽,贝母、连翘。止虚咳,阿胶、白醋。能解咽喉诸毒,射干、豆根。能和诸药,解百毒甘草。排脓白芷、南星。发散荆皮、独活。打穿出脓则穿山甲。

喉部喉科辨症

治喉用药变化歌诀

治喉甘桔是神方,细心体察辨阴阳。柴胡、芍药平肝木,不论心肺也备尝。黄芩同用桑皮是,加用花粉效非常。防风、荆芥能逐风,去膜蝉蜕用之良。乔蒡解毒痰俱化,驱风提毒升麻当。生地等件须无膜,豆根少许最为良。连、栀、犀角有时用,实热无膜可主张。六味品中除枣肉,审症用药莫慌忙。连、射、丹、栀虽难缺,孕妇遇之要谨防。此歌诀须读至烂熟为要。

抽薪饮

治诸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石斛木通栀子(炒)黄柏(各三钱)枳壳(一钱半)生甘(二钱)

热在肌肤经络,加连翘、花粉。热在血分大小肠,加槐花、黄连。热在阳明,头面燥烦便实者,加石膏。热在下焦,小水痛涩,加草龙胆、车前。热在阴分,津液不足,加麦门冬、生地、芍药。

徙薪饮

治三焦火症。大凡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先以此剂服之。如火甚者,宜用抽薪饮。

陈皮(分)黄芩(二钱)白芍茯苓丹皮黄柏(各钱半)

滋阴八味汤

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症。

淮山药(四钱)丹皮(三钱)白云苓(三钱)茱萸(四钱)泽泻(三钱)黄柏(盐水炒,三钱)熟地(八钱)知母(盐水炒,三钱)

一阴煎

治水亏火盛之剂。

生地(二钱)熟地(二钱)芍药(二钱)麦冬(二钱)牛膝(钱半)丹参(二钱)甘草(二钱)

火盛躁烦,加龟板。气虚,加人参。心虚不眠多汗,加枣仁、当归。汗多烦躁,加五味子、茱萸。微有火者,加女贞子。虚火上浮,吐血衄血不止者,加泽泻、茜根,或加川续断涩之亦可。

加减一阴煎

治症如前,但火盛者,宜用此方。

生地白芍麦冬(各二钱)熟地(三钱)地骨皮(一钱)炙草(五七分)知母(一钱)

烦躁便结加石膏。小水热涩加栀子。火浮于上加黄芩、泽泻。血燥血少加当归。

二阴煎

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之病。

生地(二钱)麦冬(二钱)枣仁(一钱)元参(钱半)川连(三钱)茯苓(钱半)木通(钱半)生甘(一钱)

锁阴煎

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真阳失守之病。

熟地(二两)牛膝(二钱)泽泻(钱半)清花桂(二钱)附子(五七分或一二三钱)炙草(一钱)

如呕恶,加干姜一二钱。气脱倦言而脉微弱者,加人参。

四阴煎

治保肺清肝,有阴虚劳损,相火炽盛等症。

生地(一二钱)麦冬(二钱)白芍(二钱)茯苓(钱半)百合(二钱)生甘(一钱)沙参(二钱)

理阴煎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干姜(一二钱)炙甘(一二钱)或加用上好肉桂亦可。

大补元煎

党参(一二钱)熟地(二三钱)淮山(炒二钱)杜仲(二钱)当归(二三钱)枸杞(二三钱)炙甘(一二钱)茱萸(一钱)

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将本方加以附子、炮姜片、肉桂。气虚,加黄、白术。血滞,去茱萸、加川芎。滑泄,加故纸、五味子。

普济消毒散

治疫厉恶寒壮热,头面肿盛,目不能开,气上喘促,咽喉不利,口舌干燥等症。东垣曾以此方治大头病,获愈者以万计。

黄芩(五钱)黄连(五钱)人参(三钱)橘红(二钱)元参(二钱)桔梗(二钱)柴胡(二炒)升麻(一钱)生甘(二钱)

以上各药共为细末,半用白汤时时调服,半用蜜丸噙化,服尽即愈。或加防风、川芎、、薄荷、细辛,水二盅,煎一盅服,可令热速消。或热极肿甚,先用刺出其血亦效。一方无人参。

十二味玄翘饮

治白喉初起绝妙方。

元参(三钱)连翘(钱半)山豆根(钱半)银花(钱半)桔梗(钱半)银柴胡(一钱)

牛蒡(钱半)蝉蜕(一钱,去头足)升麻(一钱)花粉(钱半)马蹄香(即沉香,钱半)生甘(一钱)

煎水服。

治喉内无论两傍上下

生有白膜是乃白喉。玉中如有白膜即难治矣,务要急宜调治,使毒不得攻于五内,或有回生之望。初用:沙参(三钱)麦冬(钱半,去心)赤芍(钱半)连翘(钱半)牛蒡子(钱半)银花(钱半)

知母(钱半)马蹄香(即沉香,二钱)花粉(钱半)

煎水服。

治白喉潮热渐除白膜渐减方

元参(三钱半)麦冬(钱半,去心)白芍(钱半)钗斛(钱半)银柴胡(一钱)女贞子(三一钱)山豆根(钱半)马蹄香(二钱)

治白喉白翳将见红影方

洋参(二钱)元参(三钱半)白芍(钱半)连翘(钱半)牛蒡子(钱半)银花(钱半)

桔梗(钱半)女贞(二钱半)金钗斛(银半)北沙参(三钱)马蹄香(即沉香,二钱)

如有咳嗽,加桑白皮钱半、杏仁去皮尖钱半。

治白喉元气亏损将全愈方

洋参(三钱)麦冬(钱半)白芍(钱半)女贞子(二钱半)白茯神(二钱)淮山(二钱)

北沙参(三钱)元参(三钱半)桔梗(钱半)

治虚喉妙方

熟地(三两)洋参(两半)麦冬(去心,八钱)元参(两半)白芍(八钱)女贞子(两半)钗石斛(八钱)茯神(六钱)菟丝饼(一两)淮牛七(七钱)

如肾阴亏极者,加枸杞一两、北五味三钱半。脾阴不足者,加淮山药一两。以上各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四五钱,白滚汤下。

治阴虚于下,火浮于上,腹不受冷物,头晕腰痛,手足俱冷等症。

熟地(六钱)淮山(二钱)茯神(一钱)麦冬(二钱)淮牛七(二钱)北五味(五分)

清花玉桂(去皮,六分,另炖水冲服)白芍(二钱)高丽参(二钱,另炖水冲服)

又方

治肾阴亏损,火不归元,气浮越于上方。

熟地(六钱)潜术(二钱)麦冬(二钱半)牛七(二钱)北五味(五分)附子(六分)

高丽参(二钱,另炖水冲服)

治阴火方

桔梗(三钱)元参(三钱)栀子仁(一钱)连翘(钱半)牛蒡子(钱半)生甘(一钱)

山豆根(一钱)花粉(钱半)

初服一二剂,用防风一钱、荆芥一钱、薄荷五分。若左起,加柴胡一钱、白芍钱半。右加黄芩钱半、桑皮钱半。有膜加蝉蜕五分,口内色红甚,加生地二钱、丹皮钱半,口唇红焦,加石膏一钱。

治阴火验方

生地(三钱半)元参(三钱)麦冬(钱半)知母(钱半)泽泻(一钱)女贞子(二钱)

白芍(钱半)连翘(钱半)银柴胡(一钱)北沙参(五钱)熟地(五钱)

一二服后,即除银柴胡、北沙参。如有咳嗽,加桑白皮三钱、杏仁二钱去皮尖、丹皮一钱半。

滋阴降火汤

如无潮热,方可用此方。

熟地(五分)元参(三钱半)麦冬(钱半)生芍药(钱半)丹皮(钱半)泽泻(一钱)

北沙参(三钱)女贞(三钱)金钗石斛(钱半)天冬(钱半)

治喉内有肿,兼有时寒时热不齐之症。

生地(四钱)连翘(二钱)牛蒡子(钱半)银花(钱半)丹皮(钱半)葛根(二钱)沙参赤芍(钱半)生甘草(一钱)

治实热症方

牛蒡子(钱半)花粉(二钱)犀角(一钱)丹皮(钱半)麦冬(钱半)黄连(钱半)生地(三钱)连翘(钱半)泽泻(一钱)生栀仁(钱半)射干(一钱)山豆根(一钱)桔梗(二钱)生甘(一钱)

左加柴胡,右加黄芩、桑皮。有潮热加防风、荆芥、薄荷,热退即除。初用提毒升麻一二剂,后即除。有膜加蝉蜕,膜退即除。开关僵蚕、全蝎,关开即除。至解毒药,多服不妨。大凡喉症服清凉解毒药,诸多转手,用生熟六味,除萸肉,加解毒药不忌。凡看喉症,不可除痰,只可解毒,不可攻下,只可升提,不可补托,熟炼收敛之药,初用发散不散,则当排脓,其治大略,不过如此矣。

凡患单鹅双鹅,必有潮热,当用此退热凉血,消肿解毒方。

生地(三钱)赤芍(钱半)连翘(钱半)牛蒡(钱半)银花(钱半)山豆根(钱半)花粉(钱半)丹皮(钱半)北沙参(二钱半)柴胡(一钱)葛根(钱半)桔梗(钱半)马蹄香(即沉香,二钱)生甘(钱)

热极者,加黄芩钱半。风甚者,加防风一钱二分、白芷一钱二分,或加薄荷七分。

治杨梅疮冲喉方

生地(一钱半)元参(三钱)麦冬(钱半)白芍(钱半)知母(钱半)盐柏(钱半)连翘(钱半)牛蒡子(钱半)银花(钱半)土茯苓(三钱)丹皮(钱半)泽泻(钱半)女贞子(三钱)山豆根(钱半)

如有白膜,加蝉蜕七分。有潮热,加北沙参二钱半、柴胡一钱。

治杨梅疮冲喉药丸方

生地(二两)熟地(三两)元参(二两)麦冬(去心,一两)白芍(八钱)知母(一两)

钗斛(一两)土茯苓(二两)连翘(一两)牛蒡子(一两)银花(一两)丹皮(八钱)泽泻(八钱)女贞子(一两半)沙参(二两)山豆根(六钱)生甘(六钱)

以上诸药,纯用日晒干,共研极细,炼蜜为丸,每早晚空心服四五钱,淡开水下。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