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辨春夏秋冬温暑凉寒四证病原
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由此论之,人身元气,与天相通,颐养有道,病何从生?然则病生有因,其发有原乎,从其原而治之则易疗。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痰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此四时四气之病原也。黄帝明以春温根于冬寒,其间气候相近,症恙相同,犹可言者,原未兼及暑也。至汉张长沙仲景着伤寒书,遂演《内经》之说曰∶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自此论出,而后之业岐黄术者皆宗之,果尔是专主一寒气。三病分久近,皆寒为根,故后世医家,有四时伤寒之说,甚至通以麻黄桂枝汤兼治温热症,误人良多。陶节庵诸名家,亦剖三病若列眉,而根始于寒,不免沿而未能脱,又何怪乎碌碌者?愚谓道以一气生天地,以二气生五行,五气各司其用,而水火为最要,水火能生物,亦能杀物,若仲景之说,是水专擅其权,而火为虚而无用矣,愚为冬之寒病,专属寒威,此固然不易者,至春时阳气渐舒,孔窍开张,服御单夹,乃天气变幻,倏暖倏寒,又多荡风,人感寒直入脏腑,故为温病,犹可名曰春寒;已与冬寒不相蒙矣。况夏至后,炎火时流,蒸郁烁人,得病似伤寒者,皆是暑火所感而成,与冬之寒气,毫不相涉,而亦以为冬寒之积久所发者误矣。即生气通天论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寒暑分因,水火别证,明列断案,万世医学之祖也。又何惑乎?然《内经》之温根于寒者何故?案《山海经》桂,名招摇,叶长二尺,桑名帝女,大围五十尺,桂竹叶大二尺余,高数丈,其草树奇怪类若此。据经想太古时,洪水横流,怀山襄陵,草木闭塞,天地蒙昧,阴霭拂郁,阳明未舒,以故寒气盛行,元和令少,即当大夏,亦无烁金之患。后世衣冠文物渐开,五行分布,水火之气,各司其权,若斯争烈者,即今春值淫雨,余寒为厉,甚者如隆冬,挟纩不能去,试观晋中暑证寥寥,绝无疟,皆阴胜之左券也,何况古洪荒世乎,此《内经》温根于寒所由发也。何仲景遂申演其说,并暑而一类乎?是蛇足也。且古人茹毛衣草,简缘淡薄,无助火之具,后世炙之味适口,郁之酒充腹,嗜欲灼精,尘劳食气,皆足以嘘焰而煽炽,宜暑火之乘类而善入也。谓古之寒病多而暑病少,今之寒暑并重,而暑为尤剧则可,愚故特列论曰∶伤寒者感于冬之严寒,温病者感于春之轻寒,若暑病则专感于夏之炎热,若冰炭霄泉之不相及,一水一火,各操其令。治法一热剂,一凉剂,各中其窍,而概以为寒因,不几于执一遗二哉!予俯仰踌躇,万不得已,敢于翻千古之案,以开百世之觉,破迷而拔苦,遂自甘于僭窃云耳。
霖按∶《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四时伏气之机,阴阳互根之理也。春伤于风者阳邪也。留连日久,乃下为洞泄之阴病。秋伤于湿之阴邪,乃为上逆而咳之阳病。夏伤于暑热之阳邪,至秋发为疟之阴病。冬伤于寒之阴邪,至春必发为温热之阳病。是阴阳上下之相乘也。此六淫之邪伤人,由人身之阴阳不固,故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足征人身之气血,皆生于精。冬宜闭藏,则阴气固密,若纵欲精耗则阴虚,阴虚则阳邪易犯,故多病温。夏宜疏泄,逆之而汗不出,汗不出则暑邪内伏,遇秋风凄切,寒热相战,则为疟病。阴阳启闭,时气宜然,举冬夏言,其春秋伏气,自可类推。而阴阳应象论,又重复言四时伏气者,盖六淫之邪,亦由七情不慎,五脏化五气为内贼以伤之,此《内经》反复阐明伏邪之义也。
又按∶《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越人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名各不同,是伤寒为古医经之通称可证。仲景太阳篇,首揭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恶寒发热,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伤寒。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脉阴阳俱浮者,为风温。辨论寒温形证,朗若列眉,治三法,尤有深义。奈书经兵火散佚,虽高平王叔和编次,仅存伤寒治法,而温暑亡失益多,不得拉杂叔和序例中语,妄议仲景寒温莫辨也。《内经》温根于寒,谓严寒遏热,乃习坎之义,亦不须远引洪荒,曲为解说,温病固非春日之轻寒,暑病亦非专感夏日之炎热,欲明温暑伏气之义,当细参《内经》,庶不为群言所惑。
[卷上] 天时
真源曰∶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自下而上四万二千里,乃曰阳位。亲乎下者为阴,自上而下四万二千里,乃曰阴位。既有形名,难逃度数,且一岁者,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为一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岁以冬至节为始,是时也。地中阳生升,凡一气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气为一节,四十五日,阳升共二万一千里,二节为一时,一时九十日,阳升共四万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阳合阴位,是时阴中阳半,其气为温,而时当春分之节也。过此阳升而入阳位,方曰得气而升,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夏,立夏之后,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节,阳升通前计八万四千里,以到天。
乃阳中有阳,其气热,积阳生阴,一阴生于二阳之中,自夏至之节为始,是时天中阴降,凡一气十五日,下降七千里,三气为一节,一节四十五日,阴降共二万一千里,二节为一时,一时九十日,阴降共四万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阴交阳位,是时阳中阴半,其气为凉,而时当秋分之节也。过此阴降而入阴位,方曰得气而降,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立冬之后,四十五日冬至,冬至之节,降极通前计八万四千里,以到地,乃阴中有阴,其气冷,积阴生阳,一阳生于二阴之中,自冬至之后,一阳升如前,营运不已,周而复始,即阳升阴降之八节,而知天地,即温凉寒热之四气,而识阴阳,夫阴阳判分,若黑白然。故春夏秋冬四时,随令各别,温热凉寒四时,随节候变易,冬至已后至春分属伤寒,自春分至夏至属温病,自夏至至白露属伤暑,自白露至立冬属凉病,自立冬以后至春俱属伤寒,盖春秋之气尝不足,冬夏之气尝有余,即四月八月间亦有暑病,盖八月间晓暮夜气虽凉而午未之时,秋阳燥烈,日火灼人,反毒于伏,盖伏时气发汗出,阳气在表,此时阳气渐敛,真火内燃,而又以烈日熏之,故毒易中人,热证更剧,当细察之,虽其外证相类,而受气不同,治法迥异,稍有不中节,害人不浅。而概用以寒证剂,其害可胜言哉!治者先数时令,后审时气,随令加减斟酌之,未有不立取效者,故为天时说。
霖按∶论四时阴阳升降,即十二辟卦六阴充足于十月亥,阴极则阳生,故十一月冬至,一阳生于下,为地雷复卦,二阳生为地泽临,三阳生为地天泰,四阳生为雷天大壮,五阳生为泽天央,至四月六阳充足,则为乾卦。阳极阴生,故五月夏至一阴生于下,为天风卦,二阴生为天山遁,三阴生为天地否,四阴生为风地观,五阴生为山地剥,至十月六阴纯静,则为坤卦。夫坤为万物之母,坤静而纯阴,何能生物?必待干与之交,得其阳而后始能生万物也。然交必阳体充足,干之六阳乃充足于四月之巳,次为午,干至五月夏至,阳气升极,则下交感,坤阴之气上承,故一阴动于下,为天风也。再交于六月未,三交于七月申,所谓坤三索于干也。干阳潜藏于坤阴,至冬至一阳动于下,故为地雷复也。此阴阳消长之机,不可移易者也。然既明阴阳升降消长之理,辟叔和序例,寒毒藏于肌肤,春变为温,夏变为暑是矣。然不得界划时日,为温热凉寒,未免缘木求鱼。夫治病之法,首当察其微甚,辨其阴阳,触类旁通,则头头是道。冬至阳生,井泉温,人身所伏者阳热,被冬日严寒所折,藏于肌骨之间,或为外邪逗引,或为情欲所伤,感而触发,伏气至浅,感寒至重,则为伤寒。伏气日久较重,至春感风热而发者,则为春温。伏气至重,延至立夏后,夏至前,为情欲所伤而发者,则为热病。然微甚之机,又不必泥执立夏前为温,夏至前为热,惟当以伏气之轻重以分温热也。若夫夏至阴生,井泉寒,人身所伏者阴湿,伏气微感天日之阳,热重者阴邪易消,惟余热炽,自当以辛寒泄热,伏气重,所感之阳邪微,宜用苦温以燥湿。设表里两重,又当消息香薷饮以加减矣。
活法运乎一心,固不可囿于方圆之中,亦不可出于规矩以外,天时人事,其庶几乎。
[卷上] 地气
天地之形,其状如卵,六合于中,其圆如球,日月出没,营运于天之上,地之下,上下东西,周行如飞轮,春夏日行北陆,秋冬日行南陆,太阳所临其气燠,故四方风气,各有偏胜。秦晋地气寒,遂寒病多而暑病少。吴越滇黔及粤地气暖,故寒病常而暑病独剧。至八九月犹如伏时,彼中盲医不知,率以治寒剂投之,以火助火,又且禁人饮水食瓜,至不可救。予万历丙午,典试粤四。棘闱中帘官役多病此,呻吟声相闻,医皆以为寒。予诘之曰∶某日曾风雨,尔曾服絮否,皆如法用凉剂而痊。抚台杨公异而索方,予冗中姑抽胸臆数款并方;杨公遂付之梓,题曰张司农活人说。今其板贮西粤藩司中,杨公仁者乎,急于济人如此,地气不同,治法亦异,犹越人见而骇毳,燕人见布而疑,气局之识圉之耳,安可一概施药哉?寒而但见其寒,限于今也。热而不知其热,拘于古也。予虑大迷不解,特变而表之。
霖按∶地形如球,凡日光所临之赤道其气暖,故南北皆有冰海也。以中国言,西北高原,病多风寒,东南卑下,病多湿热。豆疹一证,相传为马伏波征南所染,流入中原,盖南越为君火之方,得气最先,北口外至今未有豆患,缘寒水凝结之乡,君火之气不及,《素问》异法方宜论,不可不究心研玩也。
[卷上] 辨寒暑证各异
伤寒伤暑二证,流毒天地,沿袭古今,人率习而不察,据其外证,头痛身痛,发热恶寒等证相同,皆混于象,而不审内景,不观乎时,因一名之曰寒,而不知其岐多端,甚不可一律论者,寒之伤人也。一二日在肤宜汗,三四日在胸宜吐,五六日在脏宜下,确有定期可据者。若暑则变幻无常,入发难测,不可寻想,彼暴中之激烈,扁鹊不及指而投咀,久伏之深毒,长桑不能隔肤而见脏,最为难察而难救已,即寻常之感,亦难觉知,非若伤寒之有定期定证,可据可疗者,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冒暑蒸毒,从口鼻入者,直中心胞络经,先烦闷,后身热,行坐近日,熏烁皮肤肢体者,实时潮热烦渴,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入肾则消渴,非专心主而别脏无传入也。中暑归心,神昏卒倒,暑伤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刺,或有赤肿,盖天气浮于地表,故人气亦浮于肌表也。
冒暑入肠胃,腹痛恶心,呕泻,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肠胃之间,热伤气而不伤形,旬日莫觉,变出寒热不定,霍乱吐泻,膨胀中满,疟痢烦渴,腹痛下血等。(自入肝至此,采《医学入门》。)并主治法,皆以清内火为主,而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虚,暑则虚实并中,而实更剧。盖气血强盛之人,内已有伏火,加之外火炎炎相合,故焦灼为甚,经虚处寒栖之,经实处暑栖之,寒凌其弱,而暑亲其类也。又藜藿常被寒,惟膏粱独能御,若暑则不问膏粱藜藿,而咸能胜之侮之,虽广厦累冰,蕙质生粟,轻罗纨绮,冷冷玉树,一犯其烈焰,讵能却之乎?是以知暑气之毒甚于寒,乃古人专以寒为杀厉之气,而不及暑何也?试观寒病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则有危在二三日间者,甚至朝发暮殆,暮发朝殆,尤有顷刻忽作,拯求不及者。如暑风、干霍乱之类,然则暑之杀厉之气,视寒尤甚,彰明较着矣。寒病止一途,察脉审候,执古方以疗之易为力。暑证多歧,中热中,中内中外,甚者为厥,为风,为癫痫,即发则泄泻、霍乱、干霍乱,积久后发则疟、痢、疮疡,种种病名,约有十余科,皆暑为厉,则暑杀厉之气,视寒不几倍哉!除暴中暴发,久伏后发,不可度量,其余受发,亦有渐次焉。盖盛夏之时,热毒郁蒸,无论动得静得,其初入人也,不识不知,外之流火,与内之阳气骤遇而争,阳气不服,先昏愦倦疲,及火与气合,气不能胜,火力虽渐散,为外热烧灼不已,气耗而血枯,故燥渴、痞塞、腹痛诸恶证作焉。此其变化,或乍或久,人莫自觉,医家亦不能辨,至病深而后施治,故难速愈。宜早辨而早治之,则易愈而取效速。
霖按∶此篇辨暑证,精细入微,辨伤寒尤有未尽。然寒暑辨易,温暑辨难,请详温暑之辨,以补司农未尽之义。《素问·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勿止。此节经义不明久矣,诠释家多以冬伤于寒,伏寒化热,发于夏至前为温病,发于夏至后为暑病,暑即热也。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解。殊不知伤寒为外感通称,故上经有热病类伤寒之文,越人作伤寒有五之辨,此言凡病伤寒而成温者,谓温病热病之类乎作寒者,非谓先病伤寒,转辗不愈,而成温成热也。且此一节也,亦专论伏气而言,当作两截看。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为一截,盖言凡病类乎伤寒之温病,在夏至前发者,乃冬至后阳热被严寒杀厉之气折伏,至春夏间因感触发,谓之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勿止为一截,此即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之互词,夏至阴生,人身所伏者阴气,遇天日之阳热,蒸地气以上腾,人在气交中,感之为暑病,热湿相搏,热蒸湿为汗,热清则汗止,故曰当与汗出勿止也。夫温暑之治,其清热虽同,而一宜兼益阴,一宜兼渗湿,阴阳之机有间,安可概论?泥执暑为热病,热乃温之甚者,非也。
[卷上] 暑证
立夏以后,暑热盛行,时人有头疼恶心,身热恶寒,手足厥冷,肢节沉痛,不思饮食,或气高而喘,或气短而促,甚者用手扪之,如火燎皮肤,或腹肠绞疼,或口鼻流血,病候与伤寒相似。不知者误认伤寒,用风热发汗药,或加衣出汗,则元气益虚,终不知悟。盖此证乃夏属阴虚,元气不足,湿热蒸人,暴伤元气,人初感之,即骨乏腿软,精神倦怠,昏睡懒语,其形如醉梦间,或无汗或微汗不断,或大汗不止,烦渴饮水,胸膈痞闷,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呕或泻或结,或霍乱不止。此等证与伤寒大异,按时而施治,据证而急疗,无不应手者。语曰勿伐天和,正因时之道也。亦有不头痛身痛恶寒者,治法皆同,治法轻者以五苓散,以利小便,导火下泻而暑自解,或香薷饮辛散以驱暑毒,木瓜制暑之要药也。或藿香正气散、十味香薷饮之类,重者人参败毒散、桂苓甘露饮、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之类,弱者用生脉散、清暑益气汤、补中益气汤等。若不分内外,不论轻重强弱,一概以和解,百发百中,随试随应,则无如六和汤最良矣。方书名家,古今甚众,其中多所发挥,明切精密者,惟朱丹溪为最详且要。
近世著作,王宇泰先生,有《证治准绳》、《证治类方》诸帙,独得其解,批中窍,转丸游刃之技,力追古名流已,工医者所当时披诵而潜玩者也,治方见后。
霖按∶暑证论治,此篇要言不烦,可作《医门棒喝》,然未若仲景治精简也。第一节言暑证总纲论曰∶太阳中,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夫暑为天日之阳邪,由口鼻皮毛袭入者多,先见寒热,其身重疼痛,脉弦细芤迟者,暑多兼湿,盖弦细芤迟中,寓濡象挟湿故也。太阴主表,膀胱亦主表,热邪伤气,故小便已洒洒然毛耸也。手足冷者,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也。热湿盛于内,气淫于外,故气出身热,口开齿燥也。若发汗则更伤其表气,温针则益其燥热,下之则热邪内陷,此示人以暑病之脉证禁忌,而不出方也。第二节论曰∶太阳中热者,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言热甚者,宜清热生阴也。第三节论曰∶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此言湿甚热微者,以瓜蒂去身面四肢水气,水去暑无所根据则自解。观其三法鼎峙,由此类推,其热湿微甚,治暑已无余蕴,谁谓长沙知治寒而不知治暑哉!
[卷上] 暑厥
夏月有卒然晕倒,不省人事,手足逆冷者为暑厥,此阴风也。不可骤用寒凉药,先以辛温药散解之,俟醒然后用辛凉以清火除根,误用热药及艾灸,立死。童便和姜汁灌,亦易苏。
霖按∶暑厥乃热邪闭塞诸窍,先以紫金锭凉水磨服一二钱,俟厥回或以竹叶石膏汤,或以黄连香薷饮。夹湿者,白虎加苍术汤。阴亏者,麦冬汤,或生脉散,消息加减治之。西瓜、芦根、萝卜、甘蔗诸汁,清凉滋润之品,皆可与服。
此言暑厥。若寒厥误认为热,则祸不旋踵,然其寒热之辨,不可不知。凡四肢逆冷,身冷面青蜷卧,手足指甲青黯,腹痛不渴,小便清白,大便溏泄,脉微迟者,阳衰于下之寒厥也。若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烦渴,小便短涩,大便燥,脉滑者,阴衰于下之热厥也。然而寒厥亦有忽然烦躁不宁,欲坐卧泥水井中,此阴极发躁之戴阳证,不可作热治。热厥亦有肢冷脉伏,乃热邪入里,气血不得宣通,所谓火极似水也,不可作寒治。夫卒然不省人事,肢冷脉伏,何以辨其脉之滑数为热,微迟为寒那?虽然,两手六部脉乍不见,而尺中应有一两部未伏,设两手虽伏,十二经动脉中必有两三部不伏,即在此未伏脉中,仔细寻其微迟滑数,以定寒热,若果全身之脉皆伏,其人已气闷而绝矣。
夫暴厥之因实繁,此就寒热而论,然不独寒热当辨,即温暑同为热深之厥,其治有间,而况寒热乎?是不容不辨也。
[卷上] 暑风
忽然手足搐挛,厉声呻吟,角弓反张,如中恶状,为暑风。亦有先病热后甚,渐成风者,谵语狂呼浪走,气力百倍,此阳风也。治法以寒凉攻劫之,与阴风不同,皆宜解散化痰,不宜汗下,有日久而脾胃弱者,宜温补。
霖按∶暑风即痉也。痉甚则厥,近世虽严寒温之防,而取重于安宫、至宝、清营、紫雪之类,全是温病伏气,治法与中暑之痉厥,究隔一间。经言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盖夏至阴生,太阴湿土用事,湿热火三气交蒸,合而为暑,异乎春夏木火司令,触发伏气之温热也。夫暑邪由口鼻吸入,直逼血络,鼓动内风,风火盘旋,势不可遏,此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厥阴风木,三气合邪,奔窜无常,故为痉为厥也。盖手少阳三焦相火,与手厥阴包络相通,暑热之邪内袭,招引相火,火动风生,则肝木失养,故筋挛脉急,风煽火识,则包络受邪,故神识昏迷,身中之气,随风火上炎,而有升无降,常度尽失,由是而形若尸厥矣,正《内经》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暴厥者是也。外窜经络则成痉,内逼膻中则为厥,其治速宜熄风泄火,达络疏肝,急折其势,以平其暴,不令其煎熬胃液,甚则用釜下抽薪法,以白头翁汤消息治之,直折其厥少之盛,待势稍衰,再议清通包络,渐进化痰养阴清湿之剂,此正治也。更有暑邪热极,脉微而躁,肢冷肤冷,面赤气短,大汗不止而舌润,或手拘挛,瞀乱昏迷者,乃邪热逼汗,为阳越之证,急宜参附加童便以回阳,俟苏后再以清暑养阴,以善其后。否则亡阳不救,然苟非脉微足冷,汗出舌润,则仍是热证,误用参附即死。若无真知灼见,不可轻试,要亦不可不知也。
[卷上] 暑疡
凡痈疽毒疮,发热有时,晡甚旦止。若夏月间,有头面外项赤肿,或咽喉肿痛,或腿足掀肿,长至数寸,不能动履,人皆疑为疮,但其头痛内燥,昼夜发热不止,自与疮证不同。但以败毒散加石膏、黄连等药,热证一解,赤肿自消,全无脓血,此名暑疡,毫厘而千里者也。
霖按∶暑疡一证,热胜者红肿坚痛,风胜者则痒,湿胜者多脓水。治宜清达泄热,消风祛湿,当权其微甚以消息之。
[卷上] 暑瘵
盛暑之月,火能灼金,若不禁辛酒,脾火暴甚,有劳热燥扰,而火动于心肺者,令人咳嗽气喘,骤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烦不宁,即童稚老夫,间一病此,昧者以为劳瘵,不知火在血上,非真阴亏损而虚劳者等也。宜四物汤、黄连解毒、二陈汤三药内,去川芎、白芍、黄柏,以贝母易半夏,加桔梗以抑之,薄荷以散之,麦冬、五味以敛之,自愈。或加童便、藕汁,或黄连香薷饮一二剂亦可。静摄数日,忌酒煎炒自安,是名暑瘵,宜酌而善用焉,或用东垣参苓调中亦妙。
霖按∶暑瘵乃阴气不生,阳气不潜,证见咳血吐血,日晡烦蒸,早间清爽,舌白口渴,头胀身疼、皆暑热之邪内袭,阴劫络伤,虽有宿恙,亦当先清络热。宜沙参、甜杏仁、川贝、蒌皮、连翘、麦冬、竹叶、鲜生地等味,鲜荷叶汁一杯和服,尤有奇功。俟血止后,再议育阴。若先后失序,或误用温补,则络中伏热不得外达,必成不治之证。医见舌苔白,多疑伏寒,未敢迳用清凉,因循贻误者有之,不知舌苔白乃暑邪伤气,肺主气属金,金色白故也。
[卷上] 绞肠痧
夏间有不头痛发热,但觉小腹疼痛,或心腹俱痛,鼓胀痞满,不能屈伸者,人或疑为阴证,或执为食生冷过多,不知皆暑火流注脏腑不能解,故先小腹痛,后及遍心腹。法宜六和汤清解之,或五苓散加香薷、木瓜、紫苏、半夏之类利散之自愈。若以为阴病生冷,而用热药热物助之,不可救已。或用炒盐和滚水服,探吐痰涎亦妙。亦有发热身痛等证,内兼心腹痛,大概吐法为上,用藿香正气散,或二陈汤加浓朴、炒栀佳。
霖按∶痧胀为寒热错杂之病,其因甚繁,绞肠特其一证耳,《金匮》所谓阴毒阳毒者是也,其试痧之法∶脉与证相反者痧也;嚼黄豆无豆腥气,嚼带毛生芋子而不麻口者痧也。辨痧之法∶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多由秽气而发;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多由暑气而发;心胸昏闷,痰涎胶结者,多从伏热而发;遍身肿胀疼痛,四肢不举,舌强不言者,多因寒气冰伏火毒而发。治痧之法∶病在孙络者表也,先宜在病者背心轻轻向下刮之;病在络脉者里也,先宜于十手足指甲处舌下两旁两臂弯及委中等穴刺之,以泄其毒,然后审证制方。王养吾痧书,郭右陶玉衡言之最详,岂六和、五苓、正气、二陈、便能蒇事哉?仲景于《金匮》未便定方,只以一升麻鳖甲汤加减,示人途径,其意深矣!然痧胀之治难定,而痧胀之原,不可不知。
又按∶《内经》言营气取营运于中之义,西医谓食入于胃,至小肠皆有微丝管吸其精液,上至颈会管,过肺入心左房,化赤为血,此即清者为营也。其血从左房入总脉管,由脊之膂筋,循行经脉间,一日夜五十周,尽八百十丈之脉道,以应呼吸漏下者之营气也。经言卫气取卫护于外之义,西医谓经脉中之血气,由脉管之尾,出诸气街,入微丝血管,(经谓孙络者是也。)与阳明之悍气(人之饮食,五味杂投,奚能无毒?西医谓之炭气者是也。)相合,散布通体皮腠之间,充肤热肉,淡渗毫毛,此即浊者归卫也。脉管之赤血,既入微丝血管,合阳明悍气,则其色渐变渐紫,(西医因其有毒,谓之炭气。)散布遍体,渐并渐粗,入回血管(经谓络脉者是也。)之尾,血入回血管,内而脏腑,外而经脉,并脉管交相逆顺而行,外行经脉者,有阴阳之别,一支浮于肌腠之上,一支沉于分肉之间,即阳络行于皮表,阴络行于皮里,而皆与脉管偕行,经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者是也。回血管内外行遍入总回管,至心右房,递入于肺,呼出悍气,吸入生气,其血复化为赤,入心左房,经言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者,此之谓也。痧胀为寒暑错杂之毒邪,由皮毛而入者,与阳明悍气合,阻遏缠布周身孙络中之血气,由口鼻吸受者,阻遏络脉中之血气,暑毒郁遏悍气,愈遏其毒愈烈,故一发燎原,苟不急治,则毒由回血管入心,入心则死矣。急治之法,药饵功缓,故宜刮宜刺,急泄其毒邪,不令入心,徐图解救,否则不明致痧之原,妄使汤药,几同操刃。
[卷上] 时疫(见朱丹溪)
春应暖反寒,夏应热反凉,秋应凉反热,冬应寒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为时行温疫病也。治法用人参败毒散、九味羌活汤、夏加滑石、石膏,冬加麻黄、桂枝,春秋止根据原方,或藿香正气散、五积散、防风通圣散亦可,甚者黄连解毒汤、竹叶石膏汤。
霖按∶疫者犹徭役之谓,大则一郡一城,小则一村一镇,比户传染,多见于大凶之后,盖旱潦兵火之余,烈日郁蒸,尸骸之气,与亢胜之气混合,化为厉之毒,散漫于天地之间,沿门阖境,最易沾染,若不传染,便非温疫,乃四时常气之温热证耳。越人所谓异乎寒热之温病,其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缘古无瘟字,温即瘟疫之谓也,夫温疫为天地厉之气,不可以常理测,即不可以常法治。方书温瘟不分,治法多误,良可慨矣。先哲治疫,有上焦如雾,升逐解毒,中焦如沤,疏逐解毒,下焦如渎,决逐解毒之论,深得治疫要领。故吴又可《温疫论》,治热湿相搏之疫,首用达原饮,继则三消承气以决逐之。陈锡三二分晰义。杨栗山《寒温条辨》中,亦以升降散升决并用为首方,若余师愚疫疹一得之清温败毒饮,乃专治热淫所胜之温疫,故一意清热,而不兼驱湿也。更有烂喉丹沙,传变甚速,亦不外乎疏达清散,清化下夺,救液诸法,陈耕道《疫沙草论》之最详。近又出热疫白喉一证,其治法载诸张绍修《白喉捷要》,此两证亦互相传染,皆温疫之流亚也。庞安常《伤寒总病论》所载,青筋牵、赤脉kt、黄肉随、白气狸、黑骨温诸疫,是本于《素问》遗编之五行五疫也,近人约为六证所谓大头瘟、蛤蟆瘟、瓜瓤瘟、疙瘩瘟、软脚瘟、绞肠瘟是也。斯皆疫之兼于温者,其病层出不穷,其方亦难备载,岂人参败毒、九味羌活两方加减,便可概治,非常理所能测之温疫哉!
[卷上] 寒疫
一夏月亦有病凉者,偶遇暴风怒雨,不及加衣,或夜失覆,或路行冒犯,皆能为凉证,此非其时而有其气,谓之寒疫。治法与暑症异,亦以九味羌活汤、败毒散、以辛散和解为主,不可专用汗药。此论乃李东垣先生发自十书中,从来医书罕及,然仅百之一耳,以一律百,以或然为固然,左矣。
霖按∶寒疫多病于金水不敛之年,人气应之,以其毛窍开而寒气闭之也。疫乃天地不正淫厉气,颇难骤逐,非风寒之邪,一汗可解。治法宜苏桂杏草等温散,更察其兼湿兼风,消息治之。东坡在黄州,以圣散子治疫甚效,亦寒疫挟湿之方也。后永嘉宣和间服此方殒命者,不知凡几,盖以寒疫之方,误施于温疫者也。
[卷上] 脉理
《脉诀举要》曰∶暑伤于气,所以脉虚弦细芤迟,体状无余。
刘覆真曰∶暑脉虚而微弱,按之无力,又脉来隐伏弦细芤迟,皆暑脉也。脉虚身热,得之伤暑中,脉虚而微者是也。寒病传经,故脉日变,温热不传经,故脉不变。寒病浮洪有力者易治,芤细无力者难治,无脉者不治。若温热则不然,温有一二部无脉者,暑热有三四部无脉者,被火所逼勒而藏伏耳,非绝无也,于病无妨,攻之亦易。医人一诊,惊走不知,照经用辛寒药,火散而脉起,脉起而病愈,徒骇何益乎?要在辨之详耳,盖温热病,有中一二经,始终止在此一二经,更不传递别经者,其一二经或洪数,则别经弱且伏,根据经络调之,则洪者平,伏者起,乃愈征也。昔在万历丁未三月间,予寓京师,备员太仓库差,忽一日吏部同乡刘蒲亭驰报曰,病剧求救。予就其寓,吏部同僚诸公环守之,已备后事,谵语抹衣不寐者七八日已。御医院吴思泉,名医也,偕医数人治之。予诊脉止关脉洪大,其余皆伏,乃书方竹叶石膏汤。诸公皆惊曰∶吴等已煎附子理中汤,何冰炭如是?予诘之。曰∶吴云阳证阴脉,故用附子。予曰∶两关洪大,此阳脉也。其余经为火所伏,非阴脉也。吴厉声相争,予亦动色自任,诸公从之。一剂,晡时即止谵语抹衣,就寐片时,予视其脉,已洪者平而伏者起。诸公相视曰∶此真张仲景也。又用辛凉药调理痊愈。脉症有相合者易知,有相左者难知,脉明而后可以辨证,证真而后可以施药,要在虚心细察,不可执己见而以百药尝试,令命在反掌间也,慎之慎之!霖按∶温暑之脉多有伏者,然总不全伏,若诊一二部未伏之脉必洪数,虽不洪数,细按之定必有力,初病尤当于血气中以辨寒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此论血气阴阳之升降,以藏气言,肝木左升,肺金右降,以脉体言,左属血,右属气。凡诊感证之脉,伤寒多盛于左部,寒伤形,伤其有形之营血也。温暑多盛于右部,热伤气,伤其无形之卫气也。此水火之征兆,血气之左右,不可不察。若湿甚热微者,又不可泥此。
又按∶夫血气阴阳,错宗互用,其理渊微,言之不尽。自东垣《辨感论》,强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人迎脉大于气口属外感,气口脉大于人迎属内伤。然此所云外感者,指外感风寒而言。云内伤者,指内伤饮食而言。盖寒伤形血,故脉盛左部,食伤胃府,故脉盛右关。后世医家,误会其意,竟谓凡病外感,皆当左盛,凡病内伤,皆当右盛,血气不分,阴阳莫辨,虽有王安道论之于前,吴又可论之于后,奈积习难反,寒热倒施,能不遗人夭扎。鲜矣!若夫伤寒传入阳明,右关脉实大者,燥矢填于胃府,宜议下,温暑陷入阴经,左关尺数大者,肝肾之伏热,与外热相搏,多不治。活法在人,不可拘执,左大风寒,右大温暑也。然而初病风寒,浮紧必盛于左部,初病温暑,洪数必盛于右部,此又不可不察也。
[卷上] 五运六气
运气症治者,所以参天地阴阳之理,明五行衰旺之机,考气候之寒温,察民病之凶吉,推加临补泻之法,施寒热温凉之剂。古人云∶治时病不知运气,如涉海问津,哉言也。今遵先贤图诀,撮其要领,使人一览而知其悉也矣。
[卷上\五运六气] 五运配十干之年
甲己得合为土运。乙庚得合为金运。丁壬得合为木运。丙辛得合为水运。戊癸得合为火运。
[卷上\五运六气] 六气为司天之岁
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上。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戍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
[卷上\五运六气] 南政北政
甲己土运为南政,盖土居中央,君尊南面,行余四运,以臣事之,面北而受令,所以有别也。
[卷上\五运六气] 十二支年分运气
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岁气热化之候。
司天者,天之气候也。
君火者,手少阴心经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君火乃主宰阳气之本,余象生土,乃发生万物之源。
阳明燥金在泉。
在泉者,地之气候也。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子上父下,益辛泻苦。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寒风切冽,霜雪水冰,蛰虫伏藏。
民病
关节禁固,腰腿疼,中外疮疡。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火盛金衰,补肺泻心。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风雨,时寒雨,生羽虫。
民病
淋气郁于上而热,令人目赤。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君相二火,泻苦益辛。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大火行,热气生,羽虫不鸣,燕百舌杜宇之类。
民病
厥热心痛,寒更作咳喘目赤。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子母相顺,泻肺补肾。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大雨时行,寒热互作。
民病
黄瘟衄血,咽干呕吐痰饮。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心盛肺衰,火怕水复。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温气乃至,初冬尤暖,万物向荣。
民病
寒热伏邪,于春为疟。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火衰心病,泻咸益苦。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二月小寒终止。
天时
暴寒劲切,火邪恣毒,寒气暴止。
民病
生肿,咳嗽,甚则血溢,下连小腹而作寒中。
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岁气湿化之候。
太阴湿土者,足太阴脾经也。脾属中央戊己土,每季寄王一十八日,合为七十二日,以应一岁,六六三百六十日之成数也。
太阳寒水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主旺客衰,泻酸补甘。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大风发荣,雨生毛虫。
民病
血溢,经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痛。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以下生上,泻甘补咸。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大火至,疫疠,君命宜行,湿蒸相搏,豪雨时降。
民病
瘟疫盛行,远近咸若。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土旺克水,补肾泻脾。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雷雨电雹,地气腾,湿气。
民病
身重跗肿,胸腹满,感冒湿气。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甘旺咸衰,补肾益膀胱。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炎热沸腾,地气升,湿化不流。
民病
腠理热,血暴溢,寒疟,心腹胀,浮肿。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土能生金,益肝泻脾。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大凉,雾露降。
民病
脾胃寒,疟痢甚行。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以上克下,泻脾补肾。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二月小寒终止。
天时
大寒凝冽。
民病
关节禁固,腰腿拘痛。
寅申年少阳相火司天,岁气火化之候。
少阳相火者,三焦浮流之火,火邪则炎上,上克肺金,金受克,肾水失母,则上盛下虚,虚阳上攻,变生诸疾,至伤元气。
厥阴风木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子父相逢,泻苦益辛。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热气伤人,时气流行。
民病
寒热交作,咳逆头痛,血气不调,心腹不快。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肺衰心盛,制苦益辛。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暴风疾雨,温湿相蒸。
民病
上热咳逆,胸膈不利,头痛寒热。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夏旺火识,补益大肠。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炎暑亢旱,草萎河输。
民病
烦热,赤目喉闭,失血热渴风邪,人多暴死。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火能生土,泻甘补咸。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风雨时降,炎暑未去。
民病
疟痢交作,寒热头疼。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肺金受邪,泻苦补辛。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寒热风雨,草木黄落。
民病
邪寒风热,君子周密。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心火受克,泻咸补苦。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二月小寒终止。
天时
寒温无时,地气正寒,霜露乃降。
民病
感冒寒邪,关节不利,心腹痛。
卯酉年阳明燥金司天,岁气燥化之候。
阳明燥金者,肺与大肠之气,象庚辛金也。
少阴君火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金木相克,补酸泻辛。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阴始凝,风始肃,水乃冰,寒雨多,花开迟。
民病
寒热浮肿,失血呕吐,小便赤淋。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火盛金衰,泻辛益酸。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臣居君位,大热早行。
民病
疫疠流行,人多卒暴。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主盛客衰,泻心补肺。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燥热交合,风雨暴至。
民病
寒热头疼,心烦作渴。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以下生上,泻辛益酸。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早秋寒雨,有伤苗稼。
民病
卒暴寒热,风邪伤人,心疼浮肿,疮疡失血。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金盛木衰,泻肺补肝。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冬行春令,草木生青,风雨生虫。
民病
寒热作痢,气血不和。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客来助主,益苦泻咸。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二月小寒终止。
天时
气候反温,蛰虫出现。
民病
疫疠温毒,寒热伏邪。
辰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岁气寒化之候。
太阳寒水者,足膀胱经也,与足少阴肾经合为表里,属北方壬癸水。
太阴湿土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脾胃受邪,泻咸助甘。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气早暖,草早荣,温风至。
民病
瘟疫寒热,头痛呕吐疮疡。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心火受邪,泻酸补甘。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春寒多雨,寒湿无时。
民病
气郁中病,浮肿寒热。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以上克下,泻咸助苦。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暴热乍凉,疾风豪雨。
民病
寒热吐痢,心烦闷乱,痈疽疮疡。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木旺土衰,泻甘补酸。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风湿交争,雨生羽虫,暴风疾雨。
民病
大热短气,赤白痢泻。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金生水旺,制咸益苦。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湿热而行客主令。
民病
气虚客热,血热妄行,肺气壅盛。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水盛水衰,泻酸助苦。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二月小寒终止。
天时
凝寒雨雪,地气正,湿令行。
民病
病乃凄惨,孕妇多灾,脾受湿,肺旺肝衰。
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岁气风化之候。
厥阴风木者,足厥阴肝经也,肝属东方甲乙木,春旺七十二日也。
少阳相火在泉。
初之气,厥阴风木用事,脾胃受邪,泻酸补甘。自年前十二月大寒节起,至二月惊蛰终止。
天时
寒始肃,客行主令,杀气方至。
民病
寒居右胁气滞,脾胃虚壅。
二之气,少阴君火用事,火旺金衰,泻心补肺。自二月春分节起,至四月立夏终止。
天时
寒不去,霜雪冰,杀气施,木草焦,寒雨至。
民病
热中,气血不升降。
三之气,少阳相火用事,肺经受邪,泻苦益辛。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
天时
风热大作,雨生羽虫。
民病
泪出,耳鸣掉眩。
四之气,太阴湿土用事,木土相刑,泻酸益甘。自六月大暑节起,至八月白露终止。
天时
热气返用,山泽浮云,豪雨溽湿。
民病
心受邪,黄胆,面为浮肿。
五之气,阳明燥金用事,以金刑木,泻肺益肝。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
天时
燥湿更朦,沉阴乃布,风雨乃行。
民病
寒气及体,肺受风,脾受湿,发为疟。
六之气,太阳寒水用事,主助客胜,泻酸补甘。自十月小雪节起,至十二月小寒终止。
天时
畏火司令,阳乃化火,蛰虫出现,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
民病
瘟疫,心肾相制。
按∶天上地下,而人居其中,一气布分,三才并立。人与天地,呼吸相通,升降相符,故阴阳寒暑之气,内外合一,若鱼与水然,故运气所感,即人之疾应之。善摄生者,能调和脏腑,使血气顺轨,天时不能侵,不则逐气而化疫疠,扎瘥不可胜瘳。至于因证而思治,疠不能干,人可以胜天,是在乎司命留意焉。
霖按∶运气之学,白首难穷,本不必过泥,然此篇言六气而不言五运,且有主气而无客气,何以明胜复亢制之理?设迳执某年某气应患何病,必用何药。则误人非浅,转不若缪希雍之不言为善,兹将客气主运客运录于下,聊备详查,不足知运气之奥也。
[卷上] 增订客气客运活法
客气者,乃地之阴阳,正化对化,加临主气,六位之客气也。夫天干起运,地支起气,如子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气由下而升上,即以在下之阳明起之,阳明燥金,金生水,客之初气为太阳寒水。水生木,二气为厥阴风木。木生火,三气为少阴君火。火生土,四气为太阴湿土。三阴极生一阳为震,即少阳相火,故少阳相火为客之五气。太阴湿土,土生金,阳明燥金为客之六气,余仿此推,故丑未年客之初气,厥阴风木,二气少阴君火,三气太阴湿土,四气少阳相火,五气阳明燥金,六气太阳寒水。寅申年客之初气,少阴君火,二气太阴湿土,三气少阳相火,四气阳明燥金,五气太阳寒水,六气厥阴风木也。卯西年客之初气,太阴湿土,二气少阳相火,三气阳明燥金,四气太阳寒水,五气厥阴风木,六气少阴君火。辰戍年客之初气,少阳相火,二气阳明燥金,三气太阳寒水,四气厥阴风木,五气少阴君火,六气太阴湿土。巳亥年客之初气,阳明燥金,二气太阳寒水,三气厥阴风木,四气少阴君火,五气太阴湿土,六气少阳相火也。主运者,每岁不移之主运也。以木为初运,在年前大寒后交木生火,以火为二运,在春分后交火生土,以土为三运,在芒种后交土生金,以金为四运,在处暑后交金生水,以水为五运,在立冬后交。
每运各主七十三日五刻有奇,此岁岁之常也。客运者,十干合化之运也。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此每岁加临之中运,每岁以中运起运。如甲己之年,土运统之,即土为初运,土生金,金为二运,金生水,水为三运,水生木,木为四运,木生火,火为五运。乙庚之年,初金运,二水运,三木运,四火运,五土运。丙辛之年,初水运,二木运,三火运,四土运,五金运。丁壬之年,初木运,二火运,三土运,四金运,五水运,戊癸之年,初火运,二土运,三金运,四水运,五木运。此岁岁变迁之客运也。但乙丁己辛癸属阴干,为五阴年,主不及之运、甲丙戊庚壬属阳干,为五阳年,主太过之运,此阴不及阳太过之例也。
所载主气客气主运客运者,皆四时之常,不足候天地之变。沈存中曰∶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而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其术多不验何欤?盖胶于定法,而不知所用故也。假令厥阴用事,其气多风,民病湿泄,岂普天之下皆多风?普天之民皆病湿泄耶?至于一邑之间,而雨有不同者,此气运安在?欲无不谬,不可得也。大凡物理有常即有变,运气所主者常也,异乎所主者皆变也。常则如本气,变则无所不至,而各有所占,故其候有从、逆、淫、郁、胜、复、太过、不及之变。其发皆不同,若厥阴用事多风,而草木荣茂,是之谓从。天气明洁,燥而无风,此之谓逆。太虚埃昏,流水不冰,此之谓淫。大风折木,云物浊扰,此之谓郁。山泽焦枯,草木凋落,此之谓胜。大暑燔燎,螟蝗为灾,此之谓复。山崩地震,埃昏时作,此谓之太过。阴森无时,重云昼昏,此之谓不及。随其所变,疾厉应之,皆视当时当处之候,虽数里之间,但气候不同,而所应全异,岂可胶于一定?熙宁中京师久旱,祈祷备至,连日重阴,人谓必雨,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众以谓频日晦溽,尚且不雨,如此燥,岂复有望?次日果大雨。是时湿土用事,连日阴者,从气已效,但为厥阴所胜,未能成雨,后日骤晴者,燥金入候,厥阴当折,则太阴得伸,明日运气皆顺,以是知其必雨,此亦当处所占也。若他处候别,所占亦异,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夫沈氏为以主客皆常,而以当时当处所见者为客,深得轩岐活法。若邵弁占候补遗十五条,尤嫌缘刻,未能尽运气之变也,故不录,其太过、不及、淫、郁、从、逆、胜、复之应,仍当于《内经》中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