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录 原序
雅乐部 云韶部
清乐部 鼓吹部
驱傩 熊罴部
鼓架部 龟兹部
胡部 歌
舞工 俳优
琵琶 筝
箜篌 笙
笛 觱篥
五弦 方响
击瓯 琴
阮咸 羯鼓
鼓 拍板
安公子 黄骢叠
离别难 夜半乐
雨霖铃 还京乐
康老子 得宝子
文叙子 望江南
杨柳枝 新倾杯乐
道调子 傀儡子
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 平声羽七调
上声角七调 去声宫七调
入声商七调 上平声调
跋
舜时调八音,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计用八百般乐器。至周时,改用宫、商、角、徵、羽,用制五音,减乐器至五百般。至唐朝,又减乐器至三百般。太宗朝,三百般乐器内挑丝、竹为胡部,用宫、商、角、羽,并分平、上、去、入四声。其徵音有其声,无其调。
好逑传(佚名)
凤凰池(烟霞散人)
归莲梦(佚名)
狐狸缘全传(醉月山人)
恨海(吴趼人)
合锦回文传(李渔)
蝴蝶媒(南岳道人)
梅兰佳话(阿阁主人)
梦中缘(李修行)
平山冷燕(佚名)
三国演义(罗贯中 )
西游记(吴承恩)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聊斋志异(蒲松龄)
警世通言(冯梦龙)
醒世恒言(冯梦龙)
喻世明言(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凌濛初)
“压岁钱”的传说
羊城的传说
嫦娥奔月:一个关于 “后悔” 的故事
民间故事里的幽默与诙谐,让你捧腹大笑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帝与五神
西湖畔的千年恋歌:白蛇传新章
人文始祖“伏羲”为何是人首蛇身?
凤凰亭传说
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
小牛犊,真特殊,垛垛小麦吃进肚,农民见它眯眯笑,喜看满天落珍珠 (农机)
一夜北风万花开,我从天宫降下来,今宵人间借一宿,明朝日出升天台 (自然现象)
田父冬曝于日 (打一礼貌词)
看翎毛生得有限,身上带两个铜钱,你叫我跳上跳下,我叫你跑后跑前。 (打一玩具)
有根无泥沙,有叶不开花,东飘又西荡,从来不回家。 (打一植物)
白发三千丈 (打一职业)
引进人才成大业 (打一字)
纤纤若葱根,见之心皆动·卷帘格 (打称谓二)
你若押电脑,我即与你绝交 (打一成语)
放进两粒丸,制成两颗丹。 (打一字)