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又答冯宿书:此岂徒足致谤而已,不戳于人则幸也。
[450]又答李秀才书:见元宾之所与者,则如元宾焉。——诸引「则」字后皆为表词,①所以决事之同异也。
又有上下文事本相同,而详略攸分者,「则」字承之,所以实指其详也。②
[451]史大宛列传: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扞罙于寘。——「康居」居「北」,故「北」与「康居」本相同也。惟「北」言相间,而「康居」指其名,此详略攸分也。「则」字承之,指其详也。余同。
[452]汉儒林传: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曰胡母生,于赵则董仲舒。
[453]又: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
[454]又公孙弘传: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
[455]史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
[456]孟离下: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457]韩许国公神道碑:汴之南则蔡,北则郓。
[458]又停举选状:一则远近惊惶,二则人士失业。
[459]论里仁: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所引皆如前。
(二)事有对待而见为异同者,「则」字承之,乃以决其为异为同也。
[460]孟告上: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心不若人,其为恶更甚于指,乃一恶一不恶,而见为同异焉,承以「则」字,所以决其非也。
[461]孟万上: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
[462]又: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463]又: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奚可以与我友?’
[464]又公下:所以为蚳鼃,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465]又滕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榖多寡同,则贾相若;履大小同,则贾相若。
[466]又滕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467]庄骈拇: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468]赵策: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
[469]汉冯奉世传:臣愚以为比罪则郅支薄,量敌则莎车众,用师则奉世寡,计胜则奉世为功于边境安,虑败则延寿为祸于国家深,其违命而擅生事同。延寿割地封,而奉世独不录。
[470]又陈汤传:故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着,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471]秦策: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472]韩上崔虞部书:欲事干谒,则患不能小书,困于投刺;欲学为佞,则患言讷词直,卒事不成。
[473]又复雠状:盖以为不许复雠,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生之训;许复雠,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其端矣。
[474]又天旱人饥状:急之则得少而人伤,缓之则事存而利远。——凡此所引,皆互相比拟而有又待之情。承以「则」字,所以决其有异也。
惟以上所引,皆两相对比者,各以「则」字决之。其上下文有对待之意而无相比之式者,则惟一用「则」字,以决其不同而已。且「则」字之前,习冠以「若」「至」等字为转者。
[475]孟公上: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子夏」「冉牛」两等,皆圣人之徒者同也,而一则得其一体,一则具体而微,此不同也。然句法不对,故于第二句始用「则」字,以决其不同而已。
[475]孟梁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治国家」与「雕玉」相比,句法各异,故下句冠以「至于」两字以为转。
又承以「则」字,反决其不同口气。
至[477]孟子公孙丑上云: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478]又滕文公上: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479]又告子上: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480]又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481]又滕文公上:若夫成功,则天也。——等句,皆与前引同一义例也。
更有「则」字后止词、转词等字适与上文对比者,往往提置「则」字之先,而其后止词以代字重指与否,概以坐动之有无弗辞为定。
[482]孟子万章下云:其三人,则予忘之矣。——一句,「其三人」乃「忘」字之止词,而又与未忘其名之乐正裘牧仲两人相对,故提置于「则」字之先,仍以「之」字重指者,则「忘」字无弗辞状之也。他如
[483]孟子公孙丑上云:圣则吾不能。——一句,「不能」之后无代字重指者,有弗辞也。
故[484]孟子滕文公上云:学则三代共之。
[485]又离娄下:乃若所忧则有之∣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
[486]又告子下:有则髠必识之。——等句,皆有「之」字重指者,坐动无弗辞也。
[487]孟子公孙丑下云: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488]汉书刘歆传云: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两句虽皆有弗辞为之状,而「则」字之前,一为转词,则不重指;一为属次,③则有「其」字指焉。
[489]韩文与崔羣书云:至于遐方异味,则有嗜者,有不嗜者。——一句,「嗜」之止词在前,而「嗜」与「不嗜」之后,皆无代字重指者,盖两动止词,同一代字,则置于第二动字之后。其例详前。今则「不嗜」两字已有弗辞,故不重指。
[490]孟子告子上云: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两句可据以为例。代字之重指与否,有显然者。
(三)事理以推论而见为异同者,「则」字所以决所推之理与上文之为异为同也。
[491]孟梁下: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此孟子先以文王之囿与齐国之囿幷论,而后推言齐民以王囿为大之宜,而不可与文王之囿比而同也。故此「则」字所以决推论之理也。凡推论之理,必根上文并论,见为同则决其同,见为异则决其异,此辩才之学也。
[492]孟滕上: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则是」两字同上,根上文而推言滕君不并耕之非贤也。
[493]史李斯列传: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
[494]又虞卿列传:则是王失之于齐而取偿于秦也。
[495]榖僖二: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而置之外*也。
[496]韩讳辨: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凡言「则是」,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之或同或不同也。「则」字后加「是」字者,所以确指其理也。
不加者亦有焉。
[497]孟子梁惠王上云:则王许之乎?——此又推上文之不可以为是也。由是,
[498]孟万下:为其多闻也,则天下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④
[499]又告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500]庄天地: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
[501]韩读荀子:则雄者,亦圣人之徒与!——所引「则」字,皆决言所推之理,与上文无异也,唯口气有反正之辨耳,学者当审之。惟然,
而[502]孟子梁惠王上云:然则小固不可以当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三句,「则」字亦推论之词,「然」字重指上文一顿,「则」字承之。
经生家习见经史中「然则」二字连用,即以两字囫囵断为推理之词,盖不思之甚也。间有去「则」字而惟用「是」字以决所推之理者。如:
[503]孟子万章上云:是无义无命也。
[504]又万章下云: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505]韩文原道云:是亦责冬之裘者曰,云云。
[506]又祭鳄鱼文云: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诸引「是」字,皆确指所推之理也。
又经籍中习以「何则」两字连用。不知「何」字接上文而设为问者,表词也。「则」字承之,所以申言其故,以答「何」字之问。已见代字篇矣。
[507]汉赵充国传赞: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埶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508]又刘歆传: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也,宁过而立之。
[509]荀子宥坐: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则」字后皆决言其故,即以答「何」字之问也,犹表词也,故识焉。
「则」字通用,不外是矣。
○1马氏说:‘「则」字后皆为表词,’殊嫌孟浪,例句中甚多「则」字后非动字即读。
○2此处措辞不甚确切,这里无所谓上下文详略攸分,只是有若干事物可以相提幷论,「则」字之前的词语表示「则」字之后的事物在哪一点上(位置、方面、 用途等)互相区别或对待。
○3这里所说「属次」应即偏次。
○4[498]与[462]重复,马氏将同一例归入两项中,未细审。
【8.2.3.4】而经史中「则」字,其不可以常解解者益寡。斯、即两字有用如「则」字者。
「则」字别解。
[510]书洪范:女则有大疑。
[511]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
[512]燕策: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513]史高祖本纪: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言。——经生家解四「则」字,谓「若」也,假设之辞,文义较顺。「则」字常解,决词也,所以足句也,后乎读者也。今四「则」字皆附于读,则非常解明矣。且古文以「则」「即」两字音同互用,而「即」字有解作「若」字,故「则」字从同。至经籍中其它「则」字,要莫逃乎以上三说。而经生家有以解作「其」字「而」字「乃」字者,臆说也。
斯。
[514]论子张: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515]又乡党:杖者出,斯出矣。
[516]又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
[517]孟尽下: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四「斯」字皆可作「则」字解。案论语之以「斯」字解作「则」字者,犹史记之用「即」字者,此可以觇世代之别。
即。
[518]史项羽本纪: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19]又匈奴列传:今单于能,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待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520]又季布列传: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以上所引,除「单于即不能」一读,皆可作「则」字解。
而[521]史记项羽本纪云: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
[522]汉书项籍传则云:行徐行则免,疾行则及祸。——皆作「则」字。
然有史记作「则」字而汉书作「即」字者。如:
[523]史记高祖本纪云:沛今诛令,择弟子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
[524]汉书高帝纪乃云: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家室完。
总之,「则」「即」两字虽可互用,而辞气有缓急之别,学者所当辨也。
【8.2.4】「而」「则」两字外,其它承接连字,率皆假借于动、状等字。凡事理可分举者,则承以「或」字;事有蝉联而至者,承以「既」字或「又」字。而「既」「又」两字又互为呼应者。若上文辞气毕而后事可类举者,以「至」「若」「及」「如」诸字承之,以为更端之辞。更有以「非」「则」与「非」「不」或「不」「不」各两字相为起承者。
【8.2.4.1】或字分承不一。
[525]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526]礼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此「或」字分承者,皆单字也。
[527]又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之一也。
[528]汉贾谊传: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此「或」字分承读也。
[529]又鼌错传: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此「或」字分承顿也。
[530]韩与崔羣书: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六「或」字所承,或顿或读,分为六类,要皆相识之人也。
故必事理分举,而后「或」字承之,方为连字。否则以状动、静字者,则为状字矣,不在此例。①
○1参【2.5.3.2】节注①。
【8.2.4.2】既、又、既……又。
既。
[531]汉儒林传: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
[532]史货殖列传: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533]汉陈汤传: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
[534]史管晏列传: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凡言「既」字,皆先提一事,后及他事也。「既」字所附者,辞气未完,皆读也,故列入连字。不则何以异于状字?
又。
[535]史商君列传: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
[536]庄秋水: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537]史李斯列传: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
[538]汉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
[539]又杨恽传: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羣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廷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
[540]又赵广汉传: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541]周语:今天降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
[542]汉赵充国传: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它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又见屯田之士,精兵万人,终不敢复将其累重还归故地。——八引「又」字,皆继事之辞。
[543]汉书食货志云: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此「又」字所根上文甚远,亦继事之辞也。
有联用「又」字以为历叙之辞者。
[544]楚语云:‘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继云‘又有左史倚相’,又继云‘又有薮曰云连徒洲’云云。
[545]韩文送穷文云:‘其名曰智穷。’后乃历数,则云‘其次名曰学穷’,‘又其次曰文穷’,‘又其次曰命穷’,‘又其次曰交穷’。——皆各为一段。
[546]又与袁相公书:首言樊宗师孝友,后言其学问,乃进言其文章,则云:‘又善为文章’,一段后又云:‘又习于吏职。’——皆以「又」字上承首段,故「又」字虽用为历数之辞,而谓为代指樊宗师亦可。不特此也,
[547]又答吕医山人书云: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雑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一段,「以」字起至「不贯」,皆言故之读。其故有二:一则始出山而未阅世事,一则周后文雑而后生不能贯通。今于第二故之前冠以「又」字者,即以代「以」字也。又答窦秀才书内五用「又」字,皆以重申其故,学者可取阅焉。①
[既……又]等。
[548]左僖三十: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又」两字互为呼应有如此者。
[549]汉司马迁传:李陵既生降,陨其家声,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550]左襄十:女既勤君而兴诸侯,牵帅老夫以至于此,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
[551]韩送杨少尹序: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552]又送廖道士序:衡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淸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
[553]左文七: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此「既」字后应以「而复」两字,则上下文不惟蝉联而下,而又有扭转之辞气也。「而复」与「而又」同。
惟「既」「又」两字互应最习见。②
[554]汉书外戚传云: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匮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
[555]又王莽传赞云: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
[556]韩文与于襄阳书云: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557]又上崔虞部书云:既以自咎,又叹执事者所守异于人人。——此惟以「既」「又」两字为开阖,而成为近今作家之滥觞矣。
○1章云:答窦秀才书云:‘又不通时事’,‘又重以自废’,‘今又以罪黜于朝廷’,‘当道者又皆良有司’,‘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
○2【6.1.3】节在[六?11]例「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下说:‘「既」「又」……皆状字也。’
【8.2.4.3】至于、至如、若夫、及至、及其、如其。
至于。
[558]论为政: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559]孟告上: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至于」者,因上文而类及之辞。盖上文辞气已毕,而下文又与前文相类,故「至」字后加以「于」字者,犹云「论及此」云尔。由是,
[560]孟滕上:至于子之身而反之。
[561]汉赵充国传:至于虏小寇盗,时杀人民,其原未可卒禁。
[562]又刘歆传: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
[563]韩与崔羣书: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
[564]又潮州刺史表:至于论述陛下功德,与诗书相表里,作为歌诗,荐之郊庙。——所引「至于」,皆因上文而论之及耳。
至如。
[565]史游侠列传: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566]又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567]又汲郑列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568]又越世家: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不曰「至于」而曰「至如」者,则有与上文比而同之之意。
若夫。
[569]孟尽上: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570]庄山木: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
[571]汉贾谊传: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572]左隐五: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若夫」者,相及而殊上之辞也。
有单用「若」字者。
[573]左哀十四: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574]又定元:若从君者,则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若羁也,则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羁将逃也。——所引「若」字,与「若夫」同意。
及至、及其、如其。
[575]孟子滕文公上云:及至葬。
[576]孟子尽心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①
[577]汉书司马迁传云: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曰「及至」,曰「及其」者,皆因前事而殊后之文也。
[578]论语先进云:如其礼乐。——曰「如其」者,亦此志也。
①【8.2.4.7】节又引此例([651]),将「及」与「其」分开,说「及」是记时之连字,与此说「及其」是承接连字不同,似较此为长。
【8.2.4.4】非……则;不……则。
[579]庄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二字相为起承,文势最紧。
故[580]汉书贾谊传政事疏内,始云: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581]继云: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582]又云:臣以为不缺则折。
[583]终云: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连用之以耸听也。
[584]韩欧阳生哀辞:其它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①
[585]又荆潭唱和诗序: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586]又送郑尚书序:非有文武威风知大体可畏信者,则不幸往往有事。
[587]论卫灵: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不……则……」与「非……则……」同。五引句调各别,而所以互为起应则同。
其以非……不或不……不两字相为起合者,文势亦劲。
[588]庄秋水: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飮。
[589]史武安侯列传: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
[590]汉高帝纪: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591]史刺客列传:非有诏召不得上。
[592]又项羽本纪: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593]论乡党:非祭肉不拜。
[594]史汲郑列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595]汉李广传: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
[596]史商君列传: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597]汉匈奴传: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
[598]礼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599]韩许国公神道碑:然不一揃刈,不足令震駴。——「非」「不」或「不」「不」之在句读也,本皆状字,而引列于连字者,以其相为呼应,而句读则由是而连。
①[584]「岁」字后读断,「则」承「移时」,非与「不」相应。
【8.2.4.5】其承上而申下之辞,则惟故字。「故」,本名也,而假为连字。又,「以」「为」两字,介字也,而亦假为言故之词,惟与「故」字用法各异。
[600]孟告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故」者,承上文诸人皆起自劳贱,而申言下文天之劳苦是人也。故「故」字必根上文。
[601]孟万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602]又梁上: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03]庄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04]又德充符: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羣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
[605]吴语: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极生悲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606]公僖十七: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607]又隐三: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608]史淮阴侯列传: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所引「故」字皆承上文而申言之也。
而经书则「故」字前习加「是」字曰「是故」,一若指明前事以为下文之故者然。
[609]礼大学云: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610]继云:是故财聚则民散。
[611]又云: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612]终云:是故君子有大道。云云。礼中庸亦然。礼记则不胜数也。
[613]易系辞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下「是故」是缘上之辞,上「是故」则发语之辞。
[614]礼曲礼云:故君子式黄发。——郑注以为‘发句言「故」,明此众篇雑辞也。’盖此句文义与上不属,故以为发语辞。而礼经中起句言「故」言「是故」者,所在而有。
【8.2.4.6】惟句之有「故」者,则言「故」之固然,而其「故」之所以然,则往往假「以」「为」两字以明之。故「故」之言固然者,则为句,殿于后者常也;而「以」「为」之言所以然者,则为读,置于先者其常,而置于后者则转为句矣。
「以」置于先。
[615]孟告上: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郊于大国」,乃受「伐」之所以然,故冠「以」字而先焉。
[616]史平原君列传: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
[617]又汲郑列传: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
[618]又信陵君列传: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619]又陆贾传:以好畤田地善,可以家焉。
[620]又叔孙通列传: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所引「以」字皆记下文所以然之故,或先置,或参置,辞气未完,故为读。
「为」置先。
[621]孟万下: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
[622]汉东方朔传: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623]论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①
[624]史大宛列传: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
[625]晋语:为此行也,荆败我,诸侯必叛之。②
[626]吴语:为使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为」字冒读,以言下文之所以然引,与「以」字同。
其置于后者。
[627]孟公上: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628]汉霍光传:先帝属将军以孤幼,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
[629]史黥布列传: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630]又老子列传: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631]孟梁上: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632]史张陈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③
[633]又刺客列传: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
[634]汉食货志: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所引「以」「为」两字之句,皆后置,而以言上文之所以然,与先置者无异。然一则先引,叙述之口气也;一则殿后,则决断之辞态也。故一为读而一为句,此其异也。
○1[623]「为力不同科」后置,应归下‘其置于后者’项。
○2章云:经传释词第二云:‘「为」,犹「如」也。假设之词也。言「如此行也,而荆败我,则诸侯必叛之也。」’
○3「为天下除残」的「为」是介字,与[七?449] 为天下兴利除害」同,马氏以为连字,非。
【8.2.4.7】至如方、当、甫、自、比、及、会等字,记时之连字也,而皆假于动字。其为义各别,而用以接夫上下文则同。
方。
[635]史外戚世家: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
[636]汉贾谊传:方今之埶,何以异比?
[637]庾子山哀江南赋:天子方删诗书,定礼乐。
当。
[638]易系辞: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639]史项羽本纪:当是时,楚兵冠诸侯。——「方」「当」两字,皆正值之辞。①盖记者叙正事既讫,而又叙同时之事,曰「方今之埶」,曰「当是时」,谓为无主动字也可,②谓为介字也亦可。
甫。
[640]蜀志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甫欲」者,方欲如何而尚未如何也。「甫」字记时,不见于周秦诸书,至后世始用。然必衬以「欲」字,曰「甫欲」;衬以「乃」字,曰「甫乃」。单言「甫」字,则惟状字。③
[641]汉书成许后传云:今吏甫受诏读记。——是也。
自。
[642]史廉颇列传: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
[643]又屈原列传:自屈原沈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
[644]又项羽本纪: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比。
[645]孟梁下:比其反也。
[646]史大宛列传: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比」,「及」也,用以领读,则为连字。
若[647]礼祭义云:比时具物。——「比时」,「及时」也,则为介字。
[648]又王制云:比年一小聘。——「比年」,「每年」也,则为代字。
而[649]汉书食货志云:梁国平原郡,比年伤水灾。——「比年」,「频年」也,则为静字。此「比比」之所以解如「频频」也。
及。
[650]礼中庸: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651]孟尽上: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
[652]左庄二十八: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
[653]史大宛列传: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654]韩上于相公书:及至临泰山之悬崖,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悼惮栗,眩惑而自失。
[655]吴语: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会。
[656]史项羽本纪: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657]汉司马迁传:会从东上来,又迫贱事。
「及」「会」两字,皆记两事之相值也。而「及」字习用,「会」字罕见,然用以领读而为承接连字则一也。
○1杨云:外戚世家、哀江南赋二「方」字乃记时之状字,贾谊传「方」字及系辞、史记项羽本纪之「当」字皆介字。马氏认为连字,又以为动字,皆误。
○2【5.9】节专论无属动字,此「无主动字」,即无属动字。
○3杨云:蜀志「甫欲」之「甫」,亦记时之状字也。马氏定单用者为状字,合用者为连字,非是。
转捩连字八之四
【8.3】转捩连字者,所以反上文而转申一义也。
【8.3.1】转捩连字中,「然」字最习用。「然」字义本状字。状字之「然」,用以落句,口然之而意亦然了。连字之「然」,用以起句,口虽然而势已转也。将飞者翼伏,将跃者足缩,将转者先诺,同一理也。故「然」字非转也,未转而姑然之,则掉转之势已成。此「然」字之所以为转语辞也。
「然」字之借为转语,①有单用者,有衬以他字者,然或无衬,或有衬,其冠句首作为一顿以取势者则皆然。
「然」字一顿,其无衬者,则乘势掉转;其有衬者,曰「然而」,曰「然则」,曰「然后」,曰「然且」等,则各视其所乘之势以定。
「然」字无衬。
[658]孟万下:然终于此而已矣。——「然」字一顿,以应上文平公之待亥唐如是也。下乃挺转,决其终于如此而已矣。
[659]史高帝纪: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囊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三「然」字皆转词。②
[660]汉陆贾传: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
[661]史匈奴列传: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
[662]汉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663]史秦始皇本纪: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664]韩雑说: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所引「然」字,皆冠句首。
「然」字承上一顿,下文反转而欲作势者,则加「而」字。
[665]孟公上: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然」者,然上文所云殷之难变与夫土地人民之众,「而」字则转言文王以百里而能兴,正与上文相反。
[666]又公下:然而不胜者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67]史李斯列传: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668]礼三年问: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 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
[669]史秦始皇本纪: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670]韩燕喜亭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
[671]又复上宰相书: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所引「然」「而」皆拆读。今人用「然而」二字则异是。③
「然」字承上一顿,下文由是而另推事理者,则加「则」字。
[672]孟公下: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然」者,然其所云失伍之士之当去也,「则」者,由士之失伍推及其人之失伍也。故「然」「则」两字,亦可拆读。④
[673]孟万上:然则舜*喜者与?
[674]庄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675]史李斯列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676]又刺客列传: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677]汉贾谊传: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
[678]韩上张仆射第二书:然则毯之害于人也决矣。——所引「然」「则」两字,皆可拆读,同上。
「然」字一顿以承上文,由是而继以他事者,则加「后」字。
[679]孟告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者,明继事之词也。经籍最习用之。
[680]孟梁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81]汉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
[682]又司马迁传: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683]赵策: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
[684]秦策: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所引「然后」两字,皆以明事之先后也。而所以先后之者,则无以异也。
有谓唐时往往以「然」字代「然后」者。
[685]韩文论淮西事宜状云:事至不惑,然可图功。
[686]又论变盐法事宜状云:事须差配,然付脚钱。⑤——两「然」字若曰「然后」,句调不谐矣,而句意则然也。
「然」字承上一顿,既已如此,由是而或聊且为之者,或尚且不可者,则加「且」字。
[687]孟公下: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然且」者,知其不可而聊且至也。
[688]孟告下: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
[689]又:一战胜齐,遂意有南阳,然且不可。——所引「然且」者,犹云「如是而尚且不为不可」也。
至[690]庄子秋水云: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此「然且」者,亦「如是而尚且」之谓也。
[691]榖梁昭十三年云:失德不葬,弒君不葬,灭国不葬,然且葬之。——此「然且」者,即「如是而聊且葬之」之谓也。
[692]韩非子难言篇云: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犹云「如是而尚且」之谓也。
更有「然故」为承者。
[693]礼少仪云: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凡乞假于人,为人从事者亦然。然故上无怨而下远罪也。——此则既然上文,而申言其故也。「然故」两字,最见于诸子之书,今人用者盖寡。
又有以「然乃」为转者。
[694]史记淮阴侯列传云: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然乃」者,犹云「既已贫无以葬,而反觅善地」也。
总之,「然」字非转语辞也,⑥不过一顿,借以取势。至下文如何转接,则以续加之字为定。
○1「语」原作「说」,今从章氏校改。
○2此「转词」即前文「转语辞」略去「语」字而又以「词」易「辞」,遂与句子成分之「转词」混淆。
○3④ 马氏主张「然」与「而」、「然」与「则」皆应读断,本书标点仍依从今时习惯,未加逗号。
⑤ 章云:两例幷见助字辨略卷二,云:‘诸「然」字并是「然后」,疑当时方言如此,故文移皆省去「后」字也。’今案:刘氏之说甚是,「然」作「然后」用,唐宋习见。
⑥ 本节开始说:‘此「然」字之所以为转语辞也。’而此处又说:‘总之,「然」字非转语辞也。’前后抵牾。
【8.3.2】乃字用作「然后」「而后」之解者,则为继事之辞。用作「于是」之解者,则为言故之辞。而皆位于句首。不此之解,则非连字。
[695]史冯唐列传: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696]又大宛列传: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697]又魏公子列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698]汉赵广汉传:风谕不改,乃收捕之。
[699]韩送王秀才序: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所引「乃」字,皆位句首,而可以「然后」与「而后」代之。此连字之记时者。
[700]史主父偃列传: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西入关。
[701]汉司马迁传: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①
[702]史大宛列传: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母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
[703]又孟荀列传: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乃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
[704]汉刘歆传:孝成皇帝悯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所引「乃」字,皆位句首,有皆有「于是」之解。此连字之言故者。
其在句首而不可以前解解者,则惟用若更端之词。
[705]孟子公孙丑上云: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乃所愿」者,犹言「至若所愿」也。然作此解者,概衬「若」字。
[706]孟子离娄下云:乃若所忧则有之。
[707]又告子上云: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708]墨子兼爱篇云: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乃若」者,前言方毕而又类及下文也,与「至若」「及其」诸词同解。
「乃」衬「者」字,置于句首,则为言时状字。
[709]史记历书云: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
[710]又曹相国世家云:乃者我使谏君也。
「乃」字位于句读间者,则所解不一,而概为状字。故经生家聚讼纷纭,有解若「方」字「宁」字「且」字「若」字「是」字「其」字者,甚至无解而谓之发声语助者。其解若「而」字者,则惟宗宣八年公羊传之说云:‘「乃」难乎「而」也。’
○1此句「乃」字有「反而」意,不能作「于是」解。
【8.3.3】又有第、但、独、特、惟五字,皆转语辞。五字意虽各别,而前文不论,惟举一事一理轻轻掉转者则皆同。虽然,经史中以为状字者居多。
第。
[711]汉司马相如传:文君久之不乐,谓长卿曰:‘弟俱如临卬,从昆第假貣,犹足以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712]又郦食其传:食其曰:‘第言之。’骑士从容言食其所戒者。
[713]汉陈胜传:①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三「第」字,师古皆训「但」字,似皆由上文转至下文也。
但。
[714]汉霍光传:百官以下,但事冯子都王子方等,视丞相亡如也。
[715]又赵充国传:诚令兵出,虽不能灭先零,亶能令虏绝不为小寇。则出兵可也。
[716]韩与柳中丞书:但日令走马来求赏给,助寇为声势而已。——三「但」字用如「第」字。
独。
[717]汉赵充国传:独思惟兵利害,至孰悉也。
[718]史王翦列传: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719]又荆燕世家: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所引「独」字同前。
特。
[720]汉司马迁传: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
[721]史陈余列传:王王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楚已灭秦,必加兵于赵。——「特」字与「但」「第」等字无异。
唯。
[722]史魏其列传:唯灌将军独不失故。
[723]庄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舜独也正。
[724]韩送湖南李正字序:唯愈也业不益进,行不加修,顾唯未死耳。
[725]又处州孔子庙碑: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遍天下者,唯社稷与孔子为然。——「唯」字亦同上。
统观五字,皆承上文,不相批驳,只从言下单抽一端轻轻掉转。犹云别无可说,只有一件如此云云。而所引五字,皆冒句首,此所以为连字也。非然,其不为状字者鲜矣。
○1原误为「史陈涉世家」,史记无颜师古注,章氏出校语而未改。这几句的文字史、汉全同。
【8.3.4】顾,动字,回首也。借为连字,则有转念及此之意。「顾」字于转语词中最轻婉,用之有回环往复之态。位必句首,否则成为状字。
[726]燕策: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727]礼祭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
[728]史匈奴列传:汉使无多言,顾汉所输匈奴绘絮米蘖,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矣。
[729]汉疏广传:吾岂老誖不贪心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
[730]史淮阴侯列传:且天下锐金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所引「顾」字,皆由上文轻轻掉转而位于句首。
有「而顾」两字连天者。
[731]史记李斯列传云:不能督贤,而顾以其身劳于天下之民若尧禹然,故谓之桎梏也。——「而顾」者,「而反」也。「顾」用如状字。由是,
[732]史记陈余传赞云:然张耳陈余,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①
[733]汉书贾谊传云:足反居上,首顾居下。——诸此「顾」字,皆「反」字解,状字也。
然[734]史记王翦列传云: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
[735]后汉马援传云:卿非刺客,顾说客。
[736]齐策云: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是我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
[737]史记萧相国世家云: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诸「顾」字,经生家皆以与「反」同义,且以「顾」「反」两字连文证之。不知「顾」「反」两字虽同义,而「反」为状字,诸「顾」字为连字,应以「乃」字解之。②况以「顾反」连文,证「顾」「反」两字可互解,则「顾」「顾」「反」「反」,无解而有解矣。
○1此例「顾」应是动字,意思是「顾得上」。
○2章云:助字辨略卷四引王翦传马援传两例,云‘「顾」与「故」通,犹云「乃」也。’
推拓连字八之五
【8.4】推拓连字者,所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作文切忌平衍,须层层开展,方有波折。推拓连字,要皆用以连读而已。
其拓开跌入之辞,则有「虽」「纵」两字。而「虽」字尤习用,与「而」「则」两字,同为作家所重。
【8.4.1】纵。
[738]史汲郑列传: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纵爱身」一读,「纵」字连之。先将文势推开一宕,旋复跌入本意。
[739]又张陈列传: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
[740]又田儋列传: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
[741]又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742]又汲郑列传: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余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
——诸「纵」字皆以领读,意在推开上文而跌落本意也。而经籍中「纵」字不多见,「虽」字则所在而有。
【8.4.2】虽字有以领一字者,有以领一读者。
[743]论乡党: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744]礼中庸: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
[745]左宣三: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诸「虽」字皆领一字以为推宕者。然所领者虽仅一字,而与读无别。「虽狎必变」者,犹云「虽素与之狎而必变其容」也。故「虽狎」二字,已成一读矣。余同此。
[746]孟尽上: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747]又梁上: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极生悲哉!
[748]又公下:予虽然,岂舍王哉!
[749]左隐十一: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750]又襄三十一: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751]史孟荀列传: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752]又刺客列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753]汉司马相如传: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754]又司马迁传: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①
[755]史魏其列传: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夺乎?’
[756]汉贾谊传: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
[757]又食货志: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758]韩与崔羣书:虽抱覊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
[759]又送王秀才序: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
[760]又董太傅行状:庶人服而请罪有司,虽有大过,犹将揜焉,如公则谁敢议?——诸此「虽」字,皆以领读,后各有「犹」「岂」「亦」「傥」「然」「宁」「安」诸字,以为呼应,因以收转煞句,最为得用。
若无呼应诸字,则「虽」字与「即」字同解。
[761]史万石君列传: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犹云「即燕居」也。
[762]又萧相国世家: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
[763]汉梅福传:越职触罪,危言世患,虽伏质横分,臣之愿也。
[764]庄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765]史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所引「虽」字,皆可以「即」字代之。
惟史籍中有时「唯」字与「即」字同解,而经生家以「唯」「虽」两字同韵,往往以「虽」字解「唯」字,拘矣。
[766]史汲郑列传: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
[767]又淮阴侯列传: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犹云「即天子亦不说」也,「即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其类此者,不能尽引。
[768]榖梁桓公十四年云:御廪之灾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此「唯」字,经生家用以解作「虽」字之左证,然不如解以「即」字之为明晰也,犹云「以为灾之余即未易而尝亦可也。」②
又有一节内两用「虽」字者。
[769]汉书赵充国传云:将军其引兵便道西并进,虽不相及,使虏闻东方北方兵并来,分散其心意,离其党与,虽不能殄灭,当有瓦解者。
[770]韩文欧阳生哀辞云: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两节两用「虽」字,皆以领读,转折分明。
○1章云:此两句依文通,汉书无「仆」字「之」字。 今案: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语。
○2章云:经传释词卷六云:‘「唯」「虽」古字通。’又卷八云:‘说文「虽」字以「唯」为声,故「虽」可通作「唯」,「唯」亦可通作「虽」’。
【8.4.3】如、若、苟、令、即、果、诚、设、假、就、使诸字,皆事之未然而假设之辞,亦为推拓连字,惟以连读而已。而诸字单用,先后乎起词者不常。
如、若、苟。
[771]孟梁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772]又: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773]又: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三节内所有「如」「若」「苟」三字,皆假设之辞,用以连读者。「如」「若」两字,皆后乎「王」字,「王」乃读之起词也。「苟」字冠读者,无起词也。故设辞单用后乎起词者常也。①
[774]左隐十一: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775]又: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776]又僖七:若君去之以为成,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
——所引四「若」字,皆以连读,而两后起词,两先焉。
令
[777]史张释之列传: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即
[778]又田窦列传: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当谁哉?
果
[779]又赵世家: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
诚
[780]又吕后本纪: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太后汤沐邑,太后必喜。
设
[781]又田窦列传:此时帝在即录录。设百岁后,是属宁复有可信者乎?
假
[782]荀子非十二子篇: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欺惑愚众,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
就
[783]魏志辛毗传:就与孙刘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
——所引诸设辞,皆以连读。「即」字两引,一先起词,一后焉。「令」与「假」两字,皆先起词。「果」「诚」两字则后之。「就」字无起词,故先读焉。
惟「使」字必先起词。
[784]史廉颇列传: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785]又平原君列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786]又魏信陵君列传: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见天下乎?
[787]庄知北游: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
——诸「使」字皆在起词之先。盖「使」字虽设辞,而有使令之意,故皆先起词。然则「令」「假」两字当从同与?
连用两字者,则先起词,而无有后焉者。设辞往往借用两字者。
[788]史萧相国世家:乡使鲁君察于此变,宜亡此害。②
[789]史李斯列传: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790]后汉张衡传: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鉴,则何陷于凶患乎?
[791]汉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792]又司马迁传: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793]史淮阴侯列传赞: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794]庄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
[795]史张释之列传: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796]又魏其列传: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797]又游侠列传: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诸引内所有曰「乡使」,曰「向使」,曰「假设」,曰「假令」,曰「浸假」,曰「有如」,曰「诚使」,皆连用两字,而皆先乎读之起词。「浸假」后承以「而」字者,盖用如无主动字而假为连字者也。又张释之传云「有如万分之一」者,而复言「假令」者,重为设辞以讳之也。
统观诸引设辞,皆推宕之读。读则辞意未毕,故必有收句以为应者。而收应之句,有承以「则」字「必」字「亦」字者,有煞以「矣」字「也」字「而已」者,有无承无煞,而句意相应者。详观诸引,阅者可自得之。
设辞之后,复有以「虽」字宕跌者,亦习见也。
[798]礼大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心诚求之」者,设辞之读也。「虽不中」者,跌进一步也。「不远矣」句,则折收矣。
[799]又中庸: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800]论颜渊: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801]又: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802]史张释之列传: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803]汉梅福传: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
[804]史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805]汉贾谊传: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806]燕策:苟可以明君之义,成君之高,虽任恶名,不难受也。
[807]韩上张仆射书: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808]又答刘正夫书:若皆与世浮沉,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诸所引节,始则以设辞一推,继以「虽」字一跌,而后折收本意。句法尽同,最为可法。
○1本节开始说:‘假设之辞……诸字单用,先后乎起词者不常’,此又说‘设辞单用后乎起词者常也’,前后不符。
○2章云:萧相国世家无此语。
【8.4.4】其余连字用以较量者,则以「犹」「尚」与「况」「矧」等字,又以「与「与「岂」「宁」「孰」等字互为呼应。①
犹……况。
[809]左宣十二:困兽犹斗,况国相乎!——「犹」字低一层比,「况」字跌入有势。「况」字后但有「国相」一名字,并无动字相续,似不成句。不知「况」字后凡为所比者,概皆不言而喻。此处为所比者,非徒「困兽」与「国相」也,乃以困兽之尚斗衬出子玉之复雠也。今不言明,此所谓意已到而笔未到也。
有时「况」字上文虽无「犹」「尚」等字,而从低一层说,即在「犹」「尚」等字之甲里矣。又「况」字前有加以「而」字「又」字者,所以助转折之势。「况」字后衬以「于」字「乎」字者,所以明比于之义。要之于句法则皆与单有「况」字者无别。
[810]左僖十五:公曰:‘一夫不可狃,况国乎!’
[811]又成八:勇夫重闭,况国乎!
[812]孟尽上: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
——三引上文,皆无「犹」「尚」等字以为呼起,但皆从低一层说,则与书明者无异矣。
[813]孟公下: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814]榖僖十六: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于人乎!
[815]史货殖传: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三引「况」字,皆加「而」字。
[816]韩送孟秀才序:苟如是,其于高爵,犹阶而升堂,又况其细者邪!
[817]又斋郎议:大凡制度之改,政令之变,利于其旧,不什则不可为已,又况不如其旧哉!
——此「况」字前加以「又」字者。
[818]孟公下: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
[819]又万下: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820]汉张敞传:夫小国中君,犹有奋不顾身之臣,况于明天子乎!
——此「况」字后以「乎」字「于」字为衬者。
统观诸引,凡「况」字之有加于前,有衬于后,与无加无衬者同一句法。
故[821]汉书陈汤传云: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
[822]赵策云: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823]史记律书云:自含血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
[824]又礼书云: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悦,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诸所引皆合例。
「况」字后句长者,有将为所比者说明以足辞气者。
[825]左传昭七年云: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其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此节「况」字后四用「矣」字,一用「虽」字,皆读也,直至「能为鬼不亦宜乎」,方上接「况」字之句。如此长句,如不将「能为鬼」提明,则辞气不贯矣。
矧,尔雅释言云:‘况也。’经史不习见,见于书者异解。②
[826]诗大雅荡抑云:矧可射思。——义同。
[827]韩文鄠人对有云:矧非是而希免输者乎!
[828]又送董邵南序云: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其用法同「况」字。
以与字作比辞而后应以宁字。如:
[829]论语八佾云:与其奢也,宁俭。
以及应以岂字。如:
[830]孟子万章上云: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又或应以孰若等字。如:
[831]韩文送李愿序云: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云云。——皆已见「与」字篇内。③
○1此处所列诸字,「岂」应为「岂若」,「孰」应为「孰若」,「与」亦以「与其」为常见。又,「与」与「岂」之间原夺「与」字,今加。
○2章云:书大禹谟:‘矧兹有苗’,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是听闻’,传并云:‘「矧」,「况」也。’此云‘见于书者异解’,未详。
○3此指【7.4.4】节。
【8.4.5】用以递进者,则以抑、将、宁等字为询商之辞,又或以「非惟」「不惟」与「亦」「抑」「复」等字为撇转之辞。①要之,此种连字,皆从假借而来,本无定式。而经史往往藉以推宕文机,故胪举焉。
[832]论学而:求之与,抑与之与?
[833]礼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834]孟公下: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835]秦策:诚病乎,意亦思乎?——三引「抑」字,皆以领起进商之句者,暗寓转意。所引秦策句内,「意」同「抑」字。
[836]左传庄六年云: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
[837]又昭元年云:子晳信美矣,抑子南夫也。
[838]韩文与崔羣书:其精*巨细,出入明晦,虽不尽识,抑不可谓不涉其流者也。
——三引「抑」字,皆转折之辞。
[839]韩送孟东野序: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840]庄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841]楚辞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842]史孟尝君列传: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诸引句中两商之辞,有皆用「宁」字者,有「宁」「将」两字为先后呼应者,有单用「将」字,又有「将」「抑」并用者,②皆无定式,唯其是尔。
经史内于两商之句,有以其字领起者。
[843]左传昭十年云:孤斩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见,则丧礼未毕;其以凶服见,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
[844]韩文答吕医山人书云: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其是耳!
且
[845]史记魏世家则云: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是「其」字之外,又以「且」字再商者,姑录之,以见文之善变。
○1马氏称之为递进者,今谓之选择;马氏称之为撇转者,今谓之递进。
○2‘「将」「抑」并用’似指[839],然而此句实以两「抑」字为呼应,「将」字似为表时的状字,非连字。
【8.4.6】非惟、非独等。
[846]孟万下: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847]汉贾谊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埶然也。
[848]左隐十一: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849]史平准书: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
[850]又刺客列传: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
[851]韩禘祫议:今一朝迁之,岂惟人听疑惑,抑恐二祖之灵,眷顾依迟,不即飨于下国也。
[852]又三上宰相书: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
[853]又守戒: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
——诸引节皆一推一转,以「不惟」「非独」「岂惟」为撇者,即以「亦」「抑」「固」「复」等字为转。而概煞以「也」字者,所以足收转之势也。亦犹两商之辞,煞以「乎」「与」「耶」等助字者,所以写其拟度之情也。
其它或假状字,或假动字,以为连字者,繁不悉载。学者披阅往籍,当自得之。
虚字卷之九
助字总论
【9.0】凡虚字用以结煞实字与句读者,曰助字。
文心雕龙章句云:‘「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送末」云者,即结煞实字与句读之谓也。故古人谓助字为语已之辞,所以别于连字为句端之辞也。泰西文字,原于切音,故因声以见意,凡一切动字之尾音,则随语气而为之变。古希腊与拉丁文,其动字有变至六七十次而尾音各不同者。今其方言变法,各自不同,而以英文为最简。惟其动字之有变,故无助字一门。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
字以达意。意之实处,自有动、静诸字写之。其虚处,若语气之轻重,口吻之疑似,动、静之字无是也,则惟有助字传之。
助字所传之语气有二:曰信,曰疑。故助字有传信者,有传疑者。二者固不足以概助字之用,而大较则然矣。传信助字,为「也」「矣」「耳」「已」等字,决辞也。传疑助字,为「乎」「哉」「耶」「欤」等字,诘词也。古籍中参用「兮」「些」「只」「且」诸字,然皆用为有韵之文,而非所施于古文辞也,故不载。
助字中惟「也」「矣」两字最习用,而为用各别。①「也」字所以助论断之辞气;「矣」字惟以助叙说之辞气。故凡句意之为当然者,「也」字结之;已然者,「矣」字结之。所谓当然者,决是非,断可否耳。所谓已然者,陈其事,必其效而已。凡此皆以为句也,而末始言读。②兹先引经籍中诸句有「也」「矣」两字并用者,以明其所以各别之说,而后分疏焉。
[1]论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乃已见者,故煞「矣」字。室之未入,夫子断之,故煞「也」字。
[2]又季氏: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语」「闻」在昔,「矣」字煞之。其人未见,断自于今,「也」字煞之。
[3]又宪问: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而或仁,事之可有者也,尾以「矣」字。小人而仁,理之所必无也,断以「也」字。
[4]又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武之尽美,已见者也,故结以「矣」字。而韶之尽善与武之未尽善,一是一非,乃定论于目前也,故煞以「也」字。
[5]孟离上: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天下之溺,已见者也,煞「矣」字。不援之诘,诘其故也,煞「也」字。
[6]礼中庸: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与不明,已知之事,结「矣」字,贤、知之过,愚、不肖之不及,③断其故也,结「也」字。至「不行也」与「不明也」两「也」字煞读,不在此例。
[7]庄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所好者道」,决其是也,故煞「也」字。「进乎技」者,言已造之境也,故煞「矣」字。
[8]左桓八: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
[9]周语: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
[10]吴语:夫差将死,使人说于子胥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
[11]史李广列传: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
[12]又信陵君列传: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13]又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14]汉萧望之传:敞备皁衣二十余年,尝闻辠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
[15]三国诸葛亮传: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16]韩原鬼:曰:‘有形而无声者,物之有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所引诸句,凡决事物之已然者,皆煞「矣」字。凡决其当然者,皆煞「也」字。
[17]左传成公十六年云: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一节,凡句述所见之事者,煞「矣」字;凡答其事之所为者,煞「也」字。夫然,「也」「矣」一字之所别,其大较如是也。
○1句首「助字」前疑应有「传信」二字。
○2‘未始言读’,意即暂不谈煞读的「也」与「矣」。
○3「贤」「愚」「知」「不肖」应为「贤者」「愚者」「知者」「不肖者」。
传信助字九之一
【9.1】广韵云:‘「也」,语助也,辞之终也。’颜氏家训书证篇亦云:‘「也」,语已及助句之辞。’然此不足以概「也」字之变。古人有谓「也」字三用,有用于句末者,有用于句中者,有用于称谓者,盖茨近之矣。①愚谓「也」字所助有三:曰助句,曰助动,曰助实字,以视所谓三用者较为涵盖。
[18]庄子天道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节内第一「也」字,助读,所以为顿挫也。第二「也」字,助实字,所以助字也。第三第四「也」字助句,所以表论断也。「也」字之用,尽于是矣,故先为隅举焉。
○1此指助字辨略。
【9.1.1】也 字助句,大抵助论断之辞气耳。而句之有待于论断者,以表词之句为最。助以「也」字,所以断起词与表词之为是为非也。断其为是者,断词可省。
卷三表词节内云:‘凡决断口气,概以「是」「非」「为」「即」「乃」诸字参于起词、表词之间,而谓之断词。或无断词,则以助字煞之,或两者兼用焉亦可。’①惟句有表词,煞「也」字以决其是者,概无断词参之。其式不一。
①这段引文,字句与【4.4.2】节原文略有出入。
【9.1.1.1】有以名字为表词者。
[19]孟滕上:彻者,彻也;助者,藉也。
[20]又: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所引表词皆名字,而「也」字煞之,以断起、表两词字义之为一,而无「为」「是」诸断词之加焉。此训诂之式也。
[21]又:陈良,楚产也。
[22]又万上:百里奚,虞人也。
[23]史伯夷叔齐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24]又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5]又: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此传记之式。余同上。
[26]孟滕上: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27]又离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8]又告下: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29]左成十六: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
[30]又僖九:‘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所引皆名字为表词,煞以「也」字,而无断词参焉者也。
至于代字为表词而助以「也」字者,概皆询问代字。经籍习有「何谓也」「何也」「谁也」等句是也。
【9.1.1.2】静字为表词,煞「也」字以决其是者,比比皆是。
[31]礼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32]论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33]孟离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34]又尽上: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35]又公下: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
[36]左文元:君之齿未也。
[37]庄在宥: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抢囊而乱天下也。
[38]又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飮食之闲,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所引「博」「厚」「高」「明」「悠」「久」「上」「次」「一」「众」「非」「未」「可」「过」诸字,皆用作静字而煞以「也」字,以助其决断口气,故无断词参焉。前引诸句,其起词类皆为读。①
更有以长段用如起词者。如汉书赵充国传上留屯十二便,每段结句,各以数目静字为表词,「也」字煞之。如「一也」「二也」以至「十二也」为止,盖犹云各段所论者,乃十二便之「一也」「二也」云云。史记留侯世家记张良借箸筹策,其不可封六国后有八事,曰:‘其不可一也……二也……三也。’至第四节,则曰:‘其不可四矣。’直至第八节,皆以「矣」字为煞者,盖前三节之事,时尚可为也,故煞「也」字,后五节之事,则时已不可为矣,故煞「矣」字。然此乃曲为之说,非实义也。经籍中「也」「矣」两字,有时本可互用者,此其证也。又介字篇论「之」字下所引[七?5]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云:‘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②「难」,静字,而煞以「也」字者,所以决传天下之难。此节诸引,可取观也。
至静字前往往益以「之」字者,所以四之也。
[39]左文三: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
[40]又襄二十九: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周」「壹」「弘」「难」皆静字之奇者也,益以「之」字,则偶矣。说见前。
[41]史记张耳传云: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42]韩文上于襄阳书云: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疎也?
[43]左传襄二十九年云:不然,何忧之远也?——其句法与前相似。然细味其文,「也」字煞「何」字,不煞静字,犹云:「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戻,何也?」已见询问代字。③不然,「何」字当用如状字矣,所罕见也。
更有以状字为表词,煞以「也」字,所以决其容之如是也。
[44]论语乡党云:恂恂如也∣侃侃如也∣誾誾如也——等句,皆是也。
[45]汉书万石君传云: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欣欣如也,唯谨。——皆此例也。
○1[31]与[36]的起词非读。
○2见【7.1.3】节[七?5]例。
○3此指【2.4.3】节。
【9.1.1.3】有以顿为表词,煞以「也」字,以决其是者。
[46]孟告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诸此表词,皆有偏次先焉。
表词用以结煞一段,往往以「此」「是」两代字为起词,以指前文也。
[47]孟滕上:此天下之通义也。——「此」指上文劳心劳力者之所以治人与治于人也。
[48]汉贾捐之传: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
[49]汉书鼌错传言兵事书:各段之末,有云:此步兵之地也∣此长戟之地也。云云——诸「此」字皆指上文。
[50]孟告下:无他,疏之也。
[51]又:无他,戚之也。——「疏」「戚」两外动字,「之」,其止词,合之成顿,而为句之表词。
有先以「是」字指上文而明所推之理者。
[52]孟公下: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是货之也」句,即以言所推上文之理也。
[53]又离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54]又梁下: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55]史虞卿列传: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三引同上。「是」字与「是则」同一用法。此种句法,经史习见,故不多引。
【9.1.1.4】有以读为表词,煞「也」字以决其是者。①
[56]孟离上: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犹云「如是皆为孔子所弃之人。」「者」乃接读代字。凡读为表词,类有接读代字者,其常也。
[57]孟离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8]又: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59]左庄三十二: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60]又*二:夫帅师,专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
[61]又桓八: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所引同上。
读为表词,而有「此」「是」等字先之者,皆以收束上文或指所推之理也。
[62]孟梁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63]又滕下:是率天下而路也。
[64]又告下:此则滑*所不识也。
[65]又离上:是天下之父归之也。
[66]又离下: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67]左隐三: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
[68]庄至乐: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
[69]汉蒯通传:然则慈父孝子,将争接刃于公之腹,以复其怨而成其功名,此通之所以吊者也。
——详观引句,凡有「是」字为首者,类无接读代字为之后焉。
间有以「所谓」「此谓」诸语为先,而煞以「也」字者,亦在此例。盖「所」「此」两字后,其继之者或名或读,皆与同次而为之表词者也。
[70]孟滕上:彼所谓豪杰之士也。——「所」指「彼」,而「豪杰之士」与「所」字同次,以「也」字煞之,所以论断其如是也。
[71]又离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两「之」字各指前文,「自暴」「自弃」,各在「谓」字后,与「之」字同次。
[72]史平原君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73]汉蒯通传: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此臣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
[74]又息夫躬传:因下其军诸将军,令匈奴客闻焉,则是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也。——引内「因人成事者」,「传檄而千里定者」,与夫「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三读,皆「所」字同次,「此」字乃各句之起词,而「也」字所以决其是也。
夫然,而「此之谓」「或之谓」「或谓之」诸语之「之」字,亦指前文,正此例也。
①[63]「率天下而路」,[67]「废先君之举」,[68]「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皆非读。
【9.1.1.5】更有比拟之句,率以「也」字为煞,以决所比之诚然者。
[75]孟离上: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76]又: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
[77]左隐四:夫兵,犹火也。
[78]史平准书: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所谓「犹告」「犹草芥」「犹火」「犹是」者,皆比拟之字,①率煞「也」字,以决其所比之不谬。
[79]孟告上: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80]又: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81]左隐四: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82]又襄二十九: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83]庄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
[84]史李斯列传: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
[85]韩送石处士序: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所引比拟之读,皆煞「也」字。其或煞以「耳」「乎」等字,或无助字为煞者,亦时见焉。然终未见有煞以「矣」字者。
○1此「字」宜作「辞」。
【9.1.2】断为非者,煞以「也」字,在必以「非」字先焉。表词之句,决为非者,式亦不一。有为名者,有为顿者,有为读者,爰各自变量则以明之。
表词为名、为顿。
[86]孟公上: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87]又离上:故曰诚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
[88]又:孔子曰:‘求,非吾徒也。’
[89]又万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90]论公冶: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91]左桓二: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
[92]又哀十一:不属者,非鲁人也。
[93]史淮阴侯列传: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94]汉赵充国传:此人臣不忠之利,非明主社稷之福也。
[95]又息夫躬传:辩士见一端,或妄以意传着星历,虚造匈奴乌孙西羌之难,谋动干戈,设为权变,非应天之道也。
——以上所引,其结句或为名,或为顿,皆各蒙以「非」字而煞以「也」字,有如此者。
表词为读。
[96]孟滕下: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97]又公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98]论先进:回也非助我者也。
[99]左隐五: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100]史商君列传: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
[101]汉贾谊传:若夫束缚之,系绁之,输之司寇,编之徒官,司寇小吏,詈骂而榜笞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夫卑贱者习知尊贵者之一旦吾亦乃可以加此也,非所以习天下也,非尊尊贵贵之化也。
[102]吴语: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摄畏吾兵甲之强也。——诸引结句,皆以读为表词,①蒙「非」字以断其不然,煞「也」字以助直决口气,与前节所引辞义相同。
①[97]「要誉于乡党朋友」,「恶其声而然」,[101]「尊尊贵贵之化」,[102]实忠心好吴」「摄畏吾兵甲之强」,皆非读。
【9.1.3】经籍中有是非两句并置,然先「非」而后「是」者为常,所以明反正之意,以助决断之辞气耳。
[103]孟滕下: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为匹夫匹妇复仇也。
[104]又万上: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105]又: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106]魏策: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107]汉鼌错传:其民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
[108]史信陵君列传: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109]又淮阴侯列传: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110]汉郦食其传:此黄帝之兵,非人之力,天之福也。
[111]又娄敬传:天下莫朝周,周不能制。非德薄,形势弱也。
[112]又息夫躬传:所以遣子侍单于者,非亲信之也,实畏之耳。
[113]韩重答张籍书:虽诚有之,抑非好己胜也,好己之道胜也。非好己之道胜也,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诸引两句,皆一反一正。决非之句,先者为常。句无「也」字为助者,其辞气直贯下句,可通用也。决是之句,两助「耳」字,皆带有决断之意。
【9.1.4】他如言事理之句,有结「也」字者,要皆以论断其然耳。然所为论断者,不一其情。
有断其诚然者。
助动字为坐动者。
[114]孟万上: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
[115]又滕上:禄足以代其耕也。
[116]又万上: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诸引句坐动字,「可」「足」「能」助动字也。夫曰「可得」,日「足代」,曰「能由」,则犹「未可」「未足」「未能」也,煞以「也」字,所以断其「卿」之诚「可得」也,「禄」之诚「足代」也,「路」与「门」之诚「惟君子」「能由」「能出入」也。故曰煞「也」字者,断其诚然也。故句有助动字为坐动者,概煞「也」字,而「可」「足」两字最习用也。
[117]齐策:如此,则兵不费,权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
[118]左宣十二: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119]齐策: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适足以强秦而自弱也。
[120]汉刘向传:及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似此句法,时见于书,故不多引。
「有」「无」两字,同动字了,其煞「也」字者,与助动同。
同动字为坐动者。
[121]孟离下: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122]又滕上: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123]齐策: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124]左襄二十三:奉君以走固宫,必无害也。
[125]秦策: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毁楚之名,无得地之实也。——诸引句,各以「有」「无」字为助动①,结以「也」字,所以论断其所有所无之诚然也。至如
无助动、同动者。
[126]孟子滕文公上云:亲丧固所自尽也。
[127]又公孙丑下云: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
[128]又云:今愿窃有请也。
[129]又离娄下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130]齐策云: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131]左传襄二十六年云:初,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于声子相善也。
[132]又云: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诸引句内本无助动、同动之字,而所记者或即为言者同时之事,或以明言者心中之愿,结以「也」字者,所以决其诚如是也。
两弗辞连用者。
[133]孟子尽心上云: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两句亦此例也。盖「无」「不」两字,皆弗辞也,连用相消,同乎正意。不然,当列下节矣。是则
[134]左传定公元年云:子家子亟言于我,未尝不中吾志也。
[135]汉书冯唐传云: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
[136]又儒林传云: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
[137]史记自序云: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138]又云: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诸引结以「也」字者,决其然也。而句内「未」「不」与「不」「不」两弗辞互消,正此例也。
①「有」「无」前既已列为同动字,今又谓‘为助动’,易滋误解。
【9.1.5】有断其不然者。
此节反乎前节,以其所包者广,故别为两节耳。故凡句之坐动而为助动之字,有弗辞先焉者,皆在此例。
助动词为坐动者。
[139]孟滕上:民事不可缓也。
[140]孟公下:晋楚之富,不可及也。
[141]周语:大物其未可改也。
[142]左襄二十九: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
[143]孟滕上: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144]孟离下: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145]左昭五: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覊,弗能用也。
[146]史自序: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147]汉食货志: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48]孟滕下: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
[149]孟万上: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也。①
[150]齐策: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151]汉匈奴传: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152]韩策: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诸句之以「可」「能」「得」「足」诸助动字为坐动,而先之以「莫」「不」「弗」「未」之辞者,皆煞「也」字,所以决其不然也。
同动字为坐动者。
[153]孟子梁惠王上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4]礼大学: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155]燕策: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有」,同动字也。「未有」二字相连,或冠句首,或间句中,在间以「之」字,必置于末。其殿以「也」字者,所以断之也,此可与同动节参观。②
至句中有「不」「未」「弗」「无」「莫」「非」诸弗辞,而煞以「也」字者,皆所为断其不然而助其决然之辞气也。
前有弗辞者。
[156]孟公下: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
[157]左襄三十一: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158]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
[159]左定四: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
[160]公宣六: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
[161]孟公下:仁智,周公未之尽也。
[162]孟万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
[163]左襄二十六: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亦弗图也。
[164]左襄二十九: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
[165]左昭二十三:苟不能卫,城无益也。
[166]秦策:其道若将弗行,则久留臣无为也。
[167]孟滕上: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
[168]庄齐物论: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169]庄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170]汉司马迁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
——诸引句,皆有弗辞,其殿以「也」字者,不之之甚也。
○1章云:孟子原文无「也」字。
○2参【5.7.1】节。
【9.1.6】有断其所以然者。凡言故之句,皆类于此。殿「也」字者,决打趣其故之诚然也。
[171]孟公下: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
[172]又离上: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173]又离下: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174]左僖二十八: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覊而乘轩者三百人也①。
[175]又襄十四:执莒公子务娄,以其通楚使也。
[176]公隐元: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②
[177]燕策: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以赵之为蔽于南也。
[178]秦策: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③。
[179]公隐三: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宗庙社稷主也。
[180]庄知北游:黄帝曰:‘彼其眞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181]史张耳列传: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④
[182]左襄二十九:其出聘也,通嗣君也。
[183]汉司马迁传: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良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84]又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所引言故之句,有「为」「以」「故」各字弁于其首者,有无连字者,要以句意为主。故凡有「是则」「是故」与「是」「此」各字冠句首,而推论所以然者,皆在此例。此等句法,以「也」字为助者为常。
至「以」「为」两字所冠者,有句、读之分。
[185]左传隐十一年云: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
[186]齐策云: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两引,一为「为」,一为「以」,所冠者皆先于正句,则为读,至前文所引,则为句。其详已见连字篇矣。⑤
又所以然之故,有藉问答之句以明之者,概以「也」字决之。
[187]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188]公隐元: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
[189]又: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
[190]榖隐元: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
[191]又庄七:其不曰恒星之陨,何也?我知恒星之不见而不知其陨也。——公榖两传,皆设为问答以解经。榖梁则问答两句,概殿「也」字,而公羊则殿于答句者为常,其问句煞以「也」者,未之见也。此亦其笔法使然耳。
○1此句亦可以「以」为介字,引进「数」之转词,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即作此解,似较胜。
○2【7.5.1】节引此例[七?451]以「为」为介字,与此说为连字者异。
○3此句「以」按文通体系应为介字,参【7.3.2】节。
○4「为秦益敌」之「为」显然是介字,非连字。
○5此指【8.2.4.6】节。
【9.1.7】有断其将然者。
[192]孟滕下: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
[193]又离上: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
[194]又万上: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三引末句煞「也」字者,皆以必将来之事也。
[195]左昭七: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
[196]又僖二十三: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①
[197]又桓十三: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
[198]庄庚桑楚: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199]汉伍被传: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糜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所引句煞「也」字者,皆以断其将然也。
○1此例「其」字可有两解:或为表推语气之助词,或为代词,代被诛之诸侯,「曹其首也」,意为曹将首先被诛。马氏采取前一种解释。
【9.1.8】而谕之使然与禁其不然者亦附焉。
谕之使然。
[200]左僖十五:且告之曰:‘孤虽归,辱社稷矣,其卜贰圉也。’
[201]又文元:潘崇曰:‘享江*而勿敬也。’
[202]又哀十二: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
[203]又僖二十三: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294]又昭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五引传文,谕令之句,皆煞「也」字者,以其所谕皆将来之事也。
禁其不然。
[205]史曹相国世家:然无言吾告若也。
[206]又: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两引禁令之句,亦煞「也」字,盖所禁者亦未来之事也。
有禁在目前而亦煞「也」字者。
[207]论语先进云: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08]孟子万章下云: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曰「毋吾以」,曰「王勿异」,皆当时事,而煞「以」字者,盖以助其禁令之辞气耳。
然有谕禁之句无助字为殿者。
[209]汉书高帝纪云: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210]庄子山木云: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
[211]史记刺客列传云:子其自为计。
[212]韩文平淮西碑云:曰:‘度,汝其往衣服飮食予士,无寒无饥,以既厥事。’
[213]又云:不可究武,予其少息。
——以上所引谕令之句,亦未来之事,惟先以「其」字,以状其属望之辞气,而句末无「也」字为殿也。
至禁令之句,则必以「毋」「勿」「无」诸字先之。如:
[214]汉书张释之传云:卑之,毋庸甚高论。
[215]又朱云传云: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216]史记淮阴侯列传云: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
[217]汉书王尊传云:贤为上,毋以富。
[218]又司马迁传云:阙然久不报,幸勿过。
[219]韩文平淮西碑云:凡兹廷臣,汝择自从,惟其贤能,无惮大吏。
——以上所引,其句末皆无「也」字为助也。
[220]左传*二年云::皆曰‘使鹤!’
[221]汉书李广传云:令曰:‘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222]又霍光传云:太后曰:‘止!为人臣子,可当悖乱如是邪!’
——三引曰「使鹤」,曰「前」,曰「止」,惟以动字以谕其然,而先后并无他字为衬也。
至[223]庄子秋水云: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此谕其往而助以「矣」字者,幸其速往来也。
书经谕令之句,率衬「哉」字,如「钦哉」「往哉」「臣哉」「邻哉」之类,所以勖之也。此因命戒之辞有煞「也」字者,故及之。
传信助字九之二
【9.2】也字助读,其为用也,反乎其助句也。助句以结上文,而助读则以起上文。其起下文也,所为顿宕取势也。盖读、句相续而成文,患其冗也,助以「也」字,则辞气为之舒展矣。夫读之为式,至不一矣,而其可衬「也」字者,约计有四:
【9.2.1】其一,读之为起词也,①有助以「也」字者。
读间以「之」字者。
[224]孟滕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天之生物」一读,而为下文之起词,「也」字助之,而辞气一宕。「使之一本」者,句也。「生物」而「使之」,读、句两者时同,事同,而功用又相通也。此「也」字助读之通例也。起词之读殿「者」字者,则惟言起词为何如之人物,而与下文之功用有绝不相涉者矣。此「也」「者」两字所以助读之别也。
[225]孟告下:鲁之削也滋甚。
[226]又滕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227]又离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
[228]论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
[229]庄人间世: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
[230]又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231]左襄三十一: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232]又哀十一:二子之不欲战也宜。
[233]周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用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所引诸读,皆殿「也」字,而中间「之」字者,与「也」字相为顿挫者。至如
[234]论语里仁云:君子之于天下也。
[235]孟子梁惠王上云:寡人之于国也。
[236]又万章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
[237]周语云:先王之于民也。
——诸读,以「之于」二字为坐动②,率皆助以「也」字,而又为起词之读者,常也,已见介字篇矣。③
读以「其」为起词者。
[238]孟子离娄下云: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239]左传隐元年云:其乐也融融∣其乐也泄泄。
[240]又昭七年云: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
[241]又云:其共也如是。
[242]庄子逍遥游云: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43]又齐物论云: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244]又田子方云: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叹也。
——诸读皆以「其」字为起词者,故无「之」字衬焉。
凡静字有助以「矣」「乎」「哉」诸字以为咏叹者,则其起词之读,助以「也」字者,概后置焉。
[245]论述而:甚矣,吾衰也!——「吾衰也」者,读之为起词也,「甚矣」者,其表词也。今则起词倒置于表词之后,此叹辞之常例也。非叹辞,则起词之读先置。
此[246]《孟子?公孙丑下》所以云: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247]又告下:固哉,高叟之为诗也!
[248]论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249]又:大哉尧之为君也!
[250]左桓一:异哉,君之名子也!
[251]史汲郑列传:甚矣,汲黯之戆也!
[252]庄齐物论:不亦善乎,在问之也?
[253]又在宥: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在去之邪!——皆同上。
[254]又大宗师云:古之眞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255]韩送齐皥下第序云: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所引「与乎」「张乎」以及「坦乎」「确乎」皆同上,可视同表词。以为状词,则冠于一读之首,似非其所。
又有与此种句法相似者。
[256]孟子梁惠王上云:如之何其使民斯民饥而死也?——犹云「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如之何」也。
[257]又告子下: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258]又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以我为爱也!
[259]又: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60]左传成二年云: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261]韩文原道云: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诸句,皆此类也。
有起词系以一读而为决辞者,④亦在此例。
[262]史货殖列传:淸,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
[263]史留侯世家: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
[264]汉杨恽传: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
[265]公宣六: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曰「淸」曰「黥布」曰「妇」曰「子」,皆名之为起词也,⑤曰「寡妇也」,曰「天下猛将也」,曰「赵女也」,⑥曰「大夫也」,则皆加读而为决辞。
[266]庄子逍遥游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节,与此正同。「野马也」,公名为起词,而助以「也」字也。「尘埃也」,加读也,下为表词之句。
统观以上诸引,可见读为起词之变止矣。
○1[240]「其将死也」一读前有「及」字,非起词。
○2【7.1.4.2】节说:‘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举[七?47]‘仁之与义,敬之与和……’为例,以彼例此,则此处只应以「于」为坐动,不连「之」字计入坐动之内。
○3此指【7.2.6】节。
○4上语殊嫌牵强。以[262] 为例,既已以「淸」为起词,则「寡妇」单独不成一读,合上「淸」字方成一读,但说此读是「能守其业」等等之起词,则又难通。下三例仿此。又,此处所说「决辞」,其意近于现在之「判断句」,与【4.4.2】节的「决词」不同。
○5⑥ 「曰妇」与「曰赵女也」原夺,盖此例后加,忘在解说中补入。
【9.2.2】其二,读之记时记处也,有助「也」字者。
[267]孟公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及其更也」者,记时之读也。
[268]又: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当在宋也」者,记处之读也。似此句法,经史最习用之。
[269]左僖二十二: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270]又昭七: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
[271]史货殖列传: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
[272]吴语: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273]论卫灵: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74]左僖三十: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75]又隐四: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
[277]韩张中丞传后叙: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诸引中记时者居多。
【9.2.3】至言故之读,有助「也」字者。如:
[278]孟子告子上云:以其郊于大国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①
[279]左传三十三年云: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
——「以」与「为」皆为连字,以其所连者辞气未完,故为读。若置后以为殿,则成为句,已详于前。②
○1孟子告子上云:‘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又云:‘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马氏误合为一句。章氏失校。
○2此指【8.2.4.6】节。
【9.2.4】其三,读之为悬设也,有助「也」字者。
[280]孟万上: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非义」「非道」,皆悬设之辞。
[281]孟滕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设为「男冠」「女嫁」以申其礼也。①
[282]孟子梁惠王上云:诚如是也。
[283]又万章上云:信斯言也。——皆假设之读而助以「也」字也。
[284]左桓五: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
[285]魏策: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汝殉者。’臣必不为也。
[286]庄田子方: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287]又徐无鬼: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②
[288]韩原道: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
[289]又祭十二郎文: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290]齐语云:夫是故民皆勉为善。与其为善于乡也,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与其」云云者,设譬之读也,故亦先置。
[291]又僖五年云: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读也而后置,亦谓之倒文。然句读虽倒,而辞意不拗,考之古籍,亦仅见矣。
○1杨云:「冠」「嫁」所以记时,非为悬设。当属于上条记时节中。
○2「风之过河也」「日之过河也」,皆记时之读。
【9.2.5】读有助以「也」字而承以「而」字者,转折之句也。①
[293]孟万下: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害己也」一顿,「而」字承转一折。
[294]又告下: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
[295]左襄二十九: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
[296]秦策: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
[297]庄逍遥游:天下即已治也,而我犹代子。
[298]又德充符: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299]又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300]又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戳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
[301]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02]史货殖列传: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
[303]又: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
[304]又李斯列传: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
[305]又淮阴侯列传:公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诸引「也」字后接以「而」字,无非为顿挫文势耳。用附于此,以见「也」字助读之为用不穷有如此者。
①[299][305]非转折句。
【9.2.6】其四,读之承动字也,有助「也」字者。①
动字相承篇内言,凡动字或记官司之行,或言内情所发之行,概承以读,而以「也」字为助者,常也。
[306]孟公下: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见」者,目所司也。「王之敬子」者,「见」字之承读也。助以「也」字者,决言所见之诚然也。其二句同此。惟承读置在句后,不若前三式之读之必先置也。
[307]又滕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
[308]又离下: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
[309]又尽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乡愿,恐其乱德也。
[310]左昭元: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
[311]又宣十二:晋人惧二子之怒楚师也,使*车逆之。
[312]又昭三十: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
[313]又隐九: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
[314]又桓十三: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315]又僖二十四:郑伯怨惠王之入而不与厉公爵也,又怨襄王之与卫滑也,故不听王命而执二子。
[316]又襄二十一: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曰。
[317]又: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
[318]汉张陈传: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
[319]史信陵君列传:秦数使反间,*贺公子得立魏王未也。
[320]又答李翊书: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
——诸引承读,皆助「也」字,可与动字相承篇参观。②
○1此处「也」字助全句,非仅助上承动字之读。
○2参【5.13.2】节。
「也」助实字
【9.3】「也」字助实字。凡实字之注意者,借助「也」字,则辞气不直下,而其字有若特为之揭出矣。助字中之助实字者惟「也」字,余只助句、助读而已。而实字借助于「也」字者,不一其类。
【9.3.1】公名有助以「也」字者。
[322]孟公下: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士」公名,而助以「也」字,一顿,以指注意之所在。名字篇已言之矣。①
[323]又滕下: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②
[324]左庄二十八: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
[325]又僖二十八: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③
[326]公僖四: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
[327]庄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28]又: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329]又天道: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
——诸引内,曰「鹅」,曰「舞」,曰「盟」,曰「役」,曰「夷狄」,曰「鸟」,曰「人」,曰「臣」,诸公名皆助「也」字,借此一顿,特地指出,方接下文,此所谓顿住起下也。凡「也」字助字,皆此义也。
○1此指【1.5.3】节。
○2「也」字助「其母杀是鹅」,非仅助「是鹅」。
○3第二「也」字助「晋于是役」,非仅助「是役」。
【9.3.2】本名有助以「也」字者。
[330]论公冶:赐也,非尔所及也。
[331]又先进: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332]又:回也,非助我者也。
[333]孟万下: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334]左襄二十一: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①
[335]又隐十一:吾将使护也助吾子。②
[336]又昭二十八:吾与戎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
[337]又哀十一:须也弱。
[338]公襄二十九: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
[339]公庄三十二:鲁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庆父也存。
[340]庄大宗师:丘也请从而后也。——诸本名后,助以「也」字,与公名助「也」字者同义。
名字助以「也」字,当重读,经生家即解以假设之辞。不知字经重读,则文势一顿,即有含而未伸之意。其有假设之辞者,势也,非字也。
[341]左传文公七年云: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子」,公名也,助以「也」字而承以「才」字,读之,自觉有含意未伸者矣。
[342]又宣四年云: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椒」,本名,助以「也」字,义同上。
又凡「也」字所助,其所指之事,不在当前,即在将来,从未有助夫已往之事者。助已往者,惟「矣」字为然。前两引,一曰「此子也才」,一曰「椒也知政」,皆指将来之事,犹云「此子异日而竟才」也,犹云「他日椒如知政」也云尔。
①②[334][335]字所助为读,非仅助「虎」与「护」。
【9.3.3】其余实字,有助「也」字者,要皆藉以停顿而引起下文也。「也」字助静字者,惟为论断其是非而已。
[343]孟子离娄下有云: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中」「才」两静字,而助以「也」字者,是犹云“子弟之德本中也,而以不中养之;其能本才也,而以不才养之」也。①是则「也」字仍有论断其为「中」为「才」之口气。然则「也」助静字,不为读,不为句,而惟以助其停顿之势者,未之见也。
「也」字助代字,经史中仅见。
[344]庄子人间世云: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予」,指名代字,助以「也」字,所以顿住而起下也。然此乃仅见之句。询问代字助「也」字者,「何」字而已。②详见询问代字篇。③
「也」字助动字,所以直指其动字之行,其为用也同乎名。
[345]孟子滕文公上云:夫泚也,非为人泚。——「泚」内动字也。「泚也」者,所以解其动字之行,而用如名字之为起词也。
[346]论卫灵: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347]庄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48]又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349]韩五箴:行也无邪,言也无颇。
[350]又,从也为比,舍也为仇。——诸引内动字,助以「也」字,皆可视同名字。
「也」字有助静字而成为状字者。如「今也」「昔也」之类。④
[351]庄子山木云: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虚而今也实。
至[352]论语:必也使无讼乎。
[353]又雍也:必也圣乎。——所谓「必也」,亦视同状字。
[354]左传昭十二年云:仲尼曰:‘古也有志。’
[355]论语阳货云: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同一「古」字,一助「也」字,一助「者」字,而有不可互易者,盖助「也」字有低徊咏叹之意,而助「者」字则惟直陈其已事而已。至叹今日之亡,故又助以「也」字者,此也。
○1章云:赵岐孟子注云:‘中者,履中和之气所生,谓之贤。才者,是谓人之有俊才者。有此贤者,当以养育教诲不能,进之以善,故乐父兄之贤以养己也。’马氏解误。 今案:「中」「才」这里都用作名字,指道德质量好的人和有才能的人。
○2询问代字可助以「也」字者不仅「何」字,「谁」字亦有其例,如左传成公九年:‘南冠而絷者,谁也?’类此者古籍中常见。
○3此指【2.4.3.1】节。
○4「今也」,此处解作‘「也」助静字而成为状字者’,意即「今」为静字,「今也」方是状字。但【6.4.2】节云「今」‘可列为状字’,【9.7】节亦云「今者」为‘「者」助状字’。
传言助字九之三
【9.4】矣,传信助字也。说文谓之‘语之辞’,而柳州又谓之‘决辞’,则与诸传信助字无别。「矣」字者,所以决事理已然之口气也。已然之口气,俗间所谓「了」字也。凡「矣」字之助句读也,皆可以「了」字解之。
「矣」字之助句与助读也无定式,惟视所助者之所置耳。所助者置诸前,辞意未足,则未读,置诸后而辞意已完,则为句。
【9.4.1】「矣」字助象静字以成句者固多,而以读为起词者,尤习见也。
[356]孟公下: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小矣」「近矣」者,犹云「卿位之非小与齐滕之非近,亦既章章明矣。」此所谓已然之口气也。「小」「近」两静字,皆助「矣」字。
[357]又离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358]论子路: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359]左昭元:小旻之卒章,善矣。
[360]又: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
[361]榖僖十:吾君已老矣,已昏矣。
[362]庄知北游: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363]史管晏列传:今者妾观其志,志念深矣。
——诸引助「矣」字者义同上。而其所以皆成为句首者,以其置于句末,而辞气已足故也。
【9.4.2】以读为起词者。
[364]孟公上: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远矣」者,煞句也。「远」者何也?「夫子」之「过孟贲」也,此读之为起词也。
[365]又公下: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366]论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367]又里仁:以约失之者鲜矣。
[368]左哀二十五:是食言多矣。
[369]又十一:鲁之羣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
[370]庄山木: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①
[371]论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372]史萧相国世家: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
[373]汉张敞传:吾为是公尽力多矣。
[374]史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
[375]又日者列传: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376]又信陵君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377]又项羽本纪赞: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378]又: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
[379]又五帝赞: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380]又: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
[381]秦策: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
[382]韩重上张仆射书:以击球事谏执事者多矣。
[383]又:然则球之害于人也决矣。
——诸引皆象静字,煞以「矣」字为绝句,而其起词则无一之非读也。此种句法,凡以为论议也。
○1此句起词为「君」,非「君自此」,故起词非读。
【9.4.3】「矣」助感叹句。
[384]论学而:鲜矣仁!——犹云「仁鲜矣」也。以其为感叹之句,故倒之。
[385]庄子田子方云:远矣全德之君子!
[386]书经牧誓云:逖矣西土之人!——两句皆此例也。
其以读为叹句之起词者,尤数见也。
[387]公羊庄公十二年云: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此例已前见矣。①
助字内惟「矣」「哉」「乎」「欤」四字有用此式者。
○1见【9.2.1】节[245]及[247]以次诸例。
【9.4.4】以上「矣」字之助象静,皆置句末,故谓之句。而同一助也,置于先者则为读。
[388]左昭三:姜族弱矣,而*将始昌。——「弱矣」者,象静之助以「矣」字也,承以「而」字,则前此者辞气未完,所谓读也。
[389]荀子荣辱: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
[390]左襄十四:武子所施没矣,而黡之怨实章。
[391]又昭七: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施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392]又昭十五: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吾助子请。
——诸引「矣」字后承以「而」字,皆同上。
【9.4.5】「矣」字助滋静字以成句者,①凡以记时之久暂,或以记数之如干也。
[393]论季氏: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五世」「四世」者,记历时之数也,煞以「矣」字者,决已然之口气也。此种句法,记时者多。
[394]孟梁下: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395]又滕下: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
[396]史李斯列传: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397]齐策: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
[398]史淮阴侯列传: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
[399]又平原君列传: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
[400]汉司马迁传: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榖下,二十余年矣。
[401]又赵充国传: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年八九十矣。
[402]韩与陆员外书:其足迹接于门墙之间,升乎堂而望乎室者,亦将一年于今矣。
[403]又郓州溪堂诗序:上之三年,公为政于郓曹濮也,适四年矣。——诸引惟孟子两句言人物之如干,余记时耳。而记时诸句,已极用法之变。又诸引皆以绝句,故谓句。至如
[404]史记李斯列传云: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天下之半」者,记分数。
[405]庄子养生主云: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十九年」者,记时,「数千牛」者,记物。
[406]左传庄公十四年云: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十四年」者,记时。
诸引皆助以「矣」字,而承以「而」字,则又为读矣。
此所谓诸煞「矣」字者,其读句之别,惟视所置之先后耳。
○1本节所标明为是「矣」助滋静,但引例中「矣」字所助大多非单个滋静,而为滋长静加名。
【9.4.6】句读之述往事者,「矣」字助之。「既」「己」等状字,加否无常。
助句,不加「既」「己」等。
[407]孟公上: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而齐有其地矣」者,犹云「而齐已有其地矣」也。「矣」字之助,已寓「已」字矣,下句仿此。
[408]左僖二十八: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尽知之矣。
[409]又僖三十二: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410]又文十七: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411]又文十八:夫莒仆,则其孝敬,则弒君父矣;则其忠信,则窃卖玉矣。
[412]又成十六:初陨师徒者,而亦闻之矣。
[413]周语: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414]史酷吏列传: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诸引,皆述往事。其助「矣」字之句,虽无「已」字,而其意已隐寓矣。
助句,加「既」「已」等。
[415]孟万上: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
[416]左僖三十: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417]孟告下: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
[418]左宣十一: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罪已重矣。
[419]齐策:谋成于堂上,而魏将已禽于齐矣。卫橹未施,而西河之外已入于 秦矣。
[420]赵策: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
[421]又: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
[422]史刺客列传: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423]汉食货志: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424]齐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①
[425]赵策: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
[426]孟告上:牛山之木尝美矣。
——诸引皆述往事也,其绝句助「矣」字外,复蒙「既」「已」「固」「尝」各字,而辞气益复阐缓矣。
同此句法也,先置则为读,而「既」「已」各字之有无,与「而」字之承否无别也。
无「既」「已」先之。
[427]左成二:齐疾我矣,其死亡者,皆亲昵也。
[428]庄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429]越语:范蠡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430]史虞卿列传:王曰:‘请听子割矣,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②
[431]楚策: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
[432]汉郑吉传: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433]韩潮州谢表:高祖创制天下,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太宗太平矣,而大功所立,咸在高祖之代。
——诸引「矣」字,述往事无「既」「已」状字为先,句法同前。以其先置而辞气未足,则为读。至承之者,则有有「而」字者,有无者,而与「矣」字所助之所以为读者无涉也。
助读,有「既」「已」先之。
[434]左僖二十八: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435]左文七: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
[436]吴语:吴既攻矣,将夹沟而*我,我无生命矣。
[437]史游侠列传: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438]庄大宗师: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途乎?
[439]汉高帝纪: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440]又贾谊传: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耳。
[441]越语: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
[442]左僖三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443]赵策: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诸引同上,皆读也,所异者有「既」「已」等状字先之耳。
[424]「三窟已就」述往事,「君姑高枕为乐」说未来,「矣」字助全句。
[430]「请听子割矣」说当前事,非述往事。
【9.4.7】「矣」字间助设事之读者。
[444]论语云: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45]中庸云: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446]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三节,设事之读,皆助「矣」字者,犹云「浸假而已有此矣」也。
【9.4.8】言效之句,率以「矣」字助之。
[447]孟梁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民」之「引领望之」者,「不嗜杀人」之效也,故煞以「矣」字而蒙以「则」字。兹有不可不辨者二:一、言效之句,概有连字先之。①其连字则「则」「斯」「而」诸字不定。连字篇各字下,已详言之矣。论语习用「斯」字,孟子间用之,后此用之者仅矣。二、「矣」字者,决已然之口气也,而效则惟验诸将来。「矣」字助之者,盖效之发见,有待于后,而效之感应,已露于先矣。盖不嗜杀人之君,民之望之者已久矣。今诚有之,岂有不然者矣乎!
[448]左僖二十七:楚始得曹,在新昏于卫。若代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449]又文七: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
[450]吴语:王孙雒进,顾揖诸大夫曰:‘危事不可以为安,死事不可以为生,则无为贵智矣。’
[451]赵策: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则二君为之次矣。
[452]又: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不变,而君得其所欲矣。
[453]齐策: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454]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
[455]孟离上: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456]庄应帝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457]史陆贾列传: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458]又汲郑列传: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僇矣。
[459]又大宛列传: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鸟孙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
诸引助以「矣」字者。其句首或有连字,或无连字,至不一矣,而以言效之必至者一也。
①‘言效之句,概有连字先之’之下说法与本节末‘其句首或有连字,或无连字’之说抵牾,[457][458][459]皆言效之句而前无连字。
【9.4.9】有两事同时,其先者助以「矣」字①,盖视他事又为已然矣。
[460]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461]又云:‘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462]榖梁传庄公七年云:失变而录其时,则夜中矣。
——三绝句之助「矣」字者,皆可加以「已」字,盖视他事又为先矣。
①「其先者」谓其事在先,非谓句中位置在先,事实上位置在后。且二事既分先后,又云‘两事同时’,殊欠斟酌,其意殆为两事同属过去。
【9.4.10】至句非前例所概,而亦助「矣」字者,要不外「了」字之口气也。
「了」者,尽而无余之辞。而其为口气也,有「已了」之「了」,则「矣」字之助静字而为绝句也,与助句读之述往事也:有「必了」之「了」,则「矣」字之助言效之句也。外此,诸句之助「矣」字而不为前例所概者,亦即此「已了」「必了」之口气也。是则「矣」字所助之句,无不可以「了」字解之矣。
[463]论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可谓孝矣」者,犹云「即此已可」之谓也。
[464]论语述而云: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犹云「见圣人既已不得矣,而得见君子者亦可」也。
[465]史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矣。
[466]公宣六: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
[467]汉李广传: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
[468]左*元:太子不得立矣。
[469]庄秋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470]又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471]赵策:请发而用之,则有余铜矣。
[472]汉贾谊传:夫存亡之变,治乱之变,其要在是矣。
[473]论八佾: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诸引句,坐动或为「可」「能」「得」之了动字,或为「有」「在」之同动字,或为「喜」「欲」之外动字,而皆以「矣」字助之者,盖事非已过,而其理势已一定而无复有变矣。此亦可谓决其必了之口气也。
[474]论阳货: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吾将仕矣」者,犹云「吾之出仕于将来,已可必于今日」也。于将来之事而助「矣」字者,所谓决其必了之口气也。
[475]左僖二十八:今日必无晋矣。
[476]又襄十八:师速而疾,略也,将退矣。
[477]又襄八: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
[478]越语: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
[479]魏策:支期曰:‘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
[480]又: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481]左僖五: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482]又僖二十五:谍出曰:‘原将降矣。’
[483]又昭三:此季氏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
[484]又昭十二:王出,吾刃将斩矣。
[485]又: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
——诸引句之助「矣」字者,其事则属将来,而其理势已可决其如是而必无他变矣。
又论议之文,「矣」字往往上连「而已」两字者,所以言重之也。
[486]孟子梁惠王上云: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而已矣」者,止此而无余之辞也。凡语已辞咏叹深至,则辞气纡余而长,所谓重迭言之也。如此句法,不绝于书。
然[487]孟子万章上云: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此「而已矣」,与上义同而用别,盖两「而已矣」,其辞气则止此而无余之义也。而彼为绝句,辞意已全,此为起读,反起下文。此正所谓「矣」字之助句与助读也无定式,惟视所助者之所置耳。
经生家谓经籍内有「也」「矣」两字互相代用者。
[488]论语先进云: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以为「也」代「矣」字。
[489]论语里仁云: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又以为「矣」代「也」字之证。蒙谓「皆不及门也」者,决言同时之事,「也」字为宜。至「其为仁矣」之读,夫子自叹未见好仁者之眞恶不仁者,故追忆眞恶不仁者之曾已为仁之时,直使不仁者不得加乎其身云。此似追记已事,助「矣」字为宜。夫「矣」「也」两字皆决辞,有时所别甚微。若非细玩上下文义,徒以一时读之顺口,即据为定论,此经生家未曾梦见文通者,亦何怪其尔也?
已、耳、尔
【9.5.1】已,语终辞,与「矣」同义。
「已」字有为状字者,有为叹字者,兹不论。论其为语已辞,则与「矣」字同义。
[490]礼檀弓: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491]左襄二十九:虽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492]汉礼乐志:自夏以往,其流不可闻已。——三引「已」字绝句,皆同「矣」字,决已然之口气,而皆有已了之意也。
[493]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殆已」者,即「殆矣」也。惟「已」字单用,不时见于书,而与其它了字合者详下。
「已」为动字,故「而已」两字,间亦殿句。
[494]左传桓公六年云:在我而已,大国何为!
[495]又成公十六年云: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凡云「而已」者,皆尽而无余之辞也。
若[496]汉书序传云:敞义依霍,庶几云已。——「云已」者,犹「云尔」也,见下。
盖「已」「矣」「耳」「尔」四助字,其义有相似者。
【9.5.2】日知录谓‘「而已」为「耳」。’耳与「矣」同义,有「止此」之解,①助句助读,惟所用耳。
助句。
[497]论阳货:前言戏之耳。——此「耳」字,助句也,解同「而已」,而有「止此」之意。
[498]孟离下:尧舜与人同耳。
[499]史魏其传:太尉丞相,尊等耳。
[500]史张陈列传: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501]又淮阴侯列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502]又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
[503]汉戾太子传: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
[504]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505]魏志王粲传注:志意何时复类昔日,②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506]韩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因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③
[507]又谏佛骨表: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
[508]又: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纔十八年耳。——诸引句,皆助「耳」字,同上。且皆居后,辞意已足,故谓之句。
助读。
[509]孟梁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不百步耳」者,犹云「止此百步而已」也。④然先置,提起下文,故谓之读。
[510]孟告下:人病不求耳,子归在求之,有余师。
[511]史货殖列传: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512]又项羽本纪: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513]汉贾谊传: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
[514]又: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515]史信陵君列传: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
[516]又: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517]汉张敞传:夫周公七年耳,而大将军二十岁。海内之命,断于掌握。
[518]又贾山传:一君之身耳,所以自养者,驰骋弋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
[519]又司马迁传: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520]又杨恽传: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521]又刘歆传:夫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非所望士君子也。
——诸引读之助「耳」字者,皆有「止此而已」之解。在文为撇笔,故多引以尽其变。
「耳」字,后世用之,有非「而已」之解者。
[522]魏志崔琰注:后与南郡习授同载,见曹公出。授曰:‘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523]吴志刘惇传注:吴主共论鲙鱼,何者最美?象曰:‘鲻鱼为上。’吴主曰:‘论近道耳,此出海中,安可得邪?’象曰:‘可得耳。’——「何其快耳」之「耳」,有咏叹之意。「可得耳」之「耳」,乃语之余声,言外犹云「易得」也。皆与「而已」义别。
○1「矣」无「止此」之解,疑为「已」之讹。
○2章云:王粲传注无「志意」二字,此依文选魏文帝与吴质书。
○3[506]第一句「耳」字属助句之类,第二句「耳」字属助读之类。
○4杨云:孟子文谓‘但不曾走百步而已’,马释殊谬。
【9.5.3】尔字,广韵云:‘词之必然也。’①「尔」通「尔」。郑注檀弓谓‘「尔」,语助’也。「尔」本状字,解「如是」也。今为传信助字,可殿句,可殿读焉,而亦有「而已」「如是」之意。其所以别于状字者,盖加有决断之口气耳。
[524]论乡党:便便言,唯谨尔。—「唯谨尔」者,犹云「唯有谨而已」也,言外有决其如是也。
[525]公庄四: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
[526]又庄十二: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
[527]又僖三十一: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太山尔。
[528]又僖二: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
[529]又宣十五: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语引「尔」殿句,义同上。皆出公羊传,他书不概见。②
公羊传又以「尔」字助询问之句,而带有「若是」之义。
[530]隐公元年云:然则何言尔?——犹云「然则何为言之若是」也。
[531]其隐公二年云:何讥尔?
[532]隐公三年又云:何危尔?
至[533]僖公二年云:则中国曷为独言宋齐至尔?——诸此句又公羊传所独也。
惟[534]昌黎答冯宿书有云:君子不为小人之恟恟而易其行,仆何能尔?——此「尔」字,有「如是」之解,与公羊句同。
「尔」字合「云」字,重述前文也。
[535]孟滕下:不行王政云尔。
[536]又离下:薄乎云尔。
[537]又尽上:子谓之姑徐徐云尔。
[538]又公下: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539]榖隐元: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
[540]韩庐君墓志铭③:其义以为道可与古之夔皋者侔,故云尔。
——凡引「云尔」者,犹云重决其所云之如是也。
若「云尔」两字间于句中,则其义同,而无决断之口气矣。
[541]论语述而云:则可谓云尔已矣。——犹云「可谓所云如是而已」也。盖此句以「已矣」为决辞矣。是犹「尔」字施于句读之中,则为状字而非助字矣。
[542]孟子告子上云: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彼有取尔也。——犹云「降才如此」也④,「彼有取而如是」也。
有以「尔」字合「焉」字者。
[543]公羊传隐公二年云: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何注:‘「焉尔」,犹「于是」也。’蒙谓「托始焉尔」者,「托始于此而已」也。以「于此」解「焉」字,「而已」解「尔」字,于辞意正合。传者之意,以为始灭先乎春秋者有之矣,春秋时则未之闻,今故托始于此时而已,非谓自古及人始乎此也。
[544]又云:纪子伯者何?无闻焉尔。——「无闻焉尔」者,「无闻于其时而已」。盖公羊氏口授相传,至汉始记于竹帛。而当时纪子之称君称大夫者,失其闻矣。
以上诸引,皆「尔」字之助句也。
[545]汉书田叔传云: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不尔」者,「不如此」也。两字为读,「尔」字助之,以为决辞。⑤
○1案说文,‘尔:丽尔,犹靡丽也’;又,‘尔:词之必然也’。广韵引说文,将‘词之必然也’系于「尔」下。马氏引广韵,而字作「尔」,然后说明「尔」通「尔」,盖依从一般习惯。章氏校注将起头「尔」字改「尔」,而‘「尔」通「尔」’未改作‘「尔」通「尔」。’
○2「尔」字殿句,公羊之外也常见。如公孙龙子迹府:‘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3此句引自考功员外庐君墓铭,韩文另有处士庐君墓志铭。
○4作为状字,「尔」应状「殊」,「降才尔殊」意即「赋予的资质如此不同」。
○5既云「不尔」‘两字为读’,又云‘「尔」字助之’,费解。
传信助字九之四
【9.6】颜氏家训音辞篇曰:‘按诸字书,「焉」者鸟名,或曰语词,皆读于愆反。自葛洪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训,若训「何」训「安」,当音于愆反。’此「焉」字之为代字、为状字也;‘若送句及助词,当音矣愆反。’此「焉」字之为助字也。‘然江南读音,分别易晓,而河北则混同一音。’①要之俗音有轻重,而字义无分也。「焉」字之为代字,为状字,已散见于前矣。而其为助字也,玉篇所谓‘语已之辞’,柳子厚仍谓之‘决辞’,是皆助字之公家言,而非「焉」字之所独。
焉为助字,所以助陈述之口气也。「焉」字之用,在「也」「矣」两字之间。其为口气也,案而不断,而以之结句,隐然有坐镇之概焉。「焉」,代字也,及为助字,概寓代字本意。是犹「尔」字本状字也,及为助字,仍不失有状字之义耳。
「焉」字所助有三:曰句,曰读,曰字。
【9.6.1】一,助句。凡述往事,其结句有助以「焉」字者。
「焉」无所指。
[546]论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宫,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两节皆述往事,其结句各以「焉」字助之。不曰「行矣」「归心矣」者,盖其「政」之「行」与「民」之「归心」,非一过即了之事也。且记者之举「行政」「归心」两事,非断其效之必然,惟叙其事之如是耳。此两「焉」字似无所指,并无代字本义,然有一助,其句自觉为之镇定矣。
[547]孟万上: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他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
[548]左僖十五: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大子*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
[549]史汲郑列传: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550]汉赵充国传: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551]又郑吉传: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552]史孟荀列传: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553]又大宛列传: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554]又: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以上所引「焉」字,以镇结句而述往事。诸「焉」字似无所指。
其有所指者,盖不胜引也。
[555]论语微子云: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问津焉」者,「问津于是」也。「是」指长沮桀溺也。
[556]孟子公孙丑下云: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宿焉」者,「宿于景丑氏」也。
[557]左传隐元年云:虢叔死焉。——「死焉」者,「死于制」也。
[558]又隐三年云: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属殇公焉」者,「属殇公于孔父」也。
[559]又僖五年云: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寘薪焉」者,「寘薪于所筑之城」也。于是,
[560]又僖十五: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
[561]又: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562]又: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563]又僖二十三: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
[564]又僖二十八: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宁子职纳橐饘焉。
[565]又襄三十一: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566]又庄二十八: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
[567]榖宣十五: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
[568]周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569]史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570]又陆贾列传: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
[571]又大宛列传: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
[572]又游侠列传: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573]又: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574]又货殖列传: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575]又: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在仁义附焉。
[576]又封禅书:盖尝有至者,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所引诸结句,皆述往事,其「焉」字皆有「于是」之解。然仍不失为助字者,盖有此一助收句,辞气顿觉宽缓而不迫矣。
句述往事,「焉」字助之,并有「之」字之解者。如:
[577]孟子滕文公上云: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学焉」者,「学之」也,即学许行也。
[578]又: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名焉」者,「名之」也。「之」,指「尧」也。
[579]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过卫,卫文公不礼焉。——「不礼焉」者,「不礼之」也。「之」指「晋文公」也。
[580]汉书李广传云:上壮之,遂救止焉。——「止焉」者,「止之」也。
[581]又朱云传云:时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敬事焉」者,「敬事之」也。
[582]又于定国传云: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
[583]又陈汤传云: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羣臣皆*焉。——「*焉」者,「*之」也。以上引「焉」字所助者皆结句也,而兼有「之」字之解。然经史中不数觏也。
○1文通原书在‘然江南读音’一句前插入‘以上见助字辨略’七字,无需要,也易滋误会,今删去。按助字辨略引颜氏家训,只开头略去‘按诸字书,「焉」者鸟名’,径曰:‘焉,语辞’,其后无删节。文通引家训未全依原文,也未全依助字辨略,有所节略,也有所增益(‘为代字,为状字’,‘为助字’云云)。
【9.6.2】其陈当前之事理,与迭句以历叙事实也,亦如之。
「焉」字无解。
[584]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四句,不助「也」字而助「焉」字者,其辞气盖惟直陈其理而未为论断也。四「焉」字皆无所指,惟助结句,自为停顿耳。
[585]孟告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586]又尽上: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第一「焉」字,助推论之句,余两「焉」字,助言效之句。其不助「矣」字者,所谓案而不断也。余同上。
[587]庄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588]左庄四: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
[589]又僖二十三: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590]公庄三十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
[591]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
——诸引结句,皆陈当前之事理。其不助「矣」字者,同上。诸「焉」字皆助字,似无他解。
其有解者,如:
[592]礼中庸云: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莫能载焉」者,「莫之能载」也。「莫能破焉」者,「莫之能破」也。
[593]论语述而云:自行东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诲焉」者,「诲之」也。
[594]又子罕云: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95]又先进云:非曰能之,愿学焉。
[596]左传庄公十四年云: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
[597]又僖公二十三年云: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
[598]又襄三十一年云: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599]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
[600]左昭三年云: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
[601]其昭公十二年云:对曰:‘臣尝问焉。’
[602]公羊宣公六年云: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以上所引,皆当前之事,所殿「焉」字,助字也,而兼有「之」字之解。
其兼有「于是」之解者。
[603]礼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系焉」者,「系于天」也。「覆焉」者同。
[604]以下又云: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605]又云:及其不测,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此益明「焉」字之解「于是」也。引句内「草木生之,禽兽居之」者,盖「生」「居」两内动之后,仍用宾次若止词然也。若「兴」「殖」两内动字之后,则惟转词是用矣。
[606]论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07]孟尽上: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
[608]又尽下: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609]左庄九: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610]又僖二十三: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
[611]庄山木: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
[612]又僖二十七:民易资者,不求丰焉。
[613]又襄三十一: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614]庄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615]齐语: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616]公宣六: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617]史屈原列传: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618]秦策:王既无重世之德于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①
[619]汉刑法志: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
——以上所引,皆为结句,以陈当前之事理,而所助「焉」字,则皆兼有「于是」之解焉。
○1章云:「焉」国策本作「矣」。史记春申君列传作「焉」,上句无「既」字。
【9.6.3】「焉」助迭句。
[620]礼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两「焉」字,助迭句。他如
[621]论语阳货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622]又先进云: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623]孟子滕文公上云:夫滕坏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624]又万章上云: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625]又梁惠王下云: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626]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云:令曰:‘不爇郄氏,与之同罪。’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焉。国人投之,遂意弗爇也。
[627]齐语云:令夫士,羣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悌,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628]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629]又在宥云: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
[630]又天运云:故曰,至贵,国爵幷焉,至富,国财幷焉,至愿,名誉幷焉。是以道不渝。
——以上所引各节,皆有迭句间于中段,①「焉」字助之,所以历叙事实也。其「焉」字有有解者,有无解者,阅者观于前,可以反隅矣,而无庸多赘也。
○1例句中有的迭句在前,有的迭句在后,幷不是都‘间于中段’。
【9.6.4】句有以「有」「无」两字为坐动者,助「焉」字者有之,助「焉」字而以为提顿之句者亦有焉。至询问之句,亦有助以「焉」字者,则与「也」「乎」两字有别。
[631]礼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首句以「有」字为坐动,「焉」字助之,辞气一顿。句置段首,故为提顿之句。其余
[632]论语泰伯云: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633]又公冶长云: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①
[634]孟子万章下云: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635]又公孙丑下云: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636]论语述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37]又公冶长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38]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639]又襄公四年云: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
[640]又昭公二年云: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宜子誉之。
[641]榖梁传桓公十四年云: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壬申,御廪焚,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余而尝也。
——诸句助「焉」字者,皆以「有」字为坐动,而每句先置之提,下文承之,所谓提顿之句也。至如
[642]礼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
[643]又:有宋存焉。
[644]论雍也:井有仁焉。
[645]又微子:殷有三仁焉。
[646]孟梁下:无已则有一焉。
[647]左庄十: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48]左僖三十: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649]左昭十二: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650]史管晏列传: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651]孟离下:阳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652]左宣十二:武有七德,我无一焉。
[653]论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54]左僖七:若君去之以为成,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
[655]礼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上引「焉」字所助之句,各以「有」「无」两字为坐动,用为结句,或述往事,或陈事理,与以上诸句之煞「焉」字者无异。②所异者,徒以「有」「无」动字后往往助以「焉」字,故特为别耳。
○1此句全文是:‘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马氏引述不全,显不出是提顿之句。
○2「以上诸句」指【9.6.1】【9.6.2】【9.6.3】各节例句。
【9.6.5】经学家见经史中询问之句,有助以「也」字「焉」字者,则谓「也」「焉」两字同乎「乎」字。不知询问之句助以「也」字者,寓有论断口气。「也」字节下已言之矣。①其助以「乎」字者详后。兹助「焉」字者,藉问而陈义耳。此所以与「乎」「也」两字少有区别也。
[656]孟梁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牛羊何择焉」者,犹云「牛羊两者一无所择」也。此惟直陈其事理,以见无罪就死之可隐,牛羊同也。若云「则牛羊何择也」,是有责王之口气,以惟知隐牛而不知隐羊也。若云「则牛羊将何择乎?」则惟有诘王之口气,以同为无罪就死,两者之中,何一可择乎?今助「焉」字,既不论断其曲直,又不询王以何者当择也。
[657]论阳货: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658]孟万上:故诚信而喜之,奚*焉?
[659]左成十六: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
[660]又僖三十三:君何辱讨焉?
[661]庄大宗师: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662]又襄二十一: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663]汉张释之列传:使其中亡可欲,虽无石*,又何戚焉?
——诸引句,皆藉问以陈义耳,故其辞气非若「乎」字之专主于问也。阅者试于所引之句,以「乎」「也」两字递与「焉」字代嬗而玩索之,即可知所区别矣。
①「也」字节下并未论及此点,【2.4.3.1】节曾谈到询问代字助以「也」字的问题,但也未提及‘寓有论断口气’。
【9.6.6】差比之句,其「焉」字本代字也,而既以殿句,亦可视同助字。用若「然」字,以状句者亦然。
「焉」兼代字助字。
[664]孟尽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焉」字所助者,差比之句也。「焉」字解如「于是」,代字也。今如云「乐莫大于是」,则语气不完,仍应加以「焉」字,云「乐莫大于是焉」,方可煞住。是「焉」字既为代字,又为动字,一字而两用明矣。
[665]左桓二: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666]又僖十五: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667]又昭二十八: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
——诸引同上。此种句法,国策以下不习见焉。
「焉」用如「状」字状句。
[668]孟子尽心下云: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焉」代「然」字,犹云「若将终身然。」
[669]孟尽心上:宜若登天然。——句法同,见状字篇。①
[670]左传哀公十六年云: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
[671]又云:国人望君,如望岁焉。
[672]庄子逍遥游云: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句法皆同。
○1此指【9.6.6】节。
【9.6.7】二,「焉」字助读,凡以为顿挫之辞耳。其为义也,与助句同。「焉」字助读,仍寓有陈述口气与代字之解。惟读之辞气未完,助以「焉」字,又兼有抑扬顿挫之致焉。至所助之读,不一其式。
设事之读,有助「焉」字者。
[673]礼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者,犹云「心如不在」也,此所谓设事之读,即假设一境以观后效也。
[674]孟梁下:见贤焉,然后用之。
[675]又: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676]又: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677]又公下:欲有谋焉,则就之。
——所引皆设事之读也。「焉」字后三承「然后」,一承「则」字,皆继事之连字也。余同上。
至[678]左传文公十二年云:若使轻者肆焉,其可。
[679]周语云: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①
——所引两读,皆有「若」字冠焉,其为设事之读无疑矣。
以上诸读,助「焉」字而不助「也」字者,盖欲全其案而不断之口气,且欲令读者稍一停顿,而味其抑扬顿挫之神焉。又上引诸「焉」字,皆无代字之解。
①[679]「若不然」是设事之读,「焉」 所助为「叔父有地而隧」,‘非设事之读’一类。
【9.6.8】记时之读,有助「焉」字者。
[680]孟离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三云「既竭……焉」,而皆承以「继」字,所谓前事与后事相际也,故谓为记时之读。助「焉」字者,与上节同。然不助「矣」字者,盖助「矣」字,则必前事已终,而后事方来,与前事不并时而立者也。夫竭目力以用规矩准绳,是目力犹用也,而继以规矩准绳者,惟在目力用足之时,非谓用规矩准绳时,即将目力置而不助也。
[681]公庄元: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
[682]又定四:于其归焉,用事乎河。
——三读皆助「焉」字,记时之读也。释词谓三「焉」字犹「也」字也。盖「也」字助并时之读,常也,惟助以「焉」字,则前后两事之相际益明矣。
[683]公定八:于其乘焉,季孙谓临南曰。
[684]汉霍光传:还,复过焉,乃将广西至长安。
[685]庄养生主: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所引三读,皆记时而助「焉」字者也,同上。
高邮王氏引
[686]吕氏春秋季春篇云: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①
又引
[687]晋语曰:尽逐羣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
又引
[688]墨子鲁问篇曰: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三引皆记时之读。王氏谓「焉」字解‘犹「于是」也’,是矣。愚尝引入代字篇,以见「焉」字之为代字之证。②然王氏必以「焉始」两字连读,误矣。而又推及诸他「焉」之之助读者,谓「焉」字皆‘犹「于是」也,’‘「乃」也,’‘「则」也,’与前引同解,而强割「焉」字与下句连读,则尤误矣。于是引
[689]礼祭法曰:坛墠有祷焉祭文,无祷乃止。——以「焉」字作「则」字,下属为句,读作「焉祭之」,与下文「乃止」相对为文。其引
[690]大戴礼王言篇曰:七教修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以「焉」作「乃」字,谓「焉可以守」「焉可以征」也。③引
[691]曾子制言篇曰: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以「焉」作「则」字,谓「焉谓之友」「焉谓之主」也。引
[692]管子幼官篇曰:胜无非义者焉可以为大胜。引
[693]墨子兼爱篇曰: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引
[694]庄子则阳篇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又引
[695]荀子非相篇曰:面长三尺焉广三寸。——以上所引「焉」字,或助言故之读,或助言容之读,皆以解作「乃」字或「则」字,而又强令「焉」字与下文连读。诚如是也,则王氏以后所引
[696]楚辞招魂云:巫阳焉乃下招。——可读若「乃乃招魂」矣。
[697]汉书霍光传云:还复过焉,乃将广西至长安。——可读若「乃乃将广西至长安」矣。④
[698]孟子告子上云: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可读若「则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
[699]韩文原性云: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可读若「则则少反焉」。是皆不同矣。
夫「焉」字助读,顿挫有力,其寓有承转之势,自隐然有「乃」「则」两字之意,呼起下文。而必强令「焉」字解作「乃」「则」两字以代其位而冠诸句首,不亦固哉?且试将王氏所引,悉本文,遇有「焉」字而重读之,与从王氏遇「焉」字必下属而连读焉,其词气之顺逆,有不待辨而已定矣。王氏又引
[700]礼乡飮酒义云: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与下两节皆强割「焉」字连下,而读为「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云云,盖以上文众宾自入,及不酢而降,句末皆无「焉」字为证,⑤是诚不知所证之谓何矣。
详观本文前后各节,句法不同,则用字自别。即制艺之文,其对比所助虚字,尚有岐异之处,在谓周秦之文,必令句句合掌乎?就令两节诸句应比而同之矣,则夫以上文无「焉」字在句末,以证下文「焉」字之宜下属者,愚亦可以上文无「焉」字在句首,以证「焉」字之宜上属矣,岂非子矛子盾乎哉?至王氏所引
[701]楚辞九章曰:焉洋洋而为客。
[702]又曰:焉舒情而抽信兮。—为「焉」字弁句之证,不知两「焉」字乃状字也。故王氏又引
[703]楚辞远游篇曰:焉乃游以徘徊。
[704]列子周穆王篇曰:焉乃观日之所入。——以为古人用「焉乃」二字连文之证。不知两「焉」字亦状字也,解同「何」字「曷」字「安」字,⑥常语也。总之,「焉」在句首,自不能使为助字,亦犹「焉」为助字,自不能强为状字也明矣。
[705]庄子逍遥游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706]又田子方云: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女议乎其将。’
[707]又知北游云: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在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凡六引「焉」字皆以助读,而承之者则有「则」「而」各字。然则「焉」字之不能下属也益信。
○1此下一大段,文通作者与经传释词作者辩论,引例与论难夹雑,殊不易解。大意谓有一部分例句同意王氏,以「焉」属下,但「焉」与「始」仍应分开讲,不应合为一词(‘连读’),而多数例句则「焉」应属上,助记时之读,王氏以之属下,非是。本书标点,依照文通作者意见,前一类例句在「焉」字前加逗号,后一类例句不加逗号或加在「焉」字后。
○2参【2.2.8】节。
○3章云:王氏原注云:‘家语作「然后可以守」,「然后可以征」。’
○4[697][698][699]三例乃文通作者所加,非经传释词原有引文。
○5章云:释词云:‘乡飮酒义曰:「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又曰:「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又曰:「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皆言「于是知其能如此」也。’原注:‘三「焉」字属下读,不属上读。上文「众宾自入」及「不阼而降」,句末皆无「焉」字,是其证。正义以「焉」字属上读,失之。此刘氏端临说。’
○6章云:远游「焉」字,朱熹集注云:‘「焉」,语辞也’。列子文云:‘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旦行万里。’「焉」字似均不能作「何」字「曷」字「安」字解。
【9.6.9】三,「焉」字助字,与助读同。
「焉」字助字,其见于经籍者,不若其助读之数数也。而其为义也,亦惟以足所助者之语气耳。
「焉」了名字。
[708]庄子德充符云:先生之度,固有执政焉如此哉!——「执政」公名,助以「焉」字,宛若一顿,而语气以足。
[709]墨子非攻篇云:天乃命汤于镳宫,而受夏之大命。汤焉敢奉率其众以乡有夏之境。——「汤」本名了,「焉」字助之,文势一振。王氏所以误解「焉」如「乃」字而以属下读者此也。①盖凡读与字,一为「焉」字所助,文势停蓄,一若下文接缝中隐然有「乃」「则」各字之神情跃于纸上,固不必强指「焉」为「乃」「则」之字,而始有其意存焉也。至王氏引
[710]山海经大荒南经云: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羣帝焉取药。 又引
[711]楚辞招魂云:巫阳焉乃下招曰。——以两「焉」字作「于是」解者是矣,不知「羣帝」与「巫阳」一公名,一本名,助以「焉」字,文气以足。是则
[712]礼三年问云: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经生家皆以「焉」字解作「于是」,在视同助字,于义更顺。不特此也,
[713]诗陈风防有鹊巢云: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714]又小雅巧言云: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715]左传隐公六年云: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716]又襄公三十年云:安定国家,必大焉先。
[717]又昭公九年云: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
[718]吴语云: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
——六引「焉」字,王氏皆解如「是」字,而以周语作‘晋郑是依’ 为辞。愚以「是」字代所引各句「焉」字读之,舍「晋郑是依」一句外,余皆不词。试以诸句分疏焉,则引诗两句与左昭九年传句之「焉」字,起词也,故皆助字也。②如读若「是」字,则为倒文,而为止词矣。所引左襄三十年传与吴语之「焉」字,既不能以「是」字代读,亦可视为动字。盖止词置先于其动字,亦非创例,故顿以「焉」字,使之读若两节,在语气较为遒劲。是则左隐六年传句「焉」字,句法相似,谓之助字,似无不可。如必以周语改「是」字为证,则将以传句改语句,谁曰不宜?盖攻实学者,皆以同文互证之不足独证也,于斯益明。此以上,皆「焉」字之助名字也。
「焉」助静字。
[719]礼中庸云:上焉者∣下焉者。
[720]韩文原性云: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七引「焉」字,皆助静字而无所指。其有所指者,则为比句。如
[721]左僖十五: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至[722]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723]孟子公孙丑上云:夫志至焉,气次焉。——四「焉」字所助者读也,非静字也。
[724]左哀十七年传云: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725]孟子尽心上云:人莫大焉无亲戚君臣上下。——两「焉」字,王氏解作「于」字,谓「边于大国」也。③有以「裔焉」解作「远焉」,则「焉」为状辞,同「然」字,而以「大焉」仍解「于是」两字,下文「无亲戚君臣上下」,乃「是」之加辞。两说姑两存焉。④要之,「焉」字助静字以为顿挫者,不概见也。
「焉」助动字,有在句读中者。
[726]孟尽下: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727]又: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
[728]左襄三十一: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729]又文七: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
[730]庄天道: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731]又山木: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
[732]又秋水: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733]又养生主: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诸「焉」字皆助动字,间于句中而若有所指也。所引天道云‘有数存焉于其间’,如「焉」非助字,而惟为代字解作「于是」,则「于其间」三字缀于「焉」字之后,非迭床架屋而何?故所引「焉」字,谓之助字,而仍不失有代字之意者,此也。
[734]公羊僖公元年云:然则曷为不于弒焉贬?
[735]又庄公十二年云:此虏也,尔虏焉故。——「不于弒焉贬」者,「不于弒之之时贬」也。「尔虏焉故」者,「尔虏于是故」云也。是两「焉」字,代字也。
「焉」助动字,后有承以连字者。
[736]庄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诚。
[737]左襄二十一: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738]韩原道: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
[739]又与陆员外书: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则殷勤而语之。——诸引「焉」字,所助者惟动字耳。不知诸动字有此一助,自成上截,承以「而」字「则」字,则下截或为继事,或为言效之句。是「焉」字所助之上截,读也,非仅为动字而已。
[740]庄子田子方云: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
[741]荀子正论篇云:于是焉桀纣羣居,而盗贼击夺以危上矣。——「焉」字助「于是」两字一顿。此两「焉」字,非代字而无所指也明矣。夫「焉」为助字而无有所指者盖寡。
统考所引,无论为读、为字、为句,助以「焉」字,胥觉有顿挫之势。即「焉」字确有所指而为代字,仍若寓有助字之用,故统谓之助字者近是。
○1文通原文此句句首衍一「此」字。
○2此句说‘……之「焉」字,起词也,故皆助字也’,文义难通,疑‘起词也’之前脱「助」字。
○3章云:「边于大国」之解,王氏本诸顾炎武氏左传杜解补正。 今案:此句于文义应于「边于大国」之后继以「莫大于无亲戚君臣上下」,释词原有。
○4此所云「两说」,一为经传释词之说,即解「焉」为「于」,一为‘有以……’之说。但后一说马氏既未举出处,说解亦欠明晰。‘大焉’应为‘「大焉」之「焉」。’‘乃「是」之加辞’,案孟子原文,‘人莫大焉……’下句为‘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无「是」字。
者
【9.7】至助字助读而不助句者,则惟者字。「者」字,说文谓‘别事词’也。王氏解谓‘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也,所谓接读代字也,见代字篇。「者」字有助本名者、公名与静、动诸字者,观其所助各字,亦皆有指物、指事、指人之别焉。此亦散见于各篇矣。其助状字也,如「今者」「昔者」「不者」「且者」等语,皆无所指,借以顿住起下而已。若非代字而殿读焉,亦惟以推原事理以求其故耳,已见代字篇。其助顿也,同乎名。
[742]礼大学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凡皆重引前文,助以「者」字,一若将前文并成名字,以便诠解也。
前文有注意之字句,欲重引焉以申其仪,则先助「也」字,复缀「者」字。
[743]礼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744]孟子万章下云:金声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诸句皆以「也者」两字迭助前文而为之申解也。
总之,「者」字之助字、助读、助顿,业已散见于前,而又习见于经史,固无事博引为也。遍考古籍,「者」字无助句者。而经学家有以
[745]论语卫灵公:事其大夫之贤者。
[746]又宪问:君曰:‘告夫三子者。’
[747]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三「者」字谓为语已辞,不知「事其大夫之贤者」,犹云「事其邦大夫中之贤者」也;「告夫三子者」,犹云「其告诸所称为三子者」;「如棠观鱼者」,犹云「如棠以观渔人」也。三「者」字用以助字,非以助句也。①
惟至唐人疏状,凡引敕旨讫,则以「者」足之。
[748]韩昌黎论变盐法事宜状:右奉敕,将变盐法,事贵精详,宜令臣等各陈利害可否闻奏者。——宋明因之。今则平行公事文尾,与民间券契,概以「者」字为煞者,此殆所谓「者」字助句也。求之古文,则未之见。
传信助字,「也」「矣」「已」「耳」「尔」「焉」「者」,都计七字尽矣。而方言不与焉。
○1此处所作解释对「贤者」合适,对「三子者」「鱼者」不甚合适。且若作如此解释,则「者」应为接读代字,不仅仅‘用以助字’。
传疑助字九之五
传疑动字六:「乎」「哉」「耶」「与」「夫」「诸」是也。其为用有三:一则有疑而用以设问者;一则无疑而用以拟疑者;一则不疑而用以咏叹者。三者用义虽有不同,要以「传疑」二字称焉。
六字所助者,句读中之动字耳。而一切摹拟、量度,与夫抑扬、往复之神情,仅恃助字,有难尽传者,则往往视句读所冠状字之顺逆,以为意之反正云尔。此其大凡也。
【9.8】乎字,说文谓‘语之余’也。礼檀弓正义云‘疑辞’也。
语余者,助字也;疑辞者,传疑也。合两说而犹云传疑助字也,而究未悉其用。
「乎」字喉音,圆满气足,凡事理可直言而不必婉陈者则用之。
【9.8.1】「乎」字之助设问之句者,其常也。凡设问之句,皆质言也。质言,则句首概无状字先之。
[749]论八佾:或曰:‘管仲俭乎?’
[750]又:然则管仲知礼乎?
[751]又乡党:*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752]又宪问: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753]孟梁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754]又梁下: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755]又: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756]又:曰:‘若是其大乎?‘
[757]又公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758]又公下: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论孟问句,其助概用「乎」字有如此者。诸引句所问之事,既无忌讳,「乎」字最宜。而凡问句助以「乎」字者居多,他字不若也。问句不用「乎」字,往往以询问代字代之。如「如何」「何以」「若之何」等语,此凡例也。又所引问句,皆无状字冠之者,盖既疑而问,质言之而已,奚暇缘饰哉?
[759]左文元: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
[760]又襄二十二:令尹之不能,尔所知也。国将讨焉,尔居乎?
[761]又:既葬,其徒曰:‘行乎?’
[762]又:曰:‘然则臣王乎?’
[763]又昭五: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为司官,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
[764]又襄二十六:夫独无族姻乎?
[765]又定四:若闻蔡将先卫,信乎?
[766]汉万石君传:若能从我乎?
[767]又卜式传:家岂有寃,欲言事乎?——诸引问句,悉与上同。以上诸引,皆事之实有可疑者,故设问以诘之。
至[768]楚策云: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769]秦策云: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
[770]庄子人间世云:汝不知夫螳螂乎?
[771]又云:汝不知夫养虎者乎?
[772]韩愈争臣论云:阳子将为禄仕乎?——所引诸句,皆非可疑之事而段前设问,呼起下文以应之。以其句法同上,故附于此。
【9.8.2】「乎」字有助拟议之句者。夫拟疑之句,本无可疑之端,而行文亦无句句僵说之法,往往信者疑之,而后信者愈信矣。惟一切较量计度之神情,有仅恃「乎」字传之者,亦有兼用疑难不定之状字者。而句意与状字往往有反比例焉。
用疑难不定之状字者。
[773]论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犹云「学而时习,诚可悦也。朋来远方,洵足乐也。不知不愠,君子人也。」故所引各节,上下相关之理,本无疑也。惟其无疑也,故助以「乎」字,而先加「不亦」状字,似与本意相反,其实状字与「乎」字互相呼应,而正意托出焉。故句意正者,状字弗之;而句意反者,弗辞反不加焉。此所谓反比例也,亦即前所谓视句读所冠状字之顺逆,以为意之反正云尔也。下皆仿此,不重赘焉。
[774]秦策:子常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
[775]汉高帝纪: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犹云「子常之言,无此说也。」①「沛公不先破关中,公不能入矣。」故两节之意,本为反说也,而所加状字,止有「岂」「巨」两字,与「乎」字相呼应,并无弗辞之加焉。此所谓句意反者,弗辞不加是也。由是,
[776]论宪问: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777]又颜渊: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778]左哀元: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
[779]周语: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
[780]汉贡禹传:方今天下饥馑,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
[781]又襄二十四:有基无壤,无亦是务乎?
[782]孟告上: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783]庄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四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784]史平原君列传: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
[785]三国志孙权传注:卿好于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诸句内如「能无」「得无」「不亦」「无乃」「可亡」「无亦」「独无」「不似」与「宁」等弗辞状字,皆以呼起句中正意也。「宁」犹「宁不」也。
[786]孟滕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
[787]又公上:仁人固如是乎?
[788]又滕上: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789]汉杨恽传: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790]史黥布列传: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791]吴语: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792]史王翦列传: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793]又淮阴侯列传: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794]又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795]墨子非乐篇: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于戚,民衣食之材,将安可得而具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②
[796]赵策: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矣!——诸句内,「尚」「固」「若」③「岂」「几」「曾」「独」「岂」「尚」「安」「顾」诸状字,皆以托出句意之不然也。
以上诸引,皆以疑难不定之状字与「乎」字相配,以绘出拟议之神情也。
其不用疑难不定之状字者。
[797]孟滕上: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798]又公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799]又公下: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800]又万下: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801]又告上: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802]榖宣二:赵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
[803]汉司马相如传: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
[804]史游侠列传: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
[805]又酷吏列传:前主所是着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所引诸句,不加疑难状字,④而句意仍然反说也。如「而暇耕乎」者,犹云「不暇耕」也。「是为欲富乎」者,即「不为欲富」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者,即「而子可知我之不愿」也。「可乎」者,即「不可」也。其余犹云「盾不忍弒君者」也,「不足道」也,「解不欲夺权」也,「古不足法」也。诸句助以「乎」字,则不僵说而笔下松活,其句意则隐然无疑矣。
○1杨云:二语为范睢问蔡泽之辞,「子」,睢称泽也。马氏误释,谓此为无疑反问之辞,大谬。 今案,古「常」「尝」通用,子常非人名。
○2章云:墨子无「而具」二字,此依经传释词卷二补入,王氏谓「安」犹「于是」也,言衣食之财将于是可得而具也。
○3「若」应为「信」。
○4按照文通体系,[803]之「乌」,[804]之「奈何」是疑难状字,[805]之「何」是询问代字。
【9.8.3】凡事属量度两商,可直陈无隐者,其迭句或皆用「乎」字助之,或首句用「乎」字而后句用他字者。惟句首有不用连字者,有迭用「宁」字者。或以「宁」「抑」与「宁」「将」各字相为呼应者。要以肖其疑似不定之貌耳。
[806]孟子滕文公上云: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807]又告子上云: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两引皆无连字先之,而迭用「乎」字以两诘者。由是,
[808]齐策云: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
[809]史记魏世家云: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810]孟子告子下云: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三引同上,虽有「且」「则」承接连字为领,而非「宁」「抑」折转诸连字也。①
[811]越语云:孰使我蚤朝而晏罢者,非吴乎?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两句亦平列。
[812]左昭三十:不知天将以为虐乎?使翦丧吴国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
[813]庄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814]吕氏春秋贵信篇: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
[815]又爱类篇: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
[816]赵策: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亡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
[817]秦策:诚病乎?意亦思乎?
——六引迭助「乎」字,而句首以「抑」「宁」「亡」「意」诸字,②或呼应,或转折,皆以写其拟议未定之情。故楚辞卜居七迭「乎」字,每迭首句以「宁」字,次句以「将」字领之,皆以写其忠爱郁抑之情思也。
[818]孟子公孙丑下云: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819]周语云: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
[820]赵策云: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
[821]史记孟尝君列传云: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
[822]韩文行难云:某之胥,某之商,其得任与诔也有由乎?抑有罪不足任而诔之邪?
诸节,首句助以「乎」字,而后句则各以「与」「邪」「也」等字为助。至承转连字,则犹是「抑」「宁」「将」等字也。下句所用助字,则观其句义之虚实为定。
○1此句「虽」字疑误,或为「推」字。
○2「亡」应为「亡其」。
【9.8.4】又有以「乎」字分助两句,故设两难,而后各为之解以夹出眞义者,则其量度悬揣之状,自流露于行间矣。
[823]吴语: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
[824]燕策:寡人虽不肖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
[825]汉食货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在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
[826]韩答吕医山人书: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
[827]又重答张籍书:天不欲使兹人有知乎?则吾之命不可期。如使兹人有知乎?非我其谁哉?
——五引皆自设难而自答之,反正夹攻,眞义跃然,文笔摇曳,无逾斯者。答张籍书四句,即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一段映出,论语两提句,助以「也」字,韩文则助「乎」字,而句调无别。此可知「乎」字非徒为助问辞也明矣。
[828]庄子逍遥游云: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此则先解后问,亦犹先问后解也。
[829]论语里仁云: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此单提单应之句,仍寓有较量之情,故附识焉。夫如是,
[830]论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831]庄天地: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
[832]又: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之在于笼也,亦可以为得矣。
[833]燕策: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
[834]庄天道: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835]荀子子道篇: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皆单提法,同上。
[836]庄子天运云: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
[837]又云: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此则三提三应,与两提两应诸迭句皆同义,是犹单提单应也。
[838]孟子告上云: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两段设譬,先则反正设难,而后夹出问句,法与前之先解后问同。录之,以极「乎」字之用之变。
【9.8.5】「乎」字之助咏叹之句者,非其常。盖「乎」字喉音,满口直呼,未能含咏尽致。虽然,「乎」字所助之句,有冠以「其」字者,有配状、静等字而先置者,有合公名、本名而呼告者,此盖言者皆有所难告之隐,故藉以申其咏叹云尔。
冠以「其」字。
[839]孟滕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840]又梁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孔子之一喜一惧之深虑,与孟子幸王求治之深情,皆从「乎」「其」两字摹出。
[841]易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842]又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843]又系辞: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844]礼檀弓: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845]左僖五: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846]又襄二十九: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
[847]又哀元: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越其为沼乎!’——六引同上。
冠以连字。
[848]孟子尽心下云:而况于亲炙之者乎?——一句,凡「况」字冠乎句首,往往助以「乎」字,盖句内皆有含蓄之语。此犹云「而况于亲炙之者,其奋起当何如乎。」故有无限深情,蕴于句内,列于咏叹之句,似无不可。惟似此之句,已详于连字篇内。①兹惟揭而出之,不赘引矣。
配状、静字。
[849]孟滕上: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尧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大哉」「君哉」,其为咏叹之辞固矣。「荡荡乎」「巍巍乎」与之平列,其为咏叹之辞,亦无疑矣。此「乎」字助状字先置,而其后之读,谓为起辞可也。②
[850]庄养生主: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851]礼檀弓: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
[852]论子罕: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853]庄秋水: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
[854]又: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855]韩送齐皥下第序:故上之人,行沁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所引皆「乎」字助状、静名字,先置句首以为咏叹者也。
助名字表感叹。
[856]庄子齐物论云:君乎,牧乎!固哉!——此「乎」字助公名以为慨叹者。
[857]又大宗师云:吾师乎,吾师乎!
[858]榖梁僖公十年云:天乎!天乎!——「师」与「天」皆公名,「乎」字助之以迭呼者。
[859]论语里仁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860]左传宣公十七年云:召文子曰:‘燮乎!吾闻之。’——「参」「燮」两本名,「乎」字助之,所以召告者。
是则「乌乎」「嗟乎」诸叹辞以附此例,殆无不可。
○1此指【8.4.4】节。
○2「起辞」应为「起词」。
哉
【9.9】哉字,说文谓‘言之间也。’礼记曾子问正义曰:‘「哉」者,疑而量度之辞。’说文之解不切,正义之解不全。盖「哉」音启齿,其声悠长,经籍用以破疑而设问者盖寡;用以拟议、量度者居多,而用以往复咏叹者则最称也。所用一切句式,与「乎」字同。
【9.9.1】助设问。
[861]论颜渊: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862]孟梁下:何哉,君所谓转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两「何哉」有若设问之辞。然此皆无疑而反诘也。
[863]史记季布列传云: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864]又汲郑列传云:汲黯何如人哉?——两句,似皆问其所不知。不知两句口气,一则奇其有「此声」,一则奇其为「人」,此所以助以「哉」字也。至所以为问辞者,在「何」字,不在「哉」字,故「哉」字助句,专以解惑而设问者盖不多见。惟「哉」字所助之句,凡有「奚」「何」询问代字在先,如:
[865]孟子离娄下:此物奚宜至哉?
[866]又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
[867]又离娄下: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等句,姑以列入设问句内,以后不再引。
【9.9.2】助拟议。
[868]孟公下: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869]又: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
[870]又:予虽然,岂舍王哉!
[871]又滕上: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872]又: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873]又: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六引孟子,其与「哉」字呼应者,惟「岂」字耳,而拟议情状溢于口角。他书亦然。
[874]史项羽本纪: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
[875]又李斯列传: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
[876]又袁盎列传:妾主岂可与同坐哉!
[877]荀子荣辱篇:是其为相县也,几直夫刍豢稻梁之县糟糠尔哉!
[878]又大略篇:利夫秋豪,害靡国家,然且为之,几为知计哉!
[879]韩非子奸劫篇: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溺于当世之言,而欲当严不可抗拒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
[880]庄外物:君岂有升斗之水而活我哉!
[881]又天运: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882]又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883]吕氏春秋无义篇:今秦令鞅将,魏令公子当之,岂且忍相与战哉!
[884]汉刑法志: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
——诸引同上。以见「哉」「岂」两字自为呼应,而「岂」字后不加弗辞,则句意相反,与前论「乎」字同有定律也。荀韩两子句内,「几」即「岂」也。
又有「哉」字助句,先为一提,而后推言其事理者,孟子最习用也。
[885]孟子公孙丑上云:有若曰:‘岂惟民哉!’——此句一提,下至「未有盛于孔子也」,皆承此句而来。
[886]又云:矢人岂不仁于*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
[887]又离娄上云: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888]又离娄下云: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母,出妻屛子,终身不养焉。
[889]又滕文公下云: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890]又滕文公下云: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891]又滕文公上云: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七引,皆以「哉」字助句先提,初以反说而后推言其正意也。
其见于他书者。
[892]庄子逍遥游云: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893]又骈拇云: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
[894]汉书贾谊传云: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895]又匈奴传云:且夫前世岂乐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暂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推饿虎之喙,运府库之财,填庐山之坚而不悔也。
[896]又扬雄传云:唯其人之赡知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韩文往往用之,学者可检阅也。夫「哉」字助句一提,摇曳有姿,拟议之状,不言而喻。
【9.9.3】有平迭数句,皆助「哉」字者,则有拟议情状,又兼有咏叹之意矣。
[897]孟子万章上有云: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
[898]又云: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首引两句,迭嶂用「哉」字,后引三迭,其一种较量往复之情,溢于言表矣。
若[899]昌黎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云: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此则以「哉」字助句喝起,使下文跌劳动保护,故三迭「哉」字,所以逼至尽头,而后折转得势。故诸迭句皆自为量度而已,并无咏叹之情也。文字之不可拘于一说也如斯。惟如
[900]汉书司马迁传云: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901]论语为政云:人焉廋哉,人焉廋焉!
[902]孟子万章上云: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903]汉书李斯列传云: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此则连迭两句,或同字,或同式,其为咏叹之句,自不待言矣。
至不迭句而深得咏叹之神者,则惟视其相配之字而已。
[904]论为政: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05]礼大学: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906]孟梁下: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907]后汉李云传:若夫托物见情,因文载旨,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曷其绞讦摩上以衒沽成名哉!
[908]左襄二十五:乌乎!诗所谓‘我躬不说,皇恤我后’者,宁者可谓不恤其后矣,将可乎哉!
[909]孟公下: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910]秦策: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911]论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所引「哉」字各句,与配之字则有「其」「尚亦」「焉」「曷其」「何」等语在先,以及「乎哉」「与哉」合助诸字以殿后,而咏叹之神,自寓其中。
然「哉」字所以最称咏叹之句者,则惟在单助动、静等字耳。
[912]论语八佾云:管仲之器小哉!
[913]孟子离娄上云: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两引「哉」字 ,一助静字,一助动字,皆以殿句。
而如是句法,先置者居多,其起词则为名、为顿、为读皆有焉。
[914]礼中庸:大哉圣人之道!
[915]论八佾:大哉问!
[916]又颜渊:富哉言乎!
[917]又子路:野哉由也!
[918]又先进:孝哉*子骞!
[919]又子路:有是哉子之迂也!①
[920]又:小人哉樊须也!②
[921]又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
[922]孟尽下:大哉居乎!
[923]又梁下:善哉问也!
[924]礼檀弓: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925]左襄二十七:尚矣哉,能歆神人,宜其光辅五君以为盟主也!
[926]又: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③
[927]又襄二十九: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④
[928]又: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929]又: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
[930]庄人间世:奈何哉!其相物也!
[931]又在宥:意,毒哉!僊僊乎归矣!⑤
[932]韩樊绍述墓志铭:多矣哉!古未尝有也!⑥——诸引「哉」字,各助一实字,本表词也,而先置者,所以勃发其感喟之情也。继之者或为名,或为顿,或为读,皆其起词也。此与
[933]论语学而:鲜矣仁。
[934]又子罕: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两句,同为赞叹之式,而尤深者则惟用「哉」字。故曰「哉」字用于咏叹者为最称也。经生家谓句法以‘鲜矣仁’ 为最奇,不知礼中庸有‘强哉矫’之句,「强哉」乃上文表词,而缀以「矫」字以状「强」字,则「强哉」二字之辞气更为劲挺。遍阅史籍,句法之变,无与匹者。
[935]孟子尽心下云:脍炙哉!——三字用以答问,而赞叹亦深矣。
○1 [919]「有是」非静字,是同动加止词。
○2「小人」既非动字,也非静字。
○3此句非以「善哉」为「民之主也」的表词。「善哉」与「民之主也!」为两个感叹句。
○4此句与以次两例都是左传记吴季扎聘鲁,观周之乐舞时的赞叹之辞。「美哉」等等之起词是当前省略之大武等等,与其后语句无关,非其表词。
⑥ 「毒哉」「多矣哉」皆独立的感叹句,非后续词语之表词。
耶
【9.10】耶字,古同「邪」。颜氏家训音辞篇曰:‘未定之辞’,是也。盖「邪」系牙音,声出则口开而不能合。经籍用以助设问咏叹之句者,则不概见;而用以助拟议未定之辞气者,则习见也。
【9.10.1】助设问。
[936]庄天道: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
[937]又外物: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938]又秋水: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
——三引「邪」字助句,似皆设问之辞。不知所以问者,在「何」字也。「邪」字在四书左传不多见,自语策诸子始用之。「邪」系楚音,此战国时南学渐北之证。
[939]鲁语: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
[940]汉霍光传:君未谕前画意邪?——两引有似设问,然言者意中已无疑矣,而未便质言,故出以拟议之辞气耳。
【9.10.2】其助拟议之句法同「乎」字。
[941]汉魏其传: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
[942]史货殖列传:夫倮,鄙人牧长。淸,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943]又张陈列传:此亦各欲南面而王,岂欲为卿相终已邪?
[944]史封禅书:此岂所谓无其德而用事者邪?
[945]又吴王濞传赞:毋为权首,反受其咎,岂盎错邪?
[946]又项羽传赞:羽岂其苗裔邪?
[947]庄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948]庄盗跖: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
[949]魏志温恢传:得无当得蒋济为治中邪?
[950]庄德充符: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951]庄德充符: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952]汉朱云传:小生乃欲相吏邪?——诸引「邪」字所助之句,各有「宁」「岂」「庸讵」「得微」「不知」等字先之,①与「乎」字所助拟议之句同,而正意反说、反意正说亦同。
不宁惟是,「邪」字助迭句以为两商者,所用连字亦与「乎」字同。
[953]庄天运: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
[954]秦策: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邪?亡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邪?
[955]赵策: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亡其憎怀而爱秦邪?
[956]庄外物:抑固窭耶?亡其略弗及邪?
[957]庄盗跖: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
[958]左昭二十六: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于鬼神邪?
[958] 庄齐物论: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引内所用「意者」「亡其」「意」「抑」「庸讵」等字,皆「乎」字助迭句所用者也。
又有先问后解之句亦同。
[960]荀子荣辱篇:将以为智邪?得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
[961]史黥布列传:使何得见,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邪,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淮南市,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②
[962]庄在宥: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
[963]又达生: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
至先解后问者,则如:
[964]庄子寓言云: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965]又齐物论云;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在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迭用「邪字煞句,揣摩量度之辞气,自流露于口吻矣。
故[966]韩文圬者传云: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在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迭用五「邪」字,自为商度,而感叹之情溢于言表,可与楚辞卜居篇后先嫓美矣。
○1[951][952]无「宁」「岂」等字先之。
○2[961][962]之「邪」用法与【9.2.4】节之「也」为近,与他例「邪」字用法稍异。
【9.10.3】「邪」字助咏叹之句,亦时带有拟议之意。
[967]易系辞:乾坤其易之门邪!
[968]又:妻其可得见邪!
[969]又: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970]庄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971]荀子强国篇: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
诸引皆有「其」字与「邪」字相应以为咏叹者。
若[972]庄子齐物论云: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持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
[973]又知北游云: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两节迭用「邪」字,咏叹其意,拟议其貌耳。
[974]汉书霍光传云: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邪?
[975]又秋水云:仰在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两引虽不迭用「邪」字,而皆寓感喟之意。一则叹其不称位,一则叹其不足羡耳。然则
[976]齐策云:松邪,柏邪,住建共者客邪!
[977]庄大宗师云:父邪,母邪!
[978]又在宥云:天忘朕邪!天忘郑邪!
[979]史记伯夷列传云: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所引迭句,谓之咏叹可,谓为拟议亦可。所谓「邪」字用于拟议最称者此也。
欤
【9.11】欤字,古同「与」。玉篇曰:‘「欤」,语末辞。’皇侃疏曰:‘「与」者,语不定之辞。’①广韵解同玉篇。增韵曰:‘疑辞也。’解同皇侃。总之曰传疑助字耳。「与」字之音,与「乎」字相终始。「乎」喉音,音之始;「与」唇音,音之终。其用法亦大同。「与」字以助设问、以助拟议者其常,而以助咏叹,则不若「哉」字。惟以其音之纡徐,故凡所助者,不若「乎」字之可以质言也。
○1章云:此系转引经传释词卷四。释词本作皇侃论语学而篇疏。
【9.11.1】助设问。
[980]论学而:求之与?抑与之与?
[981]又先进:然则日愈与?
[982]又微子:是鲁孔丘与?
[983]又:是鲁孔丘之徒与?
[984]礼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985]孟梁上:然则废衅钟与?
[986]又: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987]又: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988]又:王曰:‘若是其甚与?’
[989]又公上:则文王不足法与?
[990]史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与?
[991]公桓九: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夫知其为在齐与,曹与?
[992]庄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993]又齐物论:何其无特操与?——以上所引「与」字助句,皆疑而设问者。①
①[980][984][991][992]均表两商,宜归入下【9.11.3】节。
【9.11.2】助咏叹。
[994]论宪问: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995]又子罕: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96]又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①
[997]又卫灵:无为而法者,其舜也与!
[998]又:臧文仲其窃位者与!
[999]礼中庸:舜其大知也与!
[1000]又:舜其大孝也与!
[1001]孟公上: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1002]庄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1003]公桓六:子公羊子曰:其诸以病桓与!
[1004]又庄十三:曹子曰:‘城坏压竟,君不图与!’
[1005]魏策: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1006]韩讳辨:作法制以者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诸引「与」字助句,或有「其」字在先,或有「非」「不」等字反说,似有咏叹之神,而实有拟议之意。②
至若「与」助一二字置于句中,一如「惜乎」「大哉」之式。如:
[1007]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其人能靖者与有几?——犹云「有几人能靖者与」也。
[1008]又襄公二十九年云:是盟也,其与几何?——犹云「其几何与」也。
[1009]越语云:如寡人者,安与知耻?——犹云「安知耻与」也。
[1010]周语云: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犹云「其能几何与」也。
[1011]又云: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与有!——犹云「有何辞与」也,或犹云「何辞之有与」也。
[1012]晋语云:亡人何国之与有!——犹云「何国之有与」也。
[1013]礼檀弓云: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全。——犹云「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与」也。「微」,「无」也。「无」「亡」通。一切「与」字,在句中者,并皆顿挫之辞,故于咏叹为近。
至[1014]论语公冶长云:于予与何诛∣于予与改是。 是犹
[1015]大戴礼五帝德篇云:吾欲以颜色取人,于灭明邪改之;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吾欲以容貌取人,于师邪改之。——则论语两句,犹动「于予何诛与」「于予改是与」也。本句倒文与前引同义,盖深责而叹之之辞也。
○1[996]「与」助设问,应归入上节。
○2咏叹和拟议,文通一般分成两类,上引诸例,有不表咏叹而表拟议者,如[1004][1005][1006]诸例,应属下节。
【9.11.3】「与」字用以助拟议之句者。
助两商句。
[1016]孟梁上: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辟不足使令于前与?’
[1017]韩上宰相书:其将往而全之与,抑将安而不救与?
[1018]又行难:先生之所谓贤者,大贤欤,抑贤于人之贤欤?
[1019]又公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
[1020]又: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与?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1021]公哀十四: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
[1022]荀子修身篇: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
[1023]墨子明鬼篇: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
[1024]大戴礼武王践祚篇: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
[1025]墨子非攻篇: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1026]又非命篇:不识昔也三代之圣善人与,意亡昔三代之暴不肖人与?
[1027]庄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1028]吕氏春秋审为:君将攫之乎,亡其不与?——所引皆两商之句,与「乎」字所助者同式。
与「岂」等相配。
[1029]孟子公孙丑下云:岂谓是与?
[1030]韩文守戒云:野人鄙夫能之,而王公大人反不能焉,岂材力为有不足欤?
[1031]孟梁惠王上: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1032]又滕文公上: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1033]又滕文公下: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1034]又告上: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1035]论语颜渊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1036]庄子达生云: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1037]又田子方云:丘之于道也,其犹酰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1038]又知北游云: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①
[1039]又云: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诸引句,「与」字所配之字,犹是「岂」「独」「将」「其」等字,②与「乎」字所用者同,惟辞气较为婉转耳。此「与」「乎」两字之微异与!
○1「彼其」「此其」之「其」,【2.3.1.2】节解为接读代字。
○2[1034][1035][1039]似无与「与」相配之字。
诸、夫
【9.12】「诸」字,广雅曰:‘「于」也。’广韵曰:‘「之」也。’日知录则合言之曰:‘「之于」为「诸」,「之乎」亦为「诸」。’
「夫」字,孝经谏诤章注疏云:‘「夫」,发言之端。’尔雅郭叙有:‘夫尔雅者。’邢疏云:‘「夫」者,与语辞,亦指示语。’两解一见于连字篇,①一见于代字篇矣。②惟赵岐注孟子告子篇曰:‘「夫」,叹辞也。’在句末者,此即所谓传疑助字也。赵岐以「夫」字在雊 末,专解叹辞,不知「夫」「诸」两字之为助字,仍不失有代字之意。盖传疑助字之有此两字,是犹传信助字之有「焉」「尔」两字,皆各抱其本解而为助者也。
「夫」「诸」两字之传疑也,音二,形二,而合之止一字之用。「诸」字长于设问,「夫」字工于咏叹。至「诸」字之不能咏叹,是犹「夫」字之不能设问也。若拟议,则两字皆兼焉。此形音二而用一之说也。
○1此指【8.1.1】节。
○2此指【2.2.3】节与【2.5.2.1】节。
【9.12.1】诸。
[1040]论语先进云:子路问:‘闻斯行诸?’——犹云「闻斯行之乎」也。「之」指所闻也。
[1041]又季氏云:求善价而沽诸?——犹云「沽之乎」也。「之」指「美玉」也。
[1042]孟子梁惠王下云: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犹云「有之乎」也。「之」指前文也。
[1043]又云: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犹云「毁之乎,抑不毁之乎」云。
[1044]礼檀弓云: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有诸?
——以上皆「诸」字之助设问句也。
[1045]论语颜渊云: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犹云「吾得而食之乎」也,「之」指「粟」。此量度之辞也。
[1046]孟子滕文公下云: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他齐人传诸,使楚人传诸?——此两商之辞也。
[1047]左传昭公二十年云:亡愈于死,先诸?——此计议之辞也。
[1048]礼檀弓云:吾恶乎哭诸?
[1049]庄子应帝王云:人孰敢不听而化诸?——此拟度之辞也。
[1050]孟子公孙丑下云:王如改诸,则必反予。——此冀幸之辞也。
[1051]韩文李公墓志铭云:公行应铭法,子又礼葬,敢不诺而铭诸?——此定拟之辞也。
要皆总之曰拟议之辞。
至[1052]论语雍也所云:山川其舍诸∣尧舜其犹病诸。
[1053]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云:天其或者将建诸。
[1054]礼文王世子所云:君王其终抚诸。——亦皆拟议之辞,而带有感叹之情尔。以上「诸」字,代「之乎」两字,其一切「之」字皆有可指者。
在「诸」字有无解而惟为辞者。如:
[1055]左传文公二年云:皋陶庭坚,不祀忽诸!
[1056]诗邶风日月云:日居月诸!——「诸」字若代「之乎」,则「之」字无着。
[1057]礼祭义有云: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诸」作状字,解如「然」字,则「忽诸」亦可解如状字。「月诸」者,毛传解为「乎」字,姑识于此。
【9.12.2】夫字有在句尾者。
[1058]左传隐公三年云: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
[1059]又成公二年云:谁居,后之人必有任是夫!
[1060]庄子齐物论云: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所引三节,「夫」字殿句,皆有量度口气。且「夫」字一顿,有反指本句之事之意。故「夫」字重声读,则声情并出矣。凡「夫」字为助者,皆律此。
[1061]易系辞云: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1062]礼檀弓上云: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
[1063]庄天道云: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064]又逍遥游云: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065]左传成公十六年云:天败楚也夫!
以上所引诸句,「夫」字皆与他字合助,如「者夫」「矣夫」「已夫」①「也夫」,其为咏叹不言而喻。又诸引「夫」字皆在句尾。
其在句中者,有与「大哉」同式,则其为咏叹也更无疑矣。
[1066]论语子罕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67]左传昭公十四年云:曰义也夫,可谓直矣。
[1068]礼檀弓云:仁夫公子重耳!
[1069]庄子徐无鬼云:久矣夫莫以眞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1070]管子霸形云:桓公视管仲云:‘乐夫仲父!’
[1071]汉书司马相如传云:微夫斯之为符也!——犹云「仁哉」「乐哉」「微哉」也。②
至[1072]史记伯夷列传云: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乎!
[1073]庄子山木云:胡可得而必乎哉?悲乎!
[1074]齐策云: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是其贱之本与,非夫!——则「夫」字殿句矣,而与在句中者同式,又同为咏叹之辞。
○1[1062]之「已」为动字,非助字。「无已」,无休止也。参下【9.13.3】节例[1131]说明。
○2此句分别解[1068][1070][1071]三例,未及其余三例,似仅为疏漏,非谓彼三例不能易「夫」为「哉」也。类此情形,文通常有。
是则助字传信者六,传疑者六,古今文所通用者尽之矣。外此,论语与左氏,一用「而」字。
[1075]论语微子云: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1076]左传宣公四年云: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是也。
[1077]论语子罕云:偏其反而∣室是远而。——引诗句也。
至诗之助字,曰「兮」「猗」「只」「止」「思」「云」「员」「且」「其」「忌」「旃」者,单助字也。曰「乎而」曰「只且」曰「也且」者,合助字也。与招魂之「些」字,大招之「只」字,大抵取其音长以写其欣戚悲感之意,是皆古文词所不取,故不录。
合助助字九之六
【9.13】合助助字者,或两字迭助一句,则谓之「双合字」。或迭三字,则谓之「参合字」。古人谨尔话言,往往意在言外,记者追忆其言而笔之,笔之或不足拟其辞,故助以声。一之不足,而再焉,而参焉,至辞气毕达而止。求之古文,双合字之助句者鲜矣,而参合者则仅见于论语檀弓左传,且其句大抵皆记者追述言者之辞气已耳,故凡句之有合助者,大抵皆由咏叹而发。又凡助字之迭助一句也,各以本意相加,非以二三字之合助而更幻一新意者也。
【9.13.1】合助之式不一,有惟以传信助字双合以助句者,如是则「矣」「已」两字为殿者其常,「耳」「尔」两字亦间用焉。
己矣。
[1078]论语学而云: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079]又八佾曰: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已矣」者,双合助字,皆以状句中「可」字也。凡助字,皆以传动字之辞气耳。「已」者,止也,曰「可已」者,决言诗之仅可与言而止也。然两贤悟诗之深不止此也,故复助以「矣」字者,决言诗之不仅可与言也,且已足可与言矣。此「已矣」合助,而各传其辞气之分际也。
[1080]又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此「已矣」同上,决其不仅可为士也,且已足可为士矣。或谓「已矣」者,皆所以决言其事之已定而无或少疑也。亦一解也。
至[1081]礼中庸云: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1082]论语阳货云: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两「已矣」,非合助字也,「已」动字,解「止息」也。故两句犹云「弗能止矣」也,「期则可止矣」也。而「已矣」之解,正同此义。
也已。
[1083]论语子张云: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已」者,「也」字断词,①常语也,所以助「好学」也。「已」字助「可」字,所以决其已然也。故此句犹云「谓其好学也可无疑矣」也。盖「已」「矣」两字通,合之则少异,分之则相通矣。然则「也已」两字,所助不同,虽曰合助,谓之分助可也。夫如是,
[1084]论语雍也所云: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85]又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1086]又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87]又阳货:年四十而见无闻焉,其终也已。——诸句,皆以「也已」为助,亦此志也。
有以「耳矣」两字合助者。
[1088]孟子离娄上云: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耳矣」者,犹言「止此矣」也,或言「而已矣」也。
[1089]吕氏春秋壹行篇曰: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
[1090]庄子人间世云: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
[1091]韩文送郑十校理序云:如是而在选,公卿大夫家之子弟,其劝耳矣。
有用「焉尔」者。
[1092]庄子德充符云:适见*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已焉尔,不得类焉尔。
[1093]礼檀弓下云: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1094]又云: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四引「焉尔」者,「焉」乃句中顿挫之辞,而带有「于是」之解也。「尔」助字,仍解若「如此」,又解若「而已」也。②
焉耳。
[1095]礼檀弓下云:敬之斯尽其道焉耳。
[1096]大戴记曾子立事篇云: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1097]礼乐记云:则乐之道归焉耳。
[1098]韩文雑说云: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四引「焉耳」者,「焉」解同上,「耳」解「止此」也。
然则双合助字,各皆以其本意为助,阅者自为领会焉耳。
○1称「也」为「断词」,易与【4.4.2】节相当于系词之「断词」混淆。体会马氏本意,此所谓「断词」,与多次提及之「决辞」相似,皆指表示判断语气之助字。
○2「尔」既解若「而已」,即不能同时解若「如此」。「焉尔」之语气应与「焉耳」同。
【9.13.2】有以传信助字参合以助句者,则惟以「矣」字为殿。凡以传信助字为殿者,从未见有参以传疑助字者。
也已矣。
[1099]论语泰伯云: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1100]又: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也已矣」者,参合助字也。其实「也」贴「至德」,而「已矣」两字,仍解如前,重言以决其事之已定而无可少疑也。是则仍谓之双合助字可也。
[1101]论语子罕云: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02]又卫灵公: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103]又先进: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1104]又颜渊: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五句皆参合助字,解同上。
焉耳矣。
[1105]礼檀弓上云:勿之有悔焉耳矣。
[1106]又祭统云: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焉耳矣」者,亦参合助字也。「焉」,辞之顿挫也。「耳矣」者,犹「而已矣」也,义皆同前。惟助字三迭,其赞叹悲感之情,各有所寄,斯为不同耳。
[1107]论语阳货云: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乎已」者,有似疑信两助之合用。不知两字皆非助字,一为介字,一为动字,故「为之犹贤乎已」者,犹云「其为博奕也,犹贤于其闲居而无所为」也。「已」者,「止」也。
【9.13.3】其以传信助字与传疑助字双合为助者,则惟传疑者殿句,殿以「乎」「哉」两字者其常,殿以「与」「夫」两字者有焉,而殿以「邪」字者仅矣。
矣哉。
[1108]论语子路云:子曰:庶矣哉!——「矣哉」者,双合助字也。「矣」,助字之传信者,「哉」,传疑者。「庶」,静字,「矣」助「焉」,常例也,殿以「哉」字者,叹辞也。
[1109]又卫灵公云:好行小慧,难矣哉!
[1110]又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皆此例也。
耳哉。
[1111]齐策云: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耳哉」者,犹「而已乎」也。
也哉。
[1112]庄子人间世云: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
[1113]诗秦风终南云:其君也哉!——「也哉」者,「也」字助句,加「哉」字以为量度咏叹也。以上所引双合字,皆先以传信助字而后殿以「哉」字者。
矣乎。
[1114]礼中庸:父母其顺矣乎!——「矣乎」者,双合助字也。「矣」助静字,助事之已往者与有效者,皆常例也。「顺矣」者,言效也,「乎」叹辞也。
[1115]又云: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夫!’
[1116]又云: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1117]又云:子曰:‘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1118]又檀弓下云: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所引「矣乎」,皆前志也。
惟[1119]论语里仁云: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1120]又阳货: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两「矣乎」之义有异,「矣」者,已经也,「乎」者,设问而拟议之辞也。两句犹云「如已用力于仁乎」也,「女已为此诗乎」也。
也乎。
[1121]左传成公二年云:无为,吾望尔也乎!——「也」以煞句,「乎」以设问,义同「矣乎」,惟「也」助同时之事耳。此双合字,先以传信助字而后殿以「乎」字者。
也与。
[1122]礼中庸云:子曰:‘舜其大孝也与!’——「也与」者,双合字也。「也煞句,加「与」字以咏叹也。
[1123]论语子罕云: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1124]又宪问: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1125]又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1126]又: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127]礼檀弓上云:曾子曰:‘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诸「也与」皆同前义。此以殿以「与」字者。
矣夫。
[1128]论语雍也云: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矣夫」者,双合助字也。「矣」煞句,犹前例也,「夫」咏叹而回指前文也。
[1129]又宪问云: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1130]又卫灵公:今亡矣夫!
[1131]礼檀弓上云: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诸「矣夫」同上。檀弓句内「终无已夫」之「已」作动字解。①
也夫。
[1132]庄子大宗师云: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1133]论语宪问云:莫我知也夫!——「也」煞句,「夫」叹辞,指上文。以上皆殿以「夫」字者。
也邪。殿「邪」字者不数见。
[1134]庄子人间世云:且得有此大也邪!——「也」助句,「邪」拟议之辞也。
以上诸引,皆以两种助字双合,而惟以传疑助字为殿者。
○1檀弓上一例,章氏在此析作二例,非。上【9.12.2】节[1062]与此重,只作为一例。又,为便于理解,编者在末句前加「檀弓句内」四字。
【9.13.4】有惟以传疑助字双合为助者,则惟以「乎哉」两字为殿。
[1135]论语颜渊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句可以「乎」字煞句云「而由人乎」,续以「哉」字者,为咏叹也。
[1136]又卫灵公云: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137]又阳货云:子曰:‘礼云礼云,玉现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1138]庄子齐物论云: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
[1139]礼檀弓上云: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
[1140]又云: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
[1141]又檀弓下云: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
[1142]又云:吾得已乎哉?鲁人以妻我。
[1143]史记孟荀列传云: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盖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
[1144]论语子罕云:君子多乎哉?——诸「乎哉」皆同义。
【9.13.5】其以两种助字参合为助者,亦惟以「哉」「乎」两字为殿。
也乎哉。
[1145]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也乎哉」者,参合助字也。「也」以煞句也,「乎」以自问也,「哉」以感叹也。
也与哉。
[1146]论语阳货云: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1147]礼檀弓下云:我吊也与哉!——「也与哉」者,亦参合助字也。「也」以助句也,「与」以拟义也,「哉」以慨叹也。
焉耳乎。
[1148]论语雍也云:女得人焉耳乎?——或作「焉尔乎」,皆参合助字也。「焉」在句中,所以顿挫也,而亦有于此之意。「耳」「尔」两字,仍解「止此」与「如此」也。「乎」以疑问也。
至[1149]论语公冶长云:已矣夫,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已矣乎」者,「已」动字,非助字也。
总之,合助之字,各抱本意,藉以毕达句中所孕之辞气耳。助字之妙,惟古人能用之,周秦以下无继之者。「者」字之后,凡助字皆可助也,如「者也」「者矣」「者耳」「者乎」「者哉」「者邪」之类。然「者」字之可列为助字者,以其可殿夫句读而不为他字所殿。「者」字先乎诸助字者,如「者也」「者矣」等语,皆为接读代字,而不能以助字目之。既非助字,则非合助矣,故不载,学者其检阅焉。
叹字
【9.14】凡虚字以鸣心中不平者,曰叹字。
夫言者,心之声也;而字者,所以记言也。于是记言天下之事物者,则有兔字,有代字;记言事物行止之状者,则有静字,有动字;记言事物之离合乎动静者,则有介字;记言动静之互相维系者,则有连字;而记言动静之幻变,使有以寄其神而写其情者,则有助字。凡兹诸字,皆所以记心中之声,发于口而为言者也;而所以记心中之感,矢诸口而为声者,则惟叹字。叹字者,所以记心中不平之鸣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心至平也。有感而应,心斯波矣,波,斯不平矣。其感之轻者,心有主焉,于是因所感而成意,此诸字之所记也。感之猛者,心无主焉,于是随所感而为声,此叹字之所鸣也。叹字者,所以鸣心中猝然之感发,而为不及转念之声也。斯声也,人籁也,尽人所同,无间乎方言,无别乎古今,无区乎中外。乃旁考泰西,见今英法诸国之方言,上稽其罗马希腊之古语,其叹字大抵「哑」「呵」「哪」之类,开口声也。而中国伊古以来,其叹字不出「呼」「吁」「嗟」「咨」之音,闭口声也。然声有开闭之分,而所以鸣其悖发之情则同。
叹字终于单音,而极于三音,至矣。其发而为叹美、为伤痛者,或音同而字异,或字同而情变,所谓随事见情,因声拟字,不可拘也。至应答呵责之字,有声无义,亦附识焉。
「于」,叹辞,加一言则曰「于乎」,或作「于戏」,又作「鸣呼」,其义一也。「噫」,叹声,释文「噫」作「意」。①
[1150]礼檀弓下:国昭子曰:‘噫!’——郑注为‘不寤之声。’
[1151]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曰:‘噫!’——何注为‘咄嗟貌。’
[1152]论语先进:子曰:‘噫!’——包注为‘痛伤之声。’
[1153]诗小雅节南山十月曰:抑此皇父。
[1154]又大雅荡瞻卬:懿厥哲妇。——笺谓「抑」「懿」皆同「噫」②,而一则疾呼声,一则痛伤声。是则「噫」「意」「抑」「懿」并皆字异而同音,而情则随事而有变也。
「嘻」,叹声。
[1155]礼檀弓上:夫子曰:‘嘻!’——郑注为‘悲恨之声’。
[1156]公羊传僖公元年:庆父闻之曰:‘嘻!’——何注为‘发痛语首之声’。
[1157]大戴礼少闲篇:公曰:‘嘻!’——庐辩注为‘叹息之声。’
[1158]庄子养生主篇作「嘻」:文惠君曰:‘嘻!’
[1159]魏策作「诶」:魏王曰:‘诶!’
[1160]史记项羽本纪作「唉」:唉!竖子不足与谋。
[1161]汉书翟义传作「熙」:熙,我念孺子。——是「嘻」「嘻」「诶」「唉」「熙」五字,并字异而同意。余同上。
「吁」,叹声,与「呼」通。
[1162]左传文公元年曰:呼,役夫!——说文谓「呼」为‘惊语’。
[1163]礼檀弓上:曾子闻之,瞿然曰:‘呼!’——释文作「吁」,正义谓‘闻童子之言乃更惊骇’也。
「嗞」,说文谓「*」也。广韵:‘「嗞嗟」,忧声也。’有倒作「嗟嗞」或「嗟兹」,更有作「嗟子」者。
[1164]管子小称篇曰:嗟兹乎!圣人之言长乎哉!
[1165]秦策曰:嗟嗞乎!司空马!
[1166]楚策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
[1167]书大传曰:嗟子乎!此盖吾先君文武之风也夫!
[1168]说苑贵德篇曰:嗟嗞乎,我穷必矣。而毛传谓
[1169]诗唐风绸缪:子兮子兮。——犹曰「嗟兹」也。以上诸字亦皆同音而异字。又「*」者,说文谓‘「嗞」也’。尔雅曰:‘「嗟」,*也’。故「*」「嗟」「*」总并同。
[1170]诗周颂臣工臣工曰:嗟嗟臣工。——笺谓重言者‘美叹之深也’。
[1171]诗周南麟趾曰:于嗟麟兮。——「于嗟」同「吁嗟」,亦叹辞。然则,统观诸叹辞,或单音,或双音,音至于三至矣,无过之者。至若
[1172]书大诰曰:已!予惟小子。——孔传谓「已」为‘发端叹辞’。
[1173]庄子秋水云:仰而视之,曰:‘吓!’——恐之之声也。
[1174]史记外戚世家云:武帝下车泣曰:‘嚄!大姊,何藏之深也!’——正义解「嚄」谓‘惊叹貌’。
[1175]汉书东方朔传云:朔笑之曰:‘咄!口无毛,声謷謷。’——「咄」者,戏弄之声也。
[1176]后汉书袁谭传云:谭堕马,顾曰:‘咄,儿过我,我能富贵汝。’——「咄」者,怒叱之辞也。所谓字同而情异也。
[1177]史记陈涉世家云: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伙」,楚音,多也。汉书省「颐」字。盖「伙颐」者,惊叹之声,有声无义。「伙」之余声即为「颐」,此汉书所以删去也。有「颐」字则声舒,无则促耳。
至书之「都」「俞」,礼之「唯」「俞」「然」「诺」,并是应答之声。
[1178]赵策云:叱嗟!而母婢也。——「叱嗟」,怒叱之声也。
[1179]汉书韩信传云: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意乌」史记作「喑*」,「猝嗟」犹「咄嗟」也,皆怒声也。
[1180]吕氏春秋权勋篇:子反叱曰:‘訾!退,酒也。’——「訾」同「呰」,呵责也。然则「叱嗟」「意乌」「猝嗟」「訾」「呰」并皆怒叱之声。
以上诸字,并皆有声无义,而以其皆感于情而发也,故及之。
○1章云:释词卷四云:‘「噫」叹声也。诗噫嘻曰:“噫嘻成王。”传云:「噫」,叹也,「嘻」,和也。释文「噫」作「意」。’……王氏盖谓释文「噫嘻成王」作「意嘻成王」也。马氏本此而删其引诗句及毛传之文,仅存‘释文「噫」作「意」’一语而意晦矣。 今案:释文谓陆德明经典释文。
○2章云:此说亦本释词卷四。释词引语十月曰:‘「抑此皇父」,笺曰:“「抑」之言「噫」,「噫是皇父」,疾而呼之。”’又引瞻卬曰:‘「懿厥哲妇」,笺曰:“「懿」,有所痛伤之声也。”「噫」「意」「懿」「抑」,并字异而义同。’马氏谓‘笺谓「抑」「懿」皆同「噫」’,诗笺实无此语也。
【9.14.1】叹字既感情而发,故无定位之可拘。在句首者其常,在句中者亦有之,句终者不概见焉。
在句首。
[1181]礼大学引诗云:于!缉熙敬止!于戏!前王不忘。
[1182]赵策云: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1183]庄子在宥云:意!毒哉!僊僊乎归矣。
[1184]又庚桑楚云:已!我安逃此而可!
[1185]史记匈奴列传云:嗟!士室之人,顾无多辞。
[1186]又淮阴侯列传云:嗟乎!寃哉亨也!
[1187]又廉颇列传云:吁!何见之晚也!
[1188]庄子人间世云:恶,恶可!
[1189]左传定公八年云:从者曰:‘嘻!速驾!’
[1190]韩文猫相乳云:噫!亦异之大者。——以上诸引叹辞,皆在句首者。
在句中。
[1191]礼檀弓上云:鲁哀公诔孔丘:‘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
[1192]庄子徐无鬼云: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
[1193]韩文让仪礼云:惜乎吾不及其时,进退揖让于其间,呜呼盛哉!
[1194]又书张中丞传后序云: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以上所引叹辞皆在句中者。
[1195]诗王风中谷有蓷云:何嗟及矣。——「嗟」在句中,叹辞也。
在句尾。
[1196]诗小雅节南山节南山云:民言无嘉,憯莫惩嗟。——言在位者无所惩也,故嗟叹其如此。「嗟」在句末,叹辞也。
[1197]庄子大宗师云: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眞,而我犹为人,猗!——「猗」者,亦句末之叹声也。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