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伤寒法祖 >卷上
  • 目录

    作品目录(3章)

    书签

    没有书签
  • 手机
    手机扫一扫即可阅读
  • 书架
  • 书页
  • 顶部

《伤寒法祖》·卷上

清朝 伤寒法祖 任越庵 著

全论大法第一

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为两书也。凡条中不贯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

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气上撞心等症。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焉。观五经提纲。皆指内症。唯太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五经提纲皆指热症。惟太阴提纲。为寒邪伤里立。然太阳中暑发热而亦恶寒。太阴伤热而亦腹痛而吐利。但不离太阳主外。而太阴主内之定法。而六经分症。皆兼伤寒杂病也明矣。因太阳主表。其提纲为外感立法。故叔和将仲景之合论。全属伤寒。不知仲景已自明其书。不独为伤寒设。所以太阳篇中。先将诸病线索逐件提清。比他经更详也。其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是伤寒另有提纲矣。不特为太阳伤寒之提纲。即六经伤寒总纲。亦不外是。观仲景独于太阳篇。别其名曰伤寒。曰中风。曰中暑。曰湿痹。曰温病。而他经不复分者。则一隅之举。可以寻其一贯之理也。其他结胸。脏结。阳结。阴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语。如狂。等症。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纷纭杂沓之中。正可以思伤寒杂病合论之旨矣。盖伤寒之外。皆杂病之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叔和不知此旨。谓湿三种。宜应别论。则中风温病。何得与之合论耶。以三症为伤寒所致。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则中风非伤寒所致。温病与伤寒不相似者。何不为之另立耶。霍乱是肝经为患。阴阳易。瘥后劳复。皆伤筋动骨所致。咸当属于厥阴。何得另立篇目。叔和分太阳三症于前。分厥阴诸症于后。开后人分门类症之端。岂知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也。叔和以私意紊乱仲景之原集。于劳复后。重集可发汗不可发汗诸篇。如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不知如何名反。岂濡弱微涩等脉有定位乎。此类姑不悉辨。其云大法。春夏宜发汗。冬宜吐。秋宜下。设未值其时。当汗不汗。当吐不吐。当下不下。必待其时耶。而且利水清火温补和解等法。概不言及。所以今人称仲景。只有汗吐下三法。实是于此。夫四时者。众人所同。受病者。

因人而异。汗吐下者。因病而施也。立法所以治病。非以治时。自有此大法之谬。后人因有随时用药之迂。论麻黄桂枝汤者。谓宜于冬月严寒。而三时禁用。论白虎汤者。谓宜于夏。而大禁秋分后。与立夏之前。夫必先岁气。毋伐天和。寒热温凉之逆用。为众人饮食之常耳。仲景因症立方。岂随时定剂哉。当知仲景治法。悉本内经。按岐伯曰。调治之方。必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外者外治。内者内治。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又为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此大法也。

仲景祖述靡遗。寓章昭着。本论所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者。是阴阳之别也。阳病制白虎承气以存阴。阴病制附子茱萸以扶阳。外者用麻黄桂枝以治表。内者用芒硝大黄以治里。其于表虚里实。表热里寒。发表和表。救里攻里。病有浅深。治有次第。方有轻重。是定其中外。各守其乡也。太阳阳明并病。小发汗。太阳阳明合病。用麻黄汤。是外之内者。治其外也。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用栀子豉汤。是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也。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用调胃承气先调其内也。表未解。而心下痞者。从外之内而盛于内。当先解表。乃可攻痞。是先治其外。后调其内也。中外不相及。是病在半里半表。大小柴胡治主病也。此即所谓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用白虎栀豉小承气之类。盛者夺之。则用大承气陷胸抵当之类矣。所云观其脉症。知其何逆。以法治之。则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之谓也。若拘四时以拘法。限三法以治病。遇病之变迁。则束手待毙矣。且汗吐下三法。亦出于岐伯。而利水清火调补等法悉具焉。其曰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在皮者。汗而发之。实者散而泻之。此汗家之法。中满者。泻之于内。血热者宜决之。是下之之法。高者因而越之谓吐。下者引而竭之谓利。小便悍者按而收之。是清火法。气虚宜掣引之。是调补法也。夫邪在皮毛。犹未伤形。故仲景制麻黄汤。急汗以发表。邪入肌肉。是已伤其形。故用桂枝汤。吃稀热粥以解肌。是渍形以为汗。若邪正交争。内外皆实。寒热互呈。故制大青龙。于麻桂中加石膏以泻火。是散而泻之也。吐剂。有栀豉瓜蒂。分胸中虚实之相殊。下剂。有大小承气调胃抵当。分气血浅深之不同。利水有猪苓真武寒热之悬绝。清火有石膏芩连辈轻重之差分。阳气虚。加人参于附子吴茱萸中以引阳。阴气虚。加人参于白虎泻心中以引阴。诸法井然。质之岐伯。丝毫不爽。前圣后圣。其揆一也。愚更有疑焉。仲景言平脉辨症。为伤寒杂病论。是脉与症未尝两分也。夫因病而平脉。则平脉即在辨症中。病有阴阳。脉合阴阳。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是病之阴阳也。当列全论之首。脉有大浮动滑数。名阳。沉涩弱弦微。名阴。是脉之阴阳也。此条当为之继。叔和既云搜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是知叔和另立脉法。从此搜采耳。试观太阳篇云。脉浮者病在表。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脉浮数者。法当汗出愈。诸条脉法。不入辨脉平脉篇。是叔和搜采未尽。犹遗仲景旧格也。由此推之。知寸口脉浮为在表。及寸口脉浮而紧。脉浮而数。诸条。皆从此等处采出。脉有阴结阳结条。未始不在阳明中风中寒之间。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未始不在少阳寒热往来之部。脉阴阳俱紧者。未必非少阴之文。阴阳相搏条。未必不在伤寒脉结代伏之际。设仲景另集脉法。

或有上下之分。凉无平辨之别矣。名平名辨。皆叔和搜采诸说。仲景所云。各承家伎者是也。世徒知序例为叔和之文。而不和仲景之书。皆系叔和改换。独为伤寒立论。十六卷中。不知遗弃几何。而六经之文。夹杂者亦不少。岂犹然仲景旧集哉。此虽余见之谬。请看序例所引内经。莫不增句易字。彼尚敢改岐伯之经。况乎仲景之论耶。欲识真仲景者。逐条察其笔法。知考功记自不合于周官。褚先生大不侔于太史乎。世皆以金匮要略为仲景杂病论。则有若之似圣人。惟曾子为不可强乎。

卷上

六经正义第二

按仲景自序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其留心诸病可知。故于诸病之表里阴阳。分为六经。令各得所司。清理脉症之异同。寒热之虚实。使治病者。只在六经中下手。行汗吐下和解温补等法。而无失也。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伤寒不过六经中一症。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之经。

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混其六经之政治。六经之理不明。而仲景平脉辨症。固难尽合诸病之权衡矣。夫热病之六经。专主经脉为病。但有表里之实热。并无表里之虚寒。虽因于伤寒。而已变成热病。故竟称热病。而不称伤寒。要知内经热病。即温病之互名。故无恶寒症。但有可汗可泄之法。并无可温可补之例也。观温病名篇。亦称评热病论。其义可知矣。夫叔和不于病根上讲求。但于病名上分解。故序例所引内经。

既背仲景之旨。亦舛岐伯之意也。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纪。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

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有实有虚。无乎不包。故以伤寒杂病合为一症。而总名为伤寒杂病论所以六经提纲。各立一局。不为经络所拘。勿为风寒画定也。然仲景既云。撰用素问。当于素问之六经广法之。

按皮部论云。皮有分部。脉有经纪。其生病各异。别有部分。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诸经始终。此仲景创六经部位之源。又曰。阳主外。阴主内。故仲景以三阳主外。三阴主内。又曰。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故仲景又以阳明主内。少阴亦有反发热者。故仲景于表剂中用附子。是因其渗也。又曰。少阴之阴。名曰枢儒。其入于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部注于骨。故仲景制麻黄附子汤。治发热脉沉无里症者。是从阳部注经之义也。

制附子汤。治身体骨节痛。手足寒。背恶寒。脉沉者。具从阴内注于骨之义也。又阴阳离合论。太阳为开。故仲景以之主表。而以脉浮恶寒头项强痛。为提纲。立言与热论颇同。而立意自别。阳明为合。故以之主里。而以胃实为提纲。虽目痛鼻干等症。而所主不在是。少阳为枢。少阴亦为枢。故皆在半表半里症。少阳为阳枢。归重在半表。

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而不及于胸胁痛硬。少阴为阴枢。其欲寐不寐。欲吐不吐。亦半表半里症。虽有舌干口燥等症。而不入提纲。归重在半里也。岂惟阳明主里。三阴皆主里。而阴阳异位。故所主各不同。阳明主里症之阳。

阳道实。故以胃实属阳明。太阴主里症之阴。阴道虚故以自利属太阴。太阴为开。又为阴中至阴。故主里寒而自利。

厥阴为合又为阴中之阳。故主里热而气逆。少阴为阴中之枢。故所主或寒或热之不同。或表或里之无定。与少阳相似也。请以地理论。六经犹列国也。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表。心者三阳夹界之地。内由心胸。外自巅顶。前至头颅。后主肩背。下及于足。内合膀胱。是太阳地面。此经统领荣卫。主一身之表症。犹近边御敌之国也。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额颅。犹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退场门颊。上耳目。斜至巅。

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比太阳差近。阳明犹京畿矣。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者。三阴夹界之地也。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膈至心。从胁肋。下及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此经通行三焦。主一身之里症。犹近京夹辅之国矣。太阴阳明。同居异治。犹周召分政之义。四经部位。有内外出入。上下牵引之不同。犹先王分土域民。犬牙相制之理也。若经络之经。

是六经道路。非六经地面也。六经之有正邪。客邪。合病。并病。属脾。属胃者。犹寇贼充斥。或在本境。或及邻国。或入京师也。太阳地面最大。内临少阴。外邻阳明。故病有相关。如小便不利。本膀胱经病。少阴病。亦小便而不利者。是邪及少阴之界也。六七日不大便。头痛身热者。是阳明热邪。侵入太阳之界也。头项为太阳之通衢。

因太阳主荣卫。心胸是荣卫之本。荣卫环周不休。犹边邑之吏民士卒。会于京畿往来不绝也。如喘而胸满者。是太阳外邪入阳明地面而骚扰。故称为太阳阳明合病。若头不痛。项不强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候不得息者。此邪不自太阳来。乃阳明热邪实结于胸中。犹乱民聚于本境而为患也。心为六经之主。故六经皆有心烦症。如不头项强痛。

则烦不属太阳。不往来寒热。则烦不属少阳。不见三阳症。则烦不属三阳矣。故心愦愦。心怵惕。心懊。一切虚烦。皆属阳明。以心居阳明地面也。阳明犹京师。故心腹皆居其地。邪在心而为虚烦。在腹为实热。以心为阳而属无形。腹为阴而属有形也。夫人身之病。动关心腹。阳邪聚于心。阴邪聚于腹。肝为阴中之阳。故能使阴邪之气撞于心。阳明主在里之阳。故能使阳邪入聚于腹耳。更请以兵法喻。兵法之要。在明地形。知贼寇所从来。知某方是某府来路。某方是某府去路。来路是边关。三阳是也。去路是内境。三阴是也。六经来路各不同。太阳是大路。少阴是僻路。阳明是直路。太阴近路也。少阴后路也。厥阴斜路也。客邪多从三阳来。正邪多因三阴起。由外寇自边关至。乱民自内地生也。明六经地形。始得握百病之枢机。详六经来路。乃得操治病之规则。如以症论。伤寒。大寇也。病从外来。中风。流寇也。病因旁及。杂病。乱民也。病由中起。既认为何等之贼。又知为何地所起。于其发境。便御之本境。移祸邻郡。即两郡夹攻。如邪入太阳地面。即汗而散之。犹陈兵器于要害。乘其未定而击之也。邪之轻者在卫。重者在荣。尤重者在胸膈。犹贼之浅者在关外。深者在关上。尤深者在关内也。是麻黄为关外之师桂枝葛根为关上之师。大小青龙为关内之师矣。凡外寇不靖。内地盗贼必起而应之。因立两解法。故有大小青龙。及桂枝麻黄加减诸方。如前军无纪。致内乱蜂起。当重内轻外。因有五苓十枣陷胸泻心抵当等汤也。邪入少阳地面。宜杂用表里寒热攻补之品。为防御解利之法。如偏僻小路。利于短兵。不利于矛戟。利于守备。不利于战争也。

邪之轻者。入腠理。重者入募原。尤重者入脾胃。小柴胡腠理之剂也。大柴胡募原之剂也。小建中。半夏泻心。黄芩。黄连。四方。少阳之脾剂也。柴胡加芒硝。加牡蛎二方。少阳之胃剂也。如太阳少阳。有合病并病。是一军犯少阳矣。用柴胡桂枝汤是两路分击之师也。甚至三阳合并病。是三面受敌矣。法在独处阳明。阳明之地面整肃。则太少两路之阳邪。不攻自解。但得内寇宁。而外寇自息。此白虎所由奏捷耳。若阳邪不战于内地。用大承气以急下之。是攻贼以护主。若阴邪直入于中宫。用四逆汤以急救其里。是强主以逐寇也。阳明为内地。阳朝界上。即太阳少阳地面。邪入阳明之界近太阳地面。虽不犯太阳。太阳之师不得坐视而不救。故阳明之荣卫病即假麻黄等汤以汗之。近少阳地面。虽不入少阳。少阳之师不得高垒而无战。故阳明之腠理病。即借柴胡以解之。是知阳明之失守。

非太阳不固。即少阳无备也。所以每每两阳相合而为病也。若邪已在阳明地面。必出师奋击。以大逐其邪。不使少留。故用栀豉瓜蒂之吐法以迅扫之。若深入内地。不可复驱则当清野千里。使无所掠。是又白虎得力处也。若邪在内廷。又当清宫中阴盗。此承气所由取胜。如茵陈猪苓辈。又为失纪之师立法矣。太阴亦内地。少阴厥阴地面。

是太阴之夹界也。太阴居中州。虽外通三阳。而阴阳既已殊途。心腹更有膈膜之藩蔽。故寒水之邪。从太阳外属者轻。由少阴内授者重。风木之邪。自少阳来侵者微。因厥阴上袭者甚。如本经正邪。转属阳明而为实。犹师老势穷。

可下之而愈。如阳明实邪。转属本经而成虚。则邪盛正衰。温补挽回者甚难。盖太阴阳明。地面虽分。并无阻隔。

阳明犹受敌之通衢。甲兵所聚。四战之地也。太阴犹仓廪重地。三军所根据。亦盗贼之巢穴也。故元气有余。则邪入阳明。元气不足。则邪入太阴。在阳明地面。则陈师鞠旅。可背城一战。取胜须臾。在太阴地面。则焚劫积蓄。仓廪空虚。枵腹之士。无能御敌耳。厥阴之地。相火游行之区也。其本气则为少火。若风寒燥湿之邪。一入其境。悉化为热。即是壮火。其少火为一身之生机。而壮火为一身之大患。且其地面通达三焦邪犯上焦。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消渴口烂。咽痛喉痹。逼入中焦。即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饥不欲食。食即吐蛔。移祸下焦。则热利下重。

或便脓血。为害非浅。犹跋扈之师矣。仲景制乌梅丸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为平治厥阴之主方。犹总督内地之大帅也。其与之水以治消渴。茯苓甘草汤以治水。炙甘草汤以复脉。当归四逆以治厥。是间出锐师。分头以救上焦之心主。而安神明也。用白虎承气辈。清胃而平中焦之热实。白头翁四逆散。清脾而止下焦之热利。是分头以救腹中之阴。而扶胃脘之元气耳。肾为一府。而分阴阳二经。少阴一经。而兼阴阳两脏者。皆为根本之地故也。邪有阴阳两途。藏分阴阳二气。如阳邪犯少阴之阳。反发热。心烦。咳渴。咽痛。阳邪犯少阴之阴。

则腹痛自利。或便脓血。阴邪犯少阴之阳。则身体骨节痛。手足逆冷。背恶寒。而身倦卧。阴邪犯少阴之阴。则恶寒。呕吐。下利清谷。烦躁欲死。仲景制麻黄附子细辛。黄连阿胶。甘草桔梗。猪肤半夏苦酒等汤。御阳邪犯少阴之阳也。其制桃花猪苓等汤。御阳邪入少阴之阴也。附子吴萸四逆等汤。御阴邪犯少阴之阳也。通脉四逆茯苓四逆干姜附子等汤。御阴邪入少阴之阴也。少阴为六经之根本。而外通太阳。内接阳明。故初得之而反发热。与八九日而一身手足尽热者。是少阴阳邪侵及太阳地面也。自利纯青水。心下痛。口燥舌干者。少阴阳邪侵阳明地面也。

出太阳。则用麻黄为锐师。而督以附子。入阳明。则全任大承气。而不设监制。是犹兵家用向导。与本部不同法也。

其阴邪侵入太阴。则理中四逆加人尿猪胆等法。亦犹是矣。嗟乎。不思仲景之所集。安能见病知原也。

卷上

合并启微第三

病有定体。故立六经而分司之。病有变迁。更求合病并病而互参之。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夫阴阳互根。气虽分而神自合。三阳之底。便是三阴。三阴之表。即是三阳矣。如太阳病。而脉反沉。便合少阴。少阴病而反发热。

便合太阳。阳明脉迟即合太阴。太阴脉缓即合阳明。少阳脉细小。是合厥阴。厥阴微浮是合少阳。虽无合并之名。

而有合并之实。或阳得阴而解。阴得阳而解。或阳入阴而危。阴亡阳而逆。种种脉症。不可枚举。学人当于阴阳两症中。察病势合不合。更于三阳三阴中。审其症之并与不并。于此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扶阳抑阴。泻阳补阴等法。

用之恰当矣。三阳皆有发热症三阴皆有下利症。如发热而下利。是阴阳合病也。阴阳合病。阳盛者属阳经。则下利为实热。如太阳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必自下利。用葛根黄芩等汤者是也。阴盛者属阴经。则下利属虚寒。如少阴病吐利。反发热者不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不恶寒。而面色赤。用通脉四逆者是也。若阳与汤合。不合于阴。即是三阳合病。则不下利。而自汗出。为白虎症也。阴与阴合。不合于阳。即是三阴合病。则不发热。而吐利厥逆。为四逆症也。并病与合病稍异者。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如太阳之头项强痛未罢。递见脉弦眩冒。心下痞硬等症。是与少阳并病。更见语。即是三阳并病矣。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症未罢者。从太阳而小发汗。太阳症已罢者。从阳明而下之。其机在恶寒恶热而分也。然阳明之病在胃家实。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恐胃家未实耳。如阳明与太少合病。必自下利。何以得称阳明。要知夹热下利。即胃实之始。内经所云暴注下迫。皆属乎热。其脉必浮大弦大。故得属之阳明。而不经于太阴也。若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脉浮而迟者。则浮不得属之于表。而迟则为在脏。若见脉微欲绝。即身不恶寒。而面色赤者。又当属之少阴。盖太阳阳明下利之辨。在清谷不清谷。而太阴少阴之清谷。又在脉之迟与微为辨也。夫阳明主胃实。而有夹热利。太阴主下利清谷。又因脉微细。而属少阴少阴脉微下利。反见阳明之不恶寒。而面色赤。若不于合并病参之。安知病情之变迁如此。而为之施治哉。然此为六经言耳。若六经之合并。与内伤外感之合并。神而明之。不可胜极。以阴阳互根之体。见阴阳离合之用。是知六经之准绳。更属定不定法矣。何漫云三阴无合病并病也哉。

卷上

风寒辨惑第四

风寒二气。有阴阳之分。又相因为患。盖风中无寒。即是和风。一夹寒邪。中人而病。故得与伤寒相类。亦得以伤寒名之。所以四时皆有风寒。而冬月为重也。伤寒中风。各有重轻。不在命名。而在见症。太阳篇。言中风脉症者二。一日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一日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以二症相较。阳浮见寒之轻。浮紧见寒之重。汗出见寒之轻。不汗出见寒之重。啬啬淅淅。见风寒之轻。翕翕见发热之轻。发热恶寒。

见寒热之俱重。鼻鸣见风之轻。身疼见风之重。自汗干呕。见烦之轻。不汗烦躁。见烦之重也。言伤寒脉症者二。

一曰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以二症相较。微恶寒。见必恶寒之重。体痛。觉脚挛急之轻。自汗出。小便数。心烦。见伤寒之轻。

或未发热。见发热之难。必先呕逆。见伤寒之重。脉浮。见寒之轻。阴阳俱紧。见寒之重。中风伤寒。各有轻重如此。今人必以伤风为轻。中风为重。但知分风寒之中伤。而不辨风寒之轻重。于是有伤寒见风中风见寒之遁辞也。

夫风为阳邪。寒为阴邪。虽皆因于时气之寒。而各不失其阴阳之性。故伤寒轻者。全似中风。独脚挛急不是。盖腰以上为阳。而风伤于上也。中风重。全似伤寒。而烦躁不是。盖寒邪呕而不烦。逆而不燥也。然阴阳互根。烦为阳邪。烦极至躁。躁为阴邪。躁极致烦。故中风轻者烦轻。中风重者烦躁。伤寒重者躁烦。伤风重者微烦。微烦则恶寒亦微。是微阳足以胜微寒。故脉浮不紧矣。如本论所云。凡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以脉浮不紧。故知汗出解也。若不待自解。而妄攻其表。所以亡阳。因阳微故耳。凡伤寒见烦。则寒气欲解。躁烦是阳为寒郁。而邪转盛。故伤寒一日。若躁烦者为欲传。六七日躁烦者。为阳去入阴也。因病入所禀之阳气有不同。而受邪之部位阴阳更不类。故阳有多少。热有微甚。如太阳为先天之巨阳。其热发于荣卫。故一身手足壮热。阳明乃太少两阳相合之阳。其热发于肌肉。故蒸蒸发热。少阳为半表之阳。其热发于腠理。时开时合。故往来寒热。此三阳发热之差别也。太阴为至阴。无热可发。因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得主四肢而发热于手足。所以太阴伤寒手足自温。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耳。少阴为封蛰之本。若少阴不藏。则坎阳无蔽。故有始受风寒。而脉沉发热者。或始无表热。八九日来。热入膀胱。致一身手足尽热者。厥阴当两阴交尽。一阳之初生。其伤寒者。有从阴而先厥后热者。有从阳而先热后厥者。或阳进而热多厥少。或阳退而热少厥多。或阴阳和而厥与热相应者。是三阴发热之差别也。太阳为父。多阳盛之病。如初服桂枝而反烦解。半日许而后烦。下之而脉仍浮。气上撞。与不汗出而烦躁。服药微除而烦瞑发衄者。皆阳气重故也。少阴为雌。多亡阳之病。如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恶寒蜷卧。吐利汗出。里寒外热。不烦而躁。皆亡阳故也。又内经病形篇云。邪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故本篇太阳受邪。有中项。中背之别。中项则头项强痛。中背。则背强KTKT也。阳明有中面中膺之别。中面则目痛鼻干。中膺则胸中胁下痞硬也。此岐伯中阳溜经之义。又云。邪中于阴。从臂始。自经及脏。藏气实而不能容。则邪还于府。故本篇论三阴。皆有自利症。是寒邪还府也。三阴皆有可下症。是热邪还府也。此岐伯中阴溜府之义。六经之部位有高下。故受邪之日有远近。太阳为三阳居表。位最高。最易伤寒。故一日受。阳明为二阳而居前。故二日受。少阳为一阳而居侧。故三日受。太阴为三阴。居阴位最高。故四日受。少阴为二阴。居阴位之中。故五日受。厥阴为一阴。居三阴之尽。故六日受。此皆言见症之期。非六经以次相传之日也。

内经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适其至所。即此义也。按本论传字之义。各各不同。必牵强为传经之谬。伤寒一日。

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是指热传本经。不是传阳明之经络。阳明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是止寒传本经。不是传少阳之经络。阳明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是止寒传本经。不是传少阳之经络。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症不见者。为不传。皆指热传本经。不是二日传阳明。三日传少阳之谓。太阳病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言七日当来复之辰。太阳一经之病当尽。非日传一经也。七日复传太阳之谓。若复传则不当曰尽。若日传一经。则不当日行其经矣。若欲再作经。是太阳不罢。而并病阳明。

使经不传。是使阳明之经。不传太阳之热。非再传少阳之谓也。太阳与阳明少阳地面相近。故太阳之盛而不罢。使转属阳明。阳已衰而不罢。使转系少阳。若阳陷则转系太阴。阳虚则转入少阴。阳逆则转入厥阴矣。阳明万物所归。

故六经皆得转属。而阳明无所复传。是知阳明无转属少阳之病。阳明太阴。俱属于胃。胃实则太阴转属阳明。胃虚则阳明转属太阴矣。少阴与二阴地面相近。受太阴之寒。则吐利清谷。受厥阴之热。则咽痛便血也。厥阴为阴之尽。亦如阳明之无复传。然阴出之阳。则热多厥少。阴极亡阳。则热少厥多。此即少阳往来寒热之变局。按本论云。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为中风。又云。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又云。阳明中风。脉弦浮大不得汗。合观之。不得以无汗谓非中风矣。本论云。太阳病。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而未尝言无汗。又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不冠伤寒。又不言恶寒。又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合观之。又不得以有汗非伤寒矣。今人但据桂枝条之中风自汗。而不究伤寒亦有自汗出者。强以麻黄症为无汗之伤寒。而不究中风最多无汗者。谓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而不知伤寒亦有浮缓。中风亦有浮紧者。知三阳脉浮。三阴脉沉。而不知三阴皆有浮脉。三阳亦有沉脉者。

总是据一条之说。不理会全书耳。当知麻黄汤。大青龙汤。治中风之重剂。桂枝汤。葛根汤。治中风之轻剂。伤寒可通用之。非主治伤寒之剂也。世皆推桂枝汤。为中风主剂。而不敢以大青龙为中风之剂者。是惑于中风见寒。伤寒见风之谬。不敢以麻黄汤。为中风之剂者。是泥于有汗为中风。无汗为伤寒之谬也。风为阳邪。因四时之气而变迁。

且一日亦具四时之气。而运更有郁复淫胜之不同。故有麻黄桂枝葛根青龙等法。当知四时俱有中风伤寒。不得拘春伤于风。冬伤于寒之一说也。太阳经多中风方。麻黄附子细辛真武附子茱萸白通四逆通脉等汤是也。中风诸方可移治伤寒。伤寒诸方不可治中风者。寒可温而风不可以热治也。风为阳邪。故中风者。在少阴每多阳症。寒为阴邪。

故伤寒者。虽在太阳每多阴症。太阳经多中风症。阳从阳也。少阴经多伤寒症。阴从阴也。夫风者善行而数变。故脉症皆不可拘。自变者观之。其症或自汗鼻鸣。或无汗而喘。或不汗出而烦躁。或下利呕逆。或渴欲饮水。或往来寒热。或口舌咽干。或短气腹满。鼻干嗜卧。或目赤耳聋。胸满而烦。或四肢烦疼。种种不同。其脉或浮缓。或浮紧。或弦而浮大。或阳微阴涩。或阳微阴浮。亦种种不同。自不变也观之。惟浮是中风之主脉。恶风是中风之定症。盖风脉变态不常。而浮为真体。风症变幻多端。而恶风其真情也。仲景广设诸方。以曲尽常变耳。夫寒之伤人也有三。早晚雾露。四时风雨。冬春霜雪。此天之寒气也。幽居旷室。砖地土。大江深泽。邃谷名山。地之寒气也。好饮寒泉。喜食生冷。酷嗜瓜果。误服冷药。人之寒气也。此义最浅。伤寒诸书莫之或及。而以冬寒春温。时疫之症掩之。何不求致病之因。而归时令之变耶。夫寒固为冬气。三时岂必无寒。第寒有轻重。伤亦有轻重。不拘定于冬。温固为春气。而三时亦病温。且温随时而发者多。因冬月伤寒所致者少。不可谓必然之道也。即冬时病温。

亦因其人阴虚而发。岂冬时之暖气。即有毒以伤人乎。若时行疫气。正天地温热之毒。如凉风一起。疫即自散。岂遇寒而反重耶。疫与寒。为风马牛不相及。何得以寒冠时行之疫。若为暴寒所折而病。即是三时之伤寒。勿得忘以疫名之矣。谓三四月阳气尚弱。为寒折而病热轻。五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折而病热重。七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折而病热微。此叔和之莫须有也。夫病寒病热。当审其人阴阳之盛衰。不得拘天时之寒热。天气之寒热以伤人。必因其人阴阳之多少。元气之虚实为轻重。不全凭时令之阴阳为转移也。所以仲景立方。全以平脉辨症为急务。不拘于受病之因。不拘于发病之时为施治。如夏月盛暑。而伤寒吐利。多有用姜附吴萸而始效。隆冬严寒而病温。多有用石膏硝黄而热乃解者。谓麻黄桂枝二汤。只宜于冬月之正伤寒。三时不可轻用。其失岂不多乎。夫开口言伤寒。动手反用寒凉克伐之剂。曷不于伤寒二字顾名思义耶。寒伤于表。法当温散。寒伤于里。法当温补。仲景治伤寒。只有温散温补二法。其清火凉解吐下等法。正为温暑时疫而设。所以治热。非以治寒。治热淫于内。非治寒伤于表也。

今伤寒家皆曰。仲景治温治暑。必另方治法。今遗失而无征。伤寒只有汗吐下三法。将温补正法。置之不用。反曰治伤寒无补法。于是人伤于天地之寒者轻。复伤于医师之法者重。死于寒食之内伤者少。死于寒药之内伤者多耳。

卷上

温暑指归第五

内经论伤寒。而反发热者有三义。有当时即发者。曰人伤于寒。则为病热也。有过时发热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有随时易名者。曰凡病伤寒而成湿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也。夫病温病暑。当时即病者不必论。

凡病伤寒而成者。其病虽由于冬时之伤寒。而根实种于其人之郁火。内经曰。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此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源。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申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故。夫人伤于寒。则为病热其恒耳。此至春夏而病者。以其人肾阳有余。好行淫欲。不避寒冷。虽外伤于寒。而阳气足以御之。但知身着寒。而不为寒所病。

然表寒虽不内侵。而虚阳亦不得外散。仍下陷入阴中。故身不知热。而亦不发热。所云阳病者。上行极而下也。冬时行收藏之令。阳不遽发。寒愈久。则阳愈匿。阳日盛。则阴日虚。若寒日多。而蓄热浅。则阴火应春气而病温。若寒日多而郁热深。则阴火应夏气而病暑。此阴消阳长。从内而达于外也。叔和不知此义。谓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夫寒伤于表。得热则散。何以能藏。设无热以御之。必深入腑脏。何以只藏于肌肤。且能藏者不能变。何以时换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伤。而但咎其时之外伤。只知伤寒之因。不究热伤其本。妄拟寒毒之能变热。不知内陷之阳邪。发见其本来面目也。又谓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因冬时触寒所致。而非时行之气。不知辛苦之人。

动摇筋骨。凡动则为阳。往往触寒即散。或因饥寒而病者有之。或因劳倦而发热者有之。故春夏之时。辛苦之人。因虚而感时行之气者不少矣。若夫春夏之湿热。由冬时触寒所致者。偏在饱暖淫欲之人。不知持满醉以入房。以竭其精。以耗其真。阳强不能密。精失守而阴虚。故移祸至于春夏也。内经论温之脉症治法甚详。学人多不得要领。仲景独挈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提纲。悉温病之底蕴。合内经冬不藏精之旨矣。热论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少阴者封蛰之本。

精之处也。少阴之表。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故太阳病。当恶寒。此发热而恶寒者。是阳中无阴矣。而即见少阴之渴。太阳之根本悉露矣。于此见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孤阳无时而发为温病也。温病症治。

散见六经。请类推之。如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是伤寒温病之关也。寒去而热罢。即伤寒欲解症。寒去而热不解。

是温病发见矣。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即是温势猖狂。用白虎加人参预保元气于清火之时。

是凡病伤寒而成温者之正治法也。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所成之温邪随大汗而发。焉得无虚。设不加参。则热邪从白虎而解。安保寒邪不从白虎而来乎。是伤者当补。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渴已。渴者属阳明者也。以法治之。夫柴胡汤有参甘姜枣。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服寒之剂。不足以解温邪。少阳相火直走阳明也。是当白虎加人参法。若柴胡加人参之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间。故肝胆为发温之源。腹胃为市。故阳明为成温之薮。阳明始虽恶寒。

二日自止。即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亦病伤寒而成温之一征也。若夫温热不因伤寒而致者。只须扶阴折阳。不必补中益气矣。且温邪有浅深。治法有轻重。如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瘀热在里不得越。身体发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茵陈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厥阴病下利欲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此仲景治温之大略也。夫温与暑。偶感天气而病者轻。因不藏精者。为自伤其病重。若再感方土之异气。此三气相合而成温疫也。温热利害。只在一人。温疫移害。祸延邻里。今人不分温热温疫。浑名温病。令人恶闻而讳言之。因于辞之害义矣。吴又可温疫论。程效倩热病注。俱有至理可传。愚不复赘。余义详见方论。

卷上

湿异同第六

(风寒湿暑燥热)

六气为病。皆能发热。然寒与热相因。暑与热相继。独燥与湿相反。风寒温暑皆因天气。而湿病多得之地气。燥病多得之内因。此病因之殊同也。内经病机十九条。其分属六气者。火居其人。风寒湿者居其一。燥症独无。若诸项强。皆属于湿。愚尝疑其属燥。今本论有湿之分。又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则之属燥可知也。夫以状名。因血虚而筋急耳。六气为患。皆足以致。然不热则不燥。不燥则不成矣。六经皆有病。须审部位以别之。身以后属太阳。

则凡头项强急。头背KTKT。脊强反张。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如结。皆其症也。身之前者属阳明。头项摇动。

口禁齿。缺盆纽痛。脚挛急。皆其症也。身之侧属少阳。口眼斜。手足牵引。两胁拘急。半身不遂。皆其症也。若腹内拘急。因吐利而四肢拘急。是太阴。恶寒蜷卧。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俯而不能仰者。是少阴。睾丸上升。宗筋下注。

小腹里急。阴中拘牵。膝胫拘急者。厥阴也。若之挟风寒者。其症发热无汗而恶寒。气上撞胸。而小便少。其脉必坚紧。其状必强直而口噤。此得天之气。内经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者是。其势勇猛。故曰刚。病自外来。当逐邪而解外。有夹本邪而为外患者。其邪从内出。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其脉沉迟。其状则项背强。KTKT。此得之地气。

内经所云。诸项强。皆属于湿者是也。其势弱。故名柔。病因于内也当滋阴以和内。治湿君栝蒌根者。非以治风。

实以生津。非以治湿。实以润燥耳。夫之始也。本非正病。必夹杂于他病之中。人之病此者。世医悉指为风。所以不明其理。善医者。必于他症中审察而预防之。如头项强痛。即之一端。是太阳之血虚。故筋急也。今人但知风寒。

不恤津液。所以发汗太多。因致痉者多矣。夫本有由来。一经妄治。即奇形必见。项背强KTKT。是之征兆。

故用葛根。身体强。是状已着。故用栝蒌根。卧不着席。脚挛急。口禁齿。是之极甚。故用大黄芒硝。无非用多津多液之品。以滋养阴血。不得与当汗当下者同例也。观伤寒脉浮自汗。心烦恶寒。而见脚挛急。是势已成。须当滋阴存液。

不得仍作伤寒主治。故与桂枝汤则厥。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此明验矣。第以表症未除。不得用承气。若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是又与不着席者与大承气。同一机彀也。凡之为病。因外邪伤筋者少。因血虚筋急者多。如误作风治。

用辛散以助阳。则真阴愈虚。因燥剂以驱风。则血液愈涸。故得之暴起者少。妄治而致者多。虚而不补。不死何待。

非参苓归地。调和荣卫。未易奏捷也。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湿胜则濡泄。此指湿伤于内者言也。又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又曰因于湿。首如裹。此指湿伤于外者言也。若湿而兼热。则大筋短而为拘。小筋弛长而为痿即柔之变见矣。阳明篇有湿热发黄之症。叔和不为别论。独取太阳之风湿相传者。尚遗数条。亦搜采之疏失也。内经曰。身半以上者。风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又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皆风湿对言。本论则风湿合言也。风湿相合。则阴阳相传。上下内外反病矣。所以身体烦疼。不能转侧。骨节掣痛。不能屈伸。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也。内经曰。风湿之伤人也血气与邪并。客与分腠之间。其势坚大。故曰实。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涩。卫气去。故曰虚。此又以血家虚实。因风寒而分也。本论伤寒发汗。寒湿在里不解。身目为黄。与阳明之热不得越瘀热在里。身体发黄者。当下不当下。

亦以寒湿湿热分虚实矣。内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本论又合风寒湿热四气。而名湿痹。当知痹与。皆由湿变矣。

夫同一湿也。湿去燥极则为。久留而着则为痹。痹为实。为虚。痹异形。虚实亦殊。固不得妄以属风。亦不得因于湿。而竟视为湿矣。湿余义。详内经注。及本论注中。

卷上

平脉准绳第七

(浮大动滑数沉涩弱弦迟)

上古以三部九候中决死生。是遍求法。以人迎寸口趺阳辨吉凶。是扼要法。自难经独取寸口之说行。而人迎趺阳不参矣。气口成寸。为脉之大会。死生吉凶系焉。今所传者只此耳。自有脉经以来。诸家继起。各以脉名取胜。泛而不切。

漫无指归。夫在诊法取其约。于脉名上着其繁。此仲景所云。驰竞浮华。不因根本者是也。仲景立法。只在脉之体用上推求。不在脉之名目上分疏。故以阴阳为体。则以浮大动滑数为阳之用。沉涩弱弦迟为阴之用。以表里为体。则以浮为表用。沉为里用。以脏腑为体。则以数为腑用。迟为脏用。如以浮沉为体。则以浮沉中各有迟数为用。以浮为体。则以大动滑数为用之常。涩弱弦迟为用之变。以沉为体。则以涩弱弦迟为用之常。大数滑动为用之变。体用之间。见脉之变化。而致病之因。与病情之虚实。病机之转移。亦随之而见。全在诊者指法之功。与看法之细耳。脉理浩繁。大纲不外名阴名阳之十种。阴阳两分。自成对峙。阴阳配偶。惟见五端。浮沉是脉体。大弱是脉势。滑涩是脉气。动弦是脉形。

迟数是脉息。不得概以脉象视之也。脉有对看法。有正看法。有反看法。有平看法。有仄看法。有彻底看法。如有浮即有沉。有大即有弱。有滑即有涩。有数即有迟。合之于病。则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大为有余。弱为不足。滑为血多。

涩为气少。动为搏阳。弦为搏阴。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此对看法也。如浮大动滑数。脉气之有余者为阳。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沉弦弱涩弦迟。脉气之不足者名阴。当知其中有阴胜阳病之机。此正看法也。夫阴阳之转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故其始也。为浮。为大。为滑。为动。为数。其继也。反沉。反弱。反涩。反弦。反迟者。为阳消阴长之机。其病为进。其始也。为沉。为弱。为涩。为弦。为迟。其继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动。微数者。是阳进阴退之机。其病为欲愈。此反看法也。浮为阳。如更兼大动滑数之阳脉。是为纯阳。必阳盛阴虚之病矣。沉为阴。而更兼弱涩弦迟之阴脉。是为重阴。必阴盛阳虚之病矣。此为平看法。如浮而数。浮而涩。浮而弦。浮而迟者。此阳中有阴。其人阳虚。而阴脉伏于阳脉中也。将亡阳之变。当以扶阳为急务矣。如沉而大。沉而滑。沉而动。

沉而数。此阴中有阳。其人阴虚。而阳邪下陷于阴脉也。将有阴竭之患。当以存阴为深虑也。此为仄看法。如浮大动滑数之脉。虽不变。然始为有力之强阳。终为无力之微阳。知阳将绝矣。沉涩弱弦微迟之脉。虽无变而为阳。如忽见浮大动滑数之状。是阴极似阳。知反照之不长。余烬之易灭也。是为彻底看法。更有真阴真阳之看法。如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也。成注只据伤寒立言。观凡字则知脉法不专为伤寒说。亦不是按承上文扩充之见。仲景治法。以脉以胃气为本。观名阴名阳。见此等脉状。尚是阴阳之名。而非阴阳之实。因胃气稍虚。则阴阳偏重。较之平脉有余名阳。不足名阴耳。此阳病兼外伤六气言。阴病兼内伤精气言。若专指伤寒之阴症阳症则浅矣。阳脉指胃脘之真阳。内经所谓二十五阳者是也。阴病见阳脉。是胃气来复。五脏冲和之气发见。故主生。内经所云。别于阳者知病起时也。阴脉指五脏之真阴。因胃脘之阳不至于手太阴。五脏之真阴来见也。阳病见阴脉。是脉无胃气。故主死。内经所谓别于阴者。

知死生之期也。要知沉涩弦弱迟。是病脉。不是死脉。其见于阳病最多。阳病浮大动数滑不休即为死脉。阴病见浮大动数滑之脉多。阴极似阳。未必即可生之机也。若真脏脉至。如肝脉之中外急。心脉坚而搏。肺脉大而浮。肾脉如弹石。

脾脉如距啄。皆反见有余之象。岂可以阳脉名之。经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则又不得以迟数论阴阳矣。

仲景表里脏腑之法。则又以浮沉迟数为大纲。浮沉是审起伏。迟数是察至数。浮沉之间。迟数寓焉。脉之不浮不沉而在中。不迟不数而五至者。谓之平脉。是有胃气。可以神求。不可以象求也。若一见浮沉迟数之象。斯为病矣。浮沉迟数。

本不可以表里脏腑分。今既有阴阳之可名。即以阳表阴里。腑阳脏阴。定其为阴阳所在耳。试观脉之浮为在表。应病亦为在表。然浮脉亦有里症。或表邪初陷。或里邪初欲出。究竟不离于表。故主表其大纲也。沉象在里。应病亦为在里。

沉脉亦有表症。或阳病见于阴而危。或阴出之阳而愈。究竟病根于里。故主里其大纲也。数为阳。阳主热。而数有沉浮。

浮数应表热。沉数应里热。虽数脉多有病在脏者。然其由必自腑。盖六腑为阳。阳脉萦其腑。故主腑其大纲也。迟为阴。

阴主寒。而迟有浮沉。浮迟应表寒。沉迟应里寒。虽迟脉多有病在腑者。然其根必自脏。盖五脏为阴。阴脉萦其脏。

故主脏其大纲也。脉状总总该括于浮沉迟数。然四者之中。又以独浮。独沉。独迟。独数。为准则。而独见何部。即以其部定表里脏府之所在。病无遁情矣。然阴阳之十脉。表里脏府之四诊。皆指脉之体用言。而诊法之体用。则又以病为体。

而脉为用矣。请以浮脉言之。其他可类推。如浮脉者病在表。则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然浮有不同。有但浮者。有三部皆同息数无迟数。其气象亦无滑涩动弦大小。此太阳之脉体然也。因风寒在表。而巨阳之阳御之。内无太过不及之病。

故见此象。此病脉中之平脉。故可用麻黄汤。发汗而顿解。然此脉不可多得。所以发热即有发热之脉象。恶寒即见恶寒之脉象。如寸口脉浮而紧。是浮为风象。紧为寒象也。此为阳中有阴。乃阳脉之变见矣。然寒不协风。则玄府不开。寒在皮毛。卫气足以卫外而为固。虽受寒而不伤。寒去而身自和矣。若风不夹寒。但能鼓动卫气。使玄府不闭。皮肤受邪。

脉气不清而已。不能深入于营。而发热恶寒。头项骨节俱痛。惟风夹寒邪。其势始猛。此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初非有二义也。卫气不能卫外。反内扰营气而为烦。营气不得交通。内迫于骨节而作痛。营卫俱病。发热所由来耳。如脉浮而数。为阳中见阳。是阳脉之正局。然不得即认为阳脉有余。实因阳气不足。反见有余之象也。夫脉为血府。实由气行。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弦脉象长。数脉象短。脉数因于气之不足。则数为虚可知。风为阳邪。风则为热。虚因寒邪。虚则为寒。虚寒相搏于营卫。卫气不足以御之。此恶寒所由来也。上条阳中有阴。而反征其发热。此条阴中见阳。同反征其恶寒。是互文以见意。此二脉皆当发汗而已。但脉者不同。故又云脉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不可发汗。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可知用麻黄汤。专治伤寒营者。皆仲景法矣。又云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尺中脉微。此里虚不可发汗。则又见脉浮数者。不得概用麻黄。又云伤寒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则所云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者。为稀粥示法耳。夫人之尺脉。如树之有根。不拘浮数浮紧。皆据尺以审虚实。此又仲景自作浮为在表之注疏矣。十脉中无紧脉。即弦之转旋。当知按之不移。是静为阴之体。转索无常。是动为阳之用。故浮中见紧者。紧在中风。与伤寒之阴阳俱紧者殊矣。紧又与数相似。紧见于法象。数见于至数。然紧以气来之长。反得为阴中有阳之实脉。数以气来之短。反得两阳合明之象。然脉浮不俱大。必至三日乃大。是阳明内热外见之脉。此浮不得仍为在表。当知大为病进。故见心下反硬。而攻之不令发汗耳。若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栗者。是阳中见阴。故面见假热。而身真寒。此因迟为在脏。故无阳不能作汗。而浮为在表。则又当渍形为汗之法矣。迟因浮而从表。

浮因大而从里。浮兼数而反虚。紧入浮而或实。则表里脏腑阴阳虚实之间。悉属定不定法也。余义见六经病解。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