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医方简义 >卷五

《医方简义》·卷五

清朝 医方简义 王清源 著

妇人辨论

读诸大家书。知女科与男子分立一科。金匮要略中着妇科三篇。妊娠。产后。杂症。大略已男子女命血精别样。而十二经脉。所行之终始。五脏之定位。则一也。岂得以女人脉位反背倒置乎。

故言妇人之症。多与男子同。惟行经胎产与男子异耳。兹特举所异者逐一详述。以备吾侪参考。凡所同者。悉照男子治例。不当复赘。又凡金匮所有之治法。兹不复述。宜宗金匮可也调经带下白淫白淋气淋劳淋七疝症瘕五积且夫经者。常也。营运有常。一月一行。故名月信。信。约信也。如约信之有定期也。

又曰则溢月事生血所归脉。

冲任带为漏瘕绵绵女子者阴阳调如带之状。绵绵不绝。流利难停。治宜疏木补土。调理带任二脉。白淫者。小溲之后有白物。见亦不多。治宜补心益脾。兼调气分。白淋者。膀胱之内有湿热蕴结。必小腹坠痛而后下者。治宜化气之法。兼清湿热可也。况淋病有五。一曰气淋。气虚下陷。小便频数。溺有余沥。宜补心益气。兼清湿热之治。一曰劳淋。遇劳即淋。损在脾肾。宜补中益气为治。又有血淋砂淋膏淋三者。皆因湿热久蕴。伤及肾阴所致。宜滋养化源。以大补阴丸治之最妙。凡妇人科以经水趱前属热。趱后属寒为断。论非不确。然亦不可拘执也。如经水淋漓。频频而见。或为气所阻。或因血瘀滞着。不得以此例赅之。又有血枯内热。经候亦必衍期。因血虚内耗所致。凡妇人脉盛内热。经水先期而至。斯为属热。若脉衰肢逆。经水后期而至者。斯为属寒。故诊妇人病。必当问天癸何如。血分多寡否。腰腹有痛否。经色紫黑黄赤否。有瘀否。或经先腹痛。经后腹痛。经先腹痛属气滞。经后腹痛属血虚。更当究其脉之虚实而合病之盛衰。如内热者脉必数。内寒者脉必迟。血虚者脉必涩而少神。气虚者脉必沉而兼微痛者脉紧。血瘀者脉革。血脱者脉芤。古人之言女尺恒盛者。指平脉也。近时妇女。两滞涩小者居多。因吾乡地属东南。湿热为胜。气虚血滞者为多。北方风寒为胜。地属西血虚气旺者为多。故西北之人。病带下者十之一二。以寒盛故也。东南之人。病带下者常八九。以湿胜故也。又肥人血多滞为寒。瘦人血多滑为热。肥者难孕而易育。瘦者易孕而难育也。调经之道。血盛则补气。气盛则补血。使血气无偏胜。阴阳无盛衰。何患乎难孕。

何患乎难育哉。余以妇科之最切急者以备参考焉。

卷五妇人辨论

大补阴丸

(方见肾经症)

统治五淋症。

卷五妇人辨论

益母胜金丹

治经候前后不调等症。

大熟地(九蒸九晒砂仁酒渗)当归(酒蒸各四两)白芍(酒炒三两)川芎(酒蒸一两五钱)丹参(酒蒸三两)茺蔚子(酒蒸四两)香附(四制盐酒醋姜汁各炒一两)土炒白术(四两)

以上八味共末。以益母草(八两)水酒各半熬膏。与前药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早开水

卷五妇人辨论

进退四物汤

(自制)

调经总方。加减而治。

熟地(五钱)当归(三钱)酒炒白芍(一钱五分)川芎(一钱)

水煎。○血热先期者。加丹参丹皮益母草(各二钱)○血寒后期者。加肉桂(五分)牛膝香附(钱)青木香(四枝(五分)香附延胡(各龙骨(二钱)左牡蛎(四钱)

加茯苓白术东洋参(各一钱五分)进乌骨(一钱)滑石淡竹叶(各三钱)○经党参(三钱)柴胡(醋炒八分)○心神摇漾。加茯神灯草(一丸)○如风虚晕眩者。加煨天麻(一钱)姜半夏(一加姜三片。川连(八分)姜半夏(一钱五分)淡吴萸(八分)减熟地枝(七分)竹茹(一丸)姜三片。

卷五妇人辨论

调元汤

(自制)

治奇脉亏损。经水三五不调。肢节酸疼。腰痛气滞。心摇神怯晕眩等症。

生地(四钱)阿胶(烊冲一钱)白芍(酒炒二钱)当归(二钱)茺蔚子(炒三钱)泽兰(二加桂圆肉五枚。○如虚风眩晕者。加煨天麻(一钱)○气滞腹痛。加延胡索(三钱)天仙藤(一○呕者加栀子(三钱钱)○如经先腹痛者。加川地二味○经后腹痛者加白术(二钱)

经水少而淡黄者。加肉桂(八分)夏月减半钱)菟丝子(三钱)○如经至之先。必发寒热者。

阿胶可也。

卷五妇人辨论

大补血汤

治气血两虚而经候不调者。

炙黄(八分)当归(三钱)

清煎。

卷五妇人辨论

八味逍遥散

调经之要方也。

当归(三钱)赤芍(一钱)柴胡(一钱)茯苓(三钱)白术(二钱)甘草(五分)生姜(一

卷五妇人辨论

四七汤

治七情郁结。经候不调。

姜半夏浓朴茯苓苏叶(各一钱半)

水煎。

卷五妇人辨论

越鞠丸

治肥人多痰。痰阻经隧。不能受孕者。

苍术川芎香附栀子神曲(各等分)

为末。炼蜜为丸。或水法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姜汤下。

卷五妇人辨论

八珍汤

治气血不足。

党参(三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炙甘(五分)生地当归(各三钱)赤芍川芎(各加姜枣煎。

卷五妇人辨论

断下丸

(自制)

治不论赤白带下。

杞子复盆子车前子(炒)龙骨牡蛎党参茯苓淮山药杜仲(酒炒)柴胡又加棉花子仁二两。共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钱。白术泡汤送下。

卷五妇人辨论

加减归脾汤

治白淫白淋白带诸症。

炙绵黄(三钱)白术(一钱五分)炙甘草(五分)枣仁(炒一钱)远志肉(炒)

广木香(水煎。

卷五妇人辨论

茯苓琥珀汤

治白淋湿重者。

茯苓猪苓泽泻滑石(各三钱)甘草桂枝(各五分)白术(二钱)琥珀(一钱)

长流水煎。

卷五妇人辨论

八正散

治白淋热胜者。

木通车前子蓄(各一钱半)大黄滑石瞿麦栀子(各二钱)甘草梢(五分)

加灯草七茎。

卷五妇人辨论

厘清饮

治膏淋湿热多者。

川萆益智仁(各三钱)石菖蒲(七分)生甘草梢(五分)乌药(一钱)加茯苓(三钱)食盐数粒。亦可治之。

卷五妇人辨论

补中益气汤

并治气淋劳淋。

炙黄(三钱)党参(三钱)白术(二钱)陈皮(一钱)柴胡(一钱)升麻(五分)炙甘草如气实者。减黄钱半。加青皮(一钱)木香(八分)如气虚似实者。宜逍遥散治之。

卷五妇人辨论

三五七散

治风入血分。化肿者名曰风痹淡附片细辛(各三钱)干姜干山茱萸肉(各五钱)防风山药(各七钱)

共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卷五妇人辨论

流气饮

治七情气滞。腹胀便闭。香港脚上攻。喘逆。肩背胸胁痞闷等症。

苏叶炙黄青皮陈皮大腹子茯苓当归乌药防风木香川芎白芍桔梗水煎。此方不注分钱。宜酌用可也。

卷五妇人辨论

养心汤

治劳淋气淋二症。

炙甘草(五分)炙黄(三钱)西党参(三钱)茯苓(三钱)茯神(三钱)川芎(一钱)当(九粒)肉桂(五分)枣如气虚不受参蓍者。宜减参蓍各半。加砂仁末(五分)天仙藤(一钱)琥珀(六分)

水煎。

卷五妇人辨论

太无神功散

治痞满积聚。嗳气食滞。痰郁血郁。心肝脾肺肾五积。干血痨损。症瘕等症。

蓄瞿麦麦芽(各五钱)神曲(三钱)沉香木香(各一钱五分)甘草(五钱)制军(共为细末服之。每服二三钱。灯芯竹叶煎汤。稍加陈酒调服。○凡妇人干血症。用红花汤调○痰积用橘红汤。加酒调下。○肝积名肥气。用柴胡青皮(各一钱)泡汤加酒调下。

○肺积名息贲。用合欢皮百合(钱)煎汤加酒调下。○脾积名痞气花椒五十粒泡汤调下。○如瘕与症。

卷五妇人辨论

加味橘核丸

(自制)

治七疝八瘕。书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七疝者上冲心。二便不通。二曰狐疝。卧则入腹。立则出腹也。三曰疝。阴囊肿厥疝。肝气上逆也。五曰瘕疝。素有症痞。痛而下浊也。六曰溃疝。内有脓内停脓血。小便不通也。症者。征也。有形可征。按之不动也。瘕者假也可移也。血食内积为症。气郁于中为瘕也。

橘核(二两盐酒炒)小茴香川楝子(煨去核)桃仁(光炒)山楂(炒)香附(醋炒各一两)

曲(四两)

共末。以米饮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四五十丸。温酒送下。○女子用红花(一钱)泡汤送下。

崩漏附倒经辨症崩者。如山川卒崩。横决之势。莫能制也。此女科最凶最暴之症。有因木郁侮土。木盛土衰又有脾肝肾。宜通。治屡崩屡愈者。必静摄任阴。温煦冲阳。法已大备。然妇女患是症者。必清宜仓皇告急。而治之者。切勿因其仓皇告急之情。而畏首畏尾。仓猝施治。妄用补攻之法。若误补之。则留瘀贻患。误攻之。则心气下脱。危在旦夕也。必须问明有瘀无瘀。腹中痛与不痛。

崩势之缓急。病之新久。审断其属虚属实。药之宜补宜通。

宜温宜清。宜摄宜固之理。以痛而有瘀为实。不痛而无瘀为虚。虚者补之。实者攻缓则温之。急则缓之。新者消补兼治之。久者固摄两施之。余治是症。必诊其脉之沉微四肢逆冷如冰者。以大温大补之中。参以活血消瘀之品。诊其脉之紧革弦数。四肢痛者。以八味逍遥散。和养之也。故自制黄补血汤一方。总治崩症。而设加减之法诊简于其治。恐方药一多。致有难于选用耳。余治之数十年。愈者十常八九靡不应手至于漏下之症。如漏卮之状。或一日一漏。或一日数见。或五日十日半月一漏者名与妊娠胎漏有间。经漏者。系奇脉不固。冲任失职。脾土太虚所致。或症瘕为害。

宜固摄为主。次疏肝阳。继补奇脉。余以自制固元煎治之。更以虚实之法加减而用也。

凡妇情怀失畅。致冲任失司。逆行而上也。治宜和肝潜阳盐柔润下之法。俾经水一正。而倒者顺矣

卷五妇人辨论

黄补血汤

(自制)

治血崩。不拘有瘀无瘀。气虚血虚。

蜜炙黄(四钱)当归(三钱)仙居白术(二钱)鹿角霜(二钱)茯神(三钱)

赤芍制香一钱)神曲(三钱)如腹痛有瘀者。加延胡(二钱)桃仁(十粒去皮)如气血两虚欲脱者。

加麦冬(去心三钱)远志肉也。不宜表散。但加荆芥穗(二加煨天麻(一钱)姜半夏(一钱五也。切勿饮冷。慎之。加乌梅炭(以成不治之症也。

卷五妇人辨论

加减归脾汤

(方见调经)

治血虚气怯。崩后赤带白带。

卷五妇人辨论

养心汤

(方见调经)

治同前症。

卷五妇人辨论

八味逍遥散

(方见调经)

治素有肝郁者。

卷五妇人辨论

固元煎

(自制)

治经漏症。

熟地(六钱)归身(三钱)白芍(酒炒一钱)菟丝子(炒三钱)龙骨(二钱)

鹿角霜(三钱)炙鳖甲(三钱)杜仲(盐水炒二钱)潼蒺藜(三钱)益母草(三钱)

炙甘草(五分)广木香(八分)

水煎。如素有症瘕者当先服神功散。继服固元煎可也。

卷五妇人辨论

神功散

(见调经)

卷五妇人辨论

正经汤

(自制)

治倒经鼻衄吐血。

泽兰(二钱)当归(三钱)焦山栀(四钱)阿胶(烊化三钱)丹皮(三钱)茜草(一钱五分)

藕一斤。煎汤代水。或服逍遥散。加丹皮栀子。亦可治之。

卷五妇人辨论

十全大补汤

治病后元气不复之症。

人参(二钱)白术(一钱五分)茯苓(三钱)炙甘草(五分)熟地(八钱)白芍药(二钱)

水煎。○如体热。去肉桂。加黄芩天冬(各二钱)水煎服。

崩漏之脉究其根。六脉实大。其症为灾。若遇暴下。立见其推。

两寸似滑。或断有胎。脉缓为吉。沉伏难栽。浮而兼代。

病必不回。缓小多愈。洪作虚栽。

倒经之脉右寸浮洪。两尺如涩。阴火上攻。咳吐痰血。无瘀易通。下虚上乘。气必逆冲。和缓则吉。强直者凶。热入血室。

尝思病有热入血室者。何也。读金匮要略。而知病热入血室者有五。第一条。主小柴胡。

因女子患寒热致经水适断。急提少阳之邪。勿令下陷为最。第二条。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有昼明夜剧谵语见鬼之象。恐误认为阳明实症。故云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之戒。第三条。中风寒热。经水适来。七八日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显无表症。全露热入血室之候。自当急刺期门。使知针力胜于药力也。第四条。阳明病下血谵语。但头汗出。亦为入血室。亦刺期门。必汗出而愈。第五条。明其一症。而有别因为告。故未详辨耳。如痰涎上潮。昏冒不知。当先除其痰。后除其热等语。所谓急者先除也。今人但知热入血室。不辨热邪之轻重。血室之盈虚。而独以小柴胡一方。统以施治。贻害良多也观叶桂先生。于热甚血瘀者。与桃仁承气参入山甲归尾之属。使瘀热下行也。于血舍空虚。而热邪陷入者。用犀角地黄。加丹参木通之类。以使热下泄也。有表邪未尽者。用和解之法。至于血结胸者。有桂枝红花汤入海蛤桃仁之品。又有瘀热为狂者。用牛黄膏之法以清之。何尝拘于小柴胡一法也。更观案中治吴某热病十七日。因经来三日后患病。热邪乘空内陷。从蓄血如狂例治。方用泽兰行气解毒。丹皮清血中之热。制军桃仁下瘀。兼清陷下之热。生地人中白存阴救里。

可谓法之密。治之审也。得此一隅。而三隅可反矣。余治是症最多。每以金匮立法。指南参用。自能各适其宜焉。因近时妇女。冷暖不慎。饮食不节者居多。行经时一受外邪。即变热入血室之症。而膏粱之人。自知保养。故病是症者尚少。藜藿之人。未能保养。故病是症者良多。凡治妇女之病。必询及经水如何。或经水已至。即受风寒暑湿等邪。或已受风寒暑湿等邪。致经水适来。或病及半月余而经水适至者。皆能热入血室也。如病者云。经期尚远。

亦须急治其邪。恐邪气绵延。正气必虚。致经水适及其期。而病气未尽。邪必乘虚欲入。急当清其余邪。切勿挟杂血分之药。恐导而入也。余制三方。各有加减之法。以治热入血室之症。不无小补云尔。

再论热入血室者妇人病则稍轻。室女病则更重何也。妇人体藏已疏。感邪虽入血分。易于解散。室女体藏周密。邪入血室不易外达。治不易散。余每治是症。必问经对几日。或病先受邪。或病后受邪。审其邪之浅。深轻重。用药之表里缓急。凡妇女经水有盛衰。经候有迟速。或平素经行几日方尽。如经行一日。即感外邪而致者。其瘀必多。或经行将尽。适病外邪。热虽陷入血室。其瘀必少。瘀多者正未虚。瘀少者正已虚。更问其少腹痛否。视其神气清否。腹痛而神昏者。瘀为多。腹不痛而神清者。瘀必少。又当辨其形状若何。如言謇者。

风邪也。自汗者。亦风也。身重者。湿邪也。有寒热而无汗者。寒邪也。口渴面赤者。暑兼湿也。又当察其脉象。脉见弦劲者病凶。脉见徐缓者病轻。迟而寒者宜温。数而热者宜清。

是症须急治。不宜缓治。略叙数言以参末议也。

卷五妇人辨论

牛黄膏

牛黄(二钱五分)朱砂(水飞)丹皮郁金(各三钱)冰片(一钱)甘草(一钱)

共末。炼蜜为丸。如舶茴大。每服一丸。开水化下。

卷五妇人辨论

桃仁承气汤

(方见伤寒)

卷五妇人辨论

犀角地黄汤

(见火症)

卷五妇人辨论

桂枝红花汤

桂枝白芍甘草红花

卷五妇人辨论

涤邪汤

(自制)

治经水先来。更受热邪。寒热往来。或昼轻夜剧。或但身热。不论神昏欲痉泽兰(一钱五分)琥珀(一钱)丹皮(二钱)天冬(三钱)荆芥炭(一钱)条黄芩(一钱五水煎服。忌食生冷之物○如呕者。加川连(姜汁炒八分)○如不省人事者。先用苏合丸一丸。

者。

拒按者。瘀钱五分)如腹微六一散。受暑加青蒿

卷五妇人辨论

御邪汤

(自制)

治先受邪而经水适来者。(加减法如前例)

泽兰(二钱)黄芩(一钱五分)焦栀子(三钱)杏仁(光三钱)天麻(煨八分)

琥珀(一钱

卷五妇人辨论

化元汤

(自制)

治病后邪热,未净。而适见经水者。(加减如前例)

生鳖甲(四钱)川芎(一钱)当归(三钱)琥珀(一钱)黄芩(炒一钱五分)茯神(三钱)

水煎服。

卷五妇人辨论

小柴胡汤

(方见伤寒)

卷五妇人辨论

苏合丸

(方见厥症)

卷五

胎产脉法

且夫胎产之脉。异于常人。胎前之脉。与经常之脉不同。而产后之脉。与胎前之脉亦异也。

气不也。

子也而属按经旨而言少阴者。指手少阴心脉而言也。妇人脉浮沉正等。按之不绝者。孕娠也。不绝者子。

手月余其不搏谓而胎自之脉。

者。非汤进产。妇忧劳思癸当至脉得弦

卷五

验胎法

妇人经停三月。或脉象并无胎意。如偶有渗漏。法当验之。用川芎末一二钱。以艾少许泡汤

卷五

胎前药忌歌

巴豆天雄同附子。牡丹硝桂及桃仁。红花薏米偕麻角。茜草藜芦穿甲莘。槐角茅根与牛膝娠用。

无殒系破

卷五

胎前症治

昔陈良甫良方大全有验胎脉症辨。分纵横顺逆。以断男女双产三产之说。未可遽以为是也。

脉司足厥五月始受火精。四肢生。毛发出。足太阴脾经脉司胎。六月始受木精。筋骨成。游其魂。左手振。足阳明胃经司之。七月始受金精。口目全。手太阴肺经司之。八月始受土精。皮肤生。九窍成。游其魄。右手动。手阳明大肠经司之。九月始受石精。百节具备。三转其身。足少阴肾经司之。十月神气完具。气血已足。足太阳膀胱司之。气化即能产矣。○尝云。堕胎须防三五七。其故何也。因三月之胎。手厥阴心包司之。相火一动。虽大声笑语。亦能动胎。五月之胎。足太阴脾气司胎。胞系系于脾经。湿热伤脾。故致胎病。七月之胎。手太阴肺经司之。始受金精。一遇外邪。肺先受之。故胎易堕。凡治妊妇。必以安胎为主。虽有他病。当以末治之。胎安而病自去矣。苟以祛邪为先。安胎为后。则邪未去而胎已伤矣。可不知哉。古人另设安胎一法。不令人于有病之际服之。惟逐月服一二三剂。以养胎清热。治于未不知通变。何其愚之若是也。余制一方。按月加减养胎之品最为妥当。如遇外邪。即以清邪之法佐之可也。

卷五胎前症治

加减安胎饮

妊妇每月服二三剂最妙。

生地(五钱)归身(二钱)川芎(五分)酒炒白芍(八分)白术(二钱)条芩(酒炒一钱五

卷五胎前症治

养元汤

(自制)

治妊娠。每月加减而服。以养胎元。

生地(五钱)归身(二钱)白术(二钱)条芩(炒一钱)黄(二四五钱蜜炙)

始受之胎。一月足厥阴养之。本方加桑寄生(三钱)○二月足少阳养之。本方加川贝母(二钱)

○四月手本方加茯苓阴养之。本方加之。本方去白术。加川连杞子(三钱)川芎(八分)白芍(炒一钱)○十月足太阳膀胱养之。本方去白术加川芎(一钱)炒白芍(一钱五分)党产也。不必另服滑胎饮也。然滑胎气血之衰旺所致。旺者易产。衰者其易开交骨也。为临盆之要法。譬哉。若用滑胎等剂。是强治之法。

卷五

胎动不安论

妊妇胎动不安。由起居失时。饮食失常。或因寒气搏其冲任之脉。或因跌扑损伤。或因叫号母病难全外受青木

卷五胎动不安论

安胎散

(景岳)

熟地艾叶白芍川芎黄阿胶当归炙甘草地榆生姜大枣

卷五

胎漏

问曰。胎漏何故。答曰。妇人经水。无孕则按期而行。有孕则蓄养其胎。至产后化为乳汁。

若因血色下已见瘀块乎瘀尽而胎未下如迟余之用龟板一味。取其补水养木之意。切勿执谓龟板能开交骨。而畏不敢用开交骨者败龟

卷五

子悬

(附子眩)

胎气上逼。紧塞胸次之间。名曰子悬。因嗔怒动肝。或不慎起居。或脾气郁结。或忧思伤及痰涎

卷五子悬

香苏饮

治子悬。

制香附(一钱)苏叶(一钱五分)陈皮(八分)炙甘草(五分)

水煎服。如胎气上迫。加枳壳(一钱)条芩(炒一钱五分)如嗔怒动肝者。与不慎起居者。加柴(二钱)砂仁(

卷五子悬

二陈汤

治子眩。

姜半夏(一钱)茯苓(三钱)炙甘草(五分)陈皮(八分)

水煎服。○如气火上升者。加焦山栀(三钱)天仙藤(一钱)如内风旋眩欲厥者。加煨天麻(一二钱)

卷五

子气

子气者。妊妇冲任受风。故两足肿大。喘闷妨食。甚则足指甲出黄水。名曰子气。非水气也天仙藤(二钱)炒香附(一钱)乌药(一钱)炙甘草(五分)陈皮(一钱)苏叶(一钱)木水煎服。此方系香苏饮加减。内有木瓜之活血。乌药之下气。虽属古方。究未稳当。不若用

卷五

子肿

子肿者。肢体面目足跗皆肿也。系胎中受湿。与血相搏。湿气流溢使然。名曰子肿。与子气宜

卷五子肿

白术散

白术(土炒二钱)茯苓皮(五钱)陈皮(一钱)大腹皮(一钱五分)姜皮(一钱五分)

共末。米饮调下四钱。(指迷方有桑白皮三钱无白术即五皮饮也○丹溪除姜皮大腹皮二味加白

卷五

子烦

子烦者。心烦而闷乱也。因君相之火内动。而肾水不能制火。亦有痰阻中脘而烦者。

治之

卷五子烦

淡竹叶汤

治君相火动而烦者。

淡竹叶(三钱)黄芩(炒)知母(各一钱)麦冬(去心)茯苓(各三钱)

水煎。

卷五子烦

香砂六君子汤

治胃虚而烦者。

党参茯苓(各三钱)仙居术(二钱)姜半夏陈皮(各一钱)炙甘草砂仁广木香(各

卷五

子痫

子痫者。妊妇血虚受风。口噤。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痰涎上潮。名曰子痫。其症暴而且危者。加

卷五子痫

羚羊角散

羚羊角(镑一钱五分)独活(一钱五分)归身(三钱)川芎(一钱)茯神(三钱)羌活(一钱)桑寄生(二钱)加姜三片煎服。

卷五

子鸣

妊妇不慎起居。登高举臂。致儿口脱出。故腹内喊叫。名曰子鸣。妇人脐上疙瘩。儿含于口阴益

卷五子鸣

补阴益气煎

熟地(五钱)归身(三钱)怀山药(三钱)党参(三钱)陈皮(一钱)升麻(三分)柴胡(七分)炙甘草(五分)

水煎服。

卷五

子喑

经云。人有重身。九月而喑。当不服药。十月当复。岐伯曰。胞胎系于肾。肾脉系舌本。

故言也躁不味。

汤以

卷五子喑

桔梗独活汤

(自制)

桔梗独活苏梗条芩(各一钱五分)真化橘红(八分)加生姜三片。青果一枚。

水煎。

卷五

子疟

(新着)

妊妇患疟。名子疟。每见妊妇五六个月。肝虚受邪。致化疟疾。或风或寒。或暑或湿。

不得不成疟。妊妇患之。每致堕下。治不得法。子母难全。何也。患疟致堕。堕后疟邪留着不去。其血愈虚。其邪愈盛。宜作血虚痉症例治。庶乎免死矣。然治子疟。必以安之法佐之。胎可安而子母全矣。可忽乎哉。特着之以俟裁正。

卷五子疟

治疟安胎饮

(自制)

生地(五钱)天冬南沙参(各三钱)知母(炒)条芩(炒)防风(炒)白术(各一钱五分)

加姜一片煎。○如受风者。加独活(一钱)受寒者。加牛蒡子(炒二钱)○如受暑者。

加竹叶三煎。○欲呕者。

钱)薄荷(一钱)马勃

卷五

子痢

(新着)

妊妇患痢下一症。名子痢。因脾肾两虚。不节饮食。以及生冷水湿等物。或不慎寒暄。

坐卧难全否每以安胎

卷五子痢

治痢安胎饮

(自制)

绵蓍(三四钱炙)生地炭(三钱)归身炭(二钱)茯苓(三钱)泽泻(二钱)升麻(炒五分)

范志曲(二钱)

加荷叶一角。水煎。○如噤口者。水汤不进而呕吐频频。本方加石莲子(三钱)石菖蒲(三分)

○麻一味○或外加

卷五

胎消

(即胎不长足)

妊娠胎形不长。延及一二年不产者。因妇多宿疾。或瘕聚为害。或起居不慎。或时有忧思。

卷五胎消

加味八珍汤

党参(三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炙甘草(八分)熟地(六钱)川芎(八分)归身水煎服。

卷五

鬼胎

妇人脏腑安和。气血充足。则妖魅之气。所不能侵也。惟正气大虚。兼之邪念丛生。妖魅之神不宜安

卷五鬼胎

雄黄丸

明雄黄鬼臼(去毛)丹砂(水飞各五钱)延胡(七钱)麝香(一钱)川芎(七钱)姜半夏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下。

卷五鬼胎

安神定志丸

茯神茯苓人参远志肉(各一两)石菖蒲龙齿(各五钱)

炼蜜为丸。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二钱。临卧时以人参汤送下。或灯心七支。泡汤送下。

卷五

妊妇内痈

妊妇胃痈。多食炙爆煎熬之物。助起胃火或动肝火。皆能成之。小肠痈原素有瘀血。挟起湿结而痈一

卷五妊妇内痈

加减千金牡丹皮饮

治妊妇一切内痈。惟乳痈不宜。

丹皮(一两)米仁(一两五钱)栝蒌仁(一两)银花(二两)草河车(即蚤休二两)

共末。每服五钱。水煎服。○胃痈加川连五钱共末可也。

卷五妊妇内痈

神效化痈散

(自制)

治妊妇乳痈。

当归(二钱)炒白芍(一钱)炒青皮(八分)柴胡(一钱)茯苓(三钱)夏枯草(三钱)鹿录后以备参考。

卷五妊妇内痈

神效栝蒌散

全栝蒌(一枚)粉甘草当归(酒洗各五钱)制乳香制没药(各一钱)

水煎。热酒冲服。此法因乳香没药二味去瘀太峻。恐伤胎元。故宜加意而用。如万不得已。

卷五

妊妇护胎法

妊妇患时症或患六淫重症。急用护胎之法。用井底泥涂脐至关元。(脐下三寸)干则再易之。

卷五

妊妇大小便不通

(附转胞)

妊妇大便不通。因血燥火旺所致。宜六味丸去丹皮加川柏知母治之。小便不通。因胎坠于下胞

卷五妊妇大小便不通

六味去丹皮加黄柏知母汤

生地(八钱)泽泻(三钱)茯苓(三钱)淮山药(二钱)山萸肉(八分)川柏(一钱五分)

清煎。

卷五妊妇大小便不通

补中益气汤

(见痢疾症)

炙黄(三钱)白术(二钱)陈皮(一钱)升麻(六分)东洋参(一钱)生甘草(五分)当加淡竹叶三十片。方随服后。以指探喉。呕一次可愈。当连服数剂可也。

卷五

妊妇出乳

(附乳卸并附保产顺生方法)

妊妇有乳自出。名曰泣乳。因气旺血涌使然。宜加味八珍汤。加柴胡(醋炒一钱)方见胎消症防风(

卷五妊妇出乳

神验保产无忧散

凡妊妇九个月外。未临盆时。预服二三剂。可免一切产难之虞。流传已久珍重用之。

当归(酒洗一钱五分)川贝(一钱)酒炒白芍(一钱二分)黄(八分)菟丝子(一钱四分芎(一钱三分)羌活(五无一失。

卷五妊妇出乳

华佗顺生丹

朱砂(五钱水飞)制乳香(一两)

为末。以端午午时。用猪心血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以当归(三钱)川芎(二钱)

煎汤

卷五妊妇出乳

顺生丹

朱砂(水飞五钱)丁香(五钱)麝香(一钱)制乳香(一两)石燕(一对醋淬七次)

上为细末。择天月德日。用益母草熬膏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二丸。川芎(一钱)当归(二凡妇人初胎。气血完固。腹皮紧窄。交骨未易即开。其胞胎最难转动。必补养血气之剂多服活剥但使稳婆包扎小儿而已。勿令动手推挪。更须壮孕妇胆量。使勿自张皇。自然万无一失矣。

语虽近粗。而道合至正也。

卷五

难产十论

杨子建云。凡生产先知此十症。庶母子两命皆得保全。世之收生者。殊少精良妙手。多致误一曰正产。怀胎十月。阴阳气足。忽然腰腹齐痛。儿自转身头向产门。浆破血下。儿即正生二曰催生。儿头至产门。腰腹齐痛。仍不产者。方服药催之。或经日久。产母困倦难生。

宜三曰伤产。胎未足月。有所伤动。以致脐腹疼痛。忽然欲产。或因妄服催药。逼儿速生。

如四曰冻产。天气寒冷。产母气血凝滞。难以速生。则衣服宜浓。产室宜暖。下裳更宜温浓。

五曰热产。盛暑之月。产妇温凉得中。过热则头目昏眩。而生血晕之症。若凉台水阁。

以及六曰横生。言儿方转身。产母用力太急。逼令儿身不正。当着产母安然仰卧。令老练稳婆。

力。

七曰倒产。言儿并未转身。产母妄自努力。令儿手足先出。当着产母安然仰卧。令稳婆轻手服催八曰偏产。言儿虽已转身。但未顺向生路。产母急于努力。逼儿头偏向一边。虽露儿顶。

非乃额角耳。当令产母仰睡。稳婆轻手扶正其头。即服催药。并努力儿即下。若儿顶后骨偏注谷道。露额。令稳婆以绵衣烘暖裹手。于谷道外旁轻手托正。令产母努力。儿即顺生。

九曰碍产。言儿身已正。门路已顺。儿头已露。因儿转身脐带绊其肩。以致不生。令产母仰十曰盘肠产。临产子肠先出。然后生子。肠出时。以极洁净不破损漆器盛之。古方用萆麻子油润以上十产论。密且精矣。足见医道之难。不容浮躁涉猎者问津也。

卷五

交骨不开产门不闭论治

交骨不开者。有锁骨也。因血虚不能运达。故不开。令稳婆以麻油调滑石。涂入产门中。

或加

卷五交骨不开产门不闭论治

加味芎归汤

当归(五钱)川芎(三钱)自败龟板(童便炙酥三钱)妇人头发(一握烧灰存性)

水煎服。如人行五里地时即生。如无自败龟板。药肆中所买者。亦可代用。

卷五交骨不开产门不闭论治

加味八珍汤

(方见胎消症)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