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泻心汤类·七] 生姜泻心汤(一)
生姜(四两,切)甘草(炙)人参黄芩(各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干姜(各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汗后而邪未尽,必有留饮在心下。其症甚杂,而方中诸药,一一对症,内中又有一药治两症者、亦有两药合治一症者,错综变化,攻补兼施,寒热互用。皆本《内经》立方诸法,其药性又有与《神农本草》所载无处不合。学人能于此等方讲求其理,而推展之,则操纵在我矣。
凡泻心诸法,皆已汗、已下、已吐之余疾。
[卷三\泻心汤类·七] 甘草泻心汤(二)
即生姜泻心汤去人参、生姜,加甘草一两。
甘草(四两,炙)黄芩干姜(各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两次误下,故用甘草以补胃,而痞自除,俗医以甘草满中,为痞呕禁用之药,盖不知虚实之义者也。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卷三\泻心汤类·七] 半夏泻心汤(三)
翻胃以此加减治之。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甘草(炙)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本症仍在,则即用本方治之。若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又指不痛二字,痞症尤的。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以上三泻心之药,大半皆本于柴胡汤,故其所治之症,多与柴胡症相同,而加治虚治痞之药耳。
[卷三\泻心汤类·七] 大黄黄连泻心汤(四)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此又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紧脉为阴,此所谓病发于阴,下之作痞是也。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并无胁下之水。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邪气甚高。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再误。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详见前桂枝类中。
[卷三\泻心汤类·七] 附子泻心汤(五)
大黄(二两,酒浸)黄连(炒)黄芩(炒,各一两)附子(一两,去皮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纳附子汁,分温再服。此法更精,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阳欲其熟而性重;开痞欲其生而性轻也。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此条不过二语,而妙理无穷,前条发汗之后恶寒,则用桂枝;此条汗出恶寒,则用附子,盖发汗之后,汗已止而犹恶寒,乃表邪未尽,故先用桂枝,以去表邪,此恶寒而仍汗出,则亡阳在即,故加入附子以回阳气,又彼先后分二方,此并一方者,何也?盖彼有表,复有里;此则只有里病,故有分有合也。
[卷三\泻心汤类·七] 黄连汤(六)
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
黄连甘草(炙)干姜桂枝(去皮,各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治上焦之病,服药宜少而数。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诸泻心之法,皆治心胃之间,寒热不调,全属里症。此方以黄芩易桂枝,去泻心之名,而曰黄连汤,乃表邪尚有一分未尽,胃中邪气,尚当外达,故加桂枝一味,以和表里,则意无不到矣。
[卷三\泻心汤类·七] 黄芩汤(七)
黄芩(三两)甘草(炙)芍药(各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卷三\泻心汤类·七]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八)
黄芩(三两)甘草(炙)芍药(各二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下利即专于治利,不杂以风寒表药,此亦急当救里之义,若呕,亦即兼以止呕之药。总之,见症施治,服药后而本症愈,复见他症,则仍见症施治,可推而知也。
[卷三\泻心汤类·七]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九)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伤寒本自寒下,本症。医复吐下之,误治。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此属厥阴条,寒格自用干姜,吐下自用芩连。因误治而虚其正气,则用人参,分途而治,无所不包,又各不相碍。古方之所以入化也。
[卷三\泻心汤类·七] 旋复代赭石汤(十)
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升,日三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病久治多,未必皆属误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灵枢·口问篇》云∶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
俗名嗳气。皆阴阳不和于中之故。旋复代赭汤主之。此乃病已向愈,中有留邪,在于心胃之间,与前诸泻心法,大约相近。《本草》云∶旋复治结气、胁下满。代赭治腹中邪毒瓦斯。加此二物以治噫,余则散痞补虚之法也。
[卷三\泻心汤类·七]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十一)
浓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切)半夏(洗,各半升)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发汗后,则邪气已去,而犹腹胀满,乃虚邪入腹,故以浓朴除胀满,余则补虚助胃也。
[卷三\白虎汤类·八] 白虎汤(一)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火候。
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此寒热二字必倒误。乃表有寒,里有热也。观下条“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凿凿可证。《活人书》作表里有热,亦未稳。白虎汤主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热厥。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以上皆阳明热症之在经者,以三阳统于阳明也。但身重腹满,则似风湿,宜用术附∶面垢谵语,则似胃实,宜用承气。此处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别,全在参观脉症,使有显据,方不误投。发汗则谵语;阳从此越。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阴从此脱。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自汗则热气盛于经,非石膏不治。
按∶亡阳之症有二,下焦之阳虚飞越于外,而欲上脱,则用参附等药以回之;上焦之阳盛,逼阴于外,而欲上泄,则用石膏以收之,同一亡阳,而治法迥殊,细审之自明,否则死生立判。
[卷三\白虎汤类·八] 白虎加人参汤(二)
白虎汤原方加人参三两煮服同前法。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烦渴不解,因汗多而胃液干枯,邪虽去而阳明之火独炽、故用此以生津止汗,息火解烦。汗后诸变不同,总宜随症用药。
伤寒若吐、若下后,前汗后,此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此四字为白虎对症。
时时恶风,表邪未尽,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胃液已尽,不在经、不在腑,亦非若承气症之有实邪。因胃口津液枯竭;内火如焚,欲引水自救,故其象如此,与热邪在腑者迥别。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热在内。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此亦虚燥之症。微恶寒,谓虽恶寒且甚微。又∶周身不寒,寒独在背,知外邪已解,若大恶寒,则不得用此汤矣。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无汗二字,最为白虎所忌。其表不解者,恶寒。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者,不恶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加参汤,大段治汗、吐、下之后、邪已去而有留热在于阳明。又因胃液干枯,故用之以生津解热,若更虚羸,则为竹叶石膏汤症矣。
壮火食气。此方泻火,即所以生气也。
[卷三\白虎汤类·八] 竹叶石膏汤(三)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洗)人参(二两)麦门冬(一升,去心)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又一煮法。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人参、麦冬。气逆欲吐者,半夏、竹叶。竹叶石膏汤主之。此仲景先生治伤寒愈后调养之方也,其法专于滋养肺胃之阴气,以复津液。盖伤寒虽六经传遍,而汗、吐、下三者,皆肺胃当之。
又《内经》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滋养肺胃,岐黄以至仲景不易之法也。后之庸医,则用温热之药,峻补脾肾,而千圣相传之精义,消亡尽矣。
[卷三\五苓散类·九] 五苓散(一)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服散取其停留胸中,多饮暖水,取其气散营卫。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以五苓散主之。胃中干而欲饮,此无水也,与水则愈,小便不利而欲饮,此蓄水也,利水则愈。同一渴,而治法不同,盖由同一渴,而渴之象不同,及渴之余症,亦各不同也。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汗不尽,则有留饮。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胸中有水,则不能容水矣。五苓散主之。桂枝治表,余四味治里。多饮暖水汗出愈,表里俱到。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治痞而痞不解,反渴,则为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皆为虚象。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误治。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此属实邪。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随症施治,不执一端。渴者与五苓散。如其渴不止,五苓散亦一法也。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此亦表里同治之法。
[卷三\五苓散类·九] 猪苓汤(二)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滑石(碎)阿胶(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此阳明之渴,故与五苓相近,而独去桂枝,恐助阳也。论中又云∶阳明汗多而渴,不可与猪苓汤,以胃中燥,不可更利其小便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此亦热邪传少阴之症。盖少阴口燥口干,有大承气急下之法,今止呕渴,则热邪尚轻,故用此方,使热邪从小便出,其路尤近也。
[卷三\五苓散类·九] 文蛤散(三)
文蛤(五两)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寒在肉中。
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此热结在皮肤肌肉之中,不在胃口,故欲饮而不渴,文蛤取其软坚逐水。
若不瘥者,与五苓散。不应则表里同治。
[卷三\五苓散类·九] 茯苓甘草汤(四)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桂枝止汗,余四味止渴。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此方之义,从未有能诠释者,盖汗出之后,而渴不止,与五苓,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后,并无渴症,又未指明别有何症。
忽无端而与茯苓甘草汤,此意何居?要知此处“汗出”二字,乃发汗后,汗出不止也。汗出不止,则亡阳在即,当与以真武汤;其稍轻者,当与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更轻者,则与以此汤。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盖汗大泄,必引肾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钲之,故真武则佐以附子回阳;此二方,则以桂枝甘草敛汗,而茯苓则皆以为主药。此方之义,不了然乎?观下条心悸,治法益明。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水犯心则悸。当服茯苓甘草汤。《本草》∶茯苓治心下结痛,恐、悸。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卷三\四逆汤类·十] 四逆汤(一)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常人则取中者,小者可知。干姜三两。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论》云∶厥者,阴阳气不顺接,手足逆冷是也。凡《论》中言“脉沉、微、迟、弱”者,则厥冷不待言而可知,此方温中散寒,故附子用生者。
四逆、理中,皆温热之剂,而四逆一类,总不离干姜,以通阳也,治宜下焦;理中一类,总不离白术,以守中也,治宜中焦。余药皆相同,而功用迥别。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便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以上义详杂方条内。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阴阳两虚之后,又复竭其阳,非此汤不能挽回阳气。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说详前桂枝条内。
病发热头疼,此乃表邪。脉反沉,见里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身体疼痛,阴阳二症皆有之。今脉沉而疼痛,虽发热,亦是里寒外热之症,故用四逆。
脉浮而迟,表热浮。里寒,迟。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明所以不渴之故,当温之,宜四逆辈。有寒则不渴。则知渴者,皆当作热治。不曰四逆汤,而曰四逆辈,凡温热之剂,皆可选用。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病与脉相合,则温不可迟。宜四逆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此二句指不食之时言。此与少阳之呕,当有分别,宜以他症验之。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始得”言病方起;“脉弦”则有力,故知为实。不可下也,欲吐则病在上焦,下之为逆。当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此少阴宜吐之法。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干呕无物,则知其为饮矣。不可吐也,当温之。寒饮无实物,温之则寒散,而饮亦去矣,凡治饮皆用温法。
宜四逆汤。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症,其疼亦属阴疼。又下利清谷,厥逆而恶寒者,三者皆虚寒内症。四逆汤主之。按∶此条诸症,皆属阴寒,因为易辨,惟“热不去”三字,则安知非表邪未尽。即恶寒,亦安知非太阳未罢之恶寒。惟下利厥逆,则所谓急当救里,不论其有表无表,而扶阳不可缓矣。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汗下后而厥冷,则虚寒极矣。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亦外热内虚寒之故。四逆汤主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以上五条,皆系汗下之后,阳气大虚,故虽外有微热,而总以扶阳为急,大小便俱利,则内阳亦尽矣。
不仅手足逆冷为阳微之验也。
[卷三\四逆汤类·十] 四逆加人参汤(二)
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煎服法同。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按∶亡阴即为亡血,不必真脱血也。成无己注引《金匮玉函》曰∶水竭则无血。谓∶利止则津液内竭。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加参以生津液。
[卷三\四逆汤类·十] 通脉四逆汤(三)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补益津液。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寒逼阳于外。手足厥逆,外症。脉微欲绝,内症身反不恶寒,寒邪已入里。其人面色赤,阳越。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阳升。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诸症或阳或阴,乃闭塞不通之故,用辛温通阳之品以治之。其兼症不同,详加减法。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汗出而厥,阳有立亡之象。通脉四逆汤主之。
[卷三\四逆汤类·十]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四)
通脉四逆原方加猪胆汁半合。煎如前法,煎成纳猪胆汁,温服,其脉即出。猪胆汁苦滑之极,引药直达下焦。
吐已下断,利止也。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卷三\四逆汤类·十] 干姜附子汤(五)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下之后,复发汗,先竭其阴,后竭其阳。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阳虚有二症,有喜阳者;有畏阳者。大抵阴亦虚者畏阳;阴不虚者喜阳。此因下后阴亦虚,故反畏阳也。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此邪已退,而阳气衰弱,故止用姜附回阳。干姜附子汤主之。
[卷三\四逆汤类·十] 白通汤(六)
干姜附子汤原方加葱白四茎。煎服法照前。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此专治少阴之利,用葱白所以通少阴之阳气。
[卷三\四逆汤类·十] 白通加猪胆汁汤(七)
白通汤原方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汁亦可。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无脉厥逆,呕而且烦,则上下俱不通。阴阳相格,故加猪胆、人尿,引阳药达于至阴而通之。《内经》所云∶“反佐以取之”是也。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暴出乃药力所迫,药力尽则气乃绝。微续乃正气自复,故可生也。
少阴篇云∶少阴病,下利不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则又当以手足之温,验其阳之有无也。
前云,其脉即出者愈。此云∶暴出者死。益暴出与即出不同。暴出,一时出尽,即出,言服药后,少顷即徐徐微续也,须善会之。
[卷三\四逆汤类·十] 茯苓四逆汤(八)
茯苓(四两一本作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此阳气不摄而烦,所谓阴烦也。然亦必参以他症,方不误认为栀子汤症。茯苓四逆汤主之。《本草》∶茯苓治逆气烦满。
[卷三\四逆汤类·十] 四逆散(九)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纳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别录》∶薤白,主温中散结。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此乃少阴传经之热邪,并无脉微恶寒等阴症。即下利一端,并非清谷,而反下重,故不得用温热。四逆散主之,疏邪通气。同名四逆,与前诸法迥殊。诸兼症皆在加减中。
[卷三\四逆汤类·十] 当归四逆汤(十)
治利极神。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三两)甘草通草(各二两)大枣(二十五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三\四逆汤类·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十一)
当归(三两)甘草通草(各二两)芍药桂枝细辛(各三两)大枣(二十五枚)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分温五服。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此四逆乃太阳传经之邪,而表症犹未罢,因阳气已虚,故用桂枝汤加当归和血;细辛温散,以和表里之阳也。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内有久寒,指平素言。必从问而得之,或另有现症,乃为可据。吴茱萸温中散寒,其性更烈。
按∶前四逆诸法,皆主于温,此二方则温中兼通阳和阴之法。下利脉大者,虚也。凡症虚而脉反大者,皆元气不固也。以其强下之故也。惟求所以致虚之故。设脉浮革,辨脉法篇云∶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因而肠鸣者,肠鸣亦气不通和之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卷三] 理中汤类·十一
熟读在胸,救人无算。与时医所论阴阳,迥不相同。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理中丸(一)
折三剂,每味三钱。
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各三两)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理中丸与汤本属一方。汤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急则用汤。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即欲作奔豚,桂枝加桂之法。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有干姜而复加生姜,知干姜不治呕也。下多者,还用术;术能止利。悸者,加茯苓二两;悸为心下有水,故用茯苓。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消饮生津。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此痛因气不足之故。《别录》云∶人参治心腹鼓痛。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此腹满乃阳气不充之故。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揭衣被。
桂枝汤之饮热粥,欲其助药力以外散;此饮热粥,欲其助药力以内温。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论》中又云∶呕吐而利,名曰霍乱。又云∶头痛则身疼,恶寒吐利,名曰霍乱。合观之,则霍乱之症始备,盖亦伤寒之类。后人以暑月之吐利当之,而亦用理中,更造为大顺散者,皆无稽之论也。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此热胜寒之霍乱。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此寒胜热之霍乱。
按∶霍乱之症,皆由寒热之气不和,阴阳拒格,上下不通,水火不济之所致。五苓所以分其清浊;理中所以壮其阳气,皆中焦之治法也。
大病瘥后,喜唾,胃液不藏,兼有寒饮,久不了了,胃上有寒,当以丸药理之,当缓治之。宜理中丸。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真武汤(二)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此即下利清谷之类,故去芍药加干姜;若热利,则芍药又为要药也,须审之。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太阳病乃桂枝症也,其发汗当取微似汗,则卫气泄而不伤营。若发汗太过,动其营血,大汗虽出而卫邪反内伏,所以病仍不解,观前桂枝汤条下服法,可推而知也。其人仍发热,表邪仍在。心下悸,下焦肾水因心液不足,随阳而上犯。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阳气泄则虚浮无依着;真武汤主之。此方钲伏肾水,挽回阳气。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以上湿邪之症。
此为有水气,水亦湿也。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此四症或有或无,方中加减法俱详。真武汤主之。此方因发汗不合法,上焦之津液干枯,肾水上救,以此钲肾气,治逆水,不专为汗多亡阳而设,治亡阳之方、诸四逆汤,乃正法也。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附子汤(三)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寒邪已微。其背恶寒者,当灸之。但背恶寒,则寒邪聚于一处,故用灸法。
按∶白虎加人参汤,亦有背微恶寒之症,乃彼用寒凉,此用温热,何也?盖恶寒既有微甚之不同,而其相反处,全在口中和,与口燥渴之迥别。故欲知里症之寒热,全在渴不渴辨之,此伤寒之要诀也。附子汤主之。此乃病已向愈,正气虚,而余寒尚存之证也。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此亦虚寒余症。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甘草附子汤(四)
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二枚,炮去皮,破)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即服桂枝汤。《论》中所云∶风湿发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能食汗出,复烦者,尚有余邪郁而未尽。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始。此言初服之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段形容风湿之状,病情略备。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桂枝附子汤(五)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按∶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三两,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症。此桂枝加一两,附子加二枚以治风湿身疼脉浮涩之症,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彼编入桂枝汤类,此编入理中汤类,细思之各当其理,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六)
白术(四两)甘草(二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附术并力,则逐水之功愈大。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
此即前桂枝附子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观此条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附子能劫阴气。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湿则身重。不呕不渴,湿而兼寒。脉浮虚而涩者,内外之阳俱虚。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白术生肠胃之津液。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七)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亦阳虚而动肾水之症。即真武症之轻者,故其法亦仿真武之意。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芍药甘草附子汤(八)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温三服。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甘草附子加芍药,即有和阴之意,亦邪之甚轻者。
[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桂枝人参汤(九)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人参干姜(各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更煮取三升,桂独后煮,欲其于治里症药中,越出于表,以散其邪也。去渣,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下之太早又多。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邪陷入里。心下痞硬,邪在上焦,犹属半表。表宜桂枝。里宜余四味。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必数下之后,而现虚症,故虽协热而仍用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