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六十九·小儿斑疮入眼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不论大小。须患斑疮一度。疮子患时。觉入眼中。实时将息慎忌。若不忌口将息,即便疼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肿硬。翳如银色。此乃热气在肝。上冲入眼。肝膈壅毒。因成障翳,宜用秦皮汤洗之。后服凉肝丸。
不宜镰洗出血,点药挑拨。恐损眼。得疼痛定。即点退翳药。
诗曰:夫为人子一生身须患斑疮不可论热气透肝冲上睑难开肿硬更羞明眼疼翳出如白银不要强将两手亲却恐叫啼伤破后顺时保护要殷勤秦皮煎水频频洗服药应教微有旬病者若能根据此诀遗君终老眼分明秦皮汤秦皮(二两)秦艽细辛防风(各一两)甘草(五钱)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三五沸。热淋洗眼立效。
凉肝丸防风(二两)黄芩茺蔚子黑参大黄知母(各一两)人参茯苓(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六
七十·小儿睑中生赘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脾胃壅热上冲入眼睑之中。致令生肉。初时小如麻米。后三五年间长大。摩隐瞳人。赤涩泪出。
切宜钩割散去瘀血。后乃熨烙。宜服搜胃散、补肝丸。点曾青膏立效。
诗曰:小儿眼睑赘虽稀医者先来也要知初即小如麻子大日深渐长豆珠垂必须割烙流瘀血斟量汤丸宜三思若逢高贵娇儿女点药还须得妙奇搜胃散大黄桔梗黑参防风车前子细辛芒硝黄芩(各等分)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补肝丸芎本细辛五味子(各一两)茺蔚子(二两)羌活知母(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曾青膏曾青(一两)龙脑(少许)朱砂乳头香琥珀珍珠(各一分)
上为末。研如面相似。调酥为膏。每至夜后点眼。
卷之六
七十一·小儿疳眼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皆因脑热。头上有疮。或因雀目多时。泻痢潜冲。疼痛泪出难开。膈间热。肝风入。初患之时。时时痒涩。眉咬甲揉鼻。致令翳生。赤肿疼痛,泪出难开。膈硬。白膜遮满。怕日。合面而卧。不喜抬头。此疾不宜烧炙头面。恐损眼目。尤忌点药。宜服杀疳散、退翳丸立效。
诗曰:小儿疳眼自何来脑热肝风起祸灾或固泻痢潜中上雀目多时亦是媒初患时时闭痒涩病深生翳肿难开手头发兼揉鼻怕见光明头不抬计拙便将头面炙枉遭疼痛实堪哀庸医不解轻轻点刺着疮痕疼不谐欲知痊瘥求何道服药如风卷雾开杀疳散防风龙脑牡蛎(各二两)五味子白芷细辛(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日空心米汤调下一钱。
退翳丸黑参防风人参茯苓石决明细辛黄芩桔梗车前子(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
卷之六
七十二·小儿青盲外障
此眼初患之时。在母腹中忽受惊邪之气。今生后五七岁以来。便多患眼。其初患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渐渐失明。还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初觉便宜将息急疗。服牛胆丸、犀角饮子立效。
诗曰:胎中受得风邪气五脏相遭各有名天吊只因心领得目盲肝纳是前程痰涎呕吐皆黄汁神彩时时只欲惊两眼若能求见物服药良医始见明牛胆丸牛胆钩藤(各五钱)人参羚羊角藿香广香(各一两)琥珀(少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薄荷汤下三丸。七岁以上五丸。
犀角饮子犀角防风芍药黄芩(各一两)羚羊角知母(各二两)人参(五两)
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渣温服。
卷之七
诸家秘要名方
(凡五家)
卷之七诸家秘要名方
一·巢氏论针眼候
凡眼内头忽结成。三五日间。便生脓汁。世呼为偷针。此由热气客在间。热搏津液所成。但其势轻者。故止小小结聚。汁溃热歇乃瘥。
卷之七诸家秘要名方
二·三因方
(十三方)
千金神曲丸主明目。百岁可读细书。常服大益眼目。
神曲(四两)磁石(二两火醋淬七次)光明朱砂(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米汤服五丸。食前日三服。
羌活散治风毒上攻。眼目昏涩。翳膜生疮。及偏正头疼。目小。黑花累累者。
羌活川芎天麻青皮本旋复花天南星(炮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薄荷七叶。煎至七分。食后服。一法入牵牛末二两。以生姜汁煮糊,丸如桐子大。酒任下二三十丸白蒺藜散治肾脏风毒上攻。眼目赤肿。热泪昏涩。肉攀睛。
白蒺藜(炒去刺)甘草(生)僵蚕(去丝嘴直者炒)防风(各一两)天南星(一两半黑豆二合青盐半两水煮透取出焙称不用盐豆)甘菊花(三两生)
上为末。每服二钱。煎甘草汤调下。食后服。忌炙物。
洗肝散治肝热,赤脉贯睛。涩痛。冲风泪下。兼治热血攻心。
白蒺藜(一两半)防风羌活(各半两)马牙硝(二两)甘草(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白汤调下。
椒红丸明目。暖水脏补虚。久服驻颜,缩小便。
川椒(取红四两)巴戟(去心)金铃子(锉炒)附子(炮去皮脐)茴香(炒各一两)
上为末。别用山药三两为末。酒煮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盐汤下三五十丸。
煮肝散治眼赤。有耳痒证。用四生散。入羊子肝煮甚妙。
白附子白蒺藜黄羌活(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匕。盐酒入羊子肝煮。空心温服。子肝即羊肝上有小片者是。
驱风散治风毒上攻眼。肿痒涩痛不可忍。或上下睑赤烂。或翳肉侵睛。
五倍子(一两去尘土)蔓荆子(一两半洗)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取一盏。澄清热洗。留滓二服再煎。
立胜散治风毒攻眼。及时眼隐涩。羞明肿痛。
黄连黄柏秦皮(去粗皮)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枣一个。灯心七茎。煎数沸去滓。以新羊毛笔蘸刷眼。候温。即以手沃之。一法不用黄柏、甘草。有防风、黄芩。
神仙照水膏治障翳。
蜡(一两)黄丹(一两水飞)蛇蜕(一分)水银(一钱)初生乌鸡壳(一个)
上为柳木棰研细。滴蜡为饼。临卧用之。候天明。将水点眼。药坠水中。翳膜尽去。
柏竹沥膏治一切赤眼障翳。
慈竹(截作段去两头)黄柏(刮去粗皮刮细者蒲填竹内)
上用新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以铜箸点眼。
通和膏治眼赤涩。翳膜遮障。时多热泪。
轻粉(一字)乳香(皂荚子大)杏仁(二十个去皮尖嚼细)
上旋入口中都嚼。候津液满口,吐出瓷器中。置火上。令四边沸。以绵滤别盏中。入生脑子皂子大。研匀。再滤过。
以铜箸点之。
通神膏治眼生翳膜。赤脉肉。涩痒痛有泪。
沙蜜(四两)青盐麝香(各一字)乳香砂(滴过)枯矾(各半字)当归(五分)黄连(一钱)
上件乳钵内研碎。同蜜入竹筒内密封定。煮半日。浓绵滤过点眼。
蛤粉丸治雀目。不拘久近,但日落便不见物。
黄蜡上色蛤粉(细研各等分)
上蜡搜粉为丸如枣大。每用猪肝一片。二两许。批开。裹药一丸。麻绵缠定。瓷器内用水一碗煮熟。取出。乘热熏眼。至温吃肝。以瘥为度。
卷之七诸家秘要名方
三·本事方
(六方)
镇肝明目羊肝丸甘菊花羌活柏子仁白术细辛官桂五味子(各半两)黄连(三分)羯羊肝(一具新瓦盆中炙干更焙之若肝大止用一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食前温水下三四十丸。
又方菟丝子车前子麦门冬决明子白茯苓五味子枸杞子茺蔚子苦葶苈地肤子(去壳)蕤仁泽泻防风黄芩杏仁(大者炒)华阴细辛桂心青葙子(各一两)熟地黄(一两半)白羯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炙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
张台卿尝苦目暗。京师医者令灸肝。遂转不见物。因得此方服之遂明。有一男子内障。医治无效,因以余剂遗之。
一夕于灯下语其家人曰。适偶有所见。如隔门缝见火者。及旦视之。眼中翳膜且裂如线。张云此药最灵。勿妄与人。忽之则无验。子隘之。且欲广其传也。
又方羌活川芎旋复花防风(各半两)甘草楮叶甘菊花苍术(米泔浸去皮)枳实蝉蜕木贼桑叶(八月授阴干各一两)
上木臼中捣为末。茶清调下二钱。早晚食后临卧各一服。亦治赤眼。忌湿面及酒。楮叶须真无实者。余不堪用。不尔诸药悉无效。合时不得烙及犯铁器。予观此方。取楮叶必无实者。盖阴阳二物相匹配尔。有实者阳也。无实取叶者阴也。所以不得其真。诸药悉无效。
菊花散治肾肝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甘菊花牛蒡子(炒熟各八两)防风(三两)白蒺藜(去刺一两)甘草(一两)
上细末,每服二钱。熟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素问云。久视伤血。血主肝。故勤书则伤肝。主目昏。肝伤则自生风热气。上凑于目。其昏亦甚。不可专服补药。
须服益血镇肝明目药。
地黄丸黄连决明子(各一两)没药甘菊花防风羌活桂心光明朱砂(各半两)干熟地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后日三服。
读书之苦。伤肝损目。诚然。晋范宁尝苦目痛。就张湛求方。湛戏之曰。古方宋阳子少得其术。以授鲁东门伯。次授左邱明。遂世世相传。以及汉杜子夏。晋左太冲。凡此诸贤并有目疾。俱得此方云。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起晚五。夜早眠六。凡此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蓰。蕴于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棰之余。长服不已,动见墙壁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审如是而行之。非可谓之嘲戏。亦奇方也。
治头风冷泪方(庞安常)
甘菊花决明子(各三分)白术羌活川芎细辛白芷荆芥穗(各半两)
上为细末。温汤调下。食后日三服。
又方(庞安常)
川芎甘菊细辛白术白芷(各一分)
上为细末。蜡丸如黍米大。夜卧纳一丸目中。一时辰换一丸。
荀牧仲顷年尝谓予曰,有一人视一物为两。医者作肝气有余。故见一为二。令服补肝药皆不效。此何疾也,予曰。
孙真人云。目之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邪中于颈。因逢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入于脑。入于脑则转。转则目系急。
急则目眩以转。邪中其睛。所中者不相比则睛散。睛散则歧。故见两物也。令服驱风入脑药则愈。
卷之七诸家秘要名方
四·百一选方
(五方)
芎菊散治暴赤眼。
薄荷(二两)菊花甘草川芎(各一两)防风(七钱)白芷(半两)
上为细末。食后茶少许沸汤点服。如伤风。用酒调服。其效尤速。
冀州郭家明上膏治远年近日不睹光明,内外障眼,攀睛肉。连睑赤烂。隐涩难开。怕日羞明。推眵有泪。
视物茫茫。时见黑花。或睑生风粟。或翳膜侵睛。时发痒痛。并皆治疗。此药神妙无比,不可尽述,兼治口疮。涂之立愈。冀宰曾合服。甚奇。
白沙蜜(一斤)黄丹(四钱)砂(另研)乳香(另研)青盐轻粉硼砂(以上俱另研各二钱)麝香(另研五分)金星石银星石井泉石云母石(各一两)脑子(另研二钱)黄连(去须)乌鱼骨(各五钱)
上件药于净室中。不得令妇人鸡犬见。用银石器内慢火先炒黄丹令紫色。次下蜜。候熬得滴水不散。其色皆紫。次入腊月雪水三升。再熬二十余沸。将其余药研入末一处同熬。用箸滴在指甲上成珠不散为度。以浓纸三张铺在筲箕内。
倾药在纸上滤过。再用瓶子盛。放在新水内浸三昼夜去火毒。其水日一易之。看病眼轻重。临晚用箸头蘸药点大头。
以眼涩为度。若治内障眼目,用面水和成条而捏作圈子。临睡置眼上。倾药在内。如此用之。一月见效。
五蜕散治内障得效方龙蜕(即蛇皮)蝉蜕凤凰蜕(鸟花鸡卵壳)佛蜕(即蚕纸)人蜕(男子退发)
上等分。不以多少。一处同烧作灰。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熟猪肝吃。不拘时候。日进三服。
五生散治目赤。去头风。退翳。钱文子传。
天雄附子(尖各半两)防风(一两)天南星(一两)川续断(一两并生用)
上为饮子。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酒少许。煎至六分。食后温服。因头风而病目者。服之必效。
地黄丸唐丞相李恭公扈从在蜀中。日患眼。或涩或生翳膜。或即疼痛。或见黑花如豆大。累累数十不断。或见如飞虫翅羽。百方治之不效。僧智深云。相公此病缘受风毒。夫五脏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肾是肝之母。令肾受风毒。故令肝虚。肝虚则目中恍惚。五脏亦然。香港脚消渴诸风等。皆由肾虚也。地黄丸悉主之。
生干地黄(一斤)熟干地黄(一斤)石斛(去苗四两)防风(去芦四两)枳壳(麸炒四两)牛膝(酒浸)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为末入瓦器内去油)
上为细末。不犯铁器。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以豆淋酒下五十丸。
豆淋酒法。黑豆半升。净拣簸炒令烟出。以酒三升浸之。不用黑豆。用此酒煮独活。即是紫汤也。
卷之七诸家秘要名方
五·和剂方
(十四方)
锦鸠丸治肝经不足。风邪内乘。上攻于眼。眼暗泪出。怕日羞明。隐涩痒痛。瞻视茫茫。多见黑花。或生翳膜。并皆治之。
斑鸠(一只去皮毛肠嘴爪用文武火连骨炙干用)牡蛎(去土取粉用)防风(去芦)羯羊肝(一具薄批炙干令焦)黄连(去须)蔓荆子(二升淘洗绢袋盛饭甑蒸少时晒)桂(去皮)杜蒺藜(去尖角炒各二两)甘菊花(拣净各五两)蕤仁(去皮)羌活(去芦)瞿麦草决明(各三两)白茯苓(去皮四两)细辛(二两)
上十五味为末。炼蜜和杵五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或酒下。空心日午临卧三服。如久患内外障眼。服诸药不效者。渐加至五十丸必效。暴赤眼疼痛。食后用荆芥汤下二十丸。
驻景丸治肝肾俱虚。眼常暗昏。多见黑花。或生障翳。视物不明。迎风有泪。久服补肝肾。增眼力。
车前子(三两)干熟地黄(三两)菟丝子(五两酒浸别研为末)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空心晚食前。日二服。
密蒙花散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久患偏头疼。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疼。并暴赤肿疼。皆治之。
密蒙花(拣净)羌活(去芦)菊花(去土)石决明杜蒺藜(炒去尖)木贼(各等分锉)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茶清调下,食后日二服。
羚羊角散治大小儿一切风毒瓦斯。上冲眼目。暴发赤肿。或生疮疼痛。隐涩难开。羞明怕日。
羚羊角(半钱)川升麻黄芩车前子甘草(各二十两微炒)决明子(二十两)草龙胆(去芦)栀子仁(各五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温熟水调下。日三服。小儿服半钱。
秦皮散治大人小儿风毒。赤眼肿疼。痒涩眵泪。昏暗羞明。
秦皮(锉)桂府滑石(杵碎)黄连(各等分去须)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沸汤点。去滓。温热频洗。
镇肝丸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眵多有泪。怕日羞明。时发肿赤。或生障翳。并皆服之。
决明子地肤子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茺蔚子防风(去芦头及叉)蔓荆子(去白皮)人参(各一两去芦)青葙子车前子地骨皮(去土)柏子仁(炒)甘草(锉)甘菊花柴胡(去芦)玄参山药(各半两)细辛(一分去苗)
上为末。蜜水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食后日三服。
菊睛丸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久服补不足。强目力。
巴戟(一两去心)枸杞子(三两)甘菊花(四两)苁蓉(一两酒浸去皮炒切)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
菩萨散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肿痒。动时亦痛。耳鸣头眩。
白蒺藜(炒)防风(锉炒)甘草(一两)荆芥穗(一两半)苍术(各二两米泔浸一宿锉炒)
上为末。不拘时候。入盐少许。沸汤或酒调下一大钱。神效。
拨云散治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时多热泪。隐涩难开。眶骨赤痛。睑红烂。瘀肉侵睛。但是风毒眼疾。并皆治之。
羌活防风甘草(炒)柴胡(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临睡时服。薄荷汤茶调下。菊花末汤下亦得,忌炙面等。
流气饮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视物不见。常见黑花。当风多泪,怕日羞明。推眵赤肿。
隐涩难开。或生翳障。倒睫拳毛。眼眩赤烂。及妇人血风眼。及时行暴赤。眼胞紫黑。应有眼病。并皆治之。
荆芥(去梗)山栀(去尖皮)牛蒡子(炒)蔓荆子(去白)白蒺藜(去尖)细辛(去叶)防风(去芦)
玄参(去芦)木贼(去尖节)川芎(净)大黄(炮)菊花甘草(炙)黄芩(各一两)制苍术(二两)草决明(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冷酒调下,如婴孩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睛明散治外障退翳膜。疗风毒。上攻眼疼赤肿。或睑痒烂,时多热泪昏涩。
黄连(去须)当归(去芦洗)赤芍药滑石(细研各五两)
上件锉研为细末。研滑石拌匀,每用半钱,沸汤点。澄清去滓。热洗。忌一切腌藏鱼酢酒面等毒物。
春雪膏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头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推眵赤肿,怕日羞明。不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
脑子(二钱半研)蕤仁(二两去皮二两细研)
上用生蜜六钱重。将脑子蕤仁同和每用铜箸或金银钗股。大小时复少许点之。又治连眶赤烂。以纸涂膏贴之。
菊花散理肝气风毒。眼目赤肿。昏暗羞明。隐涩难开。攀睛肉。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暴赤肿疼。并皆治之。
蝉蜕(去头翅足土)木贼(去根节)白蒺藜(去尖炒)羌活(各三两去芦不见火)菊花(六两去梗)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常服。明利头目。洗肝去风。忌发风腌藏炙等物。
洗肝散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并皆治之。
大黄(煨)山栀(去皮)当归(酒洗去芦)防风(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甘草(炙)川芎(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冷水或熟水调下。食后。日三服。见效。
卷之八针灸经
一·偃伏头部中行
凡十穴神庭一穴。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治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可灸二七壮止。
岐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即伤。宜灸七壮。至三七壮止。禁不可针。针即发狂。忌生冷鸡猪酒面动风物等。
上星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督脉气所发。治头风目眩。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目不明。忌如前法。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治目眩。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则罢灸,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头风即永除,若八岁以下。即不得针。忌如前法。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督脉气所发。疗头风目眩。针入一分。可灸三壮至七七壮即止。忌如前法。
百会一穴,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脉足太阳交会于巅上。针入二分。
得气即泻。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唐秦鸣鹤刺微出血。头痛立愈。凡灸头顶。不得过七七壮。缘头顶皮肤浅薄。灸不宜多。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脉气所发。治目眩。头偏痛。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督脉气所发。治脑旋目晕。头痛不可忍。可灸七壮。针入二分。
脑户一穴。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禁不可针。针之令人哑不能言。
治目晴痛。不能远视。可灸七壮。亦不可妄灸。令人失喑。
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在项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治头痛目眩。针入三分。
哑门一穴。一作喑。一名舌横。一名舌厌。在顶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仰头取之。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哑。治头痛。针入二分。一作五分。
卷之八针灸经
二·偃伏头部第二行
左右凡十四穴曲差二穴。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发际。足太阳脉气新发。治头顶痛。目视不明。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五处二穴。在上星旁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不明。头风目眩。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承光二穴。在五处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风眩头痛。目生白膜。针入三分。禁不可灸。
通天二穴。在承光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偏风,鼻多清涕。衄血头重。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络却二穴。一名强阳。又名脑盖。在通天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可灸三壮。
玉枕二穴。在络却后一寸五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发际上三寸。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痛不能视。脑风疼痛不可忍者。可灸三壮。
天柱二穴。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瞑视。头旋脑痛。针入五分。得气即泻。立愈。
卷之八针灸经
三·偃伏头部第三行
左右凡十二穴临泣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足太阳少阳之会。治目生白翳多泪。针入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忌如前法。
目窗二穴,在临泣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外赤痛。忽头旋。目KTKT。远视不明。针入三分。
可灸五壮。三度刺目大明。
正营二穴。在目窗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治头项偏痛。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承灵二穴。在正营后一寸五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痛,可灸三壮。
脑空二穴。一名颞。在承灵后一寸五分。挟玉枕骨下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痛不可忍。目瞑。
针入五分。得气即泻。可灸三壮。魏公苦患头风。发即心闷乱目眩。华佗当针而立愈。忌如前法。
风池二穴。在颞后发际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眩苦头痛,目泪出。目内赤疼。目不明。针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七壮。
卷之八针灸经
四·侧头部
左右凡十二穴颔厌二穴,在曲周下颞上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风眩。目无所见,偏头痛。引目外急,针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三壮。忌如前法。
悬颅二穴。在曲周上颞中廉。足少阳脉气所发。治头偏痛。引目外赤。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忌如前法。
悬厘二穴。在曲周上颞下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偏痛。目锐赤痛。针入三分。灸三壮。
角孙二穴。在耳郭中间上开口有空。手足少阳之会。治目生肤翳。可灸三壮。
窍阴二穴。在枕骨下。摇动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头目痛。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脉二穴。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出血多。治头风眵蒙。目睛不明。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卷之八针灸经
五·正面部中行
凡一穴龈交─穴。左唇内齿上龈缝筋中。治目泪眵汁。内赤痒痛。生白肤翳。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卷之八针灸经
六·面部第二行
左右六穴攒竹二穴。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在两眉头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KTKT。视物不明。
眼中赤痛。针入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而出针,不宜灸。宜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目大明。忌如前法。
睛明二穴。一名泪孔。在目内。手足太阳少阳足阳明五脉之会,治攀睛翳膜覆瞳子。恶风泪出。目内痒痛。小儿雀目疳眼。大人气眼冷泪。KT目视物不明。大肉侵睛。针入一寸五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雀目者宜。
可久留针。然后速出针。忌如前法。
巨二穴。侠鼻孔旁八分。直目瞳子。跷脉足阳明之会。治青盲。目无所见。远视KTKT。白翳覆瞳子面。针入三分。得气而泻,灸亦良。可灸七壮。
卷之八针灸经
七·面部第三行
左右凡六穴阳白二穴。在眉上一寸。直目瞳子。足少阳阳维之会。治头目痛。目眵。可灸三壮。针入三分。一作二分。
承泣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陷中。跷脉任脉足阳明之会。治目视KTKT,冷泪。眼赤痛。禁不宜针。针之令人目乌色。可灸三壮。炷如大麦。忌如常法。
四白二穴。在目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头痛目眩。眼生白翳。可灸七壮。针入三分。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卷之八针灸经
八·面部第四行
左右凡八穴本神二穴。在曲差旁一寸五分。一日直耳。上入发际四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眩。颈项强急痛。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丝竹空二穴。一名目。在眉后陷中。足少阳脉气所发。禁不可灸。不幸使人目小。又令人目无所见。治目眩头痛。目赤。视物眩眩。眼睫拳倒。针入三分。留三呼。宜泻不宜补。
瞳子二穴。在目外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治青盲无所见。远视KTKT。目中肤翳白膜。头痛。
目外赤痛。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颧二穴。在面骨下廉锐骨端陷中。手少阳太阳之会。治目黄。眼动不止。针入二分。
卷之八针灸经
九·侧面部
左右凡二穴头维二穴。在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足少阳阳明脉之交会。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针入三分,禁不可灸。
卷之八针灸经
十·背部中行
凡二穴陶道一穴。在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足太阳之会。治头重目瞑。可灸五壮。针入五分。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目转上垂,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卷之八针灸经
十一·背部第二行
左右凡十穴风门二穴。一名热府。在第二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治目瞑风劳。针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五壮。
肺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甄权针经云。在第三椎下两旁。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是穴。治头目眩。针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一百壮。
肝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治目上视。目眩。头痛。目KTKT生白翳。针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壮。
三焦二穴。在第十三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治目眩。头痛。针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肾二穴。在十四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与脐平。治目视KTKT。五劳七伤。针入三分。留七呼。
可灸以年为壮。慎如前法。
卷之八针灸经
十二·背部第三行
凡二穴二穴。在肩内廉。侠六椎下。两旁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以手痛按之。病者言。针入六分。留三呼。泻五吸。治目眩。鼻衄。可灸二七壮至百壮止。忌苋菜白酒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