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医脉摘要 >《难经》脉法

《医脉摘要》·《难经》脉法

医脉摘要 萧廉泉 著

关以前者阳之动,浮过而直上鱼者,为溢。此阴乘阳位,为外关内格也。病主外热而液汗不通,内寒而腹满吐食。关以后者阴之动,沉过而直入尺者,为覆。此阳乘阴位,为内关外格也。病主内热而大小便闭,外寒而手足厥冷,均主死。

浮者、长者、滑者,阳也;沉者、短者、涩者,阴也。浮之损小、沈之实大者,阴盛阳虚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者,阳盛阴虚也。(原注:大概脉浮紧者表邪,脉沈实者里邪。)

至脉从下而上,损脉从上而下。一损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血脉不荣脏腑;三损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新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腹满气短。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为病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沈细者,腹中痛;滑者,中热;涩者,中湿。

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若;乍大乍小者,难治。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著床,血气皆不足故也。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及再呼一至、再吸一至,皆死脉也。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犹有生机。

病积聚者,脉结若伏。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或有积聚而脉不结伏,有痼疾而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难治。

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力阳乘阴脉。虽时沈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病若闭目不欲见人,当得肝脉强急而长,反得肺脉浮涩而短者,死也。

病若开目而渴、心下牢者,脉当紧实而数,反得沈濡而微者,死也。

病若吐血、鼽衄血者,脉当沈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

病若谵语妄言,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冷、脉沈细而微者,死也。

病若大腹而泄,脉当微细而涩,反紧大而滑者,死也。(原注:此五条俱脉证相反。)

《金匮》脉法节录

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若前后俱浮,则表里兼病也。(原注:关前为阳,表病主阳也。关后为阴,里病主阴也。)

风令脉浮,寒令脉急(原注:急即紧之象)。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风伤皮毛,热伤血脉,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脉微,阴脉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上焦阳虚而阴邪乘之也。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肤疼痛。此虚寒欲从下而上也,当以温药服之。(原注:此弦脉,寒从内生,阴邪不散,则阴窍不通,故便难。)

寸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原注:此弦脉,寒从外至。)

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痞;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原注:下之当以温药。)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脉得诸沈,当责有水。身体肿重、面目鲜泽、水病脉出者,死。

脉沈细而附骨者,积也,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