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痫症论
痫之举发,症类争惊,眼白上窜,痰涎壅盛,痰吼如锯,身体僵仆,目不知人,发有轻重,症归于一。其病总归风、热、痰、火四证。而发有时度,远则一年、半载一发,近一二月一发,或有一月而发数次者。发则昏晕,自不知其所为。
其名有五,而属五脏。肝经病则为犬痫,面青反折上窜;心经病则为羊痫,面赤目瞪吐舌,或出血沫;脾经病则为牛痫,面黄目直视,肚腹胀满;肺经病则为鸡痫,面白惊叫,反折手;肾经病则为猪痫,面黑口吐白沫;外马痫一症亦属心经。凡医此症,先须辨声,审是何兽、属何脏,随经而治之。
犬痫三伏日取犬齿,磨水服。犬颔骨(为末服。)羊痫三月三日取羊齿,磨水服。
马痫取马齿磨水服。马尾(烧灰为末服。一方马蹄为末。)牛痫乌牛齿水磨汁服。牛鼻中木(烧灰末服。一方牛蹄末服。)鸡痫白鸡脑水调服。
猪痫五月五日猪齿水磨服;猪乳亦可。
五色丸
五痫并治。
朱砂(五钱)水银(二两)铅(三两,同水银熬)雄黄(二两)珍珠(一两)ht匀,蜜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下。
万金丹
治五痫。
朱砂(二钱)轻粉(二钱)蜈蚣(一条,炙黄)七月五日,采取青蒿内虫数筒,磁中捣烂,将三味为丸,麻子大。一岁一丸,男用女乳,女用男乳下。五月五日,采取更好蒿茎,肿节内方有此虫。
虎睛丸
治五痫,并惊风搐掣,痰涎盛,一切惊症。
虎睛(一对,酒浸,切碎,焙干)明天麻茯神牛黄朱砂(各五钱)天浆子(五十个,炒黄,去壳)使君子肉(一百个,焙)南星(一两二钱,慢火炮裂)全蝎(五钱,炙)京墨(五钱,)青黛(五钱)轻粉(一钱)白附子(一钱)麝香(五分)为末,糊丸,麻子大,每服五六丸,薄荷汤下。
大圣夺命金丹
治小儿一切急慢惊风,身体壮热,手足搐搦,口眼斜,背项强直,牙关紧急,肚腹坚硬,目睛上视,口沫漫溢,精神昏睡,痰涎壅盛,夜啼梦语,摇头弄舌,及初生脐风撮口,并历神效。
胆星防风附子僵蚕(炒)天麻天竺黄(各一两)天浆子(二十一个,炒)蝉蜕(去土)朱砂(各五钱)麝香(二钱)全蝎(四十九个,炒)牛黄(一钱五分)干蟾(一个,炙)赤足蜈蚣(一条,背上开路入麝)将蜈蚣纸裹。阴干为末,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薄荷汤化下。
圣力丹
治急慢惊风,诸痫螈,头项动摇,目睛上视,角弓反张,口噤牙紧或吐泻,元气虚脱,变成惊症,及大人中风,不醒人事,并效如神。
牛黄(一钱)辰砂(二钱)雄黄(二钱)犀角(二钱,镑)天麻(二钱)僵蚕(二钱,炒)半夏(一钱五分,制)蝉蜕(一钱五分,去土)使君子(二钱)木香(一钱五分)香墨(一钱)肉豆蔻(一钱五分)南星(二钱)白附子(二钱)胡粉(一钱)水银(三钱五分)铅(三钱五分。同炒砂子)白花蛇乌蛇(二蛇取项后粗肉,酒浸,晒干,各一两)螺青(一两二钱)附子(一钱五分,炮)蜈蚣(二条,炙)全蝎(一钱)蟾酥(一钱)天浆子(二十五个,炒去壳)槟榔(二钱)丁香(一钱)麝香(一钱)龙脑(五分)金箔(二十张,为衣)上为末,旋入研极细,大皂角一条刮去皮弦,好酒一斤,浸一宿,揉取汁,煎数滚放冷,入蜜少许,和丸,皂子大,薄荷汤化下。
紫石英
治惊痫螈,日数十发,医不能疗,兼治大人风引并效。
紫石英白石脂赤石脂滑石石膏寒水石(各三两)甘草桂心牡蛎(各二两五钱)大黄龙骨干姜(各二两)十二味,各研粗末,拌匀,以绛囊悬于高凉处,每用一撮,水一钟,煎六分服。大人倍用。
定惊丸
治惊痫。
茯苓(三钱)甘草(一钱五分)桔梗(二钱)白术(四钱)全蝎(五个,炙)酸枣(五钱,炒)僵蚕(二钱,炒)天竺黄(三钱)南星(一钱五分)牛黄(五分)天麻(三钱)钩藤(二钱)辰砂(一钱五分)为末,甘草膏为丸,圆眼肉大,灯心汤化下,日服二次。
定心丸
治症同前,作煎剂亦可。
天麻人参桔梗远志肉僵蚕(炒)羌活蝉蜕(研去土)茯苓(各五钱)薄荷甘草白附子荆芥(各三钱)全蝎木香(各一钱)南星(二钱)防风山药(各三钱)为末,炼蜜丸,芡实大,辰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安神丸
(一名养神丸)治症同前,育养心神。
山药生地当归远志(肉)茯苓贝母麦冬黄连白术人参酸枣仁辰砂(各五钱)为末,竹沥为丸,芡实大,辰砂为衣,圆眼、灯心汤下。
安神汤
治一节惊痫搐搦,神志不宁。
人参(五分)茯苓白鲜皮远志(肉)菖蒲犀角(镑)麦冬(各一钱)石膏(二钱)山栀(七分)甘草(三分)生姜一片、灯心二十寸,水煎。痰甚,加胆星、半夏;睡不宁,加酸枣仁;口渴,加花粉、五味、肺热,加黄芩;咳嗽,加杏仁、贝母;心经热,加黄连;肝经,加小柴胡、龙胆草。
神应丸
治一切惊痫,久服除根。
蛇含石(火醋淬七次)磁石石绿朱砂粉霜(各一两)石燕子(二个,火醋淬七次)雄黄牛黄轻粉(各五钱)麝香(二钱)为末,甘草膏为丸,芡实大,薄荷汤化下。
牛黄凉膈丸
治惊痫心肺壮热。
玄明粉(五钱)石膏(一两)甘草(三钱)胆星(二钱)牛黄(五分)紫石英(一两)寒水石(一两)麝香(三分)冰片(一分)为末,炼蜜丸,麻子大,竹叶、灯心汤下。
神乌散
治暗风。暗风者即痫症也,犹言病在内,人不得而知,举发无常也。日服三次,此方极效。
腊月乌鸦一个全半两朱砂口内填麻绳扎嘴安瓶内盐泥固济火中安黄昏上火天明住取出筛罗为末研每服一钱麝酒下服之十日病安痊
又方神乌散
治症同前。亦治疝气,大小俱效。
黑老鸦(一个)胡桃(七个)苍耳子心(七个)俱入瓦瓶内,盐泥固济,炭火,烟尽为度,取出研细,每服一钱,空心酒调下。疝气偏坠者,加新孩儿胎衣一付同根据上法,葱椒热酒调下。
啄木鸟散
治多年痫病。
石膏(二两,)铁粉(一两,浆水半升煮干)朱砂(二钱)附子(一两,炮)麝香(一分)冰片(二分)腊月啄木鸟一个(用瓦罐一个,将荆芥穗铺底一寸浓,再荆芥一寸盖鸟上,入酒三斤,倾入罐中,盐泥固口,炭火,酒干青烟出为度,去荆芥用鸟)各碾为细末,次入麝、片,ht匀。每服一钱,温酒送下。能饮再饮一二杯,便睡少时,再服一服。过一二日再服,不过十服除根。屡用屡验秘之。
碧云散
治痰涎壅盛。
石绿(四钱)轻粉(一钱)共为末,每服三五分,薄荷汤下。
单方铜青醋丸(桐子大,每服三四丸,薄荷汤下,须臾,痰涎如胶,涌出拽去。)
附诸惊痫症灸法
艾炷如小麦大,过大伤肉。
脐风撮口,治惊风并效。
然谷穴(在内踝前大骨陷中。灸三壮)百会穴(在顶后中央旋毛中。灸三壮)急慢诸惊,风痫并效。
两乳黑肉上(男左女右。灸三壮)发际穴印堂穴囟会穴(各三壮)手足大拇指当甲角(两手指扎一处,骑缝灸之。男近左,女近右。先灸足,后灸手。三壮)
惊痫
尺泽穴(在肘横纹动脉处。灸三壮,或七壮)长强穴(在脊端。灸三壮)神庭穴(入发际三分。灸三壮)已前诸方并灸法,俱经验得效者。
[中卷] 中风论
(附破伤风鸡爪风)小儿中风之症,比大人亦同。小儿气血柔弱,肌肉脆薄,若寒温失度,肤腠乘虚为风邪所中。四肢僵直,口张气急,痰涎壅盛,虽与惊痫相似,然发而时醒,身软者,痫也;腰背反折而不醒者,中风之症也。岐伯曰∶风为百病之长。大法四症∶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风排身无痛楚,四肢不收;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风痹周身麻木,此其大概也。
凡言中者,乃卒然而中于风也,中于腑者可治;中于脏者难治。其症∶发竖、吐沫、汗出如珠、遗尿失禁、面赤如斑、头面青黑,皆为不治之症。更看人中左右上下,白者可治;一黑一赤者死。又有破伤风一症,其候与中风无异,治法颇同。外用敷药,内用解表,驱风、化痰之剂。又有伤寒失于汗、下,变生此症。角弓反张、四肢螈、身体僵直,名曰病。无汗为刚;有汗为柔。亦类中风,详见伤寒门。先用生姜擦牙开口,方可用药。
救急稀涎散
治中风、中恶、破伤风、病并效。
晋矾(光明者,一钱)猪牙皂角(一条)共为末,每服三五分,温水调下。
乌药顺气散
治小儿一切风症,攻注四肢、遍身顽麻,口眼斜,语言謇涩。此药通气道,先服甚效。
麻黄乌药陈皮白僵蚕川芎白芷甘草桔梗(各八分)枳壳(六分)干姜(三分)生姜三片,水煎,天寒加附子(五分)
小续命汤
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中气虚自病也。此二方治中风四症甚捷。若小儿之风症,由父母不谨,或睡于壁风之处,或痧痘见风大早,中气虚,风邪易入而成此症,或成厉风而不能治者。其中有三∶中血脉则口眼斜;中腑则四肢不举;中脏则不可治矣。男妇婴童,并历奇效。
麻黄人参黄芩芍药甘草杏仁防风防己(各一钱)肉桂附子(各三分)生姜三片,水煎。无汗恶寒,倍麻黄、杏仁、防风;有汗恶风,加桂枝、杏仁、白术;手足牵引,加天麻、钩藤、僵蚕;身热烦燥,加石膏、知母。
排风汤
治中风昏愦,痰壅失音,精神错乱,并病、破伤风并效。
白术白鲜皮川芎麻黄杏仁芍药当归防风独活甘草茯苓(各八分)官桂(三分)生姜三片,水煎。
换骨丹
治中风瘫痪,口眼斜,一切惊痫、暗风并效。
我有换骨丹,传之极齿秘,开病者心,扶起衰翁背。气壮则延年,神清自不睡,南山张仙翁,三百八十岁。槐皮芎术芷,仙人防首蔓,十味各停匀,苦味香减半。龙麝各少许,朱砂作衣缠,麻黄煎膏丸,大小如指弹。修合在深房,勿令阴人见。夜卧服一丸,遍身津液满,万病自消除,神仙为侣伴。
桑白皮茅术川芎白芷人参威灵仙防风何首乌蔓荆子(各一两)苦参木香五味朱砂(各五钱)槐角子(一两)麝香龙脑(各五分)麻黄(煎膏)各取净末,麻黄膏为丸,每两分十丸,小儿减半,朱砂为衣。每服一丸,击碎滚酒半盏浸之,以物盖上,不可透气,食后临睡服,取汗用衣盖之,得汗即瘥。
牛黄清心丸
治诸风螈,四肢不随,语言謇涩,痰涎壅盛,怔忡健忘。治癫痫并效。
羚羊角(一两,镑)人参(二两)茯苓(一两二钱五分)川芎(一两二钱五分)防风(一两五钱)干姜(七钱)阿胶(一两五钱,麸炒)白术(一两五钱,炒)牛黄(一两)麝香(五钱)犀角末(一两五钱)雄黄(八钱)白芍(一两五钱)柴胡(一两二钱)甘草(一两)山药(二两)麦冬(一两五钱)桔梗(一两二钱)黄芩(二两五钱)杏仁(一两二钱)神曲(二两五钱,炒)白蔹(七钱五分)肉桂(一两五钱)大黄豆卷(一两二钱五分)蒲黄(二两)当归(一两五钱)冰片五钱金箔(一千片,留四百为衣)枣儿二斤,蒸熟去核,捣膏,和众药为丸。每两分十丸,金箔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下,小儿减用。
太乙蜡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癫痫痰症。
此二方即∶广中腊丸、牛黄丸,二药俱用蜡包裹。
白术(炒)犀角(镑)青木香香附朱砂沉香白檀香诃子荜茇茯苓(各二两)安息香(三两,酒一升熬膏)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一两)冰片(三钱)薰陆香(即乳香)青皮僵蚕(炒)陈皮人参南星(制)防风白花蛇(酒浸)天麻藿香白附子(炮)羌活当归川芎地龙甘草(各一两)全蝎(十五个,炙)川乌(一个,去皮脐)蝉蜕麝香(一两)丁香(一两五钱)上除诸香不见火,脑麝诸香别研,余药诸香各取净末,炼蜜丸,每丸一钱重。用黄蜡三斤,于铜锅内煮溶,候冷,去浮蜡,再入锅内溶化。以木坯子头,如此样\r图\p03-b7a44.bmp\r,柄用铁线钉上,以凉水浸透,湛蜡数遍,候冷,以刀剖开,裹药在内,再用物熨缝完固。大人一丸,小儿减用。
槐子膏
治中风不醒人事,口眼斜。
槐子(炒)僵蚕(炒)白附子(炮)防风(各一两)干姜(五钱,炮)麻黄半夏朱砂(各五钱)牛黄(一钱)麝香(五分)用醋一碗,入半夏末,熬成膏,和药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酒下。
大风膏
定诸般风搐,一切惊痫。
白花蛇(一两,酒浸去骨,焙干)蛇含石(二两,醋七次)大赭石(一两,醋七次)全蝎(五个,炙)天竺黄(五钱)天麻(三钱)防风(三钱)青黛(二钱)紫草(三钱)僵蚕(五钱,炒)白附子(五钱)南星(三两,姜制)辰砂(五钱)麝香(五分)赤足蜈蚣(一条,酒浸一宿,换盐水再浸一宿,同南星、附子纸包焙干)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生姜汤下。
乌蛇散
治中风不醒人事,口眼斜,及破伤风角弓反张,一切风痰惊症并效。
乌蛇肉(一两)石菖蒲(一两)天麻(五钱)全蝎(五钱,焙)僵蚕(五钱)附子(一个,重五钱,炮)羌活人参白附子(二钱,炮)半夏(二钱)为末,每服一钱,生姜薄荷汤调下。
玉真散
治破伤风及金刃伤损,并疯犬咬,并效。
南星防风(各等分)上为末,破伤风先将此药封口,用一钱酒调服;角弓反张,牙紧用二钱,童便调下;或打内伤,用一钱酒调下。南星,防风所制,服之不麻。
疯犬咬,口含浆水,洗净拭干。此药封上,自然不发,不贯脓。
江鳔丸
治破伤风角弓反张,手足螈,大便秘结。
僵蚕雄黄江鳔(炒)野鸽粪(各五钱,炒)天麻蜈蚣(二条,炙)上为末,分三分,二分加朱砂二钱为衣;一分加制过巴豆一钱,俱用糊丸,麻子大。每服朱砂丸三十丸;巴豆丸五六丸,便秘多加数丸,利为度。再服朱砂丸,病愈止。
天仙膏
治口眼斜。
天南星(大者,一个)白芨(一钱)大草乌头(一个)僵蚕(七个)上为末,鳝血调敷。左敷右,右敷左,正则洗去。
又方∶单用南星为末,姜汁调敷。左敷右,右敷左。
复正散
治法同前。
白矾附子伏龙肝牡蛎上为末,雄鸡冠血调敷。左偏敷右,右偏敷左,觉正即洗去。如迟,则又偏不复正矣。
一寸金
治破伤风,用此即活。
蛴螬虫(一个。人家灰粪内有、烂草屋上亦有。)将他背脊捻住,待他口吐出沫来,将涎抹在疮上,觉麻,身上汗出,无不愈者。
鸡爪风
两手动摇,不能举物。
五加皮海桐皮牡丹皮川芎草乌赤芍(各五钱)肉桂干姜(各一钱)为粗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入古铜钱一个同煎,煎过,浸清油内,再煎,再浸。
灸法
肾俞穴(中风不醒,灸三壮。)口眼斜(用笔管五寸长,插入耳内,面塞四围,一头艾火灸十四壮。左灸右,右灸左。)又方∶耳坠垂处,绿豆艾火灸三壮。左灸右,右灸左。
[中卷] 中寒中暑
(附中恶)寒为天地肃杀之气,时应乎冬。其在天则为霜雪,草木临之而凋摧。原夫人之将养失宜;气体虚弱,寒气乘虚而入,因而卒中之者,名曰中寒。中寒者,中气虚而受于寒也。其症∶身体僵仆,四肢厥冷,两脉沉伏,昏不知人,形类中风。
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
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热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
中寒治以温散;中暑治以清凉。先候天时,次随症治。大小须则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时视症,举一隅而类三隅也。
中恶者,亦类中风。原夫体弱神短,为祟所乘,名曰中恶。其症∶面青唇紫,痰延壅盛,四肢厥冷,目睛不转,身体僵仆,昏愦失音;或梦寐中为鬼所魇,昏昏默默,谵言妄语,推叫不醒。如遇此症,不可妄行汗下、驱风之药。先用擦牙散、通关散吹鼻。焚香,轻击鼓,耳边低低唤其名字,待其苏醒,方用安神驱邪之药。以上四症,并类惊痫,面青唇黑,大小便齐出,则不可救矣。
双金散
治中风、中暑、中恶、一切惊痫甚效。
蜈蚣(一条,大者,去头足,酥炙黄,以竹刀当背缝分两半)麝香(一块,五六分者,一分两半)将二味,左配左,右配右,各为细末,用纸包裹,不可泄气。左右封记不可错乱。如遇病者,眼睛吊上,止露白睛,搐搦不醒,不能出声。用芦管挑药少许,随搐者左右吹入,不可过多。如眼吊未下,再用少许吹之,眼随下,搐亦便止。
通关擦牙散
治惊痫、诸中、牙关不开。
南星(二钱,炮)皂角(五分)僵蚕(一钱)蜈蚣(赤足一条,炙)麝香(一分)用生姜片,湛药擦牙,或用姜汤调少许服。
生料五积散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腹痛,并内伤生冷,外感风邪,寒气客于经络,腰脚酸疼,手足拘挛并效。
陈皮白芷浓朴(姜制)桔梗枳壳(麸炒)当归川芎茯苓甘草芍药苍术(炒)麻黄半夏(姜制)肉桂干姜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分两随症加减用。挟气,加茱萸、木香;手足逆冷,加附子;妇人调经催产,加艾(醋炒)。
理中汤
治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僵直,及男妇胃脘停痰,冷气刺痛。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附子理中汤∶本方加附子、生姜五片,水煎。
四逆汤
治厥阴感寒,手足厥冷,及中寒脉细欲绝。
当归桂枝白芍甘草干姜通草(各等分)生姜五片,水煎。厥冷,加附子
安胃散
治寒气犯胃,呕吐不止,饮食不进,并治冷嗽。
陈皮半夏(姜制)浓朴(姜制)藿香白术(炒)茯苓人参(各五分)吴茱萸砂仁干姜甘草(各三分)生姜三片,水煎。
消肾散
治感受寒邪,肾囊肿痛,或偏坠举发,冲连心腹,痛不可忍者,大小并效。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官桂大茴香小茴香玄呼索木通各等分,水煎,乘热服,取汗。
中暑诸方
至圣来复丹
治荣卫不和,心肾不交,上实下虚,气厥痰闭,心腹冷痛,脏腑虚滑。不问男妇老幼,危急之症,但有胃气,无不获安。此药类二气,均调阴阳,掌天地冲和之气,有水火既济之功。可冷可热,可缓可急,其效殊胜。
硝石硫黄(各一两)大阴玄精石(一两)五灵脂(四两,研,水飞)陈皮青皮(各二两,俱去白,取净末)先将硝、硫入铫内,细火微炒,用柳条不住手搅匀,候冷得所,碾细。次加诸药,醋糊为丸,麻子大。大人四十丸,小儿二十丸,姜汤下。
二气丹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吐或泻。
硝石硫黄(各一两)为末,银石器内,微火炒黄色,碾细,糯米为丸,每服三四十丸,新汲水下。
龙涎散
治中暑,迷闷不醒人事,及泄泻藿乱,解暑毒,消烦渴。
飞罗面(一两)五味(二两)乌梅(二两,去核)甘草(一两五钱,半生半熟)白矾(一两,生)为末,水丸,弹子大。大人一丸,小儿半丸,新汲水下。一方有诃子一两。
香朴饮
治大小伏热,吐泻,虚烦口渴。
人参茯苓甘草紫苏叶木瓜泽泻香薷半夏曲白扁豆(炒)陈皮乌梅浓朴(各等分)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十味香薷饮
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人参陈皮白术浓朴(制)木瓜扁豆(炒研)茯苓甘草黄(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
清暑益气汤
治长夏湿热太甚,熏蒸炽人,肢体困倦,精神短少,不思饮食,身热而烦,小便赤数,大便溏泻,口渴自汗。
人参苍术(炒)干葛黄陈皮当归白术(炒)麦芽(炒)泽泻青皮神曲(炒)黄柏(酒炒)升麻甘草(炙)五味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母子同服。
六和汤
驱暑和中,调心脾,定吐泻。
香薷藿香茯苓人参半夏浓朴木瓜扁豆(各七分)砂仁杏仁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香薷饮
治夏月一切暑症。
香薷(二钱)浓朴(一钱)扁豆(一钱五分)黄连(一钱)水煎。
二香散
治夏月一切外感。
香薷藿香浓朴扁豆黄连陈皮半夏大腹皮桔梗紫苏茯苓苍术白芷(各等分)甘草(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香薷解毒汤
治中暑危急,及热毒下血。
香薷(一钱)浓朴扁豆黄连山栀黄柏黄芩(各七分)水煎。
[中卷] 中恶诸方
破棺散
治魇卒死,一切暴绝横死,心头微温者并效。
半夏(一味,汤泡去滑)为细末,每用豆许,芦管吹入鼻中。
朱雄散
治中恶。或暮夜登厕,或出郊野,或入空房,或游戏人所不到之处,忽见鬼物,鼻口吸着毒瓦斯,蓦然倒地,四肢厥冷,两手握拳,口鼻血出,性命逡巡,须臾不救,此症与尸厥相同。如心腹暖,切不可移动,将人围绕,打鼓焚香,候醒方可移归,移场则不可救矣。
大朱砂大雄黄(各一钱)麝香(一分)为末,新汲水调下。
八毒赤丸
治男妇小儿染着神鬼,谓之鬼疰。(服此神效。)雄黄矾石朱砂牡丹皮附子(炮)藜芦(各五钱)巴豆(一钱,制)蜈蚣(二条,炙)为丸,蜜丸麻子大。每二三十丸,冷水下。桃柳枝汤更好。
斩鬼丹
治儿鬼魇,及男妇与鬼魅交通。此方神效。
虎头骨朱砂雄黄雌黄鬼皂角芜荑鬼箭藜芦(各一钱)为末,蜜丸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膊上。又用一丸,当门户烧之,一切鬼邪不入。
镇心丸
治心气虚弱,夜多梦魇。
辰砂防风官桂细辛当归铁粉防己茯苓茯神雄黄桔梗菖蒲远志干姜人参甘草(各一两)紫石英(二两)银屑(如无,银箔代之)为末,蜜丸,朱砂为衣。圆眼、灯心汤下。
辟邪膏
治中恶。症候如痫,服之立醒。
降真香白胶香(别研)沉香虎头骨(酥炙)鬼(去毛)龙胆草(去芦)人参白茯苓雄黄(各五钱)麝香(一钱)为末,入雄麝为丸,芡实大。乳香汤化下。用二丸绛囊,令儿带吉。
辟瘟丹
却瘟疫,辟邪气。官舍、空房夏月烧。甚妙。
苍术(茅山者)川芎黄连白术羌活草乌细辛防风独活白芷本香附当归荆芥天麻干姜牙皂甘松山柰麻黄芍药官桂甘草(各等分)为末,枣肉为丸,弹子大,晒干收贮。
加雄黄、柏树果子(加倍用。)名辟邪丹。夏月除湿驱蚊。
雄朱丹
一女十岁,无恙。忽得疾,嗜食善饥,悲哭,自不知其所为,似祟似颠,面青或赤,因恼怒动心肝之火故也。此方效。
龙胆草(七钱)黄连黄芩(酒炒)大黄(煨)山栀防风羌活当归(各五钱)川芎(四钱)胆星(三钱)酸枣仁(五钱炒)青黛(三钱)石膏(一两)雄黄(七钱,为衣)为末,糊丸,麻子大。薄荷、灯心汤下。
[中卷] 中火酒毒论
夏末秋初之时,婴儿患泻痢,皆因吮母热乳,或生冷冻饮料食停积,失于调理而成斯疾。夏月泻痢,无非热症。用药消导,分利阴阳,泻痢自止。一等愚人,用火酒加赤砂糖空心饮之,间有大者能饮,果系生冷停积,得效者有之。庶不知火酒经宿,其毒浮聚,结花于上,酒壶一下,其毒迳入壶中。儿饮之者,身体僵仆,手足螈,与惊痫无二,但身体四肢俱柔软如绵,面青,口鼻中有酒气者,此症也。宜审曾吃火酒否,可置避风暖处,先用益元散凉水调下,次用四苓散加干葛、黄连徐徐调理。有过二三日方得转阳言语者,可谓再生,作惊医治,百无一生。
余目击种种,故述之。
益元散(见泄泻门)琥珀抱龙丸(见前惊门,黄连甘草汤下)
四苓解毒汤
治中火酒毒,兼治热泄痢疾。
白术(一钱)茯苓(一钱)猪苓(一钱)泽泻(一钱)干葛(二钱)黄连(一钱五分)甘草(一钱)灯心二十寸,水煎,候冷,频频当水灌之。热甚,加香薷柴胡黄芩木通;痰甚,加贝母麦冬花粉黄芩。
[中卷] 伤寒论
伤寒遵仲景之法,药症精明,诸医罕及。至陶节庵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间杂症叠兴,非有真传不足语此。夫小儿伤寒与大人无异,所兼者惊积而已。其煎剂,视儿大小,比大人少减耳。大人诊脉,视症显而易明;小儿之症,隐而难见。况兼惊、积、变蒸混杂难明。果的是伤寒,亦不可大汗下。何也?小儿肠胃脆薄、肌肤娇嫩、一经汗下,恐变生痘痧之症,则难于调治矣。慎之!慎之!又当辨虎口三关,纹色红紫,色盛便是此症。大者,诊人迎脉,盛于气口一倍,乃真感冒之症也。须察天时,识表裹,辨阴阳,审汗下,临时视症。用药十分斟酌,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医乃人之司命可不谨欤。又有时行瘟疫,大小传染,卒皆相似。治法又与伤寒不同一例而治。须明天时,识岁运,随寒温,看是何经受病,随经而治之。药以清凉解热毒为主。
麻黄汤
治寒伤荣。
麻黄(三钱)杏仁(一钱五分)桂枝(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三片,葱头一个,水煎,热服取汗。
桂枝汤
治风伤卫。
桂枝(二钱)白芍(一钱)甘草(七分)生姜三片,水煎。
三拗汤
治风寒无汗,气急痰喘。
麻黄(二钱)杏仁(一钱五分)甘草(一钱)
四拗汤
本方加石膏(三钱)治症同前。
参苏饮
治四时感冒,时行瘟疫,及伤风咳嗽并效。
紫苏(一钱)陈皮(七分)半夏(五分)茯苓甘草桔梗枳壳前胡人参干葛(各七分)木香(三分)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取汗。痰喘气急,加杏仁、桑皮、麻黄。
十神汤
治症同前。
麻黄紫苏干葛川芎甘草升麻赤芍陈皮白芷香附(各等分)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
芎芷香苏散
治四时伤寒,头痛,发热,恶寒。
紫苏香附陈皮甘草白芷川芎麻黄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
九味羌活汤
治四时伤寒。春分后,代麻黄汤用。
苍术(炒)防风羌活(各一钱)白芷甘草川芎生地黄芩细辛生姜三片,葱一根,水煎。取汗加麻黄、杏仁、石膏。
升麻葛根汤
治时行瘟疫,头痛,发热及痧痘之症。已发未发疑似之间,并宜服。
升麻(一钱)葛根(一钱五分)白芍(八分)甘草(五分)姜三片,水煎。
防风通圣散
此方古人治伤寒,随症加减,心得不传之妙,后学宜玩味之。
防风川芎麻黄薄荷当归连翘芒硝黄芩桔梗石膏滑石甘草荆芥白术山栀大黄(便秘加倍)姜三片,水煎。随症加减,其功效无穷。自利去大黄、芒硝;自汗,去麻黄。
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头疼,壮热恶寒,及时行疫症。
柴胡前胡川芎人参甘草桔梗羌活独活茯苓枳壳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
小柴胡汤
治伤寒?六日,潮热似疟,心胸痞满。
柴胡(二钱)黄芩(一钱)半夏人参甘草(各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大柴胡汤
治婴童感冒七八日,余邪内结,身热烦躁,潮热语,大便不通,绕脐刺痛。
柴胡(一钱五分)枳壳赤芍黄芩(各七分)半夏(五分)甘草(二分)大黄(二钱,便结加三钱)水煎,临起加大黄,再煎一沸服。
白虎汤
治伤寒汗后,邪热未除,热结在里,心胸烦渴,躁欲饮水。
知母(三钱)石膏(五钱)甘草(一钱)水煎。
白虎加苍术汤
(本方加)苍术治感寒湿两足酸疼。
化斑汤
(本方加)人参治汗后七八日,不解及时行痧症。
竹叶石膏汤
(本方加)麦冬人参竹叶治口渴心烦,余热不退。
加味温胆汤
治病后虚烦不眠,心惊胆怯。
茯苓半夏橘红枳实麦冬酸枣仁(炒)人参柴胡甘草桔梗浮小麦百粒,灯心二十寸,水煎。
藿香正气散
治伤寒头疼发热,四时疫症,及山岚瘴气,不服水土,霍乱吐泻。
紫苏藿香浓朴茯苓陈皮白芷半夏桔梗大腹皮白术(各等分)甘草(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茵陈汤
治病后变成黄胆,目黄如金,小便如血,心神烦躁。
茵陈山栀木通花粉柴胡秦艽(各一钱)甘草(二分)麦冬(一钱五分)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寸。
木通琥珀汤
治热病小便不通,或淋沥疼痛。
木通(一钱五分)生地赤芍赤茯茅根(各一钱)甘草(三分)水煎,临服入琥珀末五分服。
葳蕤汤
治病后邪热蕴于心经,昏昏默默,但眠不醒,难于汗下,此方主之。
葳蕤仁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各一钱)石膏(三钱)甘草青木香(各三分)水煎。便秘加大黄、芒硝。
酸枣仁汤
治汗吐下后,心烦少气,昼夜不眠。
酸枣仁麦冬(各一钱五分)甘草知母茯苓川芎(各一钱)干姜(三分)圆眼肉五个,灯心二十寸,水煎。
普济消毒丸
治时行瘟疫,增寒体重,浑身壮热,舌燥口干,咽膈不利,头面浮肿,一切变易,功效如神。
黄芩黄连(各五钱)人参陈皮玄参柴胡甘草桔梗(各三钱)连翘马勃牛蒡子(炒)板蓝根(各一钱五分)姜三片,水煎。
解毒犀角丸
治热毒发斑,及时行痧痘,烦躁闷乱。
犀角(镑)黄芩马牙硝大青山栀牛黄(二钱)天竺黄(三钱)赤茯苓甘草黄连(各五钱)麦冬(一两)麝香(五分)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竹叶、灯心汤下。
铁粉丸
治时疫热毒大甚,心神恍惚,悲喜不常,发狂欲走。
远志丹参茯神升麻(各一两)铁粉(八钱)僵蚕(五钱)马牙硝(一两五钱)牛黄(二钱)朱砂(三钱)冰片(三分)为末,炼蜜为丸,金箔为衣,丸如圆眼大。凉水化下。
鸡子饮
治热病五六日不解,壮热发狂。
鸡子清(一枚)芒硝寒水石(各三钱)为末,新汲水调芒硝、寒水石,次入鸡子清服。
太乙顺气汤
此汤代大承气、小承气、大陷胸、大柴胡汤之神方也。治伤寒热邪传里,无头痛,不恶寒,反恶热,口燥咽干,心腹痞胀,绕脐刺痛,舌卷囊缩,燥渴谵语;及邪热传入阳明,潮热自汗,揭去衣被,扬手掷足,发狂谵妄;或蓄血发黄,喘满结胸,大小便不通。悉皆下之,此方甚妥。
大黄(一钱或三钱)芒硝(一钱)枳实黄芩浓朴柴胡(一钱)甘草芍药(各七分)生姜三片,水煎。视症大小,虚实加减。小儿感冒宜下者,当遵此方甚效。
化斑青黛饮
治大小邪热传里,里实表虚,血热火盛,发为斑疹,烦躁闷乱,红者轻,紫者重,黑者死,并时行痧症并效。
青黛犀角玄参黄连白芍牡丹皮生地柴胡甘草(各等分)水煎。口渴,加麦冬、花粉;便秘,加大黄、桃仁。
黄连解毒汤
大小感冒时疫,六七日不解,鼻衄不止。
黄连茅根山栀犀角黄芩沙参桔梗生地甘草灯心二十寸,水煎。血甚,韭汁磨墨服。
松烟饮
治热病,鼻衄如泉不止。
上号京墨(为末)每服一二钱。生地煎汤,入鸡子清,冷服,凉水调亦可。
石苇汤
治热病,小便热结不通。
石苇瞿麦(各一钱)木通(七分)冬葵子(半合,研)黄芩(七分)甘草(五分)灯心二十寸,水煎。用螺蛳加麝香,盐捣罨脐上。
蜜导法
大便秘结,气弱者用此,老人虚秘甚效。
白蜜(四两,炼老入)皂角末(少许)小儿,捻枣核大,湛猪胆用之。多用数个不妨。
猪胆导法(用细竹管磨滑,送入谷道,将胆灌入。)
葱饼熨法
治气虚阳脱,体冷无脉,厌厌气息欲绝。
葱(一束,用细绳缠如饼,去根叶,惟存白,二寸许)将一头烘热,着脐,将熨斗熨上,令葱饼热气透入腹中。更作三四饼,坏则换之,候病醒,手足温,有汗方止。内服四逆汤。
雀茶饮
治延缠日久,无药可愈者,及发黄症。
雨前茶(真清明前者)入锅炒焦,用水烹之,候温,令频频饮之,即愈。
伤寒灸法
此三穴(阴厥,脉微欲绝,囊缩遗尿,肠鸣俱效。)气海穴(在脐一寸,看儿大小。治阴厥,手足逆冷)石门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关元穴(在脐下一指)阳陵泉(二穴,在脐下一寸二分)
[中卷] 咳嗽论
夫肺属金,时应乎秋,外主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喜温而恶寒。如受寒邪,则皮毛先受其病矣。失于表散,则寒注于肺经;而生咳嗽。咳为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为有痰,脾湿动而生痰。须明四时,而施补泻。如秋季肺经正旺,其病咳者,病必实。其症∶面赤身热,痰涎壅盛,法当下痰,降火为先。冬季咳嗽,病则头痛身热,口干鼻塞,乃伤于寒也。药以辛散为主。故云∶轻则伤风,重则感寒。更当辨脉、视症而别之。伤寒,面垢,脉紧数;伤风,面赤,脉浮缓。大凡热则泄之,寒则散之,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发散必以辛甘,涌泄系乎酸苦。临时视症,故难执方,补泻宣通,尤谨严于投剂。
加味参苏饮
治伤风咳嗽,及四时瘟疫。
紫苏干葛陈皮茯苓半夏枳壳桔梗前胡人参甘草春加升麻、防风;夏加香薷、石膏;秋加杏仁、金沸草、桑皮;冬加麻黄、杏仁、桂枝。
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视儿大小加减。
苏沉九宝汤
治肺受寒邪,吼哮喘急,咳嗽声重。
紫苏麻黄杏仁陈皮桑皮大腹皮紫苏子薄荷官桂甘草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麦煎散
治四时感冒,伤风咳嗽,潮热往来,昏沉多睡,夹惊夹食,浑身壮热,痧痘后余毒未解,并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知母贝母地骨皮葶苈滑石桑皮人参(肺热,用沙参)薄荷(各等分)生姜三片,浮小麦百粒,水煎。
金沸草散
治伤风咳嗽,痰涎壅盛。
麻黄荆芥半夏白芍前胡金沸草(各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二陈汤
治一切咳嗽痰饮。
陈皮(二钱)半夏(一钱)茯苓(一钱五分)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苏子降气汤
治咳嗽日久,虚火上炎,痰涎壅盛,气不升降。此药降火、清痰、顺气。
当归陈皮半夏甘草浓朴苏子(炒)肉桂桑皮生姜三片,水煎。咳甚,加杏仁、五味。
清肺饮
治脾胃虚寒,咳嗽喘急。
麻黄杏仁桑皮阿胶半夏地骨皮甘草知母人参五味久嗽,加粟壳(蜜炒)乌梅生姜三片,水煎。
礞石滚痰丸
治男妇婴童伤风咳嗽,痰涎壅盛,一切痰火,诸般怪症,无不神效。孕妇禁服。
大黄(八两,酒蒸三次)黄芩(八两,酒炒)礞石(一两,水飞)沉香(五钱)为末,水叠为丸,朱砂(二两)为衣。白滚汤、茶汤下。
玉芝丸(本方加)萝卜子(一两)皂角(五钱)
流金丸
治一切痰火咳嗽如神。
大黄(一斤,酒浸,蒸三次)胆星半夏曲青黛礞石(各二两)硼砂(一两)枳实(四两)沉香(一两)为末,竹沥为丸。每服四五十丸,姜汤、茶汤下。
珍珠丸
不拘远年近日,一切咳嗽。
陈皮半夏茯苓(各一两)甘草桔梗枳壳贝母胆星蛤粉(各七钱)枯矾(五钱)为末,水叠为丸,莱子大。每服四五十丸,姜汤下。
玉露散
治一切咳嗽,及男妇痰火。
寒水石(四两,)蛤粉(一两)半夏(七钱)胆星(七钱)枯矾(五钱)贝母(一两)甘草(七钱)花粉(六两为末,入水搅百遍,去水,晒干入药)各ht极细。每服一钱,小儿三四分,姜汤加蜜调化下。
太平丸
治男妇小儿久嗽,肺痿肺ht,一切劳症并效。
天冬麦冬知母贝母冬花杏仁(去皮尖炒。各二两)当归生地熟地黄连阿胶(麸炒。各一两五钱)蒲黄京墨桔梗薄荷(各一两)各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下,蜜汤化下亦可。服后即睡,任其流入肺窍。
消化丸
治症同前。痰甚者服此亦可。
礞石明矾胆星半夏(制)牙皂(各五钱)茯苓陈皮(各二两)枳壳(麸炒)枳实(炒。各一两五钱)薄荷(一两)为末,神曲打糊为丸。每服糖饴汤送下,次噙太平丸。二药交攻,痰嗽除根矣。看大小用之。
清气化痰丸
治大小一切咳嗽,气郁痰结。
南星(制)半夏(制。各一两)陈皮枳实茯苓黄芩(各一两五钱)杏仁(一两,去油)栝蒌子(一两,去油)甘草(六钱)为末,姜汁打糊为丸,茶清下。
款冬花散
治咳嗽气急,痰喘不宁。
款冬花知母贝母阿胶(蛤粉炒)杏仁(去油。各一两)桑皮半夏麻黄(蜜炒)甘草(各七钱)为末,瓷罐收贮,每服一二钱,蜜汤下。或炼蜜为丸,噙化下。
人参款花膏(加)紫菀、五味,去麻黄、半夏、杏仁。
加味人参款花膏
治如前症,咳嗽吐血。
紫菀桑皮人参款冬花(各一两)五味杏仁(各七钱)木香槟榔紫苏桔梗贝母兜铃(各五钱)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姜汤下。
白玉丸
利膈下之顽痰,去胸中之噎塞,一切咳嗽痰症并效。
南星半夏(各五钱,俱生用)僵蚕(炒)白矾(各二钱五分)上为净末,加杏仁(去皮尖,十个)巴豆(一粒)同碾如泥,姜汁为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看大小用。
二母膏
治热嗽,兼治痰喘。
贝母知母(各一两,俱用巴豆肉七粒,新瓦上焙黄,去豆不用)为末,姜汤调化下,蜜汤亦可。
青金丸
治咳嗽,化风痰,定喘息。
南星(制)半夏(制。各一两)明矾(五钱,飞)辰砂(二钱)为末,姜汁糊丸,麻子大,雄黄(三钱)为衣,姜汤下。
梅花饮子
治伤风咳嗽,痰喘气急,及五心烦热。
硼砂(三钱)牙硝芒硝桔梗(各一两)甘草(五钱)贝母(五钱)辰砂(二钱)梅片(一分)为末,瓷罐收贮,封固。每服一二茶匙,麦冬汤下。
参杏膏
治咳嗽日久,诸药不效,服此即止。
杏仁(去皮尖,砂去油,一两)人参(三钱)为末,和匀,每服一钱,胡桃肉煎汤调下。
白虎膏
治痧痘后,余毒不解,内热咳嗽,吐血。
寒水石(一两,)贝母(一钱)硼砂(五分)为末,蜜汤调下。为丸亦可。
玉露霜
清肺化痰,此咳嗽。
花粉(八两,水飞澄清)绿豆粉(八两。用薄荷叶一两,同二粉拌匀,入罐煮一炷香)桔梗贝母(各一两)柿霜(二两)甘草(五钱)将二粉筛去薄荷,加药和匀,瓷罐收贮。每服数匙,频频服之,加白砂糖四两和用。
二黄膏
治咳嗽有红。
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大蓟小蓟侧柏叶(各等分,矾水浸一宿,炒)水煎成膏,每服数茶匙。或作煎剂亦妙。
法制半夏
消饮化痰,壮脾顺气。
半夏(一斤,洁白者,炮去皮脐,焙干;再洗,再焙,如此七次)用米泔水浸一宿,取出晒干。白矾一斤八两,碾细,同半夏水浸两指许,浸五宿。再用铅白霜一两五钱,温水化开,浸一日夜,取出,置浆水内,细火煮滚,取出焙干,瓷罐收贮。每服一二粒,姜汤下。
煮肺药
治咳嗽日久,不肯服药,二方并效。
杏仁款冬花紫软贝母五味阿胶甘草(各一钱,为粗末)用不着水猪肺一个,白蜜一两,酥油五钱和药,灌入肺管内,将绳扎紧,水煮熟,连汁食之,去药不用。
宁肺膏
一两清油二两蜜,半两生姜自然汁,紫菀麻黄及杏仁,桔梗细辛加添入,诃子枯矾各二钱,慢火煎熬黑如漆,临卧每服二三匙,明朝咳嗽无踪迹。
三奇散
咳嗽日久不止。
款冬花佛耳草熟地黄等分,为末,每用一匙。安香炉上焚之,芦管罩烟,频频吸之。单款冬花末亦效。
灵宝烟筒
治喘嗽。
黄蜡(三钱)雄黄(二钱)佛耳草(一钱)款冬花(一钱)艾(三钱)鹅管石(一钱)先将蜡溶搽纸上,次艾铺上,又将药末细细掺上,卷成筒子。用火点着一头,吸烟三四口,茶清下。
灸法
肺俞穴(治咳嗽不止。在第三椎两傍一寸。五壮)咳逆灸(乳下黑肉上,五壮)
[中卷] 喘论
(附马脾风)诸喘为热者何也?长夏热甚,则息数气粗,喘之为热明矣。盖肺主气,为阳。阳气流行,通条脏腑,故肺为五脏之华盖,喜清虚,嫌滞浊。呼随阳出,吸随阴入,一升一降,阴阳乃和。若有窒碍,则阴不上升,阳不下降,阴阳乖戾,则生喘急矣;又有风寒暑湿,邪气相干,皆能为喘;又有七情之气,伤于五脏,亦能为喘。其症∶口张气急,胸满痰喘,或喉间如拽锯之声。症候虽有十六,当究其源。如感寒邪,则驱散之;气郁则调顺之;脾胃虚则温理之。若小儿,无过四症∶有肺受寒邪,咳嗽而生喘者;有肺热,痰壅而上气喘急者;有食咸酸,肺经受伤而作喘者;又有病后,气虚生痰而喘急者,尤为难治。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手足厥冷者死。若发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喘而不休者死。
八仙丸
治男妇婴儿咳嗽痰喘。
胆星(一两)半夏款冬花牙皂(炙)枯矾甘草(各五钱)杏仁(六钱,去皮尖研)巴豆(九粒,入黑枣肉,火煨,存性)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定喘汤
治喘。
白果(二十个,去壳炒)款冬花麻黄苏子桑皮(各二钱)黄芩杏仁(去皮尖)半夏(制。各一钱五分)生姜五片,水煎,小儿减半用之。
宁肺汤
治上气喘急,痰涎壅盛。
紫菀陈皮杏仁枳壳五味半夏(制)桑皮紫苏子(各一钱)甘草冬花(各七分)生姜三片,水煎。
人参定喘汤
肺气上逆,喘急痰响,坐卧不安。
人参麻黄阿胶(蛤粉炒)半夏曲五味粟壳桑皮(各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清金汤
治男妇小儿不拘远年近日咳嗽喘急,喉中涎响,胸满气逆,饮食不进,坐卧不安。
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阿胶(蛤粉炒)杏仁五味(二分)桑皮紫苏薏仁贝母粟壳冬花(各一钱)人参(六分)百合(一钱)生姜三片,水煎。
苏杏饮
治上气喘嗽,面目浮肿。
杏仁紫苏(各一钱)大腹皮五味紫菀甘草陈皮麻黄桑皮阿胶桔梗(各七分)生姜三片,水煎。
玉华散
治咳嗽喘急。此药调顺肺经,清利咽膈,安和神气。
葶苈(炒)桑皮半夏贝母天冬马兜铃杏仁紫软百合人参百部甘草(各等分随儿大小加减)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泻白散
治肺气有余,咳嗽喘急,面肿身热。
桑皮地骨皮(各一钱五分)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四磨汤
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小儿郁少,备用。
乌药沉香白槟榔人参各磨水,约相等,顿温服。
牛黄夺命丹
治大小肺胀喘满,胸胁气急,两肋扇动,陷下作坑,鼻孔开扇,痰涎壅盛,心烦口渴,俗云马脾风,此方神效。及辛辣浓味,肺热作喘。
白牵牛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熟)青皮陈皮(各六钱)大黄(一两五钱)槟榔(一两)经云∶肺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牵牛,苦寒泻肺气,利湿热为君。陈皮苦温,理其肺气;青皮苦辛,散肺中滞气为臣。槟榔辛温,性沉重,下痰降气;大黄苦寒,荡涤邪热为使。每服二三钱,姜汤下。
皱肺丸
专治喘。
款冬花知母秦艽百部紫菀贝母阿胶(各一两)杏仁(四两,去皮,另研)糯米(一两,炒)各为末,羊肺一具,先将水灌入,看容得多少,即用此水煮杏仁令沸,滤过,灌入肺中,以绳系紧,同糯米煮熟为度,捣烂,和前药为丸,麻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皮汤下,量大小用之。
无价散
治马脾风。
朱砂(二钱五分)轻粉(五分)甘遂(一钱五分,面裹煨熟)为末,每服三分,姜汤调下。
紫金丹
治年久喘,日夜不卧,只一二服可愈。
淡豆豉(一两)白信石(一钱五分)同碾成膏,丸绿豆大,每服七丸、十丸,冷茶汤下。
紫金膏(即此方)将豉信碾膏涂碗内,用艾熏一时辰,取下加珍珠末一钱。用如前法。
服药后忌一切热物。
定喘化痰方
猪蹄甲(四十九个,洗净,每个入)半夏末白矾末(各三分)入罐内固济,火,勿令烟出,研细加麝香一钱,瓷罐封贮。每服大者一钱,小者五分,姜汤下。
鲫鱼丸
治肺经久受寒邪,喘痰盛。初发其寒从背起,冷如冰雪,渐渐喘促,气不相续,痰涎壅塞,咯吐不出,坐卧不得,莫可支吾,两肩耸竖,背曲如弓,困惫垂死。一服见效,未效再服神验。
鲫鱼(重一斤者,不去肠鳞肚,近头处开一孔,入)白砒末(一钱),将鱼入竹管内,外用青蒿捣泥固济,候干,火竹管通红存性,去鱼未烧过者,再加蛤粉三钱,绿豆粉丸,麻子大,朱砂五钱为衣。每服七八丸,赤糖汤冷下。忌一切热物,大人服十丸。
内金丸
专治喘。
鸡内金(二十个)白砒(二钱)黄丹(五钱)牵牛(五钱)葶苈(五钱)各碾细,露星月下七宿,再入半夏末二钱五分,同碾,枣肉为丸,再露二宿,朱砂为衣,如前服法。
雄黄丸
治症如前,并盐醋等哮吼。
雄黄(五钱)半夏(一两)白矾(三钱)信石(一钱)巴豆(一钱去油)将矾信同炒干,研细,再入前药,姜汁糊丸,绿豆大,辰砂为衣。每服五六丸,茶清冷下。
如圣散
治诸般喘嗽,年久不愈。
蝙蝠(一个,去头,炙令焦干)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大者二钱。
十六般喘哮方
阿胶(一两,蛤粉炒)马兜甘草半夏杏仁(各一两)人参(五钱)为末,每服一二钱,临睡用后引调下∶心嗽,面赤,干葛汤下;胃嗽,呕吐酸水,蛤粉汤下;肝嗽,眼中流泪,乌梅汤下;胆嗽,不睡,酸枣仁汤下;脾嗽,不思饮食,吊恶,生姜汤下;膈嗽,痰涎内结,姜汤下;肺嗽,上气喘急,桑皮汤下;劳嗽,骨蒸,秦艽汤下;伤风暴嗽,姜葱汤下;冷嗽,姜葱煎汤下;气嗽,腹痛满,青皮汤下;喘嗽带红,当归汤下;肾嗽,连脐下痛,糖饴汤下;喉中拽锯,生姜、半夏汤下。
[中卷] 呕吐论
胃为水谷之海。胃主受盛,脾司运化,人身赖之以生,将养乖宜,致有呕吐之患。呕吐之症,非止一端,各从症治。或为寒气内蓄;或为暑气所干;咚为饮食所伤;或构结而气逆。须辨明是何症呕吐,寒则温暖之;暑则清凉之;停食当从消化;痰积必须顺桌。有未周之儿,或乳母夏月当风取凉;或冬月触冒风寒,此乳乳儿,亦令呕吐,随其冷热而治之。
凡小儿乳不可过饱,若满则溢,亦令呕吐。胃之纳乳,如器之盛物,杯卷之小,不可容巨ht之物,雨骤则沼溢,酒暴则卮翻,理必然也。
青金丹
专治吐逆。
水银(八钱)硫黄(一钱)入铫内,慢火化开,将柳条拨炒,或有烟焰,以醋洒之,结成砂子,碾细,糊丸,麻子大。每二十丸,生姜、陈皮汤下。
定吐紫金核
治冒寒呕吐,及胃气不和。
白茯苓(一两)藿香叶枇杷叶(姜汁炙去毛。各六钱)砂仁(二钱)官桂(二钱)木香(二钱)干姜(三钱)白术(五钱)丁香(一钱五分)枣肉为丸,朱砂三钱为衣。每服一丸,姜汤下。
烧针丸
治吐泻。
黄丹(二两)生矾(一两)朱砂(三钱)枣肉为丸,桐子大。每用二三丸,针签灯上烧存性,米泔化下。
香胃九仙丹
治小儿一切呕吐,及男妇反胃噎塞。
人参甘草南星木香(各二钱)半夏(五钱,制)枳壳(一两,麸炒)枯矾(一钱)豆豉(一两)浓朴(五钱,姜制)为末,候晴夜露一宿,人参、浓朴煎汤作糊,作饼子,慢火焙干。每服一饼,姜汤下。
辰砂五苓散
治受暑毒,心烦呕吐,小便不通,大便频泄无度。
赤茯苓(二钱)猪苓泽泻(各一钱)白术(一钱五分)官桂(三分)水煎,和朱砂末五分服。气虚加生脉散∶人参(五分)麦冬(一钱)五味(十粒)
益胃散
止呕吐,进饮食,益脾胃,宽胸。
茯苓陈皮藿香(各五钱)白豆蔻砂仁木香(各三钱)丁香甘草(各二钱)为末,每服一钱,姜汤下。
清膈饮
治伏暑呕逆。
香薷(二钱)茯苓(一钱)人参半夏甘草檀香(各五分)淡竹叶二十片、粳米百粒,水煎。
人参藿香散
治脾胃不和,呕逆不止。
人参白术藿香枇杷叶(各一钱)丁香良姜甘草(各一分)木瓜(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白豆蔻散
治脾胃不和,腹痛呕吐,饮食不进。
枇杷叶(姜炙去毛)白豆蔻陈皮川芎甘草人参木瓜黄(各一钱)生姜三片,枣一枚。
定吐良方
治吐逆,诸药不效,此方立验。
半夏(二两)生姜(二两,锉碎)官桂(五钱)生姜、半夏顺手同炒,令香熟为度,方入官桂再焙,用纸铺地上,出火毒,去焦屑。每服二钱,水煎。
万安丹
治胃气伤冷呕吐。
半夏(制)白术(各一钱)附子(五钱一个,炮)硫黄(一钱)朱砂(五钱)为末,姜汁为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米汤下。
丹方
治吐泻立效。
硫黄滑石(各等分)每服一钱,米汤调化下。
灸法
中庭穴(立止吐泻,在中一寸陷中,灸三壮。)
[中卷] 霍乱论
霍乱者,何也?原胃气虚弱,内伤饮食,外感寒邪。此症多行于长夏秋初,湿热交蒸之际。日受生冷之积,夜复感于寒邪,阴不上升,阳不下降,阴阳否塞,而成斯症。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泻,心腹齐痛,吐泻并作,甚则转筋,有声有物而吐利者,此乃其症也,名曰霍乱。又有心腹齐痛,有声无物,吐又不吐,泻又不泻,烦躁闷乱,甚则转筋入腹,须臾不救,名为干霍乱,俗云搅肠痧者是也。脉洪大者易治;脉微手足厥冷者难治。若遍体转筋,舌卷肾缩者死。
仓卒之际,用冷水一半,滚汤一半,加盐少许,名曰阴阳汤,引其必吐宿食殆尽,为妙。重甚者,用艾脐下灸七壮。切不可用寒凉之药。治法;宜引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散寒消食,分利阴阳。不可便吃米饮汤,热汤投之即死。待平静半日后,方可与冷稀粥汤方妥。冬月霍乱,宜用五积散;夏月霍乱,藿苓汤主之。凡转筋不止,男子手挽其阴,女子手挽两乳,甚妙法也。
藿苓汤
(即藿香正气散合五苓散)治藿乱心腹卒痛,上吐下泻,增寒壮热。
藿香紫苏大腹皮陈皮桔梗甘草茯苓半夏曲浓朴白芷白术猪苓泽泻(各等分)官桂(少)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二香散
治夏月内伤生冷,外感风寒,霍乱转筋,浑身壮热。
苍术浓朴陈皮甘草紫苏藿香茯苓半夏大腹皮白芷香薷扁豆黄连桔梗麻黄(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热服。(即藿香正气散合香薷饮)
加味理中汤
治霍乱吐泻,肚腹疼痛,手足厥冷,脉来沉细。
白术(炒)茯苓(各一钱五分)干姜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水煎。
附子理中汤
(本方加)附子治手足厥冷,脉沉细。
治中汤
(本方加)青皮、陈皮治心腹膨胀。
五苓苏木汤
治霍乱吐泻,外感寒邪。
白术茯苓朱苓泽泻(各一钱)官桂(三分)紫苏木瓜(各五分)生姜一片,水煎,临服入少许。
不换金正气散
治霍乱吐泻,下痢赤白,及四时疫症,山岚瘴气,寒热往来,不伏水土并效。
茅术浓朴陈皮甘草藿香半夏(制等分)生姜三片,水煎。
木瓜汤
治霍乱转筋,上吐下泻。
木瓜(二钱)茴香吴朱萸(各一钱)甘草(六分)生姜五片,水煎。儿小者减半。
立应散
(胃家有热难停食,胃冷无绿纱水浆,二症皆令儿呕吐,又家圣药是生姜。此方主之。)生姜(一两)盐(二两)同炒变色。三岁儿五分,童便一杯,煎服。大人倍用。
灸法
霍乱已死,心腹有暖气者,纳盐脐中,灸七壮。
[中卷] 泄泻论(附)宿食
泄泻之症,经云有五。所谓五泄者∶曰胃泄、脾泄、大肠泄、大瘕泄、小肠泄。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泻注,食则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肠鸣切痛,大便色白;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小腹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茎中痛。名则有五,泄非一端。有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能运化而作泄者;有饮食过伤,食积停滞而作泻者;有久阴动湿而泄者;有寒暑调理失宜而作泄者;有乳母自病;儿吮热乳,而作泻者。脾虚则温补之;停食消导之;积聚随缓急而下之;动湿则辛散而渗之;寒暑则随时令冷热调理之;乳母有疾,问其症而治之。
泄泻初起,不可便用补剂,恐宿食不消,反生他症矣。证见五虚∶脉细、厥冷、少气、泄痢、不食,为难治。
保和丸
治一切食积,泄泻酸臭,呕吐不食,心膈膨胀。
山楂肉(六两)神曲(四两)半夏曲(三两)茯苓(三两)陈皮(二两)连翘萝卜子(炒。各一两五钱)为末,水叠为丸,姜汤下。
大安丸(本方加)白术(三两)治脾泄。
木香槟榔丸
治男妇小儿一切食积,肚腹膨胀,面色痿黄,内有虫鳖瘕,及泄泻痢疾,并历神效。
大黄(一斤,锉片,酒拌一宿,晒干)牵牛(一斤,半生半熟)槟榔(八两,白色者)木香(一两五钱)干姜(一两,炮)各为净末,稀糊为丸,麻子大,姜汤空心下。去血鳖虫,赤砂糖、空心五更时下。日午下后,稀粥补。当日不可吃腥荤。
神圣丸
消食去积,顺气止痛。
青皮陈皮(各八两,醋炒)乌梅肉(四两)巴豆肉(一两,制)大椒(五钱)为末,糊丸,菜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助胃膏
治脾胃素弱,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上吐下泻,久痢不止,胃口不开,面黄肌瘦,神昏目慢,手足厥冷,恹恹欲成慢惊。此药健脾开胃,扶元气,育养心神,及男妇久泻,并效。
人参(五钱)白术(一两,炒)茯苓(一两)甘草(五钱,炙)陈皮(八钱)白豆蔻(三钱)砂仁(三钱)木香(三钱)藿香(六钱,去土)丁香(二钱)诃子肉(六钱,煨)肉豆蔻(三钱,面煨)枇杷叶(六钱,姜汁炙,去毛)为末,炼蜜捣匀合助胃膏。每服一锭,清米汤下。
香橘饼
治呕吐泻痢,冷热不调,赤白脓血,小腹疼痛,脾虚不食,及内有积聚。常服甚效。
苍术(一两二钱,炒)浓朴(八钱,姜制)陈皮(一两)甘草(五钱)山棱(七钱,醋炒)蓬术(七钱,醋炒)青木香(三钱)木香(三钱)神曲(一两,炒)麦芽(八钱,炒)山楂肉(八钱)青皮(醋炒)香附(各一两)官桂(五钱)砂仁(三钱)共为末,炼蜜捣匀合香橘饼。每服一饼,米汤化下。
启脾丸
健脾胃,进饮食,止泄泻,治久痢,及男妇老弱脾泄。并历神效。
人参(五钱)白术(一两,炒)茯苓(一两)甘草(五钱,炙)莲肉(一两)山药(一两)山楂肉(一两)陈皮泽泻(各七钱)肉蔻(三钱,麸煨)为末,炼蜜捣匀为丸,圆眼核大,清米汤下。
参苓白术散
治一切泄泻,脾胃虚弱,及久痢不止。
人参白术(炒)茯苓薏苡仁(炒)甘草(炙)山药莲肉扁豆(炒。各一两)砂仁(五钱)桔梗(七钱,炒)为末,每服一二钱,白滚汤调化下。作煎剂亦可。
胃苓汤
(即平胃散合五苓散)治一切泻痢,及不服水土,脾胃不和,三焦气壅。宽中顺气;分利阴阳。
苍术(炒)浓朴(姜制)陈皮甘草白术(炒)猪苓泽泻(各等分)官桂(少)茯苓(一钱二分)生姜三片,枣一枚。此方随症应变,功效无穷。
加味观音散
外感风冷,内伤饮食,脾胃不和,呕吐泄泻,不进乳食,渐至羸瘦。大抵胃虚则呕,脾虚则泻,脾胃俱虚,吐泻不已。此药温养脾胃。
人参黄茯苓(各一钱)藿香扁豆(各七分)木香(三分)白芷(六分)甘草(五分)神曲莲肉石莲肉(各八分)干姜(三分)冬瓜仁百粒、乌梅一个,水煎。
温脾散
治泄泻腹痛,乳食不化。
苍术(一钱,炒)浓朴(七分,制)甘草(五分)陈皮诃子人参茯苓桔梗(各六分)木香干姜(各三分)为末,盐梅汤调化下;或作煎剂亦可。
人参豆蔻散
止泄泻,浓肠胃,进饮食。
人参(五分)白术茯苓陈皮(各八分)浓朴诃子肉肉豆蔻(各五分)白豆蔻(三分)白扁豆甘草(各七分)生姜三片,盐梅一个,捶碎水煎;为末服尤妙。
钱氏白术散
脾胃不和吐泻,并作心烦口渴。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干葛木香生姜三片,水煎。
五苓散
分阴阳,利小水,热泻用之甚效。
猪苓(一钱五分)白术泽泻茯苓(各一钱)官桂(三分)水煎。热吐,加半夏(一钱)。
生脉散
治长夏湿热熏蒸,心烦口渴;元气虚弱者用之,生津止渴,生脉益元气。
人参(五分)麦冬(一钱)五吐(十粒)川米百粒,水煎。
桂苓甘露饮
治暑月热泻,心烦口渴,面赤唇红。
茯苓白术猪苓泽泻(各一钱)石膏滑石寒水石(各二钱)官桂甘草(各三分)淡竹叶二十片,水煎。
辰砂益元散
治中暑身热,小便不利。此药专能燥湿,利小便,实大肠,化食毒,去积滞,逐瘀血,解烦渴,补脾胃,清暑降火之要药也。
滑石(一斤,桂府者佳,如无,细腻洁白亦好。牡丹皮煮过用)甘草(一两)碾极细,加辰砂五钱,ht匀。每服一二钱,蜜水下。
滑石,青黄二种杀人,并上面垢不去,亦伤人。
团参散
治脾胃虚弱,冷热不调,一切吐泻痢疾,手足厥冷并效。
人参茯苓扁豆(炒)山药川芎粟壳(各一两,蜜炒)甘草(炙)白术(炒。各七钱)木香(三钱)浓朴白芷乌药粟米(炒。各五钱)为末,瓷罐收贮。每服一钱,滚汤调化下。
固肠丸
治脾胃虚弱,滑泄无度,腹痛肠鸣,及疳泻痢不止。并效。
当归人参白芷赤石脂龙骨()白术(炒)乌鱼骨(各等分)为末,醋糊为丸。量大小,米汤下。
香矾丸
治泻痢日久不瘥。
枯矾诃子酸石榴皮(炒黑。各等分)木香(减半)为末,糊丸麻子大。每二三十丸,米汤下。
泻痢奇方
治小儿泄泻,日久不止,及男妇脾泄并用。
糯米(半升,姜汁浸一宿炒熟)山药(半斤,炒黄)为末,加大椒末一钱,和匀,瓷罐收贮。每服一二钱,赤砂糖汤调化下。
单方车前子(微炒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化下。)
灸法
关元穴治灸泻不止,灸五壮。见前。
[中卷] 痢疾论
痢疾古云滞下,多行于夏末秋初,其故何也?然内为生冷所积,外为暑湿相搏,其得病之由也。脾胃不和,生冷过度,停积于肠胃之间,不得克化;又为风寒暑湿之气相干,淹留日久,而成斯疾。大抵痢疾无积不成。所谓痢者,利也。
乘病初起,必先用利之药,荡涤肠胃,使毒瓦斯外泄。切不可先用补涩之药,使积停滞,不得外泄,则热毒固闭,恶症生矣。所谓痢不可止,此也。当下不下,日久脾胃益虚,尤不可下矣。其证有八∶曰冷、曰热、曰疳、曰惊、曰冷热不调、曰休息痢、曰蛊毒、曰痢。冷痢则去白,热痢则去红。余谓不然,当辨手足温暖则为热;厥冷则为寒。以此分别治之,则不误矣。疳症,痢兼黄白,下无时度;惊痢去青,乍寒乍热;冷热不调,则赤白相杂;休息痢,粪黑如鱼肠,愈而复作;痢,停积失于不下,大便秘涩,疼痛啼叫,恶食粪臭;蛊毒下痢紫黑。又有三恶症∶曰禁口痢者,毒瓦斯侵胃,干呕不食;二曰刮肠痢,肠头鲜血频滴,肛门深黑,开张可畏,肚腹痛,里急后重;三曰滑肠痢,日夜频并,饮食直过,完谷不化。如遇此症,非尽诚医治,十中难全一二。久痢渴而思酒,是肠胃精液耗竭故也。治之之法∶冷者温之,热者清之,和胃温脾,宽肠顺气。下痢身凉,脉微细者生;身热脉浮大者死;舌黑汗出者死。
感应丸
治一切食积,下痢赤白,肚腹痛,里急后重,不拘男妇,此药乃斩关夺营之将,定祸乱而致太平,真有起死回生之功,用之得宜神效。
茅术(一两五钱,炒)浓朴(一两,姜制)陈皮(一两二钱)甘草(五钱)干姜(五钱)百草霜(三钱)巴豆(五钱,制)制巴豆法∶如用,先于三月之前,去壳,取仁,去枯油者不用。研细,用纸包裹.压去油。再研,再压。仍置泥地,任其上梅,去毒,方可合药,否则伤人。为末,次人百草霜、巴豆,ht细和匀。面糊为丸,麻子大,周岁十二三丸,大人四五十丸。
小儿七八朝,恶露内蓄,腹胀不乳。黄连甘草汤服六七丸,甚效。
脾积丸
治脏腑一切寒食积聚。
三棱(一两,醋炒)蓬术(一两,醋炒)青皮(一两,醋炒)良姜(醋炒)木香(各五钱)丁香(三钱)皂荚(三条,烧灰)巴豆(五钱,制)百草霜(三钱)为末,面糊为丸,麻子大,姜汤量大小服。
导滞汤
痢疾初起,必下,此方视大小承气最稳当。
黄芩(酒炒)黄连(姜汁炒)当归赤芍(炒)枳壳(麸炒)槟榔(各一钱)木香(五分)大黄(小者二三钱,大人六钱,酒摆过,晒干候用)水钟半,煎三滚,入大黄再煎一滚,置水中候冷,再上火顿热服。渣再煎服效。
加味胃苓汤
内伤生冷之食,外感暑湿之气,肚腹痛,里急后重,一切痢疾泄泻,脾胃不和,并效。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苍术(炒)浓朴(制)陈皮(各一钱)甘草(五分)枳壳槟榔黄连姜汁(炒)黄芩(七分)木香官桂(各三分)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夏月加香薷、扁豆,去官桂;腹痛甚加生姜、雨茶;久泻加诃子、肉果;久痢加乌梅、粟壳,便血加槐花、荆芥、当归;小便不利加木通、滑石;口渴加干葛、麦冬、五味,去桂。
调中汤
治症同前。
黄连(姜汁炒)黄芩(酒炒。各一钱五分)当归(一钱)白芍(酒炒)槟榔(各八分)水香(三分)生姜五片,雨茶一撮,水煎。
加味调中汤,有苍术、白术、滑石、生地。
胃风汤
治风冷乘虚客于肠胃,腹痛肠鸣,水谷不化,下注豆汁,或下瘀血。
人参白术当归川芎茯苓芍药羌活防风(各等分)官桂(少)粟米一撮,水煎。
神效散
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肚腹痛,不拘新久,并效。
苍术(一钱)浓朴陈皮(各七分)甘草(五分)当归川芎(各七分)黄连(一钱五分)枳壳升麻(各六分)木香(三分)白芍(一钱)人参(五分)乌梅一个,黑枣二枚,水煎。
真人养脏汤
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脐腹搅痛,里急后重,泻痢已久。
人参白术(炒)当归芍药(炒)诃子肉蔻(煨)甘草粟壳(蜜炒。各八分)肉桂木香(各三分)生姜三片,水煎。手足厥冷加附子。
解毒香薷饮
治暑毒,下痢纯血,身热口渴,心烦面赤,脐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
黄芩黄连黄柏(各一钱)香薷(二钱)浓朴扁豆(炒研。各八分)水煎服。大人酒毒便血,加当归阿胶(蛤粉炒。各一钱)
三黄熟艾汤
本方加祁艾(一钱醋炒)
生熟饮
治痢日久,肚腹绞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粟壳(四个)陈皮(二片)甘草(一寸,两破)乌梅(二个)黑枣(二个)生姜(二片)木香(一钱,分二块)诃子(二个)黑豆(六十粒)黄(二寸)白术(二块)当归(二寸,两破)俱要半生半熟,不用锉碎,水二碗,煎一碗,徐徐服。此方按君臣佐使,调阴阳,和脾胃,顺益三焦,安调五脏。
日久泄痢,无不神效,不可忽之。
五圣散
治一切泻痢日久,诸药不效,恹恹欲绝,可转危就安。
乌梅(七个,捶碎)黑枣(七个,捣)粟壳(七个,蜜炙)甘草(七寸,炙)莲肉(七粒,捣)生姜七片,雨茶七分,水煎,露一宿。天明顿温,徐徐服。酒煎尤妙。小儿分二日服。
香连丸
治一切泻痢,肚腹不和,胸膈痞闷,气痛,并效。
黄连(净,一斤,吴茱萸四两,同炒)肉豆蔻(二两,面煨)木香(二两)茅术(六两,炒)浓朴(三两,姜汁炒)陈皮(四两)甘草(一两五钱)为末,醋糊为丸,量大小,米汤、醋汤,随意服。
惊粟丸
治症同前。未经行过不可用。
粟壳(四而,醋炒)青皮陈皮当归诃子白芍(各二两)甘草木香干姜(各一两)为末,炼蜜为○大。每服一丸,蜜汤磨化,顿热服。
豆蔻丸
泻痢日久,肠胃虚寒,肠滑,糟粕不聚,此方主之。
肉豆蔻(煨)胡粉(炒)龙骨()白矾()各等分,为末,糊丸。量大小,米汤下。
百中散
治症如前。
粟壳(蜜炒)浓朴(姜汁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白痢赤砂糖汤;赤痢蜜汤,调下。
海藏仙方
治受暑毒,久泻、久痢、久疟,并效如神。
雄黄(透明者)不拘多少,为末,蒸饼为丸,绿豆大。甘草汤下。
端午日制更效。
铁门栓
治赤白痢疾,五种泄泻。
文蛤(一两炒)白矾(三钱半,生)黄丹(二钱,炒)为末,黄蜡一两为丸,生姜、雨茶泡汤下。
参连饮
治禁口痢。
人参黄连(各一钱)水煎频频呷之。
附禁口痢诸方∶精猪肉切片,将面粉搽上,频炙,频搽,香熟食之。不吃,鼻下闻之。
宁波白鲞炙香,食之。
凤尾草煎汤露一宿,顿温,徐徐服。
川乌三两,光圆者。一两生用,一两煨,一两烧存性。同为末,糊丸,每服十丸,甘草汤下。
五爪龙草阴干,为末,每服一钱,酒下。
封脐膏
陈小粉(五钱)乳香没药(各一钱)研末,醋调敷脐。
黄瓜藤经霜者,晒干,烧灰存性,香油调敷脐中。
熏痢秘方
泻痢日久,用此熏之。
地骨皮(新鲜者,煎百沸)倾入陈马桶内,乘热坐上熏之。亦治脓窠疮。
灸法
治泻痢日久。
关元穴翠尾穴(各灸,三壮。)
[中卷] 失血论
经云∶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气引血行,血随气转,荣养四肢百骸,灌溉五脏六腑。故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行。大人失血,心肝二经受病者多;小儿失血,脾胃受伤者多。亦有跌扑内伤者。
怒甚气逆,血出于肝,呕血亦出于肝;咯血出于肾;衄血亦出于肺;舌衄出于心,吐血亦出于心,溺血亦出于心;便血出于脾;肠风出于大肠;血淋出小肠,牙宣出于胃。血者神气也,持之则存,失之则亡。凡治此症,视何经受病,先以顺气为主,降火次之。气顺则血归于经,火降则血自止。小儿纯阳之体,不可妄补,亦不可便用止剂。失血之脉,沉细者生,浮大牢实者重。手足逆冷者死。
凉血地黄汤
治吐血、衄血、便血、溺血并效。
当归生地熟地(各一钱)知母(盐水炒)黄柏(盐水炒)槐花青皮(各七分)水煎。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吐血加茅草根、韭菜汁,衄血加茅花、侧柏叶;便血加阿胶(炒)、黄芩;溺血加发灰、琥珀;咯血加款花、百合;咳嗽有红加款花、贝母。
犀角地黄汤
治症同前,加减亦如前法。
犀角生地当归牡丹皮黄连黄芩山栀水煎。临服入藕汁半合,韭汁、生姜汁各少许服。如无上二味,入童便亦效。便秘加大黄、槟榔。
琼玉膏
治劳伤,一切血症。小儿减用。
生地黄(二斤,用河水十斤,砂锅煮一昼夜,约汁四五斤)加人参(三两)茯苓(三两。共为末)荆芥(烧灰存性,一两)三味同汁和匀;置地上,去火毒。每服三钱,米汤下。
二蓟饮
治便血、溺血、血淋,治诸血并效。
苦参(酒焙干)荷叶(连蒂焙干)大蓟小蓟各三钱,煎汤。大者二钱,小者一钱,调下。
当归和血散
治便血,治诸血并效。
槐花青皮(各六钱)当归升麻(各二钱)荆芥熟地白术川芎(各一钱)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小蓟饮
治下焦蕴热,溺血、血淋。
生地小蓟滑石甘草蒲黄当归山栀通草藕节(各等分)淡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寸,水煎。此方加琥珀末五分更效。
肠风便血方
当归生地白术(炒。各一钱)地榆秦艽防风柴胡枳壳槐花(炒。各七分)升麻黄芩(酒炒。
各六分)水煎。
三黄饮
治血痢,兼治酒毒便血。
黄连(一钱)黄柏黄芩白芍枳壳苍术浓朴陈皮(各七分)甘草(五分)木香(三分)水煎。
经验良方
余便血诸药不效,此方一服效,二服永不发。济人无不效者,儿分三剂用。
当归(五钱)川芎(三钱)白芍(二钱,酒炒)淮地(五钱)白芷(一钱)祁艾(二钱,醋炒)阿胶(五钱,蛤粉炒)茅草根(三钱,捣)侧柏叶(三钱,矾水浸一宿,炒黄)合一大剂,水三碗,煎二碗。频频顿温服。
三黄苦参丸
治症同前。
黄连(姜汁炒)黄柏(酒炒)黄芩(酒炒)槐花(炒)荆芥苦参(酒炒)甘草(各一两)为末,蜜丸。白滚汤下,米汤亦可。
槐花散
治如前症。
槐花(炒)柏叶(矾水炒)荆芥枳壳(麸炒)为末。每服一钱,米汤下。
苦参饮
苦参(三钱,酒炒)甘草(五钱)水煎。露一宿,空心热服。
槐角丸
治症同前。
黄柏(一两)槐角白芷熟地黄(各五钱)为末,糊丸。米汤下。
得效方
治便血,并痔疮脏毒,下血。
柿饼(十个,五个烧存性)槐花(一两,炒)乌梅(一两,饭上蒸熟)乌梅捣烂为丸,白滚汤下。
单方柿饼(烧灰存性,柿饼煎汤下,一钱效)。
脏连丸
治一切便血。
黄连(一斤为末)用猪脏头粗,将连末装入,两头扎紧,煮熟捣丸,随意不拘引服、
止血三奇方
石榴皮(为末)粪前下血,茄枝煎汤服一钱。
五倍子(为末)粪后下血,艾叶煎汤服一钱。
茄蒂(烧灰为末)粪中下血,米汤调服一钱。
[中卷] 疟疾论
经云∶夏伤于暑,秋必疟。疟,犹言凌虐也。其名有五∶曰瘅、曰寒、曰湿、曰牝、曰牡。证候虽各不同,皆由外受六淫之气,内为七情所伤,寒气客于腠里,痰饮积于胸膈。其症∶呵欠厥冷,口渴心烦,面色青黄,身体拘急,振振而寒,翕翕而热。又曰∶风寒暑湿,邪从外来;饮食起居,邪由内作。盖暑邪与正气相搏,阴阳交争,互相胜负。邪并于阳则热;邪并于阴则寒。阳胜则热多;阴胜则寒多;阴阳更盛、更虚则热大作。阴阳相离,故得汗而解。卫气昼行阳,夜行阴,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荣血夜行阴,昼行阳,得阴而内搏,故发于暮。古云∶一日一发,所感日近,为易治。二日、三日一发,所感日深,为难治,未可据也。二三日一发,而反易治者,一日一发,用药难于治者。大法∶弦数则热,弦迟则寒∶风以散之,寒以温之;痰以涤之,食以消之。视症胗脉,随经取之。婴儿未食生冷,未冒暑热,而疟者何也?因乳母抱持,解脱衣裳,不避风寒,邪入腠里,因而成疟。又有食积,日晡潮热,似疟非疟,当从消导。
宜细辨之。
截疟丹
治一切疟疾,日久不愈,用此截之。
上号黄丹(不拘多少,炒紫色)端午用独蒜煨熟,捣烂为丸,桐子大。大人七丸,小儿五丸,三丸,柳枝、桃枝煎汤,露一宿,空心服。忌妇人、鸡、犬见之。合药亦忌。
碧霞丹
治如前症。
东方甲乙木,巴豆肉南方丙丁火,官桂中央戊己土,硫黄西方庚辛金,白矾北方壬癸水,青黛(俱各研细)各等分,五月初一日,各用纸包,按方位供于神前,端午日,用五家粽尖,捣为丸,桐子大。每用一丸,绵裹塞耳内或鼻亦可,男左女右用之。
修合并用药,俱忌鸡、犬、妇人。
柴平汤
治疟如神,百发百中。
小柴胡(一钱五分)半夏(八分)人参(七分)黄芩(一钱,酒炒)甘草(五分)苍术(一钱二分)浓朴(七分,姜汁炒)陈皮(八分)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预期先服。初疟,加紫苏、干葛;食积,加神曲、枳实;痰甚,加枳壳、贝母;久不止,加常山、知母,午前发者,加白术、茯苓;午后发者,加当归、川芎。忌腥荤,只吃稀粥,使胃气清也,否则无效矣。
柴苓汤
治疟热多寒少,兼治热泻。
柴胡(一钱二分)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各五分)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一钱)生姜三片,水煎。久不止,加常山、知母、槟榔;口渴,加乌梅、干葛。
青脾饮
治一切疟疾。
白术茯苓青皮半夏草果柴胡黄芩甘草(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
养胃汤
治疟,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温中快胃。
苍术(一钱)浓朴半夏霍香草果(五分)人参茯苓陈皮槟榔(各七分)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水煎。
神授千金汤
治一切疟,无不神效。
陈皮(一钱)茯苓(八分)常山(酒煮)半夏(各六分)草果(半分)甘草槟榔(各五分)生姜五片,水一钟,煎五分,露一宿,鸡鸣面东服,渣再煎服。
八宝饮
治疟如神。
青皮陈皮常山(酒煮)草果槟榔浓朴蝉蜕甘草(各等分)水酒各半煎,露一宿,空心服。
常山饮
治症如前。
知母贝母半夏茯苓甘草人参常山浓朴(各等分)草果(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露一宿服。忌妇人、鸡、犬。
鬼哭饮
截一切久疟。
知母贝母槟榔常山(酒炒。各等分)水煎,露一宿,空心服。
鬼见愁
治乳儿患疟,无计可施,此方神应。
代赭石(用丁头者五粒,火,醋淬七次,乳细)朱砂(好者,五分)砒霜(豆大)上三味,湿纸七重包裹,慢火内煨,至纸干为度;取出,地上出火毒,入脑、麝各一分,金箔五片,同乳为末。每用二三分,于发日早晨,麻油一滴,调抹鼻尖即止。
符法治诸疟
于发日不得梳头、洗面、嗽口,日出时用之。
[中卷\疟疾论] ht谴
用新笔醮朱砂,书上第一字于净纸上,写九个剪切,贴两手心、两足心、两颊、并前后心九处;然后吃饮食,如未效,次日书第二字即住。鲜有书及第三字者。
贴眉心膏
治疟如神。修合用时,并忌妇人、鸡、犬。
半夏(五钱)滑石(五钱)白芨(三钱)巴豆(二钱)砒霜(一钱)端午日,薄糊为丸,绿豆大。昼发夜贴,夜发昼贴。
灸法
大椎中第一节骨尽处(小儿三壮)第三骨尽处亦效。
[中卷] 积热论
积热之症非一,有实热,有虚热。实热之候∶实则脉实,眼赤,惊搐,面红唇赤,心烦口渴,二便秘涩,腹中疼痛,胸胁胀满,嗳气吞酸,肌肉消烁,饮食不能为肌肤;虚热之候∶虚则脉虚,饮食不进,微声短气,恶闻人声,大便溏泻,完谷不化,小便清利,肚腹虚膨。得病之源,或为风寒暑湿所乘;或为饮食生冷所伤;或内有积聚;或外受惊恐;或肥甘油腻过度;或浓衣温暖过节。积热者,内有所积郁而不泄,日久乃发。其发也,或浑身壮热,经月不退;或寒热往来,似疟非疟;或日晡潮热,发作有时。失而不治,久久发不已,余邪不退,久热成疳,则不可救矣。调治之法∶风寒和解之;暑热清散之;饮食消导之;生冷温散之;积聚鳖,视虚实而下之;跌扑惊恐,安神散惊而治之。肥甘,药须寒苦;温热,治以清凉。察虚实而补泻之。
脱甲散
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目昏沉,夹惊夹食,烦躁口渴,无汗自汗,或积滞停于胸膈,肚腹胀满,日夜壮热及伤风伤暑,惊痫客忤,一切疳热并效。
柴胡当归龙胆草知母茯苓(各一钱)川芎甘草(各五分)葱白三茎,水煎热服。秘结加大黄;欲汗加麻黄。
柴胡饮子
治骨蒸疳热,五心烦热,日晡潮热,口干无味,烦渴胸满,面红痰盛,小便黄赤,食减神昏。
柴胡人参当归黄芩赤芍(各一钱)枯梗半夏甘草(各五分)五味(三分)大黄生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服。大黄视虚实加减。
当归防风饮
谨按此方用大黄泻阳明之湿热,从大肠出;用滑石泻三焦之火,从小便出;黄芩凉膈;柴胡解肌;防风清头目;人参、甘草以补中气;当归、芍药以补血泻心肝之阳,补脾胃之阴,而无辛香燥热之谬,真乃治风湿燥火虚热之良剂。非圣于医者,不足语此。及伤寒时疫,汗下后余热不退神效。
当归柴胡黄芩芍药人参防风滑石大黄甘草(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视症加减用。
犀角饮
治小儿骨蒸潮热,盗汗肌瘦。
柴胡知母犀角(镑)胡黄连地骨皮鳖甲(酥炙。各等分)大黄(加倍,用酒制)桃柳枝各一钱,水煎服。
生犀饮子
日晡潮热,骨蒸肌瘦,颊赤唇干,五心烦热,夜多盗汗。
大黄鳖甲麦冬黄秦艽犀角人参桑皮茯苓柴胡地骨皮赤芍枳壳知母(各等分)青篙五穗,水煎。痰甚去黄,加贝母、半夏。
灵犀饮
治骨蒸潮热,咳嗽盗汗,口渴心烦,面黄肌瘦。
犀角秦艽羌活甘草柴胡地骨皮桔梗胡黄连茯苓(各等分)乌梅一个,竹叶十片,水煎。
鳖甲散
治症同前。
鳖甲(酥炙)地骨皮秦艽柴胡枳壳知母当归(各等分)桃柳枝各三寸,乌梅一个,水煎。
骨皮散
治虚热,及伤寒汗后余热不退。
人参知母柴胡地骨皮甘草茯苓半夏黄芩生姜三片,水煎。
秦艽饮子
治惊热。本方加蝉蜕秦艽
梨浆饮
治荣卫俱热,日晡潮热,瘅疟独热。
柴胡前胡黄芩人参秦艽甘草薄荷(少)生地(各等分)青蒿(五穗)水煎入藕汁、梨汁各半杯服。
羚羊角汤
治一切惊热。
羚羊角(镑)蝉蜕(去土)茯神柴胡麦冬(各一钱)地骨皮黄芩(各七分)甘草(五分)姜三片,竹叶十片,水煎。
甘露饮子
胃热口臭,不思饮食,齿龈肿痛,唇口生疮,眼赤目肿,不俱痧痘后余毒未尽,热不退。
枇杷叶麦冬枳壳生地熟地茵陈天冬石斛寒水石黄芩甘草(各等分)灯心二十寸,水煎,徐徐服。
栀子仁汤
汗下后余热不退。
山栀赤芍大青知母升麻黄芩石膏柴胡杏仁甘草生姜一片,豆豉三十粒,水煎。
导赤汤
心热上窜,烦躁闷乱,脐下胀满,小便淋沥。
生地麦冬木通黄芩甘草泻心汤本方加黄连,去黄芩、赤茯,灯心二十寸引。
泻肝汤
治肝经实热。
当归川芎山栀龙胆草羌活防风(各等分)大黄(视症加多少,酒煨)竹叶十片,水煎。
泻白散
治肺实热。
桑皮地骨皮甘草灯心二十寸,水煎。
泻黄散
治脾胃实热,口臭咽干。
石膏山栀防风藿香甘草水煎。
泻肾丸
治婴童肾经火盛,阴硬不软。
黄柏(一两,盐水炒)知母(五钱,盐水炒)生地(五钱)为末,蜜丸。盥汤下,灯心汤亦可。
四物二连汤
治童子骨蒸,妇人产痨。
胡黄连黄连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各等分)水煎服或为末,作丸服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