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幼科释谜 >卷二

《幼科释谜》·卷二

清朝 幼科释谜 沈金鳌 著

痫痉

仆地作声。醒吐HT涎。异于惊病。命之曰痫。小儿恶候。痫其一焉。所以然者。气骨不坚。脏腑尚弱。血脉未全。

乳哺失节。客气相干。惟风惊食。乃痫之原。风属外感。惊属内缘。不内不外。食所是专。盖此三因。三痫各缠。别其经络。脾与心肝。然古痫症。称有五端。五脏配合。六畜殊看。一曰马痫。马叫连连。此其所属。心火熬煎。二曰羊痫。

羊叫绵绵。此其所属。肝风作愆。三曰鸡痫。鸡鸣关关。此其所属。肺部邪干。四曰猪痫。猪叫漫漫。此其所属。右肾病传。五曰牛痫。牛吼。此其所属。脾土湿湮。应声而发。俱各仆颠。心则面赤。吐啮舌尖。肝则面青。手足掣挛。

肾则面黑。体直尸眠。肺则面白。惊跳头旋。脾则面黄。四肢缓瘫。古人分辨。若是班班。然诸痫症。莫不有痰。咽喉梗塞。声出多般。致疾之由。惊食风寒。血滞心窍。邪犯心官。随声所发。轻重断联。虽似六畜。讵竟确然。奚分五脏。

附会戋戋。通心主。血脉调宣。豁痰顺气。治法真诠。医者识此。慎毋改迁。痫为心病。痉乃肝。风邪所袭。太阳最先。肝风内煽。相与招延。内外风合。强直难扳。角弓反张。发则如弦。不搐不搦。目惟上观。有刚有柔。悉心以探。

大约气虚。病根内拴。兼痰挟火。病势难安。治痉之法。其旨甚元。摇头噤口。相类为缘。乘脾合胆。区别其间。

卷二痫痉

痫痉之分

张元素曰。身软时醒者为痫。身反张。强直如弓。不时醒者为。十无一生。与痉。亦惊风之属。

陈藏器曰。惊痫。即急惊之症。但惊痫发时。仆地作声。醒时吐涎沫。急慢惊。俱不作声。不吐沫也。

杨士瀛曰。者。手足冰冷。痉者。举身强直。痉本一病。当以阳刚阴柔别之。刚者无汗。柔者有汗。其症肢体强直。腰身反张。甚于风痫。大抵不治。痫者。卒然晕倒。目瞪流涎。神气郁勃。四肢搐搦。沉默昏愦。似死似生。其声恶叫。过后惺惺。治法惟以惊风食三种。阴阳二症。别而治之。如惊痫者。恐怖积惊而发。啼叫恍惚。宜定魄丸、沉香天麻汤。风痫者。风邪外袭。先屈手指。如数物乃发。宜追风祛痰丸。食痫者。乳食时遇惊停积。或成癖。或大便酸臭。宜紫霜丸。始也身热。抽搐啼叫。是为阳痫。易治。宜龙脑安神丸。始也身无热。手足清冷。不抽掣。不啼叫。是为阴痫。难治。宜引神归舍丹。因急惊成痫。宜三痫丹。因慢惊成痫。宜来复丹。取利。胎中受惊成痫。宜烧丹丸。痫病方萌。耳后高骨间。必有青纹纷纷如线。见之。急用爪破。须令血出啼叫。尤得气通。更易效也。

薛己曰。钱云。角弓反张者。由风邪客太阳经也。足太阳主周身之气。其脉起于目内而行。肝属木主风。所以风邪易侵也。夫小儿皮肤未密。外邪易伤。肝为相火。其怒易发。若身反张强直。发热不搐者。风传太阳也。宜人参羌活汤。丹溪云。痉比痫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用人参、竹沥治之。不用兼风之药。此论实发前人所未发。前辈虽云十无一生。盖未尝有此法施于人也。

卷二痫痉

阴阳二痫

史演山曰。阳痫者。因感惊风三次发搐。不为去风下痰。则再发。曰三次者。或一月。或一季。一发惊搐。必经过三度。故曰三次。非一日三次也。所谓惊风三发即为痫者是也。其候身热自汗目上视。嚼沫切牙。手足掣搐。面红紫。

脉皆浮数。以白解散加五和汤疏解。下痰用水晶丹、半夏丸。阴痫者。因慢惊后去痰不尽。痰入心包而得。四肢逆冷。

吐舌摇头。嚼沫。牙关紧闭。不甚惊搐。作啼。面色或白或青。脉沉微。治以固真汤。调宽气饮和解。

王汝言曰。痫。小儿之恶候也。盖小儿血脉不敛。气骨不聚。为风邪所触。为乳哺失节。停结癖积而得之。其候神气怫郁。瞪目直视。面目牵引。口噤流涎。肚腹膨胀。手足掣搐。似死似生。或声或哑。或项背反张。或腰脊强直。但四体柔弱。发而时醒者为痫。若一身强硬。终日不醒者。则为痉症。不可不辨。

卷二痫痉

风惊食三痫

王肯堂曰。全婴方云。风痫因将养失度。血气不和。或浓衣汗出。腠理开舒。风邪入之。其病在肝。肝主风。其症目赤面青发搐。宜琥珀散、驱风膏、大青膏。有热。四顺饮。退后与利惊丸下其痰涎。惊痫因血气盛实。脏腑生热。或惊怖大啼。精神伤动。外邪入之。其病在心。心主惊。其症忽然叫声发搐。宜琥珀散、镇心丸。有热。四顺饮。利惊丸下之。不生别病。食痫其病在脾。脾纳食。其症嗳吐气。即发搐。此症或大便酸臭。紫丸子下之。以上三症。大同小异。并属阳也。各目睛翻斜。手足潮搐。或作猪声。发过即瘥。皆十生一死。

卷二痫痉

五脏痫

薛己曰。面赤目瞪。吐舌啮舌。心烦气短。其声如羊。曰心痫。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

曰肝痫。面黑目振。吐沫。形如尸。其声如猪。曰肾痫。面如枯骨。目白反视。惊跳反折。摇头吐沫。其声如鸡。曰肺痫。面痿黄。目直腹满。四肢不收。自利。其声如牛。曰脾痫。五痫通用五色丸为主。参以各经之药。

王肯堂曰。按千金叙六畜痫。无五脏之分。钱氏始分之。而无马痫。曾氏谓初发作羊犬声者。咽喉为风痰所梗。声自如此。其理甚明。言六畜者。强名之耳。故丹溪谓于经既无所据。而治法亦未有五者之分。所以不必分五也。

卷二痫痉

痫症治法

刘完素曰。大抵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积惊成痫。通行心经。调平血脉。顺气豁痰。乃其要也。假如小儿有热有痰。

不欲乳哺。眠睡不安。常常惊悸。此皆发痫之渐。即以紫霜丸导之。时间量与此丸。减其盛气。则无惊风痫钓之患。诸痫发不能言者。盖咽喉为气之道路。风伤其气。以掩声音道路之门。抑亦血滞于心。心窍不通所致耳。南星炮为末。猪胆汁调和少许啖之。极效。若钱氏五痫丸、南星散。以菖蒲汤调下。治痫之要药也。

卷二痫痉

诸痫不治症

钱乙曰。五痫甚者死。病后甚者亦死。

娄全善曰。小儿痫病。目直无声。目睹不转。眼生白障。唇黑眼慢。瞳人瞬动。目间青黑。面青指黑。口出涎沫如白脓。口噤肚胀不乳。喉如牵锯之声。多睡不乳。身热下血不乳。身体痿软不醒。腹内虚鸣。痞逆而痛。吐利不止。汗出壮热不休。卧久不寝。身体反张。大人脊下容一手。小儿脊下容一指。并不治。

卷二痫痉

痉必拘挛

张涣曰。小儿痉病。所受肝风。怯弱。致筋脉挛缩。两手拳。伸展无力。是名拘挛。宜薏苡丹。

卷二

疳积

古称儿病。惊疳最大。惊得心肝。疳得脾胃。脏腑因由。各不相蔽。童稚之时。病则为疳。弱冠而后。病成痨瘵。

同出异名。惟年齿计。元气亏伤。气血虚惫。其原则一。非有他疠。曰惟小儿。脏腑娇脆。饱固易伤。饥亦为害。热则熏蒸。冷则凝滞。故疳之来。必有伊芳始。或幼阙乳。耗伤形气。此疳之根。积渐生蒂。或两三岁。乳食无制。此疳由脾。

过饱反瘁。或喜生冷。甘肥粘腻。此疳由积。肠胃气闭。或母自养。一切无忌。喜怒淫劳。即与乳吮。此疳由母。传气为戾。或因病余。妄行转泄。胃枯液亡。虚热渐炽。此疳由医。冒昧错治。大抵疳病。缘此等弊。然而古人。五脏分隶。

各有症形。各有方剂。肝心肾肺。脾总多累。二十四候。更宜体会。庄氏家传。最为详备。总之疳候。必先贪嗜。盐酸炭米。好吃泥块。口渴且馋。形体憔悴。潮热肠鸣。面黄便秽。渐渐腹胀。牙干目眯。揉鼻眉。脊高项细。甚至缩腮。头皮光异。肚大筋青。发焦毛萃。龈烂腿枯。周身疥癞。种种恶候。讵必齐逮。约略形神。实惟危殆。

为语病家。毋徒嗟喟。失治于前。今亦无奈。

卷二疳积

疳病原由症治

钱乙曰。大抵疳病。当辨寒热肥瘦。其初病者为肥热疳。久病者为瘦冷疳。冷热交作者为冷热疳。当分治之。诸疳皆当补其母。假令日中发潮热。是心虚热也。肝为心母。法当先补肝母。肝实而后泻心。心得母气。则内平而潮热自愈矣。

危亦林曰。疳者干也。瘦瘁少血也。皆由气血虚惫。脏腑受伤。故有五脏疳。外有蛔疳、脊疳、脑疳、干疳、疳渴、疳泻、疳痢、疳肿、疳疮、疳劳、无辜疳、丁奚、哺露。治之各有方。其病多因乳哺失常。肥甘不节。肠胃积滞而得之。

惟肾疳害人最速。盖肾虚受邪。疳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初作口臭。次传齿黑龈烂。热血迸出。甚则齿脱。宜急治之。

才得全活。然齿不复生矣。

张元素曰。疳者。小儿受癖。或久吐泻。医者妄投转过之药。小儿易为虚实。致令胃虚而亡津液。内发虚热。外消肌肉。一脏虚则诸脏皆弱。其病目胞肿。腹胀利色无常。渐加瘦瘠。久不痊可。是肠胃有风。宜宣风散导之。后则各根据本脏补其母。

圣惠方曰。凡小儿疳在内。眼涩腹胀。利色无常。或如泔淀。日渐羸瘦。此候可疗。若鼻下赤烂。自揉鼻。头上有疮。生痂痛痒。渐渐流引。绕于两耳。时时目赤。头发稀疏。脑皮光紧。头大项细。肌体瘦羸。亦可治也。若唇口被蚀。

齿龈五色。或尽峭黑。舌下有白疮。上有窍子。口中时有臭气。齿龈渐染欲烂。亦可治也。若下部开张。有时赤烂。

痒不可忍。下利无常。亦可治也。若疳蚀脊膂。十指皆痒。自咬指甲。头发作穗。脊骨如锯。有时腹胀。有时下痢。若急治之。无不瘥也。惟五疳有绝候。皆不可治。一衬着脚中指底不觉疼。二抱着手足垂无力。三病未退遍身不暖。四脏腑泻青涎及沫不止。五项筋舒展无力。如此之候。皆不可治也。

初虞世曰。有热疳。有冷疳。有冷热疳。此其要也。热疳者。病多在外。鼻下赤烂。头痒湿痒。五心烦热。掀衣气粗。渴引冷水。烦躁卧地。肚热脚冷。潮热往来。皆热疳也。冷疳者病多在内。利色无常。其沫青白。肢体软弱。目肿面黧。又一症躁渴卧地。似有热状。惟饮食不进。滑泄无已。亦冷疳也。其有泻多脓血。日加瘦弱。此则谓之冷热疳。

大抵疳之受病。皆虚使然。热者虚中之热。冷者虚中之冷。治热不可妄表过凉。治冷不可峻温骤补。故曰小儿易为虚实。

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

曾氏曰。大抵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传变。脾家病。宜沉香槟榔丸、乌犀丸。更察虚实疗之。有虫者。使君子丸。心腹痛。吐清水。虫自下者。二圣丸。诸疳症。皆宜用五疳保童丸、万应丸。常服化积治疳。仍各投本脏调理之剂。宁心、茯神汤。调肝、归汤。调脾、参苓白术散。补肺、补肺散。补肾、调元散。庶各得其宜。前症不致再作。

叶桂曰。幼儿断乳纳食。值夏月脾胃主气。易于肚膨泄泻。头及手足心热。形体日瘦。或烦渴善食。渐成五疳积聚。

当审体之强弱。病之新久。有余者当疏胃清热。食入粪色白。或不化。当健脾佐消导清热。若湿热内郁。虫积腹痛。导滞驱虫。微下之。缓调。用肥儿丸之属。稚年五疳。犹大方五痨。虽方书有五脏之分。是症夏令为多。固从脾胃。盖小儿乳食杂进。运化不及。初断乳后。果腥杂进。气伤滞聚。致热蒸于里。肌肉消瘦。腹大肢细。

名曰丁奚。或善食。或不嗜食。或渴饮无度。或便泻白色。久延不已。多致凶危。宜忌食生冷腥肥凝滞。治法初用清热和中分利。次则疏补化运。一定之理。

卷二疳积

五脏疳

钱乙曰。肝疳亦名风疳。白膜遮睛。亦名筋疳。泻血而瘦。心疳亦名惊疳。面黄颊赤。身壮热。脾疳亦名食疳。面黄腹大。食泥土。又名肥疳。身瘦虚黄。干而有疮。其候不一。今略举之。目涩或生白膜。唇赤。身干黄或黑。喜卧冷地。或食泥土。身有疮疥。泻青白黄沫水。利色变易。腹满。发鬓作穗。头大项细。极瘦。饮水。肺疳亦名气疳。气喘。

口鼻生疮。肾疳亦名急疳。极瘦疮疥。亦名骨疳。喜卧冷地。

曾氏曰。肝疳生眵。发际左脸多青。或白睛微黄。泻利夹水。或如苔色。心疳切牙舒舌。爱饮冷水。喜伏眠于地。

脾疳爱食冷物。引饮无度。身面俱黄。发稀作穗。头大项小。腹胀脚弱或泻。肌瘦目慢。昼凉夜热。不思乳食。肺疳鼻下赤烂。手足枯细。口腥。右腮白。肾疳两耳内外生疮。脚如鹤膝。头缝不合。或未能行。牙齿生迟。其缝臭烂。传作走马疳之类。

王汉东曰。凡治疳不必细分五疳。但虚则补之。热则清之。冷则温之。吐则治吐。利则治利。积则治积。虫则治虫。

不出集圣丸一方加减用之。屡试屡效。

卷二疳积

无辜疳

圣惠方曰。小儿无辜疳。脑后有核如弹丸。捏之反下转是也。若不速去。当损其命。此核初生软而不痛。中有虫如米粉。得热气渐长大。大则筋结定。定即虫随血气流散。所有停蓄。子母相生。侵蚀脏腑。肌肉作疮。或大便泄脓血。

致渐黄瘦。头大发直。手足细弱。从兹夭折。

王汉东曰。小儿无辜疳者。盖是饥饱劳役。风惊暑积。入邪所伤。久渐黄瘦。吃食不长肌肉。夜间多哭。身上或发微热。多渴。不知饥饱。或生疮癣是也。

卷二疳积

疳病二十四候

庄氏家传曰。第一候。泻脓血。日渐瘦。是冷热疳。第二候。脚细肚高。胸前骨生。爱吃泥土酸咸。日久通身黄。

时时吐逆下利。腹内疼痛。是脾疳。第三候。鼻下赤烂。爱揉眼兼血痢。是肺疳。乃因吃热物。或病乳所伤心肺。加之咳嗽。更服凉冷药过多。便上热下冷。渐渐昏沉。日夜烦哭。第四候。皮虚皱。面无颜色。身上燥痒。心烦。第五候。

毛发稀疏。鼻内生疮。是肺疳。第六候。头生疮。发稀焦。是肝疳。第七候。牙变黄赤不定。是肾疳。第八候。发焦干鼻下生疮。是肺疳。第九候。咬指甲。毛发作穗。四肢沉重。是心疳。第十候。齿虫蚀。肚上筋生。是骨槽疳。第十一候。肚逆腹胀。是胃疳。又名奶疳。第十二候。牙龈臭烂。面无颜色。不思食。是脾疳。又名口疳。第十三候。爱合面卧。多睡如醉。腹胀气急。因曾吃生肉。腹内有虫。是心脾疳。第十四候。鼻内干燥疼痛。口中臭气。牙根有鲜红血。是肝肺疳。第十五候。脚细肚高并青筋。是脾疳。第十六候。非时生疮。爱吃冷水。是热疳。

第十七候。皮肤上生粟子。粪中米出。是脾冷疳。第十八候。气满腹胀。及口干。是心胃疳。第十九候。爱吃生米面炭砖瓦。是脾胃疳。第二十候。揉鼻揩眼。咬指甲。爱饮水。是肝渴疳。第二十一候。多寒热。爱卧不起。是骨热疳。第二十二候。爱饮水。目不开。是肝疳。第二十三候。肌体或热或凉。发渴无时。是急疳。第二十四候。牙根黑。唇懒开。

开则赤。是心疳积热。

卷二疳积

丁奚哺露

李曰。丁奚者。腹大颈细黄瘦是也。丁者。手足与项极小伶仃也。奚者。腹大也。甚者尻高肉削。脐突胸满。或生谷症。爱吃生米土炭等物。宜十全丹、布袋丸。哺露者。虚热往来。头骨分解。反食吐虫。烦渴呕哕。骨瘦露形。

盖丁奚哺露。皆因脾胃久虚。形体瘦削。亦由胎禀所成。尽皆无辜种类。并难治。大体相似。宜十全丹、布袋丸。

卷二疳积

疳病名目

史演山曰。积是疳之母。所以有积不治。乃成疳候。又有治积不下。其积存而脏虚。成疳尤重。大抵小儿泄泻无时。

作渴虚热。烦躁下利。肿满喘急。皆疳候虚症。古云。疳虚用补。是知疳之为疾。不可更利动脏腑。发作之初。名曰疳气。肚大胀急。名曰肝虚。泻利频并。名曰疳积。五心烦热。名曰疳热。毛焦发穗。肚大筋青。好吃异物。名曰疳极。

热发往来。形体枯槁。面无神采。名曰疳痨。手足细小。项长骨露。尻臀无肉。腹胀脐突。名曰丁奚。食加呕哕。头骨分开。作渴引饮。虫从口出。名曰哺露。总皆疳候。

卷二疳积

五疳出虫法

圣惠方曰。五疳久而不瘥。则腹内必有虫。肌体黄瘦。下利不止。宜服药出之。用圣惠干蟾丸。则疳气渐退。其虫状如丝发。或如马尾。多出于腹背及头项上。若虫色黄白赤者可治。青色者。不可疗也。又有积疳虫。虫蚀脊膂。身热羸瘦黄色。积中生热。烦渴下利。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齿。或十指皆疮。频咬爪甲是也。宜圣惠金蟾散。

卷二疳积

走马疳

王好古曰。走马疳。疳蚀之极也。乃五脏蒸热上攻。甚即偏沿作崩沙候。牙边肉肿烂。口内气臭。身微潮热。吃食不得。牙缝出鲜血。常动摇似欲脱。肉烂自漏落。治之先以淡盐汤洗口。即下紫金散掺之。日三次。揩杀牙边肉内虫。

如大段甚。即下秋霜散掺之。然后以天竺黄散。夹地黄膏调理即安。如不退。先落齿一两三个。即死不治。相次面光发。

腮漏见骨而殂。

鳌按。曾氏治法。先去积热。用当归散合三棱散。加姜枣煎服。次投芦荟丸、玉露饮。及以盐温水灌漱。或以软鸡翎蘸盐水拂洗拭干。以密陀僧散敷之。若经久不愈。传于唇之上下。成崩沙症。腮穿齿落而死。

卷二疳积

疳病不治症

危亦林曰。如疳痨疳泻。面槁色夭。齿张骨露。腹硬不食。皆疳之症也。

李曰。肝疳目带青。左胁下硬。多吐沫。眼头黑者。不治。心疳。耳边有青脉。舌上有焦点者。不治。脾疳肚大青筋。唇口无血色。人中平。下利不止者。不治。肺疳嗽逆气急。泻白水。身上黑斑者。不治。肾疳要吃咸酸。饮水不住。小便如粉汁。齿黑有疮。骨出耳干脑焦。不治。疳渴饮水不止。舌黑者死。疳痨气促者死。疳泻痢咳逆脱肛者。不治。

卷二

发热烦躁

病有轻重。无不热。热不一端。内外久暴。阴虚内烧。阳盛外燥。病久骨蒸。病暴液耗。惊食风寒。疳痰癖懊。

皆令发热。昏迷颠倒。各有兼症。均宜详校。而此诸热。五脏分搅。额赤切牙。掌中若燎。渴饮或呕。心热可料。左颊先赤。便难筋掉。多怒多惊。肝热如告。鼻赤嗜卧。肢体惰傲。遇夜益甚。脾热堪道。喘嗽气粗。右颊红冒。手掐眉目。

肺热宜悼。足不喜覆。颏赤声噪。骨酥如虫。肾热与较。更参虚实。理无或拗。热必发烦。热必发躁。症异原同。俱非易疗。如何谓烦。火入肺窍。如何谓躁。火入肾HT。其火维何。必君独耀。金燔水涸。病日以。HT煎不安。心经热闹。HT不定。心经风铰。皆足生惊。急慢天钓。发热烦躁。往往齐到。寻源溯流。全凭性巧。对症立方。病根是扫。

卷二发热烦躁

五脏热

钱乙曰。面上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色者热也。随症治之。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

身热饮水者。热在内也。小儿热病。六一散妙药也。寒水石散亦佳。凡热症疏利后。或和解后。无虚症。勿温补。热必随生也。诸热通用小儿清心丸。

李曰。肝热手寻衣领。乱捻物。泻青丸。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导赤散。脾热目黄肚大。怠惰嗜卧。身热饮水。四肢不收。泻黄散。肺热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肾热两足不喜衣覆。地黄丸。

薛己曰。肝热者。左颊先赤。便难筋急。多怒多惊。四肢困倦。寅卯时益甚。泻青丸、柴胡饮子。心热者额上先赤。

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导赤散、泻心汤。脾热者。鼻上先赤。其热在肌肉。遇夜益甚。泻黄散。肺热者。右颊先赤。日西热甚。轻则泻白散。重则地骨皮散。肾热者。颏下先赤。两足热甚。骨酥酥如虫蚀。热盛不能起于床。夜间益盛。滋肾丸。

卷二发热烦躁

热有虚实表里

谭殊圣曰。虚热者。因病后发热无时。一日三五次者。此客热乘虚而作。其必气血未匀。四体羸弱。治宜调气补虚。

其热自退。宜白术散。或未退。人参犀角散。

薛己曰。虚则喜热恶寒。乍凉乍温。怫郁惊惕。上盛下泄。屈体而卧。睡而露睛。面色青白。恍惚神缓。嘘气软弱。

手足指冷。宜惺惺散。实则仰体而卧。睡不露睛。面赤气粗。口热燥渴。二便难。烦啼暴叫。手足指热。宜四顺清凉饮加柴胡。壮热恶风寒。为元气不充。表之虚热也。壮热不恶风寒。为外邪所客。表之实热也。壮热欲饮汤。为津液短少。

里之虚热也。壮热饮水。为内火燔烁。里之实热也。热而二便调和。风邪蕴结于里而发者。此表热。惺惺散加麻黄汗之。

热而颊赤作渴。睡眠不安。四肢惊掣者。此里热。四顺清凉饮。

卷二发热烦躁

热辨温壮烦

王肯堂曰。温热与壮热。相类而异。一向热不止。由气血壅实。五脏生热。蒸熨于内。则眠卧不安。精神恍惚。熏发于外。则表里俱热。烦躁喘粗。甚则发惊痫也。轻则火府丹、金莲饮子。重则栀子仁汤。若但温温然不甚盛。是温热也。大便臭而黄者。此腹内有伏热也。四顺饮子。粪白而酸臭。则挟宿食不消也。紫霜丸。轻者少服。重者多服。节哺乳。当取微利。至五心热盛。烦躁不安。手足时欲露出。小便赤涩。谓之烦热。七宝散。若唇深红。饮水不止。竹叶石膏汤。

卷二发热烦躁

热分惊积

阎孝忠曰。惊热者。遍身发热。或热而不甚。面青自汗。睡梦虚惊。颠叫恍惚。有因惊而生热者。有因热而生惊者。

钱氏导赤散、凉惊丸。皆其治也。

曾氏曰。积热者。腹中有癖而发热也。必眼胞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闻饮食之气恶心。及肠疼呕吐。治同伤积。

卷二发热烦躁

热有昼夜久暂之分

万全曰。按郑氏全婴方所云。血热者。巳午发热。夜则凉。指小儿血盛实而言也。盖谓巳午者。心火用事之时也。

心主血。血气行至巳午则阳气盛。阳气与正气相搏。故至期而发热。非其时者。非血热也。宜龙胆丸、地黄膏之类。海藏云。夜热属阴。四顺饮之类。此言血热在夜也。脉经云。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言宿食夜热也。积热者。久热也。疳热亦久。但兼面黄吃炭土。鼻下烂也。三因云。小儿积热者。表里俱热。遍身皆热。颊赤口干。小便赤。

大便焦黄。先以四顺饮利动脏腑。则热去。既去复热者。内热已解。而表热未解也。当用惺惺散。表热乃去。表热去后。

又发热者。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所以发热。非热极也。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气。则阳收归内。

身体便凉。重者用银白散。临时发热者。或由感冒而得也。

卷二发热烦躁

寒热并作

薛己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夫阴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归其分。则寒热交争也。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阳胜则乍热。阴胜则乍寒。阴阳相胜。虚实不调。故邪气更作。而寒热往来。或乍寒乍热也。少阳胆者。肝之腑。界于表里之间。阴阳之气易乘。故寒热多主肝胆经症。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只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及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八珍汤。甚者十全大补汤。有宿食为病。亦令寒热。保和丸。食积既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

所胜侮所不胜也。异功散加柴胡、山栀。

张涣曰。寒热症。有头疼汗出者。有呕吐不食者。有憎寒而反饮水者。有壮热而反饮汤者。有筋骨疼痛者。有因食积。寒而腹中痛。热而腹中鸣者。

鳌按。此寒热并作。乃自为一症。故有一日两三度发。或五六度发者。非如疟之休止有时也。其疟症寒热。另详疟门。

卷二发热烦躁

骨蒸热潮热余热

曾氏曰。骨蒸热者。身体虚羸。遇晚而发。有热无寒。醒时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余毒。传作骨蒸。或腹内有癖块。

有时微痛。用化癖丸。先治脾虚宿滞。次以柴胡饮为治。仍忌鸡酒羊面毒物。

鳌按。汤氏治骨蒸热。用生犀散、地骨皮散、七宝散、金莲饮子。殊为妥协。存参。

有小儿热症。用表里药后。其热俱退。既乃复热者。为余热也。推其原。乃表里俱虚。而阳浮于外。阴伏于内。所以又发热。宜用温平药和其里。则体热自除。钱氏白术散去木香加扁豆水煎。及黄六一汤、安神散。自然平复。

龚信曰。热有作止。每日应时而发。谓之潮热。如潮信之不失其期也。钱氏云。假如潮热。是一脏实。一脏虚。而内发虚热也。法当补母而泻本脏。则愈。且如日中发潮热者。心虚也。脉为心之母。则宜先补肝。肝实而后泻心。心得母气。则内平而潮热愈也。医见潮热。妄谓其实。乃以硝黄诸冷药下之。下既多矣。不能禁约。而津液内竭。纵取一时之瘥。鲜不成疳病而身瘦也。曾氏法遇潮热症。先以百解散发表。次以当归散治之。脉实者。以大柴胡下之。虚浮数者。

以百解散微汗之。若潮热而呕者。小柴胡和解之。

王肯堂曰。余热者。谓寒邪未尽。传经之遗热也。仁斋曰。伤寒汗下后而热又来。乃表里俱虚。气不归元。阳浮于外。不可再用凉药。盖热去则寒起。古人戒之。法当和胃。使阳气收敛。其热自止。宜参苓白术散。

卷二发热烦躁

烦躁原由症治

薛己曰。仲景云、火入肺则烦。入肾则躁。夫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燔水亏。而火独存。故肺肾合而为躁也。活人云。但烦热者。虚烦也。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鼻不疼。故知非伤寒也。头不疼。脉不紧。故知非里寒也。不可发汗攻下。当与竹叶汤。兼呕。橘皮汤。又心虚则先烦而后渴。翕翕发热。其脉浮紧而大是也。盖烦者。心中烦扰为内热。故属阳。躁者。肢体躁动。或踝身为外热。故属阴。外热者。无根之火也。是以为虚。在小儿当辨其HT煎不安。是烦。HT不定。是躁。

HT煎者。心经有热。精神恍惚。烦满生惊。HT者。心经有风。烦躁惊搐也。热甚者。黄连解毒汤。轻者。导赤散。风热者。至宝丹。脉数而实。便闭者。神芎丸。此皆实热之治法也。若烦而头痛短气。口干咽燥。不渴者。虚也。

四君加芎归。烦不得眠。酸枣仁汤。面戴阳。目内赤。六脉洪大。按之全无者。血虚发躁。当归补血汤。若躁而踝体。

欲入并中。脉沉细或浮大。按之如无者。此皆阴盛发躁。宜参附汤。有回生之功也。

卷二

伤寒

汉张仲景。创论伤寒。六经分治。阴阳并观。传变不一。贵探其原。表则易治。里岂易痊。三阳为表。里症常兼。

三阴为里。表症亦繁。病机叠出。不一其端。合并两感。欲辨难言。汗吐下法。不误则安。男妇大小。大概皆然。然而小儿。还须另看。脏腑娇嫩。六气未完。外邪易犯。乳食多愆。一旦病至。身热如煎。头疼骨痛。合眼赤颧。或汗无汗。

发渴咽干。种种形症。病则相牵。谓为伤寒。宁曰否焉。然而幼稚。杂病多般。惊疳痰食。痘疹烦冤。总皆发热。躁扰相干。设若误认。时日迁延。如大人法。治之必偏。百十三方。立毙下咽。如是死者。良属可怜。如是死者。医罪曷宽。

审音察色。详辨为先。内伤外感。务究其根。脉或罔据。三关细研。毋俾病势。变幻缠绵。再参疫疠。夏热春温。中风中湿。暑弥漫。认病毋错。方治求全。庶几是儿。寿保彭。

卷二伤寒

伤寒原由症治

张元素曰。凡小儿伤寒表症。有恶风恶寒者。当发表。如气盛能食。不大便。无表症者。可攻里。春主温。属木。

身温当发汗。夏主长。属火。身热而烦躁。合大发散。长夏主化。属土。四季月同。当调其饮食。秋主收。属金。身凉内温。合微下。冬主脏。属水。身热而恶寒。是热在外而寒在内。身凉而恶热。是热在内而寒在外。热在内者。调胃承气汤。寒在内者。调中汤丸。凡小儿伤寒。宜根据四时阴阳升降顺逆刚柔而施治。气升浮则发之。收藏则下之。有汗发热恶风。脉浮缓者。风伤卫。桂枝汤。无汗发热恶寒。不当风而自憎寒。脉浮紧者。寒伤荣。麻黄汤。有汗发热恶风。脉浮紧。无汗发热恶寒。脉浮缓。谓之荣卫俱伤。桂枝麻黄合半汤。无汗发热。不恶风寒。脉沉洪者。可下之。更详其厥与不厥。量寒热浅深而治之。有汗四肢厥。脉沉微者。名阴厥。四逆汤。无汗四肢厥。脉沉微者。名阳厥。大承气汤。如四肢不厥。

身热内外皆阳。不动三焦。宜凉药三五服下之。黄芩甘草汤、黄芩白术汤、黄芩苍术汤、黄芩栀子汤、连翘饮子、小柴胡汤、八正散、凉膈散、白虎汤、五黄散。此上中下三焦药。宜选用。中暑脉虚。背寒恶。自汗而渴者。白虎汤。身凉。

脉紧。热在内者。急下之。口燥咽干。不大便是也。无汗。身大热者。可发汗。升麻汤、大青膏、天麻膏。有汗。身大热者。惺惺散、桂枝汤、解肌汤、小柴胡汤、白术防风汤。可选用。发汗者。量四时暄暑燥湿风寒。各宜春凉夏寒秋温冬热而发之。如身表无大热。而小便不利。是有湿热结膀胱。仍用胜湿药。白术、白茯苓之类。以利小便。则其热自退。

伤寒咳嗽。吐清水。哽气。长出气。是肺不足也。阿胶散。面白如枯骨者。死不治。身热咳嗽吐痰者。褊银丸。若有表症。恶风寒而嗽者。惺惺散、加减鼠粘子汤。身大热。吐逆不止者。茯苓半夏汤。大吐者。当下之。消积丸。潮热有时。胸满短气呕吐者。桃奴丸。

张云岐曰。小儿有寒邪。及瘟气时疫疮疹。身疼头痛。壮热多眠不语。潮热烦渴。痰实咳嗽。人参羌活汤。时气头昏体热。七宝散。小儿同乳母服。大人亦可用。小儿表伤寒。则皮肤闭而为热。盛即生风。欲为惊搐。血气未实。不能胜邪。故发搐也。大小便根据度。口中气热。当发之。宜大青膏。肺盛复有风冷。则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泻白散、后发散、大青膏。若止伤寒。则不胸满。设令小儿卒暴身壮热。恶寒。四肢冷。或耳尻冷。鼻气冷。为斑疹也。与伤寒表症相似。此胎气始发。自内之外。若与伤寒表症同治者。误也。当作斑疹治之。

王好古曰。小儿伤寒时气。风热痰壅咳嗽。及气不和者。四君子汤加细辛、栝蒌、桔梗、薄荷、生姜。或加防风、川芎。内有寒。或遇天寒欲发散者。则去栝蒌。虚汗夜啼。加麦冬。

杨士瀛曰。小儿头额痛。身体发热。大便黄赤。腹中有热。四顺散、连翘饮、三黄丸。身体潮热。头目昏痛。心神烦躁。小便赤。大便秘。此热剧也。调胃承气汤。头额身体温热。大便白而酸臭者。胃中有食积也。双圣丸。

虞抟曰。小儿伤风。贪睡。口中气热。呵欠烦闷。当发散。大青膏。表症也。寻常风壅发热。鼻涕痰嗽。烦渴。惺惺散。有风热。里热。口中气热。大小便秘赤。饮水不止。有下症者。大黄丸。大热饮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如清便自调。

不可下也。恐外热逐于内。而变结胸危症。

张兼善曰。小儿伤风兼脏者。兼心则惊悸。兼肺则闷乱。喘息哽气。长出气。咳嗽。兼肾则畏明。各随补母脏。虚见故也。如伤风手足冷。脾脏怯也。当先和脾。益黄散。而后发散。大青膏。未瘥。调中丸。有下症。大黄丸。后服温惊丸。伤风腹胀。亦脾脏虚也。当补肺。必不喘。后发散。仍补脾也。去胀。塌气丸。发散。大青膏。伤风吐泻。白术散。夹惊伤寒。热极生风。薄荷散。

庞安常曰。小儿伤寒自汗。当补虚。和阴阳。小建中汤减桂加黄、人参、地黄。

吴绶曰。小儿伤寒。六经治例皆同。但有胎热、惊热、血热、客热、寒热、潮热、痰热、食热、变蒸热、伤风热、痘疹热。一皆发作。状似伤寒。要在明辨之耳。况肌体嫩弱。血气未定。脉法不同。药剂轻小之别。故略具节要于后。

凡小儿病。详察面色为先。伤寒尤宜加意。凡食热伤乳则吐。奶瓣不消。口中醋气。伤食则心下满硬。嗳气作酸。恶食。右手气口脉盛。手心热。手背不热。肚背先热。以此别之。凡治小儿伤寒。发热。必以六君子汤为主。或加神曲、麦芽、山楂、砂仁、香附之类。内实者。加枳实、青皮。热不解者。加柴胡、黄连、黄芩之类。如无热。香砂保和丸。

凡变蒸发热。长气血也。夫变者。气上。蒸者。体热也。轻者发热虚惊。耳冷微汗。唇中有白泡如珠子是也。三日而愈。

重者寒热脉乱。腹痛啼叫。不食。凡乳食即吐。五日愈也。凡伤寒发热。则贪睡眼涩。呵欠烦闷。鼻塞喷嚏。或流清涕。口中气热。咳嗽声重。或自汗怕风。人参羌活散。其余治例。宜同伤寒表症例也。要在详辨而治之耳。凡伤寒则怕寒。拘急。发热翕翕然。在表。昼夜不止。直待汗出方解。钱氏曰。男子则面黄体重。女子则面赤喘急憎寒。口中气热。呵欠烦闷项急也。大抵伤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左手人迎脉紧盛也。其余六经治法。同大人伤寒。但药宜轻小耳。亦有夹惊夹食伤寒。要在详审。凡痘疹发热。钱氏曰。腮赤多躁。喷嚏眼涩。呵欠烦闷。时发惊悸。身重发热。耳尖鼻尖手足稍冷。乍凉乍热。睡中惊惕。起卧不安。乃其候也。切不可认作伤寒。发汗。盖覆取汗。

则大误。须仔细辨之。

鳌按。小儿伤寒。虽云六经治例。与大人无异。然毕竟有别。小儿多一切杂症。如前辈所云。固当一一分辨施治。即真属伤寒。而小儿必夹惊夹食之症为多。故即用六经分治之剂。其中必兼去惊消食之品。方可奏功。至小儿伤寒形症。亦属有定。如头痛。体重。鼻塞流涕。喘息。颊赤眼涩。或眼赤黄。口干。咳嗽。喷嚏。或口鼻出水。

山根青色。身上寒毛起。或畏人。或恶寒。两手脉必洪数。凡此等症。皆属伤寒之候。必明辨之。方不与一切之症相混。而可以伤寒之治为治。而即此等症。亦不必悉具。随见数症便是。如吴氏详列诸症。本与伤寒无涉。今特录之者。所以别于伤寒。欲医者知一切诸症之各有形症。盒饭各随症治。而可不混于伤寒也。

卷二

麻疹

麻疹浮小。而有头粒。非如发斑。成片一色。方其初起。必先发热。都似伤寒。而有分别。鼻流清涕。咳嗽嚏泄。

眼胞微肿。泪汪盈睫。或呕或利。红及腮颊。此麻疹候。汗下不必。按此诸症。乃为肺疾。亦属天行。传染而得。身热之后。其出最捷。一拥而来。六时渐没。其没贵迟。期两三日。热清毒退。乃为上吉。亦有出迟。三日始灭。亦有没早。

顷刻无迹。皆由热毒。肤浓而合。恐生他变。至不可测。及其既退。调护宜密。切须忌口。风寒莫及。疹后变生。最易咳逆。毒流肺窍。气喘吸吸。或成痨瘵。骨蒸羸怯。毒淫脾肾。渐至骨立。或频泻利。青黄夹杂。毒流肠胃。气虚难接。

或口生疮。牙龈烂黑。毒深入肝。奄奄命绝。此四大症。疹后易涉。慎勿轻视。致令危急。按症寻求。治之以法。

卷二麻疹

麻疹原由症治

钱乙曰。麻疹形症亦同。有如发风疙瘩。拥起如云头。色赤成斑。随见随没者。有如粟米头。三番俱见而不没。

至三日后方收渐没者。然皆谓麻疹。其于欲出未出之际。当用发表药发之。则易出易愈也。有发热至十余日始见者。大抵主在发散肺经之热毒。始事也。调理补养病后之元气。终事也。其或兼风兼痰兼食。随宜加对症药。

万全曰。疹小而碎。少阴心火也。心肺位乎上。心火旺则肺受之。治疹专以肺为主。观咳嗽者。火炎则肺叶焦举也。

鼻流清涕者。鼻为肺窍。以火烁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泪出者。肺热则移于肝。肝之窍在目也。或手掐眉目唇鼻及面者。

肺热症也。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尽则毒便解。故治疹者。发热时。当察时令寒暄。以药发之。如时大寒。以桂枝葛根汤发之。大热。以升麻葛根汤合人参白虎汤发之。不寒不热。以荆防败毒散发之。如兼疫疠时行之气。则以人参败毒散发之。

闻人曰。麻疹初出。全类伤寒。发热咳嗽。鼻塞面肿。涕唾稠粘。全是肺经之症。有末传泄利者。有一起即兼泄利者。肺与大肠相表里。表里俱病也。惟不可触冒风寒。及于正蒸热时啖食。能变轻为重。不可不慎。

朱震亨曰。斑驳疹毒之病。是肺胃热毒。熏发于皮肤。状如蚊蚤所咬也。

李曰。疹者。如粟米。微红。隐隐皮肤不出。作痒。全无痛处。麻子最小。隐隐如麻子。顶平软不碍指。即有清水。痘多挟疹同出。麻亦多挟疹同出。故曰痘疹麻疹。麻疹以升麻葛根汤加葱白、紫苏。乃麻疹初起之神方。或苏葛汤亦佳。或以加味败毒散表之。汗后身凉。红痕自灭。麻不出而喘者死。变成黑斑者死。麻疹后。

余毒内攻。循衣摸床。谵语神昏者死。

史演山曰。疹喜清凉。痘喜温暖。人皆知之。然疹子初出。亦须和暖。则易出。所以发苗之初。只要发出得尽。则其毒便解。大抵疹欲出已出之际。虽寒。勿用桂枝。虽虚。勿用参术。虽呕而有痰。勿用半夏、南星。

王肯堂曰。发热六七日。知是疹子。却不见出。此皮肤坚浓。腠理闭密。又或为风寒袭之。曾有吐利。乃伏也。急用托里发表之剂。麻黄汤调柏墨散发之。外用胡荽酒麻蘸遍身刮之。疹子发热。或自汗。或鼻衄者。不须止之。亦发散之义。疹子发热吐利。乃火邪内逼。纯是热症。不可作寒论。上焦多吐。黄芩汤加茅根、芦根、枇杷叶。下焦多利。黄芩汤送香连丸。中焦吐利俱多。黄芩汤多加茅根。芦根。调六一散。滞下。加味黄芩汤调六一散。疹出之时。咽喉肿痛。

乃毒火上熏。勿作喉痹治。甘桔汤加元参、牛蒡、连翘。或射干鼠粘子汤。疹色喜通红。若淡白者。心血不足。养血化斑汤。色太红。或紫殷者。血热也。或出太暴者。并宜大青汤。黑者死。疹既出。热盛不减。此毒壅遏。大青汤解其表。

便涩者。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解其里。大便不通。四顺清凉饮。疹后热不除。忽发搐。不可与急惊同论。用导赤散加人参、麦冬、送安神丸。大热未退。不可与食。与伤寒同。

龚信曰。当以葱白汤饮之。其麻自出。如渴。只宜葱白汤以滋其渴。使毛窍中常微润可也。过三日不没者。内有实热。犀角地黄汤解之。

翁仲仁曰。麻疹与痘疮。始似终殊。原同症异。痘疮发于五脏。麻疹出于六腑。然麻疹一症。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阴。而本属阳。其热也。气与血分相搏。故血多虚耗。其治也。先发散行气。而后滋阴补血。凡动气燥悍之药。皆不可下也。

鳌按。翁氏此说。已举麻疹之原由症治。包括详尽。名论也。

凡看麻疹之法。多于耳后顶上腰眼先见。其颗大而不长。其形小而匀净。既出。色紫红干燥暗晦。乃火盛毒炽。宜六一散解之。四物汤换生地加柴、芩、翘、葛、牛蒡、红花等。滋阴凉血。而热似除。所谓养阴退阳之义也。如疹出。

见风早没。不清爽者。宜消毒饮。加发散之药。虽不复出。亦寻愈矣。

吐桂曰。疹属阳腑经邪。初起必从表治。症见头痛喘咳。气粗呕逆。一二日即发者轻。三五日者重。阳病七日外。

隐伏不透。邪反内攻。喘不止。必腹痛胀秘闷危矣。治宜苦辛清热。凉膈去硝黄。方书谓足阳明胃疹。如云布密。或大颗如痘。但无根盘。又谓手太阴肺疹。但有点粒。无片片者。用辛散解肌。冬月无汗。壮热喘急。用麻杏。如华盖散、三拗汤。夏月无汗。用辛凉解肌。葛根、前胡、薄荷、防风、香薷、牛蒡、枳壳、桔梗、木通之属。古人以表邪口渴。

即加葛根。以其升胃津。热甚烦渴。用石膏辛凉解肌。无汗忌用。连翘辛凉。翘出众草。能升能清。最利幼科。治小儿六经诸热。疹宜通泄。泄泻为顺。下痢五色者亦无妨。惟二便不利。最多凶症。治法大忌止泻。痧本六气客邪。风寒暑湿。必从火化。痧既外发。世人皆云邪透。孰谓出没之际。升必有降。胜必有复。常有痧外发。身热不除。致咽哑龈腐。

喘急腹胀。下痢不食。烦躁昏沉。竟以告毙者。皆属里症不清致变。须分三焦受邪孰多。或兼别病累瘁。须细体认。上焦药用辛凉。中焦苦辛寒。下焦咸寒。春令发痧从风温。夏季从暑风。暑必兼湿。秋令从热烁燥气。冬月从风寒。痧疳湿盛热蒸。口舌咽喉疳蚀。若不速治。有穿腮破颊。咽闭喘促。告毙矣。治之宜早。外治另用专方。若汤药方法。必轻淡能解上病。或清散亦可。痧痢乃热毒内陷。与伤寒协热邪尽则痢止同法。忌升提。忌补涩。轻则分利宣通。重则宜用苦寒解毒。

鳌按。方书名麻疹者。北人单谓之疹。吴人谓之痧子。浙人谓之喑子。名各不同。其实则一也。痧疹虽由肺胃间毒。毕竟是肺经所发之疾。故方书言手太阴肺疹。但有点粒无片片者。今时所患。皆是点粒分明者也。至方书言足阳明胃疹。如云布密。恐是斑毒。故一片如云密布。且斑毒之发。亦由阳明郁热毒蒸所致。痧不发于胃。而专发于肺也。即使痧毒内陷。或亦入胃入脾入肝入肾。各有变症。然此是痧发不透后。其毒转注之脏腑经络。非初发之经也。方书谓胃疹者。古人每斑疹二字连用。其谓胃疹。当即是斑。其谓肺疹。乃是痧子。即麻疹也。叶氏以痧宜通泄。泄泻为顺云云。夫痧固宜通泄。然太泄痢。又恐毒之下注者未尽。而毒之外发者。复因下泄而多阻滞。

以致毒陷益深。泻痢愈不止。正气遂日益虚。此际正难措手。然叶氏忌升提忌补涩二语。又为痧痢金科玉律。切不可犯。则于此而斟酌求治。惟以解毒为主。兼散肠间郁积。而肺大肠表里。肠间之郁积清。肺经之毒自解。却不可犯胃气以绝生气。

卷二

疟疾

(寒热往来附)

夏伤于暑。秋必疟。又云疟病。必由风着。内经之言。宜为细度。夏月盛暑。腠理开发。汗出当风。浴后磅因礴。

卫气不守。邪气内薄。舍于膜原。应时而剧。暑日得风。根因是托。然而小儿。多由食抟。脾弱胃衰。乳食停积。诸邪悉附。与正相角。壅遏阴阳。二气交错。阴盛阳虚。先寒而栗。阳胜阴虚。先热如烙。邪与卫并。故日挥霍。邪深入里。

故间日作。疟必有痰。停滞胸膈。疟必有湿。酸疼手脚。瘅牝温寒。鬼瘴名各。为症不同。而可约略。冷起毫毛。伸欠萧索。战栗鼓颔。头痛如凿。及其热时。内外火铄。渴欲引饮。身疼筋缚。或先寒侵。或先热灼。阴阳偏胜。如酬如酢。

故以往来。寒热如约。丹溪有言。最为精确。无汗发汗。散邪为主。有汗止汗。固正宜速。务期邪尽。阴阳和协。无奈世医。不知用药。小柴胡汤。以为定法。不知前贤。再四叮嘱。早服柴胡。淹缠难却。邪由外散。正无内削。用和阴阳。

才可下HT。莫慢轻疏。切宜斟酌。久疟不愈。疟母内托。胸胁之间。可按可摸。治应消散。毋俾正弱。

卷二疟疾

疟疾原由症治

曾氏曰。内经疟论云。夏伤于暑。秋必疟。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或得于澡浴。水气舍于皮肤间。因卫气不守。

邪气并居。其疾始作。伸欠寒栗。腰背俱痛。骨节烦疼。寒生则内外皆热。头疼而渴。乃阴阳二气交争。虚实更作而然。

阴气独盛。则阳虚。故先寒战栗。腰背头项骨节皆痛。阳气独胜。则阴虚。故先热。发时不嗜食。喜呕。头疼腰痛。小便不利。阴盛阳虚。则内外皆寒。阴盛阴虚。则内外皆热。此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蕴积痰饮。病气与卫气并居。故病日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五脏病气深入。不能与卫气俱出。则间日而作。当卫气所至。病气所在。则发。在阳则热。在阴则寒。俟阴阳各衰。卫气与病气相离。则病休。阴阳相搏。卫气与病气相集。

则复作。各随其卫气之所在。与所中邪气相合而然也。先寒后热者。先伤寒而后伤风。名寒疟。先热后寒者。先伤风而后伤寒。名温疟。但热不寒者。名瘅疟。身重寒热。骨节痛。腹胀满。自汗善呕。名湿疟。但寒不热者。名牝疟。其病不一。故治当随其阴阳虚实。汗吐下温。对症施治。以平为期。然必因正气虚。感受邪气。留而不去。其病为实。自表传里。先汗后下。古今不易。故治疟必须先表。用百解散加姜、葱。次小柴胡加桂枝、姜、枣。以和解表里之邪。自然作效。若表里实。用当归散、五和汤、乌犀丸下之。匀气散止补。后以藿香饮加草果、良姜、姜、枣。正胃气。去寒邪。

则自平复。如表解后。寒热往来。以二仙饮截之。寒热既除。用平胃散盐汤空心调服。温胃健脾。则外邪自清。此为明论。有寒多热少。经久不愈。致脾胃弱。饮食少。神色变。二姜丸及清脾汤为治。

娄全善曰。治小儿疟疾。多与大人同法。以出汗为瘥。宜桂枝、柴胡、参、芩辈。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小儿多由食积得之。必兼消药为先也。

叶桂曰。疟因暑发居多。方书虽有痰食寒热瘴疠之互异。幼稚之疟。都因脾胃受病。然气怯神弱。初病惊痫厥逆为多。在夏秋之时。断不可认为惊痫。大方疟症。须分十二经。与咳症相等。若幼医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参。或香薷、葛根之属。不知柴胡动肝阴。葛根竭胃汁。致变屡矣。幼科纯阳。暑为热气。症必热多烦渴。邪自肺受者。桂枝白虎汤。

二进必愈。其有冷食不运。有足太阴脾病见症。初用正气。或用辛温如草果、生姜、半夏之属。方书谓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热。疟久色夺。唇白汗多。馁弱。必用四兽饮。阴虚内热。必用鳖甲、首乌、知母。便渐溏者。

忌用。久疟营伤寒胜。加桂、姜。拟国中末疟门用药于左。如初病暑风湿热疟药。兼脘痞闷。用桔梗、枳壳、杏仁、浓朴、(二味喘最宜)、栝蒌皮、山栀、香豉。头痛宜辛凉轻剂。连翘、薄荷、赤芍、羚羊角、蔓荆子、滑石。(此方淡渗清上)重则用石膏。口渴用花粉。烦渴用竹叶石膏汤。热甚则用芩、连、山栀。夏季身痛属湿。羌、防辛温宜忌。宜用木防己、蚕沙。暑热邪伤。初在气分。日久不解。渐入血分。反渴。不多饮。唇舌绛赤。芩连膏。如不应。必用血药。

凉佐清气热。一味足矣。轻则用丹皮、(汗多忌)青蒿、犀角、竹叶心、元参、鲜生地、细生地、木通、(亦能发汗)淡竹叶。若热久痞结。泻心汤选用。又夏月热久入血。最多蓄血一症。谵语昏狂。看法以小便清长者。大便必黑为是。桃仁承气汤为要药。幼稚疟久。面肿腹膨。泄泻不欲食。或囊肿。或跗肿。必用东垣益气以升阳。倘脾阳消惫。前方不应。

用理中汤或钱氏益黄散。得效二三日。须投五苓散。一二日。再与异功、参苓白术散之类。必全好。徐忠可注金匮。有云。幼儿未进谷食者。患疟久不止。用冰糖浓汤。余试果验。疟多用乌梅。以酸泄木安土之意。用常山、草果。乃劫其太阴之药。以常山极走。使二邪不相并之谓。用人参、生姜曰露姜饮。一以固元。一以散邪。取通神明去秽恶之气。总之久疟气馁。凡壮胆气。皆可止疟。未必真有疟鬼。又疟邪既久。深入血分。或结疟母。鳖甲煎丸。设用煎方。活血通络可矣。

卷二疟疾

寒热往来

巢元方曰。风邪外客于皮肤。而痰饮内渍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更相乘克。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气。

为邪所乘。邪正相干。阴阳交争。时发时止。则寒热更相往来也。

吴绶曰。凡寒热往来。是无定期者。其有定期。疟也。全生云。若其人翕翕如热。淅淅如寒。无有时度。支节如解。

手足酸疼。头目昏晕。此由营卫虚弱。外为风邪相乘。搏于阳则发热。搏于阴则发寒。久不治成痨。宜荆芥散。又曰。

如苦寒热如疟。不以时度。肠满膨。起则头晕。大便不通。或时腹痛。胸膈痞闷。此由宿谷停留不化。结于肠间。气道不舒。阴阳交乱。宜备急丸。若止见寒热。起居如常。久而不愈。乃大病后元气未复。悉属阴虚生热。阳虚生寒。宜八珍汤。食积为病。亦令寒热。保和丸消之。兼呕吐泄泻。六君子汤。厥冷冻饮料热。人参理中丸。作渴不止。七味白术散。

食积消而寒热尚作者。肝邪乘脾也。异功散加栀、柴。然此皆非疟症也。切不可混。

庞安常曰。小儿食积。寒热如疟。渴泻气急。要合地卧。此候当先取下积。只用平胃散。次常服进食丸。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