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御药院方 >卷十一

《御药院方》·卷十一

元朝 御药院方 许国祯 著

治妇人诸疾门

芎汤

诜诜丸

黑神丹

延龄护宝丸

活血散

螽斯丸

灵宝散

五圣丸

人参荆芥煮散

茯苓汤

保安丸

大保生丸

六神汤

当归地黄丸

人参荆芥散

必效散

旋覆花丸

虎骨散

禹余粮散

当归良姜散

滋阴丹

抽刀散

广胤丹

没药丸

滋血汤

当归血竭丸

地髓煎丸

八珍汤

万病丸

滋阴汤

加味四物汤

滋荣丸

地黄膏子

当归没药丸

经候

禹余粮丸

治小儿诸疾门

玉柱杖散

珍珠丸

涂囟麝香散

三味天浆子散

五味天浆子散

通圣饼子

引风汤

聚宝膏

导赤散

双金散

利膈丸

圣惠乌犀丸

圣惠牛黄丸

大水银珠丹

大天南星丸

开胃丸

导饮丸

凉惊丸

人参橘皮汤

水银褊丸子

百当膏

罢惊丸

木香化滞丸

金珠化痰丸

洗浴菖蒲汤

大青膏

惺惺散

人参羌活散

大镇心丸

牛黄散

羚羊角散

寒水散

钱氏羌活膏

金砂丹

虎睛膏

丹砂镇心丸

五味麝香饼子

祛风坠涎丸

青芝散

木香通气饮子

干蝎天麻散

大惺惺丸

牛黄丸

太一散

断痫丸

人参茯神汤

宁眠散

安神散

醒风煎

抱龙丸

朱砂丸

菖蒲丸

天麻煎丸

十珍饼子

金瓜丸

八物定志丸

无价散

钩藤丸

丹砂虎睛丸

郁李仁丸

麝蟾丸

七味羌活膏

胡黄连丸

加减益黄散

固肠丸

木香豆蔻丸

豆蔻香连丸

驻车丸

黄连阿胶丸

虎睛丸

温白丸

异功散

九卫生方熏陆香丸

正舌膏

诃黎勒散

均气散

雄黄丸

凡新降诞儿浴法

降诞三日浴法

犀角散

天浆子散

铁粉丸

钱氏地黄丸

钱氏浴体天麻散

安神丹

泻白散

十味麝香饼子

芦荟丸

使君子丸

泻青丸(又名渴肝丸,减大黄)

全蝎散

阿胶散

菖蒲煎丸

钱氏白朮散

卷十一

治妇人诸疾门

芎汤

治产后去血过多,运闷不省,及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拔牙齿去血多不止,悬虑心烦,眩运头重,目暗,耳聋满塞,举头欲倒,并皆治之。

芎(三两)当归(三两,去芦头,洗,切,焙干)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

诜诜丸

治冲任不和,子脏怯弱,或经堕胎后气不复常,丸药常服,调和冲任,滋益气血。

熟地黄当归(各二两)延胡索泽兰叶(各一两半)川芎赤芍药白薇人参金钗石斛牡丹皮(各一两)

上件为细末,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或温粥饮亦得。

黑神丹

治妇人产后大发热,消渴不止,烦躁不休;或汗病后胃脘嗳水者,并宜服之。

黑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天麻(去芦头)天南星(炮制)桂(去粗皮)半夏(浆水煮,焙干)麻黄(去根节)干姜(炮。以上各一两半)草乌头(二两,炮裂,去皮脐)白附子(炮黄色,半两)麝香(去毛,细研,一两)天雄(二两,慢火上炙热,好酒内蘸,如此七返,无令折药力更用童子小便内蘸七返,撅一坑子,约深五寸,先用热火坑内炙干,去火,坑内洒酒约半升,天雄在内,用瓷碗盖定,周回泥了,不教漏气,冷定取出用之。)

上一十一味各修制讫,一处碾为细末,炼蜜和搜成剂,约捣千余杵,丸如弹子大。发热渴,用蜜水化服。欲出汗,热酒化服。汗病后胃脘硬,嗳水,依前用蜜水化服一丸。

延龄护宝丸

治妇人血脏虚损,经候过多,每行时暴下不可禁止,因成崩中,连日不断,致五脏空虚,失色黄瘦,崩竭暂止,日少复发,不耐动摇,小劳辄剧。此药但澄心服,必有大效。

禹余粮石(二两,醋烧淬七次)龙骨人参桂赤石脂紫石英(研)熟干地黄杜仲(去粗皮,锉,炒)桑寄生续断吴白芷芎当归(锉,炒)金钗石斛(去根,锉,炒)远志(去心)白茯苓(去皮)阿胶(炒)牡蛎(烧)五味子艾叶(炒。

以上各一两)

上二十味,同为细末,炼白沙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温粥饮下,空心食前。

活血散

治冲任气虚,经事不调,或多或少,或前或后,并治之。

当归川芎白芍药延胡索(各四两)肉桂(去粗皮,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抄五大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稍热食后服。

螽斯丸

治妇人无子术。金城太守范罗谨上:臣验此术,若服药四十日无子,请戮臣一家,以令天下医人。赐子丸。

附子(生,去皮脐)白茯苓(去黑皮)白薇半夏(汤洗七次)杜仲(去粗皮)桂心浓朴(去粗皮)秦艽(以上各三钱)防风干姜(生)牛膝沙参(以上各二钱)

细辛(去苗,半两)人参(四钱)

上件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日服五丸,空心任下。如觉无益,稍加丸数为度。

如服七日后,阴觉有娠,三日后不可更服。臣妻年二十七岁无子,服此药有妊。又残药与前太子中舍宇文妻李氏,年四十无子,服此药十三日有娠。此药名螽斯丸,屡用屡验,此方不可不广传与人,夫不在家不可服。

灵宝散

治血气刺痛引两胁疼痛及癖刺气。

丁香木香乳香(各一钱半)当归玄胡索白芍药(各半两)

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食前。

五圣丸

调益营卫,滋养气血,治冲任气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小腹坚痛,时作寒热。

当归熟干地黄川芎白芍药(各一两)生干地黄(二两)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前温酒送下。

人参荆芥煮散

治妇人血风劳气攻刺疼痛,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多困黄瘦,胸膈痞满,经水不利,心多怔忪,并治之。

荆芥穗(四两)柴胡秦艽(去芦头,洗去泥)肉豆蔻白芷黄鳖甲(醋炙黄,洗净)桔梗官桂(去皮。各二两)当归川芎蓬莪朮麦门冬(去心)芍药人参茯苓海桐皮甘草(炙)枳壳(麸炒,去穰)熟干地黄酸枣仁木香(各一两)

沉香槟榔(各半两)

上件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乌梅二个,煎至七分,温服,一日四五服。

如觉脏腑热,即空心食前服;小便多,即食后卧时服。如患气血块,立得消化。亦治丈夫风劳病,其功不可具述。

茯苓汤

治妊娠恶阻,呕逆恶心,四肢疼痛,恶闻食气,惚忪烦闷。多损坠,宜安胎,调匀血脉。

白茯苓(去皮)旋覆花(各二两)生干地黄(本方用二两,仪副使添半两,计用二两半)陈橘皮(一两半)细辛(去苗,本方用一两半,仪副使减讫半两,只用一两)芎人参芍药桔梗(去芦头,炒)甘草(炒,令赤色。各一两半)

上件一十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保安丸

治妇人产前产后三十六种冷血风,半身不遂,手脚疼痛,诸疾并宜服之。

赤茯苓(去粗皮)牡丹皮白芍药(各三分)石茱萸沉香(各一分)人参(去芦头)桂(去粗皮)当归(洗,去土,切,焙)牛膝(酒浸)吴白芷木香本(去芦头)麻黄(去根节)川芎细辛(择净)黑附子(炮,去皮脐)兰香叶甘草(炙,锉)寒水石(烧)防风(去芦头叉口者)桔梗(去芦头)蝉壳(去足翅。

以上一十七味各半两)马鸣退(炙)生干地黄(各一两)

上件二十四味杵,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每日空心,用温酒化下一丸。疗八风十二痹、症瘕乳中风,淋血聚,并治胎不安。子死腹中,不过三丸生下死胎。胎衣不出,一丸便出。产前产后痢,并赤白带下,及呕逆填心,痰气烦满,一丸瘥。产前产后腹中痛,绕脐下如刀刺相似者,一丸便止。入难月,便一日一服,至产下可觉疼痛。产前伤寒中风,体如板者,以热煎麻黄汤化下一丸,立效。经脉不通,或频并来,或赤白,吃食无味,瘦恶,乍寒乍热,面赤唇焦,手足烦痛,遍身黑点生血斑者,一切病服此药悉愈。每服一丸,细嚼,空心温酒送下。

大保生丸

调和本气,主疗诸疾,滋补营卫,久服之大有功益。

生干地黄人参本白茯苓当归赤石脂白芷玄胡索肉桂(去皮)白薇白芍药川芎白朮甘草(炙)牡丹皮没药(以上各半两)

上件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化下,空心食前服。

六神汤

治脾气不和,营卫不足,怠堕困倦,可嗜饮食。服之补真养气,进美饮食,充实肌肤,并宜服之。

当归熟地黄白芍药川芎地骨皮黄(各一两)

上件六味捣筛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当归地黄丸

治妇人血气不和,月事不匀,腰腿疼痛。

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药(各二两)南玄胡索牡丹皮(各一两)人参黄(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食前,日进二服。常服平养气血。

人参荆芥散

治妇人血风气滞,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忪烦闷,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水不调,脐腹痛,癖块硬,疼痛发歇,或时呕逆,饮食不进。

荆芥穗人参白朮桂生干地黄柴胡鳖甲(涂酥炙黄,去裙)枳壳(麸炒,去穰)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以上各一两半)芎当归防风牡丹皮赤芍药甘草(锉,炒。以上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计时候。

必效散

治妇人本经不调及崩漏不止。

棕皮(烧)木贼(去节。各二两,烧灰存性,研细)麝香(一钱,研)

上研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

旋覆花丸

治停痰积饮在胁下,久而不愈,渐成大癖,心腹胀满,羸瘦不能食,虽食不消化,善睡干呕,大小便或涩或利,在肠中动摇有水声,或口干好饮水浆,两胁疰痛。服之必安,久服除根。

旋覆花(去梗)桂(去皮)枳实(麸炒,去穰)人参(各一两)干姜(炮)芍药白朮(各一两二钱半)赤茯苓野狼毒川乌头(炮,去皮脐,各一两七钱半)芫花(醋浸半日,炒干)吴茱萸(汤浸,去滑,炒黄色)橘皮(去穰)细辛(去苗叶)大黄(微炒)黄芩(去黑心)浓朴(去粗皮,生姜制)葶苈(隔纸炒。各七钱半)甘遂(炒,半两)石(火烧赤,一两七钱半)

上二十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温酒下,不拘时候,日进二服。

虎骨散

妇人血风走注疼痛。

虎骨(酥炙)败龟(醋炙)当归桂(去皮)地龙(去土,炒)牛膝(去苗,酒浸)漏芦威灵仙(去土)延胡索自然铜(,醋七遍淬。各一两)

上一十味同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热酒调下。每日一服。

禹余粮散

治气血伤冲任,虚损崩伤带漏,久而不断,或下如豆汁,或成片如肝,或五色相杂,或赤白相兼,脐腹冷痛,面体萎黄,心忪悸动,发热多汗,四肢困倦,饮食减少。

禹余粮(醋淬)伏龙肝赤石脂白龙骨牡蛎乌鱼骨桂(去皮)浮石(各等分)

上件同为细末。每服三钱,煎乌梅汤调下,食前服。白多,加牡蛎、龙骨、乌鱼骨。赤多,加赤石脂、禹余粮。黄多,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治。

当归良姜散

补养血气,去心腹疼痛,胁肋胀满,经络不调,或带下赤白,腰脚冷痛,一切固疾。

高良姜(五两)浓朴(去皮,姜制,二两)当归桂(去皮。各三两)

上用纱罗子罗,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艾十叶,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食前。

滋阴丹

养血和气,调顺营卫,充成肌肤,活血驻颜。久服大补冲任,匀顺月经,神良不可具述。

熟干地黄生干地黄白茯苓人参(各二两)黄甘菊花枸杞丹参柏子仁(炒)白芍药(各一两)

上件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六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日进二三服。

抽刀散

治妇人心腹胁肋疼痛不可忍者,产前产后用尤佳。

川乌头(炮,去皮脐)牡丹皮芍药干姜(炮)桂心没药当归(此方无分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不过三服,轻可一服效。产后加红花。

广胤丹

治久无子息方。

黄(锉细,秤一两半)人参(上党者,去苗,秤一两)川续断(锉,秤)泽兰叶(去枝秤)熟地黄(焙干,秤)牡丹皮(拣净秤)延胡索(秤)白芍药川芎白薇(以上各一两)嫩鹿茸(燎去毛,酥酒涂,炙干,另杵,秤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一两)当归(去苗,洗净,切,炒干,秤一两)肉苁蓉(酒浸软,去皱皮,切,焙干,秤一两)防风(去苗及叉尾者,秤一两)本(去苗土,秤一两)华细辛(去苗叶土,吹搓,罗过,秤一两)陈皮(汤浸,去白,焙干,秤一两)蓬莪朮京三棱(二味各和白面裹,慢灰火中煨熟,去面,就热杵碎,秤各一两)干姜(炮裂,秤一两半)木香(半两)肉桂(去粗皮,秤半两)山茱萸(半两)甘草(锉,炒,秤二两)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秤三钱)覆盆子(去萼枝净,秤二两)

上二十七味同捣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空心食前,细嚼,温酒下,日进三服。有孕住服。臣祖母常服此药,而生七男,以此常合此药与人服饵,而皆应效。

没药丸

治妇人本经不调,肌瘦发热,饮食减少。

没药莨菪子干姜苍朮川芎熟干地黄白芍药当归(各一两)血竭(半两)

上件除血竭、没药外,并咀,先炒莨菪子焦黑色,次下干姜,炒令黄,次下苍朮微黄色,次下川芎等药,并令微黄色,与血竭、没药等同为细末,醋炙,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渐加至八九十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或醋汤亦得,日进二服。

滋血汤

治妇人皮聚毛落,心肺俱损,血脉虚弱,月水愆期,益气养血,调进饮食。

人参白茯苓(去皮)熟干地黄川芎当归白芍药干山药黄(以上各一两)

上件为粗末,用马尾罗子罗。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当归血竭丸

治妇人产后恶物不下,结聚成块,心胸痞闷及脐下坚痛。

当归(二两,炒,锉)血竭(二两)蓬莪朮(二两,炮)芍药(二两)五灵脂(四两)

上件为细末,醋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温酒下,或温粥饮下,空心食前。

地髓煎丸

治妇人经气不调,虚烦发热,肌体瘦悴,形羸困弱,饮食不进,欲成劳病。

熟干地黄(不以多少)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粥饮送下,空心食前。

八珍汤

和营调卫,理顺阴阳,滋血养气,进美饮食。

当归川芎赤芍药熟地黄人参茯苓甘草(炙)缩砂仁(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七片、枣三枚去核,同煎三五沸,去滓放温,空心,日进二服。

万病丸

治妇人久虚,血气衰少,怠惰嗜卧,饮食不进,精神不足。

熟干地黄当归(各四两)

上为细末,蜜、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粥饮送下,空心食前。

滋阴汤

治妇人血热气虚,经候不通,或血聚肢体麻木,肌热身重,倦怠少力,将成劳瘵,不可妄行破血汤丸,宜滋养润利。

马鞭草荆芥(各四两)官桂川芎白芍药当归(各二两)枳壳(三两)牡丹皮(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乌梅半枚,同煎至一大盏,去滓温服,食后。

加味四物汤

治妇人冲任不调,脐腹疼痛,或月事失时不来,及冲任太过,致使阴阳不和,或发寒热,渐减饮食,欲成劳病。

当归地黄芍药川芎(各一两)柴胡(半两)黄芩(二钱半)

上咀,服食依前。

滋荣丸

治妇人本经衰少,愆期不来及有血结成块,脐下坚硬,疼痛不消,并宜治之。

熟干地黄人参五味子赤芍药当归远志(去苗)白茯苓(去皮)牡丹皮桂心本(以上各一两)防风卷柏细辛山药(各半两)白朮(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空心,温酒下,日进二服。

地黄膏子

治妇人本脏血气衰少,困倦无力,或发川热,饮食减少。并宜服之。

熟干地黄(八两)净蜜(一十八两)

上将熟干地黄为细末,同蜜熬成膏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得,食前。或作膏子,酒化服,或不饮酒者,白汤化服亦得。

当归没药丸

治妇人真气虚惫,血气衰少,不能荣养,致使经气不来,或发寒热,饮食减少,怠惰嗜卧,以致虚劳。

当归(锉,炒)没药川姜(炮)天仙子(炒黑色)苍朮(炒黄色)芍药熟干地黄川芎(以上各等分,各二两为科)

上件八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粥饮送下,食前。

经候

论曰:经者常候。谓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其来必以月,太过不及皆为不调。

过于阳则前期而来,过于阴则后期而至。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亦由阴阳衰盛,寒热为邪,详说于下。若经候乍多乍少,或前或后,脐腹时痛,面色不泽,久不治之,渐至虚损,俱令人断产变生他病。此由冲任虚弱,后致营卫不调;或阴气乘阳,胞寒气冷,血不营运,故乍少;或阳气乘阴,血热流散,故令乍多。当调其阴阳,顺其血气。宜服:

禹余粮丸

桂(去皮)禹余粮(烧,醋淬)龙骨川乌头(炮)紫石英人参桑寄生杜仲(去皮,炒)五味子远志(去心)泽泻当归(切,洗,焙)石斛(去根)苁蓉干姜(各二两)牡蛎(烧)甘草(炙)川椒(去目,炒,出汗)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服。

治小儿诸疾门

玉柱杖散

治急慢惊风,发不时省。

全蝎(七个)薄荷(十四叶)麻黄(七条)

上三味以温汤浴润,以两叶裹蝎一个、川麻黄一条,缚定,炒至焦黑,次入白朮(半两,生姜自然汁浸透,焙干)

上同为末,每服半钱,煎丁香柿蒂汤调下,不拘时候。

珍珠丸

治风化痰。

珍珠米朱砂雄黄轻粉蝎梢(各一钱)

上为细末,粳米饭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候,薄荷汤下。

涂囟麝香散

治小儿百日内发搐。

麝香(一字匕)蝎尾(去毒,半钱匕)薄荷叶(半钱匕)蜈蚣(一字匕)牛黄末(一字匕)青黛末(一字匕)

上同研匀,枣肉就新绵上涂,贴囟上。

三味天浆子散

治小儿慢惊风。

天浆子白僵蚕(炒)干蝎(各二十个,炒)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煎麻黄汤调下,或薄荷汤调下,无时。

五味天浆子散

治小儿急慢惊风。

天浆子(一钱)朱砂末(一钱半)龙脑(一钱)蜈蚣(一十条,炙)干蝎(一十个,炒)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煎薄荷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通圣饼子

治小儿慢惊风痫,涎多咽喉不利,手足搐搦。

天麻使君子(去皮)白僵蚕(炒)白附子(炮)天南星(炮。各一分)乳香青黛蝎梢(炒)腻粉水银(各一钱)黑铅(半钱,与水银结砂子)麝香脑子(各半钱)无食子(一对,去皮)

上为细末,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饼子。每服一饼子,用薄荷汤化下,食后临睡服,量儿大小加减。

引风汤

治大人厥颠,口有涎沫,牵引口眼手足;少小惊螈,日数十发,医所不治。

大黄(生)干姜(生)龙骨(各四钱)桂(三钱)甘草(炙)牡蛎(炒。各一钱)凝水石(生)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石膏紫石英(各六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取七分,清汁,食后临卧温服。小儿以意斟酌与服。

聚宝膏

治小儿一切惊风,壮热涎多,精神昏愦,目睛上视,手足搐搦,饶睡多惊。

朱砂(二两)犀角屑西琥珀玳瑁(各一分)南硼砂龙脑(各一钱)牛黄麝香(各半钱)人参茯苓(各三分)紫河车(二两)甘草(生,一两)银箔(五片,研)茯神(一分)珍珠(一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两作三十丸。每服半丸,煎薄荷叶汤化下。乳后常服,安魂定魄。治惊宁神,响音声,利咽嗌,解诸毒,凉上焦,疗惊搐。

导赤散

治小儿心热,其证目赤、口中气温、合面睡,或上窜切牙。

生干地黄木通甘草(各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三片,煎至八分,食后温服,量大小加减。

双金散

治天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兼角弓反张,声不出者。

蜈蚣(一个,去头足尾,真酥涂,慢火炙黄,置砧子上面南立,用竹刀子当脊缝中停,作两个。左边者入一左贴内,写左字;右边者亦入一贴子内,写右字,不得交错,大误矣)

麝香(一钱,细研,分二处,先将左边者同于乳钵内,研作细末,却入在左字贴内收起;另用乳钵将右边字者,入麝香同研极细,却入右字贴内收,不得相犯)

上以细苇筒子,取左字贴内药少许,吹在左边鼻,右亦如之,用药不可多。若眼全未下,更量添些小,其眼随手便下,即止,大有神效。

利膈丸

治风胜痰实,喘满咳嗽,风气上攻。

黑牵牛(四两,半生半炒)皂角(不肥者,去皮子,涂酥炙黄,二两)槐角子(半两)青皮(半两,去白)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一两)

上为姜汤下。姜汁、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生姜汤下。

圣惠乌犀丸

治小儿惊风痫病及诸风手足搐搦不定。

乌犀角屑天南星(炮制)白附子(炮制)干蝎(微炒)天麻(各一分)白花蛇(半两,酒浸,去皮骨,焙干秤)

以上六味为细末,以无灰酒一小盏,同入银器内煎,令稠,则入后七味,同和为丸。

牛黄麝香腻粉龙脑水银(以枣少许,研星尽。各一分)朱砂(半两,水飞)虎睛(一对,酒浸,酥炙,为末)

上七味都研令匀,入前膏子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用竹沥下,不拘时候,量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牛黄丸

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挛,身体强直,口噤壮热。

牛黄犀角屑麝香羚羊角屑胡黄连朱砂钩藤雄黄水银(枣肉研)干蝎天竺黄(以上各一分)乌蛇(半两,酒浸,去皮骨,焙)

上为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薄荷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大水银珠丹

治小儿惊风,壮热涎多,发痫手足搐搦,目睛上视及风蕴痰实,心膈满闷,呕吐痰涎。

黑铅(炼十遍,秤三两,与水银结砂子,分为小块,同甘草十两水煮半日,候冷,取甘细研)

水银(三两)铁粉(三两)朱砂(飞,半两)腻粉(研,一两)天南星(炮,为末,三分)

上同研细,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一岁儿服一丸,用薄荷蜜汤下,利为度,未利再服,乳食后。

大天南星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发搐,目睛上视,口眼相引,牙关紧急,背脊强直,精神昏塞,连日不省。

滴乳香龙脑牛黄(各半钱)朱砂(三钱)麝香(一钱半)天南星(牛胆制,半两)人参天麻防风(各一分)蝎(十四个,汤浸,国去口后内土微)

上杵研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每两作五十丸,每服一丸,荆芥薄荷汤化下,看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不计时候。

开胃丸

治小儿脏腑怯弱,内受风冷,腹胁胀满,肠鸣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又治脏冷夜啼,胎寒腹痛。

木香蓬莪朮白朮人参当归(锉,炒,各半两)麝香(一分,细研)白芍药(一分)

上为末,都研匀,汤浸炊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温米饮下。又一法,炼蜜和搜,每两作五十丸,每服一丸,米饮化下,不拘时候。

导饮丸

消乳食,化痰涎。

京三棱(三两一钱)蓬莪朮(三两一钱)青皮(去白)陈皮(去穰)白朮(各一两半)槟榔枳壳(麸炒,去穰)木香(各一两)白茯苓(半两)半夏(一钱,生姜六钱制)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五十丸,不拘时候,淡生姜汤化下一丸,或温水亦得。

凉惊丸

治风热相搏,手足搐搦,目睛上视。

草龙胆末防风末青黛末钩藤末(各三钱匕)牛黄麝香(各一钱匕)黄连末(二钱匕)龙脑(一钱匕)

上同研匀,面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煎金银汤送下,温服。

人参橘皮汤

治小儿吐乳,令乳母服此药。

人参(一两)橘皮(去白,半两)干生姜(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分二服,服了良久,令儿饮乳,大效。

水银褊丸子

治小儿惊风壮热,涎甚喘粗,或发搐搦,或目睛上视,及因乳哺不节,胸满呕逆,精神迷闷,发痫螈,并宜服。

水银(一两)黑铅(一两,与水银结砂子)干蝎(全者)腻粉(各一分)黄明胶(炙令黄,炒一钱)铅白霜(一分,研)青黛(一分,研)百草霜(烧黑,一分,研)牛黄(一分,研)巴豆(一两,去皮心膜,醋煮令黄)

上为细末,入研药末匀,以陈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捏褊。每一岁儿服一丸,二岁服二丸,三岁服三丸,四岁以上服四丸,用干柿汤下,薄荷汤亦得。更审虚实加减服。利下青黏滑涎为度,乳食后服,不得化破。

百当膏

治一切积聚,心腹疼痛,年月深久者,皆治之,百岁至一岁皆服。

丹砂(研)腻粉(各半两)水银铅(各一钱,结砂子)牛黄龙脑铅霜(研。

各二钱)粉霜(研)阳起石(研。各二分)黄蜡(半两)巴豆(肥者一百二十粒,去皮心膜,研,出油,取霜)蝎梢(炒,一分)半夏(一钱,汤洗七次,二味杵罗为末)

上件一十三味合研极匀,熔蜡并熟蜜少许,同和成膏,旋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如黍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量大小虚实加减服。吐逆,藿香汤下。取热积,生姜蜜水下。取冷积,乳香汤下。风涎,薄荷汤下。便利,米饮下。

罢惊丸

治惊风诸痫,壮热昏愦,神志不宁,痰涎窒塞,或发搐搦,目睛上视,并皆治之。

雄黄(飞研,一钱半)青礞石(研,一钱)铁粉(一钱半)朱砂(飞研,三钱)地黄(火烧,醋淬,飞,二钱)虾蟆灰(一钱半)

上同研匀,水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煎薄荷水磨剪刀股化下,日二三服。

此药治惊化涎,不用银粉,小儿脏腑、口齿、肠胃柔弱,丸用银粉药切须慎之。

木香化滞丸

治小儿宿食不消,心腹满胀,呕吐壮热。

木香京三棱青橘皮(去白。各一两)补骨脂(二两)黑牵牛(四两,炒令黑,罗取面,二两)

上五味捣罗为末,滴水和丸,如黄米大。每服一二十丸,温水下,不拘时候。

金珠化痰丸

治痰热,安神志,除头痛眩运,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黏,痰实咳嗽,咽嗌不利。

金铂(为衣,二十片)辰砂(二两,飞研)皂角子仁(炒微黄色,一两)白矾(光明者,于铁器内熬,令汁尽,放冷研,一两)铅白霜(细研,一两)天竺黄(一两,研)生白龙脑(细研,半两)姜制半夏(四两)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生姜汁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如黍米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生姜汤下。

洗浴菖蒲汤

散风截痫。

菖蒲(三两,一寸九节者)防风荆芥穗(各二两)石膏梅根(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粗末,每用五匙头,水三碗煎三五沸,适寒温浴儿,先洗头面,次浴身体为佳。

大青膏

治小儿伤风,其候伸欠烦闷,口中气热,或偎人恶风,脉浮。

大青(生,一分)白附子(生,一钱半)蝎尾(生半钱)朱砂(一字匕)青黛(一钱)麝香(一字匕)乌蛇梢肉(半钱)天竺黄(一字匕)

上为细末,朱砂研,入生蜜和成膏。月内儿,粳米大,一岁皂子大,余以意加减,用温薄荷汤化下。

惺惺散

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桔梗细辛(去叶)人参(去芦头)甘草(炙)白茯苓(去皮)栝蒌根白朮(各一两)加川芎(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如要和气,入生姜煎服,不计时候。

人参羌活散

治小儿寒邪、温病时疫、疮疹,头疼体痛,壮热多睡;及治潮热烦渴,痰实咳嗽。

羌活(去苗)独活(去苗)柴胡(去苗)人参(去苗)芎(去苗)枳壳(去穰,麸炒)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二两)前胡(去芦头)桔梗地骨皮(去土)天麻(酒浸,炙。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七分,入薄荷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大镇心丸

治小儿精神不爽,寝寐多惊,心忪恐悸,四肢战掉,举动欲倒,状类暗风,或烦躁而多啼。退惊风,化痰涎,壮心气,益精神。

生犀角(镑,末)铁粉(研。各一两)羚羊角(镑,末)龟甲(镑,末)赤箭(各半两)牛黄(研)茯神(去木)远志(去心)真珠末(研)人参桂(去粗皮)蛇蜕皮(炙,令焦黄)天竺黄(研)龙脑(各一分,研)麝香(研)菖蒲(各半两)丹砂(研,半分)金箔(研)银铂(研。各五十片)

上一十九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食后临卧,薄荷汤化下,更量大小加减。

牛黄散

治心肝脏风热,致眼偏视,宜服之。

牛黄(一钱,细研)犀角屑甘菊花天麻槐子人参(去芦头)芎防风(去芦头)车前子决明子黄(锉)蔓荆子(以上各半两)朱砂(一分,研)龙脑(一钱,细研)甘草(一分,炙赤,锉)羚羊角屑(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同研令匀,每于食后以竹叶汤调下一钱,临卧再服。

羚羊角散

治眼风邪所攻瞳子不正,颜视常偏,宜服。

羚羊角屑(一两半)犀牛屑(一两)龙脑(一分,细研)牛黄(一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赤芍药甘菊花细辛防风(去芦头)酸枣仁(微炒)沙参(去芦头)蔓荆子玄参人参(去芦头)蕤仁(去赤皮。各三两)天竺黄(半两,研)密蒙花(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每于食后,以竹沥汤调下二钱。

寒水散

治肝风暴赤、目睛偏视。

青黛(一钱)大豆(三钱,去皮)马牙硝(二钱)黄连(二钱)黄柏(三钱)

上件同捣罗为细末,每用一钱,蜜少许,冷水调成膏,绯绢作花子,如小钱大,摊药于上,贴太阳穴,病左贴右,病右贴左。

钱氏羌活膏

治脾胃虚,肝气热盛生风,或取转过、或吐泻后为慢惊者,亦治伤寒,用无不效。

羌活(去芦头)川芎人参(切,去头)白附子(炮)赤茯苓(去皮。以上各半两)天麻(一两)白僵蚕(酒浸,炒黄)干蝎(去毒,炒)白花蛇(酒浸,取肉,焙干。各一分)川附子(炮,去皮脐)防风(去芦头,切,焙)麻黄(去节秤。各二钱)肉豆蔻鸡舌香(母丁香)藿香叶沉香木香(各二钱)轻粉(一字)珍珠末牛黄(各一钱半)龙脑(半字)麝香(一钱半)雄黄辰砂(各一分,以上七味各另研入)

上同为细末,熟蜜丸剂,旋丸大豆大。每服一二丸,食前薄荷汤或麦门冬汤温化下。实热急惊勿服,性温故也。服无时。

金砂丹

治中风涎潮,失音不语,面赤,脉浮大数,急迷闷,口眼斜,但系风热之疾,半身曳,或伤寒刚螈口噤,小儿急慢惊风,并皆治之。

白花蛇乌蛇(各用酒浸一宿,去皮骨。各一两)蝎梢(去毒,微炒)僵蚕(炒)犀角玳瑁天麻人参茯神甘草(炒。各一两)脑子麝香牛黄雄黄珍珠末天竺黄铁粉(另研。各二钱半)银箔(二百五十片)金箔(二百五十片,于内留七十片为衣)朱砂(五两,通明,水飞)

上件二十味为细末,再研匀,用真石脑油为丸,每两作一十丸,用金箔为衣。每服一粒,煎人参汤化下,或竹叶汤亦得,新汲水亦得。小儿量大小虚实服,不拘时候。

虎睛膏

治小儿胎风及惊风。

虎睛(一双,酒浸,炙微黄)天麻干蝎(微炒)乌蛇肉(炙小黄)羌活独活僵蚕(炙)麝香(细研。以上各二钱半)金箔(为衣)

上件药捣罗为末,以蜜和丸,每两作四十丸,前项金箔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

丹砂镇心丸

治小儿心神不宁,有时惊悸、目睛偏视、痰涎不利,甚则螈。服之安镇心神,罢惊止搐。

朱砂(一两,飞研)牛黄(一钱)生龙脑麝香(各一钱)铅白霜(二钱)天竺黄(二钱,以上各细研)天麻(明大者,二两)人参(半两)茯苓(半两,白者,去黑皮)甘草(炙,半两)

上一十味为细末,与研药同研匀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煎金银薄荷汤化下。

五味麝香饼子

治小儿惊风发痫,目睛斜视,胸膈多痰,搐搦不定,神昏不醒。又治变蒸温壮不解。

麝香(半钱,研)青黛(三钱,研)全蝎(去毒,生用,一十五枚)蜈蚣(一对,生用)石膏(飞,研细,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汤浸,油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饼子。每服五七饼子,金银薄荷水化下。

祛风坠涎丸

治小儿诸痫。

荆芥穗密陀僧白矾(生。各半两)半夏(一两,汤洗)朱砂(一钱,为衣)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荆芥汤下,乳后。

青芝散

乳母服之。

青黛(三钱,另研)蓝实(三两)白芝麻(九两,生用)

以上二味同为末,入青黛令匀。每服三钱,沸汤点服,食后,日进二服,常服甚效。

木香通气饮子

治一切气病,噎塞,食饮不下。

青皮(去白)木香槟榔陈皮(去白。各半两)香白芷(二钱半)萝卜子(半两,炒)藿香叶(一两)甘草(炒,半两)人参(半两)枳壳(麸炒,去穰,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干蝎天麻散

治小儿慢惊风。

干蝎(全者,十枚,炒)蔓陀萝(十朵,重一字)天麻(二钱半)乳香(研)天南星(炮)丹砂(研。各一分)

上六味捣研,为细散。每服半钱匕,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大惺惺丸

治惊疳百病及诸坏病,不可具述。

辰砂(研,为衣)青礞石金牙石(各半钱)雄黄(一钱)蟾灰(二钱)牛黄(二分半,另研细,一字)麝香(半钱,另研)龙脑(三分半,另研细,一字)蛇黄(醋淬五次,三钱)

上研匀细,水煮蒸饼为丸,朱砂为衣,如绿豆大。百日儿每服一丸,一岁儿每服二丸,薄荷汤温化下,食后。

牛黄丸

治小儿风痫,发即迷闷,手足搐掣,口内多涎,良久不醒。

牛黄(二钱半)天南星(生)白僵蚕(生)白附子(生。各半两)干蝎(生)麝香(细研)半夏(汤洗七遍,去滑)蝉壳(各二钱半)天麻(半两)水银上件药并生用,捣罗为末,又以水银一两,煮枣三十枚,去皮核,与水银同研,令星尽,入前药末和丸,如绿豆大。如隔日发者,每服煎黄牛乳汁下三丸,日三服。如惊风,即煎荆芥汤下两丸。

太一散

治胎痫正发未分,瘥后亦宜常服。

天浆子(微炒)蝎梢(各二十一个)防风天麻朱砂(各五钱)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乳汁调下,不拘时候,加减服。

断痫丸

治胎风久为惊痫,时发时愈。

蛇蜕(三寸,微炒,秤重半分)蝉蜕(炒,四枚,秤重半钱)牛黄(半钱)钩藤钩子黄细辛甘草(生。以上各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面糊为丸,如小黍米大。每服百内儿三五丸,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

人参茯神汤

治诸痫心神不定。

羚羊角末人参茯神白藓皮(各一两)天门冬(去心)酸枣仁(各半两)天竺黄甘草(炙。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四分,去滓温服。

宁眠散

治搐搦不得安卧。

天南星(炮裂)人参(去芦头)白附子(炮。各半两)干蝎(二十个,生用)干赤头蜈蚣(一条,酒浸,酥炙微黄)乳香血竭(各一分)

上件同诸药拌匀,每服一字至半钱,用好酒少许,浸薄荷煎汤调下。每儿潮搐服之,得眠睡是验。

安神散

截痫安心神。

白茯苓(二两)人参远志石菖蒲白藓皮(各一两)石膏(半两)犀角屑甘草(炙。各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去心麦门冬少许,煎五分,去滓放温,时时与服。

醒风煎

治小儿风痫,涎潮发搐,不省人事。

白花蛇头(一枚自开口者,生用)干蝎(全者,半两)牛黄(研,半钱)丹砂(研,一分)龙脑(研,半分)麝香(研,半钱)

上六味捣研为细末,炼蜜和为煎,瓷盒内收。每服一绿豆大,薄荷汤水化破服之,量小儿大小加减服。

抱龙丸

治壅嗽痰实,欲生惊风,时作潮热,宜服。

天南星(牛胆制,二两)天竺黄(半两)雄黄(另研,二钱半)辰砂(另研,二钱半)麝香(另研,一钱半)

上为末,将研药一处拌和匀,炼蜜和丸,如芡实大。每两作五十丸,煎薄荷甘草汤化下一丸,食后。

朱砂丸

治小儿疝气。

朱砂(一钱,比淬重一钱)当门子(一枚,如皂子大,重一分五厘)石燕子(烧,醋淬五遍,一钱)木香(三字)史君子(末,一钱)诃子(炮,去核木,一钱)

上件药细研如粉,用米饮为丸,如黍米大,从一丸至七丸,薄荷汤下,日二服,早晚乳食前各一服。

菖蒲丸

治小儿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语。

石菖蒲丹参(各二钱)人参(切,去芦头,焙,半两)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焙,各秤一两)赤石脂(三钱)

上同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或麻子大。温水下五七丸至一二十丸,不计时候,日三四服,久服取效。

天麻煎丸

治小儿一切惊风,身体壮热,多睡惊悸,手足搐搦,精神昏愦,痰涎不利。

天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人参(去芦头。各一两)白僵蚕(炒)干蝎(炒)

朱砂(研,水飞)雄黄(研)甘草(炙。以上各半两)麝香牛黄(研。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四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

十珍饼子

治大人小儿呕吐痰涎,粥药难停,无问新久,服之愈。

丁香沉香木香桂(去皮)藿香肉豆蔻吴茱萸(洗,烙干。以上各半两)半夏(汤洗七返,曝干,一两,生姜汁制)舶上硫黄水银(各七钱半,研细,结砂子)

上件捣罗为细末,同和匀,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捏作饼子。每服十饼,生姜汤下,或化服亦得。量病加减服,不拘时候。

金瓜丸

治小儿肌热盗汗,瘦弱,饮食不进,常服退肌热,肥孩儿,大有神效。

黄连黄柏青皮甘草(以上各半两)

上为细末,入麝香半钱,取猪胆,和酿在胆内,用浆水煮十余沸,取出,东房山头挂一夜,第二日丸作绿豆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八物定志丸

补心气,安精神。

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菖蒲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白者。以上各半两)牛黄(一钱)白朮(一分)人参(六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一两作三十丸,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人参汤化下,食后。

无价散

治斑疮发出不快。

人猫猪狗腊晨烧,少许微将蜜水调,百者救生无一死,万铤黄金也何销。

上将前四物于腊日早晨,日未出盛贮,于销一铤银锅子内,用木炭火大笼,令烟尽白色为度。但发疮,似觉有疮,或发不快,倒摧黑靥,一切恶疮,并皆治之。每遇小童,但觉疮证,每用药一字,用蜜调服,万无一失,据此药功效无名可扬,以无价散呼之。

钩藤丸

治小儿风痫,时发时止,岁月不休,常服除根元。

钩藤川升麻乌犀(镑)黄芩(去黑心并皮)玄参茯神防风(去芦头)秦艽槟榔黄连大黄地骨皮天竺黄甘草(炙)牙硝麦门冬(去心)龙齿琥珀青黛珍珠(另研)麝香牛黄丹砂(另研)龙胆(以上各半两)蜣螂(去头足翅)蝉(去头足翅,生用。各三个)人参(一两)金箔银箔(各四十片,同研)虎睛(一对,酒浸,焙干)

上件除另研外,为细末,软饭丸如黄米大。每一岁儿服二十丸至三十丸,人参汤或薄荷汤下。

治法同前钩藤丸,治法同。

白花蛇(酒浸)人参茯神独活(以上各半两)钩藤(一分)脑子麝香牛黄(以上各一钱)朱砂(另研,三钱)雀儿饭瓮(三十个)

上件除研药外,为末,后同研令匀,炼蜜丸,一两作三十丸,金箔为衣,每一岁儿服一丸,人参汤或薄荷汤化下。

丹砂虎睛丸

治小儿诸惊痫,兼压惊镇心脏。

丹砂(半两)虎睛(一只)牛黄(研)麝香(研)犀角末(各一钱一字)钩藤(二两)白茯苓(去黑皮,锉)黄芩(去黑心)人参栀子仁(以上各半两)大黄(湿纸裹煨熟,锉,一两)

上件捣研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煎金银汤化下,人参汤亦得,更量儿大小加减。

郁李仁丸

治襁褓小儿大小便不通,并惊热痰实,欲得溏动。

川大黄(一两,去粗皮,取实者,锉,酒浸半日,控干,炒,为细末)郁李仁(一两,去皮)滑石(半两,细研)

上先将郁李仁研成膏,和大黄、滑石,丸如黍米大,量大小与之,以乳汁或薄荷汤下。

麝蟾丸

治惊风涎热潮搐。

大干蟾(秤,二钱匕)铁粉(三钱匕)朱砂末(二钱匕)青礞石末雄黄末蛇黄(烧,取末,各二钱匕)龙脑(一字匕)麝香(一钱匕。各另研)

上件研匀,水浸蒸饼心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薄荷水化下半丸至一丸,无时。

七味羌活膏

治急慢惊风,壮热发搐。

羌活独活乌蛇肉(酒浸一宿,焙。各一两)天麻全蝎白僵蚕人参(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皂角大,每两作五十丸。每服一丸,煎荆芥汤化下。

胡黄连丸

镇惊散热,截疳。

胡黄连黄连(各半两)朱砂(一分,另研)

上二味为细末,研入朱砂末,都填在棕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子于铫子上,用线钓之,勿着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一分,饭丸黄米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至三十丸,食后米饮下。

加减益黄散

治小儿胃虚脾弱,胀满滑泄等疾。

肉豆蔻陈皮(去白)诃子皮(各半两)丁香(二钱)甘草(炙,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前温服,去青皮,加肉豆蔻。

固肠丸

治小儿脾胃不和,肠滑泄泻。

木香肉豆蔻(麸裹煨,以面熟去面用)缩砂仁赤石脂浓朴(姜制)川姜上各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乳食前煎草节汤下。

木香豆蔻丸

治小儿泄痢不止,进食和气。

木香草豆蔻仁槟榔陈皮青皮(去白。各一两)京三棱(四两)肉豆蔻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每服五十丸,枣汤下。

豆蔻香连丸

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客于肠间,下赤白痢,肠胃痛,日夜频,并不欲乳食,并皆治之。

木香(半两)黄连(三分,去须,微炒)肉豆蔻(二分)丁香(一分)诃黎勒(半两,煨,去皮)

上为细末,粟米粥和丸,如黍米大,三岁小儿每服十丸,乳食前温服米饮下,更量大小加减。

驻车丸

治一切下痢,无问新久,冷热脓血,肠滑里急,日夜无度,脐腹绞痛不可忍。

黄连(去须,三两)当归(去芦头,一两半)干姜(一两)阿胶(捣碎,炒如珠子,一两半,为末,以醋四升,熬成膏)

上为细末,以阿胶膏和,并手丸,如黄米大。每服三十丸,乳食前温米饮下,日三服。

黄连阿胶丸

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烦渴,大便不利。

黄连(去须,三两)茯苓(去粗皮,二两)阿胶(炒,一两,另为末)

上黄连、茯苓同为末,水调阿胶和,众手丸,如黄米大。每服二十丸,乳食前温米饮下。

虎睛丸

治小儿二十四种惊痫,手足壮热,呕逆夜啼,卧睡不安,惊痢。

虎睛(一对,微炙,细研)牛黄栀子仁白茯苓(各半两)人参(去芦头)钩藤川大黄黄芩(以上各一两)生犀角屑(二两)蛇蜕皮上件药捣罗为末,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岁儿每服,以熟水研破一丸服之。三四岁儿每服二丸,以粥饮下亦得。更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温白丸

治小儿脾气虚困,泄泻瘦弱,冷疳洞痢及因吐泻,或久病后成慢惊,身冷螈。

天麻(生,半两)白僵蚕(炮)白附子(生)干蝎(去毒)天南星(锉,汤洗七次,焙。各一分)

上同为末,汤浸寒食面为丸,如绿豆大,丸了仍于寒食面内养七日,取出,(未及养七日,合成便服之。)每服五七丸至三二十丸,空心,煎生姜米饮下。渐加丸数,多与服。

异功散

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乳食。凡治小儿虚冷病,先与数服,以正其气。

人参(去芦头)茯苓(去皮)白朮甘草陈橘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食前温热服,量多小与之。

九卫生方熏陆香丸

治小儿虚风慢惊,潮搐螈。安神魂,益心气。

血竭(半两)乳香(二钱半,本方该分)

上件同研细,用火上炙为丸,干时滴水丸,如酸枣大。每服一丸,薄荷酒化下,不计时候。家传,如夏月婴儿患上件病证,为细末,薄荷人参汤调下,不拘时候。

正舌膏

治小儿风病搐搦,机关不利,吃乳难,至于不能发声者,此因病作之,后风邪客于舌之络脉而致此也,服之累效。

天麻(明大者)白僵蚕(直者,去丝,炒)大叶薄荷(郓州者。各半两)上好朱砂(飞研,一分,计一钱半,半入药,一半为衣)麝香(一钱,研)脑子上除研者外为末,研匀,炼蜜和丸,如榛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时时服,少许朱砂为衣。

诃黎勒散

治小儿脾胃气弱,不欲乳食,四肢不和。

诃黎勒陈皮(去白。各半两)黄(去芦头)藿香叶白朮白茯苓桂心(各一分)甘草(炙,半分)

上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均气散

治脾肺气逆,喘嗽面浮,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桑白皮(二两)陈皮(去白,一两半)桔梗甘草(炙)赤茯苓(各一两)藿香叶(半两)木通(四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一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雄黄丸

治小儿诸般惊颤螈,初降诞下,便与乳母带,碎诸惊忤之气。

雄黄(一两)虎头骨(三分,炙)麝香(一分)猴狲头骨(三分,炙)白龙脑(一分)大蛇头(一枚,炙)乳香(一分)降真香(一两,末)笺香(一两)白茭香(一两)鬼臼(去毛,一两末)

上件都研匀细,用熟枣肉和丸,如弹子大。初降诞儿,煎热一丸,次用绿绢袋子带一丸于身,碎一切惊忤之气。

凡新降诞儿浴法

用猪胆一枚,投汤中,令不生疮疥,汤中勿添生水,浴讫断脐。

降诞三日浴法

桃根李根梅根(各二两,锉)

上三味,以水八升煎二十沸,去滓浴之。去不祥,令身无疮痍。一方,煎成去滓,入麝香末少许。

犀角散

治小儿惊热,睡卧不安,筋脉抽掣。

犀角人参(去芦头,秤)茯神甘草(炙)黄芩(各一钱)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龙齿(各二钱)

上件同为粗末,每服一钱,水半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天浆子散

治小儿初降诞,断脐了,便敷此散,免一腊内疾。

天浆子(三钱)乱发(烧灰存,半钱)蜈蚣(二寸,烧灰)羚羊角(烧灰,一钱)

麝香(一小豆大)

上五味研,令极细,才断了脐,便用少许敷之。

铁粉丸

坠风涎。

水银铅(二味,同结砂子,共秤一分)铁粉(一钱一字)轻粉(一钱)天南星(去脐,炮,为末,一钱一字)

上一处研,至水银星尽为度,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粟米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姜汤送下。

钱氏地黄丸

治小儿木气虚怯,由胎气不成,别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颅即解开,面色白。又肾气不足则下窜,盖骨重,惟欲坠于下而缩身也。肾水阴也。肾虚则畏明,目无睛光者并宜补之。

熟干地黄(八钱,焙秤)山茱萸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

各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五十丸。三岁以下每服一二丸至三丸,温水空心化下。

钱氏浴体天麻散

治小儿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三两次必死,假者发频不为重。真者内生惊痫,假者外伤风冷。盖血气未实,不能胜任乃拨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气出热也。治之,可发风邪,用浴体涂囟法。

天麻末(二钱)蝎尾(去毒,为末)朱砂(各半钱匕)乌蛇肉(酒浸,焙,为末)

白矾(各三钱)麝香(一字匕)青黛(三钱匕)

上同研匀,每服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勿浴背。

治小儿外感风寒,呵欠顿闷,口中气热。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虚则前牙多欠。

又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故当发散之。又治小儿外伤寒,其候伸欠顿闷,口中气热,或怕畏人,恶风,脉浮者,并宜服之。

天麻末(一分)白附子末(生,一钱半)朱砂(研,一字匕)青黛(一钱,研)麝香(一字匕)乌蛇梢肉(酒浸,焙干,取末半钱)天竺黄(一字匕,研)蝎尾(去毒,生,半钱)

上同再细研匀,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温薄荷汤化一处服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安神丹

治小儿心神不宁,困卧多睡及痰涎壅塞,恍惚不定。

朱砂(二钱半)南乳香(半两)酸枣仁(炒,去皮,一两)人参(二钱半)远志(去心,一钱半,用净数)

上五味为细末,蜜丸如榛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人参汤化下,每两作三十丸。

泻白散

治小儿肺气壅塞,壮热饮水、喘闷及胸满短气、气急喘嗽、痰涎窒塞、唇深红色者,并宜服之。

地骨皮(洗去土)桑白皮(细锉细黄。各一两)甘草(炒,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水一中盏,入粳米百粒,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十味麝香饼子

治小儿风痫,潮热螈及口眼偏斜,项背强直,目睛上视,并皆治之。

川乌头(炮,去皮)天南星(炮)白花蛇肉干蝎梢(各半两)干赤头蜈蚣(二条,酒浸,酥炙,以上并捣罗为细末)真好麝香(半两,另研)乳香(另研)铁粉(另研)朱砂(另研)牛黄(另研。各一分)

上件都一处,研细拌匀,酒打白面糊和为饼子,如鸡头实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人参薄荷汤化下。量儿大小加减。

芦荟丸

治小儿疳气羸瘦,面色萎黄,腹胁胀满,头足作穗,揉鼻咬甲,好吃泥土,利色无定,寒热往来,目涩口臭,齿龈烂毕。常服长肌肉退黄,煞疳虫进饮食。

干虾蟆大皂角(以上二味等分,同烧灰存性,为末,每末一两入下)青黛(一分)芦荟麝香朱砂(各一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三岁儿服十五丸,米饮汤下。量儿大小,加减用之。

使君子丸

治小儿五疳,或抓头揉目,或头焦筋青,下痢频多,久而不痊,转甚羸瘦,并皆治之。

使君子(二两,用仁)丁香木香浓朴(姜制)没食子胡黄连肉豆蔻(以上各一两)芦荟麝香(研。各一钱)

上件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五丸,米饮汤送下,食前。

泻青丸(又名渴肝丸,减大黄)

治小儿肝脏实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身反折强直,目连扎或目内青者,或脏腑泄泻诸药不能止者,以致脾胃久虚,并宜服之。

当归(去芦头,切,焙秤)龙胆(焙干)川芎山栀子仁大黄(湿纸裹煨)羌活防风(去芦头,切,焙。秤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用三十丸。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叶汤,同沙糖温水化下。

全蝎散

治小儿急慢惊风,搐掣螈,痰实壅塞,胸膈不利。

全蝎(十一个)朱砂(研)干烟脂(各一钱)薄荷(四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乳汁调下。

阿胶散

治小儿肺气虚怯,唇内色闷,乱气粗喘,促哽气,长出气,皆肺虚损故也,宜补之。

阿胶(二两半,麸炒)黍黏子(焙)甘草(炒。各一分)马兜铃(半两)糯米(一两,炒)杏仁(七个,去皮尖)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服,食后。

菖蒲煎丸

治小儿肺气壅实,咳嗽痰涎,喘鸣肩息。

人参石菖蒲款冬花桂心紫菀茸(以上各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三十丸。每服一丸,煎糯米汤化下,食后服。

钱氏白朮散

治小儿吐泻之后,腹中疼痛,气不和,烦渴引饮不止,及伤寒下后,胃中虚热,饮水无力,当生胃中津液,多服愈佳,常多煎下,代水饮之,及诸虚烦渴津液枯少者,并宜服之。

葛根(二两)人参白朮白茯苓藿香叶甘草(炙。各半两)木香(三钱)

上件药,同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放温,时时饮服。

御药院于宋有勾当官,有典,有药童,掌按验秘方,以时和药,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金元因之,盖唐尚药局也。此书不题撰人姓名。按翰林学士高鸣序云:太医提点荣禄许公,暨二三僚友,取御药院壬寅所刊方书板,正其讹,补其缺,求其遗亡而附益之。《元史》许国祯传:世祖即位,录前劳,授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壬寅元太宗十四年,此时未建年号,乃宋淳三年也。由此观之,其书系于元太宗朝诸医官所集。高序成乎至元四年,距壬寅二十五年。许迁礼部尚书在至元十二年,乃知所谓许公者,为国祯无疑矣。又按:《政和本草》中收《御药院方》者十余道,今考诸此书无一所见,而《宋?艺文志》马氏经籍考俱不载其目。盖宋旧有《御药院方》,而佚已久矣。徐东皋于《古今医统》中引此书方药,而于采摭书目则云:宋太宗朝无名氏集,抑攻核之不审也。元人方书李明之、罗天益、王好古、危亦林、萨德弥实、李仲南、孙允贤等之外,流传未广。此乃辑宋末金源诸方者,颇备亦宝,架中不可欠之书也。壬子夏日,借抄于佐伯候高标红粟斋,因记其后尔。

是岁重九,丹波元简廉夫书宽政初元,国家布维新之政,再修学校,而令朝士志于医者入学焉。乃课讲习,使长于技者代辨诊脉、论病证、讲方书,而学人皆孳孳有所进。云:既有学政,则又不可以不广贮其书也。于是乎,所谓秘于帐、藏于山之书,亦无日不至焉。佐伯候有邺候之好,其富典籍闻于海内。藏中有元《御药院方》,法眼多纪君气而誊之。余从而借读之,多备所未闻之方,乃知彼时典药者,承诏集之,以考异同,无所不搜也。既得斯书,又思公之。因僦工而上木,授之海内学医者,观斯多方,庶乎有补。于政化之万一云尔。

戊午仲冬,医官法眼千贺芳久识上《御药院方》十一卷,仿乾隆聚珍之式,摆字刷印,凡二百五十部,以广其传。原本舛错不遑偻指,今厘订其可考者,以待后之君子尔。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