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
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赵注。此证属阴阳俱虚。脉弦细者阳虚也。芤迟者阴虚也。所以温针复损其阴。
汗之复伤其阳。惟宜甘药补之。以解其热耳。即灵枢所谓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补阴则阳脱。可以甘药。因是知白虎汤中石膏之甘寒。粳米、甘草之辅正。人参之益元。
为的对之药矣。虽知母之苦寒。为除足阳明及手太阴气分之热。并可益肾。以除烦躁耳。舍此其谁与归。
太阳中热者。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前)
周注。赵氏引成注一段。因表里不明。足以惑疑后人。故删之。赵云。此证为令火之气酷其金。肺主气者也。肺伤则气虚。然太阳膀胱属水主表。肺金之子也。母虚而子亦不足。卫虚表不足。由是汗出身热恶寒。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膈消则渴也。皆相火伤肺之所致。此可知其要在救肺也。石膏虽能除三焦火热。然仲景名白虎者。为石膏功独多于清肺。退金中之火。是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液。益所伤之气而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滋金为佐也。愚按冬月有寒。则能伤人名中寒。夏月有热。亦能伤人名中热。此是外来之热。故曰中。非即伏寒发出。夏必病热之热也。然而同用白虎者。总以所伤在气。则所主在金。所病在热。生金者土。金生者水。金病则我母我子俱病。故与伏气之在少阴发出之由阳明者无异。要皆并主一汤。全不因冬月之伏。与夏月之中。为二义也。又全不以伏气之渴与今病之渴为稍异。而必主人参也。
呜呼。圣人于此。有意立方。无心表异。以千古之前。自有此理。万世之下。自有此悟。不意今之学人。不知冬月伏气。与暑月中热。同治之旨。反当以此汤治伤寒。
每至投而辄毙。光与盏落。反疑圣人有未尽善者。何可胜悼。
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热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瓜蒂(二七个)
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顿服。
周注。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今身热脉微弱者也。身体疼痛者水也。夏因暑热。
以水灌洗而得。一物瓜蒂汤吐之。常观仲景。病惟出三证。岂偶然哉。举其端为万世准绳。一者明其表里俱虚。一者言其中表之热。而此言水邪郁令火而成中也。若邪郁令火。比类而推。其因殆有不可胜言。如取风凉者。感雾露者。食生冷者。素有积热者。阴血素虚。不胜大热者。宿邪感而动者。处阴地者。凡此之类。皆足以郁其令火。为中之由。或轻或重。或表或里。或虚或实。随证发现。若论治邪退热。较量权衡。何可一言尽哉。诸集类方论。徒多其证。聚其方。未有明言其脉证。属于何因。害于何经。用何药为君以主之。何药为臣以佐之。苟不潜心仲景书者。吾未信其泛然方证。果切病情否也。瓜蒂本草谓其主胸腹邪气。皆吐下之。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而皮中者岂非属表。何乃用是药去胸中之水乎。盖形寒饮冷则伤肺。皮乃肺之合。胸中又肺之部。内外相应。且瓜蒂又治四肢浮肿。下水而冷。水之在皮中者。不惟灌洗得散。而饮冷所伤者。
亦得散于皮中。故两者皆得而用之。
喻嘉言合论白虎加人参汤、瓜蒂汤二方云。金匮治病。止出二方。一以白虎加人参专治其热。以夏月之热淫。必僭而犯上。伤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孙思邈之生脉散。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亦既祖之矣。一以瓜蒂汤专治其湿。以夏月之湿淫上甚为热。亦先伤其肺金。故外渍之水。得以聚于皮间。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泻而出。则肺气得以不壅。
而皮间之水。得以下趋也。何后人但宗仲景五苓散为例。如河间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饮。非不得导湿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汤之制。以治上焦湿热而清肺金。则绝无一方矣。抑知无形之热伤其肺金。则用白虎加人参汤救之。有形之湿伤于肺金。则用瓜蒂汤救之。
各有所主也。
卷三·暑病方论
脉理
周禹载曰。夏日暑湿交蒸。人多中暑。证与热病相似。首宜以脉辨之。夫热病之脉必盛。中暑之脉必虚。盖寒伤形而不伤气。所以脉盛。暑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
然又有弦细芤迟之脉者何也。人当暑月必多汗。汗多则脉虚。此其常也。守真曰。
热为阳中之至阳。以热伤气。则汗自出。病虽为热。脉不能实。而反虚弱也。若汗出当风。闭其汗孔。则风与汗湿留泊肌腠。脉故弦细。或虚风不作郁热。表虚仍自汗出者。脉必芤迟也。统而言之曰虚。分而言之曰弦细芤迟。其不以浮大之脉。混入虚脉之中。称为暑病之脉也。
张凤逵曰。刘复真云。暑脉虚而微弱。按之无力。又脉来隐伏。弦细芤迟。皆暑脉也。
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中。脉虚而微者是也。寒病传经。故脉日变。温热不传经。故脉不变。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细无力者难治。无脉者不治。若温热则不然。温有一二部无脉者。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绝无也。于病无妨。攻之亦易。医人一切惊走不知。照经用辛寒药。火散而脉起。脉起而病愈。徒骇何益乎。要在辨之详耳。盖温热病发在一二经。始终止在此一二经。更不传递别经者。其一二经或洪数。则别经弱且伏。根据经络调之。则洪者平。伏者起。乃愈征也。昔在万历丁未三月间。予寓京师。备员太仓库瘥。忽一日吏部同乡刘蒲亭驰报曰。病剧求救。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诸公环守之。已备后事。谵语捻衣。不寐者已七八日。御医院吴思泉名医也。偕医数人治之。予诊其脉。止关脉洪大。其余皆伏。
乃书方竹叶石膏汤。诸公皆惊曰。吴等已煎附子理中汤。何冰炭如是。予诘之。吴曰。阳证阴脉。故用附子。予曰。两关洪大。此阳脉也。其余经为火所伏。非阴脉也。吴厉声相争。予亦动色自任。诸公从之。一剂甫时。即止谵语。就寐片时。予视其脉已洪者乎。而伏者起。诸公相视曰。此真张仲景也。又用辛凉药调理痊愈。脉证有相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难知。脉明而后可以辨证。证真而后可以施药。要在虚心细察。不可执已见。而以百药尝试。令命在反掌间也。慎之慎之。
卷三·暑病方论
辨寒暑各异
张凤逵曰。暑证变幻无常。入发难测。不可寻思。彼暴中之激烈。扁鹊不及指而投咀。久伏之深毒。长桑不能隔肤而见脏。最为难察而难救已。即寻常之感。亦难于知觉。非若伤寒之有定期定证。可据可疗者。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冒暑蒸毒。从口鼻入者。直中心胞经络。先烦闷。后身热。行坐近日。熏烁皮肤肢体者。
实时潮热烦渴。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入肾则消渴。非专心主而别脏无传入也。中暑归心。神昏卒倒。暑伤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刺。或有赤肿。盖天气浮于地表。故人气亦浮于肌表也。冒暑入肠胃。腹痛恶心呕泻。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日莫觉。变出寒热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自入肝至此。采医学入门并主治法。皆以清内火为主。而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虚。暑则虚实并中。而实更剧。
盖气血强盛之人。内已有伏火。加之外火炎炎相合。故焦灼为甚。经虚处寒栖之。
经实处暑栖之。寒凌其弱。而暑亲其类也。又藜藿常被寒。惟膏粱独能御。若暑则不问膏粱藜藿。而咸能胜之侮之。虽广厦累冰。蕙质生粟。轻罗纨绮。泠泠玉树。一犯其烈焰。讵能却之乎。是以知暑气之毒盛于寒。乃古人专以寒为杀厉之气。而不及暑何也。试观伤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则有危在二三日间。甚至朝发暮殆。
暮发朝殆。尤有顷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风干霍乱之类。然则暑之杀厉之气。
视寒尤甚。彰明较着矣。且暑证多歧。中热中中内中外。甚者为厥为风。为颠痫。
即发则泄泻霍乱干霍乱。积久后发则疟痢疮疡。种种病名。约有十余科。皆暑为厉。则杀厉之气。视寒岂少哉。除暴中暴发。久伏后发。不可度量。其余受发。亦有渐次焉。盖盛夏之时。热毒郁蒸。无论动得静得。其初入人也。不识不知。外之流火与内之阳气。骤遇而争。阳气不服。先昏倦疲。及火与气合。气不能胜。火力渐强。散为外热。烧灼不已。气耗而血枯。故燥渴痞塞腹痛。诸恶证作焉。此其变化。或乍或久。人莫自觉。医家亦不能辨。至病深而后施治。故难速愈。宜早辨而早治之。则取效速而易愈。
卷三·暑病方论
暑中二阳
中虽云太阳。然亦颇多阳明。汗大出。微恶寒发热为太阳。面赤大汗。烦渴喘急为阳明。重者脉或洪大。昏不省人事。有似热病。但忽轻忽重为异耳。太阳五苓去桂加香薷。阳明消暑丸。
卷三·暑病方论
常暑
平人偶然中暑。身热背恶寒。汗退场门渴。烦躁闷乱。痰逆恶心。或吐泻转筋。小便闭涩。指头微寒。并宜五苓去桂。合益元散。
脾胃素虚之人。上焦不足。暑湿郁蒸。肢体困倦。头重心烦。饱闷喘促。如在烟雾。早晚则寒。日高则热。此气血俱虚也。宜清暑益气。或清燥汤选用。
暑天汗出过多。风犯汗孔。身体重痛。肢节麻瞀。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黄涩。此风郁汗湿。与暑相搏。宜益元散加葱头。
卷三·暑病方论
动暑
远行劳役。大热而渴。阳气内伏。热舍于肾。为水不胜火。发热烦渴。气急喘促。日晡病减。此脾胃大虚也。宜补中益气去升麻。加麦冬、五味、茯苓、泽泻、黄连、黄柏之类。补益中兼清解渐愈。
农夫田野。及惯力役之人。过受燔灼。头角额痛。发热大渴引饮。脉洪汗大泄者。急作地浆水。煎苍术白虎汤。
或年高及虚寒之人。不宜用寒凉者。竹叶石膏汤。稍加熟附子温而行之。
或平昔阴虚多火。不可用温者。白虎加人参竹叶汤。酷暑之时。道途卒倒。汤药不便。恐气脱难治。急扶阴凉处。不可卧湿冷地。掬地上热土。放脐腹上。拨开作窍。令人溺于其中。索生姜或蒜捣汁。和童便或热汤灌下。外用布蘸榻。俟醒后用药。
卷三·暑病方论
静暑
避暑深堂。起居不时。汗出烦躁。面垢背微恶寒。或手足微厥。甚则洒然毛耸。腠理开则洒洒然寒。闭则蒸蒸热闷。乃心胞之火。不胜时火。故反微恶寒也。或坐卧阴凉。表虚不任风寒。自认外感。误医发表。祸如反掌。宜清暑益气汤。
凉亭水阁。大树浓阴之下。过受凉快。为寒所袭。头疼恶寒发热。肢体拘急。是亦感寒之类。脉必弦紧。宜消暑十全散。
脾气虚弱。汗多恶寒者。十味香薷饮。
过伤饮食。泄泻呕吐霍乱者。六和汤。或香薷正气散。中暑亦有无汗。脉弦细。此虽中暑。必过袭阴凉。身中阳气。被其所遏。所以烦心。肌肤火热无汗。非暑邪也。宜消暑十全散。不可全用表药。暑月腠理易开。香薷热服。便能汗出也。倘人迎弦紧而气口反大。咳嗽目疼。鼻流清涕。额与眉棱角痛。选奇汤最效。
卷三·暑病方论
夹水伤暑
汗出浴起当风。或冷水浸澡。或坐卧湿地而病。非暑伤也。人自致之病。宜温散之。
卷三·暑病方论
内伤夹暑
暑热之时。恣情房欲。兼膏粱与水果杂进。致周身阳气不得伸越。脉沉细或弦紧。
面垢如尘。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或霍乱呕吐者。冷香饮子。
吐利兼作。脉微欲绝。或虚浮欲散。此为紧病。非浆水散不救。
若冒暑伏热。引饮过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腹痛呕泄。水谷不分。脉沉紧者。宜大顺散。
卷三·暑病方论
伏暑
人受暑热之毒。栖伏三焦肠胃之间。久久而发者。为伏暑。如霍乱吐泻。发于秋间。
以及疟痢等证。又如昔人云。三伏之时。以夏晒曝烈日之中。随即收藏于笥。火气未散。冬时启笥。触之遂病。明者细询其因。以香薷饮服之立愈。
伏暑霍乱腹痛泄泻。正气散。身热足冷。势危者。五苓散下来复丹。
卷三·暑病方论
暑风
病患忽然手足搐挛者。暑风也。香薷饮加羌活、防风。呕吐加藿香、陈皮。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猪苓、滑石。有痰加姜半夏。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泻利不止加白术。
转筋加木瓜。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溺者。此热兼也。白虎汤。
更有痛势重者。手足搐挛。厉声呻吟。角弓反张。如中恶状。亦有先病热。服表散后渐成风者。
谵语狂呼浪走。气力百倍。此暑风也。以寒凉攻劫之。与阴风不同。宜解散化痰。不宜汗下。
日久而脾胃弱者。兼温补。
卷三·暑病方论
暑疡
凡痈疽毒疮。发热有时。晡甚旦止。若夏月间有头面外项赤肿。或咽喉肿痛。或腿足肿。长至数寸。不能步履。人皆疑为毒疮。但头痛内燥。昼夜发热不止。自与疮毒不同。服败毒散、石膏、黄连等药。热证一解。赤肿自消。全无脓血。此名暑疡。与外科毫厘千里者也。
卷三·暑病方论
暑瘵
盛暑之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甚。劳热躁扰。火动心脾。令人咳嗽气喘。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烦渴不宁。即童稚老夫。间有此病。昧者以为劳瘵。不知火载血上。非真阴亏损。而为虚劳者比也。宜四物去芎、芍。黄连解毒去黄柏。二陈以贝母易半夏。加桔梗以抑之。薄荷以散之。麦冬、五味以敛之。自愈。或黄连香薷饮亦可。
卷三·暑病方论
暑疮
暑热之时。有遍身发泡。如碗如杯。如桃如李。晶莹脆薄。中含臭水。此湿热之水。泛于肌表也。黄连、香薷及解毒汤。重者内实便秘。口疳臭秽。凉膈散、承气汤选用。外以鲜莲花瓣贴疮上。周时平复。
卷三·暑病方论
暑痿
膏粱富贵之人。暑月阳事痿顿。医以温热进之。误也。湿热交蒸。石金渗润。草木流膏。精神亏乏之人。时令应之。金风一鼓。万类肃然。宜黄连解毒合生脉散。
卷三·暑病方论
绞肠沙
夏月不头痛发热。但觉小腹疼痛。或心腹俱痛。胀痞不能屈伸。医疑生冷过多。执为阴证。不知皆暑火流注脏腑。故先小腹痛。遍及心腹。宜六和汤清解之。或四苓加香薷、木瓜、紫苏、半夏之类和散之。或正气散。或二陈加浓朴炒栀。或炒盐和滚汤探吐痰涎。大抵此证以吐法为上。若用热药。去生远矣。
卷三·暑病方论
霍乱
暑气入腹。恶心腹痛。上吐下泻。泻如水注。此暑火暴发。升降不利。清浊不分。所泻者皆五脏之精液。宜速止之。用五苓散。或胃苓汤。利小便。清暑火。甚者桂苓甘露。
此证有夹食积者。医用下之误矣。不知精液暴涸。元气顿伤。当立止之为上。按云止者。非通因塞用之谓也。分阴阳。去暑气。则吐利自止矣。
卷三·暑病方论
干霍乱
更有吐泻无物。亦有上下关闭。竟不吐泻者。为干霍乱。惟心腹绞痛。令人立毙。急以炒盐汤或二陈汤探吐之。通则可救。即定后周时。勿进粒米。得食复发。慎之慎之。集论曰。中暑一证。不过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补真气而已。即脉来虚弱。重者伏匿。喘促逆冷。卒然昏晕。不可用温。此热伤阴气。用温则助阳耗阴。且冬月脉浮紧浮缓。分中风伤寒。夏月弦紧伤风。弦缓中暑。表疏自汗则脉缓。表致无汗则脉紧耳。世俗不明。曰夏月阴气在内。大顺为必用之药。夫阴非寒也。阳外而阴内耳。丹溪云。伏阴在内。阴字有虚之义。作阴冷则误矣。火令之时。烁石流金。何阴冷之有。
孙真人用生脉散。气虚可知也。古人用大顺。非谓伏阴。本治冰果所伤。冷香饮子。
治阳气大虚。多欲厥逆。浆水散治汗多亡阳。脉微欲绝。其余不过清暑益气汤。消暑十全散。十味香薷饮之类足矣。
薛氏曰。若中者。乃阴寒之证。法当补阳为主。先哲多用姜、桂、附子。或云字当作暑字看。然何不竟用暑字。而滋后人之惑耶。
周禹载曰,薛氏本东垣大顺散而有此说。其乖谬不可胜言。草菅人命。难逃作俑之罪。
卷三·暑病方论
服药总法
伤寒伤暑。温凉诸证。皆邪气欺正气也。用药如对敌。药入则邪渐退。药力尽则邪复炽。必一服周时。即详势诊脉。药对则日夜连进三五服。以邪退病安为主。此法惟张长沙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中载之。孙云。夏月日五夜三服。冬月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后止。如御敌者。愈驱逐愈加精锐。荡平而后班师。此万全之胜算也。自宋以后不传。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予用此法。屡获神效。
卷三·暑病方论
李东垣暑伤胃气论
刺志论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痿论云。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
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能胜火。则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此湿热成痿。令人骨乏无力。故治痿独取阳明。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痛。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利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人参甘温补之为君。甘草、橘皮、当归甘辛微温。补中益气为臣。
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苦辛寒。借其气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于庚金为佐。名曰清暑益气汤。
卷三·暑病方论
王宇泰复立清暑益气变证加减法
如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伏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
如脾胃不足之证。须少用升麻。盖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也。使行阳道。自脾胃中左迁。少阳行春令。生万物之根蒂也。更少加柴胡。使诸经右迁。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之和气也。
如脾虚缘心火亢盛。而乘其土也。其次肺气受邪。为热所伤。必用黄最多。甘草次之。人参又次之。三者皆甘温阳药也。盖脾虚肺气先绝。故用黄之甘温。以益皮毛之气。而闭腠理。不令自汗而损元气也。上喘气短懒言语。须用人参以补之。
心火乘脾。须用炙甘草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然甘草最少者。恐滋满也。若脾胃之急痛。并脾胃大虚。腹中急缩。腹皮急缩者。却宜多用。经曰急者缓之之义也。若从权治。必加升麻以引之。恐左迁之邪坚盛。卒不肯退。反致项上及臀尻肉添而行阴道。故引之以行阳道。使清气出地。右迁而上行。以和阴阳之气也。若中满者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参。口干嗌干者加干葛。
如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胞络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是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
使周身血气逆行而乱。经曰。从下上者。引而去之。故当加辛温甘温之剂生阳。阳生而阴长也。或曰。甘温何能生血。又非血药也。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更加当归和血。又宜稍加黄柏。以救肾水。盖甘寒泻热火。火减则心气得平而安也。如烦乱犹不能止。少加黄连以去之。盖将补肾水。使肾水旺而心火自降。扶持地中阳气也。
如气浮心乱。则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得烦减。勿再服。以防泻阳气之反陷也。如心中痞。亦少加黄连。气乱于胸。为清浊相干。故以陈皮理之。能助阳气之升而分滞气。又助诸甘辛为用。故长夏湿土。客邪火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散消其湿热之气。湿气大盛。主食不消化。故食减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更加五味子、麦门冬、人参。泻火益肺气。助秋损也。此三伏中长夏正旺之时之药也。
按东垣意见精密。立方中和。清暑益气汤。近世多宗之。然气血虚弱之人。用之最宜。如遇强壮者。不能取效。且助湿火。不可不斟酌也。
卷三·暑病方论
朱丹溪辨动静二暑
苦暑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凉亭冷馆。大扇风车得之者。是静而得之阴证也。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心烦。肌肤大热无汗。
此为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用辛温之剂。以解表散寒。用浓朴、紫苏、干葛、藿香、羌活、苍术之类。若外既受寒。内复伤冰水生冷瓜果者。前药再加干姜、缩砂、神曲之类。此皆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之病也。
按静得动得。分中暑伤暑。此论出自张洁古。后皆因之。夫盛暑之时。炎火若炙。无之非是。故古人闻避暑而未闻避寒。深堂广厦。正以避暑。安得入而中之。且房室阴凉。正可护卫阳气。又安得而遏伤之乎。即膏粱深处。必不能无。冒暑应接。其伤暑者。亦于动中得之耳。老子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静即可祛暑。何从而中也。至于冰水瓜果等寒物。多食自伤脾胃。亦生杂证。谓泻利诸证。内有此物积聚则可。谓专以此致暑病则不可。若执口得寒物。身犯寒气。同冬时寒病治之。则谬以千里矣。
卷三·暑病方论
方古庵论
寒则伤形。热则伤气。何以言之。人与天地同一橐。夏月天之气浮于地表。则人之气浮于肌表。况被盛暑所伤。肤腠疏豁。气液为汗。发泄于外。是表里之气俱虚矣。不善摄生者。暑热伤于外。生冷戕于中。若之何而能运化也。是以水谷停积。而为湿热。发为呕吐。为泄泻。甚则吐泻俱作。而挥霍闷乱也。若不即病。湿热拂郁于内。他日为疟为利之所由矣。今大顺散非治暑热之药。乃治暑月饮凉过多为病之剂也欤。
卷三·暑病方论
王安道中暑中热辨
洁古云。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东垣云。避暑热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俱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火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大顺散主之。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躁热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为天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窃谓暑热者。夏之令也。大行于天地之间。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名曰中暑。亦名曰中热。其实一也。今乃以动静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热者。固多在劳役之人。劳役则虚。虚则邪入。邪入则病。不虚则天令虽亢。亦无由以伤之。彼避暑于深堂大厦。得头痛恶寒等证者。盖亦感冒微风。或静夜着凉耳。不可以中暑名之。其所以烦心与肌肤火热者。非暑邪也。身中阳气。
受外邪所遏而作也。既非暑邪。其可以中暑名乎。苟欲治之。则辛温轻扬之剂发散可也。夫大顺散一方。甘草最多。干姜、杏仁、肉桂次之。除肉桂外。其三物皆炒者。
原其初意。本为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呕吐。水谷不分。脏腑不调所立。故甘草、干姜。皆经火炒熟。又肉桂而非桂枝。盖温中药也。内有杏仁。不过取其能下气耳。若以此药治静而得之之证。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内烦矣。今世俗往往不明。
类曰夏月阴气在内。大顺散为必用之药。吁。其误也。不亦甚欤。夫阴气非寒气也。
盖夏月阳气发散于外。而阴气则在内耳。岂竟视阴气为寒气。而用温热之药乎。
阴果为寒。何以夏日则饮冰乎。然则苍术白虎汤。岂可视为通行之药。必参之治暑诸方。随所见之证而用之。然后合理。若夫所谓静而得之之证。虽当夏月。即非暑病。宜分出之。勿使后人有似同而异之惑。
卷三·暑病方论王安道中暑中热辨
附医案十三则
罗谦甫治蒙古百户。因食酒肉。饮潼乳。得霍乱吐泻证。从朝至午。精神昏愦已困。
急来告。罗视之。脉皆浮数。按之无力。所伤之物已出矣。即以新汲水半碗。调桂苓白术散。徐徐服之。稍得安静。又于墙阴掘地约二尺许。贮以新水。在内搅动。
待一时澄定。用清水一杯。再调服之。渐渐气调。吐泻遂止。至夜安卧。翌日微烦渴。遂煎钱氏白术散。时时服良愈。或曰。用地浆者何也。曰。坤属地。地属阴。土平曰静。顺感至阴之气。又于墙阴贮新汲水。以收重阴之气也。阴中之阴。能泻阳中之阳。霍乱因暑热内伤所得。故用地浆治之也。
又治提举公年近八十。至元丙寅六月初四日中暑毒。霍乱吐利。昏冒终日。不省人事。时夜方半。请罗治之。诊其脉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头热如火。足冷如冰。半身不遂。牙关紧急。因思内经五乱篇中云。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
胃气逆行。乱于胸中。是谓大。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于是霍乱之名。自此而生。
盖因年高气弱。不任暑气。阳不维阴则泻。阴不维阳则吐。阴阳不相维。则既吐且泻矣。前贤见寒多以理中丸。热多以五苓散为定法。今暑气极盛。阳明得时。
况因动而得之。中明矣。非甘辛大寒之剂。则不能泻其暑热。坠浮溜之火。而安神明也。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泻热补气。加白茯苓以分阴阳。约重一两。冰水调灌。渐渐省事。而诸证悉去。后慎言语。节饮食三日。以参术调中汤之剂增减。服之理正气。逾十日后。方平复。
又治一仓官。季夏时病。胸项多汗。足逆冷谵语。医者不晓。杂治经旬。罗诊之。关前濡。关后急。当作湿温治。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术汤。病渐退。足渐温。汗渐止。三日愈。此名贼邪。误用药。有死之理。心病中暑为正邪。中湿得之。从所不胜者为贼邪。今心受暑而湿邪胜之。水克火。从所不胜是也。五邪中之最逆也。经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暑湿相搏。名曰湿温。是谓贼邪也。予亦素有停饮之疾。每至暑月。两足。未常干。服此药二三服即愈。
滑伯仁治一人。病自汗如雨。面赤身热。口燥心烦。盛暑中且帷幕周密。自以至虚亡阳。服术、附数剂。脉虚而洪数。舌上苔黄。伯仁曰。前药误矣。轻病重治。医者死之。素问云。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术、附岂可轻用。以犯时令。又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家本多汗。加之刚剂。脉洪数而汗甚。乃令撤幔开窗。少顷渐觉清爽。以黄连人参白虎。三进而汗止大半。诸证亦减。兼以既济汤。渴用冰水调天水散。七日而愈。
丹溪治一人。夏发大热大汗。恶寒战栗。不自禁持。且烦渴。此暑病也。脉虚微细弱而数。其人好赌。致劳而虚。以人参。竹叶作汤。调辰砂四苓散。八帖而安。
又治一人。年五十。质弱多怒。暑月因怒后患痢。口渴自引蜜水。病缓数日。后脉稍大不数。朱令以参术汤调益元散。饮之利减。数日后倦甚。发咳逆。知其久下阴虚。令守前药。利尚未止。以炼蜜与之。众欲用姜、附。朱谓阴虚。服之必死。待前药力到自愈。又四日。咳逆止利除。
吴茭山治一妇。冬月感病。洒洒恶寒。翕翕发热。恶食干呕。大便欲去不去。诸医皆以虚弱痰饮治之。以二陈补心等药服不效。延及半月。吴诊其脉。虚而无力。类乎伤暑。众不然之。究问病因。其妇曰。因天寒换着绵衣。取绵套一床盖之。须臾烦渴。寒热呕吐。延绵至今耳。吴曰。诚哉伤暑也。盖绵套晒于盛暑。夹热收入笥中。必有暑气。尚未开泄。今人体虚。得之易入。故病如是。其妇曰。然。遂制黄连香薷饮。连进二服而愈。
陈斗治伦司成。舟中昏晕不知人。自汗螈。医以为中风。陈曰。人迎脉过盛。病因饮后便凉。痰火妄动。非中风也。以清暑益气汤。一剂而愈。
汪希说治一壮男子。形色苍黑。暑月客游舟回。患呕哕。颠倒不得眠。粒米不入六日矣。脉沉细虚豁。诸医杂投藿香、柴、苓等药不效。危殆。汪曰。此中暑也。进人参白虎汤。人参五钱。服下呕哕即止。鼾睡五鼓方醒。索粥。连进二三服。乃减参。稍轻。调理数剂而愈。
汪石山治一人。年三十余。形体瘦弱。病上吐下泻。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自分死矣。
汪诊脉八至而数。曰。当夏而得是脉。暑邪深入也。吐泻不纳水谷。邪气自甚也。
宜以暑治。遂以人参白虎汤。进半杯。良久复进一杯。觉稍安。三服后。减去石膏、知母。以人参渐次加至四五钱。黄柏、陈皮、麦冬等。随所兼病而佐使。一月后平复。
又治一人年三十余。忽病渴热昏闷。面赤倦怠。汪诊之。脉皆浮缓而弱。两尺尤甚。
曰。此得之色欲。药宜温热。其人曰。先生之言诚然也。但病热如此。复加热药惑矣。汪曰。寒极生热。此证是也。肾虚寒者。本病也。热甚者。虚象也。譬如雷火。雨骤而火愈炽。日出火斯灭矣。遂以附子理中汤煎熟。冷服三帖。热渴减半。再服清暑益气汤。十帖而安。
又治一妇。形色脆白。年五十余。忧劳六月。背疮艾灸百余壮。疮散病疟。身热自汗。
口渴头晕。吐呕泄泻。不进饮食。寒少热多。自用清暑益气汤。病甚。汪诊左脉浮微。似有似无。右脉浮小。按之不足。曰。病虽属疟。当作虚治。根据方而用清暑益气汤。固与病宜。但邪重剂轻。病不去耳。令以参、术加作五钱。黄三钱。茯苓一钱。
陈皮七分。甘草五分。煎服病退。
石山翁年逾六十。形质近弱。八九月酷热时。往来休歙。外有药剂之劳。内有病者之忧。内外弗宁。昼夜不静。至十月初旬。疟作三日。午后一发。寒热不甚。喜热恶寒。寒去热来。则觉爽快。口干微渴。临发昏倦嗜卧。左脉沉小而数。右脉浮濡无力。亦近于数。独脾部弦而颇洪。疟去则脉皆大小浮沉相等。微觉缓弱而已。初服补中益气汤十余帖。病无加减。夜苦盗汗。继服当归六黄汤。黄每帖四钱。五帖汗止。
疟如旧。再服白虎汤。人参四钱。石膏三钱。知母一钱。甘草六分。米一撮。煎服十余帖而愈。
又治一人。病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绞痛。脉之沉伏如无。此干霍乱也。急令盐汤探吐。宿食痰涎碗许。遂饮与六和汤而愈。
卷三·暑病方论
暑病论
周禹载曰。仲景本内经病热之旨。申伏气之论。特叙夏月热病。白虎汤之治。可谓精矣。乃复出病于金匮中曰。太阳中热者。是也。正恐人误认为热病。故又言自外来而入。热由内伏而发。实为两途。然暑为夏火之令。伤人之气。脉虚身热。
遂令人大渴。齿燥汗出而喘。与伏发无异。并治以白虎汤。俱主甘寒去热。苦寒除火。甘温益中。益中者。以暑伤气故益之。然津液耗甚者。必加人参。与辛散温散之味。不相涉也。或谓伏发自内。白虎宜也。中既由外而内。何为遽用里药。则以风药略兼表散。似无不可。愚谓千古之误。正在于此。虽夏暑与冬寒对峙。而表里则大不同也。冬月腠理密。即卫虚而受者。必以渐进何也。外阴而内阳也。若夏月。则人身已阳外而阴内。外垣既撤。暑得直入。故风寒必显有余。有余者邪也。暑气必显不足。不足者正也。今人以香薷一味。谓伤暑必用之药。不知乘凉饮冷。遏抑阳气。或致霍乱者宜之。若强力作劳。内伤重者。清暑益气。庶几近之。苟用香薷。是重虚其虚矣。况可以表散辛温之味。加于其间乎。计部张凤逵先生编辑诸书。特救其谬。我北海林夫子。申明大义。并集名案。以表其后。不亦胜任而愉快耶。余小子又复为之辨者。愿以白虎汤为主治。清暑益气辅之。亦必随证加减。至于天水散、甘露饮诸方。皆可引用。如节庵之论。吾未见其可也。设有疑者。请观汗下温针之禁。本于仲景圣人。至有夹食而吐利。夹气而胀闷。夹寒而厥逆。兼风而畏寒。要皆本于脉以测识。而毋庸混淆。然后知圣人之论者常也。随其所遇者变也。明其常则善于处经。通于变而靡不善于用权者。则有昔贤之案在。亦惟洞晓伤寒书者。可以神而明之也。
卷三·暑病方论
暑病方二道
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汤(方俱见前)
卷三·暑病方论暑病方二道
附集方二十九道
五苓去桂加香薷汤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香薷上五味等分。水煎。服无时。
消暑丸半夏(十二两醋煮干)生甘草茯苓(各四两去皮)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钱。热汤下。
香薷饮浓朴(制)白扁豆(各半斤炒)香薷(一斤)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入酒一杯。煎七分。沉冷不拘时服。热则作泻。香薷须陈者佳。
桂苓甘露饮茯苓(去皮)白术(土炒)猪苓(去皮)滑石(各二两研)
寒水石(研)甘草(炙)泽泻(各一两)肉桂(三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下。入蜜少许更妙。一方加人参、香薷、甘草。
益元散(方见前)
清暑益气汤人参(一钱)白术(五分炒)黄(一钱)苍术(一钱)
升麻(一钱)神曲(五分炒)陈皮(五分)甘草(五分)
当归(五分)麦门冬(五分去心)黄柏(五分)五味子(三分)
葛根(三分)泽泻(三分)青皮(三分)
上水煎。温服无时。
清燥汤黄(一钱五分)五味子(九粒)黄连神曲猪苓柴胡甘草(各二分)
苍术白术麦门冬陈皮生地黄人参泽泻(各五分)茯苓当归升麻(各三分)黄柏(二分酒拌)
上水煎。服无时。
白虎加苍术汤竹叶石膏汤(二方俱见前)
白虎加人参竹叶汤(即前白虎汤加人参三两竹叶二把)
消暑十全散香薷(二钱)白扁豆(炒捶)浓朴(姜汁炒)木瓜陈皮(一作半夏)甘草(炙)白术(姜汁炒)茯苓藿香苏叶(各一钱)
上水煎。热服无时。取微汗。
十味香薷饮香薷(二钱)人参黄白术茯苓(各一钱)甘草(五分炙)白扁豆陈皮浓朴(各一钱姜炒)木瓜(五分)
上以水二钟。煎七分。欲令汗热服。欲利水冷服。
如伏暑去人参、黄。加黄连、藿香、泽泻。
六和汤缩砂仁(炒研)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去芦)甘草(各一两炙)
赤茯苓(去皮)藿香白扁豆(姜汁略炒)木瓜(各二两)香薷浓朴(各四两姜汁制)
上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藿香正气散大腹皮(黑豆水洗七次)白芷茯苓(去皮)白术(土炒)浓朴(姜汁炒)桔梗紫苏叶甘草(各一两炙)藿香陈皮(各三两去白)半夏(二两汤洗七次)
上咀。每服一两。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一钟温服。
选奇汤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甘草(一钱五分夏生冬炙)黄芩(一钱酒炒热甚倍用)
上水煎。食后稍热服。
冷香饮子附子(生用)草果橘红甘草(各一钱炙)生姜(五片)
上水煎冷服。
浆水散附子干姜(炮)甘草(炙)肉桂(各五钱)高良姜半夏(各二钱半醋制)
上用浆水煎。去滓冷服。(浆水即点乳酪淡醋也)如虚热喘乏。加人参。汗多加黄、五味子。
大顺散甘草干姜(各五钱)杏仁(去皮尖)官桂(各三钱)
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却下杏仁。炒过筛去砂。合桂为末。每服三钱。沸汤调下。
黄连香薷散香薷(二钱)浓朴(一钱姜制)黄连(五分酒蒸)
上水煎冷服。
加减泻黄散黄连茵陈(各五分)黄柏黄芩(各四分)
茯苓栀子(各三分)泽泻(二分)
上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热服。一服减半。待五日再服。
二香散藿香(一两)半夏(姜制)陈皮桔梗白术(土炒)茯苓苏叶浓朴(姜汁炒)
黄连(各二两去须)香薷(一斤)白扁豆(八两炒)白芷(一两)
甘草(二两五钱)大腹皮(黑豆水捶洗七次)
上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二根。煎一钟。食后温服。
枇杷叶散枇杷叶(二两去毛炙)香薷(七钱五分)白茅根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木瓜(各一两)丁香陈皮(去白)浓朴(各五钱去皮姜汁炒)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生姜三片。煎服。如止渴燥去丁香。加知母。冷水调下。
百合汤百合(一钱二分)人参(五分去芦)柴胡(一钱去芦)黄芩(一钱)
知母(八分去毛)陈皮(一钱去白)甘草(五分)生地(七分)
上咀。水二钟。姜三片。捶法醋炙鳖甲。煎之温服。如渴加栝蒌根。胸中烦热加山栀。头痛加羌活、川芎。呕吐加姜炒半夏。胸满加枳壳、桔梗。食复者加枳实、黄连。甚重大便实者加大黄。胸中虚烦加竹茹、竹叶。瘥后干呕。错语失神。呻吟不寐。加黄连、犀角。咳喘加杏仁。血少心中惊惕加当归、茯神、远志。虚汗加黄。疲倦加白术。肠鸣加煨生姜。劳复时热不除。加葶苈、乌梅、姜汁。
加味胃苓丸苍术(五两)陈皮(三两)浓朴(二两)甘草(二两炙)
白术(四两)茯苓(二两)肉桂(二两)猪苓(二两)泽泻(二两去毛)人参(一两去芦)黄连(一两姜汁炒)白芍(二两炒)
上为末。蜜丸。每服五六十丸。清米汤下。
黄龙丸黄连(二斤去毛)
上以好醋煮干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汤下。
玉露散寒水石滑石(去黄垢土)石膏(火)栝蒌根(各二两)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新汲水调下。
却暑散赤茯苓(四两)寒食面生姜(各一斤)甘草(四两生)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伤暑霍乱转筋危急方吴茱萸(三钱)
同黄连炒至烟起方取。去黄连。将茱萸煎汤一大盏。温服。
香连丸木香(二两)陈皮(二两)地榆(一两)枳壳(二两麸炒)
黄连(八钱吴茱萸炒)枳实(一两麸炒)槟榔(二两)槐角子(一两五钱)益元散(二两)
上为末。醋糊丸。每服一钱。红痢米汤下。白痢姜汤下。或白汤下。日三服。或汤一丸二亦可。老弱数服后。即当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