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明皇帝諱彧,字休景,〔一〕小字榮期,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十六年十月生。二十五年,封淮陽王,二十九年改封湘東王。孝武踐阼,累遷鎮軍將軍、雍州刺史。
是歲入朝,時廢帝疑畏諸父,以上付廷尉,明日將加禍害,上乃與腹心阮佃夫、李道兒等密謀。時廢帝左右直閤將軍宗越、譚金、童太一等是夜並外宿,佃夫、道兒因結壽寂之等,十一月二十九日,弒廢帝於後堂。〔二〕建安王休仁便稱臣,奉引升西堂,登御坐。事出倉卒,上失履,跣,猶著烏紗帽,休仁呼主衣以白紗代之。未即位,凡眾事悉稱令書。己未,司徒豫章王子尚、山陰公主並賜死,宗越、譚金、童太一伏誅。
十二月庚申朔,令書以東海王褘為中書監、太尉,以晉安王子勛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癸亥,以建安王休仁為司徒、尚書令、揚州刺史。乙丑,改封安陸王子綏為江夏王。
泰始元年即大明九年也,〔三〕魏和平六年。冬十二月丙寅,皇帝即位于太極前殿,大赦,改元。辛未,改封臨賀王子產為南平王,晉熙王子輿為廬陵王。壬申,以王景文為尚書僕射。乙亥,追尊所生沈婕妤曰宣皇太后。戊寅,改太皇太后為崇憲皇太后,〔四〕立皇后王氏。罷二銖錢。
江州刺史晉安王子勛舉兵反,鎮軍長史鄧琬為其謀主,雍州刺史袁顗赴之。〔五〕壬午,謁太廟。甲申,郢州刺史安陸王子綏、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臨海王子頊並舉兵同逆。
二年春正月乙未,〔六〕晉安王子勛僭即偽位於尋陽,年號義嘉。壬辰,徐州刺史薛安都舉兵反。甲午,內外戒嚴,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諸軍南討。丙申,徐州刺史申令孫、司州刺史龐孟虯、豫州刺史殷琰、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湘州行事何慧文、廣州刺史袁曇遠、益州刺史蕭惠開、梁州刺史柳元怙並同逆。〔七〕丙午,車駕親御六軍,頓中興堂。辛亥,南豫州刺史山陽王休祐改為豫州刺史,西討。吳郡太守顧琛、吳興太守王曇生、義興太守劉延熙、晉陵太守袁標、山陽太守程天祚並舉兵反。鎮東將軍巴陵王休若統軍東討。壬子,崇憲皇太后崩。
二月乙丑,以蔡興宗為尚書右僕射。壬申,吳興太守張永、右軍將軍蕭道成東討,〔八〕平晉陵。丁亥,建武將軍吳喜公率諸軍破賊於吳、吳興、會稽,平定三郡,同逆皆伏誅。〔九〕輔國將軍蕭道成前鋒北討,輔國將軍劉勉前鋒西討。劉胡眾四萬據赭圻。
三月庚寅,撫軍將軍殷孝祖攻赭圻,死之。以輔國將軍沈攸之代為南討前鋒。賊眾稍盛,袁顗頓鵲尾,連營至濃湖,眾十餘萬。丙申,南徐州刺史桂陽王休範總統北討諸軍事。戊戌,貶尋陽王子房爵為松滋縣侯。癸卯,令人入米七百石者除郡,減此各有差。壬子,斷新錢,專用古錢。
夏五月甲寅,葬崇憲皇太后於脩寧陵。
秋七月丁酉,以仇池太守楊僧嗣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八月己卯,司徒建安王休仁率眾軍大破賊,斬偽尚書僕射袁顗,進討江、郢、荊、湘、雍五州,平之。晉安王子勛、安陸王子綏、臨海王子頊、邵陵王子元並賜死,同黨皆伏誅。諸將帥封賞各有差。
九月癸巳,六軍解嚴。戊戌,以王玄謨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軍將軍。
冬十月乙卯,永嘉王子仁、始安王子真、淮南王子孟、南平王子產、廬陵王子輿、松滋侯子房並賜死。丁卯,以沈攸之為中領軍,與張永俱北討。戊寅,立皇子昱為皇太子。
十一月壬辰,立建平王景素子延年為新安王。
十二月,薛安都要引魏軍,張永、沈攸之大敗,於是遂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地。
是歲,魏天安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子,以農役將興,詔太官停宰牛。癸卯,曲赦豫、南豫二州。
閏正月庚午,都下大雨雪,遣使巡行,振貸各有差。
二月甲申,為戰亡將士舉哀。丙申,曲赦青、冀二州。
夏四月丙戌,詔以故丞相江夏文獻王、故太尉巴東忠烈公柳元景、故司空始興襄公沈慶之、故征西將軍洮陽肅侯宗愨陪祭孝武廟庭。庚子,立桂陽王休範第二子德嗣為廬陵王,立侍中劉韞第二子銑為南豐王,以奉廬江昭王、南豐哀王祀。
五月丙辰,詔宣太后崇寧陵禁內墳瘞遷徙者給葬直,蠲復其家。壬戌,以太子詹事袁粲為尚書僕射。
秋八月壬寅,以中領軍沈攸之行南兗州刺史,率眾北伐。
九月戊午,以皇后六宮以下雜衣千領、金釵千枚,賜北伐將士。
冬十月壬午,改封新安王延年為始平王。辛丑,以鎮西大將軍、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渾拾寅為征西大將軍。
十一月,立建安王休仁第二子伯猷為江夏王。
是歲,魏皇興元年。
四年春正月丙辰朔,雨草于宮。乙亥,零陵王司馬勗薨。
二月乙巳,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王玄謨薨。
三月,交州人李長仁據州叛。祅賊攻廣州,殺刺史羊希,龍驤將軍陳伯紹討平之。
夏四月丙申,改封東海王褘為廬江王,山陽王休祐為晉平王。
秋九月戊辰,詔定黥刖之制。有司奏:「自今凡劫竊執官仗、拒戰邏司、攻剽亭寺及傷害吏人,并監司將吏自為劫,皆不限人數,悉依舊制斬刑。若遇赦,黥及兩頰『劫』字,斷去兩腳筋,徙付交、梁、寧州。五人以下止相逼奪者,亦依黥作『劫』字,斷去兩腳筋,徙付遠州。若遇赦,原斷徒猶黥面,依舊補冶士。家口應及坐,悉依舊結謫。」及上崩,其例乃寢。庚午,上備法駕幸東宮。
冬十月癸酉朔,日有蝕之,發諸州兵北伐。
五年春正月癸亥,親耕藉田。乙丑,魏剋青州,執刺史沈文秀以歸。
二月丙申,以廬江王褘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
夏六月辛未,立晉平王休祐子宣曜為南平王。
秋七月壬戌,改輔國將軍為輔師將軍。
九月甲寅,立長沙王纂子延之為始平王。
冬十月丁卯朔,日有蝕之。
十一月丁未,魏人來聘。
十二月庚申,分荊、益之五郡置三巴校尉。
六年春正月乙亥,初制間二年一祭南郊,間一年一祭明堂。
夏四月癸亥,立皇子燮為晉熙王。
六月癸卯,以王景文為尚書左僕射、揚州刺史,以袁粲為右僕射。己未,改臨賀郡為臨慶郡。
秋七月丙戌,臨慶王智井薨。
九月戊寅,立總明觀,徵學士以充之。置東觀祭酒、訪舉各一人,舉士二十人,分為儒、道、文、史、陰陽五部學,言陰陽者遂無其人。
冬十月辛卯,立皇子贊為武陵王。〔一0〕
十二月癸巳,以邊難未息,制父母隔在異域者,悉使婚宦。
七年春正月甲戌,置散騎奏舉郎。
二月癸丑,征西將軍、荊州刺史巴陵王休若進號征西大將軍,及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並開府儀同三司。甲寅,南徐州刺史晉平王休祐薨。
三月辛酉,魏人來聘。
夏五月戊午,鴆司徒建安王休仁。庚午,以袁粲為尚書令,褚彥回為右僕射。〔一一〕丙戌,追免晉平王休祐為庶人。
秋七月丁巳,罷散騎奏舉郎。乙丑,江州刺史巴陵王休若賜死。
八月戊子,以皇子躋繼江夏文獻王義恭。庚寅,帝疾間。戊戌,立皇子準為安成王。
是歲,魏孝文帝延興元年。
泰豫元年春正月甲寅朔,上以疾未痊,故改元。丁巳,巨人跡見西池冰上。
夏四月己亥,上疾大漸。加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位司空,以劉勉為尚書右僕射,蔡興宗為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郢州刺史沈攸之進號安西將軍。〔一二〕袁粲、褚彥回、劉勉、蔡興宗、沈攸之入閤被顧命。是日,上崩于景福殿,時年三十四。五月戊寅,葬臨沂縣莫府山高寧陵。
帝好讀書,愛文義,在藩時撰江左以來文章志,又續衛瓘所注論語二卷。及即大位,舊臣才學之士多蒙引進。末年好鬼神,多忌諱,言語文書有禍敗凶喪疑似之言應回避者,犯即加戮。改「騧」馬字為「馬」邊「瓜」,以「騧」字似「禍」故也。嘗以南苑借張永,云:「且給三百年,期盡更請。」宣陽門謂之白門,上以白門不祥,諱之。尚書右丞江謐嘗誤犯,上變色曰:「白汝家門!」路太后停屍漆床移出東宮,上幸宮見之,怒,免中庶子,以之坐死者數十人。內外常慮犯觸,人不自保。移床修壁,先祭土神,使文士為祝策,如大祭饗。
阮佃夫、楊運長、王道隆皆擅威權,言為詔敕,郡守令長一缺十除,內外混然,官以賄命,王、阮家富於公室。中書舍人胡母顥專權,奏無不可。時人語曰:「禾絹閉眼諾,胡母大張橐。」「禾絹」謂上也。及泰始、泰豫之際,左右失旨,往往有刳剒斷截,禁中懍懍若踐刀劍。夜夢豫章太守劉愔反,遣就郡殺之。軍旅不息,府藏空虛,內外百官並斷祿奉。在朝造官者皆市井傭販之子。而又令小黃門於殿內埋錢以為私藏。以蜜漬鱁鮧,一食數升,噉腊肉常至二百臠。奢費過度,每所造制,必為正御三十,副御、次副又各三十。須一物,輒造九十枚。天下騷然,民不堪命。宋氏之業,自此衰矣。
後廢帝諱昱,字德融,明帝長子也。大明七年正月辛丑,生於衛尉府。帝母陳氏,李道兒妾,明帝納之,故人呼帝為李氏子,帝亦自稱李將軍。明帝諸子在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卦為小字,故帝小字慧震。泰始二年,立為皇太子。六年,出東宮。又制太子元正朝賀,服袞冕九章衣。明帝崩,庚子,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尚書令袁粲、護軍將軍褚彥回共輔朝政,班劍依舊入殿。
六月乙巳,尊皇后曰皇太后,立皇后江氏。
秋七月戊辰,拜帝所生陳貴妃為皇太妃。
八月戊午,中書監、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蔡興宗薨。
冬十一月己亥,新除郢州刺史劉彥節為尚書左僕射。〔一三〕
元徽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改元。詔自元年以前徙放者並聽還本。魏人來聘。
夏六月乙卯,壽陽大水。
秋八月,都下旱。庚午,陳留王曹銑薨。
九月丁亥,立衡陽王嶷子伯玉為南平王。
冬十二月癸卯朔,日有蝕之。乙巳,進桂陽王休範位太尉。癸亥,立前建安王世子伯融為始安縣王。
二年夏五月壬午,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舉兵反。庚寅,內外戒嚴,中領軍劉勉、右衛將軍蕭道成前鋒南討,出屯新亭;征北將軍張永屯白下;前南兗州刺史沈懷明戍石頭;衛將軍袁粲、中軍將軍褚彥回入衛殿省。壬辰,賊奄至,攻新亭壘,道成拒擊,大破之。越騎校尉張苟兒斬休範,賊黨杜黑蠡、丁文豪分軍向朱雀航,劉勉拒賊,敗績,死之。右將軍王道隆奔走,遇害。張永潰于白下,沈懷明自石頭奔散。甲午,車騎典籤茅恬開東府納賊,賊入屯中堂,羽林監陳顯達擊,大破之。丙申,張苟兒等又破賊,進平東府城,梟禽群賊。丁酉,大赦,解嚴。荊州刺史沈攸之、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郢州刺史晉熙王燮、湘州刺史王僧虔、雍州刺史張興世並舉義兵赴建鄴。〔一四〕
六月癸卯,晉熙王燮遣軍剋尋陽,江州平。壬戌,改輔師將軍還為輔國。
秋七月庚辰,立皇弟友為邵陵王。乙酉,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進號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九月丁酉,以袁粲為中書監,領司徒。加護軍將軍褚彥回為尚書令。
冬十一月丙戌,帝加元服。
十二月癸亥,立皇弟躋為江夏王,贊為武陵王。
三年春三月己巳,都下大水。
夏六月,魏人來聘。
秋七月庚戌,以袁粲為尚書令。
九月丙辰,征西大將軍河南王吐谷渾拾寅進號車騎大將軍。〔一五〕
四年夏六月乙亥,加蕭道成尚書左僕射。
秋七月戊子,建平王景素據京城反。己丑,內外纂嚴。遣驍騎將軍任農夫、冠軍將軍黃回北討,蕭道成總統眾軍。始安王伯融、都鄉侯伯猷並賜死。乙未,剋京城,斬景素,同逆皆伏誅。
八月丁卯,立皇弟翽為南陽王,嵩為新興王,禧為始建王。
九月戊子,驍騎將軍高道慶有罪,賜死。己丑,車騎將軍、揚州刺史安成王準進號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月辛酉,以王僧虔為尚書右僕射。
五年夏四月甲戌,豫州刺史阮佃夫、步兵校尉申伯宗、朱幼謀廢立,皆伏誅。
五月,地震。
六月甲戌,誅司徒左長史沈勃、散騎常侍杜幼文、游擊將軍孫超之、長水校尉杜叔文。
七月戊子夜,帝遇弒於仁壽殿,時年十五。己丑,皇太后令貶帝為蒼梧郡王,葬丹陽秣陵縣郊壇西。
初帝之生夕,明帝夢人乘馬,馬無頭及後足,有人曰:「太子也。」及在東宮,五六歲能緣漆帳竿,去地丈餘,如此者半食久乃下。〔一六〕漸長,喜怒乖節,左右失旨者手加撲打,徒跣蹲踞。及嗣位,內畏太后,外憚大臣,猶未得肆志。自加元服,三年,好出入,單將左右,或十里、二十里,或入市里,遇慢罵則悅而受焉。四年,無日不出,與左右解僧智、張五兒恒夜出開承明門,夕去晨反,晨出暮歸,從者並執鋌矛,行人男女及犬馬牛驢逢無免者。人間擾懼,晝日不開門,道無行人。嘗著小袴,不服衣冠。有白棓數十,各有名號,鉗鑿錐鋸,不離左右,為擊腦、槌陰、剖心之誅,日有數十。常見臥屍流血,然後為樂。左右人見有嚬眉者,帝令其正立,以矛刺洞之。曜靈殿上養驢數十頭,所自乘馬,養於御床側。與右衛翼輦營女子私通,每從之遊,持數千錢為酒肉之費。出逢婚姻葬送,輒與挽車小兒群聚飲酒,以為歡適。阮佃夫腹心人張羊為佃夫委信,佃夫敗,叛走,復捕得,自於承明門以車轢殺之。殺杜延載、杜幼文,躬運矛鋌,手自臠割。察孫超有蒜氣,剖腹視之。執楯馳馬,自往刺杜叔文於玄武北湖。孝武帝二十八子,明帝殺其十六,餘皆帝殺之。吳興沈勃多寶貨,往劫之,揮刀獨前,左右未至,勃時居喪在廬,帝望見之,便投鋌,不中;勃知不免,手搏帝耳,唾罵之曰:「汝罪踰桀、紂,屠戮無日!」遂見害,帝自臠割。制露車一乘,施{竹夆},乘以出入,從數十人,羽儀追之,恒不相及;又各慮禍,亦不敢追,但整部伍,別在一處瞻望而已。凡諸鄙事,過目則能,鍛銀、裁衣、作帽,莫不精絕。未嘗吹箎,執管便韻。天性好殺,一日無事,輒慘慘不樂。內外憂惶,夕不及旦。領軍將軍蕭道成與直閤將軍王敬則謀之。七月戊子,帝微行出北湖,單馬先走,羽儀不及,左右張五兒馬墜湖,帝怒,自馳騎刺馬,屠割之。與左右作羌胡伎為樂。又於蠻岡賭跳,因乘露車,無復鹵簿,往青園尼寺。晚至新安寺偷狗,〔一七〕就曇度道人煮之飲酒。楊玉夫常得意,忽然見憎,遇輒切齒,曰:「明日當殺小子,取肝肺。」是夜七夕,令玉夫伺織女度,報己,因與內人穿針訖,大醉,臥於仁壽殿東阿氈幄中。帝出入無禁,王敬則先結玉夫、陳奉伯、楊萬年等合二十五人,其夕玉夫候帝眠熟,至乙夜,與萬年同入氈幄內,取千牛刀殺之。
順皇帝,諱準,字仲謨,小字知觀,明帝第三子也。泰始五年七月癸丑生。七年,封安成王。帝姿貌端華,眉目如畫,見者以為神人。廢帝即位,加揚州刺史。元徽二年,加都督揚、南豫二州諸軍事。四年,進號驃騎大將軍。及廢帝殞,蕭道成奉太后令迎王入居朝堂。
昇明元年秋七月壬辰,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徽五年為昇明元年。甲午,蕭道成出鎮東城,輔政。荊州刺史沈攸之進號車騎大將軍,蕭道成司空、錄尚書事。以袁粲為中書監、司徒,以褚彥回為衛將軍,劉彥節為尚書令,加中軍將軍。辛丑,以王僧虔為尚書僕射。癸卯,車駕謁太廟。
八月癸亥,司徒袁粲鎮石頭。戊辰,崇拜帝所生陳昭華為皇太妃。庚午,以蕭道成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如故。
九月己酉,廬陵王暠薨。
十二月丁巳,荊州刺史沈攸之舉兵,不從執政。丁卯,蕭道成入守朝堂,侍中蕭嶷鎮東府。戊辰,中外纂嚴。壬申,司徒袁粲據石頭,謀誅道成,不果,旋見覆滅。乙亥,以王僧虔為左僕射,王延之為右僕射。吳郡太守劉遐據郡不從執政,令張瑰攻斬之。
閏月辛巳,〔一八〕屯騎校尉王宜興貳於執政,見誅。癸巳,沈攸之攻郢城,前軍長史柳世隆固守。己亥,中外戒嚴,假蕭道成黃鉞。乙巳,道成出頓新亭。
是歲,魏太和元年。
二年春正月丁卯,沈攸之敗,己巳,華容縣人斬攸之首送之。辛未,雍州刺史張敬兒剋江陵,荊州平。丙子,解嚴。以柳世隆為尚書右僕射。蕭道成旋鎮東府。
二月庚辰,以王僧虔為尚書令,王延之為左僕射。癸未,蕭道成加授太尉,以褚彥回為中書監、司空。丙戌,撫軍將軍、揚州刺史晉熙王燮進號中軍將軍。
三月己酉朔,日有蝕之。
夏四月,南兗州刺史黃回貳于執政,賜死。
五月戊午,以倭國王武為安東大將軍。
六月丁酉,以輔國將軍楊文弘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秋九月乙巳朔,日有蝕之。丙午,加太尉蕭道成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揚州牧,賜殊禮。以揚州刺史晉熙王燮為司徒。
冬十月壬寅,立皇后謝氏。
十一月,立故武昌太守劉琨息頒為南豐縣王。癸亥,誅臨澧侯劉晃。甲子,改封南陽王翽為隨郡王。
十二月丙戌,皇后見于太廟。
三年春正月辛亥,領軍將軍蕭賾加尚書右僕射,進號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二月丙子,南豫州刺史邵陵王友薨。丙申,地震建陽門。
三月癸卯朔,日有蝕之。甲辰,加蕭道成相國,總百揆,封十郡為齊公,備九錫之禮。庚戌,誅臨川王綽。
夏四月壬申,進齊公蕭道成爵為王。壬午,安西將軍武陵王贊薨。辛卯,帝禪位於齊。壬辰,遜于東邸。是日,王敬則以兵陳于殿庭,帝猶居內,聞之,逃于佛蓋下。太后懼,自帥閹豎索,扶幸板輿。黃門或促之,帝怒,抽刀投之,中項而殞。帝既出,宮人行哭,俱遷。備羽儀,乘畫輪車,出東掖門。封帝為汝陰王,居丹徒宮,〔一九〕齊兵衛之。建元元年五月己未,帝聞外有馳馬者,懼亂作;監人殺王而以疾赴,齊人德之,賞之以邑。六月乙酉,葬于遂寧陵,諡曰順帝。宋之王侯無少長皆幽死矣。
論曰:文帝負扆南面,實有人君之美,經國之義雖弘,而隆家之道不足。彭城照不窺古,本無卓爾之資,徒見昆弟之義深,未識君臣之禮異。以此家情,行之國道,主忌而猶犯,恩離而未悟。致以陵逼之愆,遂成滅親之禍。開端樹隙,垂之後人。明帝因猜忍之情,據已行之典,翦落洪枝,願不待慮。〔二0〕既而本根莫庇,幼主孤立,下無磐石之託,上有累卵之危。方復藏璽懷紱,魚服忘反,危冠短制,匹馬孤征,以至覆亡,理固然矣。神器以勢弱傾移,靈命隨樂推回改。斯蓋履霜有漸,夫豈一夕,何止區區汝陰揖讓而已。
校勘記
〔一〕 太宗明皇帝諱彧字休景 「景」宋書作「炳」,此避唐諱改。
〔二〕 十一月二十九日弒廢帝於後堂 「二」各本皆脫。按廢帝死於景和元年十一月戊午。是月庚寅朔,戊午為二十九日,據廢帝紀訂補。
〔三〕 泰始元年即大明九年也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五四:「按世祖孝武帝大明之號終於八年,是歲在甲辰閏五月帝崩,然則大明本無九年,何得自相矛盾?復以泰始元年為即大明九年,此句謬不可言。」
〔四〕 改太皇太后為崇憲皇太后 「崇憲皇太后」各本脫「皇」字,據宋書補。
〔五〕 鎮軍長史鄧琬為其謀主雍州刺史袁顗赴之 各本並作「鎮軍長史袁顗赴之,鄧琬為其謀主」。今據宋書及鄧琬、袁顗傳乙正。
〔六〕 二年春正月乙未 下有壬辰、甲午。按泰始二年正月乙丑朔,初四日壬辰,初六日甲午,初七日乙未,乙未不應在壬辰、甲午前。
〔七〕 丙申至並同逆 「丙申」各本作「丙戌」。按正月己丑朔,初八日丙申,無丙戌,據宋書改。「袁曇遠」各本作「袁曇」;「柳元怙」各本作「柳元怡」:並據宋書改補。
〔八〕 右軍將軍蕭道成東討 「軍」字各本皆脫,據宋書補。按本書齊高帝紀亦云:「宋明帝即位,為右軍將軍。」
〔九〕 建武將軍吳喜公率諸軍破賊於吳吳興會稽平定三郡同逆皆伏誅 各本脫一「吳」字,不足三郡之數,據宋書補。
〔一0〕立皇子贊為武陵王 通鑑考異:「宋本紀作智贊,宋書作贊,列傳作智隨。按太宗諸子皆筮之以卦為其字,今從列傳。」按今本宋本紀亦作「贊」。明帝諸子筮卦為字,見後廢帝紀。
〔一一〕褚彥回為右僕射 「褚彥回」宋書作「褚淵」,此避唐諱而以字行。
〔一二〕郢州刺史沈攸之進號安西將軍 「郢州刺史」四字據宋書補。
〔一三〕新除郢州刺史劉彥節為尚書左僕射 「劉彥節」宋書作「劉秉」,此避唐諱而以字行。
〔一四〕湘州刺史王僧虔雍州刺史張興世並舉義兵赴建鄴 「王僧虔雍州刺史」七字,各本並脫,據宋書補。
〔一五〕征西大將軍河南王吐谷渾拾寅進號車騎大將軍 「車騎」下各本有「征西」二字,張森楷南史校勘記:「拾寅本號征西大將軍,車騎在征西上一等,故進之。無征西大將軍仍兼本號之理也。」據宋書刪。
〔一六〕如此者半食久乃下 各本脫「久乃下」三字,據宋書補。
〔一七〕晚至新安寺偷狗 各本脫「晚至」二字,據宋書補。
〔一八〕閏月辛巳 「辛巳」各本作「辛亥」,按是月庚辰朔,初二日辛巳,無辛亥,據宋書改。
〔一九〕居丹徒宮 「丹徒」宋書作「丹陽」,是。按齊高帝紀亦云「築室於丹陽故縣」。
〔二0〕願不待慮 「願」各本作「飲」,據宋書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