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重订通俗伤寒论 >前言·第五章·伤寒诊法

《重订通俗伤寒论》前言·第五章·伤寒诊法

清朝 重订通俗伤寒论 俞根初 著

凡诊伤寒时病。须先观病患两目。次看口舌。以后用两手按其胸脘至小腹。有无痛处。再问其口渴与不渴。大小便通与不通。服过何药。或久或新。察其病之端的。然后切脉辨症。以症证脉。必要问得其由。切得其象。以问证切。以切证问。查明其病源。

审定其现象。预料其变症。心中了了。毫无疑似。始可断其吉凶生死。庶得用药无差。

问心无愧。慎毋相对斯须。便处方药。此种诊法。最关紧要。此余数十年临症之心法也。试举其要以析言之。

【荣斋按】本章以全身检查的方法,来观察疾病;然尚有“察耳鼻”一法,亦属重要,兹从戈存橘伤寒补天石录入。戈氏说:“伤寒耳聋,属少阳,宜和解。久病耳聋、属气虚,元气恢复,耳自聪也。伤寒耳聋为常例,但舌卷、唇青、囊缩、耳聋者,为难治。耳黑枯燥为肾败,盖肾开窍于耳也。少阳之脉络耳中,凡耳聋、耳痛、耳肿、皆属少阳风热。如病患鼻色青者,主腹中痛;若冷者死。微黑者,有水气。黄者小便难。白者属气虚。赤者属肺热。鲜明者有留饮。鼻孔干燥,必衄血。鼻燥如烟煤者,属阳毒。

鼻孔冷滑而黑,属阴毒。鼻塞浊涕属风热。鼻流清涕属肺寒。鼻孔癖涩属肺热。其中,“黄者小便难”“白者属气虚”“鼻燥如烟煤者为阳毒”这几句,对病理机转说得不够明白,特作如下解释:根据文献记载“鼻燥色黄为积热溺涩”,是小便难由于积热所致;“鼻色白主吐泻伤脾”,是虚由吐泻所致;“鼻如烟筒主热伤肺脏及惊中危症”,则知所谓“阳毒”者,就是热伤肺脏。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一节·观两目法

内经云。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目系则上入于脑。脑为髓海。髓之精为瞳子。

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凡开目欲见人者阳症。闭目不欲见人者阴症。目瞑者鼻将衄。目暗者肾将枯。目白发赤者血热。目白发黄者湿热。目眵多结者肝火上盛。目睛不和者热蒸脑系。目光炯炯者燥病。燥甚则目无泪而干涩。目多昏蒙者湿病。湿甚则目珠黄而烂。眼胞肿如卧蚕者水气。眼胞上下黑色者痰气。怒目而视者肝气盛。横目斜视者肝风动。阳气脱者目不明。阴气脱者目多瞀。目清能识人者轻。睛昏不识人者重。阳明实症可治。少阴虚症难治。目不了了。尚为可治之候。两目直视。则为不治之疾。热结胃腑。虽日中亦谵语神昏。目中妄有所见。热入血室。惟至夜则低声自语。目中如见鬼状。瞳神散大者元神虚散。瞳神缩小者脑系枯结。目现赤缕。面红娇艳者。阴虚火旺。目睛不轮。舌强不语者。元神将脱。凡目有眵有泪。精采内含者。为有神气。凡病多吉。无眵无泪。白珠色蓝。乌珠色滞。精采内夺。及浮光外露者。皆为无神气。凡病多凶。凡目睛正圆及目斜视上视。目瞪目陷。皆为神气已去。病必不治。惟目睛微定。临时即转动者痰。即目直视斜视上视。移时即如常者。亦多因痰闭使然。又不可竟作不治论。

【廉勘】肝脉交颠入脑。由脑系而通于目。故肝开窍于目。目则受灵机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内经》曰。头倾视深。精神将夺。俞氏以观目为诊法之首要。洵得诊断学的主脑。盖因神以心为宅。以囟为门。而其所出入之窍。得以外见者惟目。以心脉上连目系。而目系上通于脑。故瞳神散大者。心神虚散。目不了了者。脑被火燥。目眶陷下者。脑气虚脱。目瞪直视者。脑髓无气。又兼舌强不语者。脑与心神气俱脱。故昏厥如尸。王清臣《医林改错》曰。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足以发明目睛定轮。昏厥不语之精义。宋《和剂局方》。定出至宝、紫雪两方。一以犀、玳、麝香为君。一以犀、羚、麝香为君。诚得治脑之要诀。以犀、羚、玳瑁。虽皆为异类通灵之品。而实有清脑退炎之功。麝香尤足兴奋神经。而为壮脑提神之要药。彼诋中医无治脑之法者。真可谓门外汉矣。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二节·看口齿法

凡口与鼻气粗。疾出疾入者。为外感邪气有余。口与鼻气微。徐出徐入者。为内伤正气不足。此辨内外虚实之大法也。若口臭口燥者胃热。口有血腥味者亦胃热。口淡乏味者。胃伤津液。口腻无味者。胃有湿滞。口干不喜饮者。脾湿内留。口咸吐白沫者。肾水上泛。口甜者脾瘅。口苦者胆热。口辛者肺热入胃。口酸者肝热犯胃。口干舌燥者心热。口燥咽痛者肾热。口燥切牙者风痉。口噤难言者风痰。口角流稀涎者脾冷。

口中吐粘涎者脾热。口吐紫血者胃络受伤。口唾淡血者脾不摄血。口张大开者脾绝。口出鸦声者肺绝。环口黧黑者死。口燥齿枯者死。口如鱼嘴尖起者死。口中气出不返者死。凡唇焦赤者脾热。唇燥烈者亦脾热。唇焦而红者吉。唇焦而黑者凶。唇干而焦者。脾受燥热。唇淡而黄者。脾积湿热。唇淡白者血虚。又主吐涎失血。唇红紫者血瘀。又主虫啮积痛。唇红而吐血者胃热。唇白而吐涎者胃虚。唇红如朱者。血热而心火旺极。唇白如雪者。血脱而脾阳将绝。唇紫声哑者虫积。唇茧舌裂者毒积。上唇有疮。虫食其脏者为狐。下疮有疮。虫食其肛者为蜮。唇燥舌干者。心脾热极。唇肿齿焦者。脾肾热极。唇蹇而缩。不能盖齿者脾绝。唇卷而反。兼连舌短者亦脾绝。唇口颤摇不止者死。

唇吻反青气冷者死。凡病齿燥无津者胃热。齿焦而枯者液涸。切牙齿者。风动而口筋牵引。但咬不者。热甚而牙关紧急。前板齿燥。

脉虚者中暑。下截齿燥。脉芤者便血。上齿龈燥者胃络热极。多吐血。下齿龈燥者肠络热极。多便红。经行多而齿忽啮人者。冲任涸竭。病必危。虚损久而齿忽啮人者。心肾气绝。病不治。

【兼勘】叶香岩先生曰。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凡病看舌后。亦须验齿。齿垢由肾热蒸胃浊所结。其色如糕者。则枯败而津气俱亡。胃肾两竭为无治。齿焦肾水枯无垢则胃液竭。多死。有垢则火虽盛而液尚未竭。当微下之。齿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宜辛凉泄胃。齿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宜甘咸救肾。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炎上也。宜清火救水。热邪耗肾液者。齿色必黄。黄如酱瓣。症多险。宜救肾。热邪耗胃津者。齿色必紫。紫如干漆。尚可治。宜安胃。齿缝流血而痛者。胃火冲激也。宜清胃。不痛而出于牙根者。肾火上炎也。宜滋肾。此皆叶先生经验之心得。足补俞氏之未备。

【荣斋按】本节首段观察吸呼的方法,不完全。尚有最精要、最切合实用的,如:气短、气喘、鼻扇、肩息、息高、气息岔涌等六种,均应当深刻了解。而“气粗”“气微”两种,本节也说得欠详细,兹一并补充之:(一)气粗──呼吸有力而不和平,每于阳明热甚时见之,病标在肺,病本在胃;胃中积热,气不清降,肺被迫而气粗,阳明实症也。(二)气微──呼吸低微,主诸虚不足,然正气固衰,邪气亦衰了;这常见于热病已愈,正气未复的时候。若在杂病,以失血症为最显,在伤寒,以两候后为多见。(三)气短──呼吸比平常人短些,也是虚症。它与气微的差别:气微的呼吸是静的、是无声的,气短是躁而带粗的;气微是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状态则自然,气短则气若有所窒,语言像不能接续,状态很勉强。气微者,多属外感病末传,气短者,多属内伤病初起。所以气微为病退之时,气短为病进之候。(四)气喘──为气急之总名,其原因是体温高涨,其关键在乎胃和肺;但也有阴不足者;务须注意其兼症。(五)鼻扇──此症是鼻孔弛张不已,可以一望而知;凡气急非必危症,若兼鼻扇,则多数有危险,大多属于肺脏窒息。(六)肩息──气管窒塞,体力微弱,吸气时非出全力不可,因而牵动其肩;是谓肩息。病灶在肺,病源在肾,所谓肾不纳气也,哮喘病剧烈时,往往见之。(七)息高──呼吸及胸而止,其肺部之起落,仅在胸膈以上。伤寒下后,见之者死,杂病久病衰弱甚者,不在危殆之例。(八)气息岔涌──此是一种特别急性肺病,其喘息大起大落,胸博腹部皆膨胀,如抽气的风箱,而鼻孔若感异常狭窄;小儿患此者极危。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三节·看舌苔法

《内经》云。心在窍为舌。舌者。声音之机也。又云。足太阴脾之脉。络胃。上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由是推之。舌为心肾脾胃之外候。心主血。故舌色本红。成无己所谓舌者心之苗。本红而泽。伤寒三四日。舌上有膜。

白滑如苔。甚者或燥或涩。或黄或黑。是数者。热气之浅深也。脾主湿而胃主燥。肾主五液。舌上生苔者。由胃热蒸脾湿所结。故苔白而滑。或灰滑。或黑滑者。皆脾湿上潮也。若舌生黄苔。则热已入胃。其则焦黑。或生芒刺。或糙或涩或燥或干。甚或卷短者。

皆由胃热已极。燥气上灼。肾阴下竭。不能由廉泉玉英输出津液以上布舌本也。故舌本主心肾所属。舌膜主三焦内膜所统。舌苔主脾胃气蒸。心属上焦。故舌尖主上焦。肾属下焦。故舌根主下焦。脾胃属中焦。故舌中主中焦。而各脏腑之表里寒热。气血虚实。

毕形于舌者。皆由脏腑之经气。由三焦膜络为之传递。以分布于舌本也。故舌上有苔。

则辨其苔之现色。无苔。则辨舌肉之本色及其形质。于诊法上为第三要诀。其诊法。已详前六经舌苔中。及后列辨舌举要。兹不赘。

【秀按】元人杜清碧舌镜。尚嫌其简。国初张诞先舌鉴。似嫌其繁。繁简得中。其惟俞氏之辨舌乎。

【廉勘】茂名梁特岩先生曰。舌居肺上。腠理与胃肠相连。腹中邪气。熏蒸酝酿。

亲切显露。有病与否。昭然若揭。亦确然可恃。参之望闻问切。以判表里寒热虚实之真假。虽不中不远矣。申江周雪樵同社友曰。舌膜与消化部各器具连。故能显胃肠等消化部之病。又与循环器呼吸器有密切之关系。验苔之法。以润燥为两大纲。血热而多。则色红。血寒而少。则色淡。(与牙龈唇色、盖皆相同。)若胃有燥粪。胆汁无事。则逆流而上。其色即黄。其所以色黑者。表明血中有毒也。而舌与心肺肝胃大小肠等相关。故苔色为治病一要据。西医柯为良曰。凡舌上面有刺。刺中有脑蕊。能主尝味。亦有苔。

用以察病。最为有益。合而观之。辨舌为诊断上之最要。中西一致。实有可据。张诞先着舌鉴。列图疏方。繁而寡要。惟叶香岩先生温热论。辨舌色独出手眼。洵不传之妙法也。故从石芾南重订本。附录其说。以见向往钦佩之忱。

(一)初起舌苔白而欠津者。燥热伤肺津也。宜轻清泄热。为其上者上之也。如杏仁桔梗牛蒡之类。辛润以解搏束。桑叶蒌皮之类。轻清以解燥热。佐山栀皮连翘壳之微苦微燥。以燥属金。微苦能胜之也。舌苔白而底绛者。湿遏热伏也。须防其变干。宜辛淡轻清。泄湿透热。不使湿邪遏热为要。如三仁汤蔻仁易蔻皮。稍佐芦根之类。以清化之。初病舌苔白燥而薄。为胃肾阴亏。其神不昏者。宜小生地、元参,麦冬等味以救阴。银花知母芦根竹叶等味以透邪。尤须加辛润以透达。若神即昏者。加以开闭。如普济丹、宁上丸之类。迟则内闭外脱不治。舌苔白燥而浓者。调胃承气下之。佐以清润养阴之品。如鲜生地、元参、梨汁、芦根之类。若舌苔白腻不燥、自觉闷极。属脾湿重。宜加减正气散、三仁汤之类。去杏仁、芦根、滑石。加省头草、神曲。辛淡开化。芳香逐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属脾湿胃热郁极。毒延于口。前法加生大黄汁利之。舌胀自消。

舌苔白浓粘腻。口甜。吐浊涎沫。为脾瘅。乃脾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满则上溢。

亦宜加减正气散。加省头草神曲。

舌苔如碱色、或白苔夹一二条黄色。乃宿滞夹秽浊之邪。前法加宣中消滞药。否恐结闭。不能透出膜原。白苔浓如积粉。四边舌肉紫绛。乃湿土郁蒸之温邪。发为温疫。仿达原饮。三仁汤。加减透邪。以防传陷。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投苦泄清下。此湿郁未达。或素多痰饮。虽中脘痞痛。亦不可攻。宜用开泄。如杏、蔻、橘、桔。轻苦微辛以宣通气滞。

(二)舌苔黄浊。胸膈按痛。或自痛。或痞胀。此湿热混合。宜苦降辛通。如蒌、贝、温胆。小陷胸。半夏泻心。黄芩滑石汤之类。然黄要有地质之黄。乃可用苦辛重剂。若消黄光滑。乃无形湿热。已见虚象。宜蒌、贝、栀、翘。之类。微辛微苦。轻清开化。大忌苦辛重剂。舌苔老黄灰黄如沉香色。而有地质。不滑而涩。或中有断纹。或中心浓。此邪已传里。与宿滞相结。脘腹必满必痛。皆当下之。若未见此样舌苔。恐湿聚太阴为满。寒热湿错杂为痛。或湿阻气机为胀。仍当从辛淡温法开化。若苔黄薄而干。与前白薄而干者同治。

(三)热邪传营。舌色必绛而无苔。其有舌绛。中兼黄白苔者。及似苔非苔者。

此气分遏郁之热烁津。非血分也。宜用前辛润达邪。轻清泄热法。最忌苦寒冰伏。阴柔滋腻。致气分之邪。遏伏内陷。反成纯绛无苔。其有不因冰伏。而舌纯绛鲜泽。神昏者。乃邪传包络。宜犀角、鲜地黄、银、翘、郁金、鲜石菖蒲、竹沥、姜汁等味。清化之中。佐辛润开闭。若其人平素多痰。外热一陷。里络即闭。须兼用宁上普济丹丸之类。迟恐闭极昏厥。舌绛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此平昔津亏。湿热熏蒸浊痰。蒙闭心包。

宜轻泄热。佐宁上丸开之。舌色紫暗。扪之湿。乃其人胸膈中素有宿瘀。与热相搏。宜鲜地黄、犀角、丹皮、丹参、赤芍、郁金、花粉、桃仁、藕汁等味。凉血化瘀。否则瘀热为伍。阻遏机窍。遂变如狂发狂之症。舌紫而肿大。乃酒毒冲心。前法加生大黄汁利之。舌绛欲伸退场门。而抵齿难骤伸者。此痰阻舌根。肝风内动。宜于清化剂中加竹沥、姜汁、胆星、川贝等味。以化痰热。切勿滋腻遏伏火邪。舌绛为燥。邪火伤营也。宜犀角鲜地黄汤。其有因寒凉阴柔遏伏者。往往愈清愈燥。愈滋愈干。又宜甘平甘润。佐以辛润透邪。其津乃回。若舌有碎点黄白者。欲生疳也。舌与满口生白衣如霉苔。或生糜点。谓口糜。因其人胃肾阴虚。中无砥柱。湿热用事。混合蒸腾。症多难治。酌用导赤合犀角地黄之类救之。舌生大红点者。热毒乘心也。导赤犀角。加黄连金汁治之。或稍加生大黄汁利之。舌心绛干。乃胃热上铄心营。宜清心胃。舌尖绛干。乃心火上炎。宜导赤以泻其府。舌绛而光亮。绛而不鲜。

甚至干晦枯痿者。或淡而无色如猪腰样者。此胃肝肾阴涸极而舌无神气者也。急宜加减炙甘草汤。加沙参、玉竹、鸡子黄、生龟版等味。甘平濡润以救之。

(四)黑为肾色。苔黑燥而浓。此胃肠邪结伤及肾阴。急宜大承气咸苦下之。苔黑燥而不甚浓。调胃承气微和之。或增液承气润下之。若舌淡黑。如淡黑色而津不满者。

此肾虚无根之火上炎。急用复脉生脉六味辈救之。舌苔灰黑青黯而滑润者。及舌虽无苔不燥。而有如烟煤隐隐者。无热不渴。或见肢凉。此虚寒症。水来克火之象。急宜理阴煎之类温之。若舌短缩。为肝肾气竭。难治。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四节·按胸腹

内经云。胸腹者。脏腑之廓也。考其部位层次。胸上属肺。胸膺之间属心。其下有一横膈。绕肋骨一周。膈下属胃。大腹与脐属脾。脐四围又属小肠。脐下两腰属肾。

两肾之旁及脐下。又属大肠。膀胱亦当脐下。故脐下又属膀胱。血室乃肝所司。血室大于膀胱。故小腹两旁。谓之少腹。乃血室之边际。属肝。少腹上连季胁。亦属肝。季胁上连肋骨。属胆。胸与腹向分三停。上停名胸。在膈上。心肺包络居之。即上焦也。膈下为胃。横曲如袋。胃下为小肠。为大肠。两旁一为肝胆。一为脾。是为中停。即中焦也。脐以下为下停。有膀胱。有冲任。有直肠。男有外肾。女有子宫。即下焦也。

故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其诊法。宜按摩数次。或轻或重。或击或抑。以察胸腹之坚软。拒按与否。并察胸腹之冷热。灼手与否。以定其病之寒热虚实。又如轻手循抚。自胸上而脐下。知皮肤之润燥。可以辨寒热。中手寻扪。问其痛不痛。以察邪气之有无。重手推按。察其硬否。更问其痛否。以辨脏腑之虚实。沉积之何如。即诊脉中浮中沉之法也。惟左乳下虚里脉。

脐间冲任脉。其中虚实。最为生死攸关。故于望闻问切四诊之外。更增一法。推为诊法上第四要诀。先按胸膈胁肋。按之胸痞者。湿阻气机。或肝气上逆。按之胸痛者。水结气分。或肺气上壅。按其膈中气塞者。非胆火横窜包络。即伏邪盘踞膜原。按其胁肋胀痛者。非痰热与气互结。即蓄饮与气相搏。胸前高起。按之气喘者。则为肺胀。膈间突起。按之实硬者。即是龟胸。若肝病须按两胁。两胁满实而有力者肝平。两胁下痛引小腹者肝郁。男子积在左胁下者属疝气。女子块在右胁下者属瘀血。两胁空虚。按之无力者为肝虚。两胁胀痛。手不可按者为肝痈。惟夏病霍乱痧胀者。每多夹水夹食夹血。与邪互并。结于胸胁。水结胸者。按之疼痛。推之漉漉。食结胸者。按之满痛。摩之嗳腐。血结胸者。痛不可按。时或昏厥。因虽不同。而其结痛拒按则同。次按满腹。凡仲景所云胃家者。指上中二脘而言。以手按之痞硬者。为胃家实。按其中脘。虽痞硬而揉之漉漉有声者。饮癖也。如上中下三脘。以指抚之。平而无涩滞者。胃中平和而无宿滞也。凡满腹痛。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喜暖手按抚者属寒。喜冷物按放者属热。按腹而其热灼手。愈按愈甚者伏热。按腹而其热烙手。痛不可忍者内痈。痛在心下脐上。硬痛拒按。按之则痛益甚者食积。痛在脐旁小腹。按之则有块应手者血瘀。腹痛牵引两胁。

按之则软。吐水则痛减者水气。惟虫病按腹有三候。腹有凝结如筋而硬者。以指久按。其硬移他处。又就所移者按之。其硬又移他处。或大腹。或脐旁。或小腹无定处。是一候也。右手轻轻按腹。为时稍久。潜心候之。有物如蚯蚓蠢动。隐然应手。是二候也。高低凸凹。如畎亩状。熟按之。起伏聚散。上下往来。浮沉出没。是三候也。若绕脐痛。按之磊磊者。乃燥屎结于肠中。欲出不出之状。水肿胀满症。按之至脐。脐随手移左右。重手控之近乎脊。失脐根者必死。此诊胸腹之大法也。

然按胸必先按虚里。(在左乳三寸下、脉之宗气也、即左心房、尖与脉总管口衔接之处。)按之微动而不应者。宗气内虚。控之跃动而应衣者。宗气外泄。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者。宗气积于膻中也。是为常。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皆心胃气绝也。病不治。虚里无动脉者必死。即虚里搏动而高者。亦为恶候。孕妇胎前症最忌。产后三冲症尤忌。虚损痨瘵症。逐日动高者切忌。惟猝惊疾走大怒后。或强力而动肢体者。虚里脉动虽高。移时即如平人者不忌。总之虚里为脉之宗气。与寸口六部相应。虚里脉高者。寸口脉亦多高。寸口脉结者。虚里脉亦必结。往往脉候难凭时。按虚里脉确有可据。虽多属阴虚火旺之证。或血虚风动之候。阴竭阳厥之际。然按之却有三候。浅按便得。深按不得者。气虚之候。轻按洪大。重按虚细者。血虚之候。按之有形。

或三四至一止。或五六至一止。积聚之候。按腹之要。以脐为先。脐间动气。即冲任脉。

在脐之上下左右。经云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则衄而渴。心烦。饮水即吐。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则气上冲。正在心中。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则无汗。心大烦。骨节痛。目眩。食入则吐。舌不得前。又云。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动气在上。不可下。

下之则掌握烦热。身浮汗泄。欲得水自灌。动气在下。下之则腹满头眩。食则圊谷。心下痞。且不可涌吐。涌吐则气上逆而晕厥。亦不可提补。提补则气上冲而眩痉。故脐名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凡诊脐间动脉者。密排右三指。或左三指。以按脐之上下左右。动而和缓有力。一息二至。绕脐充实者。肾气充也。一息五六至。冲任伏热也。按之虚冷。其动沉微者。命门不足也。按之热燥。其动细数。上支中脘者。阴虚气冲也。按之分散一息一至者。为元气虚败。按之不动。而指如入灰中者。为冲任空竭之候。且可辨其假寒假热。按冲任脉动而热。热能灼手者。症虽寒战切牙。肢厥下利。是为真热而假寒。若按腹两旁虽热。于冲任脉久按之。无热而冷。症虽面红口渴。脉数舌赤。是为真寒而假热。

总之冲任脉动。皆伏热伤阴。阴虚火动之证。平人则发病。病患则难治。惟素有肝热者。亦常有之。尚无大害。若素禀母体气郁。一病温热夹食。肠中必有积热。热盛则冲任脉动。动而底者热尚轻。动而高者热甚重。兼虚里脉亦动跃者必死。如能积热渐下。冲任脉动渐微。及下净而冲任脉不动者多生。若冲任脉动跃震手。见于久泻久痢者。乃下多亡阴之候。病终不治。

【廉勘】虚里冲任。皆出自《内经》。《经》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动而应衣者宗气泄也。虚里无动脉者死。又云。冲为血海。又为气街。其脉起于少腹之内胞中。

挟脐左右上行。并足阳明之脉。至胸中而散。上挟咽。任主胞胎。其脉起于少腹之内。

胞室之下。出会阴之分。上毛际。循脐中央。至膻中。上喉咙。绕唇。终于唇下之承浆穴。与督脉交。李志锐所谓饮食入胃。取汁变赤。由营卫上入于心。由心分布其重浊之汁。入冲脉化血。精华之汁。入任脉化精。冲是一身之总血管。任是一身之总精管者是也。俞氏按胸以诊虚里。按腹以诊冲任。较诊太溪趺阳。尤为可据。故腹诊之法。亦诊断上之必要。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五节·问口渴否

《难经》云。问而知之之谓工。工于问者。即其现症以求其病源。定其病名。察其病所。明其病情。度其病势。防其病变。兹必先问其口渴与否。以胃为十二经之海。凡伤寒传变。必归阳明。伤寒证治。全藉阳明。欲知里症之寒热。全在渴。不渴。辨之。此勘伤寒之精要也。于诊法上为第五要诀。凡症属虚寒者。口多不渴。症属实热者。口多燥渴。其常也。若论其变。凡渴喜热饮者。皆属痰饮阻中。否则气不化津。渴喜冷冻饮料者。饮多者火就燥。饮少者湿化火。阳明实热之渴。大渴引饮。太阴湿热之渴。渴不引饮。少阴虚热之渴。口燥而渴不消水。厥阴风火之渴。口苦而渴则消水。自利而渴者。阳明热泻。自利不渴者。

太阴寒泻。胃中液干而欲饮。饮必喜冷而能多。膀胱蓄水而欲饮。饮必吐水而不多。

先渴后呕者。水停心下。先呕后渴者。火烁胃液。口中干而消渴者。总属肝胃热病。

口中和而不渴者。多属脾肾寒症。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六节·询二便

《内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变也者。如中气不足以御寒。溲则澄澈清冷。甚则膀胱不约而遗溺。便则溏泻飧泄。甚则大小肠直倾而洞泄。中气不足以制热。溲则水液混浊。甚则膀胱不利为癃。便则胶闭燥结。甚则大小肠胶结为痢。

【廉勘】观察二便。西医于诊断上最为注重。谓二便中往往含有霉菌微虫。必以化学药品。投入二便之中。细细辨析。以判其病毒之所在。此种诊断。实堪效法。凡肠寒者溺白。肠热者溺黄。清白如冷水者为阴寒。浑白如米泔者为湿热。红黄色者为实热。

淡黄色者为虚热。深红老黄者为肝阳盛。浅红淡黄者为肾阴虚。清长而利者。心阳虚而肾气下陷也。短涩而痛者。心火盛而膀胱热结也。溺自遗而不知者。病必死。溺极多而虚烦者。病亦危。小儿由睡中遗溺者。谓之尿床。肾与膀胱虚寒也。小儿初溲黄赤色。

落地良久。凝如白膏者。谓之溺白。肝热逼成肾疳也。如饮一溲一。色亦凝如白膏。味甜无臭者。三消症中之下消也。溺时点滴。尿管痛如刀割者。砂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等之五淋症也。轻为湿火。重为淋毒。溺时不痛。色凝如膏。细白稠粘者。精浊之候。色如米泔。混浊滑流者。溺浊之候。一为房事伤肾。一为湿火下注。太阳蓄血在膀胱。验其小便之利与不利。阳明蓄血在肠胃。验其大便之黑与不黑。大抵虚寒之证。

大便必或溏或泻。实热之证。大便必既燥且结。故凡大便形如鸭粪而稀者寒湿。形如蟹渤而粘者暑湿。下利清谷。有生腥气者。为阴寒。有酸臭气者。为积热。大便色青。形稀而生腥气重者为脾肾虚寒。汁粘而臭秽气重者为肝胆实热。大便老黄色者为实热。淡黄色者为虚热。大便红如桃浆者为血热。黑如胶漆者为瘀热。大便白色者属脾虚。亦主胆黄。酱色者属脾湿。亦主肠垢。大便褐色者火重。黑色者火尤重。大便酸臭如坏醋者伤食滞。腥臭如败卵者伤乳积。大便急迫作声者小肠热。肛门热灼而痛者直肠热。

【荣斋按】问大便应了解其稀硬度、数量、颜色、有没有血或粘液。普通腹泻的大便是稀的(水样)。数量很多。而痢疾病患的大便,则是很少而有血、粘液或脓。霍乱病患的大便好象淘米水。同时,还应问大便时有没有痛苦,腹痛还是肛门痛?有没有“里急后重”的现象。(里急后重,是直肠里一种想解大便的感觉,而实在又解不出大便来,常见于痢疾病患。)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七节·查旧方

问其所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者。明其有否药误。以便核前之因。酌己之见。默为挽救。亦不必吹毛求疵。信口雌黄。有伤雅道。如果病已垂危。无可挽救。慎勿贪功奏技。而违众处方。以招铄金之谤。而最为吾绍惯习。不究其病之寒热虚实。标本阴阳。而病家专好议药以责问医者。医家专好议方以伤残同道。酿成一议药不议病之恶俗。此喻西昌所以定议病式。有先议病后议药之名论也。

【荣斋按】“查旧方”的作用,尚具有其他重要意义。由于过去的治疗,能影响现在的病状和征候。伤寒病患如果吃过退热药,它的正常热型(稽留热)就要改变。有痛感的病患如果吃过止痛药,他的痛感会临时减轻。我们要知道那些症状是因为治疗或药物的关系而加重或减轻的。所以症状与过去接受的治疗的关系,我们须彻底了解。

第五章·伤寒诊法

第八节·察新久

新病易治。久病难已。暴病无虚。久病无实。夫人而知之。然新病猝中。如中风、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中毒、及痰中虚中、食厥、色厥之类。何尝易治。亦未尝无虚症。久病如顽痰蓄饮气滞血瘀。及三痼六郁之类。尽多实症似虚。果能审症详明。投剂果决。自然病势渐减。逐日见功。亦未必难已。问其病之新久者。欲察其为外感。为内伤。为外感夹内伤。为内伤夹外感。为实为虚。为实中夹虚。为虚中夹实。以定病之准的而已。总而言之。在医者博历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有真学问。肯负责任。而病患又深信不疑。善为调养。二难并。两美合。何致有世无良医。病多不治之长叹也哉。至于切脉之道。一载六经脉象。一载诊脉举要。兹不赘述。

【秀按】俞氏诊法。简而得要。固足为后学典型。喻西昌议病式。繁而得当。亦足为后学模范。试述其式。某年、某月、某地、某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药。次后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现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有无。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其症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外。根据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一一详明。务令纤毫不爽。起众信从。允为医门矜式。不必演文可也。其自释义云。某年者。年上之干支。治病先明运气也。某月者。治病先明四时也。某地者。辨高卑燥湿。五方异宜也。某龄某形某声某气者。用之合脉以图万全也。形志苦乐者。验七情劳逸也。始于何日者。察久近传变也。历问病症药物验否者。以之斟酌己见也。昼夜寒热者。辨气分血分也。饮食二便者。察肠胃乖和也。三部九候。何候独异者。推十二经脉受病之所也。二十四脉见何脉者。审阴阳表里无差忒也。根据经断为何病者。名正则言顺。事成如律度也。标本先后何在者。识轻重次第也。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者。求一定不瘥之法也。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乃药之制不敢滥也。十剂。宜、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乃药之宜不敢泛也。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者。用药最上之法。寒热温凉平。合之酸辛甘苦咸也。引汤名为加减者。循古不自由也。刻效于何时者。逐款辨之不差。以病之新久定痊期也。则是则医案之在人者。工拙自定。积之数十年。治千万人而不爽也。

【廉勘】前清国初张石顽老人。于诊法。多所发明。爰为节述其说。以补俞氏之不逮。(一)辨形。细观肌之滑涩。以征津液之盛衰。理之疏密。以征营卫之强弱。肉之坚软。以征胃气之虚实。筋之粗细。以征肝血之充馁。骨之大小。以征肾气之勇怯。爪之刚柔。以征胆液之淳清。指之肥瘦。以征经气之荣枯。掌之浓薄。以征脏气之丰歉。

尺之寒热。以征表里之阴阳。至于深闺窈窕。往往密护屏帏。不能望见颜色。但须验其手腕色泽之苍白肥瘠。已见一斑。若夫肌之滑涩。理之疏密。肉之坚软。筋之粗细。骨之大小。爪之刚柔。指之肥瘦。掌之浓薄。尺之寒热。及乎动静之安危。气息之微盛。

更合之以脉。参之以证。则气血之虚实。情性之刚柔。形体之劳逸。服食之精粗。病苦之逆顺。皆了然心目矣。(二)辨色。色贵明润。不欲沉夭。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壅滞浊。病久气虚。只宜瘦削清。若病邪方锐。清白少神。虚羸久困。而妩媚鲜泽。

咸非正色。五色之中。青黑黯惨。无论病之新久。总属阳气不振。惟黄色见于面目。而不至索泽者。皆为向愈之候。若眼胞上下如烟煤者。寒痰也。眼黑颊赤者。热痰也。眼黑而行步艰难呻吟者。痰饮入骨。眼黑而面带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风痰也。

病患见黄色光泽者。为有胃气。不死。干黄者。为津液之槁。多凶。目睛黄者。非瘅即衄。目黄大烦为病进。平人黑气起于口鼻耳目者危。若赤色见于两颧。黑气出于神庭。

乃火气入于心肾。暴亡之兆也。他如黄属脾胃。若黄而肥盛。胃中有痰湿也。黄而枯。

胃中有火也。黄而色淡。胃气本虚也。黄而色黯。津液久耗也。黄为中央之色。其虚实寒热之机。又当以饮食便溺消息之。色白属肺。白而淖泽。肺胃之充也。肥白而按之绵软。气虚有痰也。白而消瘦。爪甲鲜赤。气虚有火也。白而夭然不泽。爪甲色淡。肺胃虚寒也。白而微青。或臂多青脉。气虚不能统血。若兼爪甲色青。则为阴寒之证矣。白为气虚之象。纵有失血发热。皆为虚火。断无实热之理。苍黑属肝与肾。苍而理粗。筋骨劳也。苍而枯槁。营血之涸也。黑而肥泽。骨髓之充也。黑而瘦削。阴火内戕也。苍黑为下焦气旺。虽犯客寒。亦必蕴为邪热。绝无虚寒之候也。

赤属心。主三焦。深赤色坚。素禀多火也。赤而胭坚。营血之充也。微赤而鲜。气虚有火也。赤而索泽。血虚火旺也。赤为火炎之色。只虑津枯血竭。亦无虚寒之患。大抵火形人。从未有肥盛多湿者。即有痰嗽。亦燥气耳。此皆望诊之大要也。(三)辨声。声虽发于肺。实发自丹田。其轻清重浊。虽由基始。要以不异平时为吉。而声音清朗如常者。形病气不病也。始病即气壅声浊者。邪乾清道也。病未久而语声不续者。其人中气本虚也。脉之呻吟者。痛也。言迟者。风也。多言者。火之用事也。声如从室中言者。

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正气夺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

神明之乱也。出言懒怯。先重后轻者。内伤元气也。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客邪也。攒眉呻吟者。头痛也。噫气以手抚心者。中脘痛也。呻吟不能转身。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摇头以手扪腮者。齿颊痛也。吟呻不能行步者。腰脚痛也。诊时吁气者。郁结也。摇头而言者。里痛也。形羸声哑者劳瘵。咽中有肺花疮也。暴哑者。风痰伏火。

或怒喊哀号所致也。语言蹇涩者。风痰也。诊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

伤寒坏病。声哑唇口有疮者。狐惑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痰火也。此皆闻证之大要也。前清咸同间石芾南先生。于问证颇为扼要。爰为节述其说。以补俞氏之未备。病、藏于中者也。症、形于外者也。工于问者。非徒问其症。殆欲即其症见。以求其病因耳。法当先问其人之平昔。有无宿痰。有无恚怒忧思。饮食喜淡喜浓。喜燥喜润。嗜茶嗜酒。大便为燥为溏。妇人问。其有无胎产。月事先期后期。有无胀痛。再问其病。初起何因。前见何症。后变何症。恶寒恶热。孰重孰轻。有汗无汗。汗多汗少。汗起何处。汗止何处。口淡口苦。渴与不渴。思饮不思饮。饮多饮少。喜热喜凉。(喜热饮不皆属寒、尝有郁遏不通者、亦喜热饮、以热则流通故也。)思食不思食。能食不能食。食多食少。化速化迟。胸心胁腹。有无胀痛。二便通涩。大便为燥为溏。小便为清为浊。色黄色淡。(二便最为紧要、乃病之外见者。)种种详诘。就其见证。审其病因。方得轩岐治病求本之旨。此皆问诊之大要也。他如寇宗曰。未诊先问。最为有准。如看妇人病。尤必先问经期。张子和云。凡看妇病。当先问孕。若孕在疑似间。不可轻用破气行血药。彭用光曰。凡看产妇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及少腹中有无结块。何西池曰。凡妇人经停四五个月。当问其乳头乳根黑否。乳房升发否。

若系垢胎。必每月行经。须问其经行多少。及腹中果动否。此皆妇科扼要之问法也。至若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恶露有无产后验。亦属问法之要略。惟赵晴初老医。谓诊病虽须详问。又当色脉合参。不可徇病患之言。为其所惑。

【荣斋按】木章俞氏所讲和转载喻西昌等八家对于诊察伤寒的各种方法,是很符合现代“调查病史”的要求的。本节所谓“察新久”,就是采取“现下病史”和过去病史”,它不仅能给予诊断上许多佐证,而且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它还可以作为诊断的根据;这就是我们“四诊”中的“问诊”。我认为采取病史的范围,除本章所说各项外,还应该注意到:(一)起病的时间和情形──时间要愈准确愈好。可以用各种记时的方法,如某日几点几分钟或某日清晨、正午、黄昏或半夜,或起床前后,早饭前后,午饭前后……等。起病情形有骤起的(如大叶肺炎和疟疾),有渐起的(如伤寒),但也有不知不觉中而起病的(如各种慢性疾病)。(二)症状与时间的关系──各种症状的表现都有它一定时间的规律。如果忽略了它的时间性,则症状就失掉了它对诊断上的意义。

如疟疾病患的发热,有间日一次的,也有三日一次的。每次发热时间有数十分钟的,也有几个钟点以上的。伤寒病患是继续不断的高热,而肺结核病患则是每日下午发微热。

因此,要注意它发生的时间。(三)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各种症状的表现都是互相关联的,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如疟疾病患应该是先发寒、再发热、后出汗,这三个疟疾的主要症状,有它们时间先后的关系,这种关系是诊断疟疾的标志。又如发热和头痛的关系,一般急性热病都是热度愈高的时候头痛愈厉害,热度降低头痛也减轻了。凭着这个关系就可以知道这个头痛是因为发热而起的,绝不是其他原因。因此,我们的问症状就应注意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而不应把每一个症状孤立起来,否则,就会造成诊断上的错误。

其他,如症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症状本身的分析,各个系统详细状症的采取,可能致病的诱因等;都应该加以注意和考虑。至于询问“过去病史”,应根据现下病史的情形而变化,现下病史中那一个系统是最主要的症状,过去病史也应详细询问那个系统。所谓“新病引起旧病”如第九章伤寒夹证中的夹痰、夹血、夹疝、夹痨等,这些病史的早日获得,对诊断和将来的治疗是很有意义的。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