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第一
易曰。天地。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盖人之生也。必禀天地之正气以成形。藉阴阳之化育而赋命。而上古元气浑庞。太和洋溢。八风正而寒暑调。六气和而雨若。人情朴实。风俗贞纯。是以上古之民。恒多寿而少病。即内经所谓上古之人。和于阴阳。
明于术数。起居有度。不妄作劳。春秋皆度百岁而去者是也。迨于后世。元气渐薄。风俗烦偷。人情穿凿。名利有不时之扰。嗜欲多无厌之求。是以近日之民。恒多病而少寿。即内经所谓中古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未至半百而衰者是也。夫以黄帝之时。即称中古。迄今复数千年来。权其气化。不更薄耶。是凡习儿医者。须知今昔气运不同。禀赋根愈薄。凡于小儿之病。更宜加意培植。保护元气。不可妄用攻伐之剂。以贻人夭札之祸也。乃近日幼科。不明此理。动辄攻伐。
而又绝其乳食。其呱呱者。口不能言。任医冤杀。束手待毙。底于死亡。悲夫。此等恶习。
不知始自何人。遂至相习成风。流祸无已。愚夫愚妇。溺于其说。至死不悟。为婴儿之大患而惟扬属为尤甚。吁可恨也。至若书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此盖当时因事取譬之辞。非教人谓芽儿者。如草木之萌芽。其一点方生之气甚微。栽培护养。惟恐不及。而堪加之以剥削之挠。施之以斧斤之利乎。此诚不可也。原夫易无妄九五爻辞云。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观此则知圣人或亦有以鉴夫瞑眩之非。故特示勿药有喜之戒。而我夫子亦有未达不敢尝之语。又张仲景先生伤寒论内。亦有勿药为中工之训。又张子和着儒门事亲书。其中有语友人陈敬之云。小儿有病。不如勿用庸医。但恐妻外家怪其不医。宜用汤浸蒸饼令软。丸作白丸。给其妻外家。以为真药。服之以听天命。最为上药。后丙戌岁。群儿病泄泻。用药者皆死。惟敬之守子和之戒。其儿虽病。得以无恙。以上所引。一为圣人之至训。一为名医之精论。载在简册。昭于日月。人第习而不察耳。夫以伤寒剧病。抑且可以勿药。而况小儿气血几何。岂可委之以庸医之手。试之以无妄之药乎。此子和之所以教敬之之不服药为愈也。仆承师训。久悯于此。欲效忠告之良谋。用救方今之恶习。爰列若干门于后。以贻夫世之贵小儿而好服药者。奉为金鉴云。
延医法论第二
凡诊小儿之法。诸书皆以面部及手纹为识病之资。其所援引。率皆渺昧难凭。烦琐无要于诸大家所谓望闻问切四者之诊。置闻问切三者于不讲。可得谓之为良医乎。夫小儿言语不通。病情难识。则尤当以望闻问切为延医之要。盖望其形色。则有以知其邪正之盛衰。审其声音。则有以别其禀赋之强弱。询其向背。则有以识其性情之好恶。察其脉息。则有以明其表里之寒热。苟能细心求之。则表里寒热虚实。皆得其真。用药自无不当。奈何近日幼科。
学术更浅。一遇小儿有病。不是从事于表。便是攻伐其里。迨至真阳外越。虚热日增。则清凉并进。一味胡猜。不独望闻问切四者不知。抑且置虚寒二症于不问。嗟乎。曾不知迩来气化日薄。今人禀赋更虚。加以婴儿气血未坚。脏腑柔绝。些小病痛。其元气已不能支。而堪庸劣之徒。寒热不分。虚实莫辨。妄意揣摩。任情剥削者乎。兹则掀翻底蕴。直指精微。专以望闻问切四者为纲。以揭明表里寒热虚实六者之要。俾学人有所根据。庶几不致颠倒混施。诛伐无过。或于婴儿有浓幸矣。至于用药之法。宁勿药。毋过剂。宁轻。毋重。毋偏寒毋偏热。毋过散。毋过攻。须遵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训。时以保护元气为主。知乎此。
于婴儿延医之道。思过半矣。至于虚寒败症。则非峻用温补。不可挽回。毋得稍涉因循。致令不救。此又不可不知也。
表论第三
小儿表症。谓外感风寒。其见证必先发热。然发热之证有三。最宜详辨。不可一概混同也。其在冬月感于寒者。头痛。身痛。项背强。恶寒。壮热无汗。脉浮而紧。此太阳表证。
药得法。一汗即解。详见实论。其感于风者。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或有汗恶风。或无汗恶寒。或咳嗽干呕。脉浮而数。或紧。此四时之感冒是也。治法不可大发散。微表之即已如易简参苏饮。惺惺散之类主之。大抵近日人情。爱护小儿者众。富贵之家。重衣浓褥。贫贱之子亦皆衣絮。以致汗液不断。腠理疏泄。偶触微风。即成感冒。是以迩来小儿。冬月感寒之症。百无一二。而伤风发热之症恒多也。至若内因于虚。发热之症极多。最为疑似。
人殊不知。更宜详辨。如阳虚生寒。阴虚发热。血虚发躁而热。气虚自汗不能食而热。气虚注夏而热。暑湿合病而热。汗后阴虚。阳无所附而热。汗后阳虚。阴无所附而热。阳气下入阴中。昼安静。夜烦躁而热。重阳无阴。夜安静。昼烦躁而热。以上诸症。同一发热也。若误表之必死。其次则又有变蒸之热。将发痘疹之热。亦同一发热也。而援守各异。每见庸医。一遇发热。动皆表散。殊不知病有微甚。热有虚实。虽同一发热。而治法殊途。攻补迥。业幼科者。于临症之际。务宜细心体认。必先问其病之新久。曾未服药。以及一切爱恶状。然后再察其热之温壮。形之强弱。脉之虚实。色之夭泽。合四者以决之。庶无误人于夭札也。盖外感为暴病。其发热也骤。必手背热。脉浮。身热无汗。仍须分别虚实以治之。详见虚实门。若无手背热脉浮身热无汗等症。或发热已久。则非外感证矣。治者审焉。
[表论第三] 附方
易简参苏饮感感冒发热头痛。与因痰饮凝积。发而为热。并宜服之。亦治中脘痞闷。
呕逆恶心。小儿室女。尤宜服之。
前胡人参(如无以好党参代之)紫苏干葛半夏茯苓(各三分)枳壳陈皮甘草桔梗木香(各二分)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至六分。去渣服。
惺惺散治小儿伤寒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北细辛川芎桔梗(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入薄荷五叶。水煎服(一方有防风天花粉。)
里论第四
凡治小儿里症。亦惟宜忌二字而已。要在辨之明而见之确耳。夫小儿元气无多。脏腑脆若夫当下而不下。则津液消烂。所谓急下以救胃中津液是也。不当下而下。则里气受伤。邪反乘虚内陷。其祸更甚。今将宜忌诸形症。辨晰于左。如禀气素实。汗不解。发热谵语。舌苔黄浓。渴而引饮。大便秘。小便赤。腹满拒按。手足心热。脉沉而实此为阳邪入里。宜下之。虽二三日。若见上项诸症。亦宜下之。如调胃承气汤。四顺清凉饮之类。少少与之。贵在与病相值。恐多下亡阴也。不可拘于庸医下不厌迟之说。谬称稳当。必待至七日之后始下也。
如太阳证。表未罢。脉浮大恶寒者。此邪在表。虽十余日。亦不宜下。呕多者不可下。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恶水者。不可下。禀赋虚者。不可下。逆厥者。不可下。
仲景先生云。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浮者。犹宜发汗。日数虽少。若有里证而脉沉者。即宜下之。此不可不知也。此外有因气虚阳脱而谵语者。乃大虚之症。当用参附之剂。不得认为实症。而误下之也。慎之慎之。至于伤食停积。小儿虽间亦有之。然皆必由脾虚不运而致。
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者是矣。每见庸医肆行克伐。或遇表证。亦云有里。以致小儿外邪未解。里气已伤。往往变症蜂起而不可救。受此害者。不知凡几。殊堪痛恨。曾不知下者。下其邪耳。非饮食积滞之谓也。世人阴受此害者比比矣。故特表而出之。兼详实论。
[里论第四] 附方
调胃承气汤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日晡潮热。(凡阳明病有二证在经者当解肌。入腑者当攻下。)大黄芒硝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用一二钱。量儿大小。水煎消息服之。
四顺清凉饮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宁。大便秘结。
大黄当归芍药甘草(各等分)上咀。量儿大小。每服一二钱。水煎服。
寒论第五
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有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假如内伤。必由脾土虚寒。或禀赋不足。或将护失宜。或乳哺不节。以致食不运化。
而见清冷吐泻者。但察其面色萎黄。肢凉神倦。脉沉无力。安静不渴。此属阳虚生寒。
宜五君子煎。理中汤主之。抑或能食之儿。过餐生冷。而见上项诸症者。亦理中汤主之。至若症变虚寒。则由元气素虚。五脏亏损。或因寒凉克伐。阳气受伤。而见面青唇黯。吐泻手足并冷者。此属脾土虚寒。干姜理中汤主之。若面色白。吐泻腹痛。口鼻气冷者。属寒水侮土。益黄散主之。若更兼吃逆。手足指冷。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如不应。急加附子。其次。或以病后。或以吐泻。或以误用药饵。或受风寒。而致气微神缓。昏睡露睛。痰鸣气促。惊跳搐搦。如俗所谓慢惊者。此属脾肾虚寒之候。宜温补之。详见辨惊风之误论。再其次。则脾肾虚寒之甚。以致吐泻不止者。宜附子理阴煎。或六味回阳饮。量儿大小与之。若但泄泻不止者。宜胃关煎主之。
第吐泻之症。亦间有属热者。但当以手足寒温脉象迟数。面色青赤。渴与不渴为辨。至如外感寒邪。则其病在表。宜详表论。兹不复赘。此外。则又有初生小儿。百日之内。觉口冷腹痛。身起寒粟。时发战栗。曲足握拳。
昼夜啼哭不已。或口噤不开者。名曰胎寒。亦或生后昏昏多睡。间或乳泻白。若不早治。
心变虚寒败症。宜以冲和饮。当归散。合和水煨姜煎服之。使之微泄。泄行。进匀气散调补。泄止气匀。神安痛定。手足舒伸。次用参苓白术散。以养胃气。白芍药汤。去其寒湿。乳母宜节生冷冻饮料食。庶易瘥也。又手足稍冷。唇面微青。额上汗出。罔顾乳食。至夜多啼。夜重日轻。腹痛肠鸣。泄泻清水。间有不泄。颇似前症。但无口冷寒战者。名曰脏寒。亦在百日之内有之。
皆因临产在地稍久。冷气侵逼。或以凉水搀汤洗儿。或断脐带短而又结缚不紧。为寒气所伤。如此宜以白芍药汤。及冲和饮。加盐炒茴香茱萸水姜煎。乳母同服。又胃中虚冷。面色白。腹痛不思食者。益黄散主之。若不下利。调中丸主之。大都小儿病症。虚寒者多。凡一见面色青白。肢冷神疲。脉沉无力。蜷曲而卧。食少不渴。声音迟缓者。皆是虚寒之候。
急宜温补业。幼科者。毋得狃于俗见。谬谓小儿阳体多热。不敢温补。致多害事。宜深戒之
[寒论第五] 附方
五君子煎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人参白术(炒)茯苓干姜(各等分)炙甘草(减半)上咀。水煎服。
理中汤治太阴病。自利不渴。阴寒腹痛。短气咳嗽。霍乱呕吐。饮食难化。胸膈噎塞。或疟疾瘴气瘟疫。中气虚损。久不能愈。或中虚生寒等证。
人参白术(炒)干姜(炒)炙甘草(各三两)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水煎温服。
益黄散治脾胃虚寒。(又名补脾散)陈橘皮(一两)青橘皮诃子肉甘草(各半两锉炒)丁香(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前温服。东垣先生云。阎孝忠编集钱氏方。以益黄散补土。又言风旺必克脾土。当先实其脾。昧者不审脾中寒热。一例用补脾药。又不审药中有丁香青皮。辛热大泻肺金。脾虚之症。岂可反泻其子。惟寒水反来侮土。中寒呕吐。
腹痛泻痢青白。口鼻中气冷。益黄散神治之药也。如因服热药巴豆之类过剂损其脾胃。或因暑天伤热积热损其脾胃。而成吐泻。口鼻中气热而成慢惊者。不可服之。
六君子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疟痢。或食饮难化。或呕吐吞酸。或咳嗽喘促。若虚火等证。须加炮姜。其功尤速。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二钱)炙甘草制半夏陈皮(各一钱)上姜枣水煎。
附子理阴煎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痰饮恶心。
吐泻腹痛。及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制附子(一二三钱)炙甘草(一二干姜(炒黄一二钱)或加肉桂(一二钱)水二钟煎七八分热服。(此方系理阴煎加附子。故名附子理阴煎。其理阴煎功用甚宏。
详见本书。兹未细录。)六味回阳饮治阴阳将脱等症。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制附子(二三钱)炮干姜(二三钱)炙甘草(一钱)熟地(五钱或一两)当归身(三钱如泄泻者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多多益善)水二钟。武火煎七八分温服。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四五钱。或一两。
或冬白术三五钱。如泄泻者。加乌梅二枚。或北五味二十粒。亦可。如阳虚上浮者。加茯苓二钱。如肝经郁滞者。加肉桂二三钱。
胃关煎治脾肾虚寒作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症。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山药(炒二钱)白扁豆(炒二钱)炙甘草(一二钱)焦干姜(一二三钱)吴茱萸(制五七分)白术(炒一二三钱)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泻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钱。面炒用。或破故纸亦可。气虚甚者。加人参随宜用。阳虚下脱不固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钱。腹痛甚者。加木香七八分。或加浓朴八分。滞痛不通者。加当归二三钱。滑脱不禁者。加乌梅二个。或北五味子二十粒。
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一二钱。
冲和饮治感冒风寒。头疼发热。肩背拘急。恶心呕吐。腹痛膨胀。兼寒湿相搏。四肢拘急。冷气侵袭。腰足疼痛。
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锉片炒微黄色一两二钱)人参(去芦)前胡(去芦)桔梗(炒各五钱)枳壳(去穣麸炒微黄色)麻黄(去节)陈皮(去白各三钱)川芎白芷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晒干炒)当归(酒洗)薄桂(去粗皮)赤茯苓(去皮)白芍药(各一钱半)干姜浓朴(去粗皮姜汁浸一宿慢火炒干各二钱)甘草(炙七钱半)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斤。葱白一根。煎七分。无时温服。伤冷恶心呕吐。煨姜同煎。开胃进食。加枣子煎。空心温投。寒疝痛。入盐炒茱萸茴香同煎。
当归散顺调气血。和解表里。爽利心腹。疏理百病。及治温热停积自痢。
烦躁不宁。
当归(去芦酒洗)赤芍药(各二两)甘草(半生半炙一两)大黄(半生半泡一两二钱)川芎麻黄(制各半两)
热论第六
小儿属热之症。脉必洪数而实。色赤作渴。烦躁饮冷。声音雄壮。二便秘结。然其中有属虚经实热。宜泻心散以清心火。若色微赤。困卧惊悸。热渴饮汤。则属心经虚热。宜秘旨安神丸以生心血肝热。则左脸青赤。项强顿闷。目札螈。此属肝经风热。宜柴胡清肝散主之若色微赤。倏热切牙。则属肝经虚热。宜地黄丸主之。肺热。则右脸赤。或主风邪。气粗咳便不利。乃脾肺燥热。不能化生肾水。宜黄芩清肺饮主之。若哽气出气。唇白气短。则属肺经虚热。宜五味异功散主之。脾热。则鼻赤身热。饮水。乳食如常。属脾胃实热。宜泻黄散热理脾。若色微赤。身凉饮汤。乳食少思。则属脾经虚热。宜五味异功散补中健脾。肾热。
则颏间色赤。足不欲覆。若肾与膀胱。气滞热结而小便不通者。宜五苓散主之。若色微赤。
则属膀胱阳虚。阴无所化。宜六味地黄丸主之。至若吐泻二症。间有因于热者。亦宜详辨。
假如吐乳色黄。不能受纳。此属胃经有热。宜先用泻黄散。次用人参安胃散。然当验其手指热。则属胃热。若手指冷。则属胃寒矣。宜兼详寒论。至如因热而泻者。则必大便。黄赤有沫。小便赤少。口干烦躁。宜四苓散主之。如更兼右腮色赤。饮冷者。属胃经实热。宜泻黄散主之。若右腮微赤。喜热恶冷。则属胃经虚热矣。宜白术散主之。若右腮及额间俱赤。
属心脾翕热。宜泻黄散加炒黑黄连。若左颊右腮俱赤。属肝火乘脾。宜四君子汤加柴胡。大抵泻症最伤元气。若热泻过甚。必变虚寒。宜兼参寒论。盖始病而热者。邪气胜则实也。终变为寒者。真气夺则虚也。久病而热者。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久泻元气虚寒。急宜温补。不得误执热论。再如阳虚发躁。内实真寒。而外似热症者。如目赤作渴。身热恶衣。扬手掷足。欲投于水。但诊其脉。洪数无伦。重按无力。是为假热。宜急投参附之剂。引火归元。若误进清凉。入口必死。症之疑似。有如此者。医者可不慎欤。此外。如胎毒火丹。口疮重舌。衄血便血。以及疳热等症。虽亦云属热。然皆各有虚实之不同。是亦不可不明察之也。
[热论第六] 附方
泻心散治心经实热。
黄连上为末。每服五分。临卧温水调下。
秘旨安神丸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或受惊吓而作。
人参半夏(制)酸枣仁(炒)茯神(各一钱)当归(酒洗)橘红赤芍药(炒各七分)五味子(杵五粒)甘草(炙三分)上为末。姜汁糊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生姜汤下。
柴胡清肝散治肝胆三焦风热怒火。或乍寒乍热。往来寒热发热。或头发疮毒等症。
柴胡(一钱半)黄芩(炒一钱)人参(一钱)川芎(一钱)山栀(炒一钱半)连翘(五分)甘草(五分)桔梗(八分)上水煎服。
地黄丸治肾肝血虚。燥热作渴。小便淋秘。痰气上壅。或风客淫气。患瘰结核。或四肢发搐。眼目动。或咳嗽吐血。头目眩晕。或咽喉燥痛。口舌疮裂。或自汗盗汗。便血诸血。或禀赋不足。肢体瘦弱。解颅失音。或畏明下窜。五迟五软。肾疳肝疳。
或早近女色。精血亏耗。五脏齐损。凡属肾肝诸虚不足之症。宜用此以滋化源。其功不可尽述。
熟地黄(八钱杵膏)山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上为末。入地黄膏。量加米糊丸。桐子大。每服数钱。量儿大小。温水空心化下。行迟鹤膝。加鹿茸牛膝五加皮。
参苏饮治感冒发热头痛。伤风咳嗽。伤寒呕吐。胸膈不快。痰饮凝结。
紫苏前胡陈皮制半夏干葛茯苓枳壳(炒)桔梗人参(各三分)甘草(一分)上为末。每用一二钱。姜枣水煎服。
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入粳米百粒。水煎。
黄芩清肺饮治肺热。小便不利。宜用此清之。
栀子黄芩(减半)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如不利。加盐豉二十粒。
五味异功散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呕吐。或久患咳嗽。虚浮气逆。腹满等症。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等分)甘草(炙)陈皮(减半)上加姜枣。水煎服。
泻黄散治脾热吐舌。
藿香叶甘草(各七分半)山栀(一钱)石膏(五分)防风(二钱)上用蜜酒微炒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五苓散治暑热烦躁。霍乱泄泻。小便不利而渴。淋涩作痛。下部湿热。
白术猪苓茯苓(各七分半)肉桂(五分)泽泻(一钱二分)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人参安胃散治脾胃虚弱。伤热乳食呕吐。泻痢。
人参(一钱)黄(二钱)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白芍药(酒炒七分)白茯苓(四分)陈皮(三分)黄连(炒二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四苓散(即前五苓散去肉桂)白术散治脾胃气虚。作渴饮汤。或因吐泻。津液亏损。烦渴引饮。或脾胃虚弱。腹胀泻渴。弄舌流涎。手足指冷。宜服之。和胃气。生津液。
人参白术(炒)藿香叶木香甘草白茯苓(各一两)干葛(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
四君子汤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体瘦面黄。或胸膈虚痞。吞酸痰嗽。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二钱)甘草(炙一钱)上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惺惺散(方见表论)
虚论第七
小儿虚症。无论病之新久。邪之有无。但见面色青白。恍惚神疲。口鼻虚冷。嘘气怫郁。肢睛。屈体而卧。手足指冷。声音短怯。脉象缓弱虚细。是皆属虚之症。急宜温补脾胃为要。
仍须分别以治之。如气虚者。四君子汤。血虚者。四物汤。气血俱虚者。八珍汤。气虚自汗者。四君子汤。血虚发躁者。当归补血汤。表虚者。宜固其气。里虚者。宜实其中。阳虚恶寒者。宜温分肉。阴虚发热者。宜滋肾肝。脾肺气虚者。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补中益气汤。肝肾血虚者。六味丸。加味四物汤。汗后阴虚。阳无所附而热者。四物加参。汗后阳虚。阴无所附而热者。四君加芎归。久事表散。而身热不退者。阳气虚也。补中益气汤。过用攻下。而滑泄不禁者。脾肾虚也。六神散。胃关煎。又虚必生寒。宜详寒论。至于虚热。
亦详见热论。此外虚症尚多。详见各条。宜并玩之。
[虚论第七] 附方
四物汤治血虚营弱。一切血病。当以此为主。
熟地黄当归(各三钱)川芎(一钱)白芍药(二钱)水二钟。煎服。
八珍汤治气血两虚。调和阴阳。
人参白术茯苓(等分)炙甘草(减半)熟地当归(等分)白芍(减半)川芎(倍减)水煎。或加姜枣粳米同煎。
当归补血汤治血气损伤。或因误攻致虚。肌热口渴。目赤面红。脉大而虚。重按全无。及病因饥饱劳役者。
黄(炙一两)当归(三钱)水一钟半。煎八分服。
补中益气汤治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外感不解。体倦食少。寒热疟痢。气虚不能摄血等症。
人参黄(炙)白术(炒)甘草(炙各一钱五分)当归(一钱)陈皮(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上加姜枣。水煎。空心午前服。
加味四物汤(即前四物汤。加山栀柴胡丹皮。)六神散治面青啼哭。口出气冷。或泄泻不乳。腹痛曲腰。四肢厥冷。
人参白术(炒)山药(炒各五钱)白茯苓白扁豆(炒各一两)甘草(炙二钱)上为末。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四君子汤(方见热论)五味异功散(方见热论)六味丸(方见热论)胃关煎(方见寒论)
实论第八
小儿属实之症。惟表里食积。三者而已。盖表邪实者。必头项体痛。腰痛背强。壮热无汗。脉象浮紧有力。宜从表散。如在冬月。宜羌活冲和汤主之。若在春夏秋三时。则宜易简参苏饮。或惺惺散之类主之。若兼倦怠昏睡。则属正不胜邪。宜四柴胡饮。或五柴胡饮之类主之。里邪实者。必舌胎黄浓。口燥唇疮。作渴喜饮。大小便秘。腹痛拒按。声音洪壮。伸体而卧。睡不露睛。手足指热。脉象沉数有力。宜从攻下。如调胃承气汤。或四顺清凉饮之类主之。若汗后身热不退。脉象弦洪数实。大便坚秘者。柴胡饮子。夫所谓实者。邪气实耳。非元气有余之谓也。医者临症之际。果属实邪。于应表应下之药。皆当作小剂。少少与之。要在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务宜顾定元气。斯无孟浪偾事之非。至于饮食停积。必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腹皮热。大便臭。然必由脾虚不运而致。于消导药中。慎毋损及中气。宜多温中健脾之品。俾得自强不息之妙。如消乳丸。香橘饼。理中汤之类主之。
若伤食甚而或兼浓味积热者。宜大安丸。少少与之。俟食积稍消。仍当以五味异功散调补之。此外如目直大叫。项急烦闷。肝之实也。泻青丸。抑肝散主之。若筋急血燥。抽搐劲强。
斜视目瞪。则属肝之虚矣。地黄丸主之。叫哭发热。饮水而搐。心之实也。导赤散。泻心汤主之。若惊惕不安。则属心之虚矣。秘旨安神丸主之。困睡身热。饮水。脾之实也。泻黄散主之。若呕吐泄泻。不食痞满。倦卧。牙紧流涎。手足牵动。则属脾之虚矣。
益黄散。或六君子加炮姜木香主之。闷乱喘促。饮水。肺之实也。泻白散主之。若气促多汗。则属肺之虚矣。四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主之。肾无实。惟痘疮黑陷。为邪气实而肾则虚也。
地黄丸主之。若二便不禁。津液枯槁。声喑目戴。肢体厥逆。肾虚极也。补中益气汤。兼六味地黄丸主之。大抵小儿实症无多。若禀赋素虚。或病患已久。或过服克伐之剂。皆当作虚症施治。不得概以为实也。慎之慎之。
[实论第八] 附方
羌活冲和汤治四时不正之气。感冒风寒。憎寒壮热。头痛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
此方主寒发热。宜此方治之。以代麻黄汤用。太阳经之神药也。
羌活防风苍术白芷川芎生地黄芩甘草细辛(减半)上加姜枣。水煎。热服取汗。
四柴胡饮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等症。
必须慎之慎之。
柴胡(一二三钱)甘草(炙一钱)生姜(三五七片)当归(二三钱泻者少用)用之)水二钟。煎七八分。温服。如胸膈滞闷。加陈皮一钱。
五柴胡饮脾土为五脏之本。凡中气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止调气分。此则兼培血气。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者也。凡伤寒疟疾痘疮。皆所宜用。
柴胡(一二三钱)当归(二三钱)熟地(三五钱)白术(二三钱)白芍(炒用一钱五分)甘草(炙三钱)陈皮(酌用或不必用)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服。寒胜无火者。减芍药。加生姜三五七片。或炮干姜一二钱。
或再加桂枝一二钱。则更妙。脾滞者。减白术。气虚者。加人参随宜。腰痛者。加杜仲。头痛者。加川芎。劳倦伤脾阳虚者。加升麻一钱。
柴胡饮子解肌热蒸热积热。或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大便坚实者。
柴胡人参(各五分)黄芩白芍(各七分)当归(一钱)甘草(四分)大黄(八分)上每服一二钱。水煎。按此方用药颇善。但大便如常者。勿得轻用大黄。消乳丸治呕吐。消乳食。脉沉者。伤食不化也。
香附(炒)砂仁陈皮神曲(炒)甘草(炙)麦芽(炒等分)上为末。米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香橘饼治伤冷积泻。
木香青皮(各一钱)陈皮(二钱半)浓朴神曲(炒)麦芽(炒各半两)上为末。蜜和为饼。每服一枚。米饮调下。病久及元气虚者勿用。
大安丸治饮食酒积停滞。胸膈痞满腹胀。
神曲(炒)陈皮半夏(制)茯苓(各一两)山楂肉(蒸晒三两)连翘萝卜子(炒各五钱)白术(二两)上为末。粥丸绿豆大。量大小。每服一二十粒。米饮下。(一方尚有炒麦芽一两。黄五钱。)泻青丸治肝胆火。并小儿急惊发搐。眼赤睛疼。
龙胆草当归川芎防风羌活山栀大黄(等分)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量大小。每服十丸。
抑肝散治肝经虚热发搐。或发热切牙。或惊悸寒热。或木乘土而呕吐痰涎。腹胀少食。睡不安。
软柴胡甘草(各五分)川芎(八分)当归白术(炒)茯苓钓藤钩(各一钱)上水煎。子母同服。以蜜丸。名抑青丸。
导赤散治心火。及小肠热证。小便赤涩而渴。
生地木通生甘草(各等分)上加竹叶二十片。水煎服。(一方加人参麦门冬。)易简参苏饮(方见表论)惺惺散(方见表论)调胃承气汤(方见里论)四顺清凉饮(方见里论)理中汤(方见寒论)五味异功散(方见热论)地黄丸(方见热论)泻心汤(即泻心散方见热论)秘旨安神丸(方见热论)泻黄散(方见热论)益黄散(方见寒论)六君子汤(方见寒论)泻白散(方见热论)四君子汤(方见热论)补中益气汤(方见虚论)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小儿急慢惊风之说。古书不载。后人妄立名目。概用金石脑麝之品。贻害至今。杀人不知凡几。虽代有名哲。因世俗胶结既久。猝难更正。故著作之家。不得不仍以惊风二字目之矣。
夫小儿形气未充。易生恐怖。又何尝无惊吓之症。是凡骤闻异声。骤见异形。或跌扑叫呼。
雷声鼓乐。鸡鸣犬吠。一切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皆能致病。治法急宜收复神气为要。此即内经所谓大惊猝恐之症是也。但当以惊吓二字立名。不当以惊风二字目之矣。此立名之妄。
其误一也。其次。亦有因惊吓而致肝心二脏。木火俱病者。用药但宜泻心平肝。其病自已。
亦非金石脑麝所宜投。其误二也。至于慢惊。或因吐泻。或因病后。或因过服克伐之剂。
或脾胃素虚。以致脏腑虚损已极。全属虚寒败症。急宜温补。无风可逐。无惊可疗。而名之曰慢惊。更属谬妄。其误三也。此外。如伤风发搐。伤食发搐。潮热发搐。将见痘疹发搐。
太阳病变痉。以及天钓。内钓。痫症之类。皆有搐掣反张强直之状。世人不知。昧于分别。
往往亦混作惊风施治。且或委之于无知妇人之手。致令无辜赤子。横遭夭折。其误四也。今将以上各条。辨症论治之法。汇列于后。俾临症者有所指归。一洗从前陋习。庶几登赤子于寿域矣乎。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大惊猝恐
小儿气怯神弱。猝见异形。猝闻异声。最伤心胆之气。内经云。大惊猝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又惊则气散。
又恐伤肾。惊伤胆。其候则面青粪青。多烦多哭。睡卧惊惕。振动不宁。治法急宜收复神气为要。宜秘旨安神丸。或独参汤。茯神汤之类主之。若妄进金石脑麝之品。是犹落井而又下之以石矣。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因惊吓而致肝心二脏木火俱病者
乳儿之母。嗜食肥甘。或酒后乳儿。或将护失宜。衣衾太暖。致令小儿邪热郁蒸。积于心而传于肝。盖心藏神而肝藏魂。猝被惊触。神魂恐怖。心肝之气亦伤。心虚则邪热得以乘之。
肝虚则内风旋绕。以致夜卧不稳。或笑或哭。忽尔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急。口噤不开。
手足搐掣。身热面赤。脉数引饮。口中气热。二便黄赤。或秘。搐而有力。为邪气实。宜导赤散。更加干地黄防风竹叶。连进三服。或兼辰砂抱龙丸。少少与之。用以导心经之邪热。息肝脏之虚风。其病即愈。倘肆用香散走窜。或寒凉攻伐之剂。必变为虚寒败症。不治者多矣。宜兼详虚实二论。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虚寒败症
凡小儿病后。或吐后泻后。或脾胃素虚。或误服药饵。或过服克伐之剂。或感受风寒。
而致气微神缓。昏睡露睛。手足厥冷。身体或冷或热。或吐或泻。涎鸣气促。口鼻气冷。惊跳螈。搐而无力。乍发乍静。面色淡白。或眉唇青赤。脉象沉迟散缓。或细数无神。此盖举世共诧为慢惊风者是也。殊不知病本于虚。脏腑亏损已极。无风可逐。无惊可疗。全属虚寒败症。不必尽由惊吓而致。盖脾虚不能摄涎。故津液妄泛而似痰。火虚则身寒。口中气冷。木虚故搐而无力。每见世医狃于陋习。辄作惊风施治。致令百无一救。此无他。良由前人立名之不慎以致此耳。若更乞灵于无知妇人。则其死更速。盖斯时一点真气。已届半续半离之际。一经动摇。鲜有不随手而脱者。吁可哀也。主治之法。急宜温补脾胃为要。如四君子汤。
五味异功散。加当归酸枣仁。东垣黄汤。若脾土虚寒甚者。六君子加炮姜木香。不应者。急加附子。脾肾虚寒之甚。或吐泻不止者。附子理阴煎。或六味回阳饮。若但泄泻不止者。
胃关煎。若元气亏损已极。而至昏愦者。急灸百会穴。(百会在头顶正中。取之之法。
用线量前后发际及两耳尖。
折中乃是穴也。)兼服金液丹。凡此贵在辨之于早。而急为温补之。始克有济。倘稍涉迟疑。则必致不救。慎之慎之。宜兼详虚论。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伤风发搐
凡小儿身热脉浮。口中气热。呵欠顿闷。手足搐搦者。此因伤风而得之。宜大青膏。或人参羌活散之类主之若搐而肢体倦怠。口气不热。则属虚矣。宜异功散以补脾。钓藤饮以制肝。
则搐自止矣。若月内小儿。搐而鼻塞。亦属风邪所伤。宜用葱白七茎。生姜一片。细擂摊纸上。合置大人掌中令热。急贴囟门。(案方书。顶中央旋毛中为百会。百会前一寸为前顶。
百会前三寸即囟门。)少顷即搐止而鼻亦利矣。寻常小儿伤风。亦可用之。愈后取去。仍当以绵胭脂一片。周遭以热面糊护之。以蔽大人口鼻之气为善。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伤食发搐
凡小儿饮食过度。致伤脾胃。呕吐多睡。不思乳食。忽然而搐者。此因伤食得之。宜消食丸。若食既消而前症仍作。或见虚象者。此脾土伤而肝木乘之也。宜六君子加钓藤钩以健脾。
平肝。慎勿肆用消导。而致变坏症也。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潮热发搐
小儿潮热发搐。谓因潮热不已。血虚筋急而发搐也。所谓潮热者谓时间发热。过时即退。来日根据时而发。如江海之潮汐。而罔或愆期也。原其所自。由于因热而致搐。不由惊吓而致病。若妄作荒诞之惊风施治。则大误矣。主治之法。要不外乎虚实寒热四者而已。假如病因于肝。其候则身体壮热。目上视。手足动摇。口生热涎。颈项强急。当用地黄丸以补肾。泻青丸以治肝。若兼作渴饮冷便结。属肝胆经虚热。用柴芍参苓散。若更兼自汗盗汗。属肝胆经血虚。用地黄丸。若口吻流涎。属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子汤主之。假如病因于心。其候则心惕。目上视。白睛赤。牙关紧急。口内涎生。或渴而饮水。手足动摇。当用导赤散以治心。
地黄丸以补肝。若渴而饮汤。体倦不乳。属土虚木旺。用六君子地黄丸主之。假如病因于肺。其候则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视。身热如火。睡露睛。手足冷。大便淡黄水。当用益黄散以补脾。泻青丸以治肝。导赤散以治心。若身体微热。属脾肺虚热。用异功散。若喘泻不食。手足逆冷。属脾肺虚寒。用六君子加炮姜木香。若久病而元气虚者。用六君子地黄丸主之。假如病因于肾。其候则不甚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喉中有痰。大便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省。当用益黄散以补脾。导赤散以治心。若吐泻不乳。厥冷多睡。属寒水侮土。用益黄散。不应者。用六君子加姜桂主之。大都治搐之法。皆当以固脾肺之气为先。盖土旺金生。则肝木有制。不来乘脾。其搐自止。治者审焉。宜兼详虚实二论。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将见痘疹发搐
凡小儿于将见痘疹之时。必先发热。热甚则阴分受伤。或心移热于肝。以致风火相搏。
而见手足搐搦。口眼歪斜者。亦常有之。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盖心主热。热甚则肺经受克。不能制伏肝木。热则生风。风火相搏。神气不安。故惊惕而发搐也。苟或妄以惊药治之。则心寒而肌敛。毒必内陷。害可胜言哉。主治之法。当察其所属而调剂之。如发热无汗。表邪甚而搐者。柴归饮。或惺惺散之类主之。烦渴饮冷。里热甚而搐者。导赤散。或辰砂六一散之类主之。肝胆热甚。大便秘结。烦躁而搐者。泻青丸主之热甚见血而搐者。犀角地黄汤主之。风热既退。则痘随出而搐自止矣。然此皆治实之法。
此外有因禀赋素虚。心脾不足而搐者。但当以面色青白。神气怯弱为辨。宜七福饮。或养心汤。或六气煎。加枣仁主之。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太阳病变痉
仲景先生云。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
背反张者。痉病也。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刚痉。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柔痉。又曰。太阳病。发汗过多。因致痉。小儿肌肤嫩薄。腠理不密。血液未充。易于感冒。往往初传太阳一经。便觉身强多汗。筋脉牵动。人事昏沉。是即变痉症也。良由热甚伤阴。汗多伤液。血气内虚。筋失所养。以致此耳。主治之法。若初病便痉。表邪未解。阴虚无汗身热者。宜人参羌活散。或三柴胡饮。或四柴胡饮之类主之。若因汗出太多。或过事表散。阳气虚甚者。宜参附汤。参归汤。人参建中汤之类主之。若汗出兼火。脉见洪滑。证见烦躁。或痰热甚者。用丹溪人参竹沥之法主之。若身微热。脉不紧数。此表邪已随汗解。不必再用发散。只宜专顾正气为要。宜五福饮之类主之。若大虚而脉见沉细阴胜者。宜大营煎。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其次。有以误下伤阴。或泄泻过度。或湿症误汗。或疮家误汗。
或亡血过多。或妇人产后。或伤暑。或中风之类。种种不一。皆能致痉。奈何世医不明此理。以小儿太阳初病变痉。而谬名之曰急惊风。以汗下过度。神气微弱。口开眼张。而名之曰慢惊风。以妇人产后。血虚发痉。而名之曰产后惊风。以损伤亡血过多变痉。
而名之曰破伤风。以暑伤正气。汗多厥逆。而名之曰暑惊风。以及体虚非风之类。不知皆属极虚之症。动以惊风为名。辄投开关镇坠之品。致使真气益虚。邪反内陷。死亡相继。何生民之不幸。若此其甚也。业幼科者。毋得以头摇口噤。反张搐搦。便妄作惊风施治。以致误人不救也。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天钓内钓
天钓之状。发时头目仰视。惊悸壮热。两目反张。泪出不流。手足搐掣。不时悲笑。如鬼祟所附。甚者爪甲皆青。由乳母浓味积热。贻儿为患。或外感风邪所致。宜内服钓藤饮。外用双金散吹鼻。至于内钓。其状则腹痛多喘。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尾赤色。或五内抽掣。作痛狂叫。或泄泻缩脚。亦由乳母起居不慎。或为寒气所乘而致。宜钓藤饮。五味异功散。
加干姜木香。甚者宜加肉桂。进乳食者可治。若因乳母郁怒伤肝。宜兼治其母。宜用逍遥散加熟地。或加味归脾汤。俱加漏芦。子母同服。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痫症
小儿痫症。多因禀受先天不足。或因妊母七情所伤。传儿为患。发之之状。其候则神气怫郁。眼瞪面目牵引。口噤涎流。肚腹膨胀。手足搐掣。或项背反张。或腰脊强直。或仆地作声。醒时吐沫。但当以四体柔弱。发而时醒者。是即痫症也。第五脏不同。治法各异。阴阳有别。难易殊途。宜详言之。假如面赤目瞪。吐舌啮唇。心烦气短。其声如羊者。此心痫也。宜养心汤。妙香散主之。假如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此肝痫也。宜地黄丸主之。若搐而有力。宜柴胡清肝散主之。假如面黑目振。口吐涎沫。形体如尸。
其声如猪者。此肾痫也。宜地黄丸大剂煎汤主之。假如面如枯骨。目白反视。惊跳反折。摇头吐沫。其声如鸡者。此肺痫也。宜补肺散主之。若面色萎黄。土不生金也。宜异功散主之。若面赤色。阴火上冲于肺也。宜地黄丸主之。假如面色萎黄。目直腹满。四肢不收。其声如牛者。此脾痫也。宜异功散主之。若面青泻利。饮食少思。木来乘土也。宜六君子加木香柴胡主之。以上五脏所属。主治之大法也。至若阴阳难易。则以发热。抽掣仰卧。面色光泽。脉浮者为阳。易治。若身冷。不搐。覆卧。面色黯黑。脉沉者为阴。难治。要皆元气不足之症也。通宜用紫河车研膏。加人参当归末。糯米粥糊丸。多服取愈。若妄用祛风化痰克伐之剂。或初发时。误作惊风施治者。必死。大凡小儿平日。宜察其耳后高骨间。若有青脉纹者。宜即抓破出血可免斯患。此外又有因汗出当风。或脱换衣服。风邪乘虚暗袭。致见目青面红。迷闷搐掣。涎潮屈指。如计数者。名曰风痫。宜先用消风丸少少与之。继即用补中益气汤。兼六味地黄丸。或八珍汤之类主之。兼宜服紫河车丸。又有因伤食过甚。以致嗳吐气。发搐。大便臭者。名曰食痫。即俗所谓食厥者是也。宜详伤食发搐条。兹不再。上凡十条。其候虽各有不同。而其搐搦之状。似与世之所谓惊风者相仿佛。其实病各不同。主治亦互异。真不啻有霄壤之别。冰炭之分焉。究其相沿。概谓惊风之说。由于不细心探讨前人之书。但概谓之惊风。则其法为较通俗而易耳。殊不知此门一开。遂令天下业幼科者。只抱数方。便为神术。或更独标其名曰惊科。大可叹也。吾今而立是说。非发前人所未发。实启后来之大觉耳。吾于操缦者有浓望焉。
[辨惊风之误论第九] 附方
独参汤治诸气虚气脱。及反胃呕吐喘促。粥汤入胃即吐。凡诸虚症垂危者。
人参(二两如无力之家以上好党参代之。)用水一升。煎取四合。乘热顿服。日再进之。兼以人参煮粥食之。尤妙。
茯神汤治胆气虚寒。头痛目眩。心神恐惧。或者惊痫。
人参黄(炒)枣仁(炒)熟地白芍(炒)柏子仁(炒)五味子茯神(各一两)桂心甘草(炒各五钱)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水煎。
辰砂抱龙丸此药利惊疏风。豁痰清热。并治伤寒伤风。咳嗽生痰。喘急昏沉发热。鼻流清涕。或风暑热症。睡中惊掣。痧疹疮。胎风胎惊胎热等症。邪气实者。
天竺黄(四钱须要嫩白者)牛胆星(一两)朱砂(四钱一半为衣)天麻(五钱)雄黄(秋冬三钱春减半夏二钱)麝香(三分痘疹中不用)防风(三钱)甘草(三钱)上为细末。蜜丸芡实大。雪水糊丸尤佳。姜汤或薄荷汤磨服。痘疹时行。
加天花粉四钱。同药糊丸。
东垣黄汤治惊论。外物惊。宜镇心。以黄连安神丸。若气动所惊。宜寒水石安神丸。大忌防风丸。治风辛温之药必杀人。何也。辛散浮温热者。火也。能令母实。助风之气盛。皆杀人也。因惊而泄青色。先镇肝以朱砂之类。勿用寒凉之气。大禁凉惊丸。风木旺。必克脾胃。当先实其土。后泻其木。阎孝忠编集钱氏方。以益黄补土。误矣。其药有丁香辛热助火。火旺土愈虚矣。青橘皮泻肺金。丁香辛热。大泻肺与大肠。脾实当泻子。今脾胃虚。反更泻子而助火。重虚其土。杀人无疑矣。其风木旺证。
右关脉洪大。掌中热。腹皮热。岂可以助火泻金。如寒水来乘脾土。其病呕吐腹痛。泻痢青白。益黄散圣药也。今立一方。先泻火补金。大补其土。是为神治之法。
黄(二钱)人参(一钱)甘草(炙五分)上咀作一服。水一大盏。煎至半盏。去渣食远服。加白芍药尤妙。此三味。皆甘温能补元气。甘能泻火。内经云。热淫于内。以甘泻之。以酸收之。白芍药酸寒。寒能泻火。
酸味能泻肝而大补肺金。所补得金土之位大旺。火虚风木何由而来克土。然后泻风之邪。
金液丹旧方主病甚多。大抵治气羸。凡久疾虚困。久吐利不瘥。老人脏秘。伤寒脉微。
阴厥之类。皆气羸所致。服此多瘥。大人数十丸。至百丸。小儿以意裁度多少。皆粥饮下。
羸甚者化灌下。小儿久吐利垂困。药乳皆不入。委顿待尽者。并与数十丸。往往自死得生。
少与即无益。尝亲见小儿吐利已极。已气绝弃诸地。知其不救。试谩与服之。复活者数人。
硫黄(十两)上取精莹者。研碎入罐子。及八分为度。不可满。外用益母草。同井泥捣。因济罐外。
约浓半寸。置平地。以瓦片覆罐口。四面炭五斤拥定。以熟火一斤。自上燃之。候罐子九分赤口缝有碧烟。急退火。以润灰三斗覆至冷。剖罐取药。削去沉底滓浊。准前再。通五为足。(急用可三止。)药如熟鸡卵气。取并罐埋润地一夜。又以水煮半日。取药。柳木槌研细。滴水候扬之无滓。更研令干。每药一两。用蒸饼一两汤释化。同捣丸之。曝干密贮。
听用。
大青膏治伤风痰热发搐。
天麻青黛(各一钱)白附子(煨)乌蛇(酒浸取肉焙)蝎尾(各五分)天竺黄麝香(各一字。案古法用一字者。以药堆满钱上之一字也。用二字者同。亦有只用半字者。)上为末。生蜜丸豆大。每用半粒。薄荷汤化下。
人参羌活散治伤风惊热。
人参羌活川芎白茯苓柴胡前胡独活桔梗枳壳地骨皮天麻(等分)甘草(炙减半)上用生姜薄荷水煎。治惊热加蝉蜕。
钓藤饮治天钓潮热。
钓藤人参犀角屑(各半两)全蝎天麻(各二分)甘草(半分)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
消食丸治乳食过多。胃气不能消化。
砂仁陈皮神曲(炒)麦芽(炒)三棱蓬术(各半两)香附(炒一两)上为末。神曲。糊丸。麻子大。量儿大小。每服数分。白汤送下。
柴芍参苓散治肝胆经分。患天泡等疮。或热毒瘰之类。
柴胡白芍人参白术(炒)茯苓陈皮当归(各五分)丹皮山栀(炒)甘草(各三分)上每服二钱。水煎。
柴归饮治痘疮初起。发热未退。无论是痘是邪。疑似之间。均宜用此平和养营之剂。
以为先着。有毒者可托。有邪者可散。实者不致助邪。虚者不致损气。凡阳明实热邪盛者。宜升麻葛根汤。如无实邪。则悉宜用此。增减主之。
当归(二三钱)白芍(或生或炒一钱五分)柴胡(一钱或一钱半)荆芥穗(一钱)甘草(炙七分或一钱)水一钟半煎服。或加生姜三片。血热者加生地。阴虚者加熟地。气虚脉弱者加人参。虚寒者加炮姜肉桂。火盛者加黄芩。热渴者加干葛。腹痛者加木香砂仁。呕恶者加炮姜陈皮。若治麻疹。或以荆芥易干葛。阴寒盛而邪不能解者。加麻黄桂枝。
辰砂六一散解烦热。止渴。利小水。
粉甘草(一两)桂府滑石(飞六两)朱砂(三钱)上为极细末。量儿大小。每服一二三钱。开水调下。
犀角地黄汤治劳心动火。热入血室。吐血衄血。发狂发黄。及小儿疮痘血热等症。
生地(四钱)白芍丹皮犀角(镑各一钱五分如欲取汗退热必用尖生磨搀入上水一钟半。煎八分服。或入桃仁去皮尖七粒。同煎。以治血症。
七福饮治气血俱虚而心脾为甚者。
人参(随宜)熟地(随宜)当归(二三钱)白术(炒一钱五分)甘草(炙一钱)枣仁(二钱)远志(制三五分)上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
养心汤治心血虚怯。惊痫或惊悸怔忡。盗汗无寐。发热烦躁。
人参黄远志当归川芎枣仁五味子肉桂柏子仁白茯苓茯神半夏曲(各三钱)甘草(炙四钱)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六气煎治痘疮气虚。痒倒陷。寒战切牙。并治男妇阳气虚寒等症。
黄(炙)肉桂人参白术(炒)当归甘草(炙)上分量随宜。水煎。加减照六物煎法详见痘论六物煎下。
三柴胡饮凡素禀阴分不足。或肝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
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白芍(一钱半)甘草(炙一钱)陈皮(一钱)生姜(三五片)当归(二钱)上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如微寒咳呕者。加半夏一二钱。溏泄者。以当归易熟地。
参附汤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呃逆自利。脐腹疼痛。手足厥冷。呕恶不食。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等症。
人参制附子(须参倍于附或等分不拘五钱或一两酌宜)姜水煎服。
参归汤治心虚血热。自汗盗汗。(一名团参散一名人参汤)人参当归(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用雄猪心一个。切三片。以一片煎汤调服。
人参建中汤治虚劳自汗。
甘草(炙)桂枝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白芍(六两)胶饴(一升即麦芽糖)人参(二两)上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汉时分量。
权量与今时不同。酌宜用之可也。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丹溪人参竹沥之法丹溪云。痉比痫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用人参竹沥治之。不用兼风药。
人参竹沥上将人参煎汤。入竹沥和服。
五福饮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主心)熟地(主肾俱随宜用)当归(主肝二三钱)白术(主肺炒一钱半水二钟。煎七分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温者加姜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大营煎治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气血虚寒。心腹疼痛等症。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熟地(三五七钱)枸杞(二钱)甘草(炙一二钱)杜仲(二钱)牛膝(一钱五分)肉桂(一二钱)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二钱方效。如带浊腹痛者。加破故纸一钱炒用。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中气虚寒呕恶者。
加炒焦干姜一二钱。
大补元煎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症。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熟地(补精补阴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山药(炒二钱)杜仲(二钱)当归(二三钱若泄泻者去之)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枸杞(二三钱)甘草(炙一二钱)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如气分偏虚者。加黄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加。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破故纸之属。
十全大补汤治气血俱虚。恶寒发热。自汗盗汗。肢体困倦。眩晕惊悸。晡热作渴。遗精白浊。二便见血。小便短少。便泄闭结。喘咳下坠等症。
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减半)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减半)川芎(照芍药更减一半)黄(炙)肉桂(钱许)上水煎温服。
双金散治天钓。目久不下。
蜈蚣(一个。去头足尾。用真酥涂抹。慢火炙黄。置砧子上。面南立。用竹刀子当脊缝中亭。
利作两半个。左边者入一贴子内。为左字。右边者。亦入一贴子内。为右字。不得交错。错即大误矣。慎之慎之。)麝香(一钱。细研。先将左边者同于乳钵内。研作细末。却入在左字贴内收起。别用乳钵。将右边字者。入麝香同研极细。却入右字贴内收。不得相犯。)每有病者。眼睛钓上。止见白睛。兼角弓反张。更不能出声者。用细苇筒子。取左字贴内药少许。吹在左边鼻里。右亦如之。用药不可多。若眼未全下。更添些少。以意量度。其眼随手便下即止。
逍遥散治肝脾血虚。及郁怒伤肝。少血目暗。发热胁痛等症。
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甘草(炙)柴胡(各等分)上加煨姜薄荷少许。水煎。
加味归脾汤治脾经血虚发热等症。
人参黄(炙)白术(炒)茯苓枣仁(各二钱)远志当归(各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柴胡山栀(各一钱)水二钟。加圆眼肉七枚。煎七分温服。
妙香散治心气不足。惊痫。或精神恍惚。虚烦少寐。盗汗等症。
辰砂(三钱)麝香(一钱)木香(煨二钱五分)茯苓山药茯神远志黄(炙各一两)桔梗甘草人参(各五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一钱。温酒或白汤调服。
补肺散治肺虚。恶心喘急。久患咳嗽有痰。
阿胶(一两五钱炒)鼠粘子(炒)马兜铃(各五钱)杏仁(七粒)糯米(一两)甘草(三钱)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紫河车丸治癫痫。
紫河车(肥大者一具)人参当归(二味酌用为末)上将河车生研烂。入二药。加糯米粥少许捣。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日进三服。人乳化下。凡先天不足。后天亏败者。俱可随宜增用药物。照此制服。无不可也。或将河车用酒顿熟亦佳。
消风丸治风痫。先宜此药。
胆星(二钱)羌活独活防风天麻人参荆芥川芎细辛(各一钱)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薄荷紫苏汤调化下。
秘旨安神丸(方见热论)导赤散(方见实论)四君子汤(方见热论)五味异功散(方见热论)六君子汤(方见寒论)附子理阴煎(方见寒论)六味回阳饮(方见寒论)胃关煎(方见寒论)异功散(即五味异功散方见热论)地黄丸(方见热论)泻青丸(方见实论)益黄散(方见寒论)惺惺散(方见表论)四柴胡饮(方见实论)柴胡清肝散(方见热论)补中益气汤(方见虚论)八珍汤(方见虚论)
不可饿论第十
内经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又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又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又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又曰。营气之道。纳谷为实。又曰。脾者。仓廪之官。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又曰。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士材曰。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愿饮食之于人。不綦重欤。岂知近日医流。毋论大人小儿。凡遇发热。不分表里虚实。便一概禁绝其饮食。而惟扬属为尤甚。至有饿不死伤寒之说。愚夫愚妇。习焉不察。
至死不悟。嗟乎。胃气者。元气也。饮食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人非饮食。何以生乎。且夫风寒外感。未曾传里之时。其邪在表。里本无病。其人自能食。若表不解。邪传入里。其人自不能食。方其在表能食之时。医者妄绝其饮食。是先绝其胃气也。胃气一伤。则诸脏无所禀气而皆伤矣。诸脏之气皆伤。则正不胜邪。正不胜邪。则无以捍御外侮。势必邪气乘虚内陷。而直入堂奥矣。若曰风寒宜饿。试问仲景先生伤寒论第一条。风伤卫。服桂枝汤后。
令人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谷气内充。则邪不能入。且俾胃中阳气鼓动。邪自作汗而解者。为何说也。况汗生于阴。非饮食无以生阴长阳。所宜禁者。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耳。此或因从前病家。不耐甘淡。仍食粘滑肉面之物。医者不免有勿多食之戒。愚者闻之。错会其说。遂至承认袭谬。贻害至今。杀人无已。在大人或可自知饥甚难支。犹可追呼索食。在小儿则口不能言。任人布置。势必轻病变重。辗转呻吟。不至饿死不止。伤心惨目。莫此为甚。间有愈者。亦必羸弱不堪。致使壮者怯而弱者夭。孙真人云。小儿有病。
宜单乳不哺。足可证今人清饿之谬历览名家所着之书。亦从未有饿之一字。盖人之既长。
全资谷气以为生。婴孺之时。必赖乳饮以为命。吾今与医家病家约。凡于外感之症。毋论大人小儿。若其能食者。不必禁其食。不能食者。当思所以食之。要之能食之病。其病必不死。虽弗药可也。不能食之病。除伤食恶食外。医者务求其所以而治之。俾其能食。则其病亦自愈。有志于生命者。慎毋以习俗相沿。亦蹈饿人之弊也。吾特于此谆谆而详戒之。
治痘论第十一
痘疮一证。由先天伏毒。触后天时行之气而后发。在上古民物贞淳。并无所谓痘疮之说。至于后世。乃至人人不免。为婴儿生死一大关头。虽曰天地之气运使然。要亦人事之不古耳。
其候有三。曰顺险逆。辨之有四。曰寒热虚实。盖顺症可不必治自愈。逆症难治难愈。
所宜治者。惟险症而已。所谓险症者。或由天时不正。或因禀赋素虚。或兼外感。或挟内伤。或将护失宜。或服药谬妄。率皆人事之不齐。非痘疮之自为险逆也。尝见近日幼科。动称火毒。大黄石膏之属。率意轻投。致使脾肾生气大伤。势必毒瓦斯乘虚内陷。冤乎冤乎。此非医为之乎。
且夫痘疮见点之后。毒瓦斯悉已发越在表。最忌攻里。前人戒妄汗妄下。已不胜谆切详尽。何后人之懵懵也。主治之法。辨列于后。宜详观之。然欲无险逆而求万全。莫如种痘附种痘说。
[治痘论第十一] 表虚见证主治之法
表虚之状。初发热时。其热必微。或恶寒。身振振摇动。如疟之状。宜柴葛桂枝汤。加黄主之。或寒热往来。四肢厥冷。面色青白。或多汗恶风。或怠惰嗜卧。脉必浮细而弱。宜温中益气汤。参内托散。或十宣散之类主之。若初见点便作痒者。宜六气煎。加川芎白芷防风荆芥。或十宣散之类主之。若表虚不能约束毒瓦斯。以致一齐涌出。颗粒细碎者。实表解毒汤主之。若表虚无力托送。以致痘出不快者。实表解毒汤。十宣散。保元汤之类主之。若已见齐。而痘色灰白。顶陷。或伏陷。或不起发。不光泽。或色嫩皮薄。或痒。或如水泡。
或摸不碍手。或根窠不红。或倒靥。或不能结痂者。脉必细数无力。悉是表虚之候。宜保元汤。十全大补汤。六气煎之类主之。若已成浆。不因吐泻。而忽见寒战者。表虚甚也。养卫化毒汤主之。
[治痘论第十一] 表实见证主治之法
表实之状。初热之时。壮热无汗。恶寒头疼身痛。脉浮紧数。如在冬月寒胜之时。宜人参败毒散主之。如时令暄热。宜升麻葛根汤主之。如不寒不热天气温和之时。宜柴归饮主之。
然此皆为表实者宜之。设或禀赋素虚。或表邪不甚。或肢体潮润。或已见点。虽升麻葛根汤亦不宜用。矧败毒散乎。倘误表之。必致溃烂之变。其次若面赤唇紫。眼红鼻塞。皮焦肤赤。手足热甚者。宜搜毒煎。或加柴胡。或柴归饮主之。若已见点。而痘色红紫。肿疼痛。
或皮浓而硬。或痈肿疔。脉见浮洪滑实。里气亦实者。四味消毒饮。鼠粘子汤之类主之。
若已见点。而身热不退者。宜滋营气。芎归汤主之。不得肆用表散。盖妄汗能致烂也。慎之慎之。若已见点。而偶为风寒所感。痘出不快。身热加增者。此又宜微表之也。柴归饮主之。
[治痘论第十一] 表寒见证主治之法
表寒之状。不起发。不红活。根窠淡白。宜保元汤。六物煎。参内托散之类。少加酒同煎主之。若已起发。而身凉痒。倒陷干枯者。宜保元汤。六气煎。十全大补汤之类作大剂。
亦少加酒煎主之。不应者。加鹿茸附子。
[治痘论第十一] 表热见证主治之法
表热之状。肌肤大热。气粗喘满。烦躁狂言。宜羌活散郁汤。柴归饮之类主之。若身外热甚。而唇润不渴。目无赤脉。大小便调。身虽大热。但然。柴归饮主之。若已出而根窠红紫。宜四物汤。凉血养营煎之类主之。若已见点。而顶赤发。凉血养营煎。犀角散之类主之。若头面红肿。紫黑焦枯。紫草快汤。凉血养营煎。六味地黄汤之类主之。若夹夹疹。眼红唇裂。凉血养营煎主之。
[治痘论第十一] 里虚见证主治之法
里虚之状。或因先病吐泻或因误服寒凉之剂。或痘疮已出未出之间。而为吐泻呕恶。精神倦怠。喜热饮食者。宜六君子汤。五君子煎。理中汤。参姜饮之类主之。若少食。或不思食。
或食亦不化。此脾胃之气虚也。宜五味异功散。四君子汤之类主之。若二便清利。或溏泄不渴。或气促声微。或神昏多睡。或腹膨嗳气。吞酸。脉见弱而无力者。宜人参理中汤。保元汤。六气煎之类主之。若痘未出。发热之初。而见吐泻一二次即止者。其痘出必轻。不必治之。此又不可不知也。要之痘疮全赖里气完固。若里气虚损。则生机息矣。喜用石膏大黄者。吾诚不知其为何心也。
[治痘论第十一] 里实见证主治之法
里实之状。二便秘结。胸膈胀满。作渴喜冷。或唇燥咽干。口疮舌黑。脉见沉数有力。
痘形未见之时。宜微下之。四顺清凉饮。当归丸之类。少少与之。若肢体热甚。柴胡饮子。若烦躁惊狂。声高谵语。脉见洪滑者。辰砂六一散。退火丹。导赤散之类主之。若痘已隐隐见于皮肤之间。此痘已发越在表。若里症果急。宜微通其二便。断不可过用攻里之剂也。若妄下之。必致里虚而变内陷矣。慎之慎之。要之近日属实之症不多。若妄用之。则大误矣。且痘疮最喜里气完实。自必能食。虽兼他症。以末治之可也。
[治痘论第十一] 里寒见证主治之法
里寒之状。大小便利。面青目白。或因脏腑素虚。或因误服凉药。而见疮白神倦。吐泻呕恶。气促肢冷。或腹胀腹痛。以致痘出不快。或已出而陷伏倒靥者。宜六气煎。九味异功煎。
十二味异功散之类主之。若已见齐。或行浆之际。为凉药所误。以致吐泻寒战切牙者。
木香散。十二味异功散之类主之。然此二方。温则有余。补则不足。不若用九味异功煎为最妙。若因误食生冷。而致腹胀腹痛。或吐泻者。理中汤。加肉桂木香。或四君子。加干姜木香之类主之。若胃气虚寒。腹痛喜按者。黄建中汤主之。若脾肾虚寒。小腹作痛。泻利不止者。胃关煎主之。大抵里寒之症。必由误服寒凉攻伐之剂所致。奈何近日幼科。胸中毫无的确明见。粗浅浮躁。肆用寒凉。致令小儿阳气受伤。里虚变逆。死者多矣。深堪哀悯。有人心者。其亦知所以自省矣。
[治痘论第十一] 里热见证主治之法
里热之状。烦躁狂言。口干大渴。内热自汗。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脉见沉数有力。宜退火丹。四顺清凉饮之类主之。若衄血。元参地黄汤。加陈墨汁主之。溺血。大厘清饮主之。若已出未出之际。衄血或溺血者。并宜犀角地黄汤主之。血止后。即宜用调元汤主之。或少加木通。若初见发热。便觉大渴。
唇焦舌燥者。宜葛根解毒汤主之。若火迫庚金而协热作泻者。必其脉见洪数。身有大热。口有大渴。喜冷恶热。烦躁多汗。中满气粗。痘色肿红紫。口鼻热赤。小水涩痛。禀赋素实者。宜黄芩汤主之。然此症不多。断不可以此汤误治虚寒泄泻也。慎之慎之。又或已未见点之时。咽肿喉痛者。甘桔汤。加牛蒡主之。若已见齐。起胀灌浆之时。而见喉痛者。此因喉内有痘作痛。收靥时自愈。不必治之。若痘已出齐。而脾肺有热。作渴喜冷者。宜人参麦门冬散主之。若痘出而夹夹疹。烦躁大渴。妄言妄见。双解散主之。以上皆当与各条参看。果属里热。始无贻误。倘稍涉疑似。则害人不浅矣。慎之慎之。
[治痘论第十一] 顺逆
身无大热。痘脚稀疏。根窠红绽。不泻不渴。乳食不减。四肢温和。声音清亮。精神如常。脉象和缓。此属顺症。不须服药自愈。至若逆症。咳嗽声哑。饮食挫喉。一恶也。腹胀气促。
闷乱不宁。二恶也。渴泻不止。切牙寒战。三恶也。疮嫩易破。痒不止。四恶也。紫黑灰色。顶陷喘渴。五恶也。若按上法急为救疗。十中尚可全活八九。慎勿以其恶。
遂弃而不治也。此外尚有轻变为重。所犯者七。一不忌口味生冷滑腻。致令脾胃受伤。二先曾泄泻。里虚不能托毒外出。三过服表药。或不避风寒。致损表气。四饵凉药。及妄用攻里之剂。致令里气虚寒。毒瓦斯不能发出。五秽气所触。详见种痘说内。盖血气闻香则顺闻臭则逆。
顺则易出易靥。逆则难愈。六生人辄至。及僧尼孝服。七犯房屋。又重变为轻。返凶为吉。所慎者五。一谨避风寒。二身常和暖。寒则添衣。热则减去。务得中和。毋令太过不及。三节饮食。大忌西瓜柿橘菱角水蜜等冷物。恐内伤胃气。及肥肉油腻。滑肠作泻。酸咸作渴。
酒葱蒜鱼羊腥物作痒。务使脾胃充实。则痘疮易出易靥也。四大便稠。饮食调和。不致泄泻。
——日二日一次为调。日行二三次为利。宜急用甘温补脾药。若值灌浆之时。虽三四日不行。
不得误以为秘。五按法调理。补气血。顾脾胃。避风寒。节饮食。毋妄汗。毋妄下。斯皆可以转重就轻。返逆为顺。庶几不致变轻为重矣。
[治痘论第十一] 戒妄汗妄下
人之一身。本乎气血。气为卫。血为荣。气阳而血阴也。阳主动。所以冲畅隧道。运动枢机者也。阴主静。所以弃溢脏腑。灌溉周身者也。然其所重。则又在乎脾胃。是故脾胃者。五脏六腑。生化之大源也。经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至于痘疮。则全资气血。但得气血充畅。则易出易收。气血不足。则变症百出。故始出之际。赖气血以载毒外出。继则因气血以起胀灌浆。终之以结靥落痂。莫非气血为之运化。倘气血稍虚。脾胃一损。则生机息而化源绝矣。奈何宋麟祥之痘疹正宗。误用寒凉攻伐。致令愚盲幼科。避诸大家之烦。贪痘疹正宗归宗汤一方之易。遂至一时翕然用之。不分虚实寒热。妄行攻下。以致阴阳脾胃之气俱伤。变症因之蜂起。因而死者多矣。盖妄汗伤阳。则凡起发灌浆收靥之力。皆失所赖。势必变为烂音哑。皮薄痒。外剥而死。故前人于痘疮见点之后。便禁用升麻葛根汤。恐发得表虚也。妄下伤阴。则凡脏腑化源。精神锁钥。饮食仓廪。皆为所败。是必变为陷伏。不起发。不灌浆。灰白倒靥。手足逆冷。吐利不食。寒战咬牙。腹痛虚胀。内攻而死。故前人禁用大黄石膏枳壳生地鼠粘紫草芩连栀子之属。恐攻得里虚也。故钱氏曰。疮疹惟用温平药治之。不可妄下及妄攻伐。良有以也。陈氏云。痘以太阴脾肺二经为主。肺宜温而脾宜燥。万氏云。痘疮始终以脾胃为主。胃尝养而脾当补。马氏云。痘以少阴心经为主。火不可太清。血不可太凉。三说皆是也。盖脾为孤脏。能灌四旁。则四脏皆赖一脏以养之。况脾属土而主肌肉。若能化水谷。成津液。灌溉诸经。令肌肉不枯。气血得其助。痘何难成。但寒土不能生物。必有阳气熏蒸于下。而后能成发育也。如草木之根在土。而冬月何以不生。以真阳之气息也。可见脾受水谷。化生津液。必藉火气。始能成腐化之功。所谓火能生土。火乃土之母也。心为君火。能役相火。主乎血脉。若心火不息。血不寒凝。自能与脾之津液相为流通。痘自红润而鲜艳。所谓血主濡之。气主之。气无血不走。血无气不行。气乃血之帅也。气行血亦行。肺统一身之气。主乎皮毛。若肺气充盈。自能与心之血脉相为周运。痘自尖圆而肥润。是血气充资足。交会于前。脾生津液。
助养于后。痘之成功。三脏缺一不可。若肝脏则无与焉。至于肾脏。如攻伐太过。或经泄泻。肾气损伤。则痘疮变黑。归肾而死矣。薛氏曰。凡痘疮在四五日之间死者。毒瓦斯盛真气虚而不能起发也。六七日之间死者。元气虚而不能灌脓也。旬日之外死者。邪气去。脾胃败。而元气内脱也。治者但能决其死。而不知其死必本于气血亏损。苟能逆推其因。而豫为调补。岂断无生理哉。盖起发灌脓结痂。三者皆由脾胃荣养。不可妄投表下攻伐之剂。庶不误人于夭札也。业幼科者。可不戒哉。请更言之。试问痘疹正宗。专以归宗汤一方。肆用寒凉攻伐。欲以应无穷之痘。有是理乎。不待明智之士。自能觉其非矣。何幼科昧心丧良。故蹈其辙也。有力仁人。若能火其书毁其板。使邪说息而正道行。则于婴儿造福不浅矣。
[治痘论第十一] 痘后
痘疮收靥落痂之后。其婴儿气血必虚。盖自初热伤阴。以至出齐起发灌浆结靥落痂。莫非气血之所为。且或体虚痘密。遍体不留余隙。果能一一冲托成实。则是周身气血。皆为痘用。
周身气血皆为痘用。则未有不耗伤者。气血既皆为痘耗伤。则凡于落痂之后。必宜加意培补。
纵有他症。皆当以末治之。务令气血得以充足撤消。不致遗后日多疾之患。譬如以人搏虎。
虎虽毙而人之气力伤矣。人之气力既伤。未有不需饮食酒肉以将息者。奈何近日俗习。不知此理。每于痘疮。皆喜进清凉之剂。于落痂之后。亦妄用黄连栀子苦寒之属。谬曰败毒。致使脾胃生气大伤。饮食减少。羸孱弱。卒难撤消。或即变生他症。仍归夭亡。可胜浩叹。嗟乎。痘不成浆。由气血不能运化。痘既成浆。毒瓦斯已解。果使浆稠痂浓。则毒瓦斯全解。痂落之后。尚何余毒之可清。在禀赋壮实。血热瘢紫者。或堪其谬。若瘢色红淡。或雪白者。服之必死。妇人无知。庸医谬习。沉迷痼结。祸世已深。仆思挽救。是以不惜谆复其词。用以代铎。以振世之聋聩云。
[治痘论第十一] 附种痘说
粤稽上古之世。民物贞淳。人心恬淡。并无所谓痘疮一症者。迨至有唐以后。风俗浇漓。人情穿凿。淫嗜好。醇酒膏粱。六淫外干。七情内扰。脏腑郁蒸。气精滓浊。及至分形受质。两情相感。一气浑融。错杂之邪。交相施泻胚胎之始。毒即伏焉。既生之后。必待天地时行疫疠之气。或挟外感内伤之邪。触之斯发。乃至遁为传染。比户皆然。为婴儿所必不能免。此父母遗毒之为害也如此。加以近日医无善术。用药乖离。遂至险逆相寻。死亡略半。
此庸医之为害也又如此。嗟乎。父母爱子之心。何所不至。劬劳鞠育。惟疾之忧。一旦为庸医所误。呼救何从。甚且宗祀攸关。赖此一线。抑或贞嫠忘死。守此藐孤。一遇差迟。
衔冤更惨。真令人言之痛心。闻之堕泪者也。幸至有宋。有神人出。而立种痘一法。乘儿无病之时而种之。其种出之痘。少者不过数粒。多者不过数十粒而已。且不需服药。诚挽回造化。避危就安。万举万全之良法也。
本朝高宗纯皇帝。仁被万方。德逾千古。悯兹良法方书未载。恐日久湮没失传。特于御宗金鉴书内。编辑种痘心法要旨。仰见仁慈。恩深保赤者矣。第迩来能种之子。皆有力之家。单寒之儿。犹然自出。岂不大负国家及在昔神人之初念乎。原其所以。屈于力有所不能耳。今喜博爱堂诸君子。发心择请种师。并资助衣食。广为贫家儿女种痘。洵慈幼之盛举也。予甚乐焉。用是特缀数语。并冀广为劝导。使人人皆能效法诸君子。于以修福而广皇仁。端在是矣。功德岂有量哉。
——种痘原所以去险履平。避危就安而设。务宜用种出之痘。所落之痂作苗。其气纯正。无天行时毒外感内伤之邪。夹杂于中。种出自然稀疏顺吉。应时成功。决无愆忒。若夫时痂。则断不可用。至于种法。宜以水苗为上。
——下苗之后。调摄禁忌。不可不慎。自始至终。不可稍忽。如避寒热。慎饮食是也。假气严寒。盖覆宜温暖。勿使受寒。恐被寒气所触。则痘不得出。亦不可过于重棉叠褥。火器熏靠衣被。致热气壅滞。使痘不得宣发。天气和暖。盖覆宜适中。恐客热与毒相并。致增烦热。亦不可轻易着单露体。致风寒外侵。阻遏生发之气。此寒热所以贵得其平也。卧处常要无风。夜静不断灯火。不离亲人看守。一切食饮。宜豫为现成。以备不时之需。如时有迅雷烈风之变。宜谨帷帐。添盖覆。多烧辟秽香。以辟一时不正之气。至于饮食。人之气血。藉以生化。痘之始终。全赖乎此。若饮食亏少。气血何所资助乎。但不可过甚。若过饮。则饮停不化津液。过食。则食滞壅遏气机。大凡吮乳之儿。不多乳。不阙乳。能食之儿。勿餐生冷粘硬。勿啖辛热炙爆。勿恣意茶水。勿饮凉浆。食不过饱。亦不令饥。此饮食所以贵得其平也。寒热饮食而外。则凡举止动作。既不可任意骄纵。亦不可过于拂逆。惟在调摄之人。
耐其性情。兢兢业业。善为保护。不但慎于既种之后。且当慎于未种之先。不但慎于见苗之初。犹当慎于落痂之后。种师宜谆谆告诫。务期详细。使彼知关系匪轻。心存谨慎。如法调摄。可保万全。至于禁忌。亦最紧要。凡种痘之家。房中最要洁净。切忌冲犯。宜明亮。
不宜幽暗。勿詈骂呼怒。勿言语惊慌。勿对梳头。勿对搔痒。勿嗜酒。勿歌唱。凡房中淫气。妇人经候气。腋下狐臭气。行远劳汗气。误烧头发气。误烧鱼骨气。吹灭灯烛气。硫黄蚊烟柴烟气。煎炒炙爆气。葱蒜醉酒气。沟渠污浊气。霉烂蒸湿气。溷圊厕桶气。病患秽恶气。新丧秽气。以上务宜谨慎遵守。毋稍懈忽。倘自不经心。致令触犯。咎难他诿也。仍宜谨伺房门。勿令生人及僧尼孝服人辄入。宜将此刷印。人给一张。俾各自慎。
[治痘论第十一] 辟秽香方
苍术大黄(减半)上二味共为细末。红枣煮汤。连肉和成条晒干。宜豫制给人。一凡房屋宽深者。自宜听其在家。
谨慎将护。倘室庐狭隘。或不足以蔽风雨者。果能筹屋以备暂居。则更妙矣。并且随时酌借帐被。
─每一小儿。宜给红兴布扎头一条。红稀布小褂一件。取其新洁而又和软也。若极贫之儿。于冬令严寒之时。则当改给絮袄矣。此宜随时斟酌。
在于发热之时与之。以杜冒滥。既见点后。给灯油鱼馒钱。三百六十文。倘不守禁忌。
将护失宜。致生他症。设有不测者。亦宜量给小费。此虽万中之一。然不得不豫为之筹也。
─一岁之内。四时宜否。要在活人。非富贵之家。自种可比。但于五六七月间。借以深邃房屋。少少种之。以为接苗之计。其余各月。不妨随到随种。多多益善也。下苗日期。宜避破闭。及四立二分二至之前一日。并年命刑冲破害。及岁煞灾煞劫煞。天克地冲比冲之日。
─凡验看小儿。以耳后筋纹为主。红而纹少者为上。纹多而色不紫赤者次之。若纹多而色兼青紫。此虽不可与种。然听其自出。则更难矣。宜赠以稀痘药。数服后。令其再诣师验看。
若转为红色。则又宜亟为之种矣。此外如病后。或现有病。或未及周岁。皆当缓种。必俟其气血和平。始与之种。除此以往。无不可种之儿也。稀痘药方附后。
消毒救苦汤羌活防风连翘生地酒黄柏升麻麻黄根(各五分)川芎本柴胡葛根生黄芩酒黄芩苍术(各二分)细辛生甘草白术陈皮红花苏木(各一分)当归身黄连(各三分)吴茱萸(半分)共为粗末。周岁之儿。每用三钱。两三岁者用五钱。于四立前一日。东流水煎。调制朱砂服。
制朱砂法用当归川芎升麻甘草(各六两)东流水六大碗。新砂锅。桑柴文火煎减半。倾出。滤去渣。用好朱砂四两。绢包线扎。
悬胎离砂锅底寸许。挂定。将前所滤之汤。陆续入于锅内。桑柴火缓煮。俟汤将干。取起研极细末。一岁一分。
下苗后。必以七日。五脏传遍而后发热为则。然亦有六日而即热者。亦有九日十一日而始热者。此其常也。若发热于五日以前。此际苗气尚未传遍。热何由作。必因将护不慎。致犯外感内伤。或已染时行之气。而欲出天花也。与种痘无涉。种师宜豫申明其说焉。若逾十一日不热。宜更为补种。
附方柴葛桂枝汤主表散痘热。
柴胡干葛桂枝防风白芍甘草人参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表虚加黄。
温中益气汤气血双补。疏通隧道。并达四肢。
人参白术(炒各五分)生黄(八分)归身白茯苓(各六分)甘草(炙)川芎(各四分)白芷防风(各四分)木香官桂(去粗皮各二分)山楂肉(六分)生姜一片。枣一枚去核。水一大钟。煎四分温服。
参内托散痘虚发痒。或不化脓。或为倒靥。
人参黄(蜜炙)当归川芎浓朴(姜制)防风桔梗(炒)白芷紫草官桂(去粗)皮木香甘草(各等分)糯米一撮。水煎。色淡白者。去防风紫草白芷。宜多加糯米。一方有芍药。
十宣散调气补血。内托疮毒。五日后必用之方也。亦治痈疽。
人参黄当归(各二钱)川芎防风桔梗白芷炙草浓朴(各一钱)桂心(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木香汤调下。
实表解毒汤人参黄当归生地甘草白芍柴胡升麻片芩(酒炒)元参地骨皮上入薄荷叶少许。淡竹叶十片。水煎。
保元汤治痘疮气虚陷者。
人参(二三钱)甘草(炙一钱)肉桂(五七分)黄(二三钱灌脓时酒炒回浆水一钟半。加糯米一撮。煎服。此药煎熟。加人乳好酒各半盏。和服更妙。
酌宜用之。头额不起。加川芎(三五分)。面上。加升麻(三四分)。胸腹。加桔梗(三四分)。
腰膝。加牛膝(四分)。四肢不起。加桂枝(二三分)。呕恶。加丁香(三四分)。元气虚寒。加大附子(制七八分。或一钱)。
养卫化毒汤人参黄(炙)桂枝甘草当归上水煎服。
人参败毒散治时疫疹。
人参茯苓枳壳甘草川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各等分)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
升麻葛根汤解发痘毒。
升麻葛根白芍甘草各等分水一钟。煎七分温服。
搜毒煎解痘疹热毒炽盛。紫黑干枯。烦热便结。纯阳等症。
紫草地骨皮牛蒡子(研)黄芩木通连翘蝉蜕芍药(各等分)水一钟半。煎服。表热者加柴胡。
四味消毒饮治痘疮热盛。毒瓦斯壅遏。无问前后皆可服。
人参甘草(炙)黄连牛蒡子(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一钱。加姜一片。水一盏。煎四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鼠粘子汤治痘稠身热毒盛。服此以防青干黑陷。并治疹稠密。
牛蒡子(炒研)归身黄甘草(炙)柴胡黄芩(酒炒)连翘地骨皮水煎服。热退则止。
芎归汤养营起痘。
当归川芎(减半)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红花汤调服。
六物煎治痘疹血气不充。随症加减用之。神效不可尽述。
甘草(炙)当归熟地(或用生地)川芎(三四分不宜多)白芍(俱随宜加减)人参(或有或无随虚实用之气不虚者不必用)水煎服。如发热不解。或痘未出之先。宜加柴胡以疏表。或加防风佐之。如见点后。痘不起发。或起而不灌。或灌而浆薄。均宜单用此汤。或加糯米人乳好酒肉桂。以助营气。如气虚痒不起。加川山甲炒用。如红紫血热不起。宜加紫草。或犀角。如脾气稍滞。宜加陈皮山楂。如胃气虚寒多呕者。加干姜炒用。或加丁香。如腹痛兼滞者。加木香陈皮。表虚气陷不起。或多汗者。加黄。气血俱虚。未起未灌而先痒者。加肉桂白芷。如元气大虚。
寒战切牙。泄泻。宜去芍药。加黄。大附子干姜肉桂。
羌活散郁汤治实热壅盛郁遏。不得达表。气粗喘满。腹胀烦躁狂言谵语。睡卧不宁。大小便秘。毛竖面浮。眼张若怒。
并有神效。并为风寒外搏。出不快者同治。
防风羌活白芷荆芥桔梗地骨皮川芎连翘甘草紫草大腹皮鼠粘子上为粗末。水一钟。灯心十四根。煎六分温服。
凉血养营煎治痘疮血虚血热。地红热渴。或色燥不起。及便结溺赤。凡阳盛阴虚等症。悉宜用此。
生地当归白芍生甘草地骨皮紫草黄芩红花水一钟半。煎服。量儿大小加减用之。渴加天花粉。肌热无汗。加柴胡。热毒盛者。加牛蒡子木通连翘之属。血热毒不透者。加犀角。
犀角散治痘疮痈毒时毒。热盛烦躁多渴。小便赤涩。或赤。
犀角(镑)甘草(炙各五分)防风黄芩(各一钱)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五分。温服无时。
紫草快汤治痘疹血气不足。或血热不能起发灌脓。色不红活。
紫草人参白术(炒)当归川芎白芍茯苓甘草木通(等分)上加糯米。每服三五钱。水煎。
参姜饮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等症。
人参(三五钱或倍之)甘草(炙三五分)干姜(炮五分或一二钱或用煨生姜三五水一钟半。煎七八分。徐徐服之。
当归丸治便坚三五日不通。里气实而禀赋强者。
当归(五钱)紫草(三钱)黄连(一钱五分炒)甘草(炙一钱)大黄(二钱上以当归紫草熬成膏。下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三岁以下儿服十丸。
七八岁儿。二十丸。食前清米饮下。渐加之以和为度。
退火丹治痘中狂妄神方。
滑石朱砂(飞各一钱)冰片(三厘)共为细末。冷水调一分服。得睡少时。神安气宁。痘转红活矣。
九味异功煎治痘疮寒战切牙。倒陷呕吐。泄泻腹痛。虚寒等症。用代阵氏十二味异功散等方。
人参(二三钱)黄(炙一二钱)附子(制一二钱)熟地(二三钱)甘草(炙七分或一钱)当归(二三钱)肉桂(一钱)干姜(炮一二钱)丁香(三五分或一钱)上量儿大小加减用。水一钟半。煎七分。徐徐与服。泄泻腹痛。可再加肉豆蔻(面炒一钱)或白术(一二钱)。
十二味异功散治元气虚寒。痘疮色白。寒战切牙。泄泻喘嗽等症。
人参丁香木香肉豆蔻陈皮浓朴(各二钱五分)白术(炒)茯苓官桂(去粗皮各二钱)当归(三钱五分)半夏(制)附子(制各一钱五分)上为粗末。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去渣服。
木香散治痘疮虚寒多滞者。
木香丁香大腹皮人参桂心甘草(炙)半夏(制)诃黎勒赤茯苓青皮前胡(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二三钱。姜水煎。去渣服。薛立斋先生曰。前方治痘疮已出未愈之间。
其疮不光泽。不起发。不红活。五七日内。泄泻作渴。或肚腹作胀。气促作喘。或身虽热而腹胀。足指冷。或惊悸。或汗出。或寒战切牙。或欲靥不靥。疮不结痂。或靥后腹胀。
泄泻作渴。此皆脾胃虚寒。津液衰少。急用此药治之。若误认为实热。用寒凉之剂。及饮蜜水生冷瓜果之类。必不救。张景岳先生云。以上二方。温性有余。补性不足。用治寒症则可用治虚症则不及也。
黄建中汤治诸虚羸瘠百病。
甘草(炙)桂枝生姜(等分)白芍(倍用)大枣胶饴(即麦芽糖)黄(炙)上水煎减半去渣。入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
元参地黄汤治痘疹衄血。
元参生地黄丹皮栀子仁甘草升麻(各五分)白芍(一钱)蒲黄(炒五分)水一钟。煎七分温服。本方宜减去升麻。恶其上升也。加陈墨汁和服。黑色象水。能制火也。
大厘清饮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溺血蓄血。腹痛淋闭等症。
茯苓泽泻木通猪苓栀子枳壳车前子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温服。如内热甚者。加黄芩黄柏龙胆草之属。如大便坚硬胀满者。加大黄。
调元汤人参黄(炙)甘草(炙)上水煎服。按此即保元汤无肉桂者。名为调元汤。即东垣先生之黄汤也。东垣用为小儿治惊之剂。魏桂严用以治痘多效。因美之。名调元汤也。盖小儿元气未充。最易伤残。用此保全。诚幼科王道之妙方。但能因此扩充。则凡气分血分。虚寒虚陷等症。皆可随症增减。无不可奏神效也。
葛根解毒汤治痘毒止渴良方。
葛根升麻(减半)生地麦冬天花粉(等分)甘草(减半)上取糯米泔水一盏。煎七分。入茅根自然汁一杯服之。
黄芩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发汗。
黄芩甘草(炙)白芍大枣上水煎温服。若呕者加半夏生姜。按此方系治泄泻。第此症不多。不可以此方误治虚寒泄泻也。宜详前热论。
甘桔汤治一切风热上壅。咽喉肿痛。
甘草(二钱)桔梗(一钱)水煎。食后服。喉中有痘。初见点时痛甚者。加牛蒡子。
人参麦门冬散治痘疮微渴。
麦门冬(一钱)人参甘草(炙)白术(炒)陈皮浓朴(姜制各五分)水煎温服。量儿增减。薛氏曰。此方治痘疮热毒。气虚宜用之。若因气虚作渴。宜人参白术散。
双解散治痘疹表里俱实者。
防风川芎当归连翘白芍薄荷大黄(各五分)石膏桔梗黄芩(各八分)荆芥穗白术(炒)桂枝(各二分)滑石(二钱四分)甘草(二钱)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一钟。温服无时。
六气煎(方见辨惊风之误论)十全大补汤(方见辨惊风之误论)柴归饮(方见辨惊风之误论)四物汤(方见虚论)六味地黄汤(即地黄丸作煎剂方见热论)六君子汤(方见寒论)五君子汤(方见寒论)理中汤(方见寒论)五味异功散(方见热论)四君子汤(方见热论)人参理中汤(即理中汤人参分量加重用方见寒论)四顺清凉饮(方见里论)柴胡饮子(方见实论)辰砂六一散(方见辨惊风之误论)导赤散(方见实论)胃关煎(方见寒论)犀角地黄汤(方见辨惊风之误论)
治疹论第十二
疹。天行时毒之气也。亦禀受胎毒之气也。出于痘前者。名奶疹子。出于痘后者。名正疹子。要亦生人必不能免之数也。初发热时。咳嗽喷嚏。鼻流清涕。面浮腮赤。两目胞肿。眼泪汪汪。有如醉状。或呕恶。或泄利。或手掏眉目鼻面。是即出疹之候也。然必发热五七日。或多至十一二日。始见疹子者。宜徐徐升托表邪。俾疹毒出尽。则儿无事矣。切忌妄汗妄下。若妄汗。则增其热。为鼻衄。为咳血。为口疮咽痛。为目赤痛。为烦躁。为大小便不通。妄下。则虚其里。为滑泄。为下痢赤白。为隐伏。为喘逆。多至不救。慎之慎之。主治之法。轻者。宜升麻葛根汤。透邪煎。柴归饮之类主之。重者。宜金沸草散主之。兼泄利者。合升麻葛根汤。去葛根。加白芷主之。若发热至六七日。明是疹子。却不见出。此皮肤坚浓。腠理闭密。又或为风寒外袭。或会有吐利。乃伏也。宜急用麻黄汤。调柽叶散发之。外用胡荽酒。麻蘸戛之。如一向未更衣者。此毒甚于里也。以七物升麻丸解之。若咳嗽不止。
上气喘急。面浮目胞肿者。宜甘桔汤。消毒散。泻白散。三方合用。若更兼热盛烦渴。加石膏知母黄芩天花粉之类主之。若自汗出。或鼻衄者。不须止之。但不可太过。如汗太多。人参白虎汤。或黄连汤之类主之。若衄太多。元参地黄汤。或茅花汤之类主之。若吐甚者。黄芩汤。加茅根芦根枇杷叶主之。若利甚者。黄芩汤吞香连丸主之。若咽候肿痛者。甘桔汤。加元参牛蒡连翘。或射干鼠粘子汤之类主之。既见疹后。色贵通红。必以三日周身普遍而渐没者为轻。若色淡白者。此心血不足也。养血化汤主之。若色太殷红。或微紫者。此血分有热也。大青汤主之。疹收之后。清涕复来。始为正候。若疹既收后。身有微热。不须施治。若身热太甚。或日久不减者。柴胡麦门冬散主之。若发枯毛竖。肉消骨立。渐见羸瘦者。柴胡四物汤主之。若疹后发热不除。忽作搐者。导赤散加人参麦门冬。兼安神丸主之。若疹后咳嗽者。泻白散。合消毒散主之。若咳甚气喘。甚至饮食汤水俱呛出者。门冬清肺汤。加枇杷叶。
见血。加茅根汁。阿胶珠主之。若疹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者。黄芩汤。兼香连丸主之。虚者。加人参。滑者。加椿根白皮。俱于丸药内加之。大抵疹属阳邪。用药最宜养阴。然亦有属虚寒者。但当合色脉形证以治之。始无贻误。若果热甚气粗。渴而饮冷。便秘溺涩。脉象洪数有力。悉宜按上法治之。若神气怠惰。渴而饮汤。二便调和。脉象虚数。即宜用归芍养阴。略加表托之品矧泻痢气喘。尤多虚症乎。断不可泥为疹毒。而不敢用补剂也。慎之慎之。
附方透邪煎凡麻疹初热未出之时。惟恐误药。故云未出之先。不宜用药。然解利得宜。则毒必易散。而势自轻减。欲求妥当。当先用此方为主。
当归(二三钱)白芍(酒炒一二钱)防风(七八分)荆芥(一钱)甘草(炙七分)升麻(三分)水一钟半。煎服。如热甚脉洪滑者。加柴胡一钱。此外凡有杂症。俱可随宜加减。
加味金沸草散旋复花(去梗)麻黄(去节水煮去沫晒干)前胡(去芦各七钱)荆芥穗(一两)半夏(汤泡七次芦汁拌炒)赤芍(各五钱)鼠粘子(炒)浮萍(各七钱)上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二片。薄荷叶三五片。煎。
麻黄汤麻黄(去根节水煮去沫晒干)升麻牛蒡子(炒)蝉蜕(洗净去翅足)甘草(各一钱)上加腊茶叶一钱。为细末。每服二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服。烦渴加石膏末四钱柽叶散柽。亦名西河柳。亦名垂丝柳。青茂时。采叶晒干。为末。每服一二钱。茅根煎汤调下。
胡荽酒辟秽气。使痘疹出快。
胡荽(一把)好酒(二盏)上煎一两沸。令乳母每含一两口。喷儿遍身。或喷头面。房中须烧胡荽香。以辟除秽气。能使痘疹出快。煎过胡荽悬房门上。更妙。按此酒惟未出之前。及初报之时宜用之。若起胀之后。则宜避酒气。亦忌发散。皆不可用也。
七物升麻丸升麻犀角黄芩朴硝栀子仁大黄各二两淡豉(二升微炒)上共为末。蜜丸如黍米大。凡觉四肢大热。大便秘者。少服十余粒。取微利为止。
消毒散治痘疮六七日间。身壮热。不大便。其脉紧盛者。用此药微利之。
荆芥穗甘草(炙各一两)牛蒡子(四两并炒)上共为粗散。每用二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服。
人参白虎汤人参甘草(各一钱)知母(三钱)石膏(五钱)粳米(一合)上量儿大小。水煎。待米熟。去渣温服。
黄连汤黄连麦冬(去心)当归黄柏黄芩生地黄上分量随宜。水煎去渣。调败蒲扇灰服之。
茅花汤茅花真郁金生地黄栀子仁黄芩上水煎。调百草霜服。
香连丸治热泻痢疾。赤白脓血。湿热侵脾。里急后重。
黄连(净十两切如豆大)吴茱萸(净五两)上二味。用热水拌和一处。入瓷罐内。置热汤中。顿一日。取起同炒。至黄连紫黄色为度。
去茱萸不用。每制净黄连一两。加木香二钱五分。共为细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粒。量大小增减。空心米饮下。
射干鼠粘子汤治痘疹后痈疽疮毒。
鼠粘子(二钱)升麻甘草射干(各五分)上锉散。水一盏。煎六分。量大小服。忌鱼腥葱蒜。
养血化汤当归生地黄红花蝉蜕人参(各等分)上锉细。水一盏。生姜一片。煎六分去渣。温服无时。
大青汤大青元参生地黄石膏知母木通甘草地骨皮荆芥穗(各等分)上锉细。水一盏。淡竹叶十二片。煎七分去渣。量大小温服。
柴胡麦门冬散柴胡(五分)龙胆草(三分)麦门冬(八分)甘草(二分)人参元参(各五分)上锉细。水煎服柴胡四物汤柴胡人参当归身黄芩川芎生地黄白芍地骨皮知母麦门冬淡竹叶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渣。量大小温服。
安神丸黄连当归身麦门冬白茯神甘草(各五钱)朱砂(一两)龙脑(二分半)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和猪心血捣匀。丸和黍米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门冬清肺汤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知母贝母桔梗款冬花甘草牛蒡子杏仁(去皮尖研)马兜铃桑白皮地骨皮(各等分)。
上锉细。水一盏。煎七分去渣。量大小食后温服。
升麻葛根汤(方见痘论)柴归饮(方见辨惊风之误论)甘桔汤(方见痘论)泻白散(方见热论)元参地黄汤(方见痘论)黄芩汤(方见痘论)导赤散(方见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